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紫 外 -可 见 分 光 光 度 法 习题一、选择题(其中 114 题为单选,1524 题为多选)1以下四种化合物,能同时产生 B 吸收带、K 吸收带和 R 吸收带的是( ) A. B. CH2HCOCHCHOC. D. CH3 22在下列化合物中,*跃迁所需能量最大的化合物是( )A. 1,3丁二烯 B. 1,4戊二烯 C. 1,3环已二烯 D. 2,3二甲基 1,3丁二烯3符合朗伯特-比耳定律的有色溶液稀释时,其最大吸收峰的波长位置( )A. 向短波方向移动 B. 向长波方向移动C. 不移动,且吸光度值降低D. 不移动,且吸光度值升高4双波长分光光度计与单波长分光光度计的主要区别在于(
2、)A. 光源的种类及个数 B. 单色器的个数C. 吸收池的个数 D. 检测器的个数5在符合朗伯特-比尔定律的范围内,溶液的浓度、最大吸收波长、吸光度三者的关系是( )A. 增加、增加、增加 B. 减小、不变、减小C. 减小、增加、减小 D. 增加、不变、减小6双波长分光光度计的输出信号是( )A. 样品吸收与参比吸收之差 B. 样品吸收与参比吸收之比C. 样品在测定波长的吸收与参比波长的吸收之差D. 样品在测定波长的吸收与参比波长的吸收之比7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中,使用参比溶液的作用是( )A. 调节仪器透光率的零点B. 吸收入射光中测定所需要的光波C. 调节入射光的光强度D. 消除试剂等
3、非测定物质对入射光吸收的影响8扫描 K2Cr2O7 硫酸溶液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时,一般选作参比溶液的是( )A. 蒸馏水 B. H2SO4 溶液C. K2Cr2O7 的水溶液 D. K2Cr2O7 的硫酸溶液9在比色法中,显色反应的显色剂选择原则错误的是( )A. 显色反应产物的值愈大愈好 B. 显色剂的值愈大愈好C. 显色剂的值愈小愈好D. 显色反应产物和显色剂,在同一光波下的值相差愈大愈好10某分析工作者,在光度法测定前用参比溶液调节仪器时,只调至透光率为 95.0%,测得某有色溶液的透光率为 35.2%,此时溶液的真正透光率为( )A. 40.2% B. 37.1% C. 35.1%
4、D. 30.2% 11用分光光度法测定 KCl 中的微量 I时,可在酸性条件下,加入过量的 KMnO4 将 I氧化为 I2,然后加入淀粉,生成 I2-淀粉蓝色物质。测定时参比溶液应选择( )A. 蒸馏水 B. 试剂空白C. 含 KMnO4 的试样溶液 D. 不含 KMnO4 的试样溶液12常用作光度计中获得单色光的组件是( )A. 光栅(或棱镜)+反射镜 B. 光栅( 或棱镜)+狭缝C. 光栅(或棱镜)+稳压器 D. 光栅( 或棱镜)+准直镜13某物质的吸光系数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A. 溶液浓度 B. 测定波长 C. 仪器型号 D. 吸收池厚度14假定 T= 0.50 A=0.699 则测
5、定结果的相对误差为( )A. 1.55 B. 1.36 C. 1.44 D. 1.63215今有 A 和 B 两种药物的复方制剂溶液,其吸收曲线相互不重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可不经分离,在 A 吸收最大的波长和 B 吸收最大的波长处分别测定 A 和 BB. 可用同一波长的光分别测定 A 和 BC. A 吸收最大的波长处测得的吸光度值包括了 B 的吸收D. B 吸收最大的波长处测得的吸光度值不包括 A 的吸收16用标准曲线法测定某药物含量时,用参比溶液调节 A=0 或 T=100%,其目的是( )A. 使测量中 c-T 成线性关系B. 使标准曲线通过坐标原点C. 使测量符合比耳定律
6、,不发生偏离D. 使所测吸光度 A 值真正反应的是待测物的 A 值17某药物的摩尔吸光系数()很大,则表明( )A. 该药物溶液的浓度很大B. 光通过该药物溶液的光程很长C. 该药物对某波长的光吸收很强 D. 测定该药物的灵敏度高18为提高分光光度法测定的灵敏度可采用( ) ;为提高分光光度法的准确度可采用( ) ;为提高分光光度法测定的精密度可采用( ) ;为提高分光光度法测定的选择性可采用( )A. 显色反应产物 大的显色剂B. max 作测定波长C. 选择适当的参比液D. 控制比色皿厚度及有色溶液浓度19分光光度法中,选用 max 进行比色测定原因是( )A. 与被测溶液的 pH 有关B
