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拿学: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医者运用特定的手法作用于患者一定的部位,以防治疾病的一种中医外治疗法。我国最早的推拿学专著黄帝岐伯按摩我国现存最早的推拿专著小儿按摩经 ,收录于杨继洲的针灸大成推拿的作用原理: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理筋整复,滑利关节;调整脏腑功能,增强抗病能力。手法:是指按特定技巧和规范化动作在手术者体表操作,用于治疗疾病和保健强身的一项临床技能。推拿学的禁忌症:(简答题)1.皮肤破损,或皮肤病2.急性伤筋或有出血性倾向的病人3.各种传染性或感染性疾病4.各种恶性肿瘤5.关节脱位与骨折或疑似脱位与骨折(骨质增生、关节不稳、脊柱不稳)6.各种心衰、心律严重不齐、可能影响生命的其它心血
2、管疾病,以及急诊的患者7.年衰体弱、骨质疏松者、妊娠、哺乳和经期妇女8.胃、十二指肠紧急性穿孔者9.剧烈运动之后、极度疲劳、饥饿不宜立即踩跷,易晕推,神志模糊、醉酒者亦不宜10.诊断不明确的急性脊柱损伤或伴有脊髓症状患者(手法可能加剧脊髓的损伤)筋伤急性期的措施:RICE:( rest,ice,constrict,elevate)休息,冰敷,压迫止血,抬高患肢颈椎病的分型:(简答题) 颈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手法的最高境界:“一旦临症,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手法的基本要求:持久、有力、均匀、柔和与深邃。运动关节类手法的要求概括
3、:稳、准、巧、快。坎宫:定位:自眉头起沿眉向眉梢成一横线。作用:疏风解表,醒脑明目,治头痛。天门:定位: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作用:发汗解表,镇静安神,开窍醒神。滚法:小鱼际侧部或掌指关节部附着于人体的一定部位上,通过腕关节的屈伸动作及前臂的旋转运动,连续往返活动的一种推拿手法。动作要领:以第五掌指关节附于体表施术部位。手法频率每分钟 120160 次。操作过程中,腕关节屈伸幅度应达到 120,即前滚至极限时屈腕约 80,回滚至极限时伸腕约 40。作用:用于软组织损伤。一指弹推法:手法频率每分钟 120160 次。十字决:沉肩,垂肘,悬腕,掌虚指实。作用:用于内科疾病使用的穴位:多用于躯干
4、部及四肢部的经络腧穴揉法:摩法:推法:擦法:搓法:点法:轻重轻的刺激模式。拿法:捏而提起胃之拿拍法:抖法:摇法:滚法 以手背部在体表进行连续的滚动。 揉法:以指,掌的某一部位在体表施术部位上作轻柔灵活的上下,左右或环旋揉动。 推法:以指或掌,肘等着力于施术的部位上,作单向直线推动,分为指推法和掌推法 搓法:用双手掌面夹住肢体或以单手,双手掌面着力于施术部位,做交替搓动或往返搓动。 抹法: 用拇指罗纹面或掌面在施术部位做上下或左右及弧形曲线的抹动。 拿法:拇指与其余手指相对用力,提捏或柔捏肌肤或肢体。根据拇指与其他手指配合数量的多寡而有三指拿法,五指拿法等称谓。 抖法:以双手或单手握住受术者肢体
5、远端,做小幅度的连续抖动。抖法常与牵引法结合应用而成牵抖复合手法。颈椎病:随着年龄的增长,颈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影响颈椎的稳定性,产生一系列病理性改变。直接刺激压迫或通过影响血运使颈部及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交感神经发生功能或结构上的损害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颈型颈椎病:(诊断)反复出现“落枕”现象颈脊旁和项背部肌肉张力增高及压痛排除颈肩软组织风湿及颈椎损伤颈椎平片可见生理弧度异常临床特点:于颈项部和肩胛骨间区肌肉处于持续紧张的状态,出现该区域的肌紧张性颈部疲劳感,项背部肌肉酸痛或牵拉痛“落枕”频繁发作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断)有颈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出现颈神经放射性疼痛颈椎 X 光片显示与受害神经
