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一、二章 导论与供求理论习题集及答案.doc

上传人:tangtianxu1 文档编号:2931110 上传时间:2018-09-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二章    导论与供求理论习题集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一、二章    导论与供求理论习题集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一、二章    导论与供求理论习题集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第一、二章    导论与供求理论习题集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第一、二章    导论与供求理论习题集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章 导论一、名词解释1、经济学2、机会成本3、生产可能性边界4、实证分析5、规范分析二、单项选择题1、经济学是研究( ) 。A、企业如何赚钱的问题 B、如何实现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C、用数学方法建立理论模型 D、政府如何管制的问题2、人们在进行决策时,必须做出某种选择,这是因为:( ) 。A、选择会导致短缺B、人们在决策时面临的资源是有限的C、人是自私的,所做出的选择会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D、个人对市场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3、下列是属于规范经济学研究范畴的( ) 。A、电冰箱在夏季热销的原因分析B、政府如何改变收入分配不均的现象C、对中国经济实现经济增长率超过 8%的研究D、失业人员的再就

2、业问题研究4、下列( )符合经济学中有关经济人的假设。A、东北人都是活雷锋B、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C、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D、如果可能,我会买下全世界的黄金5、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区别是( )A、微观经济学研究消费者经济行为,宏观经济学研究生产者经济行为B、微观经济学研究产品市场,宏观经济学研究要素市场C、微观经济学一般采用个量分析方法,宏观经济学一般采用总量分析方法D、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市场行为,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政府行力三、判断题1、你每天有 24 小时可以支配,假定你只能将时间用于工作和睡觉两种用途,每工作一小时的工资 50 元,那么可以说你选择睡觉的机会成本是一小时

3、50 元。2、实际的经济过程往往在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内部。3、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所有点都意味着生产效率的最高水平。4、如果你可以不支付任何代价而得到一种物品的使用权,那么这种物品就是自由物品。 (赠予的物品咋讲?)5、经济人假设意味着我们每一个人在任何场合下都是自私自利的。四、问答题1、举例说明经济数学模型中的内、外生变量。 (东北大学 2004 年研)2、谈谈经济学中的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社科院 2003 年研)第二章 供求理论一、名词解释1、需求量的变动2、需求的变动3、需求交叉弹性4、局部均衡二、单项选择题1、某商品的个人需求曲线表明了( ) 。A、个人愿望的最大限度B、

4、个人愿望的最小限度C、既不是个人愿望的最大限度,也不是个人愿望的最小限度D、既是个人愿望的最大限度,也是个人愿望的最小限度2、如果商品 A 和商品 B 是替代的,则 A 的价格下降将造成( ) 。A、A 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B、A 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C、B 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D、B 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3、如果一条直线型的需求曲线与一条曲线型的需求曲线相切,则在切点处两曲线的需求价格弹性( ) 。A、相同 B、不同C、依切点所在的位置而定 D、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4、如果两种商品 a 和 b 的交叉弹性是 -3,则( )A、a 和 b 是正常商品 B、a 和 b 是替代品C、a 和 b 是劣质品

5、 D、a 和 b 是互补品5、下列( )情况使总收益增加。A、价格上升,需求缺乏弹性 B、价格下降,需求缺乏弹性C、价格上升,需求富有弹性 D、价格下降,需求单位弹性6、假如生产某种物品所需原料价格上升了,则这种商品的( ) 。A、需求曲线向左方移动 B、供给曲线向左方移动C、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 D、供给曲线向右方移动7、当咖啡的价格急剧上升时,消费者对茶叶的需求将( ) 。A、减少 B、保持不变C、增加 D、以上都不对8、所有下列因素除( )外都会使需求曲线移动。A、商品本身价格变化 B、消费者收入变化C、消费者偏好变化 D、其他有关商品价格下降9、如果消费者对某商品的偏好突然增加,同时这种

6、产品的生产技术有很大改进,我们可以预料( ) 。A、该商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都向右移动并使均衡价格和产量提高B、该商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都向右移动并使均衡价格和产量下降C、该商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都向右移动并使均衡价格上升,但均衡产量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D、该商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都向右移动并使均衡产量增加,但均衡价格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10、建筑工人工资提高将使( ) 。A、新房子供给曲线左移并使房子价格上升B、新房子供给曲线右移并使房子价格下降C、新房子需求曲线左移并使房子价格下降D、新房子需求曲线右移并使房子价格上升11、若某行业中许多生产者生产一种标准化产品,我们可估计到其中任何一

7、个生产者的产品的需求将是( ) 。A、毫无弹性 B、有单位弹性C、缺乏弹性或者说弹性较小 D、富有弹性或者说弹性很大12、直线型需求曲线的斜率不变,因此其价格弹性也不变,这个说法( ) 。A、一定不正确 B、一定正确C、无法断定正确不正确 D、可能不正确13、政府对卖者出售的商品每单位征税 5 美元,假定这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为零,可以预料价格的上升( ) 。A、等于 5 美元 B、小于 5 美元C、大于 5 美元 D、不可确定14、厂商在工资率下降的时候一般倾向于增雇工人,假如对工人的需求缺乏价格弹性,工资率的下降将导致工资总额( ) 。A、减少 B、增加C、不变 D、不可确定15、如果价格

