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计算机应用技术自考通名词解释(附目录).doc

上传人:dzzj200808 文档编号:2948667 上传时间:2018-09-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应用技术自考通名词解释(附目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计算机应用技术自考通名词解释(附目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计算机应用技术自考通名词解释(附目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计算机应用技术自考通名词解释(附目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计算机应用技术自考通名词解释(附目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服务器:一种可供网络用户共享的、高性能的计算机,一般具有大容量的存储设备和丰富的外部设备,其上运行网络操作系统,要求较高的运行速度。服务器上的资源可供网络用户共享。2工作站:一种介于 PC 机和小型机之间的高档微型机,通常配备有大屏幕显示器和大容量存储器,具有较高的运算速度和较强的网络通信能力,有大型机或小型机的多任务和多用户能力,同时兼有微型机操作便利和人机界面友好的特点。3人工资能(AI):一般是指利用计算机模拟人脑进行演绎推理和采取决策的思维过程,是计算机在模拟人的智能方面的应用。人工智能的主要方法是在计算机中存储一些定理和推理规则,还有经验性只是,然后设计程序,让计算机根据这些知识、

2、定理和推理规则自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人工智能是计算机应用的前沿学科,主要应用领域有专家系统、机器学习、模式识别、自然语言理解、自动定理证明、自动程序设计、机器人学、博弈、医疗诊断、人工神经网络等。4运算器:运算器又称算数逻辑部件,简称 ALU,是计算机用来进行算数运算和逻辑运算的部件。5存储器:计算机中具有记忆功能的部件,用来存放程序或数据。程序中的指令总是被送到控制器解释执行,数据则总是被送到运算器进行运算。存储器就是一种能根据地质存取指令和数据的装置。6控制器:计算机的指挥系统,控制器的作用就是控制整个计算机的各个部件有条不紊地工作。控制器一般是由指令寄存器、指令译码器、时序电路和控制电

3、路组成,它的基本功能是从内存读取指令并执行指令。7. 指令:能被计算机识别并执行的二进制代码,它规定了计算机能完成的某一种操作。一条指令通常有两个部分组成:即操作码和操作数,其中操作码指该指令要完成的操作的类型或性质,如取数、做加法或输出数据等。操作数指操作对象或所在的单元地址,操作数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地址码。8. CPU:计算机的核心部件,主要由运算器、控制器及寄存器等组成,它起到控制整个微型计算机工作的作用,产生的控制信号可以对相应的部件进行控制,并执行相应的操作。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如今在微机中,CPU 被集成在一片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上,这种芯片称为微处理器。因此,通常把微机中的

4、CPU 称为微处理器。9. 内存:又称主存,是 CPU 能直接寻址的存储空间,由半导体器件制成,内存用来存放计算机运行期间所需要的信息,内存的特点是存取速度快。内存按其存储信息的原理和功能又可分为两类:随机存储器和只读存储器。10. 外存:内存的延伸,主要作为一种辅助存储设备使用。通常外存都被用来存放一些暂时不用而又需长期保存的程序或数据,当 CPU 需要执行外存中的程序或处理外存中的数据时,必须现将其调入内存 RAM 中,然后才能被 CPU 执行和处理。所以,外存实际上是一种输入/输出设备。微型机上常用的外存有硬盘、软盘、光盘等。11. 随机存储器(简称 RAM):是计算机的主存,通常所说的

5、计算机内存容量就是指 RAM存储器的容量,其特点是:在计算机加电正常工作时,既可以从中读出信息,也可以随时写入信息,但只要计算机一断电,RAM 中的信息变回丢失。所以,RAM 是一种必须在计算机正常工作时才能使用的可读可写的存储器。12. 只读存储器:简称 ROM。ROM 与 RAM 的不同之处主要有两点:一是在计算机正常工作时,只能从中读出信息,而不能写入信息,因此称为只读存储器;二是 ROM 中的信息不会因为计算机断电而丢失,也就是说,ROM 中的信息一旦写入便可长期保存供读取使用。因此,ROM 中一般存放计算机系统管理程序。13. 内存容量:指计算机系统所配置的内存总字节数,是 CPU