6、相对的活动节段存在退行性变征象物理检查提示神经病变的定位在神经根,排除脊髓内、神经丛、神经干病变的可能性。临床特点:是由颈椎钩椎关节增生、关节突骨赘及损伤肿胀的软组织共同形成的混合性的突出物,对神经根产生机械压迫和化学刺激的双重伤害,引起典型的放射性神经痛。脊髓型颈椎病:(诊断)有颈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出现脊髓长传导束受压的症状、体征脊髓损伤的平面不易确定,下肢运动与感觉障碍呈不完全性脊髓损害症状呈波浪型逐渐发展和短暂缓解的趋势X 光片显示椎体后缘明显骨质增生CT、MRI 片显示脊髓受骨赘及膨出的颈椎间盘组织压迫排除椎管内外占位性病变临床特点:主诉有“脚下踩棉花”的感觉,即“落空感”椎动脉型颈椎
7、病:(诊断)颈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出现椎动脉供血不足症状椎动脉供血不足症状与头颈的位置有关脑阻抗图提示椎动脉血流减少排除椎动脉瘤等动脉本身的病变X 光平片显示颈椎退行性变。临床特点:椎动脉受压眩晕石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主要症状,因椎动脉长期供血不足而表现为慢性持续性的眩晕;因椎动脉供血短暂的阻断而表现为发作性的剧烈眩晕,眩晕发生往往与头部位置改变有关。精神萎靡,乏力嗜睡耳鸣、耳聋或视力降低脑超(TCD)可透过颅骨而检测椎动脉颅内分支的血流状态。交感神经型颈椎病:(诊断)颈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有慢性头痛史出现上象限交感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和体征排除器官的器质性病变X 光平片显示颈椎退行性变。临床特点:出现
8、相应区域内腺体、血管、内脏功能活动的失调影响到眼睛时,出现恶心、呕吐“类冠状动脉综合症”:患者感到胸前区憋 3,心悸怔忡,心电图检查有窦性心律不齐、室性早搏、阵发性心动过速等异常心电活动。治疗:(以颈型颈椎病为基础)治则:松解,调整部位及取穴:部位以颈项部、枕后部、肩胛部、横突后结节和胸椎夹脊等处为主;取穴以风池、颈夹脊、天鼎、肩井、天宗、阿是穴等为主。手法:采用刺激性手法与颈椎调整手法并重,以刺激性手法为基础;颈项部操作与循经手法刺激相结合,以颈项部操作为主的原则。具体选用一指禅推法、滚法、拔申法、推法、拿法、按揉法和颈椎微调手法等。操作:推拿常规操作:由松解手法、颈椎调整手法和整理手法三部
9、分组成。松解手法宜在逐步放松的情况下用轻缓柔和的刺激性手法如一指禅推法、滚法、拇指按揉法在颈项肩背部操作,刺激关建穴及部位,并在手法刺激同时,轻巧地小幅度被动运动头颈部。当患者颈背部肌肉逐渐放松之后,宜在颈椎拔伸状态下小幅度旋转摇颈椎,以调整颈椎微小错移。整理手法主要采用拿法刺激两侧风池穴、两侧颈椎诸夹脊穴及两侧肩井穴,最后顺势用指掌从肩井两侧分推。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在外力作用下,使腰椎间盘纤维环部分或全部破裂,髓核向外突出。本病多见于男性体力劳动者,且以 2040 岁居多,多发于第 45 腰椎及第 5 腰椎与第一骶椎之间的椎间盘。临床症状:腰痛合并下肢放射性疼痛,疼痛放射
10、至小腿或足部;腰背部板滞、活动功能障碍。病程较久者,患者常有局限于小腿后外侧、足背、足跟或足掌的主观麻木感。检查:直腿抬高试验及直腿抬高加强试验阳性;屈颈试验阳性。重症患者或不典型的病例,可考虑作 CT、MRI 检查。治疗(其治疗是按目的治疗的)目的:增加局部组织痛阈点弹拨,改善腰肌张力状态放松;降低椎间盘内压力拉伸,牵引,增加盘外压力按法,缓解神经根与突出物之间的机械性压力;增加局部组织血液灌流量,为纤维素环的修复创造条件;改变突出物位置,缓解神经很受压状态;增加静脉及淋巴回流途径及加强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神经根及周围软组织水肿的吸收。第 3 腰椎横突出综合症:检查:在第 3 腰椎横突外缘,相
