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类型试论高校新生教育过程中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融入.doc

  • 上传人:无敌
  • 文档编号:29275
  • 上传时间:2018-03-05
  • 格式:DOC
  • 页数:7
  • 大小:67.50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试论高校新生教育过程中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融入.doc
    资源描述:

    1、试论高校新生教育过程中优秀传统文化 精神的融入 阳志强 肇庆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 摘 要: 高等学校新生教育是大学教育的起点, 其路径及方法是多方面的, 总体看都是 在操作层面上对学生进行角色转换的适应性教育。 在高校新生中, 尤其是地方院 校的学生中适时地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理念, 对大学生超脱功利主义地 应对学业是有助益的。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从坚守道义的家国情怀、 推崇仁爱原则、 追求中和的人生境界、 注重修身养性的道德实践等方面为高校新生教育提供了充 分的理论依据和丰富的教育资源。 关键词: 新生入学教育;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人生境界; 作者简介:阳志强 (1989-) , 男, 广

    2、东肇庆人, 肇庆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助教, 硕士。 ATentative Discussion on the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n Freshmen Enrollment Education YANG Zhiqiang College of Mathematics and Statistics, Zhaoqing University; Abstract: Freshmen enrollment education is the starting point of higher education. There are mul

    3、tiple approaches to freshmen enrollment education, all of which are essentially adaptive education to help them get through the role exchanging process. This article presents the idea that to blend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n freshmen education is beneficial to freeing students from utilitarianis

    4、m during study.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s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and educational resources for freshmen enrollment education in terms of ardent love for the country, moral principles, praise for beneficence, pursuit of the Mean, moral character cultivation in moral practice. Keyword: fre

    5、shmen enrollment education;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realm of life; 所谓中国传统文化, 有学者这样概括:“是指中国几千年文明发展史在特定的自 然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下形成、积累和流传下来, 并且 至今仍在影响当代文化。它既以有关的物化的经典文献、文化物品等客体形式存 在和延续, 又广泛地以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性格特征、审美 趣味、知识结构、行为规范、风尚习俗等主体形式存在和延续”1。这段话比 较准确地概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性, 一是通过经典文本为后世人阅读学习, 一是隐形地表现在民

    6、族的生活方式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便是儒家文化, 儒家文化, 孔孟之道涉及到处世、为学、交友以及树立人生理想等多个方面, 应 适时地渗透到新生教育当中, 以平衡在新生入学教育中的实用性及功利性, 并 以良好的身心状态投入到高校学习中来。 一、高校新生教育现状 2000年来全国高校招生人数直线上升, 目前我国高校规模普遍有了较大的进 展。 但认真审视高校教育现状, 我们不难看到, 由于长期以来教育创新的进程缓 慢, 教育当中陈旧的、片面的、急功近利的因素大量存在, 在当前轰轰烈烈的大 学教育中, 仍然片面地强化教育的传承功能, 忽略了这种传统文化理念对学生 学习积极性的影响2。普通高等学校新

    7、生入学教育一般有程式化的过程, 比如 学校的开学典礼, 以各个二级学院为单位的院史院情教育, 颁奖模式, 根据学 校整体工作安排的贫困学生的绿色通道, 军训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 职业生涯 发展规划, 等等, 而且在这诸多工作中, 工作指向的目标基本是一些量化考核, 硬性的指标, 学风学纪要求等, 尤其是院史院情教育中, 基本是情况简介, 缺 少一些典型人物的引领作用及入情入理地激发学生的爱校如家的情怀。 因此在大 学新生入学之初, 通过各种路径适时地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及培养学 生的健全人格, 在情感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及探索真理的精神, 帮助学生树 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以“立德树人

    8、”为本, 还教育之本来目的, 是新时期 教育的根本目的所在3。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与高校入学教育工作有着密切的关联, 在中国上下五千 年的历史酝酿下,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蕴含着丰富的教育管理理念。 中国优 秀传统文化从坚守道义的家国情怀、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中和的人生境界、注重 修身养性的道德实践等几个方面为高校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新生教育 (一) 坚守道义之家国情怀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强调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的爱国主义思想, 在新生教育当 中我们应该结合左传当中“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让每一位青年学生树立民 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培养爱国主义感情, 提高

