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年继续教育《低碳经济循环》作业试题.doc

上传人:为人民服务 文档编号:2961032 上传时间:2018-09-30 格式:DOC 页数:577 大小:3.8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继续教育《低碳经济循环》作业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77页
2018年继续教育《低碳经济循环》作业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77页
2018年继续教育《低碳经济循环》作业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77页
2018年继续教育《低碳经济循环》作业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77页
2018年继续教育《低碳经济循环》作业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8 年继续教育低碳经济循环作业试题一、多选题1.荒漠化大致有四类( ABCD )造成。(多选) P18A、风力作用下 B、流水作用下 C、物理和化学作用下 D、工矿开发2.我国政府提出的循环经济“3 1”模式存在的问题有( ABCD ) 。( 多选) P239A、偏重生产领域的发展,忽视流通和消费领域的发展B、仅将企业作为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C、以工业产业为主,忽视了其他产业D、以上都对3.循环经济指标分析中的矿产资源利用指标分析包括( AB ) 。( 多选) P154A、重要矿产资源回收回采率B、金属再生利用率C、农业灌溉水平有效利用系数D、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4.增加温室气体吸收的途径主

2、要有( AB ) 。(多选) P12A、植树造林B、采用固碳技术C、减少人口D、大量消费汽车5.科学发展观就是要( ABC ) 。(多选) P227 下A、以人为本B、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C、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D、坚持社会主义6.自然对人类的报复作用暴露的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包括( BCD ) 。(多选)P194A、人类技术创新与外界环境的矛盾B、人类生活对环境条件的相对稳定性的要求与现代环境成分急剧变化的矛盾C、人类变革自然环境的快速性与自然环境的恢复调节缓慢性之间的矛盾D、地球矿藏等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的需要及开采能力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7.低碳经济的核心是( ABD )

3、。(多选) P90A、技术创新 B、制度创新C、设备更新 D、发展观的改变8.低碳经济的内涵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ABC ) 。(多选)P30-31A、生产的低碳化B、分配的低碳化C、消费的低碳化D、投资的低碳化9.循环经济低碳模式结构特征中的动态运行模式中,低碳模式在运行模式结构上分为三个层次( ACD ) 。(多选) P162A、低碳高效经济系统 B、超长时间跨度系统C、低碳和谐社会系统 D、低碳均衡生态系统10.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设计目标是:通过设计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 ABCD ) 。 P232-233A、明确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B、建立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C、促进人类生活

4、质量的不断提高和生存年限的尽可能延长D、以上都对11.循环经济低碳模式结构特征中的系统整体特性包括( ABCD ) 。(多选) P159A、系统目标复杂多元B、系统要素互为基础C、系统层次有序众多D、系统运行动态演化12.当代中国环境法的理性发展方向是( ABCD ) 。(多选) P212-214A、基本环境公益与基本经济公益应当满足B、确立公益最大化原则 C、限制开发原则D、环境保护产业发展激励机制13.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出现的三种不同模式是( ABC ) 。(多选) PA、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自发战略转型模式B、具有一定技术经济基础的资源型地区战略转型模式C、中西部跨越式战略转型模式D、中东部

5、跨越式战略转型模式14.推进我国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战略路径选择有( ABCD ) 。(多选) P189-191A、积极拓展国内应用市场B、构筑光伏产业发展的管治体系C、调整光伏产业内部结构,淘汰落后产能D、注重技术创新,推动产业技术突破15.按照对循环经济发展主体的行为意愿的影响程度,可以将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可分为哪些类型( BCD ) 。( 多选)P223A、被动力 B、源动力C、主动力 D、协动力16.各国政府可以采取的应对全球变暖的经济政策手段有( ABCD ) 。(多选) P12A、征收污染税费B、实施排污权交易C、提供补助资金D、开发援助17.在循环经济发展的第一阶段, ( ABCD

6、 )是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多选) P222A、政府 B、企业 C、高等院校 D、科研院所18.关于循环经济主体在循环经济发展各阶段起到的作用论述,正确的是(ABC ) 。 P222-223A、在循环经济发展的第一阶段,政府、企业、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是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B、在循环经济发展的第二阶段,政府、企业、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公众、中介组织都是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C、在循环经济发展的第三阶段,企业、公众、中介组织是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D、在循环经济发展的第三阶段,政府是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19.政府要对(ABD )等方面实施有效激励与监督,协调消费者在环境治理方面的利益矛盾。P93A、消费对象

