1、园林苗木除草剂药害后的补救措施(一) 、使用化学解毒剂1、使用萘酐拌种,可有效防止播后苗前使用除草剂造成药害。 即萘二甲酐,是选择性拌种保护剂,能被种子吸收,并在根和叶内抑制除草剂对作物的伤害。用种子重量0.51的萘酐拌苗木种子,可使多数苗木免受硫代氨基甲酸酯类和脲类除草剂的伤害。2、赤霉素(920) 可以解除 2.4D 和二甲四氯对多种植物的药害,也可以缓解多种除草剂对草坪草的抑制和药害。在草坪草出现药害症状后,每亩用 10 千克含量 40 单位的赤霉素溶液茎叶喷雾,可使草坪草很快恢复正常生长。3、OM 为茎叶喷雾护苗剂,本剂与植株表皮的角质层具有高度亲和性,可以在植株表面形成保护层,防止除
2、草剂进入。它对代草克及草灭平有解毒作用。4、二氯丙烯胺 它既可用于拌种,也可以与除草剂混合喷雾进行土壤处理。一般每亩用量 10- -45g。可使部分植物免受灭草猛、燕麦畏、禾大壮、拉索、都尔、乙草胺、丁草胺等除草剂对草坪草的伤害。5、R-28725 是选择性拌种保护剂,可以使早熟禾、高羊茅、黑麦草、剪股颖免受燕麦灵、丁草特、乙草胺、拉索、丁草胺、都尔等除草剂的毒害。6、恶苗灵 是土壤处理杀菌剂,用来处理坪床,能降低西玛津、草枯醚等除草剂对狗牙根、马尼拉的毒害。7、萎锈灵 是内吸性杀菌剂,可以使植物免受燕麦畏的毒害。8、矮壮素、芸苔素内酯、DA-6、三思增绿灵 是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减缓多种除草
3、剂对苗木的药害。9、酰胺类除草剂如乙草胺、甲草胺、丁草胺、异丙甲草胺和异丙草胺等都是土壤处理剂,是防除禾本科杂草的特效药剂。新燕灵、甲氟胺、异丙甲氟胺,是茎叶处理剂,主要是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部分阔叶杂草,对多年生杂草的防效很差。这类除草剂可以为杂草芽吸收,在杂草发芽前进行土壤封闭处理,在同等有效剂量下,该类除草剂除杂草活性比较结果为:乙草胺异丙草胺丁草胺甲草胺,其中以乙草胺应用较为普遍,活性最高,价格较低。该类除草剂受墒情影响很大,墒情差时除草效果显著降低。这类除草剂对作物相对安全,但如果用药量过大或环境条件不良而产生的药害,应分不同情况而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在作物播种后发芽前,施药后若遇
4、降雨或大水漫灌,易发生药害,一般情况下 15 天后药害症状可自行消失,不需采取补救措施。10、三氮苯类除草剂可有效防治一年生阔叶杂草和一年生禾本科杂草,以杂草根系吸收为主,也可为杂草茎叶少量吸收。其代表品种有莠去津、氰草津、西玛津、扑草净。作为内吸性土壤处理型除草剂,其有效成分通过根、茎或叶被杂草吸收后,传导到分生组织及绿叶部分,抑制光合作用,使杂草死亡。这类除草剂以莠去津使用较多,活性最高,可用于甘蔗、橡胶园、几年以上树龄的苹果园和梨园、铁路、公路和森林防火道的除草,西玛津用于甘蔗、茶园、苗圃及非耕地的化学除草。三氮苯类除草剂的选择性较强,它的药害主要通过使用除草剂的安全施用技术加以防范,遇
5、到药害后应视药害程度不同而采取不同的补救措施。当药害较轻时,可以通过加强肥水管理,喷施亚硫酸氢钠、复硝钠等,使作物在短期内得以恢复,对于药害较重地块,应及时深翻、灌水,再补种对该类除草剂不敏感的作物。11、脲类除草剂 大多数脲类除草剂主要用来防治一年生禾本科杂草与阔叶杂草幼苗,绝大多数脲类除草剂是土壤处理剂,通常在作物播种后、杂草萌芽前进行土壤处理。它们的药效及持效期与土壤特性有密切关系,温度与土壤含水量也是影响脲类除草剂防效的重要因素。这类除草剂的主要品种有利谷隆、氯醚隆、异丙隆、伏草隆和绿麦隆等。除了在杂草萌芽前施用外,采取苗后处理也有一定的防效。在使用时遇到药害后应视药害程度不同采取不同
6、的补救措施。当药害较轻时,可喷施亚硫酸氢钠、油菜素内酯、复硝钠等,一般短期内可以恢复。12、磺酰脲类除草剂 绿磺隆、甲磺隆、醚苯磺隆、苯磺隆和噻磺隆等,都是防除麦田杂草的除草剂品种。烟嘧磺隆、砜嘧磺隆等主要用于防除玉米田的禾本科杂草、莎草科杂草和部分阔叶杂草;氯嘧磺隆可用于防除豆田里的多种一年生阔叶杂草,甲嘧磺隆主要用于林地,防除多种杂草。磺酰脲类除草剂的差异性较大,持效期为 46 周,在酸性土壤中的持效期相对较短,而在碱性土壤中的持效期相对较长。这类除草剂是近几年出现药害现象最多、损失最大的一类除草剂,使用这类除草剂时,一定要密切注意该类除草剂对后茬作物的安全间隔期,防止对后茬作物发生药害。
