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页 共 19 页萨提亚的治疗信念1. 改变是有可能的,即使外在的改变有限,内在的改变还是可能的。2. 父母在任何时候都是尽他们所能而为。3. 我们拥有一切所需的内在资源,以便成功地应对及成长。4. 我们有许多选择,特别是面对压力作出适当回应,而非对情况做出实时反应。5. 治疗需要把重点放在健康及正向积极的部份,而非病理负面的部份。6. 希望是改变最重要的成份。7. 人们因相同而有所联结,因相异而有所成长。8. 治疗的主要目标是各人可以为自己做出选择。9. 我们都是同一生命力的明证。10.多半的人倾向于选择对他所熟悉的而非舒适的应对,尤其在压力之下。11.问题困难不是问题,如何应对问题才
2、是问题。12.感受是属于我们的,我们都拥有它们。13.人性本善。他们需要找寻自己的宝藏,以便联结及确认自我价值。14.父母常重复在其成长过程中熟悉的模式,即使那些模式是功能不良的。15.我们无法改变过去已发生的事件,只能改变那些事件对我们的影响。16.欣赏并接受过去可以增加我们管理现在的能力。17.在迈向统整中的一个目标即是接受父母也是人,并且在人性的层次、而非角色的层次上与他们相遇。18.应 对 乃 是 自 我 价 值 层 次 的 显 现 ; 自 我 价 值 愈 高 , 则 应 对 的 方 式 愈 统 整 。19.人类的过程是普遍性的,因此适用于一切情况、文化及环境。20.过程是改变的途径。
3、故事内容形成情境,而改变就在那里发生。21.萨提亚模式的主要目标即是达到表里一致及高的自我价值。22. 健康的人际关系是建立在价值的平等上。第 2 页 共 19 页天气报告1. 感激2. 困惑、担忧或关心3. 抱怨和提议4. 新的信息5. 希望或期待我要感谢我不喜欢同时我提议改变我希望我对于 感到兴奋对于 我感到担忧我有新的感 激 或 欣 赏困 惑 、 担 忧 或 关 心抱 怨 和 提 议新 信 息希 望 或 愿 望性质 检视感受和信息目的 有直接沟通的气氛对象 日常见面的家人或团体时间 一天的开始或见面时地点 一个舒适的地方方式 阅读下列项目,并在他人的倾听下,让每个人有机会说出要说的话。第
4、 3 页 共 19 页求生存的应对姿态讨 好行为 道歉、恳求的神情、哀求及请求宽恕、乞怜、依赖、过分地好、过分雀跃言语这都是我的错。 、 我不值得。 、没有了你,我就一文不值。 你喜欢什么? 、 没事,没事。 主要的情感 受伤、悲伤、焦虑、不满、被压抑的愤怒自我概念 低自我价值、缺乏自信、远离自我、把焦点放在对自己的期待上资源 关怀的、滋养的、灵敏的常见的生理症状消化道不适、偏头痛或其它头痛、心悸/心律不整、皮肤病(粉刺、牛皮癣、湿疹,疹块)常见的心理症状 忧郁的情绪、易被激怒、焦虑、恐慌、自杀意念常见的 DSMIV(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诊断情绪疾患、焦虑症(疾患) 、饮食疾患、强迫
5、症(疾患) 、依赖型人格违常S:自己 O:他人 C:情境OC S忽略“ 自己”第 4 页 共 19 页求生存的应对姿态指 责行为 指责、咆哮斥喝、愤怒的神情、恐吓、批判、独裁、吹毛求庛、控制言语这都是你的错。 、 你到底在搞什么? 、你从来都没做对过。 、 要是你那就。 、我完全没错。 主要的情感 愤怒、挫折、不信任、不满、被压抑的受伤、害怕失去控制、孤单自我概念 低自我价值、不成功的、远离自我、缺乏控制/无助、把焦点放在对他人的期待上资源 自我肯定、有领导才能、有能量常见的生理症状肌肉紧张、背痛、紧张性头痛、高血压/中风、心脏科疾病、气喘、关节炎/黏液囊炎、易出事故常见的心理症状 愤怒与暴怒