6、可以直接访问的存储空间,是衡量计算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内存容量越大,容纳的程序和数据量就越多,运行速度就越快,处理能力就越强。14. 总线:一组连接计算机各部件的公共通信线路。在计算机中,各个有关联的部件不是单独地使用导线一一连接起来,二是都链接到总线上,这样各部件之间的通信关系就变成面向总线的单一关系。采用总线结构便于部件和设备的扩充,也容易使不同设备间实现互联。15. PCI:即外围元件互联。它是一种 32 位的高性能的局部总线,可扩展到 64 位,与 ISA总线兼容。PCI 总线是当前最流行的总线之一,已经成为 Intel 即插即用(PnP)规范的典范。PCI 总线广泛用在高性能微机主

7、板上,现在的微机和服务器大多采用 PCI 总线。16. BIOS 芯片:BIOS 是 PC 机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其内容被集成在主板的一块特殊芯片中,该芯片因此被称为 BIOS 芯片,主要保存着有关系统的最重要的基本输入输出程序(即驱动键盘、显示器、鼠标、磁盘、打印机等设备工作的程序) 、系统信息设置程序、开机加电自检程序和系统启动自举程序等。17. 应用软件:除了系统软件之外的所有软件,是由计算机生产厂家或软件公司为支持某一应用领域、解决某个实际问题而专门研制的应用程序。18. 系统软件:指管理、监控、维护计算机系统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的程序集合,是计算机正常运行不可缺少的,一般由计算机生产厂

8、家或由软件开发人员研制,一般与具体的应用无关,可确保应用软件能够正常运行,也可以为用户开发具体的应用程序提供必不可少的开发平台。19. 字节:来自英文 Byte,简记为 B,音译为“拜特” 。通常将 8 个二进制位作为一个存储单元,称为 1 个字节。字节是计算机处理数据的基本单位,在计算机内部,数据传送也是按字节的倍数存储的。20. 位:音译为“比特” 。存放一位二进制数的记忆单元称为 1 个二进制位,简称“位” 。位是计算机存储数据、表示数据的最小单位。通常用一个 bit 来表示一个开关量,例如 1代表“开关闭合” ,0 代表“开关断开” 。21. ASCII 码:目前计算机普遍采用的字符编

9、码之一。ASCII 是英文“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的缩写,意为“美国信息交换标准代码” 。ASCII 码已被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采纳,作为国际通用的信息交换标准代码。ASCII 码用七位二进制数表示一个字符,由于 27=128,所以共有 128 种不同组合,可以表示 128 个不同的字符。其中包括:数码 09,26 个大些英文字母,26 个小写英文字母以及各种运算符号、标点符号及控制字符等。22. 主机:在硬件系统中,CPU、内存和连接输入输出装置的借口统称为主机。微型计算机的主机通常被制作在一块印刷电路板上,

10、将其称为主机板,简称主板。23. I/0 接口:CPU 与外部设备之间交换信息的连接电路,它们通过总线与 CPU 相连,实现主机与外设之间的信息交换。24. 地址:在微型计算机中,整个内存通常被划分成很多的存储单元,每个存储单元一般可存放 8 位二进制数,要执行的程序和要处理的数据就是被存放在这些存储单元中。每个存储单元都有唯一的编号,称为该存储单元的地址。按地址访问存储单元就能准确读取其中的内容。这就如同宾馆中的每个房间都有唯一的房间号一样,按房间号就能找到住在该房间的人。CPU 能够访问的最大寻址范围与 CPU 的地址总线的根数有关。若 CPU 的地址总线有 32 根,则寻址范围为 023

11、2-1。25. 高速缓冲存储器 Cache:位于 CPU 和内存之间的小容量存储器,它的工作速度比一般内存快的多。设置高速缓冲存储器就是为了解决 CPU 速度和 RAM 速度不匹配的问题。26. 主频:指 CPU 的时钟频率,即 CPU 在单位时间(秒)内发出的脉冲数,其度量单位一般为 Mhz 或 Ghz。主频是衡量 PC 机运行速度的主要参数,主频越高,执行一条指令的单位时间就越短,速度就越快。27. 字长:计算机内部一次可以处理的二进制数码的位数,它通常是取字节数的整数倍。子尝试衡量计算机性能的重要指标,通常与 CPU 内部的寄存器、运算器的位数、系统总线的指令宽度有关。一般情况下,字长越

