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 年级 科学 学科教学计划20172018 学年度第 一 学期一、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本学期任教一年级的科学。一年级科学本学期刚刚新开设,对于学生来说一切都是新鲜的开始。学生在幼儿园已经初步接触到了一些基本的科学现象。但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科学课的常规纪律普遍不太适应。需要不断加强训练和规范。二、本册教材分析:科学课程不仅要教给学生具体的各领域的科学概念,还要教给学生关于科学的概念。后者涉及科学研究的对象,研究的方法和程序;科学与技术、与生活、与社会的关系等方面的认知。它们是完整科学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编写者试图在教材开篇就给学生一个初步的有关科学和工程的本体
2、论知识,作为本课程学习的开端。本册教材共有 4 个单元和 1 个专项学习。一单元由三课组成:小小科学家 小小工程师 上好科学课 。二单元由三课组成:认识感官 感官总动员 借助工具观察 。三单元由做个小侦探 、 暗箱里的秘密 、 树叶变黄了三课组成,遵循“学会猜想猜想要有依据猜想不一定正确”这条主线,呈 “分一分一合”的结构展开,总体上是对科学方法,即思维训练的指导。四 单 元 用 双 手 创 造 的 设 计 , 力 图 让 一 年 级 学 生 在 操 作 中 理 解 、 区分 自 然 物 和 人 造 物 的 不 同 ; 了 解 人 们 在 衣 食 住 行 方 面 的 各 种 器 具 和 用 品
3、 , 意识 到 我 们 被 一 个 技 术 的 世 界 所 包 围 ; 通 过 阅 读 “轮 子 的 故 事 ”, 初 步 感 知科 学 技 术 在 不 断 发 展 。 本车教材的专项学习包括“像科学家那样”的科学探究和“像工程师那样”的工程实践两大系列,三、各单元教学目标一单元通过一系列动手、动脑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低年段的课程目标。能通过交流科学家与工程师的工作,知道科学家与工程师分别是干什么工作的人。通过科学小实验与设计制作活动,体验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的过程, 获得发现与制作的乐趣。通过经历具体的操作活动,意识到制定与遵守科学课规则的重要性。二单元教学目标:识别感觉器官,运用某种感官观察并
4、描述事物的特点。通过做动用多种感官观察物体的活动,获得关于事物的更多信息。 使用简单的工具帮助感官观察事物,发现工具延伸了感官的功能。 与同学共同完成观察活动,交流自己的发现,感受发现的乐趣。三单元教学目标:通过一系列有结构的猜想活动,认识什么是事实、什么是猜想。知道猜想要有依据,猜想不一定正确,猜想需要进行验证。借助解暗箱活动,体会当意见不一致时,交流、磋商、讨论的重要性。针对树叶变黄的问题情境,提出猜想并进行验证。四 单 元 教 学 目 标 :观察自然物和人造物,知道自然物构成了自然世界,人造物构成了人 工世界,体会自然世界的神奇和人工世界的伟大。利用自然物制作一件物品,体会自然物和人造物
5、的关系,感受用双手 创造的乐趣。比较原始人与现代人生活的不同,了解古代人与现代人在衣食住行方 面发生的变化,意识到科技改变生活。通过使用工具加工食品,体验工具带来的方便。通过阅读和安装轮子的活动,体会轮子的省力作用,认识到科技产品 在不断地改进和发展。专项学习教学目标:能动手动脑,设计出满足一定需求的气球小车,并向同伴展示。初步了解工程活动的三个基本环节:明确问题、设计制作和展示分享。通过设计小车和阅读汽车发展简史,初步激发发明创造的愿望。四、教学的具体措施与要求1、利用过程性评价和建立科学档案袋的方式,引导学生学好科学。2、教师提供材料和资料,提倡学生自带材料,引导学生从课堂延伸到课外。3、
6、反思自己的教学,勤于思考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有什么意义等问题,并做好记录。4、钻研新标准和现有教材,充分利用现有教具、学具和各种教学资源,进行系统化的单元备课,提前做好教学准备。5、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6、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7、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8、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9、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10、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五、教学进度安排周次 单元 教学内容 课时1、小小科学家 1
7、2、小小工程师 11 走进科学3、上好科学课 14、认识感官 25、感官总动员 12 用感官观察6、借助工具观察 17、做个小侦探 28、暗箱操作 13 用大脑思考9、树叶变黄了 110、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 211、衣食住行的变化 24 用双手创造12、轮子的故事 2像工程师那样 1专项学习复习考查 1-2周次 教 学 内 容、要求 周次 教 学 内 容、要求11.小小科学家教学目标.做滚小球实验,并能有所发现。.认识到不仅科学家能做科学研究,小学生也能做科学。.知道科学家是发现大自然奥秘的人。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科学家的工作,知道科学家是发现大自然奥秘的人。难点:通过滚小球实验,认识到我们也