7、B、消费行为C、消费时间 D、消费“尾部”20.新兴和可再生能源有( ABCD ) 。(多选) P26A、水电B、生物质能C、太阳能D、风能21.人类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改造,应当以不破坏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相互补偿和调节功能、遵循生态平衡规律为原则,其原则有( BCD ) 。(多选) P196A、大力开发人力资源B、在开发利用可更新资源时,应与其再生增殖能力相适应,与其补偿供给能力相平衡C、在开发利用不可更新资源时,更应当设法延长矿物的衰竭期D、当生态平衡失控或失调以后,应尽可能地恢复和重建。22.低碳经济发展机制的构建包括( ABCD ) 。(多选) P270-274A、构建低碳能源技术开发机

8、制B、构建生态环境补偿机制C、构建低碳产品认证体系D、构建碳排放约束机制23.在实践上,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在能源和环境方面还存在下列哪些难以克服的问题( ABC ) 。P156A、节能减排问题凸显B、能源结构严重高碳C、产业模式极不合理D、温室气体过量排放过多24.人口增长对下列哪些资源具有巨大压力( ABCD ) 。(多选) P199A、土地 B、森林 C、水资源 D、能源和物种资源25.低碳经济就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 ABCD )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 (多选) P36A、技术创新B、制度创新C、产业转型D、新能源26.以下有关我国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产

9、业结构调整的论述,正确的是( ABC ) 。( 多选)P279A、要加大高碳产业技术攻关力度,实现高碳产业“低碳化”B、要制定和完善产业扶持政策,加快新兴低碳产业的发展C、要加大研发投入力度D、为了保证我国的经济高速增长,低碳产业可拖后发展27.以下属于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的有( ABCD ) 。(多选) P230A、理论障碍 B、观念障碍 C、管理障碍 D、制度障碍28.日本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有( ABCD ) 。(多选) P77-80A、经济增长缓慢与低碳经济投入需求大的矛盾B、研发主体不同弱化政府主导作用C、政府减排目标与部分行业利益存在冲突D、以上都对29.我国发展低碳经

10、济的优势有( ABC ) 。(多选) P115A、政策支持 B、法律保障C、节能减排经验 D、技术先进30.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双系统循环共生模式”与国外循环经济发展的典型模式以及国内理论界讨论的模式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ABCD ) 。(多选) P242-244A、更具有科学性B、更具有全面性C、更具有可操作性D、更注重机制的重要作用31. 臭氧层耗损对人类健康及其生存环境的主要危害是( ABCD ) 。 (多选 ) P13A、人类皮肤癌增高 B、农作物受害 C、破坏海洋生态系统 D、导致生态平衡破坏32.“低碳经济 ”的理想形态是充分发展( ABCD ) 。(多选) P44A、阳光经济 B

11、、风能经济 C、氢能经济 D、生态经济33.要人口与环境、资源协调必须遵循以下哪些原则( ABD ) 。( 多选) P196A、整体效应原则B、生态平衡原则C、发展科技原则D、自我调控原则34.碳中和技术主要包括( ABD ) 。(多选) P110A、温室气体的捕集技术B、温室气体的埋存技术C、低碳设备技术D、低碳或零碳新能源技术35.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双系统循环共生模式”的基本形成条件包括( ABCD ) 。 P245-246A、先进的发展观念B、先进的科学技术C、科学合理的政策制度D、完善的市场机制36.关于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论述,错误的是( AD ) 。(多选) P207A、环保

12、本身不是一种产业B、环保本身就是一种产业C、环保不是鱼和熊掌的关系D、环保是鱼和熊掌的关系37.日本在发展低碳经济的推进措施中努力加强国际合作,措施有( ABCD ) 。(多选)P71-72A、推出环保合作倡议B、开展双边与多边交流、合作C、加大环保资金国际救援力度D、以上都对38.发展低碳农业的路径是( ACD ) 。( 多选) P103-104A、大幅度地减少化肥和农药的用量B、注重开发新能源C、充分利用农业的剩余能量D、推广太阳能和沼气技术39.以下属于循环经济特征的有( ABCD ) 。(多选) P217-218A、观念先行性 B、技术先导性 C、物质循环性 D、主体多元性40.以下富

