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现代文学史选择题1、中国现代文学以“五四”文学革命为开端,以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为主要阵地,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兴起了“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思想启蒙运动。2、1918 年 5 月,鲁迅发表了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 ,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标志着五四新文学创作的开端。3、鲁迅创作于五四时期的白话短篇小说分别收入呐喊和彷徨 。4、鲁迅的故事新编一共有八篇,分别是补天 奔月 铸剑 非攻 理水 采薇 出关 起死 。5、 野草中的散文陆续发表在语丝上,加上出版前写的题辞 ,共 24 篇。6、 朝花夕拾共计 l0 篇,写于 l926 年,都是带有回忆性质的叙事散文。最初陆续刊载
2、于 莽原 ,总题为旧事重提,l927 年成书时改为现名。 7、现代小说最早的作者有:王敬熙雪夜 一个勤学的学生 ,杨振声的渔家 贞女 ,叶绍钧的春游 这也是一个人 ,俞平伯的花匠 。8、台湾新文学小说早期代表有追风的她要往何处 ,无知的神秘的自制岛 ,柳裳君的犬羊祸 ,云萍生的月下。9、台湾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小说是追风的她要往何处 。10、叶绍钧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开创者,他的散文作品五月州一日急雨中 、 没有秋虫的地方 ,童话作品稻草人 古代英雄的石像 。11、湖畔诗人是指汪静之、应修人、潘漠华、冯雪峰等人,合集湖畔 。12、冯至的诗风是浪漫主义,有诗集昨日之歌 北游及其它 。13、蒋光慈的
3、新梦 、 哀中国 ,郭沫若的前茅 、 恢复等,是政治抒情诗的先驱。 14、中国现代戏剧开始于留日学生组织的春柳社于 l907 年在日本东京演出茶花女和黑奴吁天录 。15、中国人自己创作的话剧,最早是洪深写的卖梨人和欧阳予倩的运动力 、胡适发表终身大事16、郭沫若历史题材戏剧创作卓文君和王昭君 聂莹 ,这三部戏剧结集为三个叛逆的女性17、丁西林 被誉为写独幕剧能手的丁西林的剧作对有封建意识的人物有所讽刺。 一只马蜂 、 压迫但不是那种辛辣、犀利的讽刺,而是带有诙谐意味的,温和委婉的批评。因而他的戏剧多具“优雅的喜剧”的特色。 18、田汉创作的话剧丽人行 ,是他在整个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戏剧创作的集大
4、成之作。 18、l927 年,香港的许多报纸开始出现刊登新文学作品的副刊,l928 年 8 月,香港的第一本新文学杂志伴侣创刊,l929 年春,香港的第一个文学社团 “岛上社 成立。19、茅盾创作出版了长篇小说子夜 ,作品以深广的社会思考和成熟的艺术技巧而轰动当时,奠定了茅盾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20、矛盾著名的短篇小说“农村三部曲”(春蚕 、 秋收 、 残冬) 和中篇小说林家铺子等,出版了春蚕 、泡沫 、 烟云集三个短篇小说集和印象感想回忆 、 速写与随笔等散文集21、 野蔷薇是茅盾的短篇小说集,它收录了作者的创造 、 自杀 、 诗与散文 、 一个女性 、 昙等 5 篇短篇小说。这些
5、作品都以恋爱为题材,通过对时代青年知识分子生活苦闷、寄希望于爱情而最终又只能在迷惘中盘旋的现实心灵状况的描写,表现了与蚀相近似的“追求”与“幻灭”的主题。22、 蚀是茅盾的小说处女作,由三个中篇小说幻灭 、 动摇 、 追求组成。整个作品以大革命前后一群小资产阶级知识青年的生活经历和心灵历程为题材,深刻地揭示了革命中的各种矛盾和阶级分化。作者试图表现现代青年在革命浪潮中所经过的各个时期:幻灭、动摇、追求。 23、郁达夫是“自叙传”小说的开创者与成就最卓著者。 “自叙传”小说是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开端,是与鲁迅所开创的现实主义小说不同的一种文学风格。 24、在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期间,老舍