8、能做科学。22.小小工程师教学目标.能够利用简易材料自制一个铅笔加长器,并对设计制作的产品不断改进,力争做得更好。.通过交流工程师的杰作,意识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工程师的发明制造。.知道工程师是设计、发明、制造产品的人。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工程师是做什么的,经历制作一件物品的过程。难点:认识工程师的工作与科学家的工作是有区别的,工程师重在设计、发明、制造。33.上好科学课教学目标.能够说出科学教室与一般教室的不同。:.通过比较水的多少的活动,认识到科学课上要遵守规则。.参与制定上好科学课的规则,并愿意遵守这些规则教学重难点重点:制定科学课的规则并在活动中遵守规则难点:能够在活动中有规则意识并主动
9、遵守。4-54.认识感官教学目标通过与同伴互相指认眼、耳、鼻、舌、皮肤的活动,说出它们都是感觉器官(感官)观赏视频或阅读图片资料,知道动物也通过眼、耳、鼻等感知环境,并且有些动物的感官很灵敏。在用感官观察的活动中,尝试描述并交流物体在颜色、形状、声音、 气味、味道、粗糙光滑、冷热等方面的特点。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利用感官观察,可以获得关于事物的很多信息。难点:能描述并交流物体在颜色、形状、声音、气味、味道、粗糙光 滑、冷热等方面的特点。65.感官总动员教学目标.通过品茶、观察蜡烛等活动,说出认识一种事物需要动用各种感官。 .在做品茶活动和与同伴观察蜡烛的活动中,尝试发现并交流事物更多的特点。教
10、学重难点重点:知道全面认识一种事物需要动用各种感官。难点:能动用各种感官观察并描述事物的特点。76.借助工具观察教学目标.通过做用感官直接观察和借助简单工具观察的活动,知道使用简单工具可以观察到事物的更多细节。.通过阅读图片资料,知道各种各样的观察工具延伸了人的感官功能。 .会正确使用放大镜、简易显微镜等观察事物。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使用简单工具可以观察到事物的更多细节。 难点:会正确使用放大镜、简易显微镜等观察事物。8-97.做个小侦探教学目标.通过读图,针对具体情境中的问题有依据地说出自己的猜想,体会到 猜想与事实不是一回事。.在玩碰碰球的科学游戏中,认识到猜想不一定正确;要想知道猜想是
11、否正确,需要进行验证。.通过阅读资料,知道猜想是科学研究中重要的思考活动。教学重难点重点:依据观察到事实,作出猜想难点:将观察到的事实与已有的生活经验建立合理联系。108.暗箱里的秘密教学目标.通过猜想兔子在土山中的逃跑路线,认识什么是暗箱。.通过阅读,了解生活中更多的暗箱。.猜想暗盒里的情况,知道一些解暗箱的方法。.在解暗箱的过程中,如果意见不一致,需要交流、磋商、重新取证。教学重难点重点:猜暗盒里障碍物的位置。难点:使用多种方法,体察小球滚动时暗盒里的状况。119.树叶变黄了教学目标.通过调查,能说出家乡的一些落叶树。.通过猜想与验证,知道银杏树叶是从弧形的地方幵始慢慢变黄的。 .猜想树叶
12、变黄的过程,并选择一种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想。教学重难点重点:对树叶变黄的渐进过程进行合理猜想。难点:收集落叶进行排序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12-1310.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教学目标.读图和回忆自己的生活经验,举例说出一些自然物和人造物的名称,并且能够根据自然物或人造物的特征将它们分类。.通过归类活动,知道自然世界是由各种各样的自然物组成的,人工世界是由各种各样的人造物组成的,认识到人工世界是由人创造出来的。.动手用自然物搭建一个小棚子(人造物) ,知道人造物是由人们加工、改造自然物形成的,感受到搭建小棚子活动带来的乐趣。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什么是自然物,什么是人造物。难点:区分自然物和人造物
13、,发现人造物上人们加工留下的痕迹。 了解自然物是怎么变成人造物的。14-1510.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教学目标.读图和回忆自己的生活经验,举例说出一些自然物和人造物的名称,并且能够根据自然物或人造物的特征将它们分类。.通过归类活动,知道自然世界是由各种各样的自然物组成的,人工世界是由各种各样的人造物组成的,认识到人工世界是由人创造出来的。.动手用自然物搭建一个小棚子(人造物) ,知道人造物是由人们加工、改造自然物形成的,感受到搭建小棚子活动带来的乐趣。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什么是自然物,什么是人造物。难点:区分自然物和人造物,发现人造物上人们加工留下的痕迹。 了解自然物是怎么变成人造物的。16-1
14、711.衣食住行的变化教学目标.通过看图或相关视频,列举出古代人与现代人生活的不同。.通过讨论和交流,说出古代人与现代人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发生的变化。.通过调查和碾米活动,体验科技产品和工具给生活带来的变化。教学重难点重点:古代人和现代人在衣食住行方面的不同。难点:学生对于远古时代的生活比较陌生,对发展进程难以理解。1812.轮子的故事教学目标.通过推重物的对比活动,体会轮子的省力作用。.阅读轮子发展史,了解轮子在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变化。.做小车,学会给小车安装轮子和吸管轴套,发现轴套的作用,体会动手解决问题带来的乐趣。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轮子的作用和发明过程。难点:动手制作小车。19-20像工程