7、在使用时发生轻微药害时,应及时喷施萘二酸酐等药害补救剂,或喷施油菜素内酯以提高作物的抗逆能力。同时加强肥水管理。(二) 、排除药毒使用除草剂药量过大,药害已发生或将要发时,要尽快采取排毒措施。如除草剂为酸性,先用清水或石灰水多次喷淋植株,冲冼中和除草剂。如除草剂为碱性,可采用醋酸多次喷雾法解毒。中毒严重的地块应暴晒淋洗后深翻,然后可试种少量敏感植物观察二个星期,证明无药害时再种其他植物。及时将大量药物随水排出田外,能有效减轻药害。(三) 、加强田间管理对生长素类除草剂产生的药害,可撒石灰、草木灰、活性炭及喷施生长调节剂;对触杀性除草剂产生的药害,可多施速效肥,促使作物恢复生长,对土壤处理剂产生
8、的药害,可采取耕翻土地灌水泡田,反复冲洗,以降低残留。通用解毒方法:原则:早期挽救,越早越好。只适用于内吸型除草剂。药后 4 天以内及时喷施芸苔素内酯(赤霉素、复硝酚钠)+少量尿素+磷酸二氢钾+速生根适量,间隔 4 天左右重复喷施,基本能够完全解毒。喷施以上调节剂和肥料的主要作用是提苗促进作物生长提高安全性。园林植物使用除草剂的药害诊断与补救一、科学使用除草剂,预防药害发生1、使用灭生性除草剂,务必做好定向喷雾。使用百草枯做好人身安全防范工作。百草枯无特效解毒剂,只能催吐。百草枯中毒后给人体留下的后遗症持久而复杂。2、科学选用选择性除草剂,因目前在园林苗圃专门登记的除草剂品种极少,而苗木品种又
9、极为复杂,因此务必先试验后推广使用。3、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杂草、土壤、气候条件、最佳施药时间、不盲目增加用药量、适宜的兑水量、除草剂本身特性、科学混配除草剂、苗木本身的生理特性、生理时期、及时严格清洗施药器械等因素。特别是除草剂的选用,要极为慎重,敬请苗木苗圃管理人员使用前认真参阅本文第七部分不同苗木不同时期使用除草剂禁忌。否则一旦引起灾害、药害等往往难以弥补,得不偿失。二、除草剂发生药害后的诊断除草剂从作用方式分触杀型和内吸型,通过时差、位差、植物形态差异来达到除杂草的目的。其作用机理不一样,因而其与作物接触后的效应也不一样,会引起作物解剖效应、生理效应及形态效应等的变化。解剖效应导致生理
10、效应和形态效应的变化。最终因作物对不同除草剂的敏感性不同,反应为不同的症状:1、 生长点:渐变黑褐色,心叶变形2、 叶片:卷曲、皱缩、灼伤、枯焦、脱落3、 叶色:发黄、变红褐色4、 木质部或维管束:变褐变黑,类似植物系统性病害5、 全株:生长缓慢、停止、直到受抑制至植株死亡6、 根部:变褐、腐烂、其它组织生长停顿、枯死判断以上症状,应结合植物的某些生理病害和病理病害等进行综合考虑,以便做出正确判断。三、园林植物对部分除草剂的药害表现1.常绿针叶树:如油松、白皮松、华山松、雪松、桧柏、侧柏、云杉等,它们对除草剂的耐药力最强,对绝大多数除草剂的常规剂量没有药害反应。甚至使用敌草隆、扑草净、西玛津等
11、,按 2.254.50kg/hm 的用量,对白皮松、侧柏实行全株喷洒,也不会产生药害反应。2.深根性阔叶树:如银杏、槐、元宝枫、栾树、黄波罗、杜仲、核桃、柿树、苹果、梨、白蜡、杨树、刺槐、香椿、合欢、悬铃木、泡桐等,它们生长慢、根系深、耐药性也强,对多数除草剂的常规用药量也无药害。3.各种柳树、臭椿等,只适用于圃草封,对其它除草剂常规用药量有药害反应。4.各种直立型花灌木和小乔木如丁香、紫珠、木槿、榆叶梅、碧桃、金银木、红叶李等,对多数除草剂也基本上无药害。但由于其植株矮小,因而不宜用高压喷枪喷药,而只能用低压喷枪或背负式喷雾器喷药。5.各种匍匐类、攀缘类及带刺灌木包括各种蔷薇类,地锦、玫瑰、
12、月季、花椒、连翘、金银花等,对这类苗木,可以在早春萌动前用机动喷雾器或高压喷枪喷施。这样效果好,无药害。6.各种小苗:如播种苗、扦插苗等,采用用毒土法(圃草封+果尔)比较安全.防止苗木产生药害还要注意以下几点:试验和推广化学除草的园林苗圃,应坚持科学、严谨、积极的态度,一定要遵循“一切经过试验“的原则;试验规模和计划由小而大,由易而难,以免贪大造成意外损失。固定专人做好化学除草工作,要求既要掌握基础理论又必须有熟练的操作技能。要建立完整的技术档案,详细记载树种、栽培方式、苗龄、药名、药量、施药方式、除草效果等,为以后除草积累经验。除草剂要与其它药剂分开保存,专人保管,防止错用,以防药害。药械也