6、完成了三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 赵子日 二马 ,先后在小说月报上连载。在新加坡逗留数月,写作了长篇小说小坡的生日 。 25、老舍执教于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创作了六部长篇小说,即猫城记 离婚 牛天赐传 骆驼祥子文博士 。从抗战爆发到新中国成立,老舍的四世同堂是这一阶段的代表作。 26、老舍短篇中佳作月牙儿 、 微神 、 断魂枪 、 柳家大院 、 黑白李 、 上任等有很高的艺术造诣和思想价值。27、曹禺的第一部戏剧作品是雷雨 ,他的第二部戏剧是日出 ,其他作品还有四幕剧北京人表现抗战前北京一个没落的封建世家的崩溃。28、20 世纪 30 年代的小说作家主要的群落:左翼作家群、东北作家群、京
7、派作家群、 “新感觉派”作家群。 29、左翼作家群的代表性作家主要有蒋光慈、华汉、洪灵菲、胡也频、柔石、丁玲等无产阶级文学倡导期的革命作家及“左联”成立以后出现的一批青年作家,如张天翼、沙汀、艾芜、萧军、萧红等。 30、20 世纪 30 年代散文刊物:文学 、 现代 、 文学季刊 、 文丛 、 作家 、 光明等均以较大篇幅开辟了散文随笔专栏,还有申报自由谈 、 中华日报动向 、 大公报文艺 、 时事新报青光 、 大美晚报火炬等报刊也大力扶持杂文、小品的创作。 31、抗战初期戏剧出现了小型化、轻型化和通俗化的街头剧、活报剧、茶馆剧、朗诵剧、游行剧、灯剧等,被戏剧界称为“好一记鞭子”的三个短剧三江
8、好 、 最后一计和放下你的鞭子 ,是小型街头剧的代表。32、抗战时期,冯至创作了诗集十四行集 诗歌富有哲理性和抽象性。其代表作有我们准备着深深地领受 、 我们听着狂风里的暴雨 、 我们站在高高的山巅等。年轻诗人力扬的长篇叙事诗射虎者及其家族以及陆志苇的组诗杂样的五拍诗和罗大冈的组诗诗料等,也都致力于深层思想的探索。 33、从抗战胜利前夕至新中国成立这一阶段,不同风格流派的许多进步诗人都以政治讽刺诗为武器进行战斗。郭沫若的进步赞 、臧克家的有的人 、邹荻帆的幽默的人等,都是政治讽刺诗中的力作。 34、国统区先后出现了两个重要的诗歌流派:七月诗派和九叶诗派。 35、根据地早期诗歌主要是朗诵诗和街头
9、诗。街头诗大多是政治抒情诗和小叙事诗。抗战后期在人民军队中兴起的“枪杆诗”与朗诵诗、街头诗运动一脉相承。 36、歌谣体新诗有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 、阮章竞的漳河水 、张志民的王九诉苦和死不着 、田间的戎冠秀等。在解放区还有诗人创作抒情诗,何其芳的夜歌和白天的歌以其亲切真诚赢得了读者长久的喜爱。 37、解放区散文创作的成就主要集中在报告文学、速写和文艺通讯方面,较著名的散文作家有华山、吴伯箫、刘白羽、孙犁、周而复等39、解放区早期的小说创作以丁玲为代表。她的作品有我在霞村的时候 、 夜 、 在医院中等。40、文艺座谈会以后,解放区的小说创作呈现出了新的面貌,代表性作家有赵树理和孙犁康濯、孔厥、刘白
10、羽等。康濯的我的两家房东 ,孔厥的受苦人 、 一个女人翻身的故事41、秦兆阳、葛洛、马烽、西戎、束为发表表现农村生活的优秀作品。刘白羽反映部队生活的作品有政治委员 、 无敌三勇士 、 战火纷飞 、 火光在前 。此外,邵子南的地雷阵 、华山的鸡毛信 、管桦的雨来没有死等作品也都是表现军事生活的名篇。 42、l949 年至 l966 年“文革”爆发,一般称作“十七年文学 ”,它以革命现实主义为主导,取得了一定的创作成绩,也因为“左”倾思潮的不断干扰而屡受挫折,其发展轨迹是曲折起伏的。 “文革”十年中,极“左”思潮占统治地位,文学事业遭到空前的劫难。 43、新中国成立前夕, “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
11、代表大会”在北平召开。它标志着在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后,文艺工作即将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 44、20 世纪 50 年代前中期,文艺领域开展了一系列思想批判运动。其中规模较大的有三次,即关于电影武训传的讨论,对红楼梦研究的批判和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斗争。 45、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作品有未央的驰过燃烧的村庄 、 祖国,我回来了 ,情感热烈而深挚。 46、工业题材有夏衍的第一部话剧作品考验是代表。杜印、刘相如、胡零创作的在新事物面前 、崔德志的刘莲英等也都塑造了较为鲜明的工人形象。 47、80 年代后的台湾散文家,龙应台是影响较大的,主要作品野火集 、 人在欧洲 、 女子与小人 、
