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国安全实验所安全标准UL224挤压成型的绝缘管第 4 版1993 年 7 月挤压成型的绝缘管 UL224 1目 录前言介绍1.范围 32.概述 4构成3.概述 44.尺寸 5性能5.概述 56.试验样品 57.物理性能试验 58.耐油试验 99.柔软性试验 910.绝缘耐压和击穿试验1011.形变试验1012.热冲击试验1113.冷弯曲试验1114.全管燃烧试验1215.VW-1 垂直燃烧试验 1516.体积电阻率测定1717.割线模量试验1718.偏心率测定1819.最大径向变化试验1820.裸铜腐蚀性试验1821.铜稳定性试验1822.热缩套管的限制性恢复试验1923.热缩套管的贮存寿命
2、试验1924.(已删除)19标记25.制造商标记2026.工厂标记2027.VW-1 标记2028.耐油标记2024.(已删除)20表格30.要求20挤压成型的绝缘管 UL224 2前 言A.本标准包含美国安全实验所(UL)产品追踪服务时涉及的基本要求,这些产品受下列条文的限制,且处于本标准的适用范围之内。这些要求是以可靠的工厂原理、研究成果、实际工作经验和试验的记录为依据,且涉及产品的制造、安装和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这些问题是通过与制造商、用户、 检验机构及其他具有专门经验人员的商谈和情报整理出来的。上述对产品的要求由于经验的丰富和调查的深入可能有必要进行修订。B.供应商对本标准要求的遵守
3、是其产品持续获得 UL 认证的条件之一。C.符合本标准条文的产品,如果经测试发现该产品还有不符合本标准预期的安全水平的性能,则不一定判定为符合本标准。D.采用与本标准不同材料制成的产品或具有与本标准规定不同构成的产品,按本标准要求进行测试时,如果性能相同,则判定为该产品符合本标准。E. UL 按其目标执行其职责,不对制造商或其它任何组织承担责任。UL 的意见和裁决是代表一种充分考虑到标准制定时实际操作的必要限制和工艺水平的专业性鉴定。UL 不对任何使用本标准或以为依据的用户承担责任。如果因使用、解释 UL 标准或以其为依据而造成损失包括重大损失,UL 不承担任何责任或义务。F. UL 标 准规
4、定的许多试验本身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在进行这些试验时适宜的安全措施。挤压成型的绝缘管 UL224 3介 绍1. 范 围1.1 这些要求不仅包括绝缘套管,其横截面为圆形且完全由挤压物质组成,特性组分为热固性、弹性或热塑性聚合物(见表 1.1 材料、尺寸和等级);还包括热收缩管和交联管。表 1.1 本标准涉及的套管材料 类型 尺寸范围(标称直径) 温度等级 电压等级PVC 不收缩 0.31-152mm 90,105 300,600V热收 缩 a 1.17-152mm 90,105 300,600V(扩张后)聚烯烃 柔软热 收缩 a 1.17-152mm 105 600V(辐照交联) (扩张后)柔软或
5、半刚性 1.17-152mm 125 600V热收 缩 a (扩张后)FEP 不收缩 0.31-63.5mm 200 150,300,600V热收 缩 a 1.17-50.8mm(扩张后)PTFE 不收缩 0.31-63.5mm 200 150,300,600V热收 缩 a 1.17-50.8mm(扩张后)PVF2 热收 缩 a 1.17-25.4mm 150 600V(扩张后)氯丁橡胶 柔软热 收缩 a 6.35-102mm 75,90 600V(扩张后)硅橡胶 不收缩 0.31-63.5mm 150,200 300,600V热收 缩 a 1.17-152mm 150,200 300,600
6、V(扩张后)a.热收缩套管控制加 热完全收 缩后,其内径减小到初始内径的一半。1.2 套管预定仅在空气中使用,用在干燥和潮湿的场所,作为电器设备和装置的内部电线的部件,可用作绝缘一个或多个未充分绝缘的导体、公共汽车扶手、马达引线、变压器引线、端子或小型 电子元器件。套管不适用于连接尖锐的棱边、角、凸块或易受拉伸、 压缩或重复弯曲的地方,也不用于 为特殊目的可能采用标准绝缘导体的地方。1.3 这些要求不包括编织管、增强挤出的聚合物管或仅用于机械防护的套管(除非进行附加试验)。挤压成型的绝缘管 UL224 41.4 这些要求不包括化学扩张套管。1.5 套管用于任何装置或设备上的可行性要看它能否在实
