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 高考语文新闻热点素材精选整理人 董营涛不忘初心跟党走 青春建功新时代 .1历史是理解十九大的一把钥匙 .4走进更加昂扬的新时代 .6得民心者有力量 .8“旅游处方”的价值在回归医疗本质 .10朋友圈精准曝光老赖值得推广 .12阿尔法进化是人类的机遇而非末日 .14孩子如何与手机相处从来就没有标准答案 17“吃苦课”距离科学的“吃苦教育”还有多远 19不忘初心跟党走 青春建功新时代2017 年 10 月 19 日 08:03 来源:中国青年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作的报告,深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深刻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从现在起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社会
2、主义现代化强国作了战略安排,对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作出全面部署,并专门就青年一代承担使命、接力奋斗作了强调,指出“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强调“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报告蕴含的丰富思想内容、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规划的宏伟目标蓝图、推出的重大战略举措,特别是对青年的殷殷期待和谆谆嘱托,为广大青年奋勇投身新时代、接力建功中国梦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在二
3、二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经过第一阶段十五年的奋斗,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而再经过第二阶段十五年的奋斗,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时代的宏伟蓝图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当代青年将完整经历实现新时代目标的伟大进程,际遇何其宝贵,使命何其光荣,责任何其重大。“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置身新时代的广大青年,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顽强拼搏、奋勇担当,书写无愧于历史和时代的青春篇章。广大青年要勇做坚定者,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行动。青年树立什么样的人生理想,选择什么样的奋斗方向,
4、对于走好一生的路至关重要。历史已经充分表明,广大青年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用党的科学理论构筑起强大精神支柱,坚定不移地走党带领人民开辟的中国道路,把个人奋斗融入祖国前途命运和民族复兴伟大梦想,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生价值。当前,广大青年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作为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深刻认识这一重大思想的历史地位、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深入领会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四条基本方略,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勇做
5、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广大青年要勇做奋进者,在新时代的广阔舞台上施展抱负、竞展风采。在伟大的新时代,我们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瞄准更高的目标,描绘更美丽的图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奏响决胜全面小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乐章,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断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广大青年是新时代的建设者和生力军,要树立强烈的新时代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以万丈的豪情拥抱新时代,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身新时代,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新发展理念,在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乡村振兴、
