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医疗废物管理培训课件法律义务法律责任一、医疗废物管理工作人员应当对医疗废物进行登记,登记内容 应 当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者数量、交接时间、处置方法、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登记资料至少保存 3 年。二、医疗废物管理工作人员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三、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转让、买卖医疗废物。四、禁止在运送过程中丢弃医疗废物;禁止在非贮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或者将医疗废物混入其他废物和生活垃圾。五、禁止邮寄医疗废物。禁止通过铁路、航空运输医疗废物。有陆路通道的,禁止通过水路运输医疗废物;没有陆路通道必需经水路运输医疗废物的,应当经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
2、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采取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后,方可通过水路运输。禁止将医疗废物与旅客在同一运输工具上载运。六、医疗废物管理工作人员应当及时收集本单位产生的医疗废物,并按照类别分置于防渗漏、防锐器穿透的专用包装物或者密闭的容器内。七、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建立医疗废物的暂时贮存设施、设备,不得露天存放医疗废物;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的时间不得超过 2 天。八、医疗废物管理工作人员应当使用防渗漏、防遗撒的专用运送工具,按照本单位确定的内部医疗废物运送时间、路线,将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至暂时贮存地点。运送工具使用后应当在本单位内指定的地点及时消毒和清洁。九、违反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责令限期改
3、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处 2000 元以上5000 元以下的罚款:1、未建立、健全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或者未设置监控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的;2、未对有关人 员进行相关法律和专业技术、安全防护以及紧急处理等知识的培训的;3、未对从事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处置等工作的人员和管理人员采取职业卫生防护措施的;4、未对医疗废物进行登记或者未保存登记资料的;5、对使用后的医疗废物运送工具或者运送 车辆未在指定地点及时进行消毒和清洁的;6、未及时收集、运送医疗废物的;十、违反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 5000 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处 5000
4、 元以上 3 万元以下的罚款。1、贮存设施或者设备不符合环境保护、卫生要求的;2、未将医疗废物按照类别分置于专用包装物或者容器的;3、未使用符合标准的专用车辆运送医 疗废物或者使用运送医疗废物的车辆运送其他物品的;十一、违反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处 5000 元以上 1 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处 1 万元以上 3 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传染病 传播或者 环境污染事故的,由原发证部门暂扣或者吊销执业许 可证件或者经营许可证件;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在运送过程中丢弃医疗废物,在非贮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或者将医疗废物混入其他废物和生活
5、垃圾的;2、将医疗废物交给未取得经营许可证的单位或者个人收集、运送、贮存、处置的;3、对收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 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未按照医疗废物进行管理和处置的。十二、医疗卫生机构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时,未采取 紧 急处理措施,或者未及时向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环境保 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 1 万元以上 3 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传 染病 传播或者环境污染事故的,由原发证部门暂扣或者吊销执业许可证件或者经营许可证件;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三、不具备集中处置医疗废物条件的农
6、村,医疗卫生机构未按照本条例的要求处置医疗废物的,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处 1000 元以上 5000 元以下的罚款;造成传染病传播或者环境污染事故的,由原发证部门暂扣或者吊销执业许可证件;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四、转让、买卖医疗废物,邮寄或者通过铁路、航空运输医疗废物,或者违反本条例规定通过水路运输医疗废物的,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 5000 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 2 倍以上 5 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 5000 元的,并处 5000 元以上 2 万元以下的罚款。相关专业知识一、医疗废物概念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