13、营养化问题突出的水系有( BCD ) 。( 多选) P15 下A、长江B、滇池C、巢湖D、太湖41.以下是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设计原则的有( ABCD ) 。(多选) P234-235A、系统性原则B、实用性原则C、顺应发展趋势原则D、资源高效利用原则42.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光伏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有( ABCD ) 。(多选) P187-188A、产业技术落后B、低水平竞争C、 “两头在外 ”的尴尬局面D、优化能源结构的效应不明显43.加强对低碳消费和低碳生产的 ( AC )是真正实现低碳消费的保证。(多选) P93A、立法 B、引导C、执法 D、参与44.我国发展低碳经济迫切需要解决的主要

14、矛盾有( ABCD ) 。 (多选 ) P271A 调整产业结构 B 优化能源产业 C 实现能源替换 D 发展低碳能源体系45.在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设计原则中, 3R 原则指( ABC ) 。( 多选) P235A、减量化B、再利用C、资源化D、高效化46.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中期目标有( ABCD ) 。(多选) P99-101A、推进能源市场化改革B、引导社会能源需求C、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节能激励机制D、加强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47.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双系统循环共生模式”的特征有( ABCD ) 。(多选) P241-242A、以市场为主导B、合理借鉴国外经验C、资源多重流动D、产业

15、优化升级48.按照对循环经济发展主体的行为意愿的影响程度,可以将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可分为哪些类型( BCD ) 。( 多选) P223A、被动力 B、源动力C、主动力 D、协动力49.水污染主要来自( ABC ) 。(多选) P16A、工业废水 B、生活污水C、农业废水 D、人畜粪便50.要人口与环境、资源协调必须采取下列哪些措施( ABCD ) 。(多选) P197-198A、大力开发人力资源B、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C、努力减少重大自然灾害D、预测城市化、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并采取有效途径不断改善环境51. 各国政府可以采取的应对全球变暖的政策手段有( ABC ) 。 (多选 ) P12A

16、直接控制 B 经济手段 C 鼓励公众参与 D 减少人口52. 结合我国电动汽车市场的现实发展情况,在低碳汽车产业化上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创新思维( ABCD ) 。 (多选 ) P177-179A 加大电动汽车的研发力度 B 国家的扶持力度要紧跟产业发展的进程 C 完善电动汽车产业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 D 建立电动汽车管理规范53.SWOT 方法是对系统或机构的( ABCD )进行分析,然后寻求最优的发展战略。( 多选)P115A、内部优势B、内部劣势C、外部机遇D、外部威胁54.共同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的是( ABCD ) 。(多选) P265-267A、替代技术 B、减量技术 C、再

17、利用技术 D、资源化技术55.我国循环经济宏观评价指标由( ABCD )等构成。(多选) 154A、能源利用指标B、水资源利用指标C、矿产资源利用指标D、废弃物再生利用指标56.气候系统有( ABCD ) 。( 多选) P2A、大气圈 B、冰雪圈C、生物圈 D、水圈57.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设计依据有( ABCD ) 。(多选) P236-237A、理论依据B、经验依据C、客观依据D、现实依据58.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不包括( BD ) 。 (多选 ) P230A、理论障碍 B、行政障碍 C、管理障碍 D、环境障碍 59.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支持系统中的技术支持包括( ABCD ) 。 (多

18、选 ) P265-266A、精细生产技术 B、替代技术 C、减量技术 D、再利用技术60.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支持系统确定为( ABCD ) 。 (多选 ) 248-267A、理论支持 B、政策支持 C、制度支持 D、技术支持61. 低碳城市的建设离不开低碳建筑这个单元,发展低碳建筑要从( AB )等方面入手。(多选 )P105A、设计 B、运行 C、经营 D、管理62.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有( ABCD ) 。 (多选 ) P5A、厄尔尼诺 B、干旱 C、洪涝 D、雷暴 63. 结合我国电动汽车市场的现实发展情况,在低碳汽车产业化上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创新思维( ABCD ) 。 (多选