15、师那样教学目标.能动手动脑,设计出满足一定需求的气球小车,并向同伴展示。.初步了解工程活动的三个基本环节:明确问题、设计制作和展示分享。.通过设计小车和阅读汽车发展简史,初步激发发明创造的愿望。教学重难点重点:制作气球小车。难点:设计并改进气球小车。21 复习 考查教 学 设 计学 科: 年 级: 教 者: 学 期: 扬州市邗江区运西小学年 月第一单元 走进科学 单元分析本单元作为整个小学阶段科学课程的起始单元,其目的在于将学生领进科学之门。 “走进科学”既有走进科学课堂的意思,也有走进科学学科的 意思.更有走进这个引起学生无限遐想与探究兴趣的科学领域的意思。由于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以
16、下简称课程标准 )将“技术与工程”作为科学课程的内容领域之一,因此学生所走进的科学课堂,其实包含了科学和工程这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领域。科学课程不仅要教给学生具体的各领域的科学概念,还要教给学生关于科学的概念。后者涉及科学研究的对象,研究的方法和程序;科学与技术、与生活、与社会的关系等方面的认知。它们是完整科学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编写者试图在教材开篇就给学生一个初步的有关科学和工程的本体论知识,作为本课程学习的开端。但是,科学和工程这两个概念非常抽象,直接对儿童从理性的角度讲“什么是科学” “什么是工程”显然是不合适的,而通过对人对科学家对工程师所做工作的感知
17、与儿童既有经验的回顾,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制作小物件等来感性地体验什么是科学、什么是工程技术还是有可能的。教材以“小小科学家” 、“小小工程师”为题,从“科学家、工程师做什么”这样的具体问题出发,来帮助学生获得对科学、工程的体验性认识,让学生感觉到小学生也能做科学、做工程,同时激励学生从上好科学课开始,努力成为小小科学家、小小工程师。本单元由三课组成:小小科学家 小小工程师 上好科学课 前两课是并列关系,是对科学本体的认识。通过了解科学家和工程师都干些什么工作,初步建立科学是什么、工程技术是什么的概念,知道科学家是发 现大自然奥秘的人,工程师是设计创造产品的人。同时,通过学生的动手实验和制作活动
18、,打破科学的神秘感,明白小学生也可以做科学、搞制作。本单元中对于科学探究和工程实践两大领域的关注,将在整套教材中持续下去,并且不断深人。第三课,在引发了学生学科学的兴趣之后,将焦点引向如何上好我们的科学课,通过从活动中发现问题,从而制定出一份具有班级特色的科学课规则。只有明确规则意识并努力遵守,才能保证科学课的正常进行。考虑到刚进一年级的小学生都要接受入学教育和课堂纪律训练,科学课因为经常会有动手做的活动和实验器材的使用,课堂纪律问题更显得重要,因此教材将其也纳人科学课程起始课的内容。在上好科学课一课中,期望通过一个有可能造成“混乱”的实验情境水泼了一桌子、争抢器材、 吵闹不堪让学生意识到制定
19、和遵守规则的重要性。本单元对课程标准的落实本单元通过一系列动手、动脑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低年段的课程目标。科学知识:利用身边可制作加工的材料和简单工具动手完成简单的任务。科学探究:在教师指导下能用语言初步描述信息;有运用观察与描述、比较与分类 等方法得出结论的意识。科学态度: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愿意倾听、 分享他人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能按要求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科技产品及其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本单元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技术与工程领域” 的低年段要求。16.2 工程和技术产品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20、。体会生活中的科技产品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快捷和舒适。18.3 工程设计需要考虑可利用的条件和制约因素,并不断改进和完善。利用提供的材料和工具,通过口述、图示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设计与想法,并完成任务。单元教学目标能通过交流科学家与工程师的工作,知道科学家与工程师分别是干什么工作的人。通过科学小实验与设计制作活动,体验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的过程, 获得发现与制作的乐趣。通过经历具体的操作活动,意识到制定与遵守科学课规则的重要性。单元活动框图:课 时 教 学 设 计教学内容 1.小小科学家 课时安排 1-1 总课时教学目标.做滚小球实验,并能有所发现。.认识到不仅科学家能做科学研究,小学生也能做科学。.
