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版七年级上册北师大版历史知识点总结.doc

上传人:tangtianxu1 文档编号:2949945 上传时间:2018-09-3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版七年级上册北师大版历史知识点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8版七年级上册北师大版历史知识点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8版七年级上册北师大版历史知识点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8版七年级上册北师大版历史知识点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8版七年级上册北师大版历史知识点总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2016 版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中国古代史)七年级上册中国古代国家朝代发展线索: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朝西汉东汉三国(魏、蜀、吴并立)两晋(西晋东晋)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一、中华大地远古人类元谋人:距今约 170 万年、云南元谋) 我国已知最早 的人类。北京人:距今约 70 万20 万年、北京周口店 主要特征:直立行走(上肢与现代人接近, 劳动 在从猿到人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 制造和使用 石制 工具 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使用 天然火 ;过 群居 生活。 火的使用对原始人类的生存和进化有什么作用?答:火的使用,可以用来烧烤食物、照明、御

2、寒,还可以用来驱逐野兽;火的使用,提高了原始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促进了体质的发展和进化。 山顶洞人:距今约 3 万年,会人工取火,会打磨和钻孔技术。二、原始农业与农耕聚落地理位置 时代 房屋结 构 农业、畜牧业 使用工具 社会生活方式半坡聚落 黄河流域(陕西西安半坡村)新石器半地穴式粟白菜、芥菜狗、猪磨制工具彩陶农业生产与定居生活河姆渡聚落 长江流域(浙江余姚河姆渡村)新石器 干栏式水稻狗、猪磨制、捆绑工具黑陶农业生产与定居生活、掘井 附:半坡、河姆渡过着定居生活,是由他们从事农业生产决定的。他们都是农耕文化的代表。 图片掌握:“半地穴式房屋图”,“干栏式房屋图”。半地穴式特点:防风保暖

3、干栏式特点:通风防潮形成原因:地理位置不同,环境不同。三、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炎帝与黄帝形成 华夏族 是主体,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1、贡献: 炎帝 :改造农具,教人农耕,发明医药、陶器,开辟市集。炎帝 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号称神农氏。 黄帝:造宫室、车船、兵器、衣裳,发明文字、历法、音乐;其妻子嫘祖 还发明 养蚕抽丝技术,号称轩辕氏。2、战争:炎帝与黄帝蚩尤尧舜禹“禅让”:原始社会时期通过 推举 产生 部落联盟首领 的办法。大禹治水方法: 筑堤堵水,疏通河道 学习精神:从其治水方法学习其创新精神,从其三过家门而不入,学习其坚持不懈,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在对待自然环境方面,学

4、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古史传说与史实的区别:古史传说是一种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但有一定的历史事实;而史实是客观的、真实的历史。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四、夏商西周的更替夏朝的建立(公元前 2070 年、 大禹 、阳城) 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我国从此进入文明时代;禹传子( 启 ),“ 家 天下”世袭制代替了 禅让制 。2约公元前 1300 年,盘庚把商朝都城迁到殷时间 建立者 都城 灭亡者夏 约公元前 2070 年 禹 阳城 桀商 约公元前 1600 年 汤 亳 纣王西周 约公元前 1046 年 周武王 镐京 周幽王夏商西周灭亡的原因:最后一个国王

5、残暴,荒淫无道。五、早期国家与社会 1.原则:依据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确定等级,分为贵族、平民和奴隶。2.管理人民的方法?军队刑法与礼仪教化3.分封制目的:加强对周边的统治 内容:周王把土地和臣民授予亲戚、功臣等,称为“授民授疆土”,即分封诸侯,并规定:1、权利:诸侯管理受封当地的事务;2、义务:必须服从周王的命令,治理诸侯国,保卫周王,必须定期到周室朝觐、纳贡和服役,并保持与其它诸侯联系,共同抵御“蛮”、“夷”、“戎”、“狄”等。作用:拱卫王室的作用。 分封制直接导致了“诸侯”混战、“列国”等历史现象的产生。六、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1.春秋五霸(春秋时期:公元前 770 年前 476 年)齐桓公、