6、、易被激怒、反抗的、拒绝的、妄想、暴力、反社会的特质常见的 DSMIV(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诊断(儿童)品行疾患或(成人)行为疾患、对立反抗症、边缘型人格违常、偏执型人格违常、冲动控制疾患、儿童的身体/性虐待/忽略、成人的身体/性虐待S:自己 O:他人 C:情境OC S忽略“他人”第 5 页 共 19 页求生存的应对姿态超理智行为僵硬而刻板的姿势、看起来冷淡的、严肃而高人一等的神情、操纵、喜欢提出建议、看起来不灵敏、不带人性地客观、无聊的言语逻辑而客观的、老是引述规条及抽象的想法、冗长的解释、避开有关个人的或情绪上的话题、复杂的术语:人一定要讲逻辑。 主要的情感仅显露少许情绪、内心极
7、为敏感、孤单的、孤立感、空虚的、害怕失去控制、易显示脆弱的自我概念 低自我价值、缺乏自信、远离自我、感到缺乏控制、无法表露感受资源 有知识的、注意细节、解决问题常见的生理症状癌症、皮肤病、淋巴系统疾病、背痛、单核白血球增多症心脏科疾病常见的心理症状 忧郁、心理疾病、强迫心理、强迫行为、自闭症、社交退缩、缺乏同理心常见的 DSMIV(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诊断情绪疾患、反社会型人格违常、强迫型人格违常、分裂型人格违常、自恋型人格违常、畏避型人格违常、自闭型疾患S:自己 O:他人 C:情境OC S忽略“自己” 和“ 他人”第 6 页 共 19 页求生存的应对姿态打 岔行为活动力过多或活动力
8、不足、不安定的/移动的、操纵的、不恰当的、看起来不灵敏的、傻傻的/表面的、争取注意力言语改变话题以分散注意力、不能专注于一件事上、避开有关个人的或情绪上的话题、讲笑话/言不及义、打断话题主要的情感仅显露少许真正的情绪、内心极为敏感、孤单的/孤立的、焦虑/悲伤、空虚的/被误解的、害怕失去控制、易显示脆弱的、困感自我概念低自我价值、缺乏自信、远离自我、感到缺乏控制、无法表露真实的感受、没有在乎、没有归属感资源 幽默、自发性、创造力、好玩、有弹性常见的生理症状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糖尿病、偏头痛、晕眩、易出事故、平衡及协调方面的毛病常见的心理症状困惑的、不恰当的、冲动控制不佳。忧郁、缺乏同理心
9、、妨碍他人的权益、学习上的无能常见的 DSMIV(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诊断注意力缺损/过动症、冲动控制疾患、精神病性疾患、解离性疾患、双极性疾患/躁症、做作型人格违常、抽搐性疾患、学习障碍S:自己 O:他人 C:情境OC S忽略“ 自己”、 “他人” 和“ 情境”和“他人”第 7 页 共 19 页求生存的应对姿态一 致行为有活力的、有创造力的、有生命力的、自信的、能干的、负责任的、接纳的、有爱心的、平衡的言语带有感受、思维、期待、愿望及不喜好地诚实;开放而分享的;聆听他人;尊重自己、他人与情境三者主要的情感 平和的、平静的、有爱心的、接纳自己与他人、脚踏实地的自我概念高自我价值、能干
10、的、欣赏自己、庆幸自己的独特性、接纳价值的平等、与生命力联结资源 自我觉察、负责任的、开放的、关怀自己与他人、统整常见的生理症状 健康的常见的心理症状 健康的常见的 DSMIV(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诊断 健康的S:自己 O:他人 C:情境OC S顾及“自我”、 “他人” 与“情境”第 8 页 共 19 页三代家庭图的绘法说明原生家庭图:我们将从两个角度来看你的家庭图:a) 事实上的现在b) 观点中的过去第一阶段:事实上的现在从你的原生家庭事实上的现在开始包括: a) 你父亲的名字出生日期出生地点现在的年龄或去世的年龄宗教信仰职业省籍/种族背景教育程度嗜好及兴趣b) 你母亲的名字出生日