7、以及其他相关活动 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二、医疗废物的危害医疗废物是一种影响广泛、危害极大的特殊危险废弃物,在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编号为 11W01,含有大量的致病菌、病毒、寄生虫、放射性物质以及较多的化学毒物等,具有极强的传染性、生物病毒性和腐蚀性,其病毒、病菌的危害性是普通生活垃圾的几十、几百甚至上千倍。现阶段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增长,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加快,人口数量和群众日常健康需求的增加,医疗废物也在大量产生,医疗废物的处置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对医疗废物的疏忽管理、处置不当,不仅会污染环境,造成对水体、大气、土壤的污染,而且可能导致传染性疾病的流行
8、,直接危害人们的人体健康和生存环境。医疗垃圾由于携带病菌的数量巨大,种类繁多,具有空间传染、急性传染、交叉传染和潜伏传染等特征,其危害不容忽视。具体危害性有以下几种:1、物理危害:物理危害主要是指来自 锐利的物品,如碎玻璃、注射器、一次性手术刀和刀片等。物理危害的问题不只于他们本身造成的伤害,更在于其入侵了人体的防护屏障,从而使各类病菌进入人体。2、化学危害:包括可燃性、反应性和毒性。3、微生物危害:医疗废物的微生物危害来自于被病菌污染的物质,是传染源的培养基,是疾病传播流行的中间介质。三、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的管理和处置。医疗卫生机构收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
9、生的生活垃圾,按照医疗废物进行管理和处置。四、自行就地处置本单位产生的医疗废物应达到的基本要求:1、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器具和容易致人损伤的医疗废物,应当消毒并作毁形处理;2、能够焚烧的,应当及时焚烧;3、不能焚烧的,消毒后集中填埋。五、医疗废物分类(一)感染性医疗废物: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1、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包括:棉球、棉签、引流棉条、纱布及其他各种敷料; 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 废弃的被服;其他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2、医疗机构收治的隔离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3、病原体的
10、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4、各种废弃的医学标本。5、废弃的血液、血清。6、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视为感染性废物。(二)病理性医疗废物:诊疗过程中产生的人体废弃物和医学实验动物尸体等。1、手术及其他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等。2、医学实验动物的组织、尸体。3、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腊块等。(三)损伤性医疗废物:能够刺伤或者割伤人体的废弃的医用锐器。1、医用针头、缝合针。2、各类医用锐器,包括:解剖刀、手术刀、备皮刀、手术锯等。3、载玻片、玻璃试管、玻璃安瓿等。(四)药物性医疗废物:过期、淘汰、变质或者被污染的废弃的药品。1、废弃的一般性药品,如:抗
11、生素、非处方类药品等。 2、废弃的细胞毒性药物和遗传毒性药物,包括:致癌性药物,如硫唑嘌呤、苯丁酸氮芥;可疑致癌性药物,如:顺铂、丝裂霉素、阿霉素、苯巴比妥等;免疫抑制剂。3、废弃的疫苗、血液制品等。(五)化学性医疗废物: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的废弃的化学物品。1、医学影像室、实验室废弃的化学试剂。2、废弃的过氧乙酸、戊二醛等化学消毒剂。3、废弃的汞血压计、汞温度计。六、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1、按照感染性、损伤性、化学性、物理性、药物性医疗废物分类,将医疗废物分置于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或容器内,不能混合收集,少量药物性医疗废弃物可以混入感染性医疗废物,但应当在标签上注明。2、化学性废物中批量
12、的废化学试剂、废消毒剂要交专门机构处理。3、批量的含汞的体温计、血压计等医疗器具报废时,要交专门机构处理。4、医疗废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应当首先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者化学消毒处理,然后按感染性医疗废物收集处理。5、隔离的传染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使用双层包装物并及时密封。6、放入包装物或容器内的感染性医疗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不得取出。7、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四分之三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容器的封口坚实、严密。8、包装物或容器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当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或者增加一层包装。9、