21、知道科学家是发现大自然奥秘的人。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科学家的工作,知道科学家是发现大自然奥秘的人。难点:通过滚小球实验,认识到我们也能做科学。教学准备 带有凹槽的课调节坡度大小的轨道,钢珠(玻璃球) ,绒布。教 学 预 设 个 性 化 备 课活动一:认识科学家的工作图片提供。 (课件)提问:你知道他们都在干什么么?引导学生大胆的去表述。学生分组讨论。集体汇报教师作适当介绍讲解。植物专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动物学家珍妮-古道尔天文学家 地质学家 生物学家 等你还知道哪些科学家的工作?教师作适当补充。略学生活动,把科学家和他们所从事的工作用线连起来。说一说科学家是什么样的人?你还知道哪些有关科学
22、家的故事?有爸爸妈妈告诉过你么?想不想听老师讲一个科学家的故事?补充种牛痘的故事活动二:做滚小球实验说说生活中你有滚小球的经历么?你觉得怎样做就会把小球滚得远?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再猜想:你觉得在哪个位置小球会滚得比较远?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互相说一说。是不是和大家的想法一样呢?学生实验引导注意实验细节:1、轻放,不能推,中途不能触碰小球。2、及时记录好最终的位置。3、斜坡不能改变。说说你的发现。视频介绍:伽利略是如何滚小球的。引导整理实验器材。想一想:如果我想把小球滚得更远些,可以怎么去做?有不同的想法吗?想不想尝试一下?学生动手尝试。活动三:读图,知道科学家是发现大自然奥秘的人提供图片引导学生
23、尝试回答各图片中问题的答案。说说你还知道哪些问题科学家们已经知道了答案?介绍还有好多问题科学家还没有完全找到答案,有的甚至都一无所知。比如:地球里面有什么?外星人到底有没有?等等讨论:你觉得科学家们最终会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么?谈话: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努力学习,积极探究,寻找身边问题的答案。板书设计教学评价反 思课 时 教 学 设 计教学内容 2.小小工程师 课时安排 1-1 总课时教学目标.能够利用简易材料自制一个铅笔加长器,并对设计制作的产品不断改进,力争做得更好。.通过交流工程师的杰作,意识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工程师的发明制造。.知道工程师是设计、发明、制造产品的人。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工程
24、师是做什么的,经历制作一件物品的过程。难点:认识工程师的工作与科学家的工作是有区别的,工程师重在设计、发明、制造。教学准备学生分组材料:(1) 自制铅笔加长器。短的铅笔头、吸管、小木棒、一次性筷子、废 旧纸张、剪刀、胶带等。(2) 商店出售的铅笔加长器成品。教 学 预 设 个 性 化 备 课活动一: 了解工程师的工作设计意图:抓住工程师工作的重要环节,提供工程师的一些典型工作场景图片,让学生获得对工程师以及工程技术的初步感知, 同时认识到工程师所做的工作和科学家所做的工作还是有区 别的,科学家侧重研究、发现,而工程师侧重设计、发明、制造。教学过程:结合图片观看工程师以及工程设计的视频。课堂上可
25、以多提供一些工程师工作的场景图,让学生交流、了解。组织学生交流,在你周围认识的人当中有没有工程师,他们是怎么工作的。讨论工程师的工作和科学家的工作有什么不一样?活动二: 认识工程师的杰作,交流还知道哪些?选择认识工程师的杰作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更有利于学生认识到技术与工程对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很重要。 教学过程:结合活动手册,辨认哪些是工程师的杰作,说说还知道哪些。交流自己有没有做“工程师”的经历,小孩子搭积木、造 房子、堆沙堡、拼装模型、测试赛车等活动其实都是小小工程师做的事情。注意事项:工程师制造的产品不仅体现在高科技的宇宙飞船、高铁、 电脑、高楼、桥梁方面,洗衣机、电饭锅等日常用品也
26、是工程 师发明的,教学时要让学生充分展开联想。活动三:学做工程师,做一个铅笔加长器设计意图:利用简单易得的材料,像工程师那样设计制造一个产品,解决身边真实的问题,体验工程实践。教学过程:出示一支短的铅笔,不好写了,怎么办?创设一个情境, 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激发学生的制作欲望。鼓励学生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个性化的铅笔加长器,不要求全班统一。就地取材,可以是纸制的、塑料管式的,也可以是木制的、竹制的等。每个小组里尽量要有不同的制作方法。先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测试评价,再评出小组内谁做得最好。观察并使用买来的铅笔加长器,说说它们好在哪里,是否对自己的改进有启发。注意事项:学生自备的铅笔要足够短,这样在设
