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五~六单元检测试题.docx

上传人:dreamzhangning 文档编号:2961817 上传时间:2018-09-3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4.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五~六单元检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五~六单元检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五~六单元检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五~六单元检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五~六单元检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检测试题(时间: 45 分钟;满分: 100 分)编者选题表知识点 题号及难易度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中) 、2(易)、 3(中)、 4(中) 、5(中)、6(中)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7(中)、 8(中) 、9(中)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11(中 )、12(中)、 13(中) 、17(中)、18(中)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14(易)、 15(中)、 16(中) 、19(中)祖国统一大业 20(中)综合 10(中)、 21(中) 、22(中)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 题 3 分,共 60 分)(对应学生用书第 143144 页)1.马克思、恩格斯 说:“由于阶级对立的发展是同工业

2、的发展步调一致的,所以这些发明家也不可能看到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于是他们就去探求某些社会科学、社会 规律,以便创造这些条件。 ”“发明家”是( )A.科学社会主义者 B.空想社会主 义者C.巴黎公社领导人 D.辛亥革命领导人解析:B 这是共产党宣言里面的 话,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恩格斯 讲的“发明家 ”,显然不是自己。2.标志着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发展到科学的里程碑是( )A.欧文等人提出建设理想社会的美妙设想B.欧洲三大工人运动表明工人阶级觉 醒C.马克思、恩格斯共同 发表共产党宣言 D.巴黎公社颁布一系列政治经济措施解析:C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社会主 义理论

3、,其诞生的标志是 1848 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3.共产党宣言之所以成为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是因为它( )A.是第一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纲领B.最早提出“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C.第一次提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D.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析:D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其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故答案为 D。4.斯大林曾说:“它是无 产阶级为反对资本主义而扭转历史的第一次光荣的英勇的然而没有成功的尝试。”“它”是指( )A.五四运动 B.巴黎公社C.新中国成立 D.十月革命解析:B 注意抓住“尝试”“没有成功”这些关键信息。巴黎公社是工人 阶

4、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且最终失败,故答案为 B。5.电视剧我的法兰西岁月中有这样一个镜头“邓小平在一面墙前宣誓入团”。 这面墙上写着“纪念 1871 年5 月 21 日28 日公社的牺牲者” 。这面墙是为了纪念( )A.马克思 B.恩格斯C.巴黎公社成员 D.圣西门解析:C 本题需要从材料中获取关 键信息,一是“一面墙”,二是“ 纪念 1871 年的牺牲者”,再与所学知识结合,1871 年巴黎公社最后失败时,大批社员在一面墙下被杀害,故答案为 C;马克思、恩格斯、圣西门与“牺牲者”三字无联系,故排除。6.“我 们过 去是工人 ,现在是工人,将来也还是工人,我们不能像旧官吏那样窃取厚禄,我们

5、领取的薪金,不应超出工人的水平”,有关 该政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显示了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 权的政府的趋势B.巴黎公社因资本主义处于上升阶 段,无产阶级自身力量弱小而失败C.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伟大尝试D.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解析:D 本题考查学生迁移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从材料叙述可得出该政权为巴黎公社,A、 B、C 三项均是对巴黎公社政权的正确叙述。 D 项 指的是俄国十月革命,与材料不符。7.俄国二月革命后,作为俄国的一名士兵,不可能遇到的现象是( )A.政府退出一战,自己不必再上前线打仗了B.残酷威严的沙皇再也不能胡作非 为了C.首都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怪现 象D.自己的

6、生活水平并未有较大改善解析:A 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但是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人们的生活水平没有多大改善,临时政府没有退出一战。答案为 A。8.列宁指出:“俄国当前形 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此段材料应出自( )A.告工人、士兵和 农民书B.四月提纲C.和平法令D.土地法令解析:B 从材料可以看出,列宁强调 了革命性质及阶段的转变,这些内容出自四月提纲。9.苏联解体后也在对自身的历史进行着反思,于是有人认为,应该废除 11 月 7 日的节日。可是每年 11 月 7 日,仍然有数十万人自发地走上街头,纪念俄国历史上这难忘的一天。“11 月 7 日过去、 现在、