13、在盛装医疗废物前,应对医疗废物包装物或者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或其他缺陷。七、医疗废物规范贮存1、运送人员应每天从医疗废物产生地点将分类包装的医疗废物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路线运送至内部规定的暂时贮存地点。2、运送人员在运送医疗废物前,应检查包装物或者容器的标识、标签及封口是否符合要求,不得将不符合要求的医疗废物运送至暂时贮存地点。3、运送人员在运送医疗废物时,应防止造成包装物或容器破损和和医疗废物的流失、泄漏和扩散,并防止医疗废物直接接触身体。4、运送医疗废物应使用防渗漏、防遗散、无锐利边角、易于装卸和清洗的专用运送工具。每天运送工作结束后,应对运送工具进行清洁和消毒。5、产生医疗废物
14、的科室、收集运送医疗废物的人员、安排处置医疗废物的人员应当对医疗废物进行登记,登记内容应当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者数量、交接时间、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登记资料至少保存 3 年。6、医疗废物转交出去后,应对暂时贮存地点、设施及时进行清洁和消毒。八、医疗废物的运送交接1、运送人员应每天从医疗废物产生地点将分类包装的医疗废物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路线运送至内部规定的暂时贮存地点。2、运送人员在运送医疗废物前,应检查包装物或者容器的标识、标签及封口是否符合要求,不得将不符合要求的医疗废物运送至暂时贮存地点。3、运送人员在运送医疗废物时,应防止造成包装物或容器破损和和医疗废物的流失、泄漏和
15、扩散,并防止医疗废物直接接触身体。4、运送医疗废物应使用防渗漏、防遗散、无锐利边角、易于装卸和清洗的专用运送工具。每天运送工作结束后,应对运送工具进行清洁和消毒。5、产生医疗废物的科室、收集运送医疗废物的人员、安排处置医疗废物的人员应当对医疗废物进行登记,登记内容应当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者数量、交接时间、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登记资料至少保存 3 年。6、医疗废物转交出去后,应对暂时贮存地点、设施及时进行清洁和消毒。九、医疗废物暂时贮存设施、设备应当达到的要求:(一)远离医疗区、食品加工区、人员活动区和生活垃圾存放场所,方便医疗废物运送人员及运送工具、车辆的出入;(二)有严
16、密的封闭措施,设专(兼)职人员管理,防止非工作人员接触医疗废物;(三)有防鼠、防蚊蝇、防蟑螂的安全措施;(四)防止渗漏和雨水冲刷;(五)易于清洁和消毒;(六)避免阳光直射;(七)设有明显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和“禁止吸烟、饮食”的警示标识。十、医疗废物相关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应当达到的要求:掌握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规范性文件的规定,熟悉本机构制定的医疗废物管理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和各项工作要求;掌握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的正确方法和操作程序;掌握医疗废物分类中的安全知识、专业技术、职业卫生安全防护等知识;掌握在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及处置过程中预防被医疗废物刺伤、擦伤等
17、伤害的措施及发生后的处理措施;(五)掌握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情况时的紧急处理措施。紧急处理医疗卫生机构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时,应当按照以下要求及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一)确定流失、泄漏、扩散的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二)组织有关人员尽快按照应急方案,对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扩散的现场进行处理;(三)对被医疗废物污染的区域进行处理时,应当尽可能减少对病人、医务人员、其它现场人员及环境的影响;(四)采取适当的安全处置措施,对泄漏物及受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消毒或者其他无害化处置,必要时封锁污染区域,以防扩大污染;(五)对感染性废物污染区域
18、进行消毒时,消毒工作从污染最轻区域向污染最严重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也应当进行消毒;(六)工作人员应当做好卫生安全防护后进行工作。处理工作结束后,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事件的起因进行调查,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安全防护一、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根据接触医疗废物种类及风险大小的不同,采取适宜、有效的职业卫生防护措施,为机构内从事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和处置等工作的人员和管理人员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必要时,对有关人员进行免疫接种,防止其受到健康损害。二、在执行医疗废物处理工作时应做好职业防护,穿工作服、戴长橡胶手套、穿长筒胶靴、戴口罩、帽子、防
19、护镜。医疗废物处理结束后立即按六步洗手法清洗双手。三、在医疗废物的收集、运送、贮存、处置过程中应防止医疗废物直接接触身体,一旦泄露应及时更换盛装容器,并对污染区域彻底消毒处理。四、在医疗废物收集、贮存、运输、处置过程中应注意预防被医疗废物刺伤、擦伤,如不慎发生刺伤、擦伤等须立即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并根据伤势情况进行预防接种。五、发生医疗废物职业暴露后工作人员在接受预防性治疗前应留取血样进行相关抗原、抗体的检查,并向本单位相关部门报告备案。六、从事医疗废物管理相关工作人员应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查,必要时,进行免疫接种,防止受到健康伤害。七、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地点,禁止吸烟、饮食,防止非工作人员接触医疗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