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现代诗赏析.doc

上传人:tangtianxu1 文档编号:2937813 上传时间:2018-09-3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1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诗赏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现代诗赏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现代诗赏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现代诗赏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现代诗赏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能读千赋 自能为之1品读现当代经典新诗断章断章是“新月派”诗人卞之琳的代表作品。 断章创作于 1935 年 10 月,是一首精致的哲理诗。据作者自云,这四行诗原在一首长诗中,但全诗仅有这四行使他满意,于是抽出来独立成章,标题由此而来。该作品含蓄蕴藉,但语言却极朴素、平实,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错误错误是中国台湾当代诗人郑愁予于 1954 年写作的一首现代诗。全诗以江南小城为中心意象,写出了战争年月闺中思妇等盼归人的情怀,寓意深刻,是现代抒情诗代表作中之一。错误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

2、月的柳絮不飞你底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注释底:通“的”,多见用于民国时期。跫(qing)音:脚步声。能读千赋 自能为之2死水死水是现代诗人闻一多创作的一首诗歌,通过对“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多角度、多层面的谱写,揭露和讽刺了腐败不堪的旧社会,表达对当时统治环境的愤懑之情和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这首诗每节押韵,读起来节奏分明,音韵铿锵;外形方正整齐,形成均衡美、对称美;注意挖掘语言的色彩感,构成美丑迥异、富有暗示性的画面。创作背景1922 年,诗人怀着报效祖国的志向去美国留学。在异国的土地上,诗

3、人尝到了华人被凌辱、歧视的辛酸。1925 年,诗人怀着一腔强烈爱国之情和殷切的期望提前回国。然而,回国后呈现在他面前的祖国却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景象军阀混战、帝国主义横行,以至于诗人的感情由失望、痛苦转至极度的愤怒。死水一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创作的。死水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漂满了珍珠似的白沫;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

4、是美的所在,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2能读千赋 自能为之3词句注释一沟绝望的死水:比喻在军阀统治下黑暗腐败的旧中国。清风:比喻一切新鲜的思想和力量。漪沦:细波。破铜烂铁:指破旧锈烂的铜铁器。翡翠:玉器。罗绮:丝绸衣裳。霉菌:真菌。酵:有机物由于某些菌或酶而分解。鲜明:指色彩明亮。丑恶:丑秽邪恶。开垦:指开创某种事物。3 朦胧诗:是指成长于“文革”时期的青年诗人的具有探索性的诗歌,由石天河从国外引入。他们多强调主体的真实,追求艺术表现上的意象化、象征化和立体化,多蕴涵着伤感情调和反叛精神。代表人物:北岛、舒婷、顾城、江河。海子(1964-1989),原名查海生,出生于安徽省,当代

5、青年诗人。 海子在农村长大。1979 年 15 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1982 年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 1983 年自北大毕业后分配至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海子带着对诗歌精神的信念走入诗歌,走入永恒。他直接成为这种精神的象征。海子的诗歌精神即浪漫精神。海子是一个抒情诗人。海子曾说过,抒情就是血。他的所有作品都呈红色,都是用血浸泡过的,都是经过了火烙后生成的。从 1984 年的亚洲铜,到 1989 年3 月 14 日的 春天,十个海子,表现出诗人一生的热爱和痛惜,对于一切美好事物的眷恋之情,对于生命的世俗和崇高的激动和关怀。海子的诗歌世界是非常复杂的,他的诗歌观念是对古代史诗、近代

6、抒情诗、浪漫主义诗歌和现代主义诗歌理念的综合。从思想上,他接近于一个存在主义者;从情感上,他接近于一个浪漫主义者;从精神上,他接近于一个“狂人”式的先知;从认知方式上,他又是一个充满神性体验色彩的理想主义者。在诗学观念上,他深受尼采、海德格尔等人的影响,相信“酒神体验”的力量,相信“大地”原始伟大的本质力量;在艺术观念上,他又特别认同凡高、荷尔德林那种疯狂的气质。海子的抒情诗写得很美,充满了神启式的灵悟意味,笔下的事物放射着不同凡响的灵性之光。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于 1989 年所写的一首抒情诗。全诗共三节,第一节表现了诗人对质朴、单纯而自由的人生境界的向往,对“永恒”