7、将来都是人民的节日!”这表明今天的俄罗斯人对哪一历史事件的积极评价( )A.十月革命 B.马克思主义的诞 生C.巴黎公社的成立 D.苏联的解体解析:A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 11 月 7 日相关的只有俄国的十月革命。10.从社会主义发展史的角度理解下列两幅图片,最确切的是( )A.社会主义已成功地从理论变为现实B.社会主义已从空想变为科学的革命理 论C.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世界各地蓬勃 发展D.马克思主义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指导解析:A 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而十月革命的胜利则把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社会主义变为现实,故答案为 A。11.如图是杨之光在 1954 年所做的一幅宣

8、传画一辈子第一回,画中老人手捧着一张崭新的选票,满脸露出无比的喜悦。此宣传画从一个侧面表明了我国正在逐步形成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政治协商制度D.基层村民自治制度解析:A 注意抓住时间限制为 1954 年,同时抓住关键词语“第一回”,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答案应该是 A 项。12.青藏高原唱响全国: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是谁留下千年的期盼,难道说还有无言的歌,还是那久久不能忘怀的眷恋呀拉索,那可是青藏高原。下列哪些事件 给西藏地区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 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1965 年西藏自治区的成立 改革开放A. B.C.D.解

9、析:B 1951 年中央人民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 签订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七届二中全会在 1949 年 3 月召开,与西藏变化无直接联系。其他几 项意义重大,对西藏发展影响深远,本题选 B 项。1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其中有利于协调各民族关系,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与稳定的是( )A.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基层民主选举制度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解析:B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处理好国内的民族关系 ,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与稳定而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故答案为 B。14.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一书中

10、写道:“他们每天都亲眼目睹少年们在阶级斗争的借口下,对长辈进行抢劫、报复、打骂和侮辱;他 们必须出席公开批判邻居、朋友、同事和父母的大会 ,甚至还要积极发言”费 正清笔下的 历史事件( )A.严重践踏了中国的民主和法制B.促进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C.发生在 20 世纪 50 年代D.体现了启蒙思想的自由平等解析:A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是在“文化大革命” 时期,由于“左” 倾错误思想的严重泛滥,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践踏。所以此 题正确选项是 A。15.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 中国大趋势一书中反复强调,民主的含义就是“人民说了算”、“ 人民是统治者”、“民主意味着人民 统治

11、国家 ”。下列 选项中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依法治国的方略解析: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 权力的机关,体现了人民当家做主。16.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国法律制度逐步健全的表现是( )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的法制建 设方针 全面立法,建立法律体系 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 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A.B.C.D.解析:A 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不属于我国法律制度逐步健全的表现,而是属于民主政治建设的措施。均正确。17.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

12、的生命” 。以下能体 现这 一特色的政治制度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A.B.C.D.解析:D 本题考查了我国的政治制度。根据所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都反映了“人民民主”,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确立的外交政策,不属于特色政治制度。本题选 D 项。18.“好花终须绿叶扶 ”、“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这些说法最能说明新中国实行哪一项民主政治制度的必要性(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 协商制度

13、D.基层民主选举制度解析:C 题干中强调的是“万紫千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或“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加快我国政治生活中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多党合作”对“ 万紫千红”,C 项符合题意。19.以下是在 2011 年春,广东某村的村“两委” 换届选举中的宣传标语:“搞好村委会换届选举,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公平竞争,接受群众监督!”“ 直接选举村委会,依法行使民主权利!”“ 珍惜民主权利,投好庄严一票!”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有 ( )村“ 两委 ”换届选举 是加快我国基 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举措 村委会实

14、行的是间接选举 我国民主政治不断向前发展 乡村基层选举有利于激发广大农民的参政热情A. B.C.D.解析:D 本题可以采用排除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村委会换届选举实行的是直接选举,故含有的选项均排除,故答案为 D。20.(2011 年山西期末)中国国民党前主席连战访问大陆时说:“两岸合作,赚世界的钱,有什么不对?”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表达了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B.两岸经济合作实现双赢C.希望两岸实现直接通邮、通航、通商D.两岸应该实现全面合作解析:B 做好本题的关键是抓住关 键信息“赚世界的钱”,意味着两岸合作 经贸往来,共同发展贸易,因此这体现的是两岸经济合作实现双赢。二、非选择题(本

