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荒漠化类型.doc

上传人:tangtianxu1 文档编号:2936157 上传时间:2018-09-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5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荒漠化类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荒漠化类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荒漠化类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荒漠化类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荒漠化类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土 地 沙 漠 化 : 简 单 地 说 土 地 沙 漠 化 就 是 指 土 地 退 化 , 也 叫 “沙 漠化 ”。石 质 荒 漠 化 : 可 以 简 称 石 漠 化 , 在 我 国 主 要 发 生 在 南 方 石 灰 岩 地貌 发 育 典 型 的 地 区 , 如 云 南 省 、 广 西 壮 族 自 治 区 、 贵 州 省 等 。 在原 来 的 岩 石 地 带 的 植 被 破 坏 ,而 形 成 岩 石 裸 露 的 地 表 ,在 水 、 风 的侵 蚀 、 搬 运 等 外 力 作 用 下 , 使 该 地 水 土 流 失 、 沙 化 的 现 象 。次生盐渍化:又称“次生盐碱化”。指由于不合理的耕作灌

2、溉而引起的土壤盐渍化过程。主要发生在干旱或半干旱地区地下水位较高、地下径流不畅、地下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盐的冲积平原,如我国的华北平原、松辽平原、河套平原、渭河平原等。因受人为不合理措施的影响,使地下水抬升,在当地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的条件下,使土壤表层盐分增加,引起土壤盐化。防治的关键在于控制地下水位,故应健全灌排系统,采取合理灌溉等农业技术措施,防止地下水位抬升和土壤返盐。红漠化:主 要 发 生 在 我 国 江 南 丘 陵 以 红 色 砂 岩 为 主 地 区 , 地 表 红壤 因 水 土 流 失 ,露 出 光 秃 秃 的 红 色 石 山 , 土 地 贫 瘠 , 形 成 荒 漠 , 所以 被 称

3、为 红 漠 化 。 它 跟 石 漠 化 有 相 似 之 处 。红 色 荒 漠 造 成 原 因 1.由 于 人 多 地 少 , 过 度 开 发 , 加 上 土 壤 本 身 的 特 性 , 红 壤 区的 土 壤 生 产 力 低 下 , 水 土 流 失 严 重 , 并 在 不 少 地 区 严 重 退 化 , 形成 “红 色 荒 漠 化 ”。 2.南 方 山 区 丘 陵 水 土 流 失 严 重 , 危 害 大 于 黄 土 高 原 。 导 致 石质 裸 露 , 不 能 恢 复 , 形 成 “红 色 荒 漠 ”3.陡 坡 开 垦 或 过 度 垦 殖 , 或 者 毁 林 开 荒 , 砍 林 取 薪 破 坏 地 表植 被 导 致 水 土 流 失 , 土 地 退 化 。寒 漠 化 : 两极、高山或高原等寒冷气候下的荒漠。寒漠地区的寒冻物理风化作用强烈,形成大量岩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往来文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