12、长,一个字所能表示的数据清晰度就越高,数据处理的速度也越快。28. 运算速度:指计算机每秒所能执行的指令条数,它取决于指令的执行时间。运算速度是衡量计算机性能的重要指标。29. 多媒体技术:指能够交互式地综合处理多种不同的感觉媒体(多媒体)的信息处理技术,也就是说把一种文字、图形、图像、视频、动画和声音等表现信息的媒体结合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将多媒体各个要素进行有机组合,完成一系列随机性交互式操作的技术。30. 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办法中的第二条对什么是计算机病毒作了严格定义: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器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

13、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31.进位计数制:按进位原则计数的方法称为进位计数制。如十进制、二进制等。32.PCI:是一种 32 位的高性能的局部总线标准,可扩展到 64 位。现在的 PC 机普遍采用这种总线标准。PCI 的英文原文是“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t”,意为外围元件互联接口。33.字:是计算机中的一种数据单位。计算机一次存取、加工和传送的字节数称为一个字。34.显示分辨率:是指屏幕上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最多能显示的像素点数,一般用“横向点数纵向点数”来表示。例如,标准的 VGA 显卡的最大像是分辨率为 640480,表示水平方向最多显示的像素点数

14、为 640,垂直方向最多显示的像素点数为 480.一般来说,分辨率越高,显示的图像越清晰。35.人工智能:一般是指利用计算机模拟人脑进行演绎推理和采取决策的思维过程,是计算机在模拟人的智能方面的应用。第 2 章中文操作系统 Windows20001. 桌面:是在启动 Windows 2000 时,首先出现在屏幕上的区域。它是 Windows 提供给用户操作计算机的平台,Windows 的操作都是在说面上进行的。2. 窗口:是屏幕上的一些矩形区域,是 Windows 应用程序的界面。窗口可以缩小成任务栏上的一个图标,也可以放大到整个屏幕。3. 活动窗口:即当前的工作窗口,又称当前窗口。在有多个打

15、开的窗口时,只有一个是活动窗口,它就是位于最上层,不为其他窗口遮掩的那个窗口。4. 图标:是代表诸如文档、文件夹或程序等文件的小图片。例如,用一个“垃圾桶”图片代表“回收站”程序。5. 快捷键:又称组合键,指再按住某键的同时再按其他键,一般用来实现特殊场合的方便操作。6. 对话框:是 Windows 和用户进行信息交流的一个界面。7. 菜单:是可供选择的命令项目列表。8. 工具栏:由一组相关的图标按钮组成,可以用鼠标单击某个按钮来激活对应的某一项菜单命令中的相应功能。9. 回收站:硬盘上的一块特殊区域,用来存储已删除的文件、文件夹或 Web 页,直到清空为止。用户从硬盘删除任意这些项目时,Wi

16、ndows 2000 会将其放到回收站,用户可以把“回收站”中的项目恢复到其再系统中原来的位置。10. 快捷方式:是到计算机或网络上的任何可访问的项目(如程序、文件、文件夹、磁盘驱动器或另一台计算机)的链接。快捷方式可放置在各个位置,如桌面上、 “开始”菜单上或特定文件夹中。11. 默认值:又称缺省值,是指未经用户设置而由计算机系统事先已设置好的参数值。在Windows 系统中,很多选项都有默认值。12. 选项卡:是将某一类功能在对话框中以卡片的形式出现,一个对话框往往有多个卡片,层叠放置,点击代表该类功能的卡片,该卡片就会翻到最上面,卡片上有该类子功能的详细分类。13. 选中:又称选定,是指