7、. 可随意选用参比溶液C. 浓度的微小变化能引起吸光度的较大变化,提高了测定的灵敏度D. 仪器读数的微小变化不会引起吸光度的较大变化,提高了测定的精密度20等吸收双波长消去法定量分析的理论依据是( )A. 溶液对两波长的吸光度之和为定值B. 溶液对两波长的吸光度之差与待测物浓度成正比C. 吸光度具有加和性D. 干扰物质和被测物质有等吸收点21下列基团或分子中,能发生 n*跃迁的基团是( )A. C=C B. C=O C. CN D. CH3OH22酸度对显色反应影响很大,这是因为酸度的改变可能影响( )A. 反应产物的稳定性B. 被显色物的存在状态C. 反应产物的组成 D. 显色剂的浓度和颜色
8、23在比色法中,显色反应应选择的条件有( )A. 显色时间 B. 入射光波长 C. 显色的温度 D. 显色剂的用量二、填空题1在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的浓度不同 KMnO4 溶液吸收曲线上可以看出_未变,只是_改变了。2不同浓度的同一物质,其吸光度随浓度增大而_,但最大吸收波长_。3符合光吸收定律的有色溶液,当溶液浓度增大时,它的最大吸收峰位置_,摩尔吸光系数_。4为了使分光光度法测定准确,吸光度应控制在 0.20.8 范围内,可采取措施有 _和_。5摩尔吸光系数是吸光物质_的度量,其值愈_,表明该显色反应愈_。6分子中的助色团与生色团直接相连,使*吸收带向_方向移动,这是因为产生_共
9、轭效应。7一有色溶液,在比色皿厚度为 2cm 时,测得吸光度为 0.340。如果浓度增大 1 倍时,其吸光度3A=_,T=_ 。8分光光度法测定钛,可用(1)H 2O2 法( =7.2102 Lmol-1cm-1),也可用(2)二胺替比啉甲烷法( =1.8104 Lmol-1cm-1)。当测定试样中钛含量较低时,用_法较好。9各种物质都有特征的吸收曲线和最大吸收波长,这种特性可作为物质 的依据;同种物质的不同浓度溶液,任一波长处的吸光度随物质的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这是物质_的依据。10朗伯特比耳定律表达式中的吸光系数在一定条件下是一个常数,它与_、_及_无关。 11符合朗伯特比耳定律的 Fe2+
10、邻菲罗啉显色体系,当 Fe2+浓度 c 变为 3c 时,A 将_;T 将_;将 _。12某溶液吸光度为 A1,稀释后在相同条件下,测得吸光度为 A2,进一步稀释测得吸光度为 A3。已知A1A2=0.50,A 2A3=0.25,则 为_。T313光度分析中,偏离朗伯特比耳定律的重要原因是入射光的_差和吸光物质的_引起的。14在分光光度法中,入射光波一般以选择_波长为宜,这是因为_。 15如果显色剂或其他试剂对测量波长也有一些吸收,应选_为参比溶液;如试样中其他组分有吸收,但不与显色剂反应,则当显色剂无吸收时,可用_作参比溶液。16R 带是由_跃迁引起,其特征是波长 _;K 带是由 跃迁引起,其特
11、征是波长_。17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中,工作曲线是 _和_之间的关系曲线。当溶液符合比耳定律时,此关系曲线应为_。18在光度分析中,常因波长范围不同而选用不同材料制作的吸收池。可见分光光度法中选用_吸收池;紫外分光光度法中选用_吸收池;红外分光光度法中选用_吸收池。三、判断对错1某物质的摩尔吸光系数越大,则表明该物质的浓度越大。2在紫外光谱中,同一物质,浓度不同,入射光波长相同,则摩尔吸光系数相同;同一浓度,不同物质,入射光波长相同,则摩尔吸光系数一般不同。3有色溶液的透光率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减小,所以透光率与溶液的浓度成反比关系;有色溶液的吸光度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大,所以吸光度与溶液