12、我的不安等。48、鲁迅有短篇小说集呐喊 、 彷徨 、 故事新编 ,散文诗集野草 ,散文集朝花夕拾 ,以及热风 、 坟 、华盖集 、l6 本杂文集和书信集 两地书 。此外,他还写有中国小说史略 、 汉文学史纲要等学术著作。49、赖和小说一杆“称仔” 不如意的过年 可怜她死了50、叶绍钧以对普泛“爱”的人道主义的追求作为他写作的题旨的作品有阿风 、 寒晓的琴歌等,选取农村生活题材,对中国农村的社会现实和农民的生活进行了表现的有这也是一个人 夜 、 某城纪事51、在泰戈尔式的无韵诗的启迪下,郭沫若写了死的诱惑 、 新月与白云 、 别离等爱情诗,开始了他的文学创作。52、 女神是郭沫若的第一部新诗集,
13、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具有杰出成就和巨大影响的新诗集。 女神最强烈而集中地体现了诗人呼唤新世界诞生的民主理想。53、徐志摩有诗集志摩的诗 翡冷翠的一夜 猛虎集 云游集 。54、冰心的诗自成一家。她出版有诗集繁星和春水 ,内收小诗 300 余首。这些诗原是在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记下一些“小杂感”式的“零碎的思想” ,发表时被编辑分了行,竟成为自由体中的一个品种,曾被称为“繁星体” 。55、 “现代评论”派,有徐志摩、陈西滢、吴稚晖等。徐志摩以诗著名,但他的散文亦写得自由而华丽,自成一体。他的北戴河海滨的幻想 、 翡冷翠山居闲话 、 我所知道的康桥 、 “浓得化不开” 等都是较有名的篇章。
14、56、贯穿于她冰心的散文创作的是“爱”的哲学,其内容包括爱母亲、爱儿童、爱自然、爱祖国。57、香港的第一本新文学杂志是伴侣 ,香港的第一个文学社团是“岛上社 ,这些以新文学为追求目标的副刊、刊物和文学社团的出现,标志着香港新文学在 20 世纪 20 年代末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58、茅盾作品:短篇小说集野蔷薇 , “农村三部曲”(春蚕 、 秋收 、 残冬) ,中篇小说路 三人行 ,长篇小说虹 子夜 。59、茅盾的散文创作的数量达百万言之巨,其中有白杨礼赞 、 卖豆腐的哨子等散文名篇,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60、 野蔷薇收录了矛盾创作的创造 、 自杀 、 诗与散文 、 一个女性 、 昙5 篇短篇小
15、说。以恋爱为题材,通过对时代青年知识分子生活苦闷、寄希望于爱情而最终又只能在迷惘中盘旋的现实心灵状况的描写。61、 蚀是茅盾的小说处女作,由三个中篇小说幻灭 、 动摇 、 追求组成。62、巴金的作品:灭亡 死去的太阳 激流三部曲(家 、 春 、 秋 , 爱情三部曲( 雾 、 雨 、 电 ,火 憩园 第四病室 寒夜等。 63、老舍的主要作品火葬 四世同堂 鼓书艺人 ,代表作是骆驼祥子 四世同堂沈从文作品边城 长河 八骏图 湘行散记等,主要题材“湘西世界”和“现代都市人生” 。64、由于殷夫的诗作表达了革命斗争的激情,洋溢着革命的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因此,人们将他的代表作称为“红色鼓动诗” 。
16、写得比较动人的作品有别了,哥哥 、 血字 、 议决 、 一九二五年的五月一日等。65、戴望舒的成名作是发表于小说月报的雨巷 。诗作发表后,在当时广为流传,作者也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 。66、李广田有散文集画廊集 、 银狐集 、 雀蓑集等。李广田描绘得较多的首先是农民阶级对土地的深沉依恋,其次是抒发农民的忧郁与寂寞。67、陆蠡有散文集海星 、 竹刀 ,其中有些是抒情散文,但写得较好的是记人的,而且多是写农村人物的那些作品。68、洪深的五奎桥 、 香稻米 、 青龙潭 ,合称“农村三部曲” ,这是现代话剧史上首次较全面地表现农村生活和农民抗争的戏剧作品。69、丘东平的一个连长的战斗遭遇 、 第七连
17、 ,姚雪垠的“差半车麦秸” 、 牛全德与红萝卜 ,还有刘粹刚之死(萧乾) 、 春雷( 陈瘦竹) 、 乌兰不浪的夜祭(碧野)、 北运河上(李辉英)、 东战场别动队( 骆宾基)等,都是抗战小说的名篇。 70、以徐讦和无名氏为代表的“现代罗曼司”小说以传奇化的情节,杂糅以爱国主题、情爱故事和浓郁的异域情调,具有很强的浪漫特点。徐讦有风萧萧 、 精神病患者的悲歌等。71、长篇小说财主底儿女们是路翎的代表作,小说以“一二八”上海抗战以后十年间我国的社会生活为背景,描写了苏州头等富户蒋捷三一家在内外各种力量冲击下分崩离析的过程,集中刻画了财主的儿女们,在尽可能地容纳更为广阔的社会图景的同时,史诗般地记录了