13、要严格分开使用。沙壤土施药要注意适当减量,否则容易产生药害;作土壤处理喷雾时,水量大些为好;茎叶处理时要加展叶剂,水量酌减,雾点要细、匀。水溶性不好的药剂容易产生沉淀,施药时要注意随喷随兑。否则药剂沉淀极易发生药害。对各种药剂的残效期要明确,第二次喷药一定要在第一次喷洒药剂的残效期的末尾。要尽力避开树叶施药。常见杀菌剂的药害及其控制一、杀菌剂的药害类型一般按药害发生时间或症状性质分类。按药害发生时间可分为:直接药害施药后对当季作物造成药害;间接药害对下茬敏感作物造成药害,如三唑类对下茬双子叶作物和敏感粳稻的生长抑制而表现的药害等。按药害发生的症状可分为:可见药害可观察的形态上的药害。这是人们最
14、容易发现的问题。隐性药害无可见症状,但影响产量和品质。这种药害往往被人们忽视。如三唑类阻止叶面积增加,减少总光合产物;叶菜、果实变小,产量下降;可能使水稻穗小,千粒重下降;改变不饱和脂肪酸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蛋白质减少等。嘧菌酯可增加赤霉病菌毒素的产生;重金属杀菌剂也常影响作物光合作用和生殖生长,使结实率下降。5、药害症状发育周期改变出苗、分蘖、开花、结果、成熟期推迟,生长缓慢;缺苗包衣、拌种、浸种降低发芽率,或发芽后不能出土苦死;变色失绿、花叶、黄花、叶缘叶尖变色、或根、果变色;形态异常改变果形、植株矮缩、不抽穗、花果畸形;坏死枯斑、枯萎等。二、不同类型杀菌剂的药害及其控制策略(一)多位点杀
15、菌剂多位点杀菌剂的主要生物学特性一般选择性较差,作用靶点在靶标和非靶标生物中没有差异或差异较小,使用时主要利用病原菌与作物对药剂的忍耐程度差异,选择适当时期合理使用剂量。这种类型的杀菌剂必须不具有内吸性,以免药害,防治植物病害只具有保护作用。如果加工中加入渗透剂或颗粒过细,通过不同途径进入植物体,即可造成药害。多位点杀菌剂的主要种类和品种无机杀菌剂(铜制剂、硫制剂等) 、有机硫杀菌剂(福美锌、福美双、福美甲胂、丙森锌、代森锌、代森铵、代森锰锌、二硫氰基甲烷等) 、取代苯类(五氯硝基苯、百菌清) 、二甲酰亚胺类(腐霉利、扑海因、菌核净) 、植物素杀菌剂(乙蒜素) 。铜素杀菌剂包括波尔多液、氢氧化
16、铜、氧化亚铜、琥胶肥酸铜、络氨铜等。铜等重金属离子可以破坏细胞膜的透性、钝化蛋白、干扰 Mg+、K+平衡,影响叶绿素代谢和呼吸作用等,没有选择性。为了防止铜等重金属离子的药害,一般制成难溶性盐类或络合物杀菌剂,减少游离的铜离子。如波尔多液(Bordeauxmixture) 就是将易溶于水的硫酸铜与石灰反应产生难溶性的碱式硫酸铜,使用以后在生物和环境物理化学作用下逐步释放铜离子起杀菌作用。这不仅延长了持效期,而且增加了安全性。Cu(SO)45H2O+CaO+H2OCuSO4xCu(OH)2yCa(OH)2zH2O(xyz 因配置方法和配比不同而异) 。但是如果波尔多液等难溶性铜盐中含有多余的 C
17、a+或 Cu+,以及在高温、高湿和前后使用酸、碱性化合物时,会加速铜离子的释放,容易造成药害。已知对 Ca+敏感的有茄科、葫芦科、葡萄等作物;对 Cu+特别敏感的有李、桃、鸭梨、白菜、小麦等;对 Cu+比较敏感的有苹果、中国梨、柿、大豆、芜箐等作物。铜制剂药害症状可使黄瓜、苹果等叶片褪绿、幼芽和叶缘叶尖青枯、叶斑及类似病毒病的花叶症状等,果实上形成小黑点锈斑。在水稻上也可以造成药害,有的水稻品种比较敏感,叶片尤其是叶缘呈红褐色。如氢氧化铜和氢氧化亚铜喷雾 2 天后可使叶尖、叶缘呈紫红色,或紫红斑点;30%琥胶肥酸铜 1:400-700 倍在水稻抽穗前 3 天喷雾,两天后泗优422 品种叶尖呈紫
18、红色,5-7 天后恢复正常。但在闵优香粳上没有药害。这种药害与高温高湿有关。在秧田使用可造成秧苗枯黄,甚至死苗。铜盐不能与酸碱性化合物混用,如石硫合剂、松脂合剂、矿物油混用。喷施波尔多液的作物 15 天内不能喷石硫合剂。大棚内、高温高湿条件下慎用。铜制剂与福美类和代森类杀菌剂混用有拮抗作用。氟硅酸呈强酸性,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对花生叶片有药害;在水稻上使用,加大使用剂量或在高温下也会引起叶片枯斑。与碱性化合物混用易分解失效。硫素杀菌剂硫磺(sulphur)因成本低及被认为是安全的传统杀菌剂,目前被大量用于杀菌剂的复配使用。此外还有膨润硫(sulfurbentonite)、石硫合剂(limeSulp
