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肖培东语文教学艺术_当代名师肖培东简介.doc

上传人:dreamzhangning 文档编号:2949585 上传时间:2018-09-3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肖培东语文教学艺术_当代名师肖培东简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肖培东语文教学艺术_当代名师肖培东简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肖培东语文教学艺术_当代名师肖培东简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肖培东语文教学艺术_当代名师肖培东简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肖培东语文教学艺术_当代名师肖培东简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肖培东语文教学艺术_当代名师肖培东简介【点击进入名师肖培东专栏,阅读更多内容!】肖培东老师相关新浪博客:我们的语文博客 http:/ http:/ 语文大师肖培东老师专栏 http:/ 年 1 月出生,无党派,大学学历,浙江省特级教师,县第十四届人大代表、县人大常委会委员,现任永嘉十一中校长、教授级高级教师(正高) 。1994 年、1996 年、2000 年连续三届被评为县”教坛新秀”,1997 年及 2000 年连续两届获得市”教坛新秀”荣誉,2000 年评为浙江省教坛新秀。2005 年浙江省”春蚕奖”获得者,温州市首届名师模范班主任, 永嘉县优秀专业技术人才,永嘉县语文教学能手,温州市知名

2、青年语文教师,市高中骨干教师研修班班长。肖培东语文教学艺术浅谈作者:邓维策肖培东老师在 34 岁上被评为特级教师,经过数年磨砺之后,肖老师的教学更是炉火纯青。王尚文先生在惭愧与责任追根溯源话浙派一文中指出了浙派的基本特征:守正、务本、求活,教师注重语文功底的养成和人文精神的渗透。这些浙派特征在肖老师的教学中得到了充分体现。笔者通过对肖老师的课堂的观察和他的课堂实录的分析看到,肖老师紧扣文本,注重诵读,在诵读中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围绕一个主问题,从心所欲地灵活调动各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思考、探究,尊重学生的精神劳动成果,培养学生的思想能力和学习兴趣。一肖培东老师对文本有着深刻的洞见,

3、他能够准确地把握住文本的灵魂和教育价值,凝结为一个主问题,用这个主问题贯穿整个课堂。我把这个主问题比为藤蔓,如果比作金线,虽然显示了问题的价值,但是,没有表达出主问题的特性,因为,金线是死的,长短已经确定了的。藤蔓不一样,它是有生命的,经历着由短及长的生长过程,长短要由根系、阳光、雨水等因素来决定。肖老师提出的问题,在老师与学生共同的精神活动过程中,拔节、生长,课堂结束了,问题还在学生的生命中延伸。笔者在 2011 年 10 月中旬才有幸听肖老师的课,他教的是西地平线上 。他的 PPT 很简单,只有两个问题。定西高原的落日,我读出了你的 ?西地平线上的落日,你不是落日,而是 ?明白语言作品写了

4、什么,这是一种阅读境界,而明白“写了什么”的原因,又是一种境界,前者属于语言所描摹的现象,后者是作者的写作动机,属于作者的精神。肖老师设计的这两个问题,实际是一个问题的二面,以“写了什么”为基石,为桥梁,从语言描绘的现象里超拔出来,引领学生进入到作者的精神世界,在精神的层次与作者对话,真正理解了语言的意义,为学生的精神世界增添了新的内容。通过对话,老师、学生、作者,三方的精神溶合到一起,这便实现了阅读教学的“视域的溶合” 。金岳林先生 课堂实录应该是肖老师的一个代表性课例。这一课的主问题是“从 中我读出了金岳霖的 ”。围绕这个主问题,在教学的第一个大的环节上,学生关注的是人物的性格,通过具体语

5、言,看出了金岳霖的天真、朴素、热爱生活、怪异等性格特点。老师诵读第二段,提出“除了怪以外,你还能品味出金岳霖先生的什么?”这个问题使教学陡然一转,进入到人物的心灵世界,学生从金岳霖的“怪” ,看出了他的心酸、孤独、特立独行、对学问的热爱。第三大环节,深入挖掘,探究人物心理形成的原因,学生认识到,金岳霖先生关注社会,治学精深,热爱生活。很显然,金岳霖的心理世界与造就这个世界的原因显得矛盾,这个矛盾在“主旨探究”这个环节得到了恰当的解释。这堂课腾挪跌宕,变化多姿,又如行云流水,显得珠圆玉润。肖老师适时地点拨、引导,学生的认识一层一层地延展,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完成了一次美好的精神之旅。肖老师