19、) P177-178A、加大电动汽车的研发力度 B、国家的扶持力度要紧跟产业发展的进程 C、完善电动汽车产业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 D、建立电动汽车管理规范 64. 环境法的经济发展功能有( ABCD ) 。 (多选 ) P208-212A、生产力发展功能 B、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平衡和调整功能 C、对经济发展的非理性的环境不良后果的控制功能 D、提供了中国经济的理性发展方向65.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策略有 ( BCD )。 (多选 ) P124-125A、强调发达国家转移技术 B、强调作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权 C、强调中国在全球化之下的分工以及对全球所做的贡献 D、政治和外交层面的积极参与和

20、合作66. 众所周知, ( AB )产业属于低碳行业。 (多选 ) P112A、知识密集型 B、技术密集型 C、劳动密集型 D、产业密集型 67. 碳基能源燃烧过程中排放的大量( AB )等温室气体是造成大气褐云、灰霾、酸雨和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 (多选 ) P24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氧气 D、氢气 68. 下面属于低碳消费的有( ABCD ) 。 (多选 ) PA、多乘公交车 B、购物自备塑料袋 C、使用节能灯 D、少使用一次性物品 69. 我国政府应在借鉴国际碳减排经验的基础上 ,制定确保未来 10 年内实现碳减排预期目标的有效制度体系,主要包括( ABC ) 。 (多选 )

21、P274A、制定碳排放标准 B、开放碳交易市场 C、设立碳排放税制 D、发展低碳能源体系 70. 综合低碳经济的核心内涵与中国经济发展现状,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应遵循以下路径(ABD ) 。PA、能源技术进步与绿色技术创新相结合 B、加强法制 C、加强道德建设 D、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与绿色技术创新相结合 71. 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其核心是( CD ) 。 (多选 ) P47/ 90/A、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B、创建清洁能源结构 C、能源和减排技术创新 D、发展观的改变72.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核心是( ABD ) 。( 多选 ) P335A、能源

22、技术创新 B、制度创新 C、开发绿色产品 D、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73. 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主要是( ABC ) 。 (多选 ) P12A、培养新的农作物品种 B、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C、规划和建设防止海岸侵蚀的工程 D、减少人口 74. 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在于( ABCDEF ) 。 (多选 ) P227-228A、有利于推进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B、有利于推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C、有利于推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 D、有利于缓解我国资源约束矛盾 E、有利于解决我国生态环境问题F、有利于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75. 我国政府应在借鉴国际碳减排经验的基础上 ,制定确保未来 1

23、0 年内实现碳减排预期目标的有效制度体系,主要包括( ABC ) 。 (多选 ) P274A、制定碳排放标准 B、开放碳交易市场 C、设立碳排放税制 D、发展低碳能源体系 76. 中国能源战略的基本内容是( ABCD ) 。 (多选 ) PA、坚持节约优先,立足国内 B、多元发展,依靠科技 C、加强国际互利合作 D、保护环境 77. 推进新能源产业建设,为发展低碳经济创造条件的方式有( ABC ) 。 (多选 ) P141-142A、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 B、大力发展风电C、发展核电 D、发展火力发电 78.氯氟烃是一种人造化学物质,进入上世纪 60 年代以后,开始大量使用,主要用在(ABCD

24、) 。P14A、气溶胶 B、制冷剂 C、发泡剂 D、化工溶剂 79.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支持系统中的财政政策包括( ABC ) 。 (单选 ) P250A、财政直接投资政策 B、财政购买政策 C、财政补贴政策 D、财政税收政策80. 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重点产业体系包括( ABCD ) 。 (多选 ) A、生态工业体系 B、生态农业体系 C、绿色服务业体系 D、废弃物再利用 现阶段,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或战略重点可以总结为两个重点领域和四个 重点产业体系。两个重点领域是指循环经济的重点是抓住生产和消费领域,四个重点产业体系是生态工业体系、生态农业体系、绿色服务业体系及废弃物再利用、资源化