6、区域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军民融合发展等战略中大显身手,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广大青年要勇做搏击者,在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担当在先、奉献在前。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距离实现梦想越近,越是时刻不能放松斗争这根弦。青年最具有勇气和锐气,理应紧跟党走在最前列,在应对各种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重大矛盾中发挥积极作用,同各种贪图享受、消极懈怠、回避矛盾的错误思想和行为作斗争,勇敢担负起捍卫、开拓新时代的重任。要像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珍爱新时代的源头活水,坚决捍卫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坚决维护人民利益,坚决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发
7、展利益;坚决反对一切削弱、歪曲、否定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行,坚决反对一切损害人民利益、脱离群众的行为,坚决反对一切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的行为。要像呵护自己的未来一样去助推新时代的前进动力,在积极投身改革创新时代潮流、勇于破除一切顽瘴痼疾中体现青年作为,在国家建设各领域和自然界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和挑战面前挺身而出、彰显青年力量。新时代的大幕已经拉开,新征程的号角已经吹响。广大青年要振奋起来,行动起来,坚定理想信念,坚毅砥砺前行,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8、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奋斗!历史是理解十九大的一把钥匙独孤九段2017 年 10 月 18 日 04:1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共十九大今天开幕,世界瞩目。这个领导着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拥有 8900 多万党员的全球第一大政党,将把中国带向何方?在会议召开前,外界有很多猜测,既不乏解人,也有一些妄评。其实,很多误解和偏见,根子上还是对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执政逻辑的不理解。与西方以选票为中心的选举型政党不同,中共作为中国的执政党,从革命年代开始,就与中国的命运休戚与共,并在建设、改革时期领航中国前行,这使得中共有着超强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担当。从历史维度观察中共、观察十九大,无疑
9、是一把钥匙。仔细梳理习近平“726”讲话和前不久的十八届七中全会公报,会发现很多与历史有关的组合词: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新的历史起点、历史重任、新的历史特点、历史性飞跃等。而与历史相关的表述就更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十八大以来的 5 年、新的时代条件 这些词汇涉及过往、当下和未来,构成了中共特有的历史表达和知识框架。过往、当下、未来,把历史的时间轴摊开,任何一个当下都面临“继往开来”的问题,而要认识整个历史轴线,就必须学会“审时度势”。“时”是历史坐标,认清定位,“势”就是历史趋势,把握方向。十九大正处于一个承前启后的关键节点:十八大以来极不平凡的5