7、际使用的条件下长期使用。因此,对于特殊设备、装置,有必要采用在这些要求中注明的有特殊性能的套管。例如,可以要求套管具有超厚的壁厚或其横截面是平面不是圆形;或要求其本身具有耐水、耐油、抗溶剂或其它液体(或蒸汽);或要求其可用于传导真菌和类似有机体的环境中。1.6 当一种产品包含的性质、特点、成分、材料或系统,在标准发展时与正使用的不同或更新时,需要用适宜的成分和最终产品的附加要求评价该产品涉及的着火危险、电击或人身伤害性,以保 证产品使用者的安全,达到本标准预期的目的。2. 概 述测量单位2.1 如果测量值中的一个数跟在一个用括弧括起单位的数之后,那么第二个数可能仅是估计值,第一个数是准确值。未
8、注明日期的参考2.2 任何未注明日期的参考均解释为参考本标准的最新版本。项目参考2.3 本标准中无论何处提及“参见条目” 、“列在条目中 ”或类似术语,要求尺寸、等级、试验时间、试验温度、试验限制等可能在第 30 部分相应的表中。构 成3. 概 述热收缩套管3.1 除特别说明外,热收缩套管在完全收缩的条件下进行测试,收缩条件按照制造商的说明得到。3.2 在控制加热条件下,级热缩管的直径减小到等于或小于其初始直径的一半,级热缩管的直径减小到比初始内径的一半大但不能超过 75%,但无论如何,插入套管的物体的尺寸要比套管收缩后的尺寸大,当受热收缩时,套管能与内包物体很好吻合。3.3 在控制加热使用的
9、条件下,热缩管的内径应减小到符合限定尺寸。材料和工艺3.4 只有那些经试验符合本标准要求的化合物才能用于制作套管,套管应有可靠的均匀度和工艺质量,这在装备好的工厂里实现。颜色挤压成型的绝缘管 UL224 53.5 如果从颜色范围考虑套管,应选择能代表整个颜色范围的试样来评价。如果提供的透明、黑色和白色试样的性能一致, 则这三种颜色可代表整个颜色范围。如果代表某范围的试样的性能不一致, 则只有经试验颜色的套管被认可,除非提供附加的中间颜色试样试验。见 6.2。例外:如果所有颜色的套管采用相同的化合物制作,则只要求用透明和黑色样品进行试验。4. 尺 寸4.1 套管的尺寸参见第 5 条。4.2 套管
10、的内径应与第 6 条的要求一致。4.3 套管的壁厚应小于第 7 条的规定。4.4 对所有套管,最小厚度用针规厚度尺测量,其 压脚宽 0.043 英寸(1.09mm)、长 0.312 英寸(7.92mm)针规的直径 0.043 英寸(1.09mm)、长 0.437 英寸(11.10mm),压脚施于试样的压力为 252gf(0.250.02N)。将 试样小心放在针规上,使压脚与试样紧密接触,立即 读取读数, 转动试样进 行多次测量,测出套管的最小厚度。当试样转动时, 压脚不能与试样接触。作 为参考,经校准的光学仪器可精确到 0.0001 英寸(0.001mm)。性 能5. 概 述5.1 除非在个别
11、试验方法中特别说明,应用样品测试结果的平均值判断测试套管与本标准的符合性,如果可疑值偏离平均值的 5 倍标准偏差以上,则应剔除可疑值。6. 试验样品样品6.1 应按表 6.1 提供一套完整的样品或试样。6.2 如果按颜色范围评价套管,应按表 6.1 提供每种化合物的黑色、白色和透明样品。见 3.5 及例外。6.3 如果选用不同的化合物,则应提供代用化合物制作的试样进行试验,见 3.4。6.4 如果制作套管的厚度不同,应提供最小厚度的套管进行试验,并考虑到结果对较大厚度的代表性。6.5 套管的内外表面应光滑,无气泡、裂缝和其它缺陷,这些缺陷对套管预期使用有害,套管也不应撕裂、刻蚀或裂开。7. 物
12、理性能试验概述7.1 成品管试样的抗张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应不小于表中第 8 条和第 9 条的要求值,老化后的值应不小于第 15 和 16 条的要求值。耐油套管应符合第 8 部分的要求。挤压成型的绝缘管 UL224 67.2 对于套管试样的制备、老化和试验, 须用 7.3 - 7.14 的装置进行。表 6.1 试验样品要求序号 数量和尺寸 需用的试验1. 70 英尺(21m),最大内径,最小壁厚 除第 24 部分外的所有试验2. 20 英尺(6m), 最大内径 尺寸、内径和壁厚(第 4 部分),VW-1(第 5 部分)3. 10 英尺(3m),表面印字(PTFE、 FEP、氯丁橡胶或硅橡胶套管不要