25、和无害化处置产业体系(日本称为“静脉” 产业)。81.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加速煤炭企业转型的对策与出路有( ABCD ) 。 (多选 ) P171-173A、优化能源结构,推进清洁生产 B、强化科技创新,推进低碳技术科技 C、倡导低碳社会氛围和生活方式 D、推进低碳制度创新与法律体系建设82.我国环境问题的基本特点包括( ABCD ) 。(单选) PA、复杂性 B、广泛性 C、潜在性 D、累积性83. 在循环经济发展的第一阶段, ( ABCD )是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 (多选 ) P222A、政府 B、企业 C、高等院校 D、科研院所84. 高碳模式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是因为( ABC )

26、。 (多选 ) P134A、我国目前正处在重工业化阶段 B、 “碳排放”正在成为发达国家新的“绿色壁垒” C、 “碳排放 ”将成为今后重要的国际战略资源 D、我国技术水平落后二、判断题1.能源系数(能源消费年平均增长率/GDP 年平均增长率),适合跨国及跨地区间的能源效率比较。但是该指标稳定性较差。(判断) P76正确 错误2.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一大特点就是“两头在外”:生产中所需的高纯度多晶硅和生产设备主要来自国外,而大部分光伏产品也依赖国外市场。( 判断) P188正确 错误3.利用人口众多的条件保护和改善环境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保护道路的一个基本特征。P205正确 错误4.环保是鱼和熊

27、掌的关系。(判断) P207正确 错误5.“经济消费”,即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最小、最经济。(判断 )P92正确 错误6.矿产资源利用指标用来衡量矿产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回收效率,包括:重要矿产资源回收回采率和金属再生利用率。(判断)P154正确 错误7.大气环境污染仍然以煤烟型为主,主要污染物为总悬浮颗粒物和二氧化硫。( 判断)正确 错误8. 中国是一个煤炭消费大国,2007 年煤炭消费占全球的 30%左右,国内一次性能源需要中,煤炭占 70%,电力部门 90%的燃料是煤炭。(判断) P正确 错误9.低碳经济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 判断) P90正确 错误10.积极推进能源

28、市场化改革是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中期目标之一。(判断) P99正确 错误11. 基于项目的碳市场主要是基于清洁发展机制 (CDM)和联合履约机制(JI)的市场。( 判断) P108正确 错误12. 我国能源结构在不断优化,一次能源生产的 2/3 仍然是煤炭,燃煤发电占电力结构的 80%。( 判断) P331正确 错误13.低碳消费首先需要一种态度,然后形成一种习惯,最后定型为一种价值观。(判断) P90正确 错误14.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是指由中央政府主导建立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体制、市场、法律以及政策,限制高耗能产业的发展,鼓励低碳经济的发展。(判断) P110 / 113正确 错误15.循环经济

29、发展的内力是指市场机制。 (判断)正确 错误16.酸雨通常指 PH 值低于 5.6 的降水,但现在泛指酸性物质以湿沉降或干沉降的形式从大气转移到地面上。 (判断) P22正确 错误17.在哥本哈根会议之前,低碳经济无论从制度安排还是在实际经济实践中都没有出现。 P299正确 错误18.替代技术就是新资源、新材料、新产品和新工艺等得以产生的技术。(判断) P266正确 错误19.城市发展模式应以集群经济为核心推进产业结构创新 ,以循环经济为核心推进节能减排创新,以知识经济为核心推进内涵发展创新。(判断) P341正确 错误20.水污染是指进入水体的污染物含量超过水体本地值和自净能力,使水质受到损

30、害,破坏了水体原有的性质和用途。(判断) P16正确 错误21.一个社会大众的消费模式会引导市场的价值取向,最终催生一种适应这种消费需求的经济现象。(判断) P91正确 错误22.城市交通工具是温室气体主要排放者 ,发展低碳交通是未来的方向。( 判断) P105正确 错误23.瑞典已成为风能占发电量比例最高的国家, 2006 年达到 23%,到 2030 年将达到 75%,铸就名副其实的“ 风电王国” 。(判断) P57 应是丹麦正确 错误24.低碳能源是低碳经济的初始环节。 (判断) P314正确 错误25.“新领域消费” ,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危害最小,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求。(判断) P92