19、hur)在生产上广泛使用。S 在一般情况下安全,但在 170C 以下效果较差,300C 以上高温使用常造成对植物的药害。S 可以取代元素 O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形成有毒的 H2S 而不是 H2O,可引起叶片枯斑。石硫合剂可以被氧化或在弱酸下水解释放 S 和 H2S。石硫合剂的防病效果好于硫的其他制剂,但极易发生药害。不同植物对石硫合剂的敏感性不同,桃、李、梅、梨、葡萄、豆类、马铃薯、番茄、葱、姜、黄瓜、甜瓜等最易药害,在高温季节应该尽量避免使用。果树在休眠期可以使用。双胍辛烷苯基磺酸盐该药剂对芦笋嫩茎会造成弯曲,对某些花卉(如玫瑰)有药害。5有机杀菌剂5.1 有机胂杀菌剂有机胂对植物生殖生长阶段
20、有强烈的药害作用,如对水稻轻度药害表现茎叶有暗褐色灼伤斑、穗小、千粒重低、严重时谷粒成青壳或花序状,或莠而不实。有机胂杀菌剂进入土壤以后,容易被微生物降解成无机砷在土壤中残留,无机砷对植物的营养生长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其他重金属化合物也可能引起类似药害症状。5.2 有机硫杀菌剂福美双作为种子处理剂一般比较安全,但在温室里用于黄瓜浓度稍高会引起枯斑。在苹果上剂量稍大,容易引起果锈。代森锰锌等安全性较高,但对苹果幼果也会引起锈果等症状的药害。因为破坏果面蜡质沉积,推荐浓度下使用对美国红提会造成严重的锈果症状。代森铵呈弱碱性,对植物有渗透能力,因此很容易造成药害。主要表现灼伤症状。50%水剂用于水稻,
21、稀释倍数不能低于 1000 倍。一般不用于果树。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杀菌剂(福美和代森类杀菌剂)不能与含铜等重金属化合物混用,也不能与石硫合剂混用或 15 天内前后使用。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与铜制剂混常表现有拮抗作用,这是氨荒酸根与铜离子 2:1 鳌合的结果。5.3 取代苯类百菌清常用于果树和蔬菜病害防治。但梨和柿比较敏感,不宜使用。在浓度较高时也会引起桃、梅、苹果等药害。苹果落花后 20 天内使用会造成果实锈斑。五氯硝基苯对丝核菌特效,对甘蓝根肿病、白绢病、放线菌有效。常用作种子处理剂和土壤处理剂。使用时与幼芽或瓜类叶片接触会有灼伤症状的药害。(二)单位点专化性杀菌剂药害及其控制单位点专化性杀菌
22、剂的主要生物学性状表现具有高度选择性。位点专化性杀菌剂可以是内吸性或非内吸性杀菌剂。内吸性杀菌剂大多具有治疗作用,具备两种独特的生物学特性。第一,药剂分子能够通过植物茎叶、种子或根表面进入植物体,并能在体内输导;第二,它的作用方式具备专化性,对病原菌有效,而不影响寄主植物。因此,单位点杀菌剂一般对植物比较安全。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也有部分专化性杀菌剂使用不当,可能对不同类型的植物产生不同程度的药害。单位点杀菌剂主要品种有有机膦杀菌剂,包括异稻瘟净、乙磷铝、甲基立枯磷等;苯并咪唑类杀菌剂,包括多菌灵、噻菌灵、硫菌灵、乙霉威等;酰胺类,如噻氟菌胺(满穗) ;氨基甲酸酯类如霜霉威;吡咯类如咯菌腈(适乐
23、时) ;噻唑类如噻枯唑、三环唑;恶唑类如恶霉灵;甲氧吗啉类包括烯酰吗啉、氟吗啉;苯酰胺类如甲霜灵;抗菌素如井冈霉素、多抗霉素;二甲基甲酰胺类如速克灵、扑海因、菌核净;苯胺嘧啶类如嘧霉胺;甲氧丙烯酸酯类如阿米西达、翠贝等;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中的脱甲基抑制剂(DMI )类杀菌剂包括三唑酮、烯唑醇、丙环唑、戊唑醇、氟硅唑、恶醚唑、咪鲜胺、氯苯嘧啶醇等。1.EBI 杀菌剂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的生长调节剂作用经常掩盖了它们的非专化性药害症状,如引起的叶片扭曲、坏死、枯萎或落叶。三唑类杀菌剂作为土壤和种子处理,使用不当会出现出苗率降低、幼苗僵化的药害症状。表现地上部分的伸长和小麦苗的叶、根和胚芽鞘的