8、下降 10%能使买者总支出增加 10%,则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 ) 。A、具有单位弹性 B、比较富有弹性C、其弹性不能确定 D、缺乏弹性16、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决定按销售量向卖者征税,假如政府希望税收负担全部落在买者身上,并尽可能不影响交易量,那么应该具备的条件是( ) 。A、需求和供给的价格弹性均大于零小于无穷B、需求的价格弹性大于零小于无穷,供给的价格弹性等于零C、需求的价格弹性等于零,供给的价格弹性大于零小于无穷D、需求的价格弹性为无穷,供给的价格弹性等于零17、已知当某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 10 美元的时候,均衡交易量是 5000 单位。现假定买者收入的增加使这种商品的需求增加了

9、 800 单位,那么在新的均衡价格水平上,买者的购买量是( ) 。A、5000 单位 B、多于 5000 单位但小于 5800 单位C、5800 单位 D、多于 5800 单位18、如果政府对卖者出售的商品每单位征税 5 美分,那么这种做法将引起这种商品的价格将( )已知该商品的供给与需求曲线具有正常的正斜率和负斜率。A、上升小于 5 美分 B、上升 5 美分C、上升大于 5 美分 D、不可确定19、政府为了扶持农业,对农产品规定了高于其均衡价格的支持价格。政府为维持支持价格,应该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 。A、增加对农产品的税收 B、实行农产品配给制C、收购过剩的农产品 D、对农产品生产者予以

10、补贴20、政府把价格限制在均衡水平以下可能导致( ) 。A、大量积压 B、黑市交易C、买者按低价买到了想买的商品数量 D、A 和 B21、当某种商品的需求和供给出现同时减少的情况时,那么( ) 。A、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量减少B、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量无法确定C、均衡价格无法确定,均衡产量减少D、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产量减少22、下面哪种弹性是度量沿着需求曲线的移动而不是曲线本身的移动( ) 。A、需求的价格弹性 B、需求的收入弹性C、需求的交叉弹性 D、需求的预期弹性三、判断题1、生产者预期某商品未来价格要下降,就会减少该商品当前的供给。2、如果对小麦的需求高度缺乏弹性,粮食丰收将减少农民的收入

11、。3、如果价格和总收益呈同方向变化,则需求是富有弹性的。4、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某种商品价格的变化将导致它的供给量变化,引起供给的变化。5、商品短缺所带来的价格变化,会进一步导致短缺数量的增加。6、随着需求曲线的移动,均衡价格上升 10%,均衡产量上升 10%,此时需求为单位弹性。7、需求曲线为直线时,在单位弹性点上总收益为最大。8、对厂商征税,将使产品的供给曲线左移,使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量上升。9、若某商品的价格上涨,对其需求数量不断增加,那么该商品需求曲线的斜率必然为正。10、在两种商品中,如果其中一种商品价格变化时,这两种商品的需求同时增加或减少,那么二者的交叉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为负。四、

12、问答题1、运用弹性理论简要评论“薄利多销”这一传统的经商理念。 (武汉大学 2002年研)2、运用供求理论分析说明“谷贱伤农”的道理或“丰收悖论” 。 (东北财大2003 年研、华中科技大学 2004 年研)3、考虑到消费者收入的提高,那么对农产品和对数码相机、纯平彩电等高档商品应采取提价还是降价的办法?为什么?4、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有哪些?(人大 2002 年研)5、试述引起市场需求量变动的决定因素。 (武大 2003 年研)五、计算题1、设供给函数为 S=2+3P;需求函数为 D=10-P。(1)求解市场均衡的价格与产量水平(2)求在此均衡点的供给弹性与需求的价格弹性。(3)若征收从量税

13、t=1,求此时新的均衡价格与产量水平。(4)求消费者和厂商各承受了多少税收份额,并作图加以说明。2、高鸿业版第二章课后练习题(P54-P56)中的 2、4、6、9。第一章 导论一、名词解释(参考教科书)二、单项选择题1、B 2、B 3、B 4、D 5、C三、判断题1、T 2、T 3、T 4、T 5、F四、问答题(参考教科书)第二章 供求理论一、名词解释(参考教科书)二、单项选择题1、A 2、D 3、A 4、D 5、A6、B 7、C 8、A 9、D 10、A11、D 12、A 13、A 14、A 15、B16、C 17、B 18、A 19、C 20、B21、C 22、A三、判断题1、F 2、 T

14、 3、F 4、F 5、F6、F 7、 T 8、F 9、T 10、T四、问答题(参考教科书)五、计算题1、答:(1)由市场均衡的条件 D=S,得 10-P=2+3P,可解得均衡价格 ,均衡产量02P08Q(2)在均衡点的供给弹性: 0234sPdE在均衡点的需求价格弹性: 018d(3)若征收从量税 t=1,造成供给曲线向左上平移,竖起移动距离为 1,即供给曲线变为 231SP由市场均衡的条件 ,即 。得新的均衡价格和产量水平为D10P,*.75P*.Q(4)由于消费税的征收实质上导致了均衡价格的上升,从而就每一单位商品的消费税而言,消费者承担的值为价格上升值,即 ,生产者承担的*0.75值为 。所以消费者承担了 3/4 的税收份额 BC,生产者承担了 1/410.75.2的税收份额 CD,具体见下图所示。*7.25QS*P0BA*Q0Q0C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