10、 年,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接下来便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以及第二个“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中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这就是十九大面临的“时”。而中共对“势”的把握则更见功夫。建党近百年来,中共之所以能够不断历经艰难困苦创造新的辉煌,就在于能洞悉历史趋势,顺势而为。如何洞悉?就在于拥有思想的力量、理论的力量。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中共都会与时俱进树立自己的指导思想。十九大也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理论上作出新概括。但万变不离其宗,都是从马克思主义源头继承发展而来,契合的都是中国的发展实际,这保证了中共对世情国情党情认识的深化
11、和立场的连贯。历史趋势是一条长线,理论的延续性发展,使得中共的政策能较长时间地保持稳定,与历史趋势高度合拍。十九大同样会延续这个历史逻辑,对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新的理论概括,并把十九大报告确立的重大理论观点和战略思想写入党章。理论与实践相互生发促进,始终植根现实保持执政活力。放眼全球,中共的这种执政逻辑的确非常独特。当其他国家的政党搞“拳击赛”的时候,中共却在跑“接力赛”。这是中共成功的秘诀。走进更加昂扬的新时代张 铁2017 年 10 月 19 日 06:54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一个“铁路迷”,不久前开始了一项计划:走遍中国 2306 座高铁站,拍摄一部纪录片,
12、名字就是 下一站:中国。下一站的中国,中国的下一站,的确让人充满想象。知其所来、识其所在,才能明其将往。新时代、新使命、新思想、新征程18日上午,党的十九大开幕,全世界都从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中,看到“中国号”巨轮行进到更为开阔的水域。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以划时代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这个新时代的思想航标。3 万多字的报告,新思想是贯穿其中的灵魂。正是新思想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提出了中国共产党的新使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一个国家,拥抱强盛的明天;一个民族,迎来复兴的前景;世界社会主义长河,奔涌向前;人类
13、社会发展道路,别开生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循着这四条历史的轴线,让我们走进这新的时代。犹记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豪迈展望,“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画图”;犹记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在日本新干线列车上感受到“催人跑的意思”,沉思“我们现在正合适坐这样的车”。今天,随处有最新最美的文字,随处见最新最美的画图;今天,“复兴号”列车 350 公里的时速,迈出从追赶到领跑关键一步,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宣示,中国正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4、进军。穿越革命和建设的洪流、激荡改革与发展的风云,中国开启实现民族复兴的新征程。而当我们的眼光再往前看,中华民族百余年来的跌宕起伏,更让人心潮澎湃。1894 年,孙中山在 兴中会章程一开篇就浩叹,“中国积弱,至今极矣”。这位革命先行者,终其一生也未能见其心心念念之中国“发奋为雄”,“振兴中华”徒留怅然。而今天,我们充满自豪:“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明天,我们更充满自信,“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将是一个古老民族从衰落走向复兴的伟大故事。由国家而民族,给世界东方带来巨变的,是一面标志人类理想的大旗。从空想的
15、“乌托邦”“太阳城”,到“共产主义的幽灵”震撼世界,再到十月革命的炮响、苏共苏联的瓦解,世界社会主义 500 年,几多辉煌,也几多曲折。今天,社会主义事业在中国的发展,让资本论重新畅销,让“历史终结论”黯然破产,甚至让学者感叹“西方必须向中国学习社会主义”。中华大地百年沧桑,也正是世界社会主义事业从低潮而重兴的历程。“我深知中国前途远大,深知中国的奋斗就是全人类的奋斗,中国的经验对全人类非常重要。”曾获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科斯曾如此说。中国所选择的道路、所提供的方案、所倡导的价值,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充实了人类的制度宝库、治理宝库,更丰富着人类对未来世界的美好向往。有发展中国家政要