27、计使用铅笔加长器时才能真正体会到产品的功用。在比较铅笔加长器时,买来的铅笔加长器美观、结实、实用,但是自己做的环保、简单、省钱。比较时不能一味地说买来的好,那样就失去动手制作的意义了。板书设计教学评价反 思身边的废旧材料: 报纸、吸管、空心 塑料管、小竹筒,甚至木 棒、塑料棒等学具箱里 的配套学具电子教材中的铅笔 加长器使用录像有些学生身边可能 有铅笔加长器,也可作为课堂资源。课 时 教 学 设 计教学内容 3.上好科学课 课时安排 1-1 总课时教学目标.能够说出科学教室与一般教室的不同。:.通过比较水的多少的活动,认识到科学课上要遵守规则。.参与制定上好科学课的规则,并愿意遵守这些规则教学
28、重难点 重点:制定科学课的规则并在活动中遵守规则难点:能够在活动中有规则意识并主动遵守。教学准备 细而高的瓶子、粗而矮的瓶子,染色用的颜料,有刻度的瓶子,抹布。教 学 预 设 个 性 化 备 课活动一:参观科学教室,比较与普通教室的不同设计意图:让学生关心自己的学习场地,熟悉实验室的环境,如实验器材摆放在哪?标本柜在哪?比较是为了突出科学实验室的独特性,它更有利于动手操作,更利于合作学习。教学过程:比较前要让学生仔细观察科学教室,关注以下这些方面:课桌椅的摆放、橱窗里的物品、墙壁板报的布置以及通 水通电情况等。尝试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布置,期望学生能将实验室的环境布置与他们的科学学习更好地联
29、系在一起。教学时可以结合本校科学实验室的具体场景进行,也可以结合教材中的图片或更多的实验室图片场景进行。活动二:做比较水的多少实验设计意图:通过一个简单的比较活动,让学生意识到科学课上遵守规则很重要,遵守规则可以提高实验效率和学习水平。教学过程:教师需给每个小组准备一高一矮两个瓶子,且两个瓶子里装有不同高度的水。为了看得更清楚,可以用色素给水染色。比较前可先让学生制定一个简单的计划,说说怎么去比,需要用到什么材料。比较的方法可以多样,教师要尽可能地预想方法并准备好相应的器材。组织学生进行反思,如在刚才的实验过程 有没有互相合作,有没有人争抢实验器材,小组里的声音是 不是太大,有没将将桌面搞得到
30、处都是水,实验过后有没有收拾好器材等。引导学生反思实验中遵守了哪些,还有哪些被忽视了,想想如果我们都遵分科学课的规则,那我们的实验效果会怎么样?注意事项:比较出水的多少并不是最终目的,关键是要看在活动中有没有规则意识。这里量筒的使用不作要求。活动三:制定科学课的规则设计意图:科学课与其他课程最主要的不同就是要进行各种材料的观察或是实验操作,当面对实物材料时,孩子们会不自觉地处于兴奋之中,他们总是想触摸这些材料,因为孩童是天生的探索者,而这容易造成科学课堂的无序与干扰,所以本活动的设计就是要让学生制定适合的科学课规则。教学过程:结合学生活动手册,分辨图片上的这些同学的做法哪些对,哪些不对,应该怎
31、样做。在分辨过程中,要求把正确的做法及时记录下来,作为制定科学课规则的内容。让学生充分讨论,最后制定出一份有班级特色的上好科学课的规则。注意事项:在以后的科学学习活动中,督促学生自觉主动地去遵守大家制定下来的规则。板书设计教学评价反 思第 2 单元 用感官观察单元设计意图本单元主题的提出观察是人认识自然的基本方法,也是小学生学科学的重要方法。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我们在观察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再借助观察获得发现,进而形成合理的解释和结论。科学离不开事实的证据,而事实证据的获得则离不开观察。观察是所有科学的基础。从个体的认识来看,观察是儿童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婴儿呱呱坠地,就开始用感官从周围世界获取信
32、息。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观察能力逐步发展,这不仅增强了他们获取信息的能力,更有助于他们区分主观的世界和客观的世界,为学习小学科学课程做准备。所以本套教 材在指导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是什么之后,即以观察为起点,着力于小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一年级学生对自然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对周围的事物总是想摸一摸、看一看、闻一闻这些都是人类探究世界的本能的观察行为。本单元将以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活动为载体,在解决一个又一个他们感到好奇的小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明白观察伴随着今后科学探究的每一步,逐渐学会各种观察的方法,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培养良好的观察能力和观察品质。本单元对课程标准的落实(1 )本单元通过一系