18、我国抗战期间重大的历史变迁。72、张爱玲小说内容主要以旧上海和旧香港的殖民地都市生活为背景,深刻地表现人生的苍凉和人性的荒诞。 多以婚恋为题材,表现在“食” 、 “色”枷锁下的人类的心灵世界。 73、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作品用信天游民歌的形式、自由生动的民间语言,在诗歌民族化、群众化方面获巨大成功。74、白先勇有寂寞的十七岁 、 台北人等。 欧阳子有那长头发的女孩 、 秋叶等。 75、林海音主要作品有城南旧事 、 金鲤鱼的百裥裙 、 婚姻的故事 、 晓云等。琼瑶主要作品有窗外 、 几度夕阳红 、 在水一方等 40 余部长篇小说。 76、刘以鬯主要作品有天堂与地狱 、 酒徒 、 寺内等。 77、金
19、庸主要作品有书剑恩仇录 、 射雕英雄传 、 天龙八部 、 鹿鼎记等 15 部武侠小说。 78、梁羽生主要作品有龙虎斗京华 、 十二金钱镖 、 白发魔女传等 35 部武侠小说。79、各少数民族的叙事长诗,如藏族的格萨尔王传 ,蒙古族的英雄格斯尔可汗 、 嘎达梅林 ,撒尼族的阿诗玛,壮族的百鸟衣 ,傣族的召树屯等80、余光中散文作品有左手的缪斯 、 掌上雨 、 逍遥游 、 听听那冷雨 、 青青边愁 、 记忆像铁轨一样长 、 凭一张地图等十余种。 81、三毛散文作品主要有撒哈拉的故事 、 稻草人手记 、 雨季不再来等近二十种。 82、杨牧散文作品主要有叶珊散文集 、 柏克莱精神 、 年轮 、 搜索者
20、等。 83、从 1978 年开始,王蒙进人了创作的探索喷发期,发表了长篇小说相见时难 ,小说集冬雨 、 冻的湖 、 蝴蝶、 木箱深处的紫花绸服 、 (夜的眼 及其它 、 王蒙中篇小说集 、 妙仙庵剪影等。 84、黄凡作品赖索 、 大时代 、 都市生活等。 袁琼琼作品自己的天空 、 两个人的事 、 沧桑 、 红尘心事85、朱天文主要作品有小毕的故事 、 炎夏之都 、 世纪末的华丽 、 荒人手记等。 86、 【西西小说作品主要有我城 、 像我这样一个女子 、 哨鹿等。 87、施叔青小说作品有约伯的末裔 、 香港的故事 、 香港三部曲(她名叫蝴蝶 、 遍山洋紫荆 、 寂寞云园)88、陶然小说主要作品
21、有蜜月 、 旋转舞台 、 岁月如歌 、 追寻 、 与你同行 、 一样的天空 、 表错情等。 89、 古船是张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张炜的代表性作品。90、苏童的妻妾成群被拍成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 ,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奖,随后是红粉登上银幕。名词解释1、 “诗体大解放”:所谓“诗体大解放” ,就是“不但打破五言七言的诗体并且推翻词谱曲谱的种种束缚: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有什么题目,做什么诗;诗该怎样做,就怎样做” 。 2、象征诗派:指以李金发的诗集微雨为起点,它的代表人物是李金发,后期创造社三诗人穆木天、冯乃超、王独清以及姚蓬子、胡也频等人都是有影响的象征派诗人。李金发除微雨外尚
22、有诗集食客与凶年 、 为幸福而歌 ,穆木天有诗集旅心 ,冯乃超有诗集红纱灯 。 3、民众戏剧社:在文学主张上与文学研究会的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艺思想基本一致,他们对堕落了的文明戏进行猛烈的抨击,强调戏剧反映时代、人生的功利主义,提倡“写实的社会剧” 。他们还提倡“爱美剧” ,即“非职业”的业余演剧,以摆脱商业化倾向,不受“座资底支配” ,进行严肃的艺术创造。 4、 “中国诗歌会”:在“左联”的领导下,穆木天、杨骚、任钧、蒲风等人发起成立了“中国诗歌会” 。他们反对新月派和现代派的唯美主义,积极提倡和推动诗歌的大众化,在现代诗歌运动中有着很大影响。蒲风是“中国诗歌会”最有代表性的诗人,出版有诗歌集
23、茫茫夜 、 摇篮曲 、 生活 、 钢铁的歌唱和长篇叙事诗歌六月流火等。5、 “农民戏剧实验”:熊佛西到河北定县从事长达五年的农民戏剧的研究和实验。为了配合农村演剧,熊佛西创作了反映农民生活的戏剧屠户 、 牛 、 过渡等。熊佛西还积极培养农民演员,建立适应农民戏剧要求的剧场。探索农民戏剧的演剧方式。6、 “地下文学”:躲避高压的政治专制,以尽可能隐蔽的手抄渠道自发地传播。作者在创作中面临了受压迫、查禁、围剿,甚至批斗、杀头的危险。主要作品有:穆旦的智慧之歌 ,华汉的华南虎 ,张扬的第二次握手 ,郭小川的秋歌 、 团泊洼的秋天 ,舒婷的船 、 赠 、 春夜 ,北岛的诗歌你说 、小说波动以及写于 l