15、大题共 2 小题 ,每小题 20 分,共 40 分)(对应学生用书第 144 页)21.(2011 年安庆期中)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经历了 许多仁人志士的流血与奋斗。 观察下面四幅图,请回答:(1)某学习小组拟对上述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请你为其拟定一个研究 课题。 (4 分)(2)2006 年 4 月 6 日,俄罗斯科学院下属的俄罗斯历史研究所发表了一份声明 ,指出“ 列宁的活动使国家在社会经济和思想方面走入死胡同,阻碍了国家发展,使国家孤立于文明世界之外”。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一观点作出评价。( 10 分)(3)俄罗斯历史研究所还建议拆除列宁墓,将列宁遗体入土葬,该声明令俄 罗斯

16、就列宁墓问题的争论再掀波澜。假如你是一位俄罗斯国民,请谈谈你对此的观点。(6 分)解析:第(1) 问,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来源之一,共产党宣言 发表则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巴黎公社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现实的表现。第(2)问,俄罗斯历史研究所的观点是十月革命阻碍了俄国历史的发展,评价注意从十月革命的积极作用和深远影响等方面分析。第(3)问,主要从整个俄国的历史方面分析。答案:(1)社会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实 践再到现实。( 4 分)(2)这一观点不正确。(2 分) 十月革命是俄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20 世纪初,俄国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社会矛盾尖锐、第

17、一次世界大 战激化了国内社会矛盾等 历史因素,说明了社会主义革命发生在落后的俄国具有客观条件。 (3 分)十月革命使俄国 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俄国摆 脱了封建残余的束缚,推动了俄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3 分)这种观点的意 图在于否定十月革命的必然性和历史意义,是错误的。(2 分)(3)反对拆除列宁墓。(2 分) 它不利于推动社会和谐和民族团结,拆除容易导致国家分裂、社会动荡。 (4 分)22.理论指导、史料研 习和问题讨论 都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 试运用 这些方法分析近代以来社会主义的发展演变。回答下列 问题:(1)理论指导: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意义是什么?( 6 分)(2)史料研习:“十

18、月革命是马克思主义者对其理论的一次实践性试验。”“一切从前用来巩固等级制的和财产方面的不平等的特权都被废除。年轻的苏维埃共和国的企业中确立了工人监督。俄国农民 拥有土地的世世代代的梦想 实现了。 ”“1913 年俄国 农业总产值 占国民收入的 34.8%,工业和运输业仅占国民收入的 19.3%,到 1937 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已达 955 亿卢布,已占国民收入的 80%以上。苏联仅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上百年才走完的工业化进程。”依据材料归纳概括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8 分)(3)问题讨论某实验中学历史课上老师组织学生讨论:结合上图讨论两国革命道路的不同。(6 分)解析:本题围绕近现代马克思

19、主义的发展,中俄两国革命的发展命题,注意马克思主义和各国具体情况的结合与发展。答案:(1)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成为国际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推 动工人运动的发展。 (6 分)(2)十月革命使马克思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摆脱了封建残余的束缚和剥削 阶级的统治,为工业化发展提供了政治前提。( 8 分)(3)俄国:城市中心道路;中国:井冈山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6 分)补偿训练(对应学生用书第 160 页)1.对共产党宣言的解释正确的是( )文件的起草人是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是受共 产主 义者同盟代表大会的委托起草这份文件的 这份文件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0、 文件发表于 1848 年A.B.C.D.解析:D 本题综合考查共产党宣言的有关知识。马克思、恩格斯受共产主义者同盟代表大会的委托起草这份文件,此文件于 1848 年发表,其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据此判断均符合史实,故答案为D。2.俄国十月革命与二月革命相比较,最主要的不同之处是( )A.革命前面临深刻的危机B.建立了工兵苏维埃政权C.目的是推翻资产阶级统治D.以暴力革命为主解析:C 俄国二月革命的目的是推翻沙皇 专制统治,十月革命的目的是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A、B、D 三项都是两者的共同点。3.新时期党和政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采取的举措是( )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国家领

21、导体制 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确立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1984 年政府颁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A.B.C.D.解析:C 解答本题要抓住题干中的关 键词“新时期”,“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在 1956 年就已经提出,并非是“新时期” 提出的 ,故排除含有 的选项。答案为 C。4.(2011 年嘉兴期末)有学者认为,当代中国已“不再是单一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是包括了资本主义制度在内的混合型国家”。该学者提出这一观点的主要依据最可能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制定B.经济特区的设立C.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D.外国资本的大量进入解析:A “一国两

