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试题精华库http:/蚌埠二中 2007-2008 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地理试题考试时间:90 分钟 试卷分值:100 分命题人:朱才德注意:本试卷包含、两卷。第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用 2B 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第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第卷(选择题 共 50 分)一、选择题(共 50 题,每题 1 分)1.人类对环境应持的正确态度是:A.最大限度地扩大自然保护区B.减少向环境索取物质和能量C.协调人类自身发展、生产发展与环境发展的关系D.停止或减缓人类的发展,使环境恢复原始面貌2.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早在 1972
2、年,第 27 届联合国大会就同意将“世界环境日”定在每年的:A.5 月 31 日 B.6 月 5 日 C.6 月 6 日 D.6 月 25 日材料:近些年来由于环保措施得到有效的执行,南极洲上空的臭氧空洞正在不断 缩小,预计到 2050 年之前,这个“臭名昭著 ”的巨大空洞就可以完全被“填补”上了。据此材料,回答34 题:3.有关臭氧层破坏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类使用电冰箱、空调释放大量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所致B.臭氧主要分布在近地面的对流层,容易被人类活动所破坏C.臭氧层空洞的出现,使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将发生变化D.保护臭氧层的主要措施是逐步淘汰破坏臭氧层物质的排放4.“南极臭氧空洞
3、不断缩小”这一现象说明:A.大气对人类排放的有害气体的自净能力增强B.人类已经不必关心臭氧空洞等环境问题C.环境与发展问题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D.50 年后,全求变暖等大气环境问题都将得到解决5下列事物或现象中,不是旅游资源的是:A旅游饭店 B上海的东方明珠 C大型商贸会 D蓬莱阁的海市蜃楼6旅游资源的核心是:A具有经济价值 B可以开发利用 C产生社会效益 D对旅游者有吸引力7下列旅游资源属于同一类别的有:黄山 秦陵兵马俑 故宫 长城 日月潭 九寨沟A B C D8下列旅游资源中属于人文旅游资源类型的有:A安徽黄山 B傣族泼水节 C桂林山水 D青海的青海湖 2005 年夏天,我国许多地方遭遇
4、了少 见的气候异常:北方的暴雨、南京的高温、云南的洪涝灾害等。生活在欧洲的人 们却感受到天如此寒冷。在 伦 敦,人们穿上了毛衣,在德国,居高考试题精华库http:/然下了几十毫米厚的积雪。有 证据表明,气候 变暖是诱因,它破坏了正常的大气环境。在此情况下,京都议定书的实施 显得那么迫切和需要。据此回答 910 题。9.京都议定书中有一条款是“碳汇”问题,允许森林茂密的工业化国家用森林抵消一部分温室气体的减排义务。因此下列哪个国家可从中受益?A.美国 B.加拿大 C.法国 D.意大利10.农民在温室大棚增施二氧化碳的目的是:杀菌消毒 提供光合作用的原料提高温室大棚的温度 吸收太阳紫外线和可见光A
5、. B. C. D.文明的旅游者既能从旅游活动中获取愉悦和收益,又可以对旅游资源、 环境和社会发展尽自己的责任。做文明旅游者是每个公民的 责任。据此完成 1116 题。11下列现象中,属于不文明行为的是:A遵纪守法 B除了照片,什么都不带走 C废物装进垃圾袋 D在文物古迹上留下自己的名字,以示纪念12下列行为中可有效保护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的是:A为图方便随地乱扔垃圾B攀折旅游景点中的花草树木C猎取旅游景区中的野生动物,以获取食物D定期开放旅游景点,设置最多游览人数的限制13下列有关文明旅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旅游要尽兴,不必在乎繁文缛节B文明旅游应贯穿于旅游的全过程C旅游时尊重地方习俗也属
6、于文明礼貌的要求D文明旅游不仅要注意个人礼貌,还要注意旅游安全14风景区不少摊贩出售景区内捕杀和采挖的动植物资源,如此会造成:A环境污染 B对正常社会秩序产生冲击 C对文物古迹的破坏 D生态环境失调,资源枯竭15旅游者在景点内乱刻乱画会直接造成:A环境污染 B对背景环境的破坏C对文物古迹的破坏 D对动植物资源的破坏16目前,许多地方提出了“绿色旅游”的口号,主要是针对: A旅游活动对动植物的破坏 B旅游活动对文物古迹的破坏C旅游活动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 D旅游活动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科学家袁隆平利用我国野生水稻基因,培育出了高产杂交水稻,国家推广种植后,大幅度增加了我国粮食产量。回答 17
7、 题 。17.野生水稻基因的成功利用,也反映了A.要保护各种生态系统的平衡B.保护地球上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储备资源的一种方式C.各种自然资源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D.地球养活人类的能力是无限的18.我们外出春游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采摘几朵美丽的鲜花放在家中观赏B.把用过的易拉罐、矿泉水瓶等带回家中并送到废品收购站C.见到有人在景区刻画名字留念,主动前去制止D.遇有草地多走几步路绕过去继续观光高考试题精华库http:/19.世界的煤炭主要分布在:A.亚欧大陆中部和非洲北部 B.亚欧大陆北部和北美大陆南部C.亚欧大陆中部和北美大陆中部 D.北美大陆南部和非洲大陆中部20.目
