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欢迎各位家长的光临。很感谢朋友们能够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关注亲子问题,我为孩子们感到高兴。同时,我也恭喜朋友们已经开始了完善亲子沟通的第一步。先介绍一下我自己,我有三个角色,首先,我是中学教师,其次,我是心理咨询师,同时我还是一名儿童文学作者。我的三个角色我都很喜欢,也很投入地去做,同时也给我带来丰富充实而又快乐的人生。可以说,接触到心理咨询,投身于儿童文学的创作,是我生命中的一个转折点,让我曾经觉得很繁琐乏味的教师生活变得多姿多彩起来,也让我的课堂变得妙趣横生。我们有理由相信,能够有缘走进这间教室,我们能够坐在一起探讨有关家庭教育的问题,亲子沟通的问题,这也会成为一些朋友们包括我们的孩子生命
2、中的转折点。我知道,大家最最关心的就是孩子们的学业问题, 我也理解,因为我也是一个初中学生的家长。但是,我们通常能够想到的,已经运用在生活中的一些方法,在推动孩子们的学业进步上,到底有多大的效果呢?是的,有一部分已经被证明了,没有效果。那么,今天我们先抛开学业不说,从探讨亲子沟通问题入手。也许这恰恰正是解决学业问题的一个前提和关键。请在座的家长想一下:你最近一次微笑着注视自己的孩子,真正是把他当做自己血肉相连的独特的孩子,而不是那个以学习为业的学生,是在什么时候?您最近一次拥抱您的孩子,是在什么时候?我在一次心理培训课上曾经就被专家指出:不会拥抱孩子。从那时开始,我就开始反省自己:我该怎样去表
3、达对孩子的爱?您最近一次和自己的孩子亲亲热热地说会话,不带一点点的批评和指责,只是静静地倾听和回应,是在什么时候?家长们的回答多数是:记不清楚了,或者是“我还微笑地看着他!烦都烦死了!哪有心情对他笑?”注意到了吗?我们的负面情绪在阻止我们表达对孩子的爱。或者是“我也想抱抱他呀!可他把我推开了!”想过没有,孩子为什么把家长推开?也或者是:“本来打算好好谈谈的,可是说着说着就火了”。实际上,大多数时候是我们家长在说,孩子在听,一会就厌烦了。而且有时候孩子脾气还挺大,对吗?沟通的效果决定于回应,没有回应的沟通,就没有效果。下面我们一起检视一下我们的语言模式:在您和孩子的日常对话中,什么词或什么话您使
4、用的次数最多、重复频率最高?我们得到的调查资料显示,有这么几句话高居榜首:“快点!”不耐烦的催促。“学习要认真!”笼统的指示。“不要看电视了!”否定指示。“你怎么会这样!”“你怎么回事?”不接受的指责。“我说过你多少遍了!”无可救药的预言。“你真没出息!”贴标签。“你真不听话!”贴标签。我们一起来检视这些句子背后的潜台词。“快点!”(不耐烦的催促)。不好意思,这两个字,我也常用,同样,让我戒除这个词,一时半会儿,我也很难做到。但是,我已经觉察出来了,这个词语的背后的潜台词是“你太慢!”何况,我们再加上不耐烦的语气和紧皱的眉头,甚至,再来上一脚,搡上一把。结果呢?孩子快了吗?是不是,孩子从此做事
5、就不磨蹭,不拖拉了?我们不得不承认:事与愿违。注意了:大多数“说什么”和“怎么说”同等重要。有些时候,说话的语气神情甚至比内容本身更具杀伤力,更容易激起孩子的反感。然而,戒除这个词语,很难,但不是做不到。我们既然知道了这种催促没有效果,就要找到新的方法,尝试去改变。我们可以做以下思考:“说快点是想让孩子怎么样?”“想让他不拖拉,做事干脆,有时间观念!”“达到这个目的还有其他更好的方法吗?”凡事都有至少三个解决方法。在催促孩子时,至少也可以做到平心静气地催促,去除不耐烦的语气,舒展开紧皱着的眉头。“学习要认真!”(笼统的指示)。孩子知道怎样学习才算认真吗?我们告诉过他们怎样就能认真了吗?我的女儿
