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现代汉语讲义教学任务: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国家的语言文学政策为依据,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系统地讲授现代汉语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为他们将来从事语言文学工作和其它需要运用现代汉语的实际工作打好基础。课程主要内容:讲述现代汉语语音、文字、词汇、语法、语法五个方面的知识。语音部分:以汉语拼音方案 为基础,运用语音学的原理,系统地讲述有关普通话的语音知识;使学生对普通话语音系统有完整的了解,具有推行汉语拼音方案和使用、推广普通话的能力。文字部分:讲述汉字的性质和作用,汉字的结构和形体,汉字的整理和汉字规范化问题,以及国家关于汉字的
2、方针政策,使学生正确地使用汉字。词汇部分:讲述现代汉语语素、词和构词法,词义(词义的性质和构成、义素的分析和运用、语义场、语境和词义) ,词汇的构成,词汇的变化和词汇规范化等问题,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词汇学知识,能够正确地辨析和解释词义,丰富自己的语汇,提高用词的能力。语法部分:讲述现代汉语组词造句的规则和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如各类词的用法,短语和句子的结构与类型,以及标点符号的用法等等,使学生具有辨识词性、分析句子和辨别句子正误的能力,正确地、规范地使用汉语。语用部分:讲述词语和句式的选用,常用的修辞方式,使学生注意选词炼句,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提高汉语表达能力,改进文风,逐步达到准确、鲜明、精
3、练、生动的要求。选用教材:现代汉语 ,邢福义、汪国胜主编,华中师范大学 2003 年出版。附录:现代汉语权威教材1、 邢福义主编现代汉语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 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 (上、下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3、 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 (修订本) ,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4、 张志公主编现代汉语 (上中下三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5、 张斌主编现代汉语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组编,语文出版社出版。第一章 现代汉语和现行汉字第一节 现代汉语概述一、 导入这学期我们来一起学习现代汉语这门课程,对于你们文秘专业的学生来说,这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很重要。而对于现代人的生活
4、来说,这门课程也是必不可少的学问,不信你们仔细观察,无时无刻我们口头说的用的什么语言?手里用笔写的是什么话语?大家平时不停的用手机发短信,短信的内容都是用什么语言组织起来的?毫无疑问是用现代汉语,如果现今的生活还有人用“之、乎、者、也”之类的句子或者词汇,大家一定会笑他迂夫子,可见现代汉语在人们的生活中是不缺少的。常常有人感叹,为什么同一句话,不同的人说效果就不一样,有人都把这事办成了,而有人却把事办砸了,可见现代汉语做为现代人生活中一种重要的交流工具,还是一门很大的学问呢?那么同学生肯定要问,什么是现代汉语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二、 知识点讲授2(一)现代汉语1、现代汉语的含义现
5、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包括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和现代汉语方言。现代汉语共同语是现代汉民族共同用来交际的语言。在中国大陆称为普通话,在台湾为国语,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称为华语。而现代汉语方言是现代汉语在不同地域的分支,属于现代汉语的地方变体,方言只在一定的方言区流行,为方言区人民所使用。 如沙市区有沙市话,就是沙市这个地域的方言,像有有么子说么子 、 小城故事就是用这种地点方言(直到一个个地点,如某市、某县、某镇、某村的方言,就叫做“地点方言” )所做的节目,各地都有用自己的方言做的节目,如经市故事会 (武汉话) 、 雾都夜话 (四川话)、 弯管子电影院 (荆州各县市如沙市、公安、松滋、洪湖