12、的浓度成正比关系。4朗伯特比耳定律中,浓度 C 与吸光度 A 之间的关系是通过原点的一条直线。5朗伯特比耳定律适用于所有均匀非散射的有色溶液。6有色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随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大。7在光度分析法中,溶液浓度越大,吸光度越大,测量结果越准确。8物质摩尔吸光系数的大小,只与该有色物质的结构特性有关,与入射光波长和强度无关。9若待测物、显色剂、缓冲溶液等有吸收,可选用不加待测液而其他试剂都加的空白溶液为参比溶液。10摩尔吸光系数是吸光物质在特定波长和溶剂中的特征常数, 值越大,表明测定结果的灵敏度越高。11吸光度的读数范围不同,读数误差不同,引起最大读数误差的吸光度数值约为 0.434。1
13、2在进行紫外分光光度测定时,可以用手捏吸收池的任何面。13今有 1.0 mol/LCuSO4 溶液,若向该溶液中通 NH3 时,其摩尔吸光系数不发生改变。14分光光度计检测器直接测定的是吸收光的强度。15丙酮在已烷中的紫外吸收 max 为 279 nm, max 为 14.8 Lmol-1cm-1。引起该吸收带跃迁是 *。16分光光度法测定的相对误差约为 2%5%。使用这类方法可进行微量组分分析,因为它能满足测定微量组分对准确度的要求。17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和双光束分光光度法都是以试剂空白作参比。四、有关概念及名词解释1吸收光谱(absorption spectrun)即吸收曲线2Lambert
14、-Beer 定律3透光率(transmitiance) 4吸光度(absorbance) 5摩尔吸光系数6百分吸光系数 7生色团;14助色团8红移;16蓝移; 21强带;22弱带9光电比色法10透光率的测量误差五、计算题1安络血的相对摩尔质量为 236,将其配成 100 mL 含安络血 0.4300 mg 的溶液,盛于 1 cm 吸收池中,在 max55 nm 处测得 A 值为 0.483,试求安络血的 和 值。%E1cm2称取维生素 C 0.0500 g 溶于 100 mL 的 5 mol/L 硫酸溶液中,准确量取此溶液 2.00 mL 稀释至 100 mL,取此溶液于 1 cm 吸收池中,
15、在 max245 nm 处测得 A 值为 0.498。求样品中维生素 C 的百分质量分数。 (4mL/gcm)5601cm%E3精密称取试样 0.0500 g,用 0.02 mol/L HCl 稀释,配制成 250 mL。准确吸取 2.00 mL,稀释至 100 mL,以0.02 mol/L HCl 为空白,在 253 nm 处用 1 cm 吸收池测得 T41.7 ,其 12000 L/molcm),被测组分的分子质量100.0,试计算 (263 nm)和试样中被测组分的百分质量分数。%1cm4测定血清中的磷酸盐含量时,取血清试样 5.00mL 于 100mL 量瓶中,加显色剂显色后,稀释至刻
16、度。吸取该试液 25.00mL,测得吸光度为 0.582;另取该试液 25.00mL,加 1.00mL0.0500mg 磷酸盐,测得吸光度为 0.693。计算每毫升血清中含磷酸盐的质量。5称取某药物一定量,用 0.1 mol/L 的 HCl 溶解后,转移至 100 ml 容量瓶中用同样 HCl 稀释至刻度。吸取该溶液 5.00 mL,再稀释至 100 mL。取稀释液用 2 cm 吸收池,在 310 nm 处进行吸光度测定,欲使吸光度为 0.350。问需称样多少克?(已知:该药物在 310 nm 处摩尔吸收系数=6130 L/molcm,摩尔质量 M=327.8)6精密称取 VB12 对照品 2
17、0.0 mg,加水准确稀释至 1000 mL,将此溶液置厚度为 1 cm 的吸收池中,在 361 nm 处测得 A0.414。另取两个试样,一为 VB12 的原料药,精密称取 20.0 mg,加水准确稀释至 1000 mL,同样条件下测得 A0.390,另一为 VB12 注射液,精密吸取 1.00 mL,稀释至 10.00 mL,同样条件下测得 A0.510。试分别计算 VB12 原料药的百分质量分数和注射液的浓度。 7测定废水中的酚,利用加入过量的有色的显色剂形成有色络合物,并在 575nm 处测量吸光度。若溶液中有色络合物的浓度为 1.010-5mol/l,游离试剂的浓度为 1.010-4