24、伸长受到抑制。三唑类杀菌剂作为喷施处理会使瓜果果型变小、植株或枝条缩短、节间缩短叶片变小、呈深绿,延缓叶绿体衰老,提高耐寒和抗旱能力,增加座果率。在水稻上使用会导致水稻等作物叶片短小、严重时甚至不能抽穗。如2003 年 11 月 6 日的 A4 版报道了“农药惹祸 1466 亩水稻绝收”的新闻。报道说 2003 年 9 月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杭集、杨庙及公道等地水稻出现不抽穗、不灌浆现象。到 10 月中旬该区发生水稻不抽穗现象的共涉及8 个乡镇、48 个村、658 户农户,受损面积总计达 1466 亩。根据专家实地会诊认定,水稻不抽穗的原因可能是所用农药中含有抑制细胞生长类物质所致。同年,江苏宿
25、迁市和安徽省也发生了大面积的类似药害。水稻大面积不能抽穗的原因是否与在抽穗前使用烯唑醇等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已知烯唑醇等 DMI 类杀菌剂也是植物体内促进细胞伸长的赤霉素生物合成抑制剂。烯唑醇防治西瓜和辣椒苗期白粉病,曾在浙江和江苏造成严重的僵苗;烯唑醇的同系物多效唑处理早稻秧苗,会造成后茬粳稻秧苗僵化;三唑酮种子处理,也曾经造成小麦大面积不出苗;三唑类喷施黄瓜,导致节间缩短、叶片和瓜果短小。如 40%福星(氟硅唑)8000-10000 倍在陕西防治梨黑星病时就发生过卷叶症状的药害。DMI 类杀菌剂阻止生长的调节或药害机制(1)三唑类杀菌剂防治病害的机制是抑制真菌体内 CytP450 单加氧酶
26、的活性,破坏麦角甾醇生物合成,导致细胞膜损伤而死亡。同样也能抑制植物体内赤霉素生物合成过程中的 C-14 位脱甲基酶 CytP450 单加氧酶,使促进细胞伸长的赤霉素不能合成,从而植物表现矮化,叶片果实短小。 (2)高剂量下药剂分子与膜甾醇直接作用,引起脂质过氧化,细胞死亡。在植物上表现褪绿和枯斑。 (3)咪唑类杀菌剂在植物生理 pH 下都是质子化的,相反三唑类则是非质子化的。药剂在不同作物上表现不同活性可能与植物体内的生理 pH 有关。 (4)引起与赤霉素代谢相关的激素 ABA 代谢失衡,含量增加,ABA 具有抑制细胞伸长的生理作用。影响 DMI 杀菌剂药害程度的因子(1)植物种类和品种。一
27、般双子叶作物比单子叶作物对 EBI 更加敏感,所以 EBI 杀菌剂在双子叶植物上使用更容易造成药害。相同作物种类的不同品种对 DMI 的敏感性差异也很大,如粳稻比籼稻敏感。 (2)药剂分子。主要与品种及其异构体关系极大。与药剂品种的关系不同 DMI 类杀菌剂在相同浓度下种子处理与对照相比,对禾谷类作物出苗 12 天叶面积的生长抑制如下:抑霉唑 15%,三唑醇 16%,丙环唑 20%,三唑酮 22%,氯苯嘧啶醇 23%,乙环唑 27%,苄氯三唑醇 28%,烯唑醇 45%。与异构体的关系 DMI 一般含 1-2 个不对称碳原子,所以有 2 或 4 个对映体,他们常有显著的生物特性差异。一般 R-异
28、构体有高的杀菌活性,S-异构体有强的植物生长调节作用(PGR)活性。如烯唑醇 R(-)对映体的杀菌活性比 S(+)高 100 倍。而 S(+)异构体的生长调节作用比 R()异构体强 100 倍。多效唑(S,S)-对映体有较高的植物生长调节(PGR)活性,而(R,R)-对映体则有较高的抗菌活性。与植物组织的关系分生组织特敏感,抑制细胞伸长。2.甲氧丙烯酸酯类这是一种新型的特广谱、特高效、特安全的低毒杀菌剂。如阿米西达目前在国际上已登记防治 400 多种植物病害。但是也有少数植物品种特别敏感,在这些作物上使用容易造成药害。如虽然在红富士等苹果上使用安全,但在嘎啦品种的苹果上使用就特别敏感,在幼果期