6、设计的主问题从语言的表层意思直达作者的精神,这里的精神具体地说,就是作者的创作目的。作品是创作目的的现实存在,创作目的是作品的灵魂,这个灵魂弥漫于作品、统摄整个作品,因而,紧扣语言组织教学,把握到作品灵魂的主问题就具有穿透作品、贯穿课堂的主导性力量;紧扣语言,围绕着这个主问题组织教学,让学生认识和理解作品表达的思想,有效地拓展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学生的精神品质。二仅仅具有良好的阅读能力至多算是优秀的读者,而作为优秀的语文老师,还必须具备进步的教育思想和灵活运用教学技巧的机智。柏拉图说,人的眼睛不能够由黑暗转向光明,除非随着他的整个身体转过来。教育也只是使灵魂转向的艺术,不是把视觉放进人里面,乃

7、是使视觉发挥其作用,因为他已经有了视觉,不过没有适当地转过身体,因而没有看见他所应该看到的对象。 “满堂灌”的教学让学生面对黑暗, “满堂问”的教学力图让学生转身,但是,转向了一地鸡毛。在课堂上,肖培东老师引导学生转身,让学生的眼睛看到光明,让学生自己思维到语言的意义。桥边的老人 课堂教学实录的主问题是:从老人唠叨的话中读出什么感觉?学生找到老人唠叨的语言,齐读,再次朗读,然后讨论:教师:这四句话中,可以揣摩的东西有很多。同学们,你们能从这几句唠叨词中读出些什么?学生:读出老人的孤独。他没有家,只有几只小动物相依为命,晚年生活很凄凉。教师:对,也就是读出了老人的生活现状,读出了他的孤独。老人在

8、他垂暮之年,把动物视为亲人。学生:可战争却要他离开他的家园他的亲人,连最后一点温情也要抹去。学生:读出了战争的残酷,战争的罪恶,战争给百姓带来的苦难和痛。学生:读出了老人的善良,在大家都自顾自己的逃命中,老人还能想到可怜的动物。教师:说的很好,在老人眼中,小动物的生命也是世界的价值所在。这是一种人性的美丽与光辉。学生:就是说老人的爱心。学生:读出老人内心的痛苦,还有那份无奈,不能安度晚年,要在战火中逃离家园。学生:读出他的茫然,对未来生活的迷茫和无把握。桥边的这个老人如果走到桥的那一边,他可能就躲过了战争的灾难,一个七十六岁的老人,他明白停滞在桥这边的后果。但是,“他太累,走不动了” 。他似乎

9、还没有完全意识到自己陷入绝望,或者是已经意识自己的命运陷入绝境,他不再考虑自己,担心的是他的小动物们。如果理解了老人此时此刻的心理,就理解了整个的人,进而能够理解小说的主题。从上面引用的对话实录看到,肖老师正是抓住表现老人心理的语言,让学生面向语言,在诵读中领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老人的心灵世界。学生看出了一个善良老人的孤独、凄凉、痛苦、无奈和迷茫,看到了战争带给人们的苦难。学生们的回答,有的像那条藤蔓上的嫩绿的叶子,像藤蔓上的明丽的花蕊。肖老师引领学生进入文本,发掘语言的意义,既能深入文本,又带着摘取的果实走出文本。师:那树倒在了现代文明的进程中,一场悲剧的葬礼也开始了。在这世界上,还有一个弱

10、小而隐忍的民族,那就是曾寄居在树干里的一群蚂蚁。蚂蚁王国里的黑斗士们来参加树的葬礼,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只,悲剧落幕,你想说句什么?生 1:树,你离开了我们很不舍。师:那是对树的怀念。生 2:人和自然应和谐共存。生 3:你绿着生,绿着死,我们永远爱你。生 4:人类的发展不应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生 5:生命值得尊敬,不能因为自己的利益伤害自然。(那树课堂实录)在理解了树的悲剧命运的根源之后,五位学生的回答,有二位表达了对树的爱恋之情,三位同学在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上形成了与文本思想统一的思想。学生不是没有认识真理的能力,而是没有认识真理的机会;给予他们观察、认识的机会,他们就能够灿烂地开放。三教育当然

11、不能离开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当然是人,但是,育人是教育的总目标,具体的学科都有独当之任,立足于自己的学科,通过学科教学,利用自己学科的特定内容实现育人的目的。语文教学从哪些方面完成自己的任务呢?肖培东老师的课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学生二:(朗读课文第一段)老师:好,请坐。你听听看,我读的和你读的有什么不一样。(老师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第一段)老师:来,你自己来说说看,有什么不一样?学生二:比我读得有感情。老师:噢,比你读得有感情。学生二:然后注意停顿了。 (琵琶行课堂实录)学生、老师同读一段文字,学生通过比较掌握诵读的技巧。师:你能把先生宣布林国达死讯的那句话读给大家听一听吗?生读这一句:“林国达