18、mol/l 测得吸光度为 0.657:在同一波长下,仅含 1.010-4mol/l 游离试剂的溶液,其吸光度只有 0.018,所有测量都在 2.0cm 吸收池和以水作空白下进行,计算在 575nm 时,(1)游离试剂的摩尔吸光系数;(2)有色络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8今有 A、B 两种药物组成的复方制剂溶液。在 1 cm 吸收池中,分别以 295 nm 和 370 nm 的波长进行吸光度测定,测得吸光度分别为 0.320 和 0.430。浓度为 0.01 mol/L 的 A 对照品溶液,在 1 cm 的吸收池中,波长为 295 nm和 370 nm 处,测得吸收度分别为 0.08 和 0.90;
19、同样条件,浓度为 0.01 mol/L 的 B 对照品溶液测得吸收度分别为0.67 和 0.12。计算复方制剂中 A 和 B 的浓度(假设复方制剂其他试剂不干扰测定) 。9A 与 B 两种物质的对照品溶液及样品溶液,用等厚度的吸收池测得吸光度如下表。 (1)求被测混合物中 A和 B 含量。 (2)求被测混合物在 300nm 处的吸光度。波长 238nm 282 nm 300 nmA 对照 3.0g/mL 0.112 0.216 0.810B 对照 5.0g/mL 1.075 0.360 0.080A+B 样品 0.442 0.278 10在光度分析中由于单色光不纯,在入射光 2 中 混入杂散光
20、 1。 1 和 2 组成强度比为 : =1:5,吸光10I2化合物在 1 处的 =5.0103 L/molcm,在 2 处的 =1.0104 L/molcm。用 2 cm 吸收池进行吸光度测定。 (1)若1吸光物质浓度为 510-6 mol/L,计算其理论吸光度 A;(2)若浓度为 110-5 mol/L,A 又为多少?该吸光物溶液是否服从朗伯特- 比耳定律?11某有色溶液在 2.0 cm 厚的吸收池中测得透光度为 1.0%,仪器的透光度读数 T 有0.5%的绝对误差。试问:(1)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是多少?(2)欲使测量的相对误差为最小,溶液的浓度应稀释多少倍?(3)若浓度不变,问应用多厚的吸
21、收池较合适?(4)浓度或吸收池厚度改变后,测量结果误差是多少? 12有一个两色酸碱指示剂,其酸式(HA)吸收 420 nm 的光,摩尔吸光系数为 325 L/molcm。其碱式(A )吸收 600 nm 的光,摩尔吸光系数为 120 L/molcm。HA 在 600 nm 处无吸收,A 在 420 nm 处无吸收。现有该指示剂的水溶液,用 1 cm 比色皿,在 420 nm 处测得吸光度为 0.108,在 600 nm 处吸光度为 0.280。若指示剂的 pKa 为3.90,计算该水溶液的 pH 值。13某一元弱酸的酸式体在 475 nm 处有吸收, = 3.4104 L/molcm,而它的共
22、轭碱在此波长下无吸收,在 pH =3.90 的缓冲溶液中,浓度为 2.7210-5 mol/L 的该弱酸溶液在 475 nm 处的吸光度为 0.261(用 1 cm 比色杯) 。计算此弱酸的 Ka 值。14某弱酸 HA 总浓度为 2.010-4 mol/L。于 520 nm 处,用 1 cm 比色皿测定,在不同 pH 值的缓冲溶液中,测得吸光度值如下:pH 0.88 1.17 2.99 3.41 3.95 4.89 5.50A 0.890 0.890 0.692 0.552 0.385 0.260 0.260求:(1)在 520 nm 处,HA 和 A的 HA, A-;(2)HA 的电离常数
23、Ka。15络合物 NiB 在 395nm 下有最大吸收(此条件时, Ni 及 B 无吸收) ,当络合剂浓度比 Ni2+过量 5 倍时,2Ni2+完全形成络合物。根据下列数据,求 Ni2+ +2BNiB 的稳定常数 K。2溶液组成及浓度(mol/L)吸光度( =395nm)Ni2+ (2.5010-4 ) , B(2.2010-1 ) 0.765Ni2+ (2.5010-4 ) , B(1.0010-3 ) 0.3605 习题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其中 112 题为单选,1321 题为多选)1C。苯环可产生 B 吸收带和 E 吸收带,羰基可产生 R 吸收带。羰基和苯环共轭 B 带、E 带和 R
24、带都发生红移,同时吸收增强。共轭后的 E 带也可称之为 K 带。所以四种化合物中只有苯乙酮能同时产生 B 吸收带、K 吸收和 R 吸收带。2B。在紫外光谱中,双键发生共轭后,轨道进行重新整合,轨道的最高成键轨道()能量升高,轨道的最低反键轨道(*)能量降低,使*跃迁所需能量减小。双键共轭越大,*跃迁所需能量越小,吸收波长发生红移。四种化合物中,1,3丁二烯,1,3环已二烯,2,3二甲基1,3丁二烯都含有共轭体系,*跃迁所需能量减小。因此,*跃迁所需能量最大的化合物是 1,4戊二烯。3C。Lambert-Beer 定律描述的是在一定条件下,当一束平行的单色光通过均匀的非散射样品时,样品对光的吸光