22、制 ”即在大陆实行社会主 义制度,港、澳、台 实行资本主义制度。香港的回 归,首先实践了“一国两制” 的构想。检测试题(时间: 45 分钟;满分: 100 分)编者选题表知识点 题号及难易度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中) 、2(易)、 3(中)、 4(中) 、5(中)、6(中)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7(中)、 8(中) 、9(中)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11(中 )、12(中)、 13(中) 、17(中)、18(中)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14(易)、 15(中)、 16(中) 、19(中)祖国统一大业 20(中)综合 10(中)、 21(中) 、22(中)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 题

23、3 分,共 60 分)(对应学生用书第 143144 页)1.马克思、恩格斯 说:“由于阶级对立的发展是同工业的发展步调一致的,所以这些发明家也不可能看到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于是他们就去探求某些社会科学、社会 规律,以便创造这些条件。 ”“发明家”是( )A.科学社会主义者 B.空想社会主 义者C.巴黎公社领导人 D.辛亥革命领导人解析:B 这是共产党宣言里面的 话,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恩格斯 讲的“发明家 ”,显然不是自己。2.标志着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发展到科学的里程碑是( )A.欧文等人提出建设理想社会的美妙设想B.欧洲三大工人运动表明工人阶级觉 醒C.马

24、克思、恩格斯共同 发表共产党宣言 D.巴黎公社颁布一系列政治经济措施解析:C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社会主 义理论,其诞生的标志是 1848 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3.共产党宣言之所以成为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是因为它( )A.是第一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纲领B.最早提出“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C.第一次提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D.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析:D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其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故答案为 D。4.斯大林曾说:“它是无 产阶级为反对资本主义而扭转历史的第一次光荣的英勇的然而没有成功的尝试。”“它”是指( )A.五四运动

25、B.巴黎公社C.新中国成立 D.十月革命解析:B 注意抓住“尝试”“没有成功”这些关键信息。巴黎公社是工人 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且最终失败,故答案为 B。5.电视剧我的法兰西岁月中有这样一个镜头“邓小平在一面墙前宣誓入团”。 这面墙上写着“纪念 1871 年5 月 21 日28 日公社的牺牲者” 。这面墙是为了纪念( )A.马克思 B.恩格斯C.巴黎公社成员 D.圣西门解析:C 本题需要从材料中获取关 键信息,一是“一面墙”,二是“ 纪念 1871 年的牺牲者”,再与所学知识结合,1871 年巴黎公社最后失败时,大批社员在一面墙下被杀害,故答案为 C;马克思、恩格斯、圣西门与“牺牲者”

26、三字无联系,故排除。6.“我 们过 去是工人 ,现在是工人,将来也还是工人,我们不能像旧官吏那样窃取厚禄,我们领取的薪金,不应超出工人的水平”,有关 该政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显示了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 权的政府的趋势B.巴黎公社因资本主义处于上升阶 段,无产阶级自身力量弱小而失败C.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伟大尝试D.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解析:D 本题考查学生迁移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从材料叙述可得出该政权为巴黎公社,A、 B、C 三项均是对巴黎公社政权的正确叙述。 D 项 指的是俄国十月革命,与材料不符。7.俄国二月革命后,作为俄国的一名士兵,不可能遇到的现象是( )A.政府退出一

27、战,自己不必再上前线打仗了B.残酷威严的沙皇再也不能胡作非 为了C.首都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怪现 象D.自己的生活水平并未有较大改善解析:A 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但是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人们的生活水平没有多大改善,临时政府没有退出一战。答案为 A。8.列宁指出:“俄国当前形 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此段材料应出自( )A.告工人、士兵和 农民书B.四月提纲C.和平法令D.土地法令解析:B 从材料可以看出,列宁强调 了革命性质及阶段的转变,这些内容出自四月提纲。9.苏联解体后也在对自身的历史进行着反思,于是有人认为,应该废除 11 月 7 日的节日。可是每年

28、 11 月 7 日,仍然有数十万人自发地走上街头,纪念俄国历史上这难忘的一天。“11 月 7 日过去、 现在、将来都是人民的节日!”这表明今天的俄罗斯人对哪一历史事件的积极评价( )A.十月革命 B.马克思主义的诞 生C.巴黎公社的成立 D.苏联的解体解析:A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 11 月 7 日相关的只有俄国的十月革命。10.从社会主义发展史的角度理解下列两幅图片,最确切的是( )A.社会主义已成功地从理论变为现实B.社会主义已从空想变为科学的革命理 论C.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世界各地蓬勃 发展D.马克思主义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指导解析:A 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而十月