13、求)表面印字的持久性(第 24 部分)4. 10 英尺(3.05m) ,内径(热缩管为恢复内径)在 1/4 英寸(6.4mm)和 1/2 英寸(12.7mm)之间燃烧性(第 14 和 15 部分)试样的制备7.3 如果采用模切制样,所有的磨光、整平和模切操作应在试样放入烘箱、油或老化前至少 30 分钟前完成,在进行机械性能测试、老化或浸油前应测量其横截面积。在进行空气烘箱老化或加氧老化测量断裂伸长率前,应在试样上做好标记。在浸油前也应做好标记。7.4 试样老化前后物理性能的测试应在室温 23.02.0和相对湿度 505%同时进行。在该温度和湿度下,未老化样品测试前放置至少 30 分钟。 经空气
14、烘箱老化或加氧的试样测试前放置不大于 96 小时。浸油的样品应除掉多余的油,进行机械测试前再放在上述条件的空气中 3.5 - 4.5 小时。具有不同性能或组成的试样应经过不同的加氧老化或烘箱老化。切试样的模具7.5 切试样的模具如 图 7.1 所示,即 ANSI/ASTM D 412-80 橡胶的拉伸试验标准方法中描述的模具 C。7.6 推荐使用冲压器进行切模,如果模具受到锤子的冲击,在冲击之前应仔细查看模具的切边的所有点是否和绝缘体接触,切模工作用在材料的光滑上完成,这样不会损坏模具的切边。图 7.1 切试样的金属模具 单位:mm挤压成型的绝缘管 UL224 7试样标记器7.7 试样标记器为
15、带有平行金属片的压印器组成,它可在试样上划出细细的标线,这些线相距 1 英寸(25mm),除非个别套管在第 8 条有其它要求,标线一般划在试样的轴向方向。因此,当试样受拉伸时,标记线 的宽度会增加,伸长率的测量应以标线的中心线为基准。给试样划标线时,墨水的颜色应与试样有明显的区别。老化装置概述7.8 在这些要求中试样加速老化的装置包括 7.9 - 7.12 提及的装置,每种类型的老化装置均应能使垂直悬挂在老化箱中,不能让试样触及箱的内壁或其它试样。空气烘箱老化7.9 试样的空气烘箱老化的装置应使空气在烘箱中高速循环,一部分空气可以再循环,但应有大量的新鲜空气进行循环交换(每小时 200-250
16、 新鲜空气进行交换)。空气循环用鼓风扇或其它装置应在老化室的外部,烘箱的温度应维持规定的温度,误差在1 。加氧老化7.10 对试样进行加氧老化的设备由下列不见组成:配备活动盖和安全释放机构的高压钢容器、压力表(带有将氧气引入容器内部的管及接头)、使容器保持规定温度的水槽或其它装置以及温度计和压力记录装置。加压老化7.11 试样的空气加压老化设备类似于加氧老化设备,不同之处在于压缩空气进入老化室,且老化室温度能维持在 100以上。浸油老化7.12 管状试样的浸油装置是一个 试管,其直径至少 1 英寸(25.4mm),长度足以使6 英寸(152mm)的试样浸入。按 7.13 规定的油注入试管中,然
17、后将试管置于具有自动调温功能的水浴中,以便将试样维持在规定的温度。试管中放入铜导体且严格保证不接触试管壁,并恰好合适。对于尺寸比 0 号(内径为 0.330英寸或 8.4mm)的试管,在试样中心处将试样弯成狭窄的 U 形,然后将试样垂直悬挂在油中,让试样的两端露出油面。达到规定的浸油时间后,取出 试样,并在 U 形 试样中间将 试样对半切开,成为两段试样以便进行机械性能测试。当试管尺寸比 0 号大时,将冲切 试样垂直悬于油中。7.13 所用油为 ASTM NO.2 号油,它是膨 胀性介 质,由汽油组成。在 98.9测量其 Saybolt Universal 粘度为 1005s(在 310K 时
18、为 443-490m2s),其苯胺点为 93.03.0,闪点为 246.15.6。试验机挤压成型的绝缘管 UL224 87.14 用拉力试验机测量试样的抗张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该试验机装有能指示试样断裂时最大负荷的装置。如果用弹性类型的试验机,应有防止弹簧回弹的措施。调节拉力试验机,电动夹具对各试样提供分离速度,由刻度盘指示的拉力应精确到读数的 2%以下,应配备一组校准拉力机的砝码。校准拉力机的方法见 ASTM D 412-80 橡胶拉伸试验的标准方法。试样的制备7.15 用于进行抗张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测试的试样应从成品管的未老化和老化样品中选取,打算进行加速老化试验的试样应在放入空气烘箱之前切好
19、。7.16 对于小于 0 号(内径 8.4mm)的套管,制样品时将其切成长条,各试样长条均为管状。对于 0 号和大于 0 号的套管, 应沿轴向切开绝缘套管,将切片放平整,用冲模冲切试样。7.17 两标线应在试验前标在每根圆管或冲切试样上,浸油试验例外,标线在试样浸油之前划上。两标线之间相距 1 英尺(25mm), 该 距离适用于所有等级的材料,除第 8 条中个别套管的特殊要求外。 标线按 7.7 中的方法进行压印,标线应垂直于试样的轴向和拉力方向,标线的宽度不超过 0.01 英寸(0.254mm),划 标线时试样应处于静止状态,两 标线 的距离要仔细检查。7.18 对于管状试样,其横截面积按