16、感叹“只有中国可以经营五十年以后的世界”。一切伟大的时代,都需要思想领航。走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我们党就一定能将更辉煌的成就写在未来。得民心者有力量李浩燃2017 年 10 月 18 日 05:1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咱们国家这 5 年真干了不少事儿!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发展得这么好,真是振奋人心!”在北京展览馆,参观“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的观众至今络绎不绝,不少人观展后激动地留下感言。是什么样的变革,激荡起普通人难以抑制的自豪感与自信心?又是什么样的力量,焕发着无数人团结向上的昂扬意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17、。”2012 年 11月,新当选的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中外记者见面,19 次提及“人民”二字。砥砺奋进,只争朝夕。从党的十八大到十九大,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相继提出,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密集出台,一系列重大举措有力推出,一系列重大工作务实推进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迎难而上、开拓进取,革故鼎新、励精图治,带领党和国家走过极不平凡的 5 年。这 5 年,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心民心同频共振,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得到解决,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终于办成。5 年来全方位、开创性的成就和深层次、根本性的变革,不仅振奋了人民精神,更凝聚起坚不可摧的人心力量。自古成败,皆在民心。“政之
18、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人心,蕴藏着看不见的软实力。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曾说:“立国基础,就是万众一心。”有人曾向毛泽东同志请教,为什么能够打败蒋介石?他的回答言简意赅:“共产党赢得了民心。”回首九十六载光辉征程,中国共产党筚路蓝缕、不畏险阻,始终与人民站在一起,始终为百姓筹谋利益,用事实诠释了“人心向背、力量对比决定事业成败”。“夫与民共其乐者,人必忧其忧;与民同其安者,人必拯其危。”走进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邓中夏、江竹筠、雷锋、焦裕禄、孔繁森、沈浩等优秀党员的照片格外引人瞩目。正是一代代共产党人无私无畏、全心为民,证明了这支队伍何以能“唤起工农千百万”,何以会被誉为“地球上最大
19、政治奇迹之一”。百余年前,八国联军中的一个德国军官在日记里写道:“做 19 世纪的中国人太悲惨了。”今天,中国经济总量已逾 10 万亿美元,综合国力位居世界前列,国际地位发生历史巨变。做 21 世纪的中国人是幸福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正渐行渐近。但前进之路没有坦途,目标越伟大、使命越艰巨,就越需要所有人拧成一股绳去干事创业。“我们中国共产党人靠什么来得民心呢?靠的就是廉洁奉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一条真理。”以百姓之心为心,永远同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一块苦、一块干、一块过,我们就能不惧一切困难挑战,从胜利走向胜利。“旅游处方”的价值在回归医疗本质朱昌俊2017 年 10
20、 月 18 日 08:58 来源:燕赵晚报中年妇女因为胃部反酸肚子胀气苦不堪言,去过多家医院吃过多种肠胃药都无济于事。上周,她来到武汉某医院消化内科求助吴杰主任,专家不开胃药,而是给她开出旅游几天的“处方”。据统计,吴杰主任每年都要开出近一千个“旅游处方”。(10 月 17 日武汉晚报)面对胃部不舒服的患者,这位消化内科专家没有开任何药,而是建议患者休息一段时间出去旅游。这样的“治疗方案”,称之为处方,其实只是一个形象的说法,准确的说,更像是基于专业基础的一种医疗建议。每年近千个这样的“旅游处方”是否真的每个都有效,我们不得而知,但这样的医者思维无疑值得肯定。并非每一种身体“不适”,都必须用药