24、973 年但 l979年才得以在诗刊公开发表的回答 ,芒克的城市和太阳落了 ,及 l976 年“四五”天安门运动中“天安门诗歌”7、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首先由后期创造社和太阳社成员发起。太阳社主要成员有蒋光慈、钱杏邨、孟超等人,出版刊物有太阳月刊 、 海风周刊等。1928 年 1 月,郭沫若在创造月刊上宣称“个人主义的文艺老早过去了” ,“代替他们而起的”将是“无产阶级文艺” 。此后,在文化批判 、 流沙和太阳社的太阳月刊等刊物上发表了许多提倡无产阶级文学的文章。简单题1、 “五四”文学大致经历的三个阶段。答:一、1917 年至 1920 年新文学的萌芽期。二、1921 年到 1926 年文
25、体大解放的创作活跃期。三、1926 到 1927 年沉寂。2、 阿 Q 正传独特而鲜明的艺术风格。答:一、外冷内热。作者将思想启蒙者的高度热情,在小说中转化为对阿 Q 的痛苦生活、愚昧无知和悲剧命运的深切同情,转化为对辛亥革命中途夭折的无比痛惜,转化为对赵太爷假洋鬼子之流凶残暴虐横行乡里的憎恶鄙视。二、以讽抒情。作者以讽刺手法批判了阿 Q 的落后、麻木和精神胜利法,鞭挞了赵太爷等人的凶残卑劣,谴责了知县大老爷等的反动实质,同时在讽刺背后处处隐含着作者改革社会、重铸国魂的革命热情。三、形喜实悲。作品展示了阿 Q 种种可笑的行径,但在这种喜剧性场面后面却都隐藏着深刻的悲剧,我们在被那些喜剧场面引得
26、发笑的同时,又总是有一股无情的力量,把我们的笑变成一种含泪的笑。3、 故事新编的写作特点。答:一、依据古籍和容纳现代。 “只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铺成一片” 。二、将古人写活。作者主要从现实生活出发,不给古人戴上光圈,而是将古人当做人,寻找古今人思想情感上的相通之处加以推想和发展。三、运用“油滑”手段,在穿插性的喜剧人物身上,赋予现代化的细节,为“借古讽今”服务。4、 朝花夕拾的写作特点和艺术风格。答:一、作品里写的事和人,往往饱含作家强烈的爱憎,闪烁着社会批判的锋芒,在平淡的叙述中寓有褒贬,在简洁的描述中分清是非,使回忆往事与批判现实融合在一起。二、以叙事为主,但同时穿插了议论,融入了浓厚的
27、抒情,是叙事和议论、抒情的有机结合。三、清新恬淡与讽刺幽默的统一,是朝花夕拾的艺术风格。5、叶绍钧创作出版的长篇小说倪焕之 答:一、l928 年,叶绍钧创作出版了长篇小说 倪焕之 。作品的问世,标志着叶绍钧不但在小说体裁的开拓上作出了新的贡献,而且,在表现生活内容的广度上也有所拓展。作品最大的特点是将知识分子个人的人生道路与对时代社会命运的探求结合起来,在个人命运的展示中寓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从作品中不但可以观阅到从辛亥革命到大革命失败的中国历史画卷,体会时代历史的波澜壮阔,而且还可以体察到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和人生探求轨迹,洞悉他们复杂丰富的内心世界。 二、在艺术表现上,虽然作品的结构
28、安排还略嫌沉闷,各篇章的写作也不太均衡,但由于作者对作品所表现的教育题材有着丰厚的生活基础,对知识分子生活也相当熟稔,所以,作品为人们奉献的颇为鲜明的主人公形象,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 6、 “五四”时期的散文的文学史意义 答:首先,它打破了用白话不能作美文的迷信,是对传统文学的一种示威:“在表示旧文学之自以为特长者,白话文学也并非做不到。 ” 其次, “五四”时期散文的革故鼎新相当自觉而彻底,散文不仅完成了从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变,而且自此成为新文学的一个独立的门类,从而结束了文章与散文长期面目不分的历史。 最后, “五四”散文所张扬的“个性解放” 、民主与科学、反封建等理念,从此构成了
29、20 世纪中国文学宝贵的精神资源与反复言说的主题。 7、关于“文学基于普遗人性”的论争 答:这场论争于 1928-1930 年发生在左翼作家与新月派理论家粱实秋之间。梁实秋针对左翼作家提倡的无产阶级文学,在文学与革命 、 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等文章中主张“文学乃是基于固定的普遍的人性” ,提出“文学是没有阶级性的” ,主张“天才”创造文学。针对革命文学倡导者,他的批评有其合理性,也不无偏颇。鲁迅指出,文学只有通过人,才能表现“人性” ;然而“一用人,而且还在阶级社会里,即断不能免掉所属的阶级性” 。鲁迅还指出文学与阶级性的关系,是都带,而非“只有” 。 8、关于“文艺自由”的论争 答:这场论争
30、发生在胡秋原、苏汶和左翼作家之间。1931 年底,自称“自由人”的胡秋原连续发表文章,谈“文学与艺术,至死也是自由的,民主的” 在左翼文学与国民党民族主义文学之间左右开弓。瞿秋白、冯雪峰著文批判。苏汶自称代表“作者之群”的“第三种人”为胡秋原辩解,展开论战。争论的焦点是文艺与政治的关系。苏汶等反对政治“干涉”文学,强调文学真实性的独立地位。左翼的反批评对于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有所阐发,却又片面地趋向另一极端。党内的理论家歌特(张闻天) 撰文,维护文学真实性标准的独立价值,对真实性与党性、政治倾向性作了较为辩证的分析。9、关于“大众语”的论争 答:关于“大众语”的论争于 1934 年 5 月由汪懋祖