25、度与样品浓度及液层厚度成正比。符合 Lambert-Beer 定律的有色溶液稀释时,吸光物质的吸光度降低,但最大吸收峰波长位置即 max 不变。4B。单波长分光光度计方框图:双波长分光光度计方框图:5B。6C。由双波长分光光度计方框图可知:光源发出的复光交替通过单色器 1 和单色器 2,得到测定波长 2 和参比波长 1,测定波长 2 和参比波长 1 交替通过吸收池并通过检测器检测,使得干扰组分 A 在测定波长 2 和参比波长 1 下有: 0AA使得测定组分 B 在 2 和 1 有: lcEB12B12)(因此,双波长分光光度计的输出信号是样品在测定波长的吸收与参比波长的吸收之差(设 A和 B
26、的吸收光谱有等吸收点) 。7D。在配制被测组分分光光度法测定溶液时,常加入的反应试剂、缓冲溶液、溶剂等都可能对入射光产生吸收,因为物质对光的吸收具有加和性。因此,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中,必须选择一种合适的溶液作为参比溶液,以消除试剂等非测定物质对入射光吸收的影响。8B。K 2Cr2O7 硫酸溶液的配制的一般操作过程:称取固体 K2Cr2O7 一定量,于小烧杯中,用一定浓度的硫酸溶液溶解,待 K2Cr2O7 完全溶解后,转移至一定体积的容量瓶中,用硫酸溶液稀释至刻度,配制成适宜浓度的 K2Cr2O7 硫酸溶液。由此可见:溶液的配制过程只加入了硫酸溶液,因此,扫描 K2Cr2O7 硫酸溶液的
27、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时,参比溶液选用 H2SO4 溶液即可。9B。在比色法中,显色反应的显色剂选择原则是:(1)被测物与生成的有色物有确定的定量关系;(2)生成的有色物应有足够的稳定性;(3)显色反应产物和显色剂吸收峰的位置应有显著的差别或在同一光波下的 值相差足够大;(4)显色反应产物的 足够大;(5)显色反应的选择性要高。因此,显色反应的显色剂选择原则不正确的是显色剂的值愈大愈好。10B。在光度法测定前,为了保证入射光强度完全被待测物质所吸收,需用参比溶液调节仪器吸光度 A=0 或透光率 T=100%,如果透光率只调至了 95.0%,满量程为 T=0%95.0%,而不是T=0%100%。在光
28、度法测定前,如果透光率只调至 95.0%,测得某有色溶液的透光率为 35.2%,此时溶液的真正透光率为:%.x2350951 %1372910光 源单 色 器 1吸 收 池 检 测 器 显 示 器单 色 器 1单 色 器 吸 收 池 检 测 器 显 示 器光 源611B。该法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用分光光度法间接测定 KCl 中的微量 I-。在测定中一切可吸光的物质或影响氧化还原反应的物质均应在测定中扣除,扣除的办法就是选择合适的参比溶液,该法选择的参比溶液应包括除 I-以外所有与样品相同的酸、KMnO 4 及淀粉,称为试剂空白。12B。一般分光光度计有 5 部分组成: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
29、和显示器。其中单色器是将连续光按波长顺序色散,并从中分离出一定宽度的波带的装置。单色光的组件主要包括光栅或棱镜、狭缝。13B。物质的吸光系数不仅与物质的结构有关,而且与测定波长有关。因为物质对光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同一物质在不同波长光下测定吸收能力不同,吸光系数不同。14A。根据: T.clg430求得: % 51402769)(-15690 15由吸收曲线可见:A 正确,可不经分离,在 A 组分吸收最大的波长处和 B 吸收最大的波长处分别测定 A 和 B;D 正确, B 组分吸收最大的波长处测得的吸光度值不包括 A 的吸收。16BCD。A 错,在 Lambert Beer 定律中,c-T 之间