21、才能缓解;患者去医院看病,也并非仅仅是为求一个“药方”这么简单,也包括心理辅助和一些专业建议。这本应该是理想状态下的医患互动。可在现实中,过度医疗,患者与医生之间缺乏足够的沟通,却成为一种常态,这也成为影响医患关系和信任的一个重要原因。相较而言,“旅游处方”所包含的与患者“拉家常”,建议患者以旅游方式“治病”,显得更温情更纯粹,也更接近于治疗本身。美国医生特鲁多有句名言:“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很形象的诠释了医生这一职业的本质。然而由于种种治疗之外的因素,比如医生收入与药品挂钩,很难令医生真正完全站在患者和治疗的角度来提供最专业的方案,而往往夹带了不应有的“利益”考量。由此不仅
22、容易出现过度医疗,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更容易形成“简单病复杂治”的循环,导致医疗资源的浪费,也压缩了患者与医生之间本该有的沟通和交流环节。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不开药而是重疏导的“旅游处方”,可谓是一股清流。“旅游处方”的效力到底几何,不必“神化”,毕竟不是所有的病都可以采取这样一种“处方”。真正值得借鉴的,还是这种医者态度背后的治疗纯粹性。一些疾病本来就没必要靠药治,甚至也是药所不能治好的,而更需要患者心态、生活方式的调整,那么这个时候,医生所给出的“处方”是否能够完全基于治疗本身,不仅考验着医者的专业性,也是对医德的一种检验。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只会用药来治病的医生,是不合格的。基于疾病和患者的
23、个人状况,而不是受某种治疗之外的利益的影响,开出最合理的处方可以是药,也可以是一些必要的心理建设与专业建议,这才是真正负责任的“专业治疗”。当然,要让更多的医生敢于坚持医疗的专业纯粹性,敢于开出免于利益羁绊的“旅游处方”,也需要相关的体制机制支撑。朋友圈精准曝光老赖值得推广李记2017 年 10 月 18 日 09:01 来源:燕赵晚报浙江温州市瓯海区一些微信用户近日刷朋友圈时,刷到一条瓯海法院的“广告”推送,点开后发现是该院失信被执行人曝光名单。记者采访瓯海区人民法院时了解到,该院在推出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曝光台后,尝试通过微信平台朋友圈“广而告之”曝光失信被执行人。(10 月 17
24、 日新华网)据悉,当地法院此次共曝光 20 名失信被执行人信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晒出了他们的照片、姓名、隐去部分号段的身份证号码、地址、执行标的额等。曝光不是推送给每个微信用户,而是通过微信平台锁定失信被执行人周边人群予以定向推送,实施“精准曝光”,提升威慑力。从实际效果看,曝光信息通过微信朋友圈发布后,一些失信被执行人在当地成为了“名人”。当地微信用户纷纷热议,并在朋友圈上大量评论和转发。短短数天内,总曝光量已达 32.56 万次,点击阅读量突破 3.76 万,1400 余微信用户予以点赞、评论或转发在曝光老赖、惩戒失信的问题上,近年来不少地方都在尝试创新方式方法。比较传统的方法是,将老赖们
25、的姓名、身份证号、照片、家庭住址和欠款额等,通过报纸、网络、广播电视、公交车和公共电梯等多种渠道曝光,形成威慑。比较创新的方法是,在江苏、河南和四川等地,法院和电信运营商联手,为老赖定制彩铃,内容多是“您拨打的机主已经被某某法院发布为失信被执行人,请督促其尽快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等。因为“丢不起人”,很多老赖在如此这般的倒逼之下,纷纷还债和还款。而从实际效果看,和定制彩铃相比,向老赖身边人推送微信朋友圈“广告”,对其精准曝光,显然是更进一步。原因很简单,在微信用户数已接近 10 亿、人人都有微信、人人都刷朋友圈的今天,通过微信平台锁定失信被执行人周边人群予以定向推送,更具威慑力。因为说
26、到底,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不管是老赖还是普通人,所有人都非常在意别人,尤其身边的亲朋好友对自己的评价。在朋友圈被精准曝光,显然是很多人不堪承受的丢脸行为构建信用社会,建立完备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然而现实情况是,信用缺失、老赖横行正日益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与人民网 2014 年 7 月 18 日联合推出的“失信被执行人排行榜”分析显示,全国 30 至 50 岁的失信自然人人数占全部人数的 68%。乘以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这显然是个非常吓人的数字。当下,在建立完备的社会信用体系的过程中,通过定制彩铃、朋友圈精准曝光等方式,曝光老赖、惩戒失信,显然是提升中国社会“信用