6、等地的方言) 、粤语台,但方言有一定的地域性,不容易被别的地区的人听得懂,所以大型的节目像春节联欢会、还有绝大多数的电视剧和电影都是用普通话的,这些都是现代汉语的构成部分。2、现代汉语的形式口语和书面语。口语是人们口头上应用的语言,具有口语的风格。书面语是用文字写下来的语言,易于周密、严谨。3、 现代汉语的划分大家一定有这样的疑问,口头语和书面语自古以来就有,今天所讲的现代汉语应该从什么时候算起呢?汉语的发展经过五个阶段:先秦前 有口语无书面语 原始汉语阶段先秦 上古汉语阶段两汉至隋唐 中古汉语阶段晚唐开始出现了口语和文言相杂的通俗文学作品 近代汉语阶段五四运动以后 言文统一、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7、形成 现代汉语阶段从时空线索来看,汉语经历了五个漫长的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无文字记录的“史前时期” ,这个时期的语言根据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来分析,不够发达,不够丰富。第二个阶段,有文字记录的上古时期,先秦时代。由于书面语言的出现,语言出现整合、规范的可能,如诗歌的由经书面语言的传诵过程,就是一个规范的过程。第三个阶段,中古时期,两汉到隋唐时代,社会生活相当发达,交流交际的频繁化,尤其是书面语言即文字的应用十分广泛,字书(字典) 、辞书(词典)对社会的各个层面的文化影响,尤其是文学作品的大量出现,使得汉语的发展、整合十分迅速。第四个阶段,晚唐至“五四运动”以前,这时由于文学作品的影响,尤其是与
8、口语结合十分紧密的白话文小说的出现和普及,这时期的汉语的书面语言的发展十分的繁荣,因此,书面语言的模范作用,对语言的规范、整合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第五个阶段, “五四运动”至今,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成熟时期。4、 现代汉语的地位汉语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发展水平最高的语言之一。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汉语在国内外都有很大的影响,具有很重要的地位。世界上有数千种语言,现代汉语是最主要的语言之一。在国内,是占我国人口 90%以上的汉族人民相互交际的工具,也是兄弟民族中满族、回族等使用的语言,并且是我国各兄弟民族之间最主要的交际语言。在国际上,现代汉语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语言,是联合国正式确定的六种工作语言
9、(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之一。高科技领域,汉语电脑及其自动化服务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已成为世界电子世界的主攻方向之一。汉化电脑系统的运用,如游戏、QQ 上网、WORD 软件、汉字输入法运用等。3(二)现代汉语共同语1、现代汉语共同语现代汉语共同语是现代汉民族共同用来交际的语言。在中国大陆称为普通话,在台湾为国语,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称为华语。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基于各民族间频繁交往的需要,宪法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这是按照国际惯例,从立法上确定以主体民族的共同语作为全国通用的共同语。2、现代汉语共同语的形成(1)共同语的基础方言。民族共同语总是以一种方言为基础
10、形成的。方言在共同语形成之前,可是形成共同语的基础;在共同语形成之后,在很长时间里,仍可以与共同语同时存在。 (现在做为一种文化特色,大有分庭抗礼之势。如猫和老鼠的各地方言版。 )作为民族共同语基础的方言称为基础方言。北方方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 (这就是为什么北方同学觉得学普通话容易,而南方的同学就觉得困难得多)原因:、北方方言(官话方言)的代表城市北京,长期以来是我国的国都所在,是全国的政治中心。使得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方言很早以来就处在同汉语其他方言完全不同的特殊社会背景中。、北方方言成为汉语诸方言中通行面积最广、使用人数最多的方言。 (从后面的方言分区所统计的使用人数可以看到
11、。 )、从晚唐五代以来直到明清,有许多重要的白话文学著作是用北方方言或以北方方言为基础写成的。像红楼梦 、 水浒传 、 西游记 、 儒林外史等等,特别是红楼梦、 儒林外史 ,说的都是南方金陵城的事情,用的也是官话进行创作的。而晚清韩邦庆的海上花列传小说成就其实不低,就是里面吴语方言(以苏州话为代表)太过明显,很多读者读不懂,从而大大影响了其传播的地域。第一,从文献资料提供的依据来看北京语音的标准音的地位,早在元代时期就已经得到了公认。我们从元代的周德清所编写的中原音韵 (大约在 1324 年期间成书)中找到证据。该书是我国最早的作曲用的“曲韵”的韵书,当时是为了北曲的发展需要,统一戏曲的词汇和