8、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是:A.河水,浅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 B.河水,冰川水,浅层地下水C.河水,浅层地下水,淡水湖泊水 D.冰川水,浅层地下水,淡水湖泊水21.大气中 CO2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A.矿物燃料的大量使用 B.太阳黑子增多C.温带森林破坏严重 D.地球温度升高,海水中 CO2溢出22.全球变暖引起的后果有:A.蒸发强烈,海平面下降 B.陆地面积增加C.中纬度地区更加湿润,粮食产量增加 D.温带耕作区向高纬度方向延伸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于 2004 年 10 月 25 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国务 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 员会主任温家
9、宝主持会议并讲话。他强调,建设南水北调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工程前线省市要以“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为指导,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领导、密切配合、精心设计、精心施工、扎实推进南水北 调工程建设。回答案 23-25 题23南水北调工程东线方案,需要逐级提升水位,这一做法的主要原因是:A东部地区经济发达,用水量大B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海拔比华北平原高C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海拔比华北平原低D黄河是“地上河”24南水北调是解决北方用水紧张的举措之一,选择正确答案:A北调的原因是北方人口密集、工业耗水量大B东线方案是利用京杭运河、从太湖提水北送C中线要穿越秦岭中段、跨过黄河
10、到华北D三条路线中,西线的工程量最大25南水北调工程全部竣工后,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是:长江下游水量减少,其通航能力会大大降低 基本解决北方的缺水问题 南方与北方的生态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彻底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涝问题A B C D将围海造田的土地恢复成原来的湿地,是荷兰政府近年来正在推行的一 项宏伟计划,该计划准备花费 30 年时间恢复这个国家的“自然”。据此完成 2627 题。26材料中提到的湿地和我国东北平原的湿地分别是指:A沼泽和草甸 B滩涂和沼泽 C湖泊和沼泽 D浅海与草甸27湿地为人类提供的生态服务主要是指:A净化空气和水的功能 B提供渔业资源的功能C吸烟除尘,美化环境的功能 D防风固沙,
11、保持水土的功能湿地作为与森林、海洋并称的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 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被称 为 “地球之肾”、天然水 库和天然物种库。回答 2830 题。高考试题精华库http:/28湖泊是重要的湿地形式,除了补给河流、调蓄洪水之外还有重要的生态价值。下列选项中与表中所示现象发生无关的是:总面积/km 2 面积大于 1km2 的湖泊数个20 世纪 50 年代 83 400 2 84820 世纪 80 年代 70 988 2 305减少数量 12 412 543A大规模围湖造田,使水面日益退缩 B过度引水灌溉,导致湖泊补给不足C水体富营养化水华大
12、量出现 D人口增长,用地规模扩大29乌鲁木齐市北郊的青格达湖周边有 30 平方千米的湿地,被称为“乌鲁木齐的肺” ,这里也是数万只候鸟的迁徙栖息地。2000 年 1 1 月,这块湿地周边村庄发生了禽流感。这说明:A新疆气候干旱,湿地不能充分发挥其生态作用B湿地周围被大量开垦增加了人、畜与候鸟的接触C为了防控禽流感的爆发人类应该填平湿地,阻止候鸟D湿地面积与禽流感爆发的范围成正相关30我国海拔最高的湖泊湿地是:A青海湖 B滇池 C纳木错 D拉鲁湿地读“固体废弃物的污染途径”图,回答 3133 题。31固体废弃物的污染途径主要有三种,下列不属于其主要途径的是:A大气 B水 C土壤 D生物32固体废
13、弃物的污染范围广,其最终污染点是:A植物 B人类 C牲畜 D大气、水、土壤33上图反映固体废弃物的污染途径,描述不正确的是:A固体废弃物会发生化学的、物理的或生物的转化B固体废弃物通过水、气、土壤、食物链等途径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C把垃圾倾倒于河流、湖泊和海洋,会使土壤直接受到污染D垃圾中的细微颗粒,在大风吹动下会随风飘逸,造成大气环境的污染2006 年入夏以来,无锡市区域内的太湖出 现 50 年以来最低水位,影响了水源地水质。市民家中自来水水质发生变化,并伴有 难闻的气味,无法正常饮用。据此回答 3436 题。34导致这次水体受污染的原因中,不包括:A天气连续高温少雨 B太湖水富营养化较重