29、使用会造成严重的锈果药害症状,高温下喷施还会造成落叶。在云烟 G80 品种上喷施也会造成过敏性枯斑。(三)种子处理剂的药害及其控制1.水稻种子处理剂作者对几种水稻种子处理剂的安全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列表如下。药剂浸种方法浸种时间成秧率%安全系数防治对象二硫氰基甲烷浸后不淘洗 24-7298.83 真菌,细菌,干尖线虫巴丹浸后淘洗 48-7286.61.2-1.5 干尖线虫咪鲜胺浸后不淘洗 4890.31.3-1.5 真菌强氯净浸后淘洗 1285.51.0 真菌,细菌可见,强氯净处理水稻种子的安全系数很低,对水稻极不安全。2.拌种灵对担子菌中的锈菌、黑粉菌、丝核菌有特效。常用于种子处理和土壤处理
30、。对双子叶植物比较安全,一般以种子量的 0.1%-0.3%有效成分拌种。但单子叶作物容易药害,种子量的 0.1%处理即可降低小麦出苗率 15%-20%。遇不良环境,药害更重。3DMI 类杀菌剂包括三唑类、咪唑类和嘧啶类等许多杀菌剂,由于这类杀菌剂活性高、残效期长,一些企业开发了这类杀菌剂的种子处理剂,对小麦种子包衣或拌种会因这类杀菌剂能够干扰植物体内的赤霉素(GA3)和脱落酸(ABA)的平衡,在遇到寒流、干旱、水渍等不利于种子发芽或出苗的胁迫条件,会出现明显的药害,表现出苗慢,出苗率低,甚至不出苗。四、土壤处理剂药害及其控制1.溴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高毒、灭生性液体化合物。3.5oC 以上挥
31、发成比空气重的气体。常用于土壤处理,广谱高效杀灭土壤中的各种生物。包括土居线虫(根结线虫、胞囊线虫、腐生线虫等) 、一年或多年生杂草及种子、土居真菌和细菌、土居害虫等。土层 15-20 厘米处温度 8oC 以上时处理,覆盖 48-72 小时后揭膜通风 7-10 天后播种或移栽蔬菜。如果土温较低需延长通风时间,否则会对移栽作物有强烈的药害。2.棉隆在土壤中转化成异硫氰酸甲酯,灭生性土壤处理剂。可杀灭土壤中植物种子。沟施或撒施于 20cm 处,立即覆土加盖薄膜,一定时间后松土通气,播种。生长期不能使用。施药与播种间隔期视土温而定。10 厘米土层温度 25oC 间隔 8 天;20oC 间隔 11 天
32、;15oC 间隔 24天。一般在土壤温度 18-30oC 处理,间隔 2-3 周播种。最佳处理土壤温度 12-18oC,含水量在 40%以上处理。农药真假的识别方法(1)看包装与标识根据国家标准 GB3796-1999农药包装通则 、GB4838-2000农药乳油包装规定,农药的外包装箱应采用带防潮层的瓦楞纸板。外包装容器要有标签,在标签上标明商标、品名、农药登记证号、组装量、净含量、生产曰期或批量和保证期。在最下方还应有一条与底边平行的颜色标志条,标明农药的类别:除草剂绿色;杀虫剂红色;杀菌剂黑色;杀鼠剂蓝色;植物生长调节剂深黄色。农药包装容器中必须有合格证、说明书。液体农药制剂一般每箱净重
33、不得超过 15 千克,固体农药制剂每袋净重不得超过25 千克。农药制剂内包装上须牢固粘巾标签,或直接印刷标识在小包装上。农药标答具有娑效力。如果用户按农药标答上的使用方法施药,没有药效,甚至出现药害,厂家应负全部责任。标签内应包括:品名、规格、剂型、有效成分(用我国农药通用名称、用重量百分含量表明有效成分的含量) 、农药登记号、产品标准代号、许可证号或生产批准书号、净重或净体积、适用范围、使用方法、施用禁忌、中毒症状和急救、药害、安全间隔期、储存要求等。还应标示毒性标志和农药类别,以及生产曰期和批号。农药的保证期,一般为两年。国外农药在我国销售,必须先在我国进行农药登记。进口农药标签上应有我国
34、农药登记号和在我国登记的中文农药商品名,标签上除无标准代号和生产许可证号外,其它内容与国内农药标签要求一致。农药内装材料要坚固、严密、不渗漏、不能影响农药质量。乳油等液体农药制剂一般用玻璃瓶、金属瓶或塑料瓶盛装,并加内塞外盖,部分采用了一次性防盗瓶盖,粉剂一般用纸袋、塑料袋或塑料瓶、铝塑压膜袋包装。(2)农药登记号根据有关规定看商品农药内包装上的农药登记号是滞符合规定要求。为了辩认农药登记号是否符合规定要求。为了辩认农药登记号的真假,应查询最新的农药登记公告。要注意有的农药内包装上虽标有农药登记号,但是假的或过期的。有的临时登记号,已过期仍在继续使用。(3)看标准代号如果商品农药标识上采用的是