7、、未知世界的探寻精神。第二节写诗人找到幸福后无法抑制的喜悦之情。第三节写诗人对世界的祝福。诗人将直抒胸臆与暗示、象征手法结合起来,使全诗既清澈又深厚,既明朗又含蓄,畅快淋漓而又凝重、丰富,能读千赋 自能为之4抒发了诗人的向往幸福而又孤独凄凉之情。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顾城 顾城,中国朦胧诗派

8、的重要代表诗人,被称为当代的“唯灵浪漫主义”诗人。顾城在新诗、旧体诗和寓言故事诗上都有很高的造诣,其一代人中的一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成为中国新诗的经典名句。避 免你不愿意种花你说:“我不愿看见它一点点凋落”是的为了避免结束能读千赋 自能为之5您避免了一切开始相信未来相信未来是食指作于 1968 年的一首朦胧诗。该诗以其深刻的思想、优美的意境、朗朗上口的诗风让人们懂得了在逆境中,怎样好好地生活,怎样自我鼓励,怎样矢志不渝地恪守自己对明天的承诺。该诗曾以手抄本的形式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并迅速传颂于一代青年人的口中,食指因此也拥有了“知青诗魂”的称号。相信未来当蜘蛛网(1)无情

9、地查封了我的炉台(2),当灰烬的余烟(3)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4)写下:相信未来。当我的紫葡萄(5)化为深秋的露水(6),当我的鲜花(7)依偎在别人的情怀,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8),在凄凉的大地(9)上写下:相信未来。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10),我要用手撑那托起太阳的大海(11),摇曳着曙光(12)那支温暖漂亮的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13)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不管人们对于我们腐烂的皮肉(14),那些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是寄予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还

10、是给以轻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讽。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15),那无数次地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能读千赋 自能为之6是的,我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相信未来,热爱生命。1注释(1)蜘蛛网:黑暗的势力。在生活中,“蜘蛛网”出现在人的活动长久消失的地方,这些地方往往落满灰尘,给人以黑暗或者灰暗的色调,且毫无生机,死气沉沉;而“网”这一意象中心语带给人的切身感受是全身性的“束缚”,所以诗句中用了一个词叫“查封”,显然是对“束缚”这一意象信息的象征性提升。所以“蜘蛛网”这一意象蕴含着“灰色调”、“毫无生

11、机”、“给人以束缚”这样三个符合语境的信息。(2)我的炉台:产生希望的地方。之所以把“我的炉台”作为一个意象,是因为“我的”二字的加入更符合对“意象”的定义: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相信未来写于北方,食指也是北方人,在东三省,公历十月一日就要下雪,取暖是北方人非常日常的生活方式之一。在没有暖气供应的时候,炉子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取暖的工具,带给人的是一种日常的普世的温暖。故“我的炉台”可以理解为带给“我”内心以温暖的一切生活,进而转化性的理解为“我”内心对生活的热情、希望甚至理想。而这一切,都被现实中“灰暗的”、“毫无生机”且到处“给人以束缚”的外在社会给无情地“查封”了。(3)灰烬的

12、余烟:残余的希望。“灰烬”和“灰烬的余烟”带给人完全不同的感受:“灰烬”是静态的,黑沉沉的死寂;“灰烬的余烟”中心语在“余烟”,它是动态的,从“灰烬”之中袅袅升起,带给人以些微的动感和可能燃烧的希望,所以“灰烬的余烟”显示着死寂之中的希望。虽然生活有如“灰烬”般的死寂,但依然有“余烟”般的“叹息”显示着生命尚存的气息和希望。(4)美丽的雪花:指纯洁与质朴。“雪花”在诗人内心首先是“美丽的”,构成心灵上的亮色和愉悦;其次,“雪花”的洁白和“蜘蛛网”的灰色调以及“灰烬”的黑色调构成色彩上的强烈对比,带给人以愉悦和乐观的情绪,给人以希望。再次,雪花可以覆盖肮脏的大地,让整个世界焕然一新,给人一个崭新

13、的未来。(5)紫葡萄:成熟的果实。“葡萄”是夏季里甜蜜的收获,最成熟的葡萄是紫色的,所以可以说“紫葡萄”是人生命力旺盛时最甜蜜的收获。同时,紫色也是一种高贵的生命的颜色,这种高贵源自于苦难中不屈不挠的顽强的生命力。诗人写相信未来时二十岁,时值生命力旺盛而有才华的季节,相信未来这首诗本身就是诗人在这个人生季节里最美的收获,同时诗人也在人生的困境和磨难中生存着,所以这里两种关于紫色的分析都与诗人的写作语境相吻合。(6)深秋的露水:失望的情感。秋主肃杀之气,“深秋”更是万物衰败的季节,“露水”虽然清纯,但对生命的滋养实在有限,在这个肃杀的季节,任何的风吹草动都可以抹杀它的存在,极易消逝。所以“深秋的