12、语音的标准而著作。从“中原音韵的音系”来看,与今天的北京语音的音系几乎相同,这就告诉我们一个事实,今天的北京音系所反映的语音事实,早在 600 多年前就具备了共同语的资格。北京作为元朝的大都,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是一个特定的地域名称“中原” (和现代的中原的范围不一样)的语音的代表的地方。而中原之音是当时人们认定的共同语言的标准。文献资料告诉我们,周德清的“中原之音”的语音依据是在北京取样的。“以余观京师之目,闻雅乐之耳,而公议曰:德清之韵,不独中原,乃天下之正音也。 ”见中原音韵序。从周德清的“自序”中还可以看到,中原之音在当时就具备了共同语的标准地位:“欲作乐府,必正言语,欲正言语,必宗
13、中原之音。 ”“韵共写自然之音,字能通天下之语” 。 由此可见,早在元代时期,北京语音的标准音的地位,就已经得到了公认。第二,从北京这个地方的历史发展来看 北京这个地方的城市的历史发展,把中原之音的代表话北京语音,推到了“标准音”的地位。北京的历史的机缘是从公元 1272 年来到的。由于蒙古族的忽必烈定都北京,从此,北京这个城市几乎都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早期,北京的话自然成了封建官僚的语言,随着封建的权力中心的影响力,北京的话以“官话”的优越性,辐射到其他的方言地区,所以,北京话在封建官僚的交流、交际的过程中,逐渐成为了最有影响力,最有权威的方言,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逐渐被人民适
14、应、认同。成了仿效的标准。在十四世纪期间,一种以北方话为基础的共同语的口语形式开始形成,后来称之为“官话” ,即当官的人或者说官吏阶层的口语形式尤其是在明、清时期,说“官话”是时尚。随着政治力量的推动, “官话”被封建官吏作为一种特权的象征,在全国“示范” ;在全国张扬。所以,官话的传播4十分广泛,学说官话也十分普遍。雍正皇帝(掌权从 1723 年1735 年)曾经令其官吏必须学会“官话” 。由于南方方言区的人无法与北方方言区的人进行直接的交流,甚至在南方方言之间以及他们方言内部之间也无法交流的问题,雍正皇帝还责令福建(闽南、闽北话地区)和广东两省设立正音书院,专门教官话。所以,我们清楚地看到
15、在清朝“官话”成了全国通行的语言了。“五四”时期的国民的民主意识的增强,于是把全国通行的“官话”的名称改为“国语” ,为了人们学习国语当时的教育部还颁布了注音字母来拼注国语。于是国语运动和白话文运动使得中华民族的共同语,在口头上和书面上有了迅猛的发展,趋向于成熟。“五四”运动后,随着“国语统一运动”的推动;随着话剧、电影、曲艺、广播(都使用了北京语音)的迅猛传播,使得全国上下人民都喜欢听北京话、听得懂,并且都喜欢说。于是北京语音就具备了标准音的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最有效的条件。新中国成立后,将“国语”改为“普通话” 。所以说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是历史的必然。所谓的“典范的白话文”是指可以供
16、我们作为学习仿效的、标准的、经典的白话文著作和文章。如:毛泽东、鲁迅、郭沫诺、茅盾、老舍、巴金等人的著作和文章,还有中小学的教材的课文中的文章,都是典范的白话文。是语法规范的榜样。(2)共同语的形成过程、书面语。中国古代是一个言文不一的国家,文言文一直是统一的书面语言,与口语脱节。从晚唐五代开始兴起的“白语”逐渐走进文学创作之中,直至明清,特别集中在小说领域,许多章回小说都是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方言写的,但只限于通俗文学作品范围。1919 五四运动爆发后,文体改革运动反对文言文,提但是白话文。20 世纪 30 年代开展大众语运动是五四以来白话文运动的继续和发展。直至新中国成立,白话文在政府公文
17、、法律条文、报刊社论、新闻等各领域取得取得合法地位。、口语。北方方言的代表话北京话在全国范围内广为传播,逐步发展成为现代汉语共同语的口语形式。明清时代“官话” ,清末“国语” ,1949“普通话” 。3、共同语标准的确立1955 年 10 月,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相继召开,确定把汉民族共同语称为普通话,主张向全国大力推广。普通话的定义: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语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是就北京话的语音系统讲的,但是一些土音成分要舍弃,一些分歧的读音也要审订。语汇,以北方方言语汇为基础,并不是要兼收
18、并蓄北方所有的语汇,北京话“忒好” , “忒”字就没入普通话。也还可以从其它方言里吸取富有表现力的语汇,如在普通话中的常用词如“尴尬” ,成语如“煞有介事” ,佳句如“月亮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都来自江浙一带的吴语。语法,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典范,指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指一般的并具有普遍性的用例。(三)现代汉语共同语的特点1、与印欧语比较显示的特点(以英语为代表)(1)语音方面、有声调。声调具有区别词的语音从而区别意义的作用。、没有复辅音。即音节里不会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辅音相连的结合体。汉语拼音辅音字母有:b、p、m、f、d、t、n、l、g、k、ng、h、j、q、x、z、c、