17、在一个项目上作标记,以便在该项目上执行随后的操作或命令。14. 选择:在 Windows 中是指用键盘或鼠标确定一个可以引发一个动作的项目。15. 文件:指被赋予名字并存储在磁盘上的一组相关信息的集合。16. 应用程序:应用程序是完成某种特点工作的计算机程序。17. 文档文件:是应用程序创建的任何文件,包括输入、编辑、查看和保存的各种信息。例如文章、信函、电子报表和图片等。18. 文件夹:磁盘上存放大量的文件,为了便于对文件的管理,一般把应用程序、文档等文件分门别类地存放在某个地方,称之为“文件夹” 。19. 根文件夹:磁盘上所有文件夹形成的逻辑结构称为树形结构,最顶层的文件夹称为根文件夹,每

18、个磁盘只有一个根文件夹。20. 关联:是指将某种类型的文件同某个应用程序通过文件扩展名联系起来,以便在打开任何具有此类扩展名的文件时,自动启用该应用程序。21. 控制面板:是 Windows 2000 的一个重要的系统文件夹,是一个对 Windows 系统进行设置的工具集,其中包含许多独立的工具。22. 碎片整理:同一磁盘文件的各个部分分散在磁盘的不同区域。删除磁盘上的文件和添加新文件时会产生碎片,它减慢了磁盘访问的速度。查找与文件碎片的过程称为碎片整理。23. 剪贴板:剪贴板是 Windows 在内存中开辟的一块临时存放交换信息的区域,是Windows 提供的信息传送和信息共享的方式之一。2

19、4. 格式化:格式化是指对磁盘进行的操作,新磁盘在使用之前必须进行格式化,对用过的磁盘也可以进行格式化,但会删除磁盘上原有的信息。25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最重要的系统软件,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与基石。操作系统的职责通常包括对硬件的直接监管、对各种系统资源的管理、以及提供诸如作业管理直接的面向应用程序的服务等。第 3 章 文字处理软件 Word20001. 文本:一般是指字母、数字、符号、汉字等文字信息,不包括图形、图像、格式信息等。2. 插入点:在 Word 文档窗口中,用来指出当前编辑位置的一个不断闪烁的竖线称为插入点,通过移动插入点可以改变编辑位置。当输入文字时,插入点会随文字的输入自动

20、右移,始终指向下一个字符的输入位置。3. 撤销:在 Word 中,撤销是对已完成的操作进行取消的一种操作,相当于后退一步或若干部,使文档还原为操作前的状态。4. 恢复:在 Word 中, “恢复”的功能与撤销相反,它的作用是对已撤销的操作进行恢复。5. 剪贴板:是程序之间静态交换处的驿站。它是由 Windows 在内存中开辟的临时存储空间。不管什么时候剪切、复制和粘贴信息,在新的信息存入之前,或是退出 Windows 之前都一直保存着。6. Word 中的选项卡:是对话框中的一个对象(元素) ,用来表示一个菜单命令的多种功能。直接单击所选的选项卡,可以显示该选项卡的内容,用户可选择所要的功能。

21、7. Word 中的定位:定位也是一种查找,只是查找的目标不是内容而是一个位置。8. 自动更正:是 Word 一个非常有用的功能,可以在文本输入的过程中自动检测并更正键入的错误,包括拼错的单词、语法错误和大小写错误等,总之,凡记载在自动更正词库中的错误都可以再输入的过程中得到自动更正。9. 文档:是指包含格式的可编辑的文件。10. 文本框:是一种可以移动且大小可调的文本或图形容器。在 Word 中,文本框是作为图形对象引入并被使用的。文本框的内容可以是横排文字和竖排文字,也可以是图片、图形、表格等非文本内容。文本框的使用为文本的处理提供了更好、更为灵活的方式,从而使文本也能像图片一样被编辑处理

22、。11. 当前文档(活动文档):在 Word 中,当同时打开或新建多个文档时,Word 会为每一个文档分配一个文档窗口,当前正在编辑的那个文档称为当前文档或活动文档,插入点总是在当前文档窗口中,用以指出当前编辑位置。当前文档可以通过窗口下拉菜单在所有打开的文档中进行选择。12. 文档窗口:在 Word 中,用于显示和编辑文档的区域称为文档窗口,窗口内通常有一个不断闪烁的竖线“|” ,称为插入点;还有一个水平标尺、垂直滚动条、水平滚动条、试图按钮和一个文档结束标记等。13. 模板:是一种按名保存的特殊文档,所保存的是某一类文档框架,它的内容通常是一组样式的集合,它包含了该类文档的内容机构及其格式