14、露水”象征极易消逝的事物甚至人脆弱的存在以与“紫葡萄”的内涵相照应。能读千赋 自能为之7(7)我的鲜花:美好的情感。“鲜花”在“情怀”的暗示下自然的指向了成功、荣誉以及获得它们的机会或者平台,“我的鲜花”指原本属于“我”的或者我原本应该有的机会、荣誉、成功等现实中都成了“别人”的了。(8)凝霜的枯藤:遭受不幸,但有任性的不屈精神。“枯藤”顾名思义指枯干的绝无生命力的藤,“凝霜”虽已无法滋养枯藤的生命,但诗人选择“凝霜”的“枯藤”来书写很好的表明了他内心的“固执”固执于生命的希望,哪怕非常的微茫。(9)凄凉的大地:黑暗的现实。“大地”是永远的母体,是永远的诞生和死亡之所。尽管在现实中“凄凉”,但

15、反动的必将速朽死亡,正义的必将重见光明,大地的生命力是无法抹杀的。(10)天边的排浪:象征着时代的暗流。 以作者所处的时代(1968 年),可理解为时代的潮流曙光:象征希望。排浪,定语是“涌向天边的”,这是一种无限的气势和力量。(11)大海:定语是“托住太阳的”,这是一种雄浑博大的气度和胸怀。(12)曙(sh)光:即清晨阳光。阳光是万物生长的生命之源,而“清晨”的阳光又暗示了黑暗的过去和黎明的到来。诗人“摇曳”着这清晨的阳光,有着对美好生命力的确信,有着对黑暗时光必将消亡的确信。(13)人们的眼睛: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这是“未来”的人们的眼睛,“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她有看透岁月篇章

16、的瞳孔”,即诗人相信未来的人们具有一种拨开历史迷雾的理性。(14)腐烂的皮肉:指“那些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在与后面的“脊骨”相对照之后可以知道,这些惆怅、苦痛是表面的创伤、暂时的困难。又指我们保守的思想。(15)我们的脊(j)骨:执着的追求和坚守的精神。指“那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脊骨”支撑着人的躯体,一般用来象征一个民族的脊梁。在这里内化为一个群体“我们”的精神支柱,而这些精神上的“探索”无疑也是对一个处在困境中民族出路的探索。诗人相信“未来”的人们会用历史的理性对他们受到的伤害、有益的探索“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舒婷原名:龚佩瑜 祖籍:福建泉州,1952

17、年出生于福建石码镇(漳州龙海)。朦胧诗派的代表作家之一,致橡树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作之一,与北岛、顾城齐名,舒婷的诗,有明丽隽美的意象,缜密流畅的思维逻辑,从这方面说,她的诗并不“朦胧”。只是多数诗的手法采用隐喻、局部或整体象征,很少以直抒告白的方式,表达的意象有一定的多义性。致橡树 舒婷能读千赋 自能为之8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18、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 足下的土地。能读千赋 自能为之9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一首深情的爱国之歌,是舒婷的代表作之一,旨在表达诗人对祖国的一种深情。该文章获 1980 年全国中青年优秀诗歌作品奖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

19、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是淤滩上的驳船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祖国啊!我是贫困我是悲哀我是你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啊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祖国啊!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 祖国啊!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能读千赋 自能为之10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喂养了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我爱这土地我爱这土地是现代诗

20、人艾青于 1938 年写的一首现代诗。这首诗以“假如”领起,用“嘶哑”形容鸟儿的歌喉,接着续写出歌唱的内容,并由生前的歌唱,转写鸟儿死后魂归大地,最后转由鸟的形象代之以诗人的自身形象,直抒胸臆,托出了诗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我爱这土地艾青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汪国真诗词汪国真(1956-2015),1956 年 6 月 22 日生于北京,当代诗人、书画家汪国真的诗歌,在主题能读

21、千赋 自能为之11上积极向上、昂扬而又超脱。热爱生命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既然钟情于玫瑰,就勇敢地吐露真诚。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走向远方是男儿总要走向远方,走向远方是为了让生命更辉煌。走在崎岖不平的路上,年轻的眼眸里装着梦更装着思想。不论是孤独地走着还是结伴同行,让每一个脚印都坚实而有力量。我们学着承受痛苦。学着把眼泪像珍珠一样收藏,能读千赋 自能为之12把眼泪都贮存在成功的那一天流,那一天,哪怕流它个大海汪洋。我们学着