19、s、r、zh、ch、sh(22 个)英语辅音字母有:p、b、 t、d、k、g、f、v、s、z、 tr、dr、ts、dz、m、n、h、l、r、j、w(28 个)如单词 5strictstrikt严格(yng g) skyskai 天空(tinkng)、元音占优势。一个音节至少有一个元音,还可以有二合元音、三合元音。不止一个元音的音节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相反,不是每个音节都得有辅音 啊(a);英语元音音素有 20 个,1) 、单元音:i:、i、:、u:、u、:、:、e、 2) 、双元音:ei、ai、i、u 、i 、au、 u(2)语汇方面:语素以单音节为主,词以双音节占优势,构词主要采用词根复合法。
20、通常一个汉字就代表一个语素。 (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它的功能就是构词。 )(3)语法方面。、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例如:“不很好”和“很不好” ,因语序不同而意义也不一样。 “我的弟弟”和“我和弟弟”因虚词不同,一表偏正关系,一表并列关系,语法关系和意义也不相同。、词类缺乏形态变化,也缺乏构词形态。 (例子见教材。 )、词、短词和句子的结构原则基本一致。都有主谓、动宾、补充、偏正、联合五种基本语法结构关系。例如词“地震” ,短语“身体健康” ,句子“火车开动了”等都是主谓结构。、词类和句法成分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量词十分丰富,有语气词。如“一个人” one preson;
21、Is this yours? 这是你的吗?三、课后思考与练习1、什么是现代汉语?现代汉语的形式以及现代汉语的地位?2、什么是现代汉语共同语,它是怎样形成的?3、拿你所学过的外语来和现代汉语比较,谈谈现代汉语具有哪些特点?现代汉语方言与推广普通话一、 导入通过上一节的学习,我们知识了什么是现代汉语以及普通话的含义,还有现代汉语共同语形成的过程,大家一定会问,除了普通话,还有方言存在,那么方言有什么特点呢?关于现代汉语方言正是我们这节课要探讨的问题,了解方言的划分、各区方言的特点,和国家推广普通话的方针政策,对于我们以后学好普通话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对现代汉语这门课程的性质、内容和任务,给同学们进
22、行简要的介绍。二、知识点讲授(一)现代汉语方言的分区1、怎样理解方言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说:方言是语言内部的地方变体。现代汉语方言现象是现代汉语的地方变体现象。在古代汉语中也有方言现象,在国外语言中也有方言现象。汉语方言的演变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方言也可以说是“乡音” 。唐代诗人贺之章有首七绝:“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唐代以前的方言现象根据文献资料看,很严重的影响交际了。在礼记王制中记载:“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 ”文中“言语不通”就是方言之间无法沟通。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方言之间的人民必须要找到,一种超越彼此方言障碍的交际的共通的语言形
23、式,于是在历史上就出现了不同于方言的语言,如:“雅言、通语”的超方言的现象。6论语述而中记载:“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雅言”就是正言,区别于方言的,用于读书的通行语言,就如今天所讲的“共同语” 。由此可见,在我国历史上,在春秋战国时期,汉语在方言的基础上就有了“通用语言” 。秦始皇灭六国,使中国空前统一,为了新兴的大帝国的政治统一,为了中央集权的独裁统治的政令在全国上下得到有效地贯彻执行,他进行了“焚书坑儒”的残暴的“书同文”的“统一运动” ,这项虽然残暴的变革,使得中国的语言的整合、统一,标准化,有了前所未有的进步。礼记中庸篇记载“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 ”“书同文
24、”指书写的文字定形而统一,消灭“文字异形”的现象。秦的文子作为标准,那么秦的方言必然也成了标准。因此,在当时就有了“通语”的现象,即 “通用语言” 。西汉末年的杨雄(公元前 58 年公元 18 年)的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一书出现了“通语”的概念,或者说“通用语言”的概念。这是我国语言发展史上的有关超越方言的共同语的概念的第一次明确化记载。方言也是我国第一部记录汉语方言的书。 “輶轩”是一种轻便的车子,周秦时期,每年八月皇帝都要派使者驾着輶轩到各地去采集方言词汇,然后用“绝代”即“当代”的通用语言进行注解。这大概是我国历史上的最早的方言调查研究。而杨雄就是在这些使者的调查的材料的基础上,整理