23、化信息,利用它可以建立很多具有相同框架的文档,为生成形式相同而内容不同的文档提供了便利。最常用的模板是 Normal模板,它是一种空白模板,是用户创建文档时默认的模板。14. (文档)视图:在 Word 中,文档视图是指文档的显示方式。因不同的需要而采用不同的方式来显示文档,往往可以突出文档中用户所关心的部分,从而可以更有效地编辑文档。常见的文档视图有普通视图、页面视图、大纲视图、全屏视图、打印预览、Web 版式视图、文档结构图。15. 普通视图:是一种最常用的文档视图,显示时突出文本内容,忽略文档中除文本内容之外的其他内容,如图片、页眉页脚等。在这种视图下占用计算机资源少,响应速度快,工作效

24、率高。16. 文档结构图:文档结构图是 Word 中可以显示当前文档结构的一种视图,相当于给出当前文档的标题索引。文档结构图显示的标题结构必须是在大纲视图下创建的文档标题结构,或是在其他视图下通过应用标题样式建立的文档各级标题。文档结构图只能把文档中的各级标题提取出来,如果文档标题没有使用标题样式,则这种标题不能被提取。17. “所见即所得”:是对文档排版方面的一种描述,也是 Word 很有特点的一个功能。“所见即所得”用以描述排版的结果可以马上在屏幕上看到,也就是说。屏幕上看到的就是所得到的结果。18. 首行缩进:是指段落的第一行相对段落的左边界缩进,如默认的是首行缩进两个字符(最常见的中文

25、段落格式就是首行缩进两个汉字宽度) 。19. 悬挂缩进:是指除段落第一行以外的其余各行相对段落左边界的缩进。20. 左缩进:是指段落的左边界相对左页边距的缩进值,初始值为 0,表示左边界与左页边距重合。通过两个微调按钮可对左边界缩进值进行设置,也可以直接输入缩进值。21. 段前间距:是指当前段落与上一段落之间的间距或所选若干段落之间的距离。可以通过设置间距量来达到的要求22. 行距:是指段落内文本行之间的垂直距离,行距的设置是以段落为单位的。默认行距是单倍行距。23. 两端对齐:是指段落各行均匀地沿左右边界对齐,最后一行为左对齐。这是正文段落默认的对齐方式,这种方式能自动调整每一行中的空格,以

26、保证段落的左右边界对齐。24. 项目符号和编号:在文档中适当使用项目符号和编号可以使文档的局部层次更加分明,重点突出。25. 制表位:就是按键盘上的 Tab 键,它的作用是使文本跳到下一个预定的位置。默认的制表位是从标尺左端开始,每间隔 0.75 厘米是下一个制表位。26. 样式:就是一组字符格式和段落格式的组合,将这种格式组合命名后保存起来,便得到了一种样式,在需要时便可以通过样式名来使用所定义的格式。因此,样式主要是用来保存用户所设置的文本格式、方便格式的重复使用。27. 页面:Word 文档中的页面与通常所说的图书的页其实是一回事,它是文档版面设计和文档打印时的基本单位,图书的排版和印刷

27、也是以页为单位进行的。文档的页面通常是系统根据默认的页面大小或用户设置的页面大小自动分页的。28. 页面设置:指的是确定所使用的纸张规格和页边距,这两个数值一旦确定,页面的文本区域大小也就确定了。29. 节:在 Word 中引入了“节”的概念是为了方便设置一片文档中的不同页面格式。Word默认的页面设置有效范围是节。对于一篇文档,如果具有统一的页面格式,则不用分解;反之,如果需要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页面格式,则需要分节。在同一节内,页面格式是相同的,不同的节,页面格式可以不同。30. 打印预览:是指文档在实际打印之前,先在屏幕上模拟显示实际打印时的页面效果。通过这种打印效果的预先浏览可以防止不