22、对待误解。学着把生活的苦酒当成饮料一样慢慢品尝,不论生命经过多少委屈和艰辛,我们总是以一个朝气蓬勃的面孔,醒来在每一个早上。我们学着对待流言。学着从容而冷静地面对世事沧桑,“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这便是我们的大勇,我们的修养。我们学着只争朝夕。人生苦短,道路漫长,我们走向并珍爱每一处风光,我们不停地走着,不停地走着的我们也成了一处风光。走向远方,从少年到青年,从青年到老年,我们从星星走成了夕阳。嫁给幸福有一个未来的目标总能让我们欢欣鼓舞就像飞向火光的灰蛾甘愿做烈火的俘虏摆动着的是你不停的脚步飞旋着的是你美丽的流苏在一往情深的日子里谁能说得清能读千赋 自能为之13什么是甜什么是苦只知

23、道确定了就义无反顾要输就输给追求要嫁就嫁给幸福山高路远呼喊是爆发的沉默沉默是无声的召唤不论激越不是宁静我祈求只要不是平淡如果远方呼喊我我就走向远方如果大山召唤我我就走向大山双脚磨破干脆再让夕阳涂抹小路双手划烂索性就让荆棘变成杜鹃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生活当欢笑淡成沉默当信心变成失落我走近梦想的脚步是否依旧坚定执着当笑颜流失在心的沙漠当霜雪冰封了亲情承诺我无奈的心中是否依然碧绿鲜活有谁不渴望收获有谁没有过苦涩有谁不希望能读千赋 自能为之14生命的枝头挂满丰硕有谁愿意让希望变成梦中的花朵现实和理想之间不变的是跋涉暗淡与辉煌之间不变的是开拓甩掉世俗的羁绊没谁愿意让一生在碌碌无为中度过整理你

24、的行装,不同的起点可以达到同样辉煌的终点人生没有对错成功永远属于奋斗者感谢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你却给了我整个海洋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撷取一枚红叶你却给了我整个枫林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亲吻一朵雪花你却给了我银色的世界能读千赋 自能为之15学会等待不要因为一次的失败就打不起精神,每个成功的人背后都有苦衷。你看即便像太阳那样辉煌,有时也被浮云遮住了光阴。你的才华不会永远被埋没,除非你自己想把前途葬送。你要学会等待和安排自己,成功其实不需要太多酒精。要当英雄不妨先当狗熊,怕只怕

25、对什么都无动于衷。河上没有桥还可以等待结冰,走过漫长的黑夜便是黎明假如你不够快乐假如你不够快乐也不要把眉头深锁人生本来短暂为什么还要栽培苦涩打开尘封的门窗让阳光雨露洒遍每个角落走向生命的原野让风儿熨平前额博大可以稀释忧愁深色能够覆盖浅色席慕蓉(1943 年 10 月 15 日),蒙古族,全名穆伦席连勃,当代画家、诗人、散能读千赋 自能为之16文家席慕容的作品多写爱情、人生、乡愁,写得极美,淡雅剔透,抒情灵动,饱含着对生命的挚爱真情,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成长历程青春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却忽然忘了是怎么样的一个开始在那个古老的不再回来的夏日无论我如何地去追索年轻的你只如云影掠过而你

26、微笑的面容极浅极淡逐渐隐没在日落后的群岚遂翻开那发黄的扉页命运将它装订得极为拙劣含着泪 我一读再读 却不得不承认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一棵开花的树一棵开花的树是席慕蓉(穆伦席连勃)于 1980 年 10 月 4 日创作的一首抒情诗。作者通过对一棵开花的树的描写来表达作者对于自然的感悟。即生命是不断的经过、经过、经过,她写的东西都是在生命现场里所得到的触动。一棵开花的树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它让我们结一段尘缘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长在你必经的路旁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当你走近请你细听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能读千赋 自能为之17而你终于无视地走过在你

27、身后落了一地的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是我凋零的心余光中,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乡愁是诗人余光中漂泊异乡,游弋于海外回归中国后所作的一首现代诗。诗歌表达对故乡,对祖国恋恋不舍的一份情怀。诗歌中更体现了诗人余光中期待中华民族早日统一的美好愿望。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