    9、爱国主义觉悟。 学习 论语学而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 而好犯上者, 鲜矣;不好犯上, 而好作乱者, 未之有 也。君子务本, 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 其为仁之本。”42爱国首先要爱家, 爱家就要爱父母及兄长, 孝敬父母, 尊敬兄长, 这在孔子看来就是“仁之本”。 君子就是立足于“本”, “本”得以立, 也就守住了“道义”, 守住了“道 义”, 就具备了君子的美德。 在新生教育中, 家国情怀的教育不是抽象的, 而当 以爱校始, 因此, 校史院史的教育当引入典型人物的实例, 对学生有引领示范 作用及情绪的感染作用, 并且应当强化学校所在地域文化, 历史文物的介绍与 宣讲, 比如广东肇庆为广府文化

    10、粤语的发源地, 砚洲岛的包公祠留下了包拯的 事迹传说以及十六世纪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曾经在肇庆建立第一个传教驻地等 等, 引导学生树立地域文化及校园文化自信, 爱家, 爱校才能升华拥有到爱民 族, 爱国家的大情怀。 (二) 倡导仁义礼智之本真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 高校办学凸显利益驱动, 大众消费时代的唯利是图、 平庸世俗也充斥大学校园。 现有师生关系暗流涌动, 为了各自的利益需求, 教师 松懈了责任与要求, 学生也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老师, 那种尊师重教的校园和 谐氛围已打了折扣。有的学生忘记了自己上大学的真正意义, 开始有欺骗、敲诈 等违法行为, 有的学生过度追逐权利, 为了争夺一些虚拟的

    11、职位学会阴险、 学会 算计别人、学得世故城府。有的学生德才并不兼备, 才华横溢却可能道德沦丧, 肆意践踏生命, 甚至心理扭曲。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 自顾清扫门前雪, 莫问他人瓦上霜。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 儒家的“仁者爱人”, 被抛到脑 后。孟子讲“四端”:“恻隐之心, 仁之端也;羞恶之心, 义之端也;辞让之心, 礼之端也;是非之心, 智之端也。 ”5孟子认为, 恻隐之心, 就是我们说的同情 之心, 便是仁的发端;羞耻之心, 是义的萌芽;谦让之心, 是礼的发端;是非之心, 是智的开始。 仁义礼智是做人的基本, 也是道义的本。 不讲仁义礼智, 妄称为人。 仁之意义, 一是要爱人, 爱别人

    12、, 关爱同情弱小, 尊重人, 尊重生命;二是克己 复礼为仁, 抑制一己之欲, 守住基本的礼节, 礼是一种社会的秩序, 等级关系。 就如同在家庭中长幼尊卑有别才能维护家庭和谐稳定一样。 在和谐的观念上, 孔 子主张“和而不同”, 其中心意思是寻求人与人之间在保持差异的基础上达成 统一与和谐。 所谓“差异”就是指个人要保持自我个性精神, 在此基础上求得的 和谐与统一。这就告诉我们和谐不是平庸, 而是个性彰显求同存异。 论语阳货记载“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 为仁 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 宽则得众, 信 则人任焉, 敏则有功, 惠则足以使人。”4160

    13、其中讲到的“恭”就是恭敬, 对人恭敬就不会招致侮辱, 对上恭敬, 对下谦恭。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词 “礼”在中国近代就遭遇重创, 到了现当代毁灭殆尽。宽容、守诚、勤敏, 有同 情心是人的基本品行, 加上是非辨别力, 这是做人的底线, 这些优良品行教育 不能仅仅停留在学校画廊中的名言警句, 而应该挖掘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修行故 事, 或者是地域文化中的历史人故事, 通过国学教育平台, 由德高望重的学者、 老者适时地传递给低年级的学生。 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精神也不应该仅仅在 大学的通识课堂上, 更应该在新生入学教育中, 通过各种形式强化体现, 各种 专家讲座以及校园礼仪规范, 等等, 让新生入学就