31、正确 错误(应是“可持续消费”)26.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判断) P43正确 错误27.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明确了环境保护与发展的统一关系,是人类在环境保护问题上的认识飞跃。(判断) P206正确 错误28.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摆脱生存危机的必然发展方式。(判断) P87正确 错误29.中国是世界第一碳排放大国。 (判断) P173 下 正确 错误30.土地荒漠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 (判断) P18正确 错误31.环保产业区别于其他产业的一个突出的特点是环境政策与环境标准、环境法律法规是环保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判断) P215正确 错误32.发展低碳经

32、济是历史的必然,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判断) P333 上正确 错误33.气候离差值增大,表明气候状态不稳定性增加,气候变化敏感性则减小。(判断) P2正确 错误34.赤潮是指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各种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它使土地生物和经济生产潜力减少,甚至基本丧失。(判断)正确 错误35.积极拓展国内光伏产品应用市场是推动我国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主要路径之一,也是应对国际光伏市场变化的主要策略之一。(判断) P191正确 错误36.日本是美国最大的出口国,出口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大动力之一。(判断) P130正确 错误37.二氧化碳虽然是最重要的温室气体,但其增温潜力( GWP)是最

33、低的。( 判断) P4正确 错误38.低碳经济是一种以良好生态环境为基础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它最大限度地减少传统高碳能源的消耗。(判断) P30正确 错误39.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能源消费总量/GDP)称为综合能耗强度。(判断) P76正确 错误40.水资源利用指标用来衡量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包括 :农业灌溉水平有效利用系数、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和工业增加值取水量三类指标。(判断) P154正确 错误41.气候是指某一长时期内气象要素和天气过程的平均或统计状况,主要反映的是某一地区冷暖干湿等基本特征。(判断) P2正确 错误42.“低碳 ”概念由低碳经济、碳生产率和碳关税等三个核心术语组成。(判

34、断) P30正确 错误43.草原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碳库,并被公认为最为有效的生物固碳方式。(判断) P296正确 错误44.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新的人类生存与发展哲学,追求的直接目标是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优化,最高目标是人类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和生存年限的尽可能延长。(判断) P217正确 错误45.经济就是如何以最小的代价 ,取得最大的效果。(判断) P35正确 错误46.“共生 ”是指经济系统内部各企业之间、社会系统内部各家庭之间以及经济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和谐共赢、共同生存,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判断) P240正确 错误47.发展低碳经济不需要低碳文化软实力的支撑。 (判断)正

35、确 错误48.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产业基地。 (判断)正确 错误49.企业营销向“低碳营销模式”转换是必然选择。(判断) P327 下正确 错误50.发展太阳能行业与低碳经济 无关。(判断)正确 错误51.低碳经济的发展仅靠单一市场规则也是 可以实现的。(判断) P87正确 错误52.过去 100 年(19062005 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升高 0.74,海平面上升 17cm。( 判断) P40正确 错误53.转向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戒除以高耗能源为代价的“便利消费” 嗜好。(判断) P88正确 错误54.社会循环是循环经济的最高级形式。 (判断)正确 错误55.184

36、6 年,英国煤炭年产量已达 4400 万吨,成为欧洲乃至世界第一大产煤国。 (判断) P25正确 错误56.日本称无害化处置产业体系为 “动脉”产业。(判断) P(静脉产业)正确 错误57.范式涵盖了模式,具有整体性的意义。 (判断) P正确 错误58.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蕴含了节能减碳的价值品质。(判断) P152正确 错误59.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最大的煤炭消费国。当前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居世界第十位。(判断) (第二位)正确 错误60.目前我国的能源结构中,煤炭仍然占最主要部分。 (判断) P正确 错误61.臭氧层破坏是当前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之一,从 1995 年

37、起,每年的 9 月 16 日被定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 判断) P13正确 错误62.低碳概念是发展中国家在保护全球气候的名义下有利于工业化国家的策略,其用意是十分深刻的。(判断) P306正确 错误63.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归于不同的 领域。(判断) P206正确 错误64.我国水能资源丰富,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为 6.08 万亿千瓦时/ 年,约占世界总量的 1/6,平均功率为 6.94 亿千瓦。(判断) P107正确 错误65.我国水资源总储量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量不足,仅为世界人均占水量的 1/4。 P15正确 错误67.在循环经济发展的第三阶段,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制度体系和运行机