25、、编撰成册的。其 27 年的收集、整理、记录,使方言资料非常丰富。它包括的方言资料从时间上来分析是周末和秦汉时期的方言资料。因此,方言的现象在远古时代就出现了,而超越方言,将方言区人们联系起来的“通用语言”也在很古老的时候出现了。方言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语音上。如:东北人讲“日本”好象在说“一本” ;湖北人说“日本”就象“二本” ;上海人说成了“十本” 。就说“吃饭” ,长沙人说“掐饭” ;四川人说“瓷饭” ;武汉人说“七饭” ;山西人有的说成“喝饭” 。湖北有的地方说:“切饭” 。可见,方言的语音的变异,在汉语中十分突出。2、现代汉语的方言分化的历史原因在现代汉语的方言中,北方方言是汉语几千年来
26、在北方发展的结果,而古老的北方方言又是现代汉语其他方言发展的“基础” “母语” 。语言的发展的规律是不断的分化和整合的过程。在不同的社会时期,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由于受不同的条件的制约,语言的分化和整合的情况就出现不同的情况。任何文献资料都可以证明人类的语言的分化和整合共同语和方言的发展、整合、分化,同民族的历史一样古老。语言随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社会的灭亡而灭亡。人类社会是由氏族发展到部落,部落发展到部族,然后发展到民族。由于人口的增加,社会开始分化,要生存就得垦荒,迁移。语言的分化从此伴随着他的人们的历史开始分化。后来的战争的不断,使整个的部落、民族发生了很大的迁移局面。
27、在中国的历史上,由于北方的居民不断南迁移,而在长期的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目前的方言现状。秦汉以前,广大的江南地带主要还是古越族的居住地,而古越族使用的古越语与当时的汉语即古汉语无法交流。秦汉以后的两千年里,北方的汉人曾经有过几次大规模的南下,于是给江南地带带来了不同时期,不同地方的北方古汉语,于是经过漫长的演变,形成了现在的方言局面。因此,汉语方言分化的原因主要是移民带来了语言的分化,其次是交通的闭塞,语言的区域性发展的分化,逐渐在语音、词汇、语法上出现了差异,于是就形成了方言现象。因此,有人说:“方言是语言的地方变体” 。八十年代中国语言地图集中,将现代汉语的方言分为以下十区:官话区 晋语
28、区 吴语区 徽语区 赣语区湘语区 闽语区 粤语区 平话区 客家话区官话区又分为以下八区:东北官话区 北京官话区 冀鲁官话区 胶辽官话区 中原官话区7兰银官话区 西南官话区 江淮官话区官话区,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 73%北京官话 普通话的标准音 1.84% 东北官话 和北京官话接近 8.39%冀鲁官话 8.55% 胶辽官话 2.95%中原官话 17.33% 兰银官话 1.2%西南官话(武汉 沙市) 20.46% 江淮官话 6.88%非官话区:吴语(苏州话为代表) 7.13% 徽语 0.32%赣语 3.19% 湘语 3.15%闽语 5.63% 粤语 4.11%平话 0.2% 客家语 3.58%
29、(二)推广普通话1、 国家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方针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 19 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20 世纪 50 年代 推普工作方针:“大力提倡,重点推行,逐步普及”20 世纪 80 年代 “大力推广,积极普及,逐步提高”目前,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四点:第一, 以汉语授课的各级学校使用普通话进行教学,使普通话成为教学语言。第二, 县以上各级以汉语播放的广播电台、电视台均须使用普通话,使普通话成为宣传工作的规范语言。第三, 全国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进行公务活动中必须使用普通话,使普通话成为工作语言。第四, 不同方言区及国内不同民族的人员交往时使用普通话,使普通话成为全国的通用语言。
30、2、 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央有关部门作出决定,对一定范围内岗位人员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并从 1995 年起,逐步实行按水平测试结果颁发普通话等级证书的制度。测试对象和要求:县以上广播员、节目主持人、普通话教师、影视演员和有关院校的毕业生 一级水平中小学教师、师范学校教师和毕业生 一级或二级水平执行标准: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办法(试行) 和普通话测试等级标准(试行) (三)现代汉语课的性质、内容和任务1、本课程的教学任务: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国家的语言文学政策为依据,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系统地讲授现代汉语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为他们