27、”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大面积推广。阿尔法进化是人类的机遇而非末日2017-10-20 15:31 来源: 光明网 -时评频道作者:张田勘 北京学者在今年五月击败柯洁之后,AlphaGo 并没有停止自己的发展。昨天,谷歌下属公司 Deep mind 在自然 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正式推出的阿尔法元(AlphaGo Zero)人工智能围棋程序的最新版本。据称,阿尔法元无需任何人类知识标注,在历时三天,数百万盘的自我对抗之后,它可以轻松地以 100 比 0 的成绩击败 AlphaGo。如果按时间和渊源关系来看,阿尔法元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也许这正是一种自然规律。阿尔法元以 100:0 的战绩击败 A
28、lpha Go,而且是无师自通,抛弃人类经验;自我训练,从零开始;采用新的强化学习的算法,并给该算法带了新的发展。人类的确要“不寒而栗”一阵子。阿尔法元摆脱了大数据,证明其新算法才更符合围棋的算法和智慧,那是否意味着阿尔法元会必然击败和抛弃人类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仅从阿尔法元的学习途径来看,就不可能。因为它是在人类给定的一个规则下,自主发现新知识,纠正人类的错误,并且速度惊人。从总体上看,阿尔法元还是在遵循人类给予的规则并接受人的指导。即便在围棋的博弈领域,人类已经无法战胜自己创造的人工智能,也并不意味着人工智能将主宰天下。算法、平台和数据三要素决定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其中算法极为重要,但算法
29、是模仿人的大脑功能而运作的。大脑的算法是什么?大脑的单个神经元和所有神经元组成的神经回路是如何工作的?大脑的其他重要功能,如认知、记忆、识别的机理,以及在大脑的所有功能中,神经网络的反馈起到了什么作用,目前研究人员还琢磨不透,知道得并不多。而眼下,许多人工智能应用程序都不存在反馈。大多数模仿的人工神经网络中的电子信号是从一个节点传递到下一个节点,但一般不会逆向传递。即便人工智能有“反向传播”,而且模拟的循环神经网络确实存在着逆向连接,从而有助于节点处理随时间变化的输入,但是,循环神经网络反馈的深度和广度远没有达到大脑的处理水平。对大脑中部分视皮层的深入研究发现,只有 5-10的突触(一个神经元
30、的冲动传到另一个神经元或传到另一细胞间的相互接触的结构)在接收眼睛的输入,其余的都在监听来自上一级的反馈。也就是说,生物大脑真实的神经网络活动是监听上一级的反馈,小部分才是在接收外界的信息。就像幼儿园的小朋友只要在现实中认识一只猫,就会在后来认识所有的猫,但是,如果要教会 AI 认识猫,则需要向程序输入成千上万的猫,以及成千上万个不是猫的动物。生物活体大脑的学习和识别为何远胜于人工智能,现在科学领域并不清楚,寄希望于研究活体动物的大脑神经来揭秘。例如,一项名为皮层神经网络机器智能(MICrONS)的项目投资 1 亿美元来重建大鼠的一小块大脑,通过逆向工程还原其中的每一个细节的功能和结构,从而理
31、解大脑的学习和认知。当然,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新时代的标配,中国科技部已正式宣布:国家正在抓紧推进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实施工作,启动人工智能重大项目实施相关准备工作。从世界范围看,普华永道的报告预测,从目前到 2030 年,人工智能将促使全球生产总值增长 14%,意味着至 2030 年人工智能将为世界经济贡献 15.7 万亿美元。另外多家国际机构预测的平均值是,未来十年,人工智能将促使全球生产总值增长 12%左右。原因在于,人工智能不仅以智能自动化来提高生产率,解决需要适应性和敏捷性的复杂任务,而且能提高资本效率,并且推动许多行业的创新,全面开辟崭新的经济增长空间。因此,人类可以设计和利用人
32、工智能,以帮助创造人类文明,促进经济发展,但是人工智能不可能发展到全面超越和战胜人类。因为,从本质上,人工智能的基因是 meme 基因是通过非遗传的方式,特别是模仿而得到传递和扩展。但是,人类的智能和智力主要是通过遗传和学习来传递,这也决定了人和动物有情感、情绪、情商,但人工智能没有。也许,这就是人工智能的奇点。(张田勘孩子如何与手机相处从来就没有标准答案2017-10-20 15:24 来源: 光明网 -时评频道作者:朱昌俊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中小学校也不得不去面对学生使用手机的管理难题。没收学生手机集中砸毁、禁止学生在校内手机充电等等,一些学校监方式也五花八门。家