30、没有线性关系; B 正确,参比溶液(即试剂空白)的干扰属于系统误差。若不使用参比溶液调节 A=0,就等于没有消除方法的系统误差,这时标准曲线不通过原点;C 正确,若假设参比溶液中仅有一种吸光物质,有关系式: lcE)(参参样样 A 与 c 样 不成正比,即吸光度与 c 样 的关系偏离 Lambert Beer 定律。D 正确,用参比溶液调节 A=0 就是扣除了被测组分以外其它物质对入射光的吸收的干扰,使所测吸光度 A 值真正反应的是待测物的 A 值。17CD。摩尔吸光系数()是指在一定波长下,溶液中吸光物质浓度为 1 mol/L,液层厚度为 1 cm 的吸光度。与吸光物质浓度和液层厚度无关。
31、是吸光物质对光吸收强弱的表征,反映了吸光物质测定时的灵敏度。因此,某药物的摩尔吸光系数越大,表明该药物对某波长的光吸收越强,测定该药物的灵敏度越高。18 (1)AB。化合物的吸收光谱反映化合物的特性。在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的吸收光谱上,任意一点都对应化合物的同一浓度。同样浓度下测定,吸光度 A 越大,灵敏度越高,因此,使用显色反应产物 大的显色剂和以 max 作测定波长均可提高测定的灵敏度。(2)CD。选择正确的参比液可以扣除干扰物质对待测组分的影响,消除系统误差。控制比色皿厚度及溶液浓度可以是测定吸光度值在 0.20.7 之间,因此 CD 均为提高分光光度法的准确度的方法。(3)B
32、。同一浓度下,测定的吸光度值越大,由仪器读数的微小变化引起吸光度的相对误差变化很小,即方法的精密度越好。(4)C。选择适当的参比溶液,避开参比溶液中干扰成分对测定的影响,即提高了分析方法的选择性。19CD。20BC。等吸收双波长消去法定量分析是根据被测组分 B 和干扰组分 A 的吸收光谱,选择测定波长 2 和参比波长 1(如下图所示) 。根据吸光度的加和性,使得 A 组分在测定波长 2 和参比波长 1 下有: ,使得 B 组分在 2 和 1 有:A20。因此等吸收双波长消去法定量分析的理论依据是溶液lcEA12B1 )(对两波长的吸光度之差与待测物浓度成正比和吸光度具有加和性。21BC。含有杂
33、原子的不饱和化合物,由杂原子空轨道(n)跃迁到 反键轨道( *)称为n*跃迁。此类跃迁需要的能量低,n *吸收波长落在近紫外区或可见区,但吸收较弱(=10100) 。能发生 n*跃迁的基团是 C=O 和 CN。722ABCD。显色反应是指不吸收紫外光或可见光化合物,通过与显色剂反应转化成能吸收紫外光或可见光化合物,从而进行比色法测定。为了达到测定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对于显色反应有严格的条件要求,特别是溶液的酸度对显色反应影响很大,酸度的改变可能影响(1)显色剂的浓度和颜色。因为显色剂一般都是有机酸或碱指示剂,酸度的改变不但影响酸型体或碱型体存在的状态,还影响其浓度和颜色;(2)被显色物的存在状态
34、;(3)反应产物的稳定性和组成。23ACD。在光电比色法中,为了达到测定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对于显色反应要进行严格的条件选择,显色反应应选择的条件有(1)溶剂;(2)显色剂的用量;(3)溶液的酸度;(4)显色时间;(5)显色的温度等。B 不属于显色反应应选择的条件,为测定条件。 24ABCD。二、填空题1最大吸收峰的位置(或 max) ;吸光度 2增大;不变3不变;不变4改变溶液浓度;改变比色皿厚度5吸光能力;大(小) ;灵敏(不灵敏)6长波长;n7 0.680;20.9%8二胺替比啉甲烷9定性分析;定量分析10溶液浓度;光程长度;入射光的强度 11增至 3 倍;降至 T 3 倍;不变125.6
35、213单色性;化学变化14被测物质的最大吸收;最大吸收波长处摩尔吸光系数最大,测定时灵敏度最高15空白溶液;试样溶液16 n*;较长;共轭双键的 *;较短,但随共轭键增长而增长17浓度;吸光度;一条直线18玻璃;石英;岩盐三、判断对错1。吸光系数是指在一定波长下,溶液中吸光物质浓度为 1,液层厚度为 1cm 的吸光度。常用摩尔吸光系数 和百分吸光系数 表示。吸光系数是吸光物质的特性参数,是吸光物质定性1%cmE的重要参数,与吸光物质的浓度无关。2。摩尔吸光系数 与吸光物质的结构特性、吸收光的波长有关。同一物质,入射光波长不同,摩尔吸光系数不同。但紫外光谱反映的是分子母体的性质,母体相同而取代基