31、、许梦因等发动“文言复兴运动”引起。6 月,进步作家集会,决定掀起反对文言、保卫白话的运动,展开大众语的讨论。这次论争的焦点集中于文学语言问题,参加人员涉及整个文化界,发表文章数百篇。论争总结了“五四” 、 “文白之争”以后文学语言发展的经验教训,批评了“欧化”与“半文半白”的倾向,纠正了一些左联作家否定白话、提出语言有阶级性等“左”的错误,探讨了现代文学语言的特点及其发展方向。 10、 边城的文化意蕴和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 答:一、沈从文的大量作品构成了一个表现人性之“常”的独立自足的艺术系统, 边城是这方面的代表作。沈从文小说在探索理想的人生形式时灌注了关于人的改造的思想,这触及了 20 世
32、纪中国文学改造民族性格的基本命题。他企盼通过民族品德的重造,进而探索“中国应当如何重新另造” 。这些是他作品中最富于积极意义的现代思想。正是这一点使其作品题材偏离时代文艺主潮的同时,又保持了它的现代品格。这正是沈从文小说意蕴的复杂性所在。 二、 边城的故事时间是静止的。它的叙述是独特的:小说的大部分内容是以概述的方式叙述的,如传统国画的散点透视,随物赋形,移步换形。静止的时间与共时性的叙述决定了小说语言的特殊性。一方面,叙述者利用概述的权力架构了一个价值体系,并且随时对笔下人物予以褒贬;另一方面,适应叙述的需要,常常使用“皆” 、 “必” 、 “从” 、“从不”等语词,以实现对于叙述频率的调整
33、,营造出悠然淡远的意味。 11、20 世纪 30 年代报告文学的兴盛 答:(1)“左联”的提倡。 “左联”在开展工农兵通信运动时,提出了创作报告文学的号召。 “左联”刊物上译载了介绍这种文体论文,左翼作家们还积极创作报告文学作品和翻译出版国外的报告文学作品。这些都直接推动了报告文学的发展。(2)是由报告文学的文体特点决定的。报告文学作为文艺性的通讯报道,集新闻性、真实性、文学性、战斗性于一体,能以文学的手段迅速地反映现实生活,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既喜爱文学又关心社会动向的广大读者的阅读需要。 (3)深刻的社会原因。 “九一八”事变后,国内政治生活急剧变幻,人们关心民族的前途,关心时事,迫切需要了解
34、时局的变化,报告文学能迅速反映急遽发展的社会生活,因而必然兴盛起来。 12、抗战初期关于文艺与抗战关系以及抗战文艺公式化、概念化问题的论争 答:一、面对抗战初全民性的抗战题材创作,当时主持国民党中央日报副刊的梁实秋表达了不满情绪,希望文学能够表达更丰富多样的生活和主题。这种“与抗战无关”的观点得到了沈从文的应和,他认为作家也不必工具化地服务于战争现实,可以从更长远的思想建设角度为民族未来服务。二、左翼作家对这些观点进行了明确的批评。孔罗荪批评梁实秋的言论“抹杀了今日全国文艺界的一个共同目标:抗战的文艺” ;张天翼指出,文艺创作中的“差不多” 、 “八股”要反对,但目的恰恰在于更紧、更深入地把握
35、时代和现实。其他人的文章多数对“与抗战无关”的观点进行了批驳。 13、关于文艺的“民族形式”问题的讨论 答:一、抗战初期,围绕旧形式的利用问题曾经出现过“旧瓶装新酒”的讨论。1938 年,毛泽东提出“民族形式”问题,引起解放区和国统区两地进一步的讨论。论争的焦点是如何看待“民族形式”的来源。2、向林冰在论“民族形式”的中心源泉等文中,认为创造新民族形式的途径就是运用民间形式,并偏狭地认为“五四”以来的新文学是不健康的。3、葛一虹在民族形式的中心源泉在所谓“民间形式”吗?中则完全否定民间形式有可继承的合理成分,认为应该走“五四”新文学的西方化倾向。郭沫若“民族形式”商兑和胡风论民族形式问题将讨论
36、推向深入。四、郭沫若认为,中国新文艺“从民间形式取其通俗性,从士大夫形式取其艺术性,而益之以外来因素,又成为旧有形式与外来形式的综合统一” 。这一问题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有进一步的论述。 14、关于现实主义与主观论的论争 答:一、论争源于胡风文艺思想与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冲突,直接导火索则是深受胡风影响的舒芜的长篇论文论主观 。胡风认为“主观战斗精神”是“艺术创造的源泉” ,强调“主观”在创作中的决定作用,并曾著文批评当时创作中的“客观主义” 。2、邵荃麟、冯雪峰、何其芳等发表文章批评他们的论点。胡风也发表置身在为民主的斗争里面等文章支持舒芜,进一步阐述自己的思想。论争到中华人民共和