6、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2.齐桓公为什么最先称霸中原?齐国盛产食盐,经济富庶,是东方的一个大国.管仲改革.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成强大的常备军.以“尊王攘夷 ”为号召,扩充疆界 ,发展齐国势力.公元前 651 年葵丘会盟,确立霸主地位3.退避三舍-晋、楚的城濮之战结果:战役后晋成为中原霸主战国七雄(战国时期:公元前 475-前 221 年 )1. 战国七雄形势图2. 晋分成韩、赵、魏三国3. 什么是合纵?什么是连横?合纵:刘国之间南北联合,共同抗秦连横:秦利用六国之间的矛盾,远交近攻,各个击破。七、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1.西周时期,人们在贵族的田地里耕作称为“千耦其

7、耘”2. 铁器(春秋时期)、牛耕(战国时期)的使用促进生产力发展,导致了个体农耕,新兴地主出现,。3.目的:变法图强,富国强兵4.商鞅受到秦孝公的重用于公元前 356 年开始变法,变法的主要内容: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富国措施:承认土地私有、奖励生产、统一度量衡。强兵措施:奖励军功。 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编制户口,加强刑罚;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改变了社会性质的措施:承认土地私有。作用:通过 商鞅变法 ,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起来,但是他最后却被处以极刑,这告诉我: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挠,改革者往往要付出血的代价来换取社会的进步。在今天的改革中

8、,我们也会遇到同样的阻力,3但是我们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坚持下来,直到成功。1、商鞅变法的性质:地主阶级的改革(或封建性质的改革);2、哪一改革措施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奖励军功。)为什么?(立了军功的人,按照功劳大小封爵。没有军功的贵族子弟,就没有爵位。)3、哪一改革措施最能使秦国长期富强?(承认土地私有。)4、哪一改革措施最能体现变法的性质?(承认土地私有。)5、哪一改革措施对后世政治制度影响最深远?(推行县制。)我国的“县制”作为行政建制最早开始于什么时候?(战国时期。)为了更好地推行商鞅变法,人们流传着商鞅将派一名能干的县令到你所在的地区。这种说法可能吗?为什么?(不可能。理由:商鞅

9、变法时推行县制,设县令进行管理,县令是由国君任命的,商鞅无权任命。)6、商鞅变法为什么会成功?(1)商鞅变法上有国君支持,下有百姓的欢迎;(2)商鞅本人的创新献身精神;(3)改革的措施符合时代的要求,顺应了历史潮流。7、商鞅变法成功了,还是失败了?成功了。理由:成功了。变法前,秦国还比较落后。经过变法,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 国力大增,为秦兼并六国完成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公元前 211 年,秦兼并六国,完成了国家统一。8、商鞅变法为什么影响最大?(答题说明:理由同“7 问”一样9、商鞅遭“车裂而死”,有人据此说变法失败了,你的看法呢?为什么?(答题说明:仍然是“7”问的变式。

10、 10、你从商鞅变法得到了什么启示?(商鞅变法说明了什么?)商鞅变法的成功表明,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是强国之路。成功的改革能推动社会的进步, 我们要有勇于改革的意识和创新精神;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改革者要有不怕挫折和牺牲的精神。 11、你如何看待商鞅之死? 商鞅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推动了社会进步,最终实现了自身的人生价值,虽死尤生。我们要有勇于改革的意识和创新精神,改革是强国之路,但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改革者要有不怕挫折和牺牲的精神。八、早期中华文化1、甲骨文商朝时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出土地点 河南安阳(殷墟);2、甲骨文的意义:记录了商王的活动与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

11、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它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与今天的汉字有着渊源关系。3、金文 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也称铭文;4、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古代最大青铜器司母戊鼎(河南安阳出土)意义: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反映了商朝工匠的聪明才智与协同精神。折射出商朝的强盛国力5、四羊方尊 湖南宁乡出土6、都江堰战国时期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示意图)目的:为了排涝防旱。概况:都江堰 是 战国 时期 秦国 蜀郡太守 李冰父子 在岷江流域修建的水利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把岷江水分为内江和外江,内江用于灌溉,外江用于防洪。 4结果:都江堰的建

12、成,使 成都平原 变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作用、意义(为什么能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1)防洪、灌溉并举,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至今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于 2000 年与青城山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工程的修建重在疏导,维护了生态平衡,保护了自然环境;(3)具有科学性,代表了当时世界先进的水利工程水平;(4)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勇敢,是人类征服自然、协调与自然关系的成功典范。都江堰水利工程给我们有何启示?(要因地制宜,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要有创新精神等。)都江堰是我国古代“效益最好、历时最久”的水利工程?效益最好:(1)防洪