33、列动手、动脑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低年段的课程目标。科学知识:观察、描述常见物体的基本特征。科学探究: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或者简单的工具,观察对象的外部形态特 征及现象。科学态度: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动植物和物质的外在特征、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自然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科技产品及其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2)本单元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低年段的课程内容。9.1 动物通过不同的器官感知环境。举例说出动物“丨以通过眼、邱、鼻等感知环境。10.1 人体有感知各种环境刺激的器官。识别眼、邱、鼻、舌、皮肤等器官。1.1 物体具有质量、体积等特征。通过观察,描述
34、物体的轻重、薄厚、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特征。工具是一种物化的技术。描述肉眼观察和简单仪器观察的不同。本单元次级主题的构成及逻辑关系本单元由三课组成:认识感官 感官总动员 借助工具观察 。对于感官功能的认知和体验,采用了由分到总,由单一到综合的设计思路,三课之间也具有层层递进的内在逻辑。总体上来说,是对科学方法,即观察能力的训练。第一课,从明确什么是感官人手,分别用眼、耳、鼻、舌、皮肤进行 察,认识感官的功能。第二课,用两种、三种感官来品茶和观察蜡烛,并在|察 细观察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描述物体的特征。第三课,当学生发现用肉眼和放 大工具看到了不一样的指纹,用耳朵和借助听诊器听到了不一样的声
35、音后,会引发对观察工具浓厚的兴趣。通过了解各种各样的观察工具,知道是越来越先进的工具提高了人类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三课也呈现了人类观察 活动不断深入、观察工具不断完善、观察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单元教学目标识别感觉器官,运用某种感官观察并描述事物的特点。通过做动用多种感官观察物体的活动,获得关于事物的更多信息。 使用简单的工具帮助感官观察事物,发现工具延伸了感官的功能。 与同学共同完成观察活动,交流自己的发现,感受发现的乐趣。单元活动框架课 时 教 学 设 计教学内容 4.认识感官 课时安排 2-1 总课时教学目标通过与同伴互相指认眼、耳、鼻、舌、皮肤的活动,说出它们都是感觉器官(感官
36、)观赏视频或阅读图片资料,知道动物也通过眼、耳、鼻等感知环境,并且有些动物的感官很灵敏。在用感官观察的活动中,尝试描述并交流物体在颜色、形状、声音、 气味、味道、粗糙光滑、冷热等方面的特点。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利用感官观察,可以获得关于事物的很多信息。难点:能描述并交流物体在颜色、形状、声音、气味、味道、粗糙光 滑、冷热等方面的特点。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各种声音的录音片段。教 学 预 设 个 性 化 备 课活动一: 观看图片,认识感觉器官包括眼、耳、鼻、 舌、皮肤,皮肤遍布全身设计意图:本环节意在整理学生对感官的已有认识,明确感觉器官的 概念,激发兴趣,引人利用感官进行的观察活动。教学过程:针
37、对刚入学的小学生,本环节设计可以引领学生观看教材中可爱的图片,采用游戏、故事、漫画等生动有趣,浅显易懂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注意事项:特别强调,手不是感觉器官,手上和遍布人的全身的皮肤是一种感觉器官,是人体最大的感觉感官。活动二: 观察图片,找出不同小动物,描述小动物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设计意图:用眼睛看是学生最熟悉的观察方法,所以教学设计从用眼 睛看开始,带领学生进入观察的第一步。做“找小动物”的活动,是一个儿童及成人都特别喜欢的游戏,通过这个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用眼睛仔细观察事物的兴趣。教学过程:在学生交流己找到哪种小动物的过程中,可以给学生提出问题:这个小动物是什么样的?从而引导学生从
38、颜色、形状、大小等方面描述观察对象,以提升学生的描述技能。学生对自己找到的小动物进行描述时,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表达给予帮助,例如:你讲给大家听的时候,可以说说小动物个头的大小,身休的形状、颜色;如果讲不出它的名字就说不知名的虫子或动物。注意事项:刚入学的小朋友描述水平较低,教师可以帮助他们用一些科学同汇表达,但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表述,也不必对学生的描述准确度作太高的要求。板书设计教学评价反 思课 时 教 学 设 计教学内容 4.认识感官 课时安排 2-2 总课时教学目标通过与同伴互相指认眼、耳、鼻、舌、皮肤的活动,说出它们都是感觉器官(感官)观赏视频或阅读图片资料,知道动物也通过眼、耳、鼻等感知