29、革命的胜利则把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社会主义变为现实,故答案为 A。11.如图是杨之光在 1954 年所做的一幅宣传画一辈子第一回,画中老人手捧着一张崭新的选票,满脸露出无比的喜悦。此宣传画从一个侧面表明了我国正在逐步形成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政治协商制度D.基层村民自治制度解析:A 注意抓住时间限制为 1954 年,同时抓住关键词语“第一回”,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答案应该是 A 项。12.青藏高原唱响全国: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是谁留下千年的期盼,难道说还有无言的歌,还是那久久不能忘怀的眷恋呀拉索,那可是青藏高原。下列哪些事件 给西藏地区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七届二

30、中全会的召开 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1965 年西藏自治区的成立 改革开放A. B.C.D.解析:B 1951 年中央人民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 签订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七届二中全会在 1949 年 3 月召开,与西藏变化无直接联系。其他几 项意义重大,对西藏发展影响深远,本题选 B 项。1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其中有利于协调各民族关系,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与稳定的是( )A.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基层民主选举制度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解析:B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处理好国内的民族关

31、系 ,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与稳定而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故答案为 B。14.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一书中写道:“他们每天都亲眼目睹少年们在阶级斗争的借口下,对长辈进行抢劫、报复、打骂和侮辱;他 们必须出席公开批判邻居、朋友、同事和父母的大会 ,甚至还要积极发言”费 正清笔下的 历史事件( )A.严重践踏了中国的民主和法制B.促进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C.发生在 20 世纪 50 年代D.体现了启蒙思想的自由平等解析:A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是在“文化大革命” 时期,由于“左” 倾错误思想的严重泛滥,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践踏。所以此 题正确选项是 A。15.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

32、在他的著作 中国大趋势一书中反复强调,民主的含义就是“人民说了算”、“ 人民是统治者”、“民主意味着人民 统治国家 ”。下列 选项中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依法治国的方略解析: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 权力的机关,体现了人民当家做主。16.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国法律制度逐步健全的表现是( )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的法制建 设方针 全面立法,建立法律体系 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 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A.B.C.D.解析:A 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不属

33、于我国法律制度逐步健全的表现,而是属于民主政治建设的措施。均正确。17.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以下能体 现这 一特色的政治制度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A.B.C.D.解析:D 本题考查了我国的政治制度。根据所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都反映了“人民民主”,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确立的外交政策,不属于特色政治制度。本题选 D 项。18.“好花终须绿叶扶 ”、“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这些说法最能说明新中国实行哪一项

34、民主政治制度的必要性(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 协商制度D.基层民主选举制度解析:C 题干中强调的是“万紫千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或“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加快我国政治生活中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多党合作”对“ 万紫千红”,C 项符合题意。19.以下是在 2011 年春,广东某村的村“两委” 换届选举中的宣传标语:“搞好村委会换届选举,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公平竞争,接受群众监督!”“ 直接选举村委会,依法行使民主权利!”“ 珍惜民主权利,投好庄

35、严一票!”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有 ( )村“ 两委 ”换届选举 是加快我国基 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举措 村委会实行的是间接选举 我国民主政治不断向前发展 乡村基层选举有利于激发广大农民的参政热情A. B.C.D.解析:D 本题可以采用排除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村委会换届选举实行的是直接选举,故含有的选项均排除,故答案为 D。20.(2011 年山西期末)中国国民党前主席连战访问大陆时说:“两岸合作,赚世界的钱,有什么不对?”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表达了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B.两岸经济合作实现双赢C.希望两岸实现直接通邮、通航、通商D.两岸应该实现全面合作解析:B 做好本题的关键是抓住关 键信

36、息“赚世界的钱”,意味着两岸合作 经贸往来,共同发展贸易,因此这体现的是两岸经济合作实现双赢。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 小题 ,每小题 20 分,共 40 分)(对应学生用书第 144 页)21.(2011 年安庆期中)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经历了 许多仁人志士的流血与奋斗。 观察下面四幅图,请回答:(1)某学习小组拟对上述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请你为其拟定一个研究 课题。 (4 分)(2)2006 年 4 月 6 日,俄罗斯科学院下属的俄罗斯历史研究所发表了一份声明 ,指出“ 列宁的活动使国家在社会经济和思想方面走入死胡同,阻碍了国家发展,使国家孤立于文明世界之外”。结合所学知