35、国家或行业标准,要查阅有关资料,判断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如果标识上采用的是企业标准,应向本省标准处查询是否是已备案的企业标准。(4)看外观及物理性能1)乳油农药一般是浅黄色或深棕色单相透明液体,首先观察有无分层现象,若有分层,加水衡释后形成的乳浊液是不会稳定的。对乳油的乳化性能可做简单试验,将乳油硬水溶液放在 300C 水中 1 小时,不分层、不沉淀、没油乳油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2)粉剂类农药为了喷撒均匀,要求具有一定的细度,目前一般要求不小于 95%通过 74um 筛(200 目) ,不结块,流动性良好。3)可湿性粉剂农药要求用水衡释后能形成良好的悬浊液,如果悬浮性能不好,大颗粒很快沉下去,
36、容易造成喷药时浓度不一致,必然会影响药效。因此可湿性粉剂应具有一定的细度,一般要求不小于 95%能过 44um 孔径筛(325 目) ,能被水润湿,并均匀县浮在水中。合格品不结块成团,易分散,润湿时间小于 3 分钟,悬浮率大于 55%。不合格品成团,结块,不易分散,湿润时间大于 10 分钟。4)悬浮剂农药悬浮剂是近几年发燕尾服起来的新农药剂型,是粘稠状、可流动的液体制剂,经存放允许分层,但经手摇动仍能恢复地质原状,不允许聚结成块。不合格品外观分层,摇振后不易恢复,结块。5)颗粒剂农药颗粒剂有三种加工方法:即包衣法、捏合法、浸渍法。包衣法多以一定细度的颗粒为载体,粘附药剂细粉。在外观检查时除应注
37、意其颗粒大小是否符合规格标准(6-19um)外,还应注意有无药粉从颗粒脱落下来,脱落率5%。捏合法是药剂与添料加水捏合均匀后,挤压成条、干燥、筛选其中一定粒度范围的颗粒。浸渍法是先将填料制成一定粒度范围的颗粒,在混合器中加入液体药剂或其溶液,使药剂吸收到颗粒中。后两方法制成的颗粒剂,应注意其颗粒的破粒率5%。(6)容量及重量农药标识上都标有容量(重量) 。有的农药质量指标合格,但在容量上达不到标识规定要求。例如某厂生产的农药标识体积为 250 毫升,实测只有 180 毫繁荣昌盛,比规定体积少了 28%。按国家技术监督局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规定 ,250 毫升单件包装产品的净含量与其标本的体积之
38、差不得超过 9 毫升。(7)有效成分及其含量根据商品农药标识的有效成分品种和含量,按农业部农药检定所编农药所相色谱分析手册中各农药分析方法中所提供的色谱条件,进行常规农药有效成分的分析,即每种农药选择一种专用色谱柱、专用内标手、农药标准品,按照测定步骤,进行准确的定量测定和计算。也可以根据商品农药标识的有效成分品种含量,按各农药快速分析方法所提供的色谱条件,进行快速农药有效成分的分析。选择通用柱 1 或 2,首先进行定性分析,将商品农药液体样品 0.2ul 注入色谱仪中,把样品中有效成分出峰的保留时间与农药定性标样的保留时间相比较,相同的为真农药,不同的或未出峰的定性定量分析几种常见农药识别真
39、呋喃丹1、正反面中文印刷清晰。2呋喃丹颗粒有光泽,用手搓,包衣不脱落,手不沾紫色。3浸水区别:颗粒放入装有清水的玻璃杯中,颗粒分散不结团;十分钟后,搅拌,水变紫蓝色;水面无漂浮物。假呋喃丹(紫色水染沙粒的假呋喃丹 )1正反面中文印刷模糊,字迹深浅不一。2颗粒无光 泽,有粉尘,用手搓手沾紫色。3浸水区别:颗粒放人装有清水的玻璃杯中,颗粒结团:十分钟后,搅拌;水变紫红色;搅拌前后水面有漂浮物。真安绿宝1、包装为 500 毫升、250 毫升、100 毫升聚酯瓶;5 毫升针剂和 1 公斤装白色胶瓶。含量为 10。 2 .500 毫升、250 毫升、100 毫升聚酯瓶为小口褐色聚酯瓶,白色瓶盖,瓶盖上有
40、与瓶盖同色的“FMC 凸字( 注册商标)凸字。瓶口有一次性铝箔封口。3针剂盒的上下边缘为红色,上边有美国富美实保护产品系列字样。41 公斤装瓶盖为带安全胶环的压旋盖,一次性可 扭断,瓶身为小口白色半透明胶瓶,瓶口有一次性铝箔封口。2000 年 5 月后,聚酯瓶全部改成此类白色胶瓶。5500 毫升、250 毫升、100 毫升聚酯瓶和 1 公斤装白色胶瓶肩喷注有生产曰期、有效期和批号等三排英文数字。标签下方印有苏州富美实植物保护剂有限公司(中美合资) 的电话、厂址。假安绿宝1假冒包装有 100 毫升玻璃瓶、1 公斤聚酯瓶、1 公斤铝瓶、500 毫升玻璃瓶、500 毫升聚酯瓶、250 毫升大口聚酯瓶