20、7.26 方法测量,在试样老化前通过测量管子的内外径来计算套管的横截面积。用于计算模切试样横截面积的壁厚按 7.19和 7.20 描述的方法进行,按非刚性 PVC 管试验标准方法 ASTM D 876-71 测量套管内径。对于热收缩套管,要 测量其收缩前后的尺寸。加 热收缩应在适当的温度和时间下进行,除非制造商推荐特殊的收缩条件。热缩套管应在烘箱中或用类似加热方式无粘连完全收缩。对于 No.30-1(0.31-7.47mm)管,壁厚 T1 的测量方法为,取合适的金属棒恰好插入套管,再测量外径,用该外径减去金属棒直径得到的数值除以 2,即为壁厚 T1。7.19 冲切试样的厚度用最小刻度为 0.0
21、1mm 的千分表测量,千分表通过直径为6.350.25mm 的平压脚的试样施加 853gf(0.8340.029N)的载荷, 仪器基座的直径至少为 38.1mm,且与压脚平行。7.20 冲切试样的厚度至少测量四次,且精确到 0.01mm,其中两次测量点在基准标记和另一标记起始的 6mm 之间,测量间隔 13mm;另外两测量点在试样的反面。7.21 试样表面应无裂口和其它缺陷,试样要仔细检查,若有损坏应报废,并制 备新的试样。7.22 要做加速老化试验的试样垂直悬于预先加热的空气烘箱中,不能和烘箱壁及其它试样接触,若试样具有多种不同的特性或组分,则需在不同的烘箱中老化。7.23 试样按第 11
22、条规定的温度和时间进行老化,老化过程中要记录烘箱温度;当按第 12 和 13 条规定时,要用另外的试样进行老化。7.24 试样的抗张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同时进行,所用的试样应未进行过任何试验。夹持试样时,标线在夹爪外和两夹具之间。提藕 节活动夹具,使试样拉直,但不引起应变,然后按 规定的速度拉伸,直到试样断裂。在家具分离过程中,应持续观测两标线之间的距离,到 试样断裂的瞬间, 记录标线间的距离,精确到 0.1 英寸(2mm)。由于拉伸 过程中标线 的宽度不断增加,断裂挤压成型的绝缘管 UL224 9伸长率的测定应以标线的中心为准。7.25 记录最大载荷,如果试样在比表中第 8 条或第 15
23、条规定的负荷足够小即断裂,则该样品的结果不予考虑。结果计算7.26 管状样品的截面积用下式计算:A(/4)(Do 2 - Di2)=0.7854(Do2 - Di2) 式中: A 为样品的截面积,Do 为样品外径,Di 为样品内径。7.27 抗张强度 Tt 为:TtP/A Td = P/(Wt)式中: Tt 为管状试样的抗张强度,Td 为冲切试样的抗张强度,P 为施加的最大 载荷,A 为老化前管状试样的横截面积,W 为冲切 试样的宽度,T 为冲切试样的最小厚度。7.28 试样的断裂伸长率 U 按下式计算:U(R-S)/S100式中: R 为拉断瞬间标记间的距离,mm;S 为未拉伸时标记间 的距
24、离,mm。8. 耐油试验8.1 若按 8.3 规定的试验完成后,成品管的保留抗张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不低于 50%,应考虑做 60耐油试验。8.2 若按 8.4 规定的试验完成后,成品管的保留抗张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不低于 65%,应考虑做 80耐油试验。8.3 在 8.1 中定义的成品管按 7.1-1.28 步骤后,浸入 100的 ASTM No.2 号油中96 小时,8.5 中定义的除外。8.4 在 8.2 中定义的成品管按 7.1-1.28 步骤后,浸入 80的 ASTM No.2 号油中60 天,8.5 中定义的除外。8.5 关于 8.3 和 8.4,进行 7.1-7.28 的试验时作如下改动
25、:A.在浸油之前作标记;B.机械性能试验在试样从油中取出 3.5-4.5 小时后进行。9. 柔软性试验9.1 成品管按表中第 11 条老化后在室温下弯曲,应保持柔性,不带有裂纹或永久挤压成型的绝缘管 UL224 10性形变。9.2 从成品管剪切 3 个样品,按表中第 11 条的条件进行空气老化后冷却到室温,每个样品弯曲 180后松开,套管应在 1 分钟内回复,且在肉眼下看不到裂纹。内裂纹内可从对其管外表面周围挤压中检测出来。若试验的试样存在以上缺陷,都是不合格的。10.绝缘耐压和击穿试验10.1 老化和未老化样品按 10.2 制备,若样品能承受 60Hz、2500V 交变电压而不被击穿,则认为