38、制完全建立起来,政府、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弱化,企业、公众和中介组织成为最广泛的参与主体,各自主动履行其基本职能,彼此之间协调统一,良性发展。(判断) P223正确 错误68. 瑞典科学家斯万特 阿尔赫尼斯当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加倍时,全球平均气温将增加 56。(判断 ) P5正确 错误 69. 所谓“ 低碳生活 ”,就是把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判断 ) P45正确 错误70. 评价指标体系涵盖了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框架内容 ,不是衡量其发展状况的重要工具。 P152正确 错误71. 系统化技术是能够将生产或消费过程产生的废弃物再次变成有用的

39、资源或产品的技术。P267正确 错误 再利用技术72. 中国是世界第一碳排放大国。 (判断 ) P正确 错误 73. 核能不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还是未来人类最适合、最可靠、最安全、最绿色、最理想、最持久的替代能源。 (判断 ) P141 下 太阳能 正确 错误 74. 低碳消费指标包括单位 GDP 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 GDP 能耗两个核心指标。 (判断 ) P318 下正确 错误 低碳产出指标75.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在追求利润的同时,应当承担相应的低碳责任。 (判断 ) 正确 错误 76.要缓解资源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矛盾,根本出路在于对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尽快改变在社会经济发

40、展中存在的资源高消耗、低效益和粗放经营的局面,坚持走资源低消耗、高效益的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发展道路。 (判断 ) P正确 错误 77.京都议定书规定,到 2010 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 6 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 1990 年减少 5.2%。 (判断 ) P31正确 错误 78.把环境保护作为经济发展的追求目标和基本内容,不只是经济发展的外部条件,而是内在要求和不可或缺的内容。 (判断 ) P208 下-209 上正确 错误 79.按照“ 低碳” 的要求,城市应形成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坚持把节能减排作为低碳经济约束性指标。 (判断 ) P341正确 错误 80.高碳是生态

41、文明的特征,低碳是工业文明的特征。 (判断 ) P316正确 错误 81.近百年来中国的气候也在变暖,以西北、华北、东北变暖最明显,其中东南地区出现了暖干化趋势。 (判断 ) P6 西北地区正确 错误 82.光伏产业的发展壮大不仅有利于改善能源、环境状况,而且其较大的产值对于拉动地区经济增长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判断 ) P183正确 错误 83.低碳饮食可以控制人体血糖的剧烈变化,从而提高人体的抗氧化能力。 (判断 ) P47正确 错误84.加强对低碳消费和低碳生产的立法和执法是真正实现低碳消费的保证。 (判断 ) P93正确 错误 85.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绿色发展

42、、低代价发展的迫切要求和战略选择。 (判断 ) P335 下正确 错误 86.本世纪中叶,以碳排放有效降低为特征的低碳经济模式 不会成为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 (判断 ) P98 下正确 错误 87. 低碳模式以自然生态系统系统为背景 ,以社会经济系统为核心,通过调整能源结构、产业结构, 发展节能减排技术、优化消费习惯达到减少碳源的目的。 (判断 ) 正确 错误88. 任何一种理念只要能够持之以恒,必定会形成社会的集体意识,这种理念成型之初不需要政府制定一些合理的强制手段。 (判断 ) 正确 错误 89. 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中国政府正式对外宣布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决定到

43、 2020 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 2005 年下降 70%-80%。 (判断 ) P334正确 错误 90. 我国在向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过程中,重点应该放在低碳产业的发展。 (判断 ) 正确 错误 91. 低碳经济的统计和考核指标是碳强度(单位 GDP 排放的二氧化碳) ,核心是提高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比例。 (判断 ) P329 下正确 错误92、1997 年 12 月 11 日在日本京都召开的第三次缔约方大会最终通过了 京都议定书 ,并于 2005 年 2 月 16 日正式生效,首次为发达国家规定了具有约束力的减排目标。 (判断 ) 正确 错误三、单选题1.对资源和能源的消