31、将来从事语言文学工作和其它需要运用现代汉语的实际工作打好基础。2、教学主要内容:现代汉语是一个完整的符号系统。表现在口头上,汉语以一定的语音表达一定的意义。语音所8表达的意义有两种:一种是词汇意义,即每个词的实际意义。另一种是语法意义,主要是词或语相互结合而产生的关系意义。因此,语音、词汇和语法是现代汉语课三个基本的内容。与此同时,现代汉语有发达的书面语。汉字是记录口语、形成书面语的书写符号系统。因此,文字是本课程重要教学内容之一。现代汉语是一种高度发达的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为了增强自身的表达能力,在综合运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知识的基础上,现代汉语形成了研究表达效果的修辞知识系统,从而修辞也
32、是本课程教学内容一个组成部分。具体来说:语音部分:以汉语拼音方案为基础,运用语音学的原理,系统地讲述有关普通话的语音知识;使学生对普通话语音系统有完整的了解,具有推行汉语拼音方案和使用、推广普通话的能力。文字部分:讲述汉字的性质和作用,汉字的结构和形体,汉字的整理和汉字规范化问题,以及国家关于汉字的方针政策,使学生正确地使用汉字。词汇部分:讲述现代汉语语素、词和构词法,词义(词义的性质和构成、义素的分析和运用、语义场、语境和词义) ,词汇的构成,词汇的变化和词汇规范化等问题,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词汇学知识,能够正确地辨析和解释词义,丰富自己的语汇,提高用词的能力。语法部分:讲述现代汉语组词造句的规
33、则和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如各类词的用法,短语和句子的结构与类型,以及标点符号的用法等等,使学生具有辨识词性、分析句子和辨别句子正误的能力,正确地、规范地使用汉语。语用部分:讲述词语和句式的选用,常用的修辞方式,使学生注意选词炼句,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提高汉语表达能力,改进文风,逐步达到准确、鲜明、精练、生动的要求。3、教学目标我们应当下功夫学好语言,应当运用现代汉语各部分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来指导自己的语言实践,努力提高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正确使用祖国语言,为祖国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奋斗。三、课后思考与练习1、现代汉语方言分为哪十区?官话大区包括哪八区?你自己的话发属于哪一种方言,与普通话有哪些
34、主要的不同?2、什么是普通话?国家关于推广普通话方针的变化?3、请在下表空格里填写各城市的方言区名称。西安 梅县 石河子大连 兰州 哈尔宾南京 桂林 张家口赣县 黄山 乌鲁木齐温州 台北 呼和浩特西宁 衡阳 南宁郑州 深圳 济南第二节 现行汉字(一) 汉字的性质和作用91、 汉字的性质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它是汉族人的祖先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创造出来的;从文字体系上看,汉字是表意体系文字。原因:、表音文字用数目不多的符号表示一种语言里有限的音素或者音节,作为标记词语声音的字母。一般来说,一定的音就用一定的字母表示,一定的字母表示一
35、下的音。人们掌握了字母的发音和拼写规则,听到一个词的声音大体能写下来,看到了一个词一般能读出它所代表的语音。如spring 会读即会写出这个单词,而汉语读 chu tian,只能写出拼音,没学过汉字的人写不出“春天”这两个汉字。表意文字是用成千上万个符号去表示或区别不同的语素、词的意义,表同一语素的文字在不同的方言或民族语中可代表不同的读音。表意体系的汉字不是直接表示音素或者音节的字母,而是用不同笔画构成的大量表意符号来记录汉语的单音节语素,汉语所用的表意符号(汉字),就有几万个形体,常用的也有几千个。由于现行汉字一般是记录汉语的单音节语素的,所以汉字又称语素文字。、从文字的发展史看,汉字有大
36、量的形声字,既有意符又有音符,又可以称作意音文字。从汉字造字法来看,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不带表音成分的象形、指事、会意,一类是带表音成分的形声。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使用的符号都是只表意、不表音的表意符号。至于形声字,形旁也是表意的,声旁虽然作为表音成分,但与表音文字的表音符号有本质区别。如形声字声旁也有本来就是表意字,如“氧”中的“羊” ;声旁表音不固定,同一读音可能用不同的声旁,而同一声旁又不可能表示不同的读音,声旁只能表近的音。2、 汉字的作用、汉字记载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和科技成果、汉字为古今的沟通、为不同方言区人民的交际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汉字在记录汉语的历史过程中,对汉语有积极的影响、