26、套管合格。电压通过插入试样管的导体或多根导线与缠绕在管外表面的金属箔之间施加于样品上,升高电压直至试样被击穿,按第 11条老化后的成品管的击穿电压应不低于未老化样品的 50%,且不小于2500V。10.2 从成品管剪取 3 个试样,每个 长 3 英尺(0.9m),按表中第 11 条在循环空气中老化,然后冷却到室温。这些试样与在 23.02.0温度下自然老化同样时间的同种试样一起进行下面的试验。No.30-8(内径 0.31-3.88mm)的试样管在老化前插入一根洁净、笔直的裸铜导体, No.6 号(内径 42.2mm)或更大的套管插入多根铜导体。试样中间的 6 英寸(152mm)用金属箔缠绕。
27、10.3 每个试样用试验变压器加压,其输出电压有一个接在输出回路中的电压表连续监控,直接准确地显示了施加于样品的电压,电压为 50-60Hz 的交流电,且能从零连续变到 2500V。试验电压从零开始基本以匀速上升,(1)60 秒内不低于产品额定电压的 100%,(2)10 秒内不超过额定电压的 100%(升压速度在任何时候不超过 500V/s)。电压以这种方式连续升高,直至达到2500V,若达到 2500V 样品未击穿,保持 该电压 60 秒,然后以上述方式持 续升高电压,直至样品击穿为止。10.4 当电压升高时,若试样在不到 2500V 即被击穿,电压维持在 2500V 不到 60秒,或老化
28、后试样的击穿电压达不到未老化样品的一半,则试样代表的产品不合格。11.形变试验11.1 在表 11.1 指定的负载及保持第 20 条的温度下,成品管壁厚的减小应不大于表中的要求值。试验方法见 11.2-11.8。11.2 对于 No.3-6(内径 0.305-4.22mm)的套管,壁厚 T1 的测量方法为:取 1 英寸长的成品管,在管内插入直径等于管内径的金属棒或导体。套管的外径用带有基座和长 9.5mm,宽 2.0mm 的压脚的静重千分尺测量,精确到 0.01mm,压脚施于试样的负荷为 102gf(0.0980.020N)。试样的厚度 T1 的值为外径减去金属棒直径的差值除以 2。11.3
29、对 于 No.5-0(内径 4.72-152mm)的套管,从样品上切下一长 25.4mm,宽14.3mm 的条形试样。壁厚 T1 用静重千分尺(测微厚度 计)测量,精确到0.01mm,压脚施于试样的负荷为 853gf(0.8340.029N)。压脚有一个直径为6.4 或 9.5mm 的水平面,仪器基座的直径至少为 38.1mm,且与压脚面平行。11.4 升温后圆形和条形试样壁厚的测定在静重千分尺上完成,其压脚直径为9.5mm,刻度最小间隔为 0.01mm, 负载用砝码施加于压脚和基面之间的试样上。仪器基座的直径至少为 38.1mm,且与 压脚面平行。挤压成型的绝缘管 UL224 1111.5
30、在静重千分尺的测肝上施加适当的重量,并将其空气循环烘箱中试验试样的旁边,烘箱已按 7.8 预热到表中第 20 条规定的温度。试样和千分尺并排放在一起预热 1 小时。在这 1 小时结束时,将 试样置于千分尺的基座上,表 11.1 施加于试样的负载套管的商品尺寸 压 脚施加于试样的负载 a,gf(N)Nos.30-15AWG(标称内径 0.305-1.5mm) 300(2.95)Nos.14-6AWG(标称内径 1.68-4.22mm) 500(4.91)Nos.5-0AWG(标称内径 4.72-155mm) 2000(19.61)a. 所规定的负载并不是加在千分尺轴上的重量,由于不同的千分尺轴的
31、重量不同,所以规定加到轴上的重量为施于试样的负载是不科学的,除个别试验仪器外。将加负载的压脚轻轻压在试样上,并在第 20 条规定温度的烘箱中再保持 1小时。11.6 在第二小时结束时,管状试样的外径从加载千分尺读出,精确到 0.01mm;T2等于 D 减去恰好插入管内金属棒的直径后除以 2。11.7 在第 2 小时结束时,条状 试样的厚度 T2 的值有加载千分尺的刻度盘读出,精确到 0.01mm。11.8 如果 T2 的值小于产品要求的值,则套管不合格。12.热冲击试验12.1 成品管试样在表中第 21 条规定的温度下,1 小时后进行试验,拉伸样品表面或内部无任何裂纹。12.2 对于比 No.