    14、能感受到浓郁的文化氛围。 (三) 追求中和的人生境界 高校新生教育中, 一般情况下对大学专业学习相对介绍较多, 而学生为人处世 之道可能只是蜻蜓点水似的提醒, 但事实上在多媒体网络时代, 给我们提供了 大平台, 每天都有铺天盖地的信息在微信里, 让我们目不暇接。 而且现在的学生 也已早早地学会了世故与圆滑, 为人功利。 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儒家文化批评 的标准就是“中庸之道”, 这种“中庸”, 有学者曾经评价说, 孔老夫子就是 教我们圆滑做人, 就是要世故。事实也不完全如此, 如果我们能正面理解的话, 应该称之为“度”, 就是做人要有分寸, 要恰到好处。论语先进:“子贡 问:师与商也孰贤?子

    15、曰:师也过, 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 曰:过犹不及。”496孔子学生子贡问老师, 说子张和子夏两个人谁更好? 孔子回答, 子张做的太过分了, 子夏做的不够。子贡问, 那是不是子张好些呢? 孔子回答, 做的过就像做得不够一样都不好。 “过”与“不及”在孔子看来都要 力求避免的。 论语里仁 篇里“子游曰, 事君数, 斯辱矣;朋友数, 斯疏矣。 ”430 也是讲为人处世的分寸:侍奉君主多次, 就会招致羞辱了, 与朋友交往频繁, 就 会招致疏远了。 所以人际关系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距离过近, 容易产生利害 冲突, 当然距离过远, 也会淡漠情感。如何与朋友相处, 孔子曾经告诫子贡说, 忠告而善

    16、道之, 不可则止, 勿自辱也。 (论语颜渊) 看到朋友做的不对的 事, 要真心地劝告, 善意地引导, 如果他实在不听, 则停止, 不要自取其辱。 在 论语中, 孔子讲到的君子“和而不同”“泰而不骄”“周而不比”“矜而不 争”“群而不党”“欲而不贪”“威而不猛”等都是讲行为的适度, 有分寸, 做人不走极端, 这实际上是一种人生境界, 尤其对成就事业的人而言, 时刻保 持谦逊的态度, 低调做人是必要的。作为刚入校的大学生从五湖四海走到一起, 性格不同, 脾性不同, 心理、 情绪等也不一样, 家庭身份背景也不同, 如何调整 好自己的情绪节奏以及生活的节奏, 特别需要有人在此时给他们指出路径。 比如

    17、在大学刚入学时举办一个为期两天的人生理想规划活动, 活动内容为:由辅导员 和专业老师分组组织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杰出代表, 分为 孔子篇 朱熹篇 等, 学习这些杰出代表在求知方向的的事迹, 以听故事的形式非常轻便地进入 学生心中, 树立良好的人生信念, 并谈感悟的方式总结, 从而让优秀传统文化 融入到新生的入学教育当中。 (四) 重视修养践履德志教育 高校有少数学生因家庭经济问题需要申请国家助学金或国家助学贷款, 但却因 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 对自身德志要求较低, 出现各种各样的低级违纪 违规行为, 造成不符合学校的申请条件, 导致该学生群体管理的矛盾性。 就这一 问题来看, 高校新生的

    18、德志教育就十分重要。 当该部分学生群体的德志良好, 自 然能够严于律己从而通过奖助贷等的申请条件。 总体上说, 当代大学生的大部分是积极向上的, 绝大部分学生都在公众面前树 立了一定的公德观念, 对公德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是非观也比较为明确, 但 在具体行为层面上有点差强人意, 明明知道不对却抱有侥幸心理, 且仍有一小 部分学生存在社会公德失范, 主要表现在:“有些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 要求出 席的爱心自愿活动报名却不参加, 有些没有社会担当意识, 集体卫生和集体财 产不爱惜, 多数学生无视社会的利益, 以自我为中心, 社会公益意识淡薄, 集 体观念淡薄;对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存在一定的认识偏

    19、差, 诚信危机, 无法全 面、系统、准确地掌握社会公德的行为规范;部分大学生基础文明素养较低, 没 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9所以在高校新生教育这一方面需要结合国家相关 政策开创相关路径, 在肇庆可以到白土镇家风教育基地、 传统文化特色村落八卦 村参观学习, 从而道德行为养成教育, 培养学生公民责任意识, 遵守社会公德。 教育的最优境界就是使教育对象有志气、能自己教育和提升自己7。励志教育 可以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学习, 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提升自我, 善于自我 教育。周易曰: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8。面 对种种压力, 大学生没有切实可行的应对方法, 陷入一种没目