28、必要的打印浪费。31. 图形处理:是指对图形的各种处理,在 Word 文档中,可以方便地插入图片,绘制图形,制作艺术字,也可以对图片进行放大、缩小及裁剪等,对图文排列位置进行调整,以使版面更加美观,图文并茂。32. 图文混排:主要是指既有文本内容又有图片、图形、表格等非文本内容的文档的一种排版形式。在 Word 中,图文混排主要是通过设置文字环绕图片的方式来实现的。环绕方式主要有上下型、四周型、紧密型和穿越型等。环绕方式设置得当可以获得非常好的图文混排效果。33.右缩进:指段落的右边界相对右页边距的缩进值,初始值为 0,表示右边界与右页边距重合。通过两个微调按钮可对左边界缩进值进行设置,也可以

29、直接输入缩进值。第 4 章 电子表格软件 Excel20001. 工作簿:是计算和存储数据的文件,若干个工作表在一起构成了“工作簿” ,其扩展名是“.xls” ,默认有 3 张工作表,最多可包含 255 张工作表。2. 工作表:就是平时所说的电子表格,是用来存储和处理数据的表格页。工作表是 Excel窗口的主体,由单元格组成。3. 单元格:是组成工作表的最小单位,每个单元格由行号和列标来定位,其中行号位于工作表的左端,顺序为数字 1,2,3,列标位于工作表的上端,顺序为 A,B,C,。4. Excel 中的数据:主要包括文本、数值、日期时间和公式等类型。5. Excel 中的名称框:在编辑栏左

30、侧,用来显示单元格或区域的名字。6. Excel 中的编辑栏:在格式工具栏下方,用于显示单元格的内容、输入编辑单元格的内容。7. 文本运算符:在 Excel 中文本运算符用“&”表示,用于将两个文本连接起来,其操作的对象可以是带引号的文本,也可以是单元格地址。8. 区域运算符:在 Excel 中区域运算符用“:”表示,表示对两个单元格之间(包括单元格)的所有单元格进行引用。9. 交叉运算符:在 Excel 中交叉运算符用“空格”表示,表示引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单元格区域的重叠部分。10. 运算符:是公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指明完成什么样的运算。主要包含算数运算符、比较运算符、文本运算符和引用运算符

31、。11. 单元格引用:公式中引用单元格,公式的复制可以避免大量重复的公式输入工作。单元格引用分为相对引用、绝对引用和混合引用。12. 相对引用:公式在复制中单元格的引用随着行的不同而自动调整,这种随公式变化而自动变化的引用称为相对引用。13. 绝对引用:在行号和列号前加上“$”符号,代表绝对引用。公式复制时引用单元格将不会随着公式位置变化而改变。14. 混合引用:是指单元格地址的行号或者列号前面加上“$”符号,公式在复制时,引用单元格行或列其中一项将会随着公式位置变化而改变,另一项将不会随着公式位置变化而改变。15. 样式:实际是一组格式化设置的集合。16. 工作表的格式:主要是对数据的使用格

32、式、字体、对齐方式、边框线、色彩、图案、行高和列宽的设置。17. 条件格式:它的功能是用醒目的格式设置选定的区域中满足条件的数据单元格格式。18. 数据清单:是指包含相关数据的一系列工作表数据行,又称为数据列表。数据清单可以像数据库一样使用,其中行表示记录而列表示字段,每一列包含相同类型的数据,每一列的第一个数据是该列数据的名称,相当于数据库的字段名。19. 数据筛选:是指在数据列表中记录非常多的情况下,把满足指定条件的数据记录显示出来,而其他数据暂时隐藏起来。Excel 提供了两种数据筛选的方法:“自动筛选”和“高级筛选” 。20. 分类汇总:Excel 可以将同类数据汇总在一起,对这些同类