32、0(标称内径 0.330 英寸-8.38mm)尺寸小的套管,试验试样由下述方法制备,切样品成 6 英寸(152mm)长, 试验样品为 管状。对于等于或大于No.0 号尺寸的套管,从成品管上切下 6 英寸(152mm)长试样,宽度为 1 英寸(25.4mm), 6 英寸(152mm)尺寸沿套管的轴向切开。12.3 在管状或条状试样上划上两条相距 1 英寸(25.4mm)且与试样中心长轴等距的标线,基准标记按 7.17 描述的方法标刻。12.4 每个试样在夹具内沿轴向拉伸,直到仪器标记显示出 20%的伸长率,注意不要让试样在夹具内滑落。12.5 夹具和试样放在一个装置中,该装置循环着表中第 21
33、条指示的预热过的空气,烘箱保持该温度 1 小时,保存 试样在夹具内,然后冷却到室温,检查是否有裂纹。管状试样的内部裂纹可以从对其周围的挤压检查出来。若出现裂纹,则该套管不合格。13.冷弯曲试验13.1 在成品管中在表中第 22 条规定的温度下冷冻 1 小时,无裂纹,然后套在指挤压成型的绝缘管 UL224 12定直径的冷心轴上,该试验中不应插入导体。13.2 用一段长度的成品管做试验,成品管放在预冷到第 22 条规定温度的冷冻箱中 1 小时,同时,将指定直径的冷心轴一起放入冷冻箱中并和试样以相同的时间冷却到低温。13.3 在冷却结束的时候,将试样套在冷心轴上,然后两者都在低温下冷冻。 缠绕速率大
34、约每 3 秒 1 圈,而且一圈接着一圈,缠绕圈数按第 22 条要求。当 试样在冷心轴上缠紧时,将冷心轴和试样从冷冻箱中取出,用肉眼检查试样有无裂纹,若试样外表面或内部出现裂纹, 则套管不合格,内部裂纹可通过对其周围挤压检查到。14.全管燃烧试验14.1 向垂直放置的成品管点火 5 次,每次持续 15 秒,试样不应燃烧或延燃不超过 60 秒,点火间隔为:(1)15 秒,若试样在 15 秒内熄灭;(2)试样延燃时间,若试样延燃时间超过 15 秒。在点火期间、点火间隔或点火后, 试样不得点燃附近的可燃性物质,指示旗不得烧毁 25%以上。热缩管应在完全恢复的状态下进行试验,试验方法见 14.2-14.