13、、灌溉并举;(2)重在疏导,设计科学,效用持久;(3)维护了生态平衡,保护了自然环境。历时最久:(1)设计科学;(2)历代多次修缮和改进;(3)至今仍发挥作用。)李冰值得我们纪念的是什么?(答题说明:问题变式,只是要紧扣问题“纪念什么”回答。)他巧妙的设计最值得我们纪念。防洪、灌溉并举,消除了水患,灌溉了农田,至今仍发挥着作用。他“绿色环保”的治水特点最值得我们纪念。重在疏导,维护了生态平衡,保护了自然环境。九、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1.老子,春秋楚国人,道家学派创始人,著作道德经2.孔子, 春秋末年 鲁国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 学派的创始人。主张和贡献:1、思想方面:主要是

14、“仁”和“礼”两个部分,提倡“为政以德”,以“礼”治国.2、教育方面:开始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采取“因材施教”,鼓励学生要独立思考,敢于坚持正确的意见,“当仁不让于师”;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3、他死后,弟子们把他的言论整理成论语一书。4、44 页孔子像百家争鸣出现原因: 、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的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引起社会的大变革;、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冲击了传统的社会政治秩序,加速了奴隶制度的崩溃;、一批士人四处游说、讲学,极大地开阔了视野;、私人办学盛行,为各派学说的传播提供了阵地。5、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及思想:学派 代表人物 代表作 主要思想墨家

15、墨子 墨子 “兼爱”、“非攻”儒家 孟子 孟子 “仁政”、“民贵”、“君轻”、 ”道家 庄子 庄子 “顺应自然,无为而治”法家 韩非子 韩非 法治、中央集权6、百家争鸣的作用: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文化的发展。 想一想:哪一家思想学说最适合当时时代的发展需要?为什么?答:法家。因为它的严厉刑法,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建立封建统治和强大的中央政权。“乱扔垃圾”“破坏公物”等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用各派观点分析及解决办法。(1)产生原因儒家:品德问题。 法家:违纪行为。 道家:无意识的。(2)解决办法5儒家:主张思想教育。法家:主张严格惩罚。道家:主张顺应自然,等他自我觉悟。第三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一、秦始皇开

16、创统一大业(一)秦兼并六国1、历史条件(为什么能兼并六国?):政治:战国以来,统一成为大势所趋; 经济:商鞅变法 比较彻底,秦国成为七国中最强大的国家,为兼并六国奠定物质基础; 军事:长平之战 (发生于公元前 260 年,“纸上谈兵”来源于此)后,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国的攻势; 秦王嬴政 雄才大略和正确决策2、过程:从公元前 230 年到公元前 221 年 ,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3、历史意义: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秦朝 ,结束了春秋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民族融合,符合了广大人民的愿望,将历史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对历史起了促进

17、作用。4、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秦朝,秦始皇是嬴政,都城洛阳。(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政治方面:废分封,立郡县、经济文化:车同轨,书同文、思想方面:焚书坑儒、民族关系:筑长城,御匈奴提示:尧舜禹禅让制,西周分封制,秦朝郡县制1、政治方面:“废分封,立郡县”:采用“ 皇帝 ”称号,皇帝的地位至高无上;中央设丞相 (协管全国政事)、 太尉 (掌管军事)、御史大夫 (负责监察百官);地方废除 分封制 ,建立直接由中央管辖的 郡、县 二级地方行政机构(影响:国家通过中央和地方行政机构管理人民,征收赋税,个体家庭成为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这种“中央集权制度 ”被

18、历代王朝所沿用,成为封建社会的基本制度之一)。秦始皇派遣你回到自己的家乡出任县令。这种事可能发生吗?为什么?可能。因为秦统一后在地方实行郡县制,县的长官称县令,并由朝廷直接任免。3、经济方面:“车同轨”,车辆两轮之间一律为“六尺”; 影响:有利于政令的畅通和经济的交流发展,巩固了中央集权。统一货币,以秦国货币 圆形方孔钱 为标准样式;影响:有利于经济的交流发展,巩固了中央集权。奠定了后世各朝代铜钱的基本形制。统一度量衡。影响:有利于经济的交流发展,巩固了中央集权。基本的计量单位名称一直沿用了两千多年。4、文化方面:“书同文”,秦始皇规定以 小篆为标准文字颁行天下,后流传新字体 隶书。影响:有利