33、数据进行求和、求均值、计数、求最大值、求最小值等运算。21. 编辑栏:格式工具栏下方是编辑栏,用于显示单元格的内容、输入与编辑单元格内容。22. 页面设置:是指设置文档的总体版面布局以及选择纸张的大小、方向等细节。23.有效数据:Excel 允许用户对预设区域的单元格的数据设定数据类型和范围,超出范围的数据给出错误提示信息。24.Excel 文本:指汉字、英文字母、数字、空格及其他键盘能够输入的符号。第 5 章 演示文稿制作软件 PowerPoint 2000 1. 文稿窗口:是用于显示和编辑文稿的区域。一般情况下,文稿窗口都处于最大化状态,以获得最大的编辑区域,单击菜单栏左端的按钮,可调出文

34、稿窗口控制菜单。2. 视图方式切换按钮:演示文稿窗口的左下方有 5 个按钮,它们是视图方式切换按钮,用于快速切换到不同的视图,从左到右依次是:“普通视图” 、 “大纲视图” 、 “幻灯片视图” 、“幻灯片浏览视图”和“幻灯片放映” 。3. 设计模板:包含配色方案、具有自定义格式的幻灯片和标题母版、意见字体样式,他们都可用来创建特殊的外观。4. 状态栏:处于窗口的最下方的信息栏中,用于显示有关命令或操作过程中的信息。5. 对象:演示文稿是由一张张幻灯片组成的,而幻灯片则是由一个个元素组成,这些元素如文本、插图、动画等就称为对象。6. 大纲窗格:位于 PowerPoint 窗口的左侧。在大纲窗格内

35、,可以查看和编辑幻灯片的标题以及添加、删除和移动幻灯片。7. 幻灯片窗格:位于 PowerPoint 窗口的右侧。在幻灯片窗格内,用户可以查看和编辑每张幻灯片的外观和幻灯片中包含的对象以及向其中添加动画。8. 备注窗格:位于幻灯片下方,用于添加备注。备注可以帮助演示文稿作者对幻灯片加以说明,帮助理解。9. 备注:是指演讲者为帮助自己理解幻灯片而在演示文稿中添加的说明文字或其他对象。10. 普通视图:默认的视图模式,这种方式能够全面掌握演示文稿中各幻灯片的名称、标题和排列数序。普通视图包括三个窗格:大纲窗格、幻灯片窗格和备注窗格。11. 幻灯片浏览视图:在幻灯片浏览视图中,用户可以在屏幕上同时看

36、到演示文稿中的多张幻灯片。12. 备注页视图:用户可以向幻灯片中添加文本或图形等备注信息,这些备注信息可以对幻灯片进行说明,也可以是幻灯片的设计思路,这些信息在幻灯片放映时不会出现,可以帮助作者或其他用户理解演示文稿的内容和设计思想。13. 母版:其实就是一种特殊的幻灯片格式,它控制了幻灯片中各种元素的默认样式,并且可以为幻灯片添加和修改形同的对象。14. 占位符:所谓占位符,其实就是一些虚线方框,它代表了某种对象的插入位置。15. 预设动画:使用预设动画,可以使幻灯片内的动画效果表现为对不同层次逐步演示幻灯片的内容。第 6 章 网络应用基础1. 计算机网络系统:一般地说,将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

37、、功能独立的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和设备连接起来,用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即网络通信协议、信息交换方式及网络操作系统等)实现网络中硬件、软件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换的系统,称为计算机网络系统。2. 分布式处理:是指网络系统中若干台计算机可以互相协作共同完成一个任务。这样,对于一项复杂的综合性任务可以采用何时的算法将任务分散到不同计算机上进行处理,由网络内个计算机分别完成自己的任务,使整个系统的性能增强,具有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3. 局域网:LAN,Local Area Network,一般是指在一间房间、一幢建筑或几幢建筑的网络连接,覆盖范围为几公里以内的计算机网络。4. 总线型网络:总线型结构网络的所有

38、站点都连接在一条直线型的共享通信线路(总线)上,采用广播方式进行通信。5. 星型网络:所有站点接到一个具有转接功能的中心节点,采用集中控制方式,各站点之间的通信都必须通过中心节点转发。6. 网络节点:是指交换机(Switch) 、集线器(Hub) 、网络互连时用的路由器(Router)以及负责网络中信息交换的设备。7. 网络协议:由于不同厂家生产不同类型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其操作系统、信息表示方法都存在差异。在计算机网络中,为了使计算机之间能正确地交换数据,就必须事先约定好规则,用来明确规定如何交换数据。这些为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制定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称为网络协议。8. 网络体系结构:是指网络层