33、长和老师对中小学生使用手机持什么态度?校方监管措施如何被各方接受?如何让孩子与手机保持“恰当”的距离?对于这个问题,相信当前不少家长和老师都很想知道答案。可很遗憾,即便是从相关专家的建议,以及媒体调查的多个学校的管理措施来看,并没有什么十全十美的方案以供借鉴。或许,只有当家长和学校都能够意识到,让孩子与手机“健康”相处,从来就没有一个标准方法,我们才能真正找到答案。首先需要明确,在今天的教育议题中,手机之于孩子,和过去网游之于孩子,乃至更早的小说之于孩子,其实是同一回事。尽管放在彼时的家庭教育环境下,家长及学校对于孩子沉湎于网游、小说等都忧心忡忡,但从事后看来,“玩物丧志可以毁掉一代人”并没有
34、发生。因此,不将手机视为“洪水猛兽”,应是真正讨论让孩子如何与手机友好相处的第一步。孩子如何使用手机,家长和学校又该如何引导,说到底还是教育方法的问题。而在教育问题上,任何寻求单一的解决方式或是试图找到“灵丹妙药”,都是徒劳。比如,有学校没收学生手机并集中砸毁,如此粗暴做法,即便在学校管住了孩子,在家里又如何管呢?毕竟,在一个电子化时代,以手机为代表的互联网应用对生活的全面介入,已经是孩子们无法回避的成长环境。明确这一点,那么一味靠封、堵的“隔离法”来让孩子远离手机,既显得不切实际,也未必对成长有好处。有教育专家就认为,在 6 到 12 岁的阶段,手机已经不再是对孩子良好行为的“奖赏”,而是帮
35、助孩子塑造成熟人格的一种工具。应该看到,孩子在某个阶段如何使用手机,很多都是由外部因素所决定的。比如,若孩子家长也是手机控,很难说,孩子不会“跟风”。更为重要的,孩子对手机的投入程度,在根本上还是一种注意力分配的结果。倘若家庭生活中,父母能够有意识的带领孩子参加更多的非手机以外的活动,引导他们培养其他兴趣爱好,在注意力分配上更为多元化,孩子玩手机的时间自然要少得多。而一些家长为了“偷懒”,拿手机等电子产品来“哄”孩子,无疑就是一种误导。在学校层面,与其将手机完全推向学生的对立面,不如主动放下戒备,与他们一同讨论、制定手机的使用规则,并引导他们培育自制力,挖掘手机的学习功能,这比粗暴的砸手机,相
36、信更具效果。另外,每名孩子对手机的喜好程度,也与性格、年龄阶段等因素密切相关。那么相应的,在教育上也应该注意到这一点。如近日美国“生活黑客网”就刊文,对三个年龄段孩子手机成瘾问题给出建议:6 岁前应是严格限制使用手机, 612 岁则是应与孩子商量使用规则,而 1218 岁则要引导孩子注意方式方法,如孩子的社交媒体活动应对父母开放,手机电量低于 20%时必须停止使用。教育问题上,本就没有百分之百的适用规则。但通过比较,我们往往能够知道,哪些是好的,哪些是该警惕的。在如何对待孩子玩手机的问题上,虽然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但可以肯定,疏胜于堵,同时需要各方,包括家长与学校的耐心引导和共同参与。(
37、朱昌俊)“吃苦课”距离科学的“吃苦教育”还有多远 作者:然玉风中徒步七小时,仓库里打地铺睡四晚,洗澡只能用冷水最近,武汉某中学高二年级的 1200 多名学生,要体验 5 天这样的艰苦生活。记者了解到,该校这个特色社会实践活动始于 1990 年,到今年已经坚持了 28 年。每年的体验内容略有不同,但被老师和学生们称为“上一堂吃苦课”。相关负责人表示,“吃苦课能让学生了解社会、学会关心他人、提高自理能力。”俗称“吃苦课”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该校传统的一部分。其实,几乎每一所学校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传统,而这也成为其塑造身份标签和价值认同的重要方式。当然,就事论事来说,舆论在评价此一“
38、吃苦课”时,实则呈现出了两种完全迥异的见解:有人赞其是“人生历练的宝贵一课”,也有人质疑此举纯属“为吃苦而吃苦”。在学校的教育过程中,怎样才是让学生吃苦的“正确姿势”,终究是个问题。事实上,现在学校开设的“吃苦课”或“吃苦教育”,并没有指向一个明确、具体和清晰的概念。在这套含混、复合的话语体系中,“吃苦教育”包括但不限于身体锻炼、意志训练、社会体验等方面。以该中学的“吃苦课”为例,其中就有长途徒步、冷水洗澡、走访农家、参观企业等各式内容,这些未必都与“吃苦”有关,但均被校方认为“意义重大”。由于对“吃苦教育”缺乏统一的认知,人们对形形色色的“吃苦教育”自然争议不断。冷风中徒步、用冷水洗澡,的确
39、算吃苦,可真能算是教育吗?很多人对此持怀疑态度其实有一定道理。毕竟,没有直接证据可以表明,这种短时间内施加于身心的“强刺激”,可以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意志品质产生持续稳定的积极影响吃苦教育的教育方法,似乎还有待商榷。“吃苦教育”的根本逻辑是,创造特定的情境背景,设计特定的训练项目,针对性提升学生们的身体素质、环境适应力、耐挫抗压能力等等。所以说,“吃苦教育”本质上应该是一门可以被分解和标准化的“教育科学”,这意味着其理当风险可预期、过程可把控并且效果可验证。以此量之,现如今我们所进行的许多“吃苦教育”还是显得有些粗糙了,可能学生们吃了“苦”却毫无收获。学校传统、校园文化是一回事,科学有效的“吃苦教育”则是另一回事。“吃苦课”除了那仪式化的抽象意义之外,或许还需要更多些严谨的逻辑论证以及方法论的再设计。也只有这样,“吃苦”才能真正助力学生们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