11、当于第 3 腰椎棘突旁 4cm 处,可触及明显压痛 (压痛点最具有诊断意义)及局限性肌紧张或肌痉挛,可触及条索状或结节状物,并有弹响感。落枕:由于睡眠时姿势不良,导致颈部部分肌肉痉挛出现以疼痛颈项僵硬活动受限为特征的一种病症。多由于睡姿不良,枕头过高过低过硬,使头颈部处于过伸或过屈状态,导致颈项部肌肉尤其是斜方肌或胸锁乳突肌长时间被牵张而损伤。临床症状:多数患者在晨起时既感觉到颈项部疼痛不适,一侧的斜方肌或胸锁乳突肌痉挛、疼痛、颈项僵直,呈“斜颈”状,头常常偏向患侧。颈部屈伸或左右旋转活动困难,严重者疼痛可向肩背部或一侧上臂放射。项背肌筋膜炎:病因:项背部因长期的感受风寒湿邪、劳累、轻微外伤积
12、累等,使肌筋膜组织产生炎症、水肿、粘连、变性,以后逐渐纤维化,筋肌僵滞,使经络气血运行不畅而发为本病。临床症状:项背部酸痛不适,肌肉僵硬板滞,或有重着感,向一侧或两侧背部与肩胛之间牵拉痛(或有放射痛) 。晨起或天气变化或受凉后症状加重,活动后则疼痛减轻。常反复。手法:一直弹推法、拿捏、滚法、点压、弹拨、叩击等。松解手法解痉止痛法:先用拇指点压、按揉风府、风池、肩井、风门、肺腧、心腧等穴及痛点,以酸胀感为度,可解痉止痛。然后施拇指弹拨肩胛骨内侧缘及筋肌痉挛处,每处弹拨 35次,力达并所,解痉止痛。理筋整复法整理手法肩关节周围炎:(冻结肩、肩凝症)肩关节囊和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退变而引起的一种慢性
13、无菌性炎症,该病以肩关节疼痛、活动功能障碍和肌肉萎缩为临床特征。常发生在单侧肩部,50 岁左右。五十肩临床症状:疼痛弥漫,刺痛,由阵发转为持续性痛,夜间疼痛加重,撞击痛。初起症状为经常性肩关节疼痛,活动不利,有僵硬感。局部畏寒, ,疼痛可向颈项及上臂放射。操作:松解粘连、滑利关节用扳法、摇法。检查:在患侧肱二头肌长、短头附着处(肩内陵穴) 、肩峰下缘(肩髃穴) 、肩胛岗上缘(秉风穴) 、小圆肌上缘(肩贞穴)等处有不同程度的压痛点,换肩活动明显受限。锻炼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本病症好发于前臂劳动强度较大的中、老年人,并与职业密切相关。部位及取穴:患者肘关节内外侧面,曲池、肘髎、手三里、合谷等。
14、临床症状:肘外侧酸楚、疼痛;肱骨外上髁有敏感性疼痛;大多起病缓慢治疗:弹拨桡神经走行部位:腋部、肱骨桡神经沟部,桡骨颈部及前臂远端桡神经深支腕管综合征:(鼠标手)由于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引起, 。管腔狭窄是最常见原因,其次是腕部急性损伤、桡骨远端骨折、月骨脱位引起正中神经急性或继发受压。好发于女性,常见年龄 30-60外展拇长肌和 伸拇短肌 检查:Tinel 征阳性,即在腕掌韧带上轻轻叩击,则产生拇、食、中三指的放射性疼痛。Phalen 氏实验阳性,即让患腕极力屈曲 1 分钟,可出现拇、食、中三指的放射性疼痛。部位及取穴:(厥阴心包、少阴心经)鱼际、阳溪、大陵、阳池、合谷、劳宫、列缺、内关、外
15、关、腕部压痛点。退行性膝关节炎:膝关节活动时疼痛,初起时疼痛发作性后为持续性,膝关节不利,关节活动弹响及摩擦音。生理上的退化作用和慢性积累性关节磨损的结果。注意事项:推拿治疗前,应排除踝部骨折,脱位及韧带完全断裂;急性损伤患者,早期宜冰敷压迫,止血止痛,需在 24 小时后再行推拿治疗;注意局部保温,并抬高患肢,利于肿胀消退。【体征】1.膝关节周围压痛,关节活动弹响及摩擦音,关节挛缩或股四头肌萎缩。2.X 线检查:关节间隙变窄,关节边缘硬化,骨赘形成,股骨内、外侧髁粗糙,胫骨髁间隙变尖,髌骨边缘增生。【治疗】治则:舒筋活络,活血止痛,滑利关节。扌衮 法:【操作要领】拇指自然伸直,余指屈曲,小指、
16、无名指的掌指关节屈曲,约达 90。使手背沿掌横弓排列呈弧面,形成滚动的接触面。以第五掌指关节背侧附于体表施术部位上,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主动推旋运动,带动腕关节屈伸和一定的旋转活动,频率每分钟120160 次。【治疗作用】颈椎病、肩关节周围炎、腰椎间盘突出症、各种运动损伤、偏瘫、截瘫【要求及注意事项】1.肩关节放松下垂,屈肘成 140。2.操作过程中,腕关节前极限时屈腕约 80,回滚 40,使手背 1 / 2 面积(尺侧)依次接触治疗部位。3.前滚和回滚时着力轻重之比为:3:1,即“滚三回一” 。4.操作时不宜拖动、跳动、摆动。 5.在移动操作时,移动速度不宜过快,滚法频率不变情况下,缓慢移动