14、C工农业生产排污量大 D太湖水与长江水交换频繁35影响居民饮用水的蓝藻爆发在太湖出现,又被称为:A水花( 水华) B赤潮 C咸潮 D海潮36关于蓝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藻类聚集在湖泊上层,遮蔽阳光,使湖中植物光合作用受阻而死亡B藻类本身有毒C藻类死亡残体被分解后,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被释放到大气中高考试题精华库http:/D藻类大量繁生,久而久之,水深逐渐变浅,湖泊将可能演变成沼泽天柱山位于安徽省潜山县境内,山上 “峰无不奇,石无不怪,洞无不杳,泉无不吼”,兼具雄、奇、灵、秀等特征。据此回答 3738 题。37天柱山景区人烟稀少,其原因可能是:A天柱山的美学价值不高 B天柱山景区的环境承载量
15、小C天柱山的交通不便 D天柱山的基础设施较差38近年来,天柱山景区的游客又可大大增加,其原因可能是:A天柱山的景色更加秀美 B天柱山所在地区的经济水平提高C人们对天柱山的评价提高 D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开通使交通条件改善39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给我们的启示是,雄伟高峻的峰峦:A宜在视野开阔的至高点俯视 B宜在群峰外的高山处远眺C宜在远处平地仰视 D宜在峰间谷地迂回巡游40.绿色住宅是我国住宅建设的发展方向。下列内容符合绿色住宅要求的是:供热、制冷使用清洁能源 装修材料的化学污染低于规定标准 生活污水净化后排放 公用地中绿地和停车场各占一半 隔音效果好,噪声低A. B. C. D.41.为迎
16、接 2008 年的“绿色奥运”,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确定了 100 多种树木为京城绿化的“主力军”,这些造林树木中,不可能有:A.落叶阔叶树 B.针叶树 C.常绿阔叶树 D.灌木42下列叙述中,与“绿色奥运”理念相符的是:A在硬件建设方面,要把保护古都风貌、突出北京特色放在重要地位B到 2008 年奥运会时,每平方千米都有天气预报C在市民中提倡主人翁意识、学习意识、参与意识、自律意识D到 2008 年,北京全部公交车和出租车、环卫车、邮政车都将使用清洁燃料43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A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B满足人类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不断提高人们的
17、生活水平C全球共同合作,打击恐怖主义,保证世界的和平与发展D实现人口零增长、经济零增长、环境污染零增长44下列行为中,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A斩伐养长,不失其时 B盛世滋丁,永不加赋C封山育林,永不采伐 D竭泽而渔,焚薮而田45.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针对老城区改造过程中城市洪水发生频率增加的现象进行了调查研究。该研究小组对城市洪水发生的原因进行调查,下列调查结果最不可信的是:A.在旧城改造过程中,填埋了许多的池塘和河道B.大面积铺设水泥、沥青路面影响了地表水的下渗C.城市道路排水设施不够完善D.城市居民不再使用井水,导致了地下水位升高46近年“绿色 GDP”日益成为专家和政府决策层关注的一个
18、话题,以下有关“绿色GDP”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绿色 GDP”的增长主要靠提高绿地面积和森林覆盖率来实现 B “绿色 GDP”的含义是不追求 GDP 的增长速度,而追求环境质量C “绿色 GDP”的提高会增加资源的相对消耗量D “绿色 GDP”的实质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高考试题精华库http:/47不符合从传统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变的行为是:A政府制定相关的法规,加强对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监督管理B城市通过垃圾焚烧,减少占地面积C消费者选用环保产品,减少废弃物D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和减少浪费48在大城市提倡的营建“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 ,其改善环境的主要作用是:A减少城市的
19、噪声和光污染 B减轻热岛效应和美化环境C减轻光化学烟雾的污染 D降低空气中吸入颗粒物的数量我国一些城市在绿化过程中。耗 费巨资移植大树进城。据 统计 ,移植大树的成活率不超过 60。据此回答 4950 题49.移植大树成活率低的最主要原因是:A.病虫害防治不力 B.移植过程中受损伤 C.生存环境改变 D.人为破坏严重50.大量移植树木对树木原生地可能造成的影响有:加剧水土流失 诱发地质灾害 增加酸雨频率 影响生态群落 增加地表水的下渗A. B. C. D第卷(非选择题共 50 分)第 II 卷(非选择题 共 50 分)51. 澳大利亚的大堡礁风景区是世界著名的旅游景观,这儿有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
20、。下图是珊瑚礁形成示意图,读后回答:(10 分)(1)珊瑚礁根据结构和形态可以分为三种,对应于上图,分别是 A 、B 、C 。(2)按照珊瑚礁形成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ABC BCBA CACB DBAC(3)根据珊瑚礁的形成过程推断,该海域的地壳运动特点是 。52.垃圾已成为城市又一个突出的环境问题。目前,城市周边地区的垃圾堆越来越多,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污染周围环境。其出路何在?这已引起有识之士的思考(共 8 分)。高考试题精华库http:/(1)目前,许多城市对垃圾采用填埋方式处理,该方式简便、省钱,但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你认为存在哪些不足之处?(5 分)_(2)法国有位哲人说:“