37、国成立前结束,双方并未取得一致意见,但对有关现实主义的一些重要理论问题,诸如创作的主观与客观、政治性与艺术性、作家与生活、歌颂与暴露等进行了探讨,影响较深远。 15、20 世纪 40 年代的国统区重要的诗歌流派“七月诗派” 答:一、七月诗派是以胡风主编的七月和希望等刊物为主要阵地的现实主义抒情诗派。七月诗派的主要代表性诗人有鲁藜、绿原、阿垅、曾卓、牛汉等。主张发扬“主观战斗精神” ,要求作者“突进”到现实生活中去,在生活中、斗争中去发现诗意,创造诗美,并要表现出主客观的密切融合,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二、七月诗派注重主观感情的直接宣泄和抒发,同时也重视抒情的形象化,注意意象的新颖明确,想象的丰
38、富奇丽,象征的确切深刻。在诗形上,有大体整齐押韵的小诗,有鼓点式短句的“田问体” ,有抒情议论的长句诗行体,有随诗情起伏而变化多样、句式长短交错的“艾青体” 。在语言上,他们重视运用灵活自然、充满生活气息的口语,简洁有力,色彩强烈。三、七月诗派在艺术上的追求和创造把自由体新诗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绿原有诗集童话 、 给天真的乐观主义者们等政治抒情诗。鲁藜有诗集醒来的时候 、 锻炼 。其他如阿垅的纤夫 、牛汉的鄂尔多斯草原等都是足以显示七月诗派风格的代表作。 16、20 世纪 40 年代的国统区重要的诗歌流派“九叶诗派” 答:一、九叶诗派,是 20 世纪 40 年代中后期形成的一个追求现实主义与现
39、代主义相结合的诗歌流派。以诗创造和中国新诗等刊物为主要阵地,聚集了辛笛、陈敬容、杭约赫、 、袁可嘉、穆旦等一群诗人。该诗派主要有九位代表诗人,合集九叶集 ,因而被称为“九叶诗派” 。2、九叶诗派一方面“扎根现实” ,用诗歌形式传达了中国人民诅咒黑暗、渴望光明的时代情绪,同时也表达了他们厌倦现实政治纷争,渴望宁静与和平的自由主义思想。在艺术上,既反对逃避现实的唯艺术论,也反对扼杀艺术的唯功利论,而企图在现实和艺术之间求得恰当的平衡。他们把诗歌的审美原则建构在内心世界和外在世界的重叠点上,完成了对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超越,蕴涵着很强的现代主义诗歌因素。 17、新歌剧的创造及其代表性作品白毛女 答:
40、一、延安文艺工作者在广泛吸收秧歌剧、地方戏曲和西洋歌剧的长处的基础上,创造了新歌剧。 白毛女 、 血泪仇 、 刘胡兰等是新歌剧的代表性作品。 二、 白毛女以流传于民间的“白毛仙姑”传说为素材,经过改造,融进了歌颂新政权、穷人得解放的思想内容,塑造了杨白劳、喜儿、大春等农民形象。喜儿的生活道路,表现了“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全新主题。 白毛女继承了秧歌剧长于抒情的特点,精心设计了一系列精彩的抒情唱段;同时参照中国古典戏曲的手段,适当安排剧中人物的道白,以推进剧情,适合大众欣赏习惯;还借鉴了西洋歌剧齐唱、重唱、合唱、伴唱的形式以及音乐的戏剧性、性格化的传统,在广泛的继承借鉴中创造了
41、新型现代民族歌剧的经典。 18、20 世纪 5070 年代台湾小说创作的几种形态 答:(1)具有浓厚的现代主义文学色彩,以白先勇、王文兴、欧阳子、七等生等人的创作为代表。 (2)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现实主义意味,以林海音、陈映真、黄春明、王祯和等人的创作为代表。 (3)表现海外中国人生活的作品,以於梨华、聂华苓等人的创作为代表。 (4)通俗文学作品,以琼瑶的创作为代表。 19、 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与“文艺黑线专政论” 答:一、l966 年 2 月 2 日至 20 日,林彪委托江青在上海召开了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形成了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 ,紧锣密鼓地推动了“文化大革命”的爆发,使一场政治
42、灾难与文学灾难。从一开始就难解难分。二、 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 ,是摧残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宣言书,是在文化领域实行法西斯文化专制主义的纲领。它打着“文化革命”的旗号,炮制“文艺黑线专政论” ,污蔑文艺界 1949 年以来,基本上没有执行党的方针,被一条与毛主席思想相对立的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黑线专了政。三、这条黑线就是资产阶级的文艺思想、现代修正主义的文艺思想和所谓 20 世纪 30 年代文艺的结合。这一论断,践踏了“五四”以来的新文化传统,全盘否定了我国 20 世纪 30 年代以来,以及“十七年”的文艺成就,为推行文化虚无主义和封建蒙昧主义制造了理论根据。 20、 “文革”结束后文艺界的拨乱反
