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一、基础知识1.字词。冷 jn( ) chn( )厚 wn( )约 jun( )永 q( )丽 tin( )淡 ru( )智 su( )毛 害 so( ) 木 n ( ) ni( )n( )不安 shn( )笑 鹿 zhi( ) qin( )诚 sh( )光 江山社 j( ) 黄发垂 tio ( ) yn( )然 嘤嘤成 yn( ) yun( )飞 l( )天 忧 chn( )畏讥 樯倾 j( )摧 山肴野 s( ) gng( )筹交错 明 mu( )善 li( ) 皱 xi( ) h( )辙 急不 xi( )择 y( )苗助长 y( )郁 xn( )菌 取 d(
2、 ) 睡眼 xng( )sng( ) 寥廓( ) 隽( )秀 氛( )围 棕( )红 裸露( ) 乍( )然 鸿鹄( ) 被( )坚执锐 缥( )碧 轩邈( ) 莅( )事者 隳( )突 浩浩汤( )汤( ) 宠辱偕( )忘 阴翳( ) 处( )女 掬( )水 藤蔓( ) 雄踞( ) 楹( )联 斟酌( ) 跌宕( ) 铿( )锵( ) 纤( )细2.纠正词语磕磕拌拌 仪然自乐 疾湍甚箭 负势竟上 薄暮瞑瞑 静影沉碧 急不瑕择 减燥防尘 别出新裁 纷至踏来 3.广告与中考1)近年来,一些厂家商家为推销自己的产品,在商品广告宣传上可谓煞费苦心,于是大量的新编“成语广告”铺天盖地而来。下面就是一些
3、厂家商家的“成语广告”词:某胃药广告:无所胃惧 某淋浴器广告:随心所浴 某自行车广告:乐在骑中 某眼镜广告:一明惊人 (1)请你在上文的方框内,改正这些成语的错字。(2)这些厂家商家利用其中的 造成“成语广告”的大量出现。(3)对这些“成语广告” ,是赞成还是反对?请谈谈你的看法。我的看法: 2)对下列广告宣传词语还原全对的一项是( )A骑乐无穷(某摩托车广告语) 还原:奇乐无穷一明惊人(某眼病治疗广告语)还原:一鸣惊人B牙口无炎(某牙膏广告语)还原:哑口无言咳不容缓(某止咳药广告语)还原:克不容缓C谈股论金(某电视台金融节目名称) 还原:谈古论今饮以为荣(某饮料广告语)还原:隐以为荣D闲妻良
4、母(某洗衣机广告语) 还原:贤妻良母无胃不治(某胃药广告语)还原:无微不至为“禁烟”行动拟一条广告语:二、古诗文填空1.其西南诸峰,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2.日出而林霏开,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3.野芳发而幽香, , ,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4. , ,四时之景不同, 。5. ,月如钩。 。 剪不断, ,是离愁。 。6.无可奈何花落去, 。7.一曲新词酒一杯, 。8.老骥伏枥, 。烈士暮年, 。9.忽如一夜春风来, 。10.将军角弓不得控, 。三、阅读理解(一)古文理解醉翁亭记 欧阳修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 )峰,林壑( )尤( )美,望之( )蔚然( )而( )深秀者,
5、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 )而( )泻出于( )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 )路转,有亭翼然( )临( )于( )泉上者,醉翁亭也。作( )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 )之( )者谁?太守自谓( )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 )醉,而( )年又最高,故自号( )曰醉翁也。醉翁之( )意( )不在酒,在 乎( )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 )之( )心而寓( )之酒也。若夫( )日出而( )林霏( )开,云归( )而岩穴暝( ),晦( )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 )发( )而幽香,佳木秀( )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 )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
6、同,而乐亦无穷( )也。至于( )负者( )歌于途,行者休于 树,前者呼,后者应, 伛偻( )提携( ),往来而不绝( )者,滁人游也。临( )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 )酒,泉香而酒洌,山肴( )野蔌( ),杂然( )而前陈( )者,太守宴( )也。宴酣( )之乐,非 丝非竹,射者中,弈( )者胜,觥( )筹( )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 )白发,颓然( )乎( )其( )间者,太守醉也。已而( )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 ),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 ),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而( )不知太守之( )乐( )其
7、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 )以 ( )文者,太守也。太守谓( )谁?庐陵欧阳修也。1.翻译下列句子(1)其西南诸峰, 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琅琊也。(2)峰回路转,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醉翁亭也。(3)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4)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云归而岩穴暝, 晦明变化者, 山间之朝暮也。(5)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 风霜高洁。(6)临溪而渔, 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 泉香而酒洌。(7)宴酣之乐, 非丝非竹, 射者中, 弈者胜, 觥筹交错, 起坐而喧哗者, 众宾欢也。(8)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 而不知人之乐; 人知从太守游