6、就曾经有过这样的问题,五六年级的时候数学考试总是马马虎虎,说实话,我也是从指责中穿越过来的。当我发现指责,批评没有用处的时候,我开始了艰难的改变。我是在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注意力上狠狠地下了一番功夫的,我发现,自信心的提高和注意力的培养对学业进展非常有帮助。我们这个假期要开展的“集中注意力”心理团体活动,就是通过一些注意力的训练小游戏,调动团体动力,训练孩子们的注意力,培养孩子们的自信心。这些训练放在团体中,已经被证明了的,有很好的效果。在这里给家长们介绍一个“小方格游戏”,对锻炼孩子们的注意力很有帮助。我们会在我们的心理活动中,用小组比赛的形式训练孩子们做这些游戏,孩子在团体中汇感受到平等和尊
7、重,爱和归属,竞争和合作,体会注意力汇集于一点的高度集中带来的高效率。这些都是心理团体活动的魅力。“不要看电视了!”很典型的否定指示,孩子不知道不看电视,要我做什么?或者是无非是要我去写作业。孩子们很反感家长要把他弄成一个只知道学习的机器。也许,我们需要考虑除了学习,我们还可以要求孩子们做些什么?而且,心理学表明,我们的大脑不接受否定词,大脑接收到的信息是“看电视”!大脑自动把“不要”给屏蔽掉了。“你怎么会这样!”“你怎么回事?”(不接受的指责)。很显然,我们家长不接受孩子“会这样”的现实,不接受孩子在这个时候会有这样的感受。这样的话很容易让孩子产生无所适从的感觉,不被接受的感觉。他们面对一些
8、我们看来也许很小,不值得这样的事件时,就会想:我到底应该怎样?才符合爸爸妈妈的期望。不被接受,没有归属感,没有安全感对于成长中的孩子们来说,会是很大的打击。但是,他们没有机会表现出来,或是不敢,不能,不知道怎样表达,只好压抑下去,做出无所谓,或是攻击于外的表相。而这些更加给了我们家长不接受他们的理由。可是,我们的孩子是多么需要得到父母的接受和肯定呀!“我说过你多少遍了!”(无可救药的预言)。孩子是很聪明的,他们能够从我们说话的内容和语气里听出“无可救药”来,那么,他们会用行动来证明给我们看,他就是无可救药的。我们的预言将被一次又一次的证明。我们家长到底是想引导孩子,还是要证明自己的预言正确呢?
9、“你真没出息!”(贴标签)我们家长给孩子贴了一个“没有出息”的标签,孩子也会用行动不断地向你证明你的预言是正确的。“反正我已经是没出息了,爱怎么着怎么着吧!”孩子们最可怕的就是自尊心的底线被击垮。“你真不听话!”同样也是贴标签。为什么要孩子听话?孩子们为什么要听话?孩子为什么不听话?孩子不听话就表示沟通无效。以上可以说都是我们常用的无效的沟通语言模式。就孩子听话这个问题上,在这里我和大家分享台湾著名的 NLP 导师李中莹先生的一些心得,以期望改变家长们的心态。李中莹先生被认为是华人世界最成功的 NLP 导师之一。NLP 是英文神经,语言的,程序三个单词的缩写,李先生把它译为“身心语法程序学”简
10、单解释为研究我们的脑如何工作,知道了脑如何工作,就可以配合和提升它,使人生更成功快乐。李先生首先声明:不是鼓吹孩子不要听话,而是想帮助家长明白,真正需要孩子听话的机会不多。李先生解释说:1 多听话就会少用脑。大脑神经网络需要不断接受新鲜刺激,才会形成新的神经网络。一个人在出生之前,脑中的 1000 亿个神经元已经几乎全部准备好,而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网络则是十分稀疏的。因为婴儿未能意识思考,故此,他只会凭外界的刺激而制造连接网络。任何声音、景物、身体活动,只要是新的(第一次),都会使得脑里某些神经元的树突和轴突生长,与其他神经元连接,构成新的网络。同样的刺激第二次出现时,会使第一次建立的网络再次活
11、跃。就是说,新网络只能在有新刺激的情况下产生。一个人的一生之中,不断有新的网络产生出来,同时有旧的网络萎缩、消失。凡事只要听话就能解决,大脑没有运用的机会,便不能发展出更高的智力。脑子越用的多越聪明,也就是咱们平常说的“越淘气的孩子越聪明”就是这个道理。2 听话是依赖性格的温床。家长为孩子做好了安排,孩子只要听话便会事事妥当,这样的孩子长大就会一个软弱无力,凡事都要有人说话好让他去听的人。想象一下,你的女儿在成长时十分听话,自己从来没有独立思考,自主选择过,等长大后送去美国读书,环境变了,没有父母说话给她听了,她也许会把第一个认识的男孩当作父母的替身,而跟定了她。结果会怎样?这不是我们心目中理
