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词类活用 一、 字 1、 字音: 汜,fn,字的左边为“三点水” ,故其义必与水相关。指汜水,是位于郑国境内的一条河流。另外, “范”字的读音也是由草字头下面的“汜”的读音而来。 缒,zhu,字的左边为 “绞丝旁” ,故其义与绳索、丝绸相关。 意为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其造字法采用“形声构字法” ,左边为绳索之形,右边是其音,“缒”的读音就是根据“追”而来。 共,本为象形字,下面两点为盛食物的器皿之足,意为祭祀用的食品等,而文中是一个通假字,通“供” ,供给之意,读 g ng。 阙,形声字, “门”为形, “阙”为声,读作 qu,意即门户受损。 逢,是多音字,做姓氏用时,读 png。 2
2、、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 “矣” ,了。 )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通 “供” , 供给、供应。读 gng) (3)夫晋,何厌之有(厌,通 “餍” ,满足。 ) (4)秦伯说,与郑人盟(说,通“悦” ,高兴。读 yu。 ) (5)失其所与,不知(知,通 “智” ,明智,聪明。读 zh) 二、词 1、词类活用: 烛之武退秦师(退,使动用法,使撤兵。 ) 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军,名词作动词,驻军。 )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亡,使动用法,使灭亡。 ) 越国以鄙远(鄙,名词意动,把当作边邑;远形容词作名词,远地。 ) 领之厚,君之薄也(厚,薄,形容词作动词,变雄厚、变薄弱。
3、 ) 即东封郑(东,名词作状语,向东;封名词意动用法,使成为疆界。 ) 若不阙秦(阙,动词使动用法,使削弱。 ) 阙秦以利晋(利,名词使动用法,使获利。 )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敝,形容词用作动词,损害。 ) 共其乏困(乏困,形容词作名词,缺少的东西。 ) 2、古今异义 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例如: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东道主 今义:请客的主人。 古义:出使的人。例如:行李之往来。 行李 今义: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等。 古义:缺少的东西。例如:共其乏困 乏困 今义:疲劳。 古义:那人。例如: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 今义:对已婚女子的尊称。 三、特殊句式 1、判断句 是寡人之过也(“也”表示判断)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否定判断) 2、省略句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省略介词“于” ) (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 (省略主语“烛之武” ) 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省略介词“以”的宾主“之” ) 3、宾语前置句 夫晋,何厌之有?(“有”的宾语“何厌”前置, “之”作为标志。翻译时要调整为“有何厌” ) 4、状语后置 以其无礼于晋(介宾短语“于晋”作状语,后置,翻译时要调整为“于晋无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