    20、标、没志向、没激 情的恶性循环之中, 感到茫然和无助。 针对这些问题高校在新生教育时不仅仅可 以对新生进行理想信念、生涯设计、行为养成等教育, 更多的是教育学生如何做 一名合格的大学生。再有针对性制定困难学生学习, 自立自强、励志成才、增强 内动力, 培养社会责任感, 乐于参与公益活动, 宣传奖学助学、国家助贷、勤工 助学等, 切实加强对学生的励志教育。 (五) 优秀传统文化心理健康教育 在新生教育时, 引导新生尽快熟悉学校, 熟悉所处的环境, 适应大学生活。 从环 境适应、节奏适应、心理适应等环节入手, 帮助新生增强适应能力, 积极调整心 态, 消除心理障碍, 自信、轻松地投入到大学生活中是

    21、新生教育很重要的一部 分。 “高校管理者也发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心理学有很大相关性, 哲学心理 学是对普通人日常心理生活经验的总结和提升, 并提供了对人的心理或精神活 动的更为系统、更为深入、更为明晰和更为透彻的理解和解释。”964 中国古老文明的核心是传统的中国哲学。正如冯友兰先生所提到的那样, , “传 统中国哲学的任务不在于增加实际的知识, 而在于提高心灵的境界。”965 中国哲学有包括了心理学, 提高了实际的心理境界对于心理状况的了解又进了 一步。又如唐君毅的“心通九境”的哲学体系是以儒家的天德流行境界为归趣 的。“以一种静观、自我的方式来达到对人生哲学的阐发, 展示出“道德自我”

    22、或人的本心本性的不同面相。”9厚德自我的境界是解决大学生心理矛盾的一种方式。“中国本土的传统心理学不仅会加深理解我国文化中独具的心理生活, 而且还会提供特殊的理论阐释和思考方式。 ”10因此, 我们应该挖掘中国古代 心理学宝藏, 积极探讨优秀传统心理文化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通过心理教育带 动新生教育。 例如:在大学新生教育时“长在”心理成长小组, 让学生自己报名, 以微信短文或者心理漫画的形式提交作品, 表达出心理的困惑或心理健康的感 悟。 作品提交后心理专业老师结合优秀传统文化案例在心态调整、 消除心理障碍、 心理感悟给出对应的作品展示, 以一对一的形式教育学生树立良好的精神价值 观, 从而

    23、做到从实质性的塑造新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结束语 “高校新生教育是大学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而高校新生教育结合中国优秀 传统文化是保证中华民族培养优秀青年力量的必要条件, 因为中华民族的伟 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11。 正因此传统文化的当代回归就 成为中国高校管理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提高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 不仅仅是源自于优秀传统文化内在的呼唤, 而且是发展先进人才的需要, 具有 先进文化的根本要求, 在新生教育当中占领思想顶端。 因为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 涵的思想价值是先进文化发展的源泉和不竭动力, 同时,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 在高校的运用决定了新生教育的基本

    24、条件, 也是保证优良文化得以最大的传承。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本文在高层面角度将传统文化与高校新生教 育完美结合在一起, 阐明必须用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促进高校新生教育的创新 化、 科学化, 用传统文化修正高校新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才能最终促进学生更 好地成长。 参考文献 1顾冠华.中国传统文化论略J.扬州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1999 (6) :34-40. 2马万华.扩招后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状况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 2002 (5) :69-74. 3牛晋川, 胡保全.论大学教育现状与教育创新J.中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 版) , 2004, 20 (1) :67-

    25、68. 4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 2008. 5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 2008:59. 6赵金轶.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略析J.辽宁师专学报 (社会科学 版) , 2008 (2) :40-41. 7梁士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励志教育研究D.辽宁大学, 2010. 8马恒君.周易 (全文注释本) 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1:91. 9陈光磊.论中国传统心理文化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菏泽学院学报, 2004, 26 (3) . 10单波.心通九境唐君毅哲学的精神空间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89-90. 11陈勇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J.南京社会科学, 2009 (4) :1-7.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试论高校新生教育过程中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融入.doc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2927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