12、死了,很不幸。 ”师:再压低一点。生有感情地再读。师范读“很不幸。 ”师:感情就在这三个字里面,再读一次。生读。 (金岳霖先生 课堂实录)抓住关键性语句,通过诵读来理解语言传达的感情。师:它的崭新,它的重要,每一段都有,它体现在什么地方?一女生读第三段一男生读第四段一男生读第五段师:通过三个同学的诵读,你感觉到什么?你来说。生:奥林匹克精神是由大众参与的。师:不错。你是听后面的男同学的。生:吸收古代传统,构筑未来。师:你是听谁的?生:构筑力量。这就是完整、民主的奥林匹克精神。 (奥林匹克精神教学简录)学生分读语段,通过诵读理解语言包含的意义。在教学桥边的老人 的过程中,肖老师简要引用海明威的一

13、句话来解释“冰山理论” ,然后提出一个问题:“放在文学写作上,如何理解这句话?”学生:语言要简洁,不要全部说出来。学生:有八分之七的内容要我们自己去想。学生:要揣摩弦外之音。肖老师也引入了专门术语,他没有过度地解释,而是让学生用学生的语言说出自己的理解,或者说,是学生消化了概念,实现“顺应”概念之后的回答。重视诵读是肖培东老师课堂教学的一大特色。他通常抓住重要的语句或语段,通过诵读掌握诵读技巧,理解语言表达的感情和意义,学习文章的写作技法。这些具体的学科要素保证了语言教学的品质,使得课堂充实、饱满。语言具有潜在的感染力,肖老师把握到语言教育的规律,把诵读作为重要的教学手段,主要通过诵读认识语言

14、、理解语言,把语言的这种力量挖掘了出来。四肖老师善于发掘文本的教育价值,在分析、理解语言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育学生的精神。学生一边诵读,一边思考,顺着主问题逐步深入语言,披文入理,与语言作品传达的思想感情相融通,学生的情感思想向着语言作品召唤的方向发育、成长。在 金岳霖先生 课堂实录里,在充分地诵读,深入理解金岳霖先生的精神世界之后,一位学生动情地说:“我觉得是因为在现在这个物质的社会,我们很需要这样的人。 ”这位学生哭了,她真正理解了金岳霖先生,认识到了金岳霖先生的社会价值。在沙之书教学中,肖老师培养学生认识自然、人类和自我的意识;在奥林匹克精神教学中,肖老师也在传播着和平、公正、爱的精神

15、;在山羊兹拉特教学中,那包含着爱的“咩”声,将温暖学生的一生。学习语言是语文教育的直接目标,由于文本具有原生的教育价值,在感悟、分析、理解语言的意义的同时,间接地实现价值观方面的育人目的。以语言为基石,踏踏实实地教学语言,育人就不会变成枯燥的说教。肖老师陪同学生一步一步向语言作品的纵深处开掘,语言作品蕴含的教育价值自然而然、顺理成章地实现出来。教学内容具有精神培养的功能,教师的教学方式则具有更为现实的教育价值。教学方式是教师的专业知识、价值观念等素养的综合表现,能够对学生直接产生积极影响。在肖老师的课堂上,学生的人格以及学习权得到充分的尊重和落实。出于对学生的真诚的爱,肖培东老师始终以一种温和

16、的态度平等地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思想成果,恰当的肯定,适时的鼓励,巧妙的引导,风趣的表达,儒雅的姿态,这些包含着大爱的元素是肖老师教学艺术的外在特征。一个对学生怀着大爱的老师,他必然地把这种感情很自然地、具体地表现出来,从而感染着学生,改变着学生。肖老师的美好的人文情怀支撑起他的每一堂课,从而形成了灵动、智慧、清朗和具有感召力的“培东风格” 。撼山容易,撼人心难。语言教学艺术是最高的艺术,它没有动听的音乐,没有斑斓的色彩,没有现场感的舞台,通过解读语言,把死的文字变成打动人心的思想情感,依靠的是老师自身的综合素养。肖老师具有一双发现语言作品的教育价值的眼睛,其根源不仅在于善于冷静思考,更在于阅读广博,钻研精深,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白马湖的时代过去了,白马湖的精神仍在流传。肖培东老师虽然没有生活在那个时代,也没有在白马湖任教,但是,白马湖的精神成长于古越之地,肖老师生活在块土地上,养成了瓯越才俊的气质,必然受到白马湖精神的感染。肖老师具备了优秀语文老师的个人素质,又受到浙江独具的环境的影响,从而形成了语文教育浙江流派特有的教学风格,肖培东老师堪称语文教学浙江流派的一颗璀璨新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