8、而乐,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9)醉能同其乐, 醒能述以文者, 太守也。2.本文以“ ” “ ”二字提挈全篇。 “ ”是表象, “ ”是本质。3.开头部分介绍了 ,包括两个衔接得十分自然的层次:前一层介绍 ;后一层介绍 。其中跟文章脉络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 。4.中间部分描写醉翁亭的景色,也可分两层:第 1 层写 之乐,先用“ ”一词领起,后用“ 。 ”总收一笔。第 2 层写 之乐,先用“ ”一词表示这一层的内容跟前一层是平列,然后依次写了 、 、 和 四项内容。这四项内容是为结尾“ ”三字作铺垫,又以“ ”一句照应第一段“ ”这句话。5.结尾部分也分两层,第 1 层写 的情景;第 2 层
9、写“ ”。这两层中间用“ ”一词表示语意的转换。结尾部分用“ ”这句话,把“ ”和“ ”统一起来,点明了全文的主旨。6.写山间朝暮景色的句子是: 。写山间四时景色的句子: 。7. 文中不仅写了太守与众宾客的游乐,还写了滁人的游乐。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 。8.作者为什么把太守醉放在最后边?答 。9.醉翁亭记一文语言形式优美,尤其是对偶句充分体现了汉语言的美感。请联系岳阳楼记一文的内容,为下面这则上联对出下联:上联:欧阳修与百姓同乐 下联: 10. 文中极力渲染了一个“乐”字,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答 。11.岳阳楼记一文中,范仲淹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试比较欧阳修
10、的“与民同乐” ,谈谈二者之间的差异。答 。(二)古诗理解填空相见欢 李 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1.词中表明诗人离别之苦的句子: 。2.词中表明诗人孤独寂寞的句子: 。3.李煜的相见欢中用巧妙的比喻写“愁”的句子: 。4.赏析下列两句词句。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答 。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答 。 5.词中写景简练而有序,写仰望之景的句子是: ,写俯视之景的句子是:。6.“剪不断,理还乱”现在人们常用这一比喻来比喻什么?答 7.“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如何理解其中的“滋味”? 答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晏 殊一曲新词酒一
11、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1.词人精心选择了 、 、 以及 ,构成一组优美的画面,把 和 很自然地结合在一起,表达了 的情怀,这是运用了 的表现手法。2.从风格上看,这是一首 词。3.词中能表现一切必然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必然消逝,但是,阻止时仍然会有美好事物出现的语句是 。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这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分析这两句好在哪里? 答 。5.这首诗多处用到对比的写法,请找出一例,并简要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例子:“新”和“旧”的对比,或“去”和“来”的对比 好处: 。龟虽寿 曹 操神龟
12、虽寿,犹有竟 时;腾蛇成雾, 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诗中用两个转折比喻说明死之不可避免,揭露了神仙长生不老的虚妄的诗句: 。2.诗中阐述作者人生哲学生命长短不是由天决定,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饱含朴素的辩证见解: 。3.抒发诗人情怀,表明老当益壮的进取精神的诗句: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红
13、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1.本诗作者为 代著名的边塞诗人 ,与 齐名,世称“高岑” 。其诗雄健奔放,想象奇特,色彩瑰丽。 2.这首诗 与 巧妙结合,将塞外雪景写得千姿百态,气象壮阔,衬托了 之情。3.巧用对偶,侧面烘托大雪寒威,极写边塞苦寒的句子是 。4.写野外雪景,并承上启下,酝酿送别气氛的句子是 。5.“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描绘了怎样的画面?答 。6.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的句子是 。7.赏析千古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答 。8.这是一首送别诗,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友人走了,诗人久立雪中,他在想些什么呢?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