41、、250 毫升铝瓶、10 毫升或 5 毫升针剂等包装,含量为、3、5和 10不等。2与真品特征不符。3、钍剂盒面为全白色。真巴丹 98可溶性粉剂(1)外包装为 100 克、50 克全铝箔袋,表面为紫红、黄、红三色,色泽均匀,无明显颗粒状,背面有一个圆形的激光防伪标签。(2)内容物呈纯白色,略带特殊的酸味,颗粒均匀呈粉状,遇水或碱性可溶,在酸性环境中稳定。假巴丹 98可溶性粉剂(1)市场上为 100 克塑料袋、镀铝箔袋、全铝箔袋,外形图案多样,容易鉴别,与真包装相似的包装色泽稍为暗淡,可见明显的颗粒。)内容物淡白偏黄,带浓烈的气味,颗粒较大呈精盐状。真甲基托布津 70可湿性粉剂100 克全铝箔袋
42、包装,粉红底色,底纹有 NISSO 字样, 背面有生产厂家,分装厂家、经销单位等地址、电话。假甲基托布津 70可湿性粉剂市场上多为白底绿色 100 克铝箔袋包装,这是厂家 2 年前已弃用的包装袋。另一种是粉红底色,无 NISSO 字样底纹。农药简易识别 多菌灵、爱多收、代森铵、甲霜灵、新万生、好生灵、甲基托布津等几种农药,由于在农村用量很大,真假品价格相差近 10 倍,因此成为不法分子假冒的重点对象。漳浦县工商局“315”投诉服务台几年来在实践中掌握了眼看、手摸、水试、火烧等识别真假农药的简易方法,现作简要介绍。感观识别真假农药,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包装:真品包装比较固定,商标色彩鲜明,
43、套印准确,图案、字迹清晰,封口严密,裁边整齐,用手拍打不易裂开;假品包装相反。但也有从包装厂高价套购真品外包装的,这就要求从内质上仔细加以识别。2、标志:按国家规定,农药外包装必须标明农药登记证号、批准证书号、产品标准号,俗称“三证”号码。若无标明上述“ 三证 ”号码,必是假品无疑。3、重量:真品每包重量标准统一,误差极小;假品则轻重不一,误差较大。下面根据各种农药的不同特征,分别介绍简易鉴别方法。1、真假多菌灵的鉴别方法:用手抓住袋口处,用力上下、左右摇晃几次,真品因呈纤维状,仍有部分农药粘附在袋子上端,不会滑落;而假的则全部集中到袋子底部。2、真假爱多收的鉴别方法:拿一包爱多收农药放在手心
44、,有一种特别冰凉的感觉,并要在 5 分钟后才会变热;假品有的也会有冰凉的感觉,但 1 分钟左右就会变热。3、真假代森铵的鉴别方法:其真品目前用塑料袋包装,附有白标贴,液体会粘手;目前发现的假品用纸盒包装,附有红标贴,液体呈黄色,不粘手。倒进水中,真品的沉淀物呈细小圆形,而假品则呈大小不规则的晶体。倒在水泥或沙里,真品颜色变黑,假品则不变色。 (蓝龙春)鉴别真假农药:要检查外包装,农药的外包装箱应采用带防潮的瓦楞纸板。外包装容器有标签,在标签上标明品名、类别、规格、毛重、净重、生产曰期、批号、储运指标标志、毒性标志、生产厂名,还有农药的类别;农药外包装容器中必须有合格证、说明书。液体农药制剂一般
45、每箱不超过公斤,固体农药制剂每袋净重不得超过公斤;农药制剂内包装上必须牢固粘贴标签或直接印刷,标示在小包装上。农药标签具有法律效力,如果用户按农药标签上的使用方法施药,没有药效或出现药害,厂家应负全部责任。外观:乳油和水剂出现分层、沉淀、混浊、悬浮物;悬浮剂经摇晃后仍有沉淀;普通粉剂和可湿性粉剂出现结块或潮湿;粉剂手感细度不均匀;粉剂颗料颜色不一致;颗粒剂的颗粒大小差异较大;有石头、纸片、砂子、铁屑等异物;相同计量的产品规格不同,有大有小,有多有少;内外包装破损;农药散装。标签:无标签;无“三证” 或“ 三证”不全(“三证”指生产许可证或准产证号、产品质量标准号、农药登记证号) ;无出厂检验合格证;无生产厂名、地址、邮政编码;无生产曰期或批号;无质量保证期;无使用说明书;无毒性标志、中毒主要症状和急救措施;无剂型名称和有效成分含量;无净重(g 或 kg)或净容量(ml 或 l) ;无施药时期和防治对象;无施药方法和用药量;不标明限用范围和禁用规定;标签残缺不清;假冒农药登记证号(可向当地农业部门农药管理机构查询) 。施用:无药效或药效极差;致使农作物生长受到抑制、伤害或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