35、11。表 14.1 试样支载方式套管商品尺寸或内径,英寸(mm)插入试验试样的冷心轴的直径或导体的 AWG 尺寸,英寸(mm)Nos.30-14(0.012-0.066 英寸或0.56-1.68mm 标称内径)用与套管商品尺寸相同的AWG 尺寸的固体 线Nos.13-0(0.076-0.330 英寸或1.9-8.38mm 标称内径)用比套管商品尺寸小两个AWG 尺寸的固体 线5/16 ( 7.94)3/8 ( 9.53)7/16 (11.11)1/2 (12.70)15/64 ( 5.95)9/32 ( 7.14)21/64 ( 9.53)3/8 ( 9.53)9/16 (14.28)5/8
36、(15.87)3/4 (19.05)7/8 (25.40)27/64 (10.72)15/32 (11.90)9/16 (14.28)3/4 (19.05)11-1/16 (26.98)1-1/4 (31.75)1-1/2 (38.10)1-3/4 (44.45)51/64 (20.24)15/16 (23.81)1-1/8 (28.58)1-1/4 (31.75)2 (50.80) 1-1/2 (38.75)2-1/4 (57.15)2-1/2 - 4 (63.50-102.0)1-11/16 (42.86)1-7/8 (47.62)14.2 用未老化的成品试样进行试验,在通风橱或通风室中三
37、面封闭的金属罩中进行。金属罩封闭面宽 12 英寸(305mm)、深 14 英寸(355mm) 、高 24 英寸(610mm),其顶部和前部敞开。从成品非收缩管上切取一段长 18 英寸(457mm)的试样,固定在一个笔直的长为 21 英寸(533mm)的金属棒或金属挤压成型的绝缘管 UL224 13丝网的中央,金属丝网的直径列在表 14.1 中。 对于热缩管,将一根 18 英寸(457mm)的试样固定在直径为 21 英寸(533mm)的金属丝网的中央,并在上面完全恢复,丝网的直径与列于第 6 条的套管的最大收缩尺寸相同,试样处于金属罩的中央,其轴向与支撑面垂直。用未脱脂的医用棉水平覆盖在罩的底部
38、,棉层厚度大约为 3mm,棉 层上面在 B 点下不到 241mm 处,B 点为试验火焰。图 14.1 全管燃烧试验基本尺寸,inch(mm)14.3 采用 Tirrill 气喷灯(它与本生灯不同之 处在于可 调节空气和可燃性气体流量)点火,该喷灯可配备或不配备气体引燃灯。 喷灯口火焰管高出空气入口处102mm,其内径为 9.5mm。当火焰管 处于垂直位置且喷灯远离试样时,将火挤压成型的绝缘管 UL224 14焰的总高度调至 4-5 英寸或 100-125mm 左右,火焰蓝色的内锥体高度为 1.5英寸或 38mm,其顶端温度应为 816以上(可用镍-铬和镍-锰-铅热电偶测量),然后在不影响火焰高
39、度调节的条件下,关闭向喷灯火焰供气的阀门和单独向引燃灯供气的阀门。14.4 配备一个可固定喷灯底座的楔子(其允许尺寸见图 14.2),以便使喷灯火焰管处于与垂线成 20的倾斜位置同 时使管子轴线处于垂直平面上。将喷灯固定在该楔子上,并将整个装置放置在一个可调支架上;用未脱脂的医用棉(大约 3mm 厚,直径 25mm)覆盖在楔子斜面和喷灯底座周围。左右调节支架位置使火焰的轴线与试样的轴向位于同一垂直平面上,该垂直面与金属罩侧壁平行;且前后调节支架的位置,使 A 点(火焰管轴向火焰管端面的交点)与 B 点(火焰管长轴延长线与试样外表面的交点)相距 38mm,B 点为火焰蓝色的内锥体尖端触及试样正面
40、中心的位置。垂直方向调节试样,使 B 点离下面的家具或其它支载间距离不少于 76mm。图 14.2 楔子的可接受尺寸,inch(mm)14.5 如果喷灯无气体引燃灯,则支持喷灯和楔子的支架应设计成可使喷灯迅速撤离和准确回到 14.4 描述的位置,而不破坏覆盖金属罩底面或楔子斜面或喷灯底座四周的棉层。14.6 采用一面涂胶的 60 磅普通牛皮纸纸条(94g/m2) ,宽 13mm,厚 5mm。将涂胶层湿润一增加粘性,并将纸条涂胶层对着试样卷绕一圈使纸条处于 B 点上方 254mm 外,B 点为蓝色火焰内 锥体尖端触及试样的位置。将纸条的两端均匀粘贴在一起并修剪成凸出试样表面 19mm 的纸旗,将