36、不同摩尔吸光系数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所以同一物质,浓度不同,入射光波长相同,则摩尔吸光系数相同;同一浓度,不同物质,入射光波长相同,则摩尔吸光系数一般不同。3。有色溶液的透光率与溶液浓度之间的关系为:或 EclITA0lgl EclT10由此可见:有色溶液的吸光度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大,所以吸光度与溶液的浓度成正比关系。透光率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减小,有色溶液的透光率与溶液浓度之间成指数关系,但不成反比关系。4。朗伯特比耳定律表明在一定条件下,当一束平行的单色光通过均匀的非散射样品时,样品对光的吸光度与样品浓度及液层厚度成正比。即:EclITA0lgl所以,从理论上讲符合朗伯特比耳定律吸光物
37、质浓度 C 与吸光度 A 之间的关系是通过原点的一条直线。5。朗伯特比耳定律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当一束平行的单色光通过均匀的非散射样品时,样品对光的吸光度与样品浓度及液层厚度成正比。朗伯特比耳定律不仅适用于均匀非散射的有色溶液,而且适用于均质的固体。86。有色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是吸光物质的特性参数,是吸光物质定性的重要参数,与吸光物质的浓度无关。所以,有色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不随溶液浓度的变化而变化。7。在光度分析法中测量结果的准确度可推导如下:由 Lambert-BeerLaw: ElTlAc1g对上式求导并除以上式,得结果的相对误差: .c430如暗噪音: 2ln()lg(g)cT结果的相对误
38、差最小值: 21l( 0l()T1ln368.043.0A所以,在光度分析法中,溶液浓度要适中,吸光度读数 ,测量结果准确度最高。一43.A般要求 之间即可满足光度分析法测定准确度的要求。0.27A8。摩尔吸光系数 不仅与吸光物质的结构特性有关,还与入射光的波长有关。同一物质,入射光波长相同,摩尔吸光系数相同;同一物质,入射光波长不同,摩尔吸光系数不同。9。在配制被测组分光度法测定溶液时,常加入的显色剂、缓冲溶液、溶剂等都可能对入射光产生吸收。因此,在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中,必须选择一种合适的溶液作为参比溶液,以消除试剂等非测定物质对入射光吸收的影响,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度。所以,待测物、
39、显色剂、缓冲溶液等都对所选择的波长有吸收时,可选用不加待测液而其他试剂都加的空白溶液为参比溶液。10。由朗伯特比耳定律可知:在一定条件下, ,在一定的液层clITA0lgl厚度 l 时,吸光度与溶液的浓度成正比关系, 值越大,溶液浓度的微小改变,可引起吸光度较大变化,所以, 值越大,测定结果的灵敏度越高。同时摩尔吸光系数 是吸光物质在特定波长和溶剂中的特征常数,是物质定性的重要指标。11。见 3.7 答案的解释。12。紫外分光光度配有一对石英吸收池,吸收池的两相对面是光面透光的,另两相对面是毛面不透光的。在进行紫外分光光度测定时,要对吸收池进行清洗并盛放待测溶液。在进行这些操作时,手不能捏吸收
40、池的光面,只能捏吸收池的毛面,这是因为吸收池的光面是入射光的透过面,用手捏吸收池的光面,会在光面粘上汗渍或其他污物而玷污,对入射光的强度产生影响,使测定结果的准确度降低。13。在 CuSO4 溶液中通 NH3 时将发生以下反应:Cu2+ 4NH3 Cu(NH3)42+ 摩尔吸光系数是吸光物质的特性参数,不同物质具有不同摩尔吸光系数。由此可见向1.0mol/LCuSO4 溶液中通 NH3 时,吸光质点由 Cu2+(浅蓝色)变成了 Cu(NH3)42+(蓝色变深) ,其摩尔吸光系数必然发生改变。14。分光光度计方框图:分光光度计光路是:由分光光度计光源发出连续光谱,经单色器分光后,得到所需要的单色
