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题式校本教研的探索与实践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中,如何创新校本教研方式,丰富校本教研内容,形成有特点的校本教研活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通过对主题式校本教研的认识和实践,对教研形式和内容进行了具体的介绍。关键词:主题式 校本教研 教研方式 教研内容随着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创建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项目于 2003年 12 月在上海正式启动,校本教研也越来越受到各校的重视。如何创新校本教研方式,丰富校本教研内容,形成有特点的校本教研活动,以满足教师在教研过程中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当前校本教研中值得探索的问题。我校及我们体育教研组以聚焦课堂、以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主线,精心设计
2、、组织开展了“主题式”校本教研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笔者将实践中的研究与体会等归纳整理,形成文字,供同行们探讨和借鉴。1 对主题式校本教研的认识学校是教师职业生涯的重要场所,是教师成长的摇篮。学校理应为教师的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实现、专业发展而服务。根据教师的教学实践,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是全面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校本教研包含三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校本教研必须以学校发展为本”,强调必须从学校实际出发,围绕学校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教研工作,为学校的教育发展服务。第二层含义是:“校本教研必须以教师发展为本”,必须确立教师在校本教研中的主体地位。让教师成为研究的主人,通过
3、校本研究来培养教师、提高教师素质,为教师的自我发展、价值实现服务。第三层含义是:“校本教研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是培养人、发展人的事业,校本教研要研究学生,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尤其要解决学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要有针对性,讲求实效性,反对形式主义。“主题式校本教研”,则是以推进新课程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为学校教学研究的主题,学校学科教研组的教师围绕主题开展的一系列教学研究活动。2开展主题式校本教研的几点做法 21 确定主题。A、发现问题。教研内容往往源自于日常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因而,学校和教师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善于结合工作实际,寻找有价值的研究问题,根据问题,选择和确定具体的
4、教研内容。B、确定主题。将问题上升为研究主题,通过规范性的校本实践,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手段。C、组建团队。在此基础上组建研究团队(我校分教研组和课题组)。明确分工,确定研究的基本思路,着手制定研究计划。22 设计方案。根据确定的主题和思路,需要设计针对性的研究方案,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修正和完善。A、学习准备。个体或者团队应该为有效完成研究而进行有目的、有针对的教育理论和他人相关研究成果的专题学习,形成理论制高点。通过专题讲座、案例研读、撰写反思等形式用理论武装自己。B、专业咨询。发挥学校聘请专家组的引领作用,帮助教师理解研究中的困惑和问题,避免实践过程中方向迷失,提高研究效能。C、组间研讨。
5、借助组员之间的集体讨论、集体备课等形式,发挥集体智慧。23 优化方案。教学问题日益复杂。研究方案的设计也必须多样而有针对性,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修正完善。A、组内征询。把研究方案通过组内活动,听取教师的评析和建议,使问题得到深入探讨。充分发挥集体智慧。B、优化方案。结合他人的意见,由方案的主要实施者对原研究方案进行系统的再设计,不断优化完善,使之更具操作性和可行性。24 组织实施。根据优化后的方案,组织教师个人或团队进行校本实践研究。A、校本实践。在教学中,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有计划地推进实施步骤,并把阶段性成果及时整理汇总。B、行动跟进。实施的过程可以是个体的行为,也可以是团队的协作,帮助教师及时
6、反思并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改善学习行为并追求进步。25 网络研讨。网络化教研也是跨校区、跨学校交流沟通的发展趋势。A、个性反思。在一轮教学实施当中或之后,教师要加强反思,通过撰写反思心得、教学案例、问题诊断、课例研讨、研究论文等方式,提高自我反思和教学研究的水平。B、设立个人博客。我们在学校网络平台设置了教师博客,要求每位教师在个人博客把设计方案、相关教学资源、课例、教学反思等内容及时发布进去,形成教研资源库。C、互动研讨。传统的学校教研活动,因为受学科、内容、时间等条件限制,很难做到全员参与,即便参与,活动的议程固定,发言人数有限,被动听众多,效率较低,教研资料备份困难,更难于共享。而通过
7、网络,可以不受所有这些因素制约,真正实现交流对象的角色平等,交流机会的充分均衡,实现无障碍的参与与探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的最大化。3主题式校本教研活动操作实例。例:我校体育组围绕“我的课堂缺少什么”主题开展的校本教研活动的操作流程:31 对照优质课,寻找不足。A集体观看市级优质录像课攀爬并在各校区进行交流和个别观看。B将听课评价表进行汇总交流,寻找分析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和差距。C依据录像课的评课、总结和组内教师的自我分析,寻找出教研组共性问题,提出亟需解决的问题若干,将其列为学校“责任杯”教学竞赛需重点研究和改进的中心。32 集体备课和实践课。A、执教老师对实践课的进行构思,在教研活动中,组内老
8、师对设计谈各自对本课的看法和认识。B、执教老师说课,各位组员根据设计,对教学方法手段、教学流程、评价方式等方面讨论并给予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C、执教、观摩学校教学竞赛实践课。33 研讨实践课情况。A、教师观摩实践课后分校区、网上交流讨论看课感受。B、总结得与失、教学改进的达成度,并给予改进的具体方法、手段。34 第二次执教、互动研讨A.再次执教署级实践课。B.外校老师与教研组老师互动点评。4主题式校本教研的收获在主题式校本教研活动中,教研组能做到研讨主题明确,所有的教研组成员尽管分工不同,但都能围绕主题展开评议,发表见解,体现的是一个团队的智慧和力量。这种主题化、系列化的教研活动,有计划有目的地实施,在小课题的串联下,一研一得,循环上升,可以实实在在地解决教学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提高了校本教研的质量,提升了教师课堂教学研究的能力,更是对新课程背景下的教研形式和内容的一次创新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