37、汉字曾被一些邻国所借用,起到了形成超载国界的汉字文化圈的作用。(二)汉字的形体文字的形体指文字的书写外形,任何文字的形体都是发展变化的。从古代汉字发展到现行汉字,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是走完古汉字形体的演变过程;第二阶段是向现行汉字形体的过渡;第三阶段是现行汉字形体的形成。1、 古代汉字形体的演变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属于古文字范畴。甲骨文是殷商时代的汉字形体,因刻在龟甲、兽骨上而得名。特点:笔形是细瘦的线条,拐弯多是方笔,外形参差不齐,大小不一,异体字较多。金文是商代、西周以至春秋战国时钟鼎等铜器上的汉字形体的总称,不过通常主要指西周铜器上的汉字。特点:笔画丰满粗肥,外形比甲骨文方正
38、、匀称,异体字也较多。大篆:春秋战国时代泰国的文字。特点:字形比金文整齐,笔画均匀,仍有少量异体字。小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整理、推行的标准字体。特点:字形更匀称、整齐,笔画圆转、简化,异体字基本废除了。2、 向现行汉字形体过渡隶书的出现是汉字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有秦隶和汉隶两种。秦隶特点:把小篆圆转弧形的笔画变成方折平直的笔画,基本摆脱了古汉字象形的特点。汉隶是汉代通行的字体,字形规整,撇、捺、长横有波磔,很少有篆书的残存痕迹。103、 现行汉字的形成现代汉字的标准形体是楷书。从形成的手段来看,现行汉字有印刷体和手写体的区别。手写体:楷书、行书、草书。楷书产生于汉末,由隶书楷化而来,也称
39、真书、正书。从魏晋南北朝一直沿用至今。特点:字形由隶书的的扁平转为方正,笔画变得平易,书写方便。行书产生于东汉,由隶书写法简化而来,是介乎草书与正体之间的一种流畅的手写体,有楷意而无楷书的拘谨,有草意而无草书之放纵,易写好认,所以西晋以来,一直广为应用。草书包括章草、今草和狂草三种。章草是隶书的草写体,东汉章帝时盛行,笔画有汉隶的波磔,虽有连笔,但字字独立。今草产生于东汉末,形体连绵,字字顾盼呼应,贯通一气,笔形没有波磔。狂草产生于唐代,变化多端,极难辨认,变成了纯艺术品。印刷体:有宋体、仿宋体、楷体和黑体。1、宋体又叫老宋体、古宋体,是最常用的印刷体。实际上起于明代中叶,笔画横细竖粗,结体方
40、正严谨。2、仿宋体,又叫真宋体。笔画不分粗细,结体方正秀丽,讲究顿笔。3、楷书,又叫大宋体,近于手写楷书。4、黑体,又叫黑头字、方头字,方体字。笔画等粗,浓黑醒目,一般表示着重时用,常用来排标题。三、课后思考与练习1、汉字的性质是什么,汉字属于表音还是表意系统的文字,为什么?2、汉字有哪些作用?3、古代汉字的形体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4、现代汉字有手写体和印刷体两种形式,那么手写体以哪种形体为标准形体,印刷体还有哪几种变体?汉字的结构一、导入前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汉字的各种形体,以其各种形体的特点,知道了怎样辨认汉字的形体。那么,肯定会有同学要问,从小到大学汉字,老师总是教我们什么字怎么写,但
41、为什么要这样写,却不清楚,这一节课我们就来看盾汉字的结构,汉字的结构包括汉字的构造原理和结构系统,我们一起来学习。二、知识点讲授(一)构造原理构造原理就是我们所说的造字法,即汉字是用什么方式造出来的。一般地说,古代汉字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造字法;现行汉字同古汉字相比,又有一些特殊情况。1、象形字。象形就是描绘事物形状的造字法。用这种方法造的字就是象形字,如:2、指事字。指事就是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某个词的造字法。如:见黄伯荣版现代汉语上 184 页113、会意字。用两个或几个部件合成一个字,把这些部件的意义合成新字的意义,这种造字法叫会意。如:明日月齐照,大放光明。
42、艳色彩丰富,鲜艳美丽。功出工有力,就会成功。尘小土为尘,尘土飞扬。休一人倚树,立足休息。歪不端不正,东倒西歪。灾室中失火,酿成火灾。泪眼睛流水,泪水汪汪。众三人团结,众志成城。裕有衣有谷,富裕之家。尖上小下大,形似山尖。苗田间长草,植物幼苗。林乔木丛生,成为树林。掰用手分物,掰为两截。采手在树上,采摘东西。4、形声字。由表示字义类属的部件和表示字音的部件组成新字,这种造字法叫形声字。如:洋 形旁(氵)表海洋有水,声旁羊,表示读音。 “芬、吩、氛、纷、忿、份、盆”都是形声字。形声字由于只要按字义的类属选一个合适的形旁,按字音挑个音同、音近的字当声旁,便可构成一个新字,所以具有很高的能产性。近代出