43、正、正本清源 答:“文革”结束后,文艺界结束了万马齐喑、百花凋零的局面,拨乱反正、正本清源是文艺界面临的首要任务。1978年 5 月,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在北京举行了第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扩大会议,中断十年之久的全国文联及其所属的各个协会从此恢复工作。l979 年 10 月,第四次全国文代会在北京召开这是在经历了 30 年的风风雨雨之后,文艺工作者的一次具有广泛代表性的“五世同堂”的盛会。邓小平同志代表党中央向大会致了祝词 ,肯定了文艺工作者的成绩,并提出了任务和发展方向,从而使得这次大会在文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21、新时期文学呈现的主要发展态势 答:(1)从现实主义的回归到现实主义
44、的深化与超越。饱受创伤的作家刚刚从“文革”的梦魇中解放出来,一拿起手中的笔,就用他们的作品预示着现实主义传统的回归。新时期的文学应该恢复和发扬现实主义精神,真实性是现实主义的灵魂,是大家的共识,现实主义文学获得了在新时期应有的地位。 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但这并不代表现实主义受到冷落。从新时期开始时的“伤痕”文学到 l996 年出现的现实主义新浪潮,现实主义文学一直不乏鼎力之作。(2)现代主义的“登陆”与繁荣。有关现代派文学的观点就在中国得到了翻译、介绍和研究。 1985 年是现代派文学值得纪念的一年。这一年的意义不仅是出现了你别无选择的作者刘索拉,还因为出现了马原和残雪。他们是真
45、正在中国本土孕育的现代派作家。由于他们的出现,现代主义文学潮流开始在中国形成阵势。但是,即便如此,中国的现代文学还是需要寻找自己的哲学支点,也由于这个原因,中国的现代派要形成自己的艺术气度还有待时日。 20 世纪 90 年代文学所呈现出的多种形态、多元格局是前所未有的。开放之中的现实主义文学与起源于 20 世纪 80年代后期、由对形式的实验探索而兴起的先锋派创作继续勃兴,成为 20 世纪 90 年代的两道风景。 口头实录文学、纪实小说等的悄然兴起,以及新时期以来一直方兴未艾、蔚为大观的报告文学代表了另一种文艺观念。 22、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台湾文学发展的主要特点 答:(1)新一代乡土文
46、学作家登上文坛。 (2)报道文学崛起。 (3)政治文学勃兴。 (4) 都市文学兴盛。 (5)女性主义文学有了新的发展。 (6)“另类”文学登场。 (7)留学生文学继续延伸。 (8) 探索戏剧得到重视。 (9)原住民文学有了长足的发展。 (10)艺术形式的创新层出不穷。 23、莫言小说创作在艺术上的探索及其对新时期文学的主要贡献 答:奠言的作品中充满着幻象,这种幻象充满着浪漫色彩和诗的意境。这种美学效果的产生,有赖于作家运用童话、寓言的手法,把幻象与现实糅合在一起,精确地表现出人物内心世界以及作者的主观世界奇特的心理过程,这也构成了莫言小说“忧郁的主调”之下“一方面是凄楚、苍凉、沉滞、压抑,另一
47、方面则是欢乐、激情、抗争”的独特的叙事风格。莫言在思想上和艺术上受到哥伦比亚魔幻现实主义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和美国意识流小说作家威廉福克纳的影响,其创作改变了中国传统小说的轨迹,成为新时期军事文学的又一个里程碑。 24、新时期诗歌呈现出的不同的美学形态 答:中国当代诗歌在新时期之初的主要任务在于重新继承中国现代新诗的优良传统,恢复诗歌的现实主义品格。这一任务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得以完成的:一是对诗歌现实主义品格的丧失进行严肃自觉的反思。二是一些诗人勇敢地对现实、历史和自我进行批判性的反思,出现了一大批产生广泛社会影响的作品。 1979 年,在“文化大革命”后期便已产生、以“今天派”为主要创作群体的“朦胧诗”开始公开在诗坛上出现。它的出现,打破了诗歌领域现实主义独领风骚的一元化局面,并且对现实主义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