19、于政令的统一和文化的交流发展,巩固了中央集权。4、思想方面:为了加强思想统治, 焚书坑儒 。5、民族关系方面:防匈奴、筑长城修缮了西起 临洮 ,东到 辽东 ,全长一万余里,号称“万里长城”;征越族凿 灵渠 。6你对秦始皇采取的措施中印象最深的是哪一项?为什么?(提示:任何一项都可以,“为什么”就用这一项的影响来回答。) 如何评价秦始皇(有人说他是千古一帝,有人说他是暴君,你的看法呢?)答:方法:作为(史实)+结论+总结。综其一生,秦始皇完成了国家统一,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开创了封建专制制度,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其统过于残暴。因此,秦始皇是我国历

20、史上很有作为而又功过分明的地主阶级杰出的政治家。秦统一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1)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长期割据争战的局面,将中国历史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有利于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课文第 14 课(2)秦王朝推行了许多消除分裂因素的措施,增强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为我国的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合”和“分”这两种社会状态对人类进步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提示:“合”就用“统一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答案中的结论来回答,如:“合”有利于国家的统一、经济的发展、民族的融合,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分”阻碍了历史潮流的发展,阻碍经济的发展,给人民带

21、来灾难;战争客观上促进人口迁徙;等。十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结合所学秦兼并六国和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说明其现实意义。(3)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有利于人民在安定的环境中从事生产,又推行了许多消除分裂因素的措施,增强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开创了新的统一格局。这些措施沿袭了两千多年,为我国的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我国的反分裂国家法从法律上有效地维护我们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有利于社会的进步。(该题重在以史为鉴,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从统一国家的意义分析,最后要紧扣题目要求“反分裂国家法”,符合题意,言之有理也可)十一、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一

22、,陈胜吴广起义1、根本原因:秦朝的暴政2、经过:公元 前 209 年 ,在大泽乡遇雨误期续而“揭竿而起”,建立张楚政权,结束失败。3、意义:陈胜吴广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它沉重地打击了秦的残暴统治。4、公元前 202 年,刘邦称帝,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历史上称为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5、中国古代出现的第一个治世文景之治6、文景之治为汉代大一统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巨鹿之战项羽与秦军主力之战(成语典故“破釡沉舟”的来源) 楚汉战争刘邦与项羽争夺帝位的战争(“四面楚歌”、“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十二、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格局(一)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措施?1、罢

23、黜百家,独尊儒术2、削弱封国势力3、强化集权举措1、思想文化方面:采纳儒家代表人物 董仲舒 的建议,推行“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政策,排斥和抑制其他学说,把儒家学说定为治国的指导思想。(影响: 儒家学说 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这种状况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对封建社会思想文化产生什么影响?7(1)当时思想上的大一统适应了政治上大一统的需要,有利于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巩固。(2)儒家思想独尊的局面,禁锢了人们的头脑,这实际上是文化专制主义的一种表现。李斯、董仲舒的建议对后世产生的影响。“焚书坑儒”加强了秦朝思想上的统治,巩固了中央集权,但也使中国的古代文化

24、遭受了巨大的损失;“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定为治国的指导思想,从此,儒家学说被确定为专制制度的正统思想,这种状况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有人认为“李斯和董仲舒所奏的内容是相反的,所以其目的也是相反的”。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不同意。两人对儒学思想的态度虽然是相反的,但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了加强思想统治,巩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2、政治方面:削弱封国势力:采纳 主父偃 的建议,颁布“ 推恩令 ”,规定诸侯王除了让自己的嫡长子继承王位外,还可以推“私恩”,把王国封地分给其他子弟,皇帝封这些子弟为侯,新封的侯国归中央直接统辖的郡管理(作用:原来的王国被分割成许多小侯国,实力大大减弱,无力和

25、中央抗衡,而得到封地的诸侯子弟,自然对皇帝感恩戴德,汉武帝不费一兵,不损寸土,就巧妙地削弱了诸侯王封国势力);强化监察制度:在中央,设立 司隶校尉 ,监督和检举京师百官以及皇族的不法行为,在地方,将全国分为 13 个监察区域,称为“十三州部”,每个州部派 刺史 一人,负责监督地方官员,并抑制和打击地方豪富。 4、总结性论述:汉武帝时期,中央集权空前加强,大一统帝国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如何评价汉武帝?答:方法:作为(史实) +结论+总结“秦皇汉武”,你更赞赏哪一位?(提示:任何一位都可以。理由就用“评价秦始皇”或“评价汉武帝”的答案回答)客观、公正地评价历史事件应遵循哪些主要标准和方法?答