11、期出生地点现在的年龄或去世的年龄宗教信仰职业省籍/种族背景教育程度嗜好及兴趣c) 他们结婚的日期如果他们分居/离婚,则加上分居/离婚的日期。d) 子女:依排行次序,画出你的兄弟姐妹,包括你自己。并依 a)和 b),写下各子女的信息。如果有夭折、流产或堕胎,亦加在适当的排行位置。写出你所知有关于他们的任何事实,比如日期、名字、性别等等。下页为你的原生家庭图第一阶段事实上的现在的范例。第 9 页 共 19 页第一阶段:事实上现在的原生家庭图(李)贝娣出生:1945年龄:69素珊出生:1968年龄:42律师佛教湖南长沙人喜好:钓鱼喜好:羽毛球和户外活动喜好:网球及游泳喜好:足球和赛车教师基督教广东佛
12、山人喜好:音乐广州教师广州会计广州机械技师白宪治出生:1940年龄:70毕德出生:1971年龄:39少瑞出生:1973年龄:37第 10 页 共 19 页现在依照课程中所讨论的,独自或与三人组一起绘制你的原生家庭图。如果你的家庭图中,包括有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的手足、继父母或养父母,则请向导师征询进一步的指示说明。第二阶段:观点中的过去a) 个人的个性形容词:现在,回到你十八岁之前,让自己进入当时的心情,依你对当时每个家庭成员的记忆,为他们分别加上二至三个正向的个性形容词,及二至三个负向的个性形容词。b) 家庭关系:选取一个在你十八岁前发生的特定状况:当时在你的家庭里有压力、或是有重大的歧异。以
13、此状况为例,归纳出家庭成员间处于压力之下的关系。i) 粗而实的直线 代表常常纠缠不清的关系。ii) 曲折线 代表风暴的、骚动的或憎恨的关系。iii) 细而实的直线代表一种普通的、接纳的、少冲突的及正向的关系。iv) 虚线 - 代表有距离的、负向的或冷淡的关系。在进入第二阶段之前,请先用些时间回顾你所看、所感、及你所了解的。请对来自于你的三人组成员的澄清问题保持开放。完成后,再看一看你的原生家庭图。你看到些什么?有何感受?有何回忆?与你的三人小组成员分享你的经历。第 11 页 共 19 页如果在某两人之间有不只一种明显的关系,则同时加上第二种关系线。c) 应对姿态:根据你对十八岁以前的记忆,为每
14、位家庭成员加上他们在压力之下的主要应对姿态。如果有另外一个明显的在压力之下的次要应对姿态,则亦将之加注于主要应对姿态之下。d) (外)祖父母:在绘完原生家庭图后,另找时间独自或在三人小组中,以同样方式画出你父亲及母亲的原生家庭图,并将父系原生家庭图及母系原生家庭图分别画在不同的纸张上。为每张图完成事实上现在的信息。在此,你可能想要向若干家庭成员征询一些事实上的信息。当你完成事实上现在的信息时,再将你还是青少年或童年时观点中的过去的层面,加在家庭图上。以简单代码在图上指出你的信息或观点的来源:“S”表示来自于你个人;“O”表示得自于他人;“G”表示来自于你的臆测。e) 你现在的家庭图:如果你己结
15、婚而拥有一个现在的家庭(配偶及/或子女) ,则用些时间画出你现在及最近的环境的、包括事实上的及观点中的家庭图。下页即是透过少瑞的眼光、综合了事实上的现在及观点中的过去所绘制的家庭图。用一些时间,与你的三人小组成员回顾家庭图内的关系线及应对姿态。你自己看到些什么?你的三人小组成员看到些什么?你有何感受?分享并讨论之。第 12 页 共 19 页第一及第二阶段:整合事实上的现在与观点中的过去之原生家庭图少瑞出生:1973年龄:37(李)贝娣出生:1941年龄:69素珊出生:1968年龄:42律师佛教湖南长沙人喜好:钓鱼形容词:聪明的可靠的勤劳的专制的挑剔的固执己见的姿态:指责喜好:羽毛球和户外活动喜
