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7年高中地理 第1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单元综合测评 鲁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295052 上传时间:2018-03-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高中地理 第1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单元综合测评 鲁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7年高中地理 第1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单元综合测评 鲁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7年高中地理 第1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单元综合测评 鲁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7年高中地理 第1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单元综合测评 鲁教版必修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7年高中地理 第1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单元综合测评 鲁教版必修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时间 45 分钟,满分 10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4 分)下图中 1、2、3 线是按照不同标准划分的同一种地理界线。据此回答 12 题。1该地理界线最有可能是( )【导学号:78470039】A橡胶种植北界 B1 600 mm 年等降水量线C30 等温线 D热带和亚热带分界线2同一界线可以划分出若干条,这说明地理区域具有( )A不确定性 B差异性C过渡性 D整体性【解析】 第 1 题,A、B、C 三项均为单一指标,分别以积温、降水量和温度为指标。第 2 题,同一界线有多条,说明界线所处的区域地理特征不典型,在两区域间扮演了过渡性角色。【答案】 1.

2、D 2.C(2016英德高二月考)读下图,回答 34 题。3甲、乙两幅图所示区域农业耕作制度及作物品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导学号:78470040】A土壤不同 B热量不同C人口素质不同 D地形不同4下列能够正确体现乙图所示区域特征的项目是( )2有广泛分布的黑土 水田 综合性工业基地 重工业基地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A BC D【解析】 第 3 题,甲图是东北地区,乙图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影响其农业耕作制度及作物品种的因素主要是纬度因素,即热量因素。第 4 题,长江三角洲地区以水田为主、分布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答案】 3.B 4.B读“我国三大自然区(、)图”和甲、乙

3、、丙三幅气温、降水柱状图,完成56 题。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导学号:78470041】A地理线 P 南北两侧种植业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光照条件不同B区比区纬度低,故热量比区充足C区和区所处纬度差不多,光热条件相同D区比区北部降水少,故以 4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与区北部为界6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A甲农耕业、河谷农业B乙畜牧业、灌溉农业C丙高寒牧业、绿洲农业D以上选项全部错误【解析】 第 5 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地理界线 P 为秦岭淮河一线,该线为我国 1月平均气温 0等温线,同时也是我国 8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因此,南北两侧水热条件不同,从而影响到两侧种植业的不同。图中 I 区为东部季

4、风区,区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3区为青藏高寒区。区比区纬度高,但是由于区海拔高,故热量较区少,比 I 区更少;区与区北部由于距海远近不同,降水有明显差异,且由此导致其他自然地理要素明显不同,故以 4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两区界线。第 6 题,根据甲、乙、丙三幅最冷月和最热月的平均气温以及降水,不难判断出甲图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乙图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丙图为温带季风气候,再对照农业生产其他因素,不难分析出甲农耕业(水田),乙畜牧业、灌溉农业、绿洲农业,丙农耕地(旱地)。【答案】 5.D 6.D我国东、中、西地带性经济差异是自然、经济、社会综合作用的结果,据图完成 78题。7影响我国地带性经济差异的因

5、素中属于社会因素的是( )A地理区位 B气候条件C矿产资源 D开放政策8有关东部经济地带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交通便利 B经济国际化程度较高C能源、原材料丰富 D环境问题严重【解析】 第 7 题,地理区位、气候条件、矿产资源都属于自然因素。第 8 题,东部经济地带的特征和优势有:主要的农业基地;主要的工业区;交通便利,海运独具优势;经济国际化程度高;科技文化水平高;城市分布最密集。主要问题有:能源、原材料不足;北方各省区淡水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答案】 7.D 8.C读图,回答 911 题。49关于图中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A 城市是著名的旅游城市,有丰富的文物古迹类旅游资源BB 铁路是我

6、国西南地区和华东地区联系的重要通道,与京沪线相连CC 附近有我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著名自然景观D图中所示区域是我国太阳辐射最丰富的区域10A 城市成为钢铁工业中心的主要区位条件是( )A水能丰富 B劳动力丰富C市场广阔 D矿产资源丰富11A 城市在发展成为钢铁工业中心的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有( )矿产资源枯竭 劳动力短缺 空气污染严重土地闲置 能耗高,效益低 就业压力大A BC D【解析】 第 9 题,根据图中金沙江可判定 A 城市为攀枝花市,B 铁路为成昆铁路,C附近的“三江并流”景观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第 10 题,攀枝花市成为钢铁工业中心的主要区位条件是矿产资源丰富。第 11 题,在发

7、展过程中,由于钢铁工业占地规模较大,往往导致用地紧张,而不存在土地闲置问题;同时工人失业严重,也就不会产生劳动力短缺问题。【答案】 9.C 10.D 11.C二、综合题(共 56 分)1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8 分)(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海南岛的地势特征是 ( )A西高东低 B北高南低5C四周高中间低 D中间高四周低(2)为适应冬季我国北方市场的需要,海南岛已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这体现了地理环境特征的( )A区域性 B整体性C差异性 D开放性(3)请运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析地形对海南岛西部地区气候与工业发展的影响。【解析】 第(1)题,海南岛的河流由中心向四周流,说明地

8、势中间高四周低。第(2)题,海南岛的蔬菜供应北方市场,反映了区域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区域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使地理空间呈现出开放性的特点。第(3)题,海南岛西部地区降水少,光照充足,有利于晒盐,可以发展以海盐为原料的制碱业。【答案】 (1)D(2)D(3)受地形的阻挡作用,海南岛西部地区降水较少,光照充足,有利于晒盐业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可以发展海洋化学工业。13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8 分)甲 乙(1)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内的相关内容,完成下列表格。江汉平原 宁夏平原温度带 中温带干湿地区 湿润地区自然带类型 草原荒漠过渡带主要粮食作物 小麦主要环境问题 土地荒漠化(2)请根据地理

9、环境整体性原理,将乙图中贺兰山以西荒漠化自然因素(大气、水、岩石、土壤、生物等)之间的关系选择填入下列表格中。6A下渗减弱,径流加强、蒸发加强B地面变干燥C植被蒸腾减弱,空气湿度减少(3)根据“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原则,长江下游地区可调往乙图河流下游地区的资源是_,工程名称为_。【解析】 本题将我国的江汉平原与宁夏平原两个区域进行了对比,按不同的指标,对两个区域进行划分,分析时可主要抓住两个区域各自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人类活动等因素,对其各自的环境特征进行分析,同时将每个区域的各环境要素的内在联系综合起来,分析其整体性特征。【答案】 (1)江汉平原 宁夏平原温度带 亚热带干湿地区 干旱地区自然带类型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主要粮食作物 水稻主要环境问题 酸雨(2)从上至下依次为 A、B、C(3)水资源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考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