26、案提示:是否顺应历史潮流的发展。是否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把历史事件置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加以评价,主观目的和客观作用分别评价。具体事件具体分析。全面的观点,一分为二的方法。 图片掌握:“董仲舒”; 十三、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1、中原王朝与匈奴的和战关系,直接影响到河套与西域地区的安定与发展。2、汉武帝时,国立昌盛,用卫青、霍去病发动三次战役。3、第一次:目的:为了 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 时间:公元前 138 年; 结果:没有达到联合大月氏的目的,但使汉朝对西域诸国的情况有了初步了解。4、第二次:目的:联系西域各国,加强汉朝同西域的联系; 时间:公元前 119 年(汉已经击

27、败匈奴); 结果意义: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从此,汉朝与西域诸国互派使节,互通商旅。5、张骞通西域奠定了我国对西域(今新疆地区)管辖和开发的基础,公元 前 60 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新疆地区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6、丝绸之路示意图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通往中亚、西亚,直到欧洲。丝绸之路的意义?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双方的交流:西传:丝绸、凿井、冶铁技术、造纸术等。东来:西方的毛皮、汗血马、佛教、魔术、音乐、雕塑、石榴、葡萄、核桃、胡萝卜等8张骞的感人事迹对你的学习和生活有何启示?体现了张骞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的精神、矢志不渝

28、的坚强意志和爱国精神。这些精神对我们今天来说仍是十分需要的。2002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丝绸之路国际学术讨论会”在中国西安举行,呼吁将“丝绸之路”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加以保护。谈谈“丝绸之路”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理由。提示:丝绸之路对中西交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古代丝绸之路的遗址现在已经逐渐被开辟为旅游线路,为了感受张骞的伟大精神,从中选取一个最有代表性的游览地点,并说明你选择这一地点的理由。(开放性问题,任选一地点都可以,关键在于说理由,如:(1)玉门关。理由:玉门关是丝绸之路上北道的关隘,四处都是戈壁滩,环境比较恶劣,古代诗人就曾说“春风不度玉门关”。(2)大宛、康

29、居等,理由:西域大部分小国当时受匈奴控制,而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是联络大月氏一起夹击匈奴, 因而张骞此行有被匈奴杀害的危险。(3)葱岭。理由:当时通往西域的道路还未开通,张骞出使西域承受了大自然恶劣环境对他的挑战,只有坚强的毅力,才能完成历史使命。十四、东汉的建立与衰亡1、西汉灭亡原因:政治腐败,赋役沉重,社会矛盾尖锐。2、经过:公元 9 年外戚王莽夺权改国号新,绿林、赤眉农民起义于公元 23 年杀死王莽,推翻新政权。3、东汉建立:公元 25 年,;刘秀称帝,定都洛阳,称东汉,刘秀是汉光武帝4、刘秀称帝后,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有效的促进了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史称“光武中兴”5、黄巾起义原因:东汉

30、后期,外戚与宦官互相倾扎残杀政治极端腐败豪强地主肆意兼并土地,鱼肉百姓6、结果:黄巾起义失败7、意义:猛烈冲击了豪强地主庄园,缓解了土地兼并的趋势。十五、先进的科学技术1、最早的纸:目前世界已知最早的纸是西汉前期发明的纸。2、蔡伦 改进 造纸术: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我们把改进后的纸称为“蔡侯纸”。3、改进造纸术的优点?蔡伦改进造纸术,扩大了原料来源,降低了造纸的成本,同时又提高了纸的产量和质量,使纸的使用在我国普及。4、影响:中国的造纸术外传后,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 图片掌握 “蔡伦”、“造纸术外传时间表”5、华佗: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擅长

31、针灸和外科手术,研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被誉为“神医”。张仲景和伤寒杂病论:张仲景 是东汉医学家,著有 伤寒杂病论 ,在书中全面阐述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被后世称为“医圣”。6、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时期它总结了周秦到汉代的数学成就。标志着以计算为中心的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十六、兼容进取的秦汉文化1、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 纪传体通史 (体例)作者: 西汉 史学家 司马迁 ; 意义:完备的体例、翔实的史料、简洁的叙事、生动的文笔使它成为后世编写史书的典范。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约 3000 年的主要历史 图片掌握:七上 P80“司马迁”、“史记书影”、司马迁语;“