43、现的一些新字,绝大多数是用形声造字法造出来的,如“钡、钛、氖、氘、氚、猹”等。当然,由于古今字音的演变,相当一部分形声字的声旁丧失表音功能,如“隘、愎、梏、莠、绽、咄”并不分别念“益、复、告、秀、定、出” ,一些形声字的形旁也失去了表意作用。但不能全盘否定形声字在现行汉字中的作用,尚有一半左右的形声字,仍符合形声字的规律。现代汉字在构造上巩固并发展了以形声字为主的格局,是形声字占绝对优势的文字体系。形声字是现行汉字一种很重要的造字法。5、以简代繁。现行汉字构造一种特殊的形式,简化方法有几种:保留原字轮廓;保留原字特征部分;更换原字偏旁;另造新形声字;另造新会意字;草书楷化;同音代替;采用古体。
44、(一) 结构系统1、构形单位、汉字最小的构形单位是笔画。从落笔到起笔所写的点和线叫一笔或画。现行汉字的五种基本笔画是:一(横) 、丨(竖) 、丿(撇) 、丶(点) 、折。 “捺”可以归入“点” 、 “提”可以归入“横” , “竖钩”可以归入“竖” , “左下撇” 、 “右上撇”可合为撇, “竖提、横钩、斜钩”等可以归入“折” ,分别看作“点、横、竖、撇、折”的变体。 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和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发表之后,以前有些字的笔画数目,计算方法不一致,如“阝”写起来是 2 画,旧字形作 3 画;“比”写起来是 4 画,旧印刷字形(比)是 5 画。 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和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发表之后,字
45、形统一,笔画数目固定下来。如“阝”是 2 画, “比”是 4 画。据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的统计,7000 个现行汉字的总笔画数是 75290 画,平均每字 10.75画;最少的是 1 画(一、乙),最多的是 36 画(齉 nng 鼻子不通气,发音不清。如受了凉,鼻子发齉)12、笔顺是书写汉字时笔画的先后顺序。汉字笔顺的基本规则是:先横后竖(十) ,先撇后捺(人) ,从上到下(二、芳) ,从左到右(川、汉) ,从外到内(月、同) 、从外到内后封口(四、国),先中间后两边(小、水)、汉字的基本结构是构字部件。部件由笔画构成,是比笔画高一个层级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一个部件一般由两画或更多的笔画
46、构成。如“字”中的部件“宀 子” ,少数部件可能是由一画构成的,如“亿”的部件“亻、乙”中的“乙” 。按照现在能否独立成字划分,可以分为成字部件和非成字部件两类。成字部件:如“岩、界、坐、盆、静、柴”等字中的“山、石、田、介、人、土、分、皿、青、争、此、木” ;非成字字根现在一般不能独立成字,如“字、杉、侍、煮、恭、剔、限、牧”中的“宀、彡、亻、灬、 ”等;部件中不能再切分为更小部件的最小部件是末级部件,如“口、木、日、土、又” (成字部件)和“氵、扌、亻、宀、艹”等(不成字部件)2、构形方式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末级部件构成的字是合体字,不能切分出几个末级部件的字是独体字。现行汉字合体字占 90%
47、以上,主要来自形声字和会意字,而独体字来自象形字、指事字,比例很小。合体字的基本结构类型有三种:左右、上下、内外。现行汉字以左右结构为主,约占总数的 67%。由最小的构形单位“笔画” ,构成基本结构单位“部件” ,由部件构成文字的运用单位“字” ,汉字就是这样一种屋级装置。三、课后思考与练习1、什么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字,并判断出下列现行汉字各是什么造字法?明、日、月、本、末、山、水、订、顶、上、二、休、车、舟、洋、从、涉、刃、湖、份、莠、愎、朱、鱼、鸟、森2、什么是笔画,有哪几基本的类型?传统的“永字八法”的八种笔形分别可以归入哪几种笔画?并写以下字的笔顺,并说出这些共有多少笔画?撒、母
48、、舟、渊、脊3、什么是笔顺,汉字笔顺的主要规律有?4、什么是部件、末级部件,举例说出哪些成字部件,哪些是不成字部件5、现行汉字的构形方式有哪两种类型?汉字中的三种基本结构是什么,并写出现行汉字常用的 12 种结构?13第三节 现行汉字的规范化与使用规范汉字一、导入通过学习汉字的形体与结构,我们知道了现行汉字的标准形体和汉字造字的原理,这里有些知识是与古代汉语一脉相承的,在古代汉语中同样要学习。其实我们学习汉字的形体与造字法,也是为了学好与写好汉字,从而更好的运用汉字。许多同学也都意识到了,在平时的生活中,如果经常写错字或者读错音,会被别人当做文盲来笑话,觉得很不好意思。的确,规范与标准的使用现代汉语,对于我们的生活学习非常重要。今天这一节课呢,我们主要学习一下现行汉字规范化的内容与要求。二、知识点讲授(一)现行汉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现行汉字规范化、标准化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定量、定形、定音、定序、通过科学、系统、全面的整理,做到现行汉字字数有定量,书写有定形,认读有定音,排检有定序。1、 定量。定量是确定现代汉语用字的数量。1988 年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