39、环境,并且有些动物的感官很灵敏。在用感官观察的活动中,尝试描述并交流物体在颜色、形状、声音、 气味、味道、粗糙光滑、冷热等方面的特点。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利用感官观察,可以获得关于事物的很多信息。难点:能描述并交流物体在颜色、形状、声音、气味、味道、粗糙光 滑、冷热等方面的特点。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各种声音的录音片段。教 学 预 设 个 性 化 备 课活动三:用其他感觉器官观察物体。描述物体在气味、味道、轻重、厚薄、粗细、光滑等方面的特征。设计意图:这部分内容包括用耳听、用鼻闻、用舌尝、用皮肤触摸四个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知道观察不仅仅是用眼睛看,还包括动用其他感官去观察。教学过程:设计一
40、:创设故事情境或其他问题情境将这几个并列且各自独立的活动整合成几个综合的活动。将用眼睛看和用耳朵听的观察活动整合起来,创设走进森林的情境去发现图片中的小动物,利用录音机听森林中的风声雨声流水声、小动 物发出的声音等;将用鼻闻和用舌尝的活动整合起来,去辨 别盒子里究竟是哪种水果等;快下课时,领学生到操场上用手、脚等感受草地、沙地、水泥地,说出自己的不同感觉。 (主采)设计二:由于在第二课感官总动员的教学中,安排了品茶的活动,故可以将本课中用鼻闻和用舌尝水果的活动,放在第二课与品茶活动整合,这样本课用 1课时教学就可以完成。或者将用鼻闻和用舌尝水果的活动作为个别学生的演示活动,这样也可以用 1 课
41、时完成本课的教学。 (备选)关于用皮肤观察活动的建议:在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可以领学生到操场上进行活动,触摸的材料不要局限于教材中的范例,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其他容易找到的材料进行观察;没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可以准备一些不同材质的材料让学生触摸和感觉。学生用手触摸石头 (水泥)地面和木课桌,描述不同的感觉。描述不同时,要组织学生试着用冷、热、光滑、粗糙、 软、硬等词语来描述。教师组织活动时,使学生知道皮肤的触觉功能不仅仅是手才有的。关于用鼻闻和用舌尝水果活动的建议:选择气味比较明显的水果或蔬菜,如柠檬、芒果、橘子、 洋葱、韭菜等,切成块,装盒。观察的顺序通常是一看二闻三尝,开展本活动,要组织学
42、生先闻再品尝。日常生活中,学生对气味和味道的描述经常会有混淆,教学时要强调闻到的是气味,尝到的是味道。描述感觉时,要组织学生试着用香香的、淡淡的、甜甜的、酸酸的、咸咸的等词语来描述。注意事项:一年级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时间较短,通常能持续集中 1520 分钟,教学时教学活动的设计要动静结合。特别注意从一开始上科学课时,就要求学生养成安安静静、仔细观察、认真听同学讲话的好习惯。强调对不认识的物品不能随便闻和尝。活动四:读图,了解有些动物的感觉器官很灵敏。设计意图:利用图片资料或视频资料,将对人的感觉器官的认识推演到动物世界,加深对感觉器官的认识。教学过程:教学时,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图片资料或观看视频资
43、料。然后组织学生拓展交流: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的感觉器官也有了不起的功能?进一步提出问题:既然不同的感官有不同的作用,当一种感官不能解决问题的时候,该怎么办呢?引入对下一节课的学习。板书设计教学评价反 思课 时 教 学 设 计教学内容 5.感官总动员 课时安排 1-1 总课时教学目标.通过品茶、观察蜡烛等活动,说出认识一种事物需要动用各种感官。 .在做品茶活动和与同伴观察蜡烛的活动中,尝试发现并交流事物更多的特点。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全面认识一种事物需要动用各种感官。难点:能动用各种感官观察并描述事物的特点。教学准备学生分组材料:菊花茶、绿茶、红茶少量,玻璃水杯或塑料水杯三只,热水一大杯。蜡烛一
44、支、火柴一盒。教师材料:西瓜或挑西瓜的视频。教 学 预 设 个 性 化 备 课活动一: 品茶活动,知道吃东西 时,舌头和鼻子两种感觉器官在同时工作。设计意图:通过品茶活动,使学生发现在辨別一种东西时,有时需要两种感觉器官共同参与才能完成。教学过程:考虑到倒热水的安全问题,不宜让低年级学生自己泡茶然后观察。所以上课前,教师提前泡好菊花茶、绿茶、红茶三杯茶水备用。由于泡茶水的准备工作量大,所以本活动可以用请学生上台演示的方法进行教学。如果条件允许,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活动,让学生都进行品茶体验,效果是最好的。或者布置学生回家与爸爸妈妈一起做品茶活动,也是很好的办法。教学注意事项:品茶活动中,使学生感受