32、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评价史记)2、佛教的传入:佛教起源:古代印度。 传入时间:西汉末年。 9传入路线:丝绸之路。 东汉汉明帝修河南洛阳白马寺(我国第一座佛教寺院) 教义:宣扬生死轮回、因果报应、认为人生是痛苦的,只有忍耐眼前一切痛苦,努力修行,才能得到来世的幸福。影响:佛教的传入为中国文化注入背后的因素,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3、道教兴起:兴起时间:东汉后期。 思想来源:神仙方术与道家思想相结合。 特点: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关注现实、重现世的特点。东汉以后,中国思想领域逐渐形成了以儒家为主,儒、佛、道三家并立互补的局面。 图片掌握:七上 P81 白马寺”秦始皇陵兵马俑是我国古代

33、雕塑艺术的杰出的代表,也是“世界第八大奇迹”。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十七、从三国鼎立到南北朝对峙1、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政治上:“挟天子汉献帝以令诸侯”,取得有利的政治地位;招贤纳士,唯才是举;经济上:实行屯田,奖励农耕,解决军粮问题。2、官渡之战:200 年,曹操以少胜多打败袁绍的战役,为曹操统一黄河中下游地区奠定基础。3、赤壁之战:208 年,孙刘联军以少胜多打败曹操的战役,为三国鼎立局面的最后形成奠定基础。4、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220 年,曹操病死(注意:曹操是 东汉末年 人),他的儿子曹丕废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221 年,刘备称帝,国号 汉 ,定都成都,史称蜀;

34、222 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 图片掌握:七上 P88 三国鼎立示意图5、263 年,魏国灭蜀。266 年,司马炎建立晋,都城洛阳,史称西晋,司马炎是晋武帝。6、南朝:589 年后,江南地区宋,齐,梁,陈相继更迭北朝:439 年,鲜卑族拓跋氏建立北魏,后分成东魏和西魏,后分别被北齐,北周取代。十八、东晋南朝政局与江南地区的开发(一)人口南迁(始于 东汉末年 )1、原因:北方战乱,南方相对稳定,为了躲避战乱2、分布: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部分到达岭南一带。(二)淝水之战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三)江南经济的发展(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或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原因:1、北方人口大量南

35、迁,不但为南方补充了大量劳动力,而且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经验。2、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稳定,有利于经济发展。3、江南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发展农业。4、南方一些统治者实行了有利于生产的政策,在各地陆续兴建了许多水利设施。5、南北劳动人民的共同开发。十九、北方的民族汇聚1、内迁的少数民族(五胡):匈奴,鲜卑,羯,氐,羌2、北魏孝文帝改革背景:1、根本原因:在北方民族汇聚逐渐成为时代的主流;2、直接原因(改革的目的):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北魏孝文帝改革内容:1、494 年将都城从平城迁到 洛阳 ;2、实行汉化政策:改穿汉服、学习汉语、采用汉姓、提倡同

36、汉人通婚。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意义: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使少数民族在语言、服饰、风俗习惯上逐10渐与汉族趋同,推动了社会进步;同时,也使中原文化得到了丰富和发展,促进了各民族间的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中,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条,并说明理由。(开放性问题,任何一条都可以,理由要用改革的历史意义来回答。 改革给我们的启示: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改革,而要发展则必须改革,只有适时的进改革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社会主义建设中应该勇于创新、善于学习别人先进的文化。如何评价北魏孝文帝?北魏孝文帝顺应了历史潮流,不顾守旧势力的反对坚持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有作为的封建皇帝,是一位有胆识

37、的改革家。北魏孝文帝身上有何精神?坚定不移的改革创新精神。问题的变式:对于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有人认为是不可取的,它放弃了本民族的特色,你如何看待这问题?本题属于开放性问题,提示:评价历史事件应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去考察,当时的中原汉族经济发展、文化先进,孝文帝能冲破守旧势力的反对,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有力地推动了鲜卑族及北方社会的进步,应予肯定。二十、异彩纷呈的科学文化1、祖冲之圆周率 南朝时期 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 7 位的人,比欧洲早约 1000 年。2、贾思勰齐民要术 北朝(北魏和东魏)我国古代著名的农学家。(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五、(识记)列举古代书法、绘画、雕塑等方面的成就。1、“书圣”王羲之 东晋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兰亭序2、顾恺之 东晋 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人物画 点睛传神 3、石窟艺术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随佛教传播而发展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指注意方法和重点提问;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