16、好:网球和游泳喜好:足球和赛车教师基督教广东佛山喜好:音乐形容词:和譪可亲的勤劳的随和的忧郁的自我悔恨的姿态:讨好广州教师形容词:关怀的 退缩的聪明的 不安全的可靠的 害羞的姿态:讨好广州会计形容词:正确的 骄傲的外向的 无弹性的可靠的 永远是对的姿态:超理智广州机械技师形容词:忠诚的敏感的好辩的冒险的顽固的姿态:指责1962 年结婚白宪治出生:1940年龄:70毕德出生:1971年龄:39第 13 页 共 19 页家庭图的探索1. 家庭主题:1. 给予每个家庭图一个主题或标题,比如沙场战士 。2. 以隐喻形容每张家庭图;如果可能,以隐喻形容每一位成员。3. 形容你的家庭仪式及传统,比如:生日
17、、特别的假期等等,也分享它们对你的意义。2. 家庭规条:限制及减低自我价值a. 在过去,你有哪些隐藏或公开的家庭规条是被期待遵守的?b. 谁强调哪些规条?有哪些结果/后果?c. 当你遵循那些规条时,你觉得怎样?d. 当你不遵循那些规条时,你觉得怎样?e. 原生家庭的规条现在对你有怎样的影响?f. 你是否将你的家庭规条传给其它人?结果如何?g. 你改变或克服了哪些家庭规条?h. 哪些规条仍需要改变?i. 选出两个对你最重要的家庭规条,运用冰山来检视它们。j. 检视这些问题,以自我负责的态度,对你的某些家庭规条作出一些新的决定。3. 家庭价值观:加强自我价值a)哪些家庭价值观是你的原生家庭所重视的
18、?b)谁鼓励那些价值观?c)那些价值观怎样增加你的自我价值d)你是否曾抗拒接纳任何价值观?请解释之。e)哪些价值观是你仍然保有的?4. 家庭秘密:a)你的家庭中有哪些秘密?b)你们是如何处理它们的?c)你是怎样发现的?d)它们如何影响你?e)有没有任何关于你或你的家庭的神话?5. 感受:a)在你的原生家庭里,你是怎样表达感受的?b)谁可以表达:i. 愤怒 v. 幽默ii. 受伤 vi. 兴奋iii. 恐惧 vii. 悲伤iv. 失望 viii. 焦虑6. 遗传:你自你的家庭遗传了什么?第 14 页 共 19 页a)特质b)性格c)信念d)癖好e)言谈型式f) 喜好/嫌恶g) 天分h) 内在力量
19、/脆弱i) 易患的病痛7. 应对姿态:观看原生家庭每个成员的姿态,应用冰山来假设每个家庭成员可能体验的内在过程。个人内在冰山的比喻行为(行动、故事内容)应对方式(姿态)感受(喜 悦 、兴 奋 、着 迷 、愤 怒 、伤 害 、恐 惧 、悲 伤 )感受的感受(感受的决定)观点(信念、假设、预设立场、主观现实、认知)期待(对自己的、对他人的、来自他人的)渴望( 人类共有的)(被 爱 、可 爱 的 、被 接 纳 的 、被 认 同 、有 意 义 的 、有 价 值 的 、自 由 )自我:我是(生命力、精神、灵性、核心、本质)水平线第 15 页 共 19 页改变期待生命中若没有期待,便会平淡无味;由于我们都
20、有许多期待,因而我们的生命才更有意义。从萨提亚模式的角度而论,我们把期待分成三类:j) 我们对自己的期待。k) 我们对他人的期待。l) 他人对我们的期待。从童年开始,我们每天都有期待,在一个正常的生命圈里,多数期待以健康而满足的方法被解决了。当然,我们也听说,一位成年人平均背负了数百个尚未满足的期待,这些尚未满足的期待往往成为自动化(潜意识)的生命体验,而且带有某种程度上的心理负担。无论如何,如果这些期待没有被觉察,则我们往往就要付出代价。惯以讨好应对压力的人,常常把尚未满足的期待转向自己。在无法满足其期待时,便因此批判自己,几乎认定要向一切负责有时,甚至包括天气。许多尚未满足的期待和他们无法