41、光,单色光经过吸收池被吸光物质所吸收,剩余的光透过吸收池,进入检测器进行检测。由此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器直接测定的是透过光强度,而不是吸收光的强度。15。 *是不饱和化合物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 *)。此类跃迁需要的能量降较低,孤立的 *吸收波长一般200nm ;共轭的 *吸收波长200nm 。共轭体系越长,向长波长方向移动的程度越大,吸收强度越强, *的吸收强度 =10 3104。丙酮结构中有羰基C=O,没有共轭体系,可以产生孤立的 *和 n *跃迁,n *跃迁需要的能量低,吸收波长落在近紫外区或可见区,吸收较弱 =10100。故丙酮在已烷中的紫外吸收max=279nm, max=14.8
42、Lmol-1cm-1 的吸收带不是*跃迁,而是 n *跃迁。16。常量分析对方法的准确度要求高(一般相对误差约为 0.1%) ,对方法的灵敏度要求低;微量分析则对方法的准确度要求低,而对方法的灵敏度要求高。分光光度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但光 源 单 色 器 吸 收 池 检 测 器 显 示 器 9测定的相对误差约为 2%5%。所以,分光光度法可进行微量组分分析。17。双波长分光光度计方框图:双光束分光光度计方框图:由此可见,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是以波长( 1)作参比,双光束分光光度法是以试剂空白作参比。四、有关概念及名词解释答案1 *:饱和烃类化合物由基态() 跃迁到激发态( *)。此类跃迁需要的能量
43、较高,一般吸收波长150 nm。2 *:不饱和化合物由基态() 跃迁到激发态( *)。此类跃迁需要的能量降较低,孤立的 *吸收波长一般200 nm;共轭的 *吸收波长200 nm。共轭体系越长,跃迁所需能量越小,向长波长方向移动的程度越大,吸收强度越强(= 10 3 104) 。3n *:含有杂原子的不饱和化合物由杂原子空轨道(n)跃迁到 反键轨道( *)。此类跃迁需要的能量低,n *吸收波长落在近紫外区或可见区,但吸收较弱(= 10 100) 。4n *: 含有杂原子的饱和化合物由杂原子空轨道(n)跃迁到 反键轨道( *)。此类跃迁需要的能量较高,n *吸收波长一般落在远紫外区。5电荷迁移:
44、指用电磁辐射照射给体化合物时,电子从给体轨道向受体相关轨道跃迁,此类跃迁吸收很强(10 4) ,吸收波长较长。6配位场跃迁:在配位场理论中,过渡元素的 d 轨道或 f 轨道发生分裂,当他们吸收电磁辐射后,电子由低能级的 d 轨道或 f 轨道跃迁,此类跃迁吸收较弱(10 2) ,吸收波长较长,一般位于可见区。7吸收光谱(absorption spectrun)即吸收曲线,以波长( )为横坐标,吸光度(A)为纵坐标所绘制的曲线。吸收光谱是化合物的特征。8Lambert-Beer 定律:在一定条件下,当一束平行的单色光通过均匀的非散射样品时,样品对光的吸光度与样品浓度及液层厚度成正比。即:或 Ecl
45、ITA0lgl EclT109透光率(transmittance;T) :一束平行的单色光强度为 I0,通过均匀的非散射样品后,出射光强度为 I,出射光强度 I 与入射光强度 I0 的比,即 。%10吸光度(absorbance;A):透光率的负对数为吸光度,即 。0lglITA11摩尔吸光系数:在一定波长下,溶液中吸光物质浓度为 1 mol/L,液层厚度为 1cm 的吸光度。用 表示,单位:L/cm mol。12百分吸光系数:在一定波长下,溶液中吸光物质浓度为 1%(W /V) ,液层厚度为 1 cm 的吸光度。用 表示,单位:m l/cmg。 1%cE13生色团:有机化合物结构中含有 *
46、或 n * 跃迁的基团,即能在紫外或可见区产生吸收的基团。14助色团:有机化合物结构中杂原子的饱和基团,与生色团或饱和烃相连时,使相连生色团或饱和烃紫外吸收向长波长方向移动或产生紫外吸收,并使吸收强度增加的基团。15红移:由于结构或实验条件的变化,使吸收峰向长波长方向移动的现象,亦称长移。16蓝移:由于结构或实验条件的变化,使吸收峰向短波长方向移动的现象,亦称紫移或短移。17R 带:n *跃迁引起的吸收带,波长长(约 300 nm) ,强度弱(100) ,随着溶剂极性增加,R 带蓝移。光 源 单 色 器吸 收 池检 测 器 显 示 器参 比 池 光 源单 色 器 1吸 收 池 检 测 器 显 示 器单 色 器 11018K 带: *跃迁引起的吸收带,波长短( 1,3-丁二烯吸收 217 nm) ,强度强(10 4) ,极性 *随着溶剂极性增加,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