21、垃圾是摆错了位置的财富。”对此,你如何理解?(2 分)_(3)上图表示的是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的处理系统示意图,在以下备选答案中选择正确的选项,完成方框内未填的内容。(1 分)A.肥料 B.做工业原料 C.填埋、焚烧或循环作用 D.回收处理_(填字母)53. 读我国某村镇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1 分)(1)该地区可能是我国的 地区 。A东北 B西南 C华南 D东南(2)据图可知,该地可以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主要有哪些(至少 3 个)(3)该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主要优势条件是什么?(4)有关该村镇的一些旅游规划项目,你认为不合理的是:A建设滑雪场 B发展农业生态游C建设大型旅馆以方便旅客住宿
22、 D开发水上游览项目54读“我国十大旅游名胜图” ,完成下列问题。 (6 分)(1)诗句“水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赞誉的旅游胜地是位于图中的 (填字母) ,隶属于 (省区简称) ,它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其美学价值主要体现在:A形象美 B色彩美 C动态美 D朦胧美高考试题精华库http:/(2)在欣赏黄山风景区中的“猴子观海” 、 “妙笔生花”等景点时,要A把握时机 B发挥想象C移情于境 D了解构景手法(3)I、D 两地,能体会“人在画中游”佳境的是 ;能达“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的是 。55读图“各大洲进入大气层的硫、氮的人为排放量(1989 年) ”,回答下列问题:(15 分)
23、(1)图中所示硫、氮污染物的人为排放量与人均能源消费量和 生产规模密切相关。从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角度来看,北半球这两种污染物主要排放地区是 和 地区。(6 分)(2)这些污染物与大气中的水汽相结合,形成 污染。这种污染对环境可能造成哪些影响?(3)我国酸雨分布的变化:20 世纪 80 年代酸雨多出现在 地区,90 年代扩大到了 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目前,其分布已扩展到 和 地区。据调查显示,我国酸雨区的面积占国土面积的 30以上。高考试题精华库http:/学校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_座位号_装订线内不要答题装订线蚌埠二中 2007-2008 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地理答题卷51. (10 分)
24、 (1) ; ; (6 分) (2) (2分) (3) 。 (2 分) 52. (8 分) (1) ; ; 。 (5 分)(2) 。 (2 分)(3) 。 (1 分)53(11 分)(1) (1 分) (2) 、 、 、 (每个 1 分,共 3 分) (3) ; ;。 (6 分) (4) (1 分)54 (6 分) (1) 、 、 (2) (3) 、 。55 (15 分)(1) 、 、 (6 分)(2) 。 (1 分); ; ; 。 (每点 2 分,答对任意两点得 4 分) 座号高考试题精华库http:/(3) 、 、 、 (4分)高考试题精华库http:/蚌埠二中 2007-2008 学年第
25、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共 50 题,每题 1 分)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C B D C A D D B B B D D A D C D B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A C C A D C A B B A C B C D B C D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A C C D A B C D A A D D B B C A第卷(非选择题共 50 分)51. (10 分)
26、( 1)岸礁(2 分) 堡礁(2 分) 环礁( 2 分) (2)A(2 分) (3)处于缓慢的下沉过程中(2 分) 52. (8 分) (1)占用大量土地;污染土壤、污染地下水;垃圾产生沼气,如不及时收集输出利用,易发生爆炸事件等(5 分)(2)垃圾中有许多可回收利用的资源(2 分) (3)DBAC(1 分)53(11 分)(1) B (1 分) (2) 傣族风情 石林 雪山 湖泊 (每个 1 分,共 3 分) (3) 自然风光秀丽、人文风情独特(2 分) ;旅游资源种类多样(2 分) ;旅游资源集群状况好,地域组合合理(2 分) (4)C(1 分)54 (6 分) (1)H 桂 A (2)B (3)I D55 (15 分)(1)工业 (2 分) 人口稠密区(2 分) 主要工业分布(2 分)(2)酸雨(1 分) 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乃至大量死亡;使土壤酸化,造成养分淋失,影响微生物的活性,使土壤肥力降低,导致农作物减产;腐蚀树叶,使光合作用受阻,影响森林生长,林木成片死亡;腐蚀石材、钢材,造成建筑物、铁轨、桥梁和文物古迹的损坏。 (每点 2 分,答对任意两点得 4 分) (3)西南(1 分) 长江(1 分) 华北(1 分) 东北(1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