21、满足他人有关。我们需要帮助这些案主以较现实的方式接纳自我。以功能不良的指责姿态应对压力的人,往往对他人有许多尚未满足的期待。我们要帮助这些案主接纳他人,而不批判或批评他人没有满足其期待。通常对于他人对我们的期待,我们做不了什么特别是如果这些期待没有被表达出来的话。当然,如果我们屈居下风,则我们会尽可能地满足别人所加诸的那些尚未满足的期待。不幸的是,期待永远层出不穷、没有止境。尚未满足的期待往往触动我们一些实时反应的感受,案主多半会把这些感受带到晤谈室。有些治疗模式即是一次又一次地探索这些感受受伤、愤怒或恐惧;而这些只能暂时减低这些感受的程度,却很少改变感受。第 16 页 共 19 页在萨提亚模
22、式的改变治疗里,我们应用一些工具来解决我们许多尚未满足的期待。现在我们知道在受伤、愤怒或恐惧的感受后面,都是些尚未满足的期待;如今我们有个直接的方法来面对这些期待并解决它们,而同时也改变由尚未满足期待所引发出的那些感受。我暂时建议:1.观察两、三位案主,看看他们有多少担心是来自于尚未满足的期待的。2.列出六项你意识觉察到的尚未满足的期待,并检视你因此而付出的代价。五种解决尚未满足的期待的方法在上一节我曾以萨提亚模式讨论期待。我要求你们在家庭作业中,以两个或三个案主为例,看看他们解决尚未满足的期待的方式为何。你们曾有什么发现?他们是否以下列方式处理其尚末满足的期待:1. 为他们自己感到难过?2.
23、 指责他人?3. 以愤怒为实时反应?4. 忽略他们那些尚未满足的期待?5. 否认他们那些尚未满足的期待,直到你把焦点放在期待上?幸好我们有些较为正向的选择提供给我们的案主。当然,我们首先要我们的案主觉察到其期待,然后接纳其期待是属于他们自己的(是自己产生出来的) ,而不是外在的情况使之发生的。接着,检视你们的案主有哪些选择:1. 放下那些尚未满足的期待就某方面而言,是一种同意及放开。重组你的期待,直到你不再想要。我们发现放开一些期待时,可能也需要把焦点放在悲伤上。将此悲伤带到意识觉察中,并处理其失落。然后深入冰山之内,找出他们的内在力量及统整的中心。2. 找出满足期待的其它替代法如果在一家商店
24、买不到想要选购的货品时,我们不一定要放弃购买,还可以到另一家商店去寻找。找出达到期待的其它替代选择的一个简单例子如下:芳华本想和凯春做朋友,但凯春没有时间,所以芳华便转而和小维做朋友。找出尚未满足的期待的替代方法,是我们处理日常生活的一个健康的方式。3. 决定依然保有一个尚未满足的期待若案主决定如此,那么便提增他们的觉察并帮助他们探索。可能的话,接纳他们抓紧着尚未满足的期待所付出的代价。探索代价得失的细节是很重要的。根据我们的经验,一旦案主仔细考虑过代价,在他们下一次来晤谈时,会决定再考虑他们的处境而选择其它方法。不要强迫他们,也不要批判他们。尊重他们的选择,即使你相信他们所作的决定是错误的;
25、而由于接纳案主及其决定你可能实际上是在帮助他们改变其处境。4. 回到渴望的层次通常期待是因人及情况而异的。进入一个人的内心渴望而不停留其期待上,可以轻敲此人第 17 页 共 19 页的动机或驱策力,从而以较深入的角度去看其期待。如此案主即可以有机会注意并满足在期待之下的渴望。5. 为满足此尚未满足的期待而工作案主常需要别人的协助以相信他们自己,或者可能只要协助解决一个旧有信念(比如:我现在再去念书就太老了。 )便能满足其期待。检视一下案主卡在哪里是过去的一段失败、一个家庭规条、一个限制性的看法、或仅只是看不到或不能相信它的可能性。当你的案主处理其尚未满足的期待,而你已协助他们走过这个历程时,便