12、想的恋爱婚姻吧?3 孩子听话是以自主能力的缺失为代价的。孩子出生时没有一点自主能力,而18 年后,家长总是希望孩子已经掌握了充分的照顾自己的能力。那就是说,孩子的成长应该每年培养出大约 5%的自主能力,也就是每年少了 5%的“听话”。家长的责任是帮助孩子成长,也就是发展出孩子以后要用的自主能力。家长只顾享受孩子听话的安心和方便,就不顾孩子的未来了吗?4 听话的孩子只会是家长的简单复制。家长总是希望下一代比自己更好,对吧?但是如果要求孩子完全听话,再好也不会超过自己,更何况模仿一个人,孩子再好也只能学得八成,那要求孩子事事听话,结果自然就是一代不如一代了。所以,家长要容许孩子不听话。家长们有的会
13、说,我的孩子已经够不听话了,就这样下去行吗?说实话,不行!我们这里讲的“不听话”是培养自主能力的“不听话”!而不是“胡作非为”的“不听话”的纵容!容许孩子不听话只是沟通的第一步,家长还应该做的是引导孩子运用自己的头脑思考,找出更多的可能性,学会做出好的决定,然后,自动积极地去执行那个决定,有效果就继续,没有效果就改变,寻找更好,更多的可能性。这样孩子才更能够为自己的决定和结果负责。那时,他不一定听家长的话,听自己的话就能把事情做好,何乐而不为?重要的是:倘若事事不分青红皂白都要求孩子听家长的话,亲子沟通的渠道就堵塞了。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重建良好的亲子沟通。那么重建良好的亲子沟通的关键在哪里?
14、在家长身上,大家不要抵触,我们这么承认,起码能给自己一个安慰:控制权仍然在我们的手上。既然我们一直在用无效的方法处理孩子的行为,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了这些方法到现在为止无效,那么我们家长可以选择放弃旧方法,尝试新的方法!首先家长要改变心态:1,要想孩子有所改变,家长必须先改变。这是最重要的一点。2,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反省自己,我们改变自己同样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家长一定要有耐心。3,现在家长对孩子关注得多,但多在行为上,多在学习上,一定要质量并重,既要有时间,也要全身心投入,多关注孩子的情绪和感受。我们也会继续开展关于训练青少年情绪管理能力的心理团体辅导。现在,我们的心态在一定程度上有了改变
15、,接下来,我们先看一个例子,这是我在网络咨询中一位家长给我发来的邮件,我们一起探讨这个问题:妈妈这样说:“从错的题目上看:审题不认真。没读懂题。做题思路不对。她一看出错就不高兴,懒洋洋地。改了第一页,还是改不对。她觉得我声音高,脸色严厉,我嫌她不用心。我在说教时,她打断了我:行了!”我们一起探讨“她一看出错就不高兴”这句话:孩子这时候的感受是什么?该不该有这样的感受?这种感受是对还是错?家长是该接受这种感受,还是要否决她?你想要孩子怎么样?你的要求符合孩子的年龄吗?我们得出的结论就是:我们的孩子是很情绪化的,情绪有正面和负面之分,但没有好坏对错之分,负面情绪也有它自己的正面意义。也会给我们带来
16、一定的好处。比如“失望”的情绪会让我们更加努力,来避免更大的失望。如果我们否决孩子的感受,孩子可能会更激烈。用“共情”来接受孩子的情绪也许最好。而“共情”是一个心理咨询的技巧,就是站在对方的角度理解他的情绪感受。我们做一个练习,举例说:孩子一进门就说:妈妈,烦死了,今天老师有病了,留了那么多作业!“您作为家长,怎么说?接受了孩子的某种感受和情绪,孩子才会觉得有沟通下去的愿望。在交流中,我们在语言模式上可以多用正面词语。比如:“把你的玩具收起来!”代替“不要乱扔玩具!”用“坐到妈妈这里来”代替“不要到处乱跑”。我帮学生们检定过他们的语言模式,如:“我不会做”改为,我()就会做了。把否定消极暗示,