41、纸旗指向金属罩后壁并与侧壁平行(见图 14.1)。14.7 如果喷灯配备气体引燃灯,则打开向引燃灯供气的阀门点燃引燃灯;如果喷灯不配备引燃灯,则按 14.5 所述喷灯固定在离开试样的位置上然后点燃喷灯。点燃灯以及随后的试验在通风橱中进行,以排除烟气,但不影响火焰的气流。14.8 如果喷灯配备气体引燃灯,则打开向喷灯供气的阀门以便自动向试样点火。该阀门打开 15 秒,关闭 15 秒(如果试样保持燃烧,关闭时间要长些),再打开 15 秒,如此点火 5 次,每次 15 秒,间隔 15 秒(如果 试样保持燃烧,时间间隔要长些)。若喷灯不配备气体引燃灯, 则将喷灯移到适当位置对试样点挤压成型的绝缘管 U
42、L224 15火,喷灯在点火位置停留 15 秒,然后撤离 15 秒,如此点火 5 次,每次间隔15 秒(如果试样保持燃烧,时间间隔要长些)。如果前次点火, 试样在 15 秒内熄灭,对试样进行又一次 15 秒点火;如果在前一次点火后试样燃烧超过15 秒,则直到试样熄灭才能对试样再次点火。后一种情况, 试样一熄灭即对其再次点火。14.9 如果在 5 次点火中任何一次点火后,发现指示旗烧毁或烧焦 25%以上(用手或布可以抹去烟黑和褐色焦痕部分忽略不计),则认为套管可传播火焰。14.10 如果任何试样在试验中任何时间放出能点燃覆盖喷灯底座楔子斜面或金属罩底面的棉层的大量或灼热的颗粒或液滴(无火焰的棉层
43、炭化忽略不计),则认为该管能对其附近的可燃物传播火焰。14.11 如果任一试样在点火后继续燃烧 60 秒以上,则认为该管会向附近的可燃物质传播火焰。15.VW-1 垂直燃烧试验15.1 表面标有“VW-1”(见第 27 部分)的垂直成品试样点火 5 次,每次间隔 15 秒后燃烧不应超过 60 秒,点火间隔为:(1)15 秒,若试样在 15 秒内熄灭;或(2)试样燃烧时间,若试样延燃超过 15 秒。在点火期间、点火 间隔或点火后,试样不应引燃附近的可燃性物质或指示旗不得烧毁 25%以上。热缩管应在完全收缩后按 15.2-15.13 进行试验。15.2 用未老化的成品试样进行试验,在通风橱或通风室
44、中三面封闭的金属罩中进行。金属罩封闭面宽 12 英寸(305mm)、深 14 英寸(355mm) 、高 24 英寸(610mm),其顶部和前部敞开。将 22 英寸(559mm)长的试样垂直悬挂于罩内靠近罩的一边,以免产生“烟道效应”。15.3 将一根长 26 英寸(660mm)的非收缩套管套在一根长为 35 英寸(889mm)的的金属线上。对于标称内径至少为 0.032(0.81mm)的套管,使用内径为 0.029 英寸(0.87mm)的标准钢质乐线;对于内径为 0.019-0.032 英寸(0.44-0.81mm)的套管,则使用内径为 0.016 英寸(0.41mm)的钢质乐线;对于热缩管,
45、用一根长为35 英寸(889mm)的金属线,提供试样管的长度应足以满足两根相距 22 英寸(559mm)的支载间距离。如图 15.1 所示。 试样的轴向 应与支撑线垂直,处于金属罩的中央,在一端到上面支载的中间缠上套管并用夹子夹住,一保证试样末端很紧,这样可防止试验中的“烟道效应”,金属线的底端通过套管的下端和引出缠于下部支载的中部并夹紧。15.4 金属罩封闭面的底部平铺一层厚 1/8 英寸(3mm)、直径为 25mm 的未脱脂医用棉,棉层的上表面距离下面的 B 点不超过 9-1/2 英寸(241mm), B 点为火焰蓝色的内锥体尖端触及试样正面中心的的交点。见图 15.1。15.5 采用 T
46、irrill 气喷灯(它与本生灯不同之 处在于可 调节空气和可燃性气体流量)点火,该喷灯可配备或不配备气体引燃灯。 喷灯口火焰管高出空气入口处 102mm,其内径为 9.5mm。当火焰管 处于垂直位置且喷灯远离试样时,将火焰的总高度调至 4-5 英寸或 100-125mm 左右,火焰蓝色的内锥体高度为1.5 英寸或 38mm,其顶端温度应为 816以上(可用镍-铬和镍-锰-铅热电偶测量),然后在不影响火焰高度调节的条件下,关 闭向 喷灯火焰供气的阀门和单独向引燃灯供气的阀门。挤压成型的绝缘管 UL224 16图 15.1 VW-1 垂直燃烧试验基本尺寸,inch(mm)15.6 配备一个可固定喷灯底座的楔子(其允许尺寸见图 14.2),以便使喷灯火焰管处于与垂线成 20的倾斜位置同 时使管子轴线处于垂直平面上。将喷灯固定在该楔子上,并将整个装置放置在一个可调支架上;用未脱脂的医用棉(大约 3mm 厚,直径 25mm)覆盖在楔子斜面和喷灯底座周围。左右调节支架位置使火焰的轴线与试样的轴向位于同一垂直平面上,该垂直面与金属罩侧壁平行;且前后调节支架的位置,使 A 点(火焰管轴向火焰管端面的交点)与 B 点(火焰管长轴延长线与试样外表面的交点)相距 38mm,B 点为火焰蓝色的内锥体尖端触及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