45、到鼻和舌在共同起作用是很关键的一步。由于低年级学生常常不能控制好自己的动作,因为鼻子捏不紧而影响到观察效果,所以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共同完成。活动二:观察蜡烛点燃前和点燃后的特点。设计意图:让学生调动身体各种感觉器官,亲身体验动用多种感觉器官可以认识事物更多的特点。教学过程:让学生动用眼、手、鼻等感觉器官,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找出蜡烛的特点。观察点燃的蜡烛时,要用手背靠近火焰感知,不能直接接触火苗和蜡油。教学时,既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点火,又要强调注意安全。学生描述蜡烛点燃前和点燃后的特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表达:“我们用眼睛发现什么?” “我们用鼻子发现什么?”“我们用手发现什么?”注意事项
46、: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点燃蜡烛,强调用火安全。活动三:观看挑选好吃的西瓜视频或图片。设计意图:利用有趣的视频和图片资料,使学生意识到生活中人们经常动用多种感官来解决问题。教学过程:课前让学生咨询家长挑选西瓜的秘诀。课堂上,要把学生选西瓜的方法跟感官联系起来。受实际条件的限制,可以观看挑选西瓜的视频或图片资料,也可以全班共同挑选一个西瓜。板书设计教学评价反 思课 时 教 学 设 计教学内容 6.借助工具观察 课时安排 1-1 总课时教学目标.通过做用感官直接观察和借助简单工具观察的活动,知道使用简单工具可以观察到事物的更多细节。.通过阅读图片资料,知道各种各样的观察工具延伸了人的感官功能。 .会正确
47、使用放大镜、简易显微镜等观察事物。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使用简单工具可以观察到事物的更多细节。 难点:会正确使用放大镜、简易显微镜等观察事物。教学准备学生分组材料:(1) 放大镜两个、简易显微镜(2) 蜡烛一支、火柴一盒。教师材料:相关视频。教 学 预 设 个 性 化 备 课活动一: 学习放大镜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用肉眼、显微镜、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指纹,发现不同。设计意图:观察指纹的沽动,意在激发学生使用工具观察的兴趣。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重在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工具观察,培养学生使用工具观察的意识。教学过程:组织学生用三种方法观察手指指纹时,重点观察纹路的粗细和凸凹感,能明显发现肉眼与放大镜、
48、显微镜观察效果不一样。可以让学生用三种方法观察布料,效果比指纹更明显,学生会有惊喜发现。在介绍使用放大镜、简易显微镜的方法时,尽量让学生说。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规范放大镜和简易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观察过程中,不过分追求细节,而是侧重于体验用观察工具能让我们看得更清楚。活动二:用耳朵直接听和借助听诊器听心跳声,发现利用观察工具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设计意图:在学生体验了观察工具可以帮助人们看得更清楚之后,本活动使学生继续体验工具还可以帮助人们听得更真切。教学过程:心跳声对于学生来讲并不陌生,从亲自用耳朵听心跳声,到用听诊器听同学或自己的心跳声,要充分调动学生利用工具观察的兴趣。注意事项:教学时要特别注
49、意组织好课堂教学秩序,让孩子们静静地听,悄声地进行交流,否则会影响其他同学听声音的效果。活动三:认识各种观察工具。简单了解各种具的作用。设计意图:了解更多的观察工具,知道观察工具延伸了人体的感官功 能.体会现代科技帮助人类更好、更广泛地了解周围事物,解 决了生活中的许多问题。教学过程:课前适当了解学生对观察工具的了解情况,课上可以组织学生交流他们的经验。组织学生交流常见的观察工具,帮助学生梳理这些工具与人体感觉器官的联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准备一些其他观察工具,教师和学生共同演示使用,丰富学生对各种观察工具的体验。注意事项:本节课认识的是各种观察工具,注意与测量工具,如尺子等有所区别。板书设计教学评价反 思第 3 单元 用大脑思考单元设计意图本单元主题的提出本单元和上一单元“用感官观察”一样,都是对“走进科学”单元的具体展幵。科学作为一种认识世界、获取知识的方法,既离不开客观的事实证据,也离不开基于事实的逻辑推理。如果说“用感官观察”重点在于让学生学会运用感官获取事实证据,那么本单元则重在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是思考的过程。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