17、。一指禅推法 以拇指端或螺纹面着力,通过腕部的往返摆动,使所产生的功力通过拇指持续不断地作用于施术部位或穴位上,称为一指禅推法。动作要领 肩关节放松,肩部下垂。 放松,肘部自然下垂。腕部放松。 除大拇指以外的其余四指手掌都要放松。用大拇指指端或罗纹面或偏峰着力于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手握成空拳状,拇指伸直,食指中节桡侧抵住拇指面或指间关节,使拇指关节活动时起稳定作用。紧推:频率略快,有节奏,每分钟 120-160 次。慢移:缓慢的移动。(二)操作要求1、腕部摆动时,尺侧要低于桡侧,使产生的“力”持续作用于治疗部位上。2、压力、频率、摆动幅度要均匀,动作要灵活。3、手法频率每分钟 120160 次
18、。4、即所谓紧推慢移。(三)临床运用本手法具有舒筋活络、调和营卫、祛瘀消积、健脾和胃的功能。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内外妇儿伤等各科疾病,尤以治疗内妇科疾病,头痛,胃痛,腹痛,面瘫,失眠,高血压,消化道疾病及关节疾病等见长。二、揉法:1.大鱼际揉:大鱼际部着力于施术部。沉肘,屈肘成 120140,肘外翘,腕放松,呈微屈或水平状,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做主动运动,带动腕关节进行左右摆动,使大鱼际在治疗部上轻柔灵活的揉动,频率每分钟 120-160 次。2掌根揉:肘关节微屈,腕关节放松并略背伸,手指自然弯曲,掌根附于施术部。肘关节为支点,前臂主动运动,带动腕掌做小幅度回旋运动,使掌根部在施术部位上进行柔和的
19、连续不断的旋转揉动,频率每分钟 120-160 次。3.拇指揉:拇指罗纹面吸附于施术部,余四指合适位置助力,腕微屈或伸直。以腕为支点,拇指主动环转运动,罗纹面在施术部上连续不断旋转揉动,频率每分钟 120-160 次。4.中指揉:中指之间关节伸直,掌指关节微屈,以中指罗纹面着力于施术部。肘为支点,前臂主动运动,通过腕使中指罗纹面在术部上轻柔灵活小幅度的环旋或上下、左右揉动,频率每分钟 120-160 次。为加强揉动力量,可以食指搭于中指背侧进行操作。【要求及注意事项】1.所施压力适中,受者舒适为度。揉动时要带动皮下组织一起运动,动作要灵活而有节律。2.要掌握好揉动频率。在面部可以缓慢操作。3.
20、大鱼际揉法前臂有推旋动作,腕部宜放松,指揉法则腕关节要保持一定的紧张度,掌根揉法则腕关节略有背伸,松紧适度。 4.不可在体表形成摩擦运动。推法:1.指推法:拇指端着力于施术部,余指置于相应位置以固定助力,腕关节略屈并偏向尺侧。拇指及腕臂部主动施力,向拇指端方向呈短距离单向直线推进。有拇指平推、三指推法。2.掌推法:以掌根着力于施术部,腕背伸,肘伸直。以肩关节为支点,上臂主动施力,通过前臂、腕关节,使掌根向前单向直线推进。3.肘推法:屈肘,以尺骨鹰嘴突起部着力于施术部,另一侧手以掌扶术手拳顶以固定、助力。【治疗作用】推法通经活脉,荡涤积滞的作用较强。外感发热,腹胀便秘,食积癃闭,高血压病,头痛失
21、眠,腰腿痛,腰背筋膜炎,风湿痹痛,感觉迟钝等病。【要求及注意事项】紧贴皮肤,速度宜缓慢均匀,压力适中,单向直线推进。不可推破皮肤。可用介质或间歇操作。擦法:【操作要领】全掌、大鱼际、小鱼际着力于施术部,腕关节放平。肩关节为支点,上臂主动运动,使掌、或大鱼际、或小鱼际做前后方向的连续擦动并产生一定的热量。【治疗作用】较好的温经散寒作用,能治疗一切寒证。用于风寒外感,发热恶寒,风湿痹痛,胃脘痛喜温喜按者,肾阳虚所致的腰腿痛、小腹冷痛、月经不调以及外伤肿痛等病。【要求及注意事项】1.着力部紧贴体表,不宜过度施压,直线往返运行,往返距离尽量拉长,力量均匀,动作连续不断如拉锯状。2.产生热量以透热为度。3.不可擦破皮肤。 4.不可屏息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