44、耗量最小、最经济的是( B ) 。(单选) P92A、恒温消费 B、经济消费 C、新领域消费 D、可持续消费2.气候离差值增大,表明气候状态不稳定性( A ) 。(单选) P2A、增加 B、减小 C、不变 D、未知3.( D ) ,美国的“雨云-7 号”气象卫星测到了南极上空的臭氧洞。(单选) P13A、1982 年B、1983 年C、1984 年D、1985 年4.核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属于( B ) 。(单选) P315A、降碳技术 B、零碳技术C、消碳技术 D、高碳技术5.广义的低碳消费方式涵义包括“五个层次”,不包括( D ) 。( 单选) P92A、恒温消费 经济消费、安全消费、可持续

45、消费、新领域消费B、经济消费C、安全消费D、环保消费6.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是( A ) 。(单选) P108 A、实践中运用低碳经济理论B、低碳发展 是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向C、节能减排 是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式D、碳中和技术 是低碳经济发发展方法7.( B )年 4 月,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通过了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其中对海洋环境保护作了全面系统的规定。( 单选) P17A、1981 年 B、1982 年 C、1983 年 D、1984 年8.下面属于低碳消费指标的是( C ) 。(单选) P320A、单位 GDP 能耗B、单位 GDP 二氧化碳排放量C、人均碳排放D、二氧化碳排放因子9.全球气

46、候变暖的成因分析说明,温室气体中影响最大的是( D ) 。(单选) P43A、二氧化硫 B、二氧化氢C、二氧化硅 D、二氧化碳10.( B )不是发展低碳农业的路径。 (单选) P103-104A、大幅度地减少化肥和农药的用量B、注重开发新能源C、充分利用农业的剩余能量D、推广太阳能和沼气技术11.我国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基本法是( A ) 。( 单选) P152A、 循环经济促进法B、 宪法C、 环境保护法D、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2.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是( D ) 。(单选) P271A、建立低碳经济发展的机制B、加强法律体系建设C、构建低碳技术创新机制D、低碳技术创新13.( C

47、)是用来衡量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能源利用效率和能源结构状况。( 单选) P154A、水资源利用指标分析B、矿产资源利用指标分析C、能源利用指标分析D、废弃物再生利用指标分析14.光伏产业迅速发展的背后却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中,不包括( D ) 。( 单选)P187-189A、产业技术落后B、 “两头在外”的尴尬局面C、优化能源结构的效应不明显D、高水平竞争15.结合低碳经济发展要求和我国光伏产业发展实际,对其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中,不包括( B ) 。( 单选) P187-189A、产业技术落后B、优化能源结构的效应明显C、低水平竞争D、 “两头在外 ”的尴尬局面16.( D )作为对环境资源与环境

48、功能的分配与再分配的公共机制,是解决全局与局部利益、公众整体与个体利益的利益冲突与协调问题的具体方式。( 单选) P212A、法律机制B、道德建设C、文化建设D、行政管理机制17. 1990 到 1995 年间保险业同气候有关的索赔几乎达( D )美元。 (单选 ) P9A、200 亿 B、300 亿 C、400 亿 D、500 亿18.在实践上,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在能源和环境方面难以克服的问题不包括( D ) 。( 单选)P156-157A、节能减排问题凸显B、能源结构严重高碳C、产业模式极不合理D、人口基数大19.目前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位居世界第( B ) 。( 单选) P173A、一 B

49、、二 C、三 D、四20.世界森林总体上每年净吸收大约( A )二氧化碳,相当于化石燃料燃烧释放的二氧化碳的 1/4。(单选) P21A、15 亿吨B、16 亿吨C、17 亿吨D、18 亿吨21.消费结果对消费主体和人类生存环境的健康危害最小即( C )消费。( 单选) P92A、 “恒温消费”B、 “经济消费”C、 “安全消费 ”D、 “可持续消费”22.低碳经济的 SWOT 矩阵应用中, SO 战略组合意即( A ) 。( 单选) P118A、技术创新 SO 战略B、制度创新 ST 战略C、产业结构调整 WO 战略D、国际合作 WT 战略23.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设计必须紧密结合我国的实基本国情,针对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我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指( B ) 。( 单选)P234A、系统性原则B、实用性原则C、顺应发展趋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自考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