37、识对这一观点作出评价。( 10 分)(3)俄罗斯历史研究所还建议拆除列宁墓,将列宁遗体入土葬,该声明令俄 罗斯就列宁墓问题的争论再掀波澜。假如你是一位俄罗斯国民,请谈谈你对此的观点。(6 分)解析:第(1) 问,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来源之一,共产党宣言 发表则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巴黎公社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现实的表现。第(2)问,俄罗斯历史研究所的观点是十月革命阻碍了俄国历史的发展,评价注意从十月革命的积极作用和深远影响等方面分析。第(3)问,主要从整个俄国的历史方面分析。答案:(1)社会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实 践再到现实。( 4 分)(2)这一

38、观点不正确。(2 分) 十月革命是俄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20 世纪初,俄国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社会矛盾尖锐、第一次世界大 战激化了国内社会矛盾等 历史因素,说明了社会主义革命发生在落后的俄国具有客观条件。 (3 分)十月革命使俄国 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俄国摆 脱了封建残余的束缚,推动了俄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3 分)这种观点的意 图在于否定十月革命的必然性和历史意义,是错误的。(2 分)(3)反对拆除列宁墓。(2 分) 它不利于推动社会和谐和民族团结,拆除容易导致国家分裂、社会动荡。 (4 分)22.理论指导、史料研 习和问题讨论 都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 试运用 这些方法分析近代以来社

39、会主义的发展演变。回答下列 问题:(1)理论指导: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意义是什么?( 6 分)(2)史料研习:“十月革命是马克思主义者对其理论的一次实践性试验。”“一切从前用来巩固等级制的和财产方面的不平等的特权都被废除。年轻的苏维埃共和国的企业中确立了工人监督。俄国农民 拥有土地的世世代代的梦想 实现了。 ”“1913 年俄国 农业总产值 占国民收入的 34.8%,工业和运输业仅占国民收入的 19.3%,到 1937 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已达 955 亿卢布,已占国民收入的 80%以上。苏联仅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上百年才走完的工业化进程。”依据材料归纳概括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8 分)(3)问

40、题讨论某实验中学历史课上老师组织学生讨论:结合上图讨论两国革命道路的不同。(6 分)解析:本题围绕近现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中俄两国革命的发展命题,注意马克思主义和各国具体情况的结合与发展。答案:(1)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成为国际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推 动工人运动的发展。 (6 分)(2)十月革命使马克思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摆脱了封建残余的束缚和剥削 阶级的统治,为工业化发展提供了政治前提。( 8 分)(3)俄国:城市中心道路;中国:井冈山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6 分)补偿训练(对应学生用书第 160 页)1.对共产党宣言的解释正确的是( )文件的起草人是马克思、恩

41、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是受共 产主 义者同盟代表大会的委托起草这份文件的 这份文件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文件发表于 1848 年A.B.C.D.解析:D 本题综合考查共产党宣言的有关知识。马克思、恩格斯受共产主义者同盟代表大会的委托起草这份文件,此文件于 1848 年发表,其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据此判断均符合史实,故答案为D。2.俄国十月革命与二月革命相比较,最主要的不同之处是( )A.革命前面临深刻的危机B.建立了工兵苏维埃政权C.目的是推翻资产阶级统治D.以暴力革命为主解析:C 俄国二月革命的目的是推翻沙皇 专制统治,十月革命的目的是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A、B、D

42、三项都是两者的共同点。3.新时期党和政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采取的举措是( )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国家领导体制 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确立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1984 年政府颁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A.B.C.D.解析:C 解答本题要抓住题干中的关 键词“新时期”,“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在 1956 年就已经提出,并非是“新时期” 提出的 ,故排除含有 的选项。答案为 C。4.(2011 年嘉兴期末)有学者认为,当代中国已“不再是单一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是包括了资本主义制度在内的混合型国家”。该学者提出这一观点的主要依据最可能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制定B.经济特区的设立C.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D.外国资本的大量进入解析:A “一国两制 ”即在大陆实行社会主 义制度,港、澳、台 实行资本主义制度。香港的回 归,首先实践了“一国两制” 的构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