26、落实这些改变,然后再检视结果是否有其它改变。不要只问你的案主对于解决尚未满足的期待有什么感受,也要问他们对自我有什么感受、他们是如何以不同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现在有些什么不同。认知到解决尚未满足的期待对个人的正向改变,尽可能使案主不仅只欣赏其努力,同时也欣赏他们自己。应用冰山来探索家庭规条1. 列出十二项你的家庭规条。 ( 请 记 得 许 多 家 庭 规 条 可 能 只 是 暗 示 而 非 明 文 规 定 。)2. 以认知手法逐项处理家庭规条:a. 此项家庭规条想要达到什么目的?b. 那一位家庭成员强化这项规条?是如何强化的?c. 当时你是如何应对此项家庭规条的?3. 当你仍然住在家里时,各项家
27、庭规条使你产生哪些感受及感受的感受?4. 这些规条激励你发展出哪些对你自己及他人的观点?5. 这些规条激励你发展出哪些对你自己的期待及对他人的期待?6. 哪些感受、观点、期待、渴望上的改变会改变你现有的规条?7. 每项家庭规条都隐藏了什么重要的价值?8. 你如今已转化了多少项家庭规条?是如何做到的?9. 如 今 还 有 哪 些 家 庭 规 条 仍 然 对 你 有 些 控 制 ? 探 索 冰 山 之 后 , 你 会 怎 样 减 低 所 付出 的代 价 ?10.有哪些今日已成为你生活一部分的规条,是你现在想要考虑或可能放开的?11.有哪些家庭规条是你已然接纳为你的一部分而不打算改变的?第 18 页
28、 共 19 页改变的过程第一阶段:现状在现状中任何受注意的事都是改变开始的基础。此注意通常是以症状的形式被显现出来的。当某部分的付出比回收多时,则此系统就成为不平衡。当此不平衡极度失衡、或者对某部份而言付出的代价太高,我们会注意到痛苦或尝试去打破此封闭系统。第二阶段:外在因素有此种痛苦或不平衡时,其中某部分会发出改变的希望,而通常那部份会较愿意放弃现状并作出改变。改变的因素:a) 欲望、动机:希望与愿望b) 威胁 我会死:痛苦c) 新的可能性:远景外在因素例如一位治疗师-以温和而坚定的态度进入此封闭系统,并接纳案主在第二阶段为求生存的应对姿态所产生的抗拒。第三阶段:混乱在混乱的阶段或状态里,治
29、疗师将案主的焦虑转向为冒险。治疗师藉由各种方式提供支持,例如:身体接触,眼光接触,正向情绪支持,肯定、引导呼吸,放松和集中心志等。案主可能处于恍惚状态或凌乱时期,此时旧事物己不再适合,而新的事物则尚未整合。新的概念开始渐露曙光,而低自我价值的旧有讯息转化成新的可能性或新的选择。可能需要面对过去的伤痛,愤怒及恐惧。治疗师需要内在的力量和平衡,同时万万不可陷入案主或系统的混乱中而与之纠缠不清,亦不可冷淡或疏远。最糟的也不过是案主重回旧的现状而己罢了。若果发生情形,则检视治疗师曾做过些什么或少做了些什么。第 19 页 共 19 页第四阶段:新的整合在此自觉期内,案主仍感到笨拙。案主有意识地选择对他而言是较为舒适的,而非选择其所熟悉的。此时案主处于一个新的境界,新的安全感,但只是萌芽阶段。带着一组新的预知及觉察能力,旧有的自动化实时反应己不再出现。对于新的形式,新的自我形象,新的希望,新的观点与新的回馈,案主需要时间及支持来加以整合。第五阶段:练习案主有意识地练习肯定和认可,并以新的方式与自己及他人再联接。通常需要一些外来的帮助,例如:治疗师或朋友。第六阶段:新的现状要达到此一阶段,案主与系统都需要有弹性、对新的可能性及信息开放。对于系统中的每一部份,在代价及获益之间都需要取得较好的平衡。舒适将会取代熟悉,而成为健康的指针;同时也将会发展出新的自我交互方式、信念及更表里一致的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