17、改为肯定的积极暗示,思维的重点就从逃避转移到解决问题上来了。说到这里,有必要提一提“赏识教育”,首先必须承认赏识教育不是万能的,就如同承认世界上没有真理一样。所以赞赏是有技巧的。一味的无原则的赏识反而会适得其反。1,要具体说出赞赏孩子的原因,如“宝贝帮妈妈晾衣服了,你真棒!等等。2,赞赏过程比赞赏成绩更有效。如“你今天考试得了 90 分,真是太好了,你是怎么做到的呢?”或者说:“你考试得了 90 分真是太好了,我看这全是因为你考前自定计划,专心复习,不看电视,你的自制力妈妈真是佩服!”就把赞赏的焦点放在过程上了。如果说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沟通已经很困难了,那么下面有一个方法也许适用:就是共同度过一
18、个“太空时间”,它是一个能够挽救濒临破裂的关系的技巧,是当亲子关系出现危机时的紧急处理机制,我们把它称为“亲子关系的急救箱”。在“太空时间”里,双方要把所有不愉快的记忆或者情绪抛开,就像一家人做火箭去了太空,把所有的不愉快都留在了地球上。 孩子可以毫无拘束地说出心里话,家长也要毫无保留地献出关怀,支持及爱双方都可以坦诚说出内心的情感需要,说些大家在一起的开心事儿,把对方视为最可信赖的朋友。在这个时间里,不争论,不抱怨,不算旧账,不谈判,不逼对方表态。当需要“太空时间”时,亲子关系已经非常需要处理了,所以家长必须不断提醒自己,维持上述态度,把一次“太空时间”做出效果来。这对于维护良好的亲子关系,
19、有特殊的作用。时间不应少于 30 分钟,最理想的是 1 小时左右。切记!这个技巧的成败操控在家长的手里。这些只是一些基本的亲子沟通技巧,家庭教育重在改变心态,如果心态调节不过来,技巧只会停留在技巧层面上。而心态的改变不可能靠听了我这么一番话,立竿见影,就调整好了。所以,我们为家长们设计了“家庭教育沙龙“和”家庭教育心理辅导“,前者是依靠团体动力,通过互助沟通,辅之以咨询师的崭新理念的传达,达到改变心态,进而改变行为的目的。后者是个体辅导,针对实在是无能为力的家长,先改变自己,再试图去改变孩子,咨询师会陪伴家长,帮助或引导朋友们发觉自己潜在的力量,更好地担负起为人父母的责任。只有一种职业不经培训
20、就上岗了,那就是“父母“。做好父母是每个家长的本能,但是,做”好父母“是需要学习的。我们还为孩子们设计了一些“心理团体活动”和“成长个体咨询”,调查显示,学生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主要的不是思想问题,品德问题,或是学习态度问题,而是心理上的问题。学生面临越来越重的学业压力,人际交往不良,和父母沟通困难等等问题,都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心理健康教育正是起了这样一个预防和发展的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的厌学大多数时候跟学习态度无关,学习能力才是关键因素。孩子没有发展出实用的学习能力,多次的学业挫败才是厌学的真正原因。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决策力,意志力,创造力等等。我们设计了一些课程,着眼于培养孩子们的学习能力,促进潜能开发。并帮助他们发展自我认识和自我接纳能力,训练情绪管理的能力,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和生涯规划能力等等。这些都是孩子面对未来的生活必须的。“个体咨询“适合一些自觉心理健康有些失衡的,有很好的自知力,和很强的求助意识的孩子们,我们专业的支持和真诚的心会陪伴孩子走过人生中重要的旅程。谢谢大家!大家有什么问题,我们可以互动沟通,现场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