39、次模型和每一层网络协议的集合。9. Internet:是由世界范围内的各种计算网络组成的覆盖范围最大、信息资源最多的国际性计算机网络,被称为因特网或国际互联网。10. IP 地址:是 Internet 中不同计算机的相互通信必须具有的相应的地址标识。它唯一地标识出主机所在的网络和网络中位置的编号。一个 IP 地址由两部分组成:网络号+主机号。由 32 位二进制位(bit)组成,每 8 个二进制位为一个字节段,共分为 4 个字节段。11. 域名系统:是一个便不再 Internet 上的分布式主机信息数据库系统,将主机名解析转换为实际的 IP 地址。12. WWW:WWW 的全称为 Word Wi

40、de Web,简称为 Web,中文名称为万维网。WWW 是建立在Internet 上的一种多媒体集合,它通过超文本(Hypertext)的表达方式,利用超链接(Hyperlink)将 WWW 上的数字信息连接在一起。13. ISP:是 Internet 服务提供商(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的缩写,是 Internet服务的提供者。14. ADSL:是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的简称,俗称“网络快车” ,是一种通过普通电话线提供宽带数据业务的技术。15. URL:URL 是统一资源定位符(Uniform Resource Locator)的缩写,俗称“网址” 。16. 超链接

41、:是一种网页元素,它允许我们同其他网页或站点之间进行连接。超链接以特殊编码的文本或图形的形式来实现链接。17. HTTP:是超文本传输协议的缩写,它是浏览器浏览网页时使用的协议。18. FTP:文件传输又称 FTP,FTP 是文件传输协议(File Transfer Protocol)的缩写,它是一个双向的文件传输协议,允许用户在本地计算机和远程计算机之间传送文件。它是最早的,也是最重要的 Internet 服务之一。19. 搜索引擎:是在 Internet 中执行信息搜索的专门站点,它在 Internet 中主动搜索Web 服务器中的信息,然后将搜到的信息建立索引,并将索引内容存储到可供查询

42、的大型数据库中。搜索引擎提供的搜索方式有两种:分类目录搜索和关键词搜索。20. BBS:是电子公告牌系统的简称,它是 Internet 用户相互之间可以进行多对多交流的平台。21. 远程登录:指一个本地用户在远程主机有一个账号,并通过该帐号登录远程主机,使本地计算机成为远程主机的终端,以访问远程主机系统资源。简称 Telnet。22. HTML:是一种超文本标记语言,可以用它描述 WWW 上的超文本文件。HTML 通过在正文文本中嵌入各种标记(tag) ,使普通正文文本具有了超级文本的功能。23. 动态网页:又称交互式网页,指网页从服务器传递给客户端的时候,由服务器把它转换成相应的 HTML

43、格式,而且会根据用户的要求和选择在服务器端作出相应的响应。24.局域网(LAN):一般用于在一间房间、一幢建筑或几幢建筑的网络连接,覆盖范围为几公里以内。局域网技术发展迅速,应用日益广泛,是计算机网络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25.城域网(MAN):一半分布在一个城市或城市的一部分,覆盖范围为几公里以内。它是比局域网规模大的一种网络,城域网设计的目标是要满足几十公里范围内的大量企业、机关、公司多个局域网互联的需求,以实现这些用户之间的数据信息的传输功能。26.广域网(WAN):分布范围从几十公里到几千公里乃至上万公里,可以覆盖一个国家、地区,或横跨几个州,形成国际性的远程网络。Internet(因特网)是一种典型的广域网。27. 网卡:是构成网络的基本部件,主要用途是连接局域网中的计算机与局域网的传输介质。07 年真题01鼠标拖动:又称拖曳,指在按住鼠标左键的同时移动鼠标,到目的地释放按键的动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自考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