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暑期实践关于当代大学生传统节日意识情况的调查报告.doc

上传人:tangtianxu2 文档编号:2902477 上传时间:2018-09-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暑期实践关于当代大学生传统节日意识情况的调查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暑期实践关于当代大学生传统节日意识情况的调查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暑期实践关于当代大学生传统节日意识情况的调查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暑期实践关于当代大学生传统节日意识情况的调查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暑期实践关于当代大学生传统节日意识情况的调查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关于当代大学生传统节日意识情况的实践报告来自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实地调查12 金融学 林 31摘要:随着中国进入 WTO 和申奥的成功,中国与西方国家的交流日趋频繁,中国传统文化正遭受全球化冲击,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意识逐渐淡化,尤其是出生于新时代的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知更是浅薄。然而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而传统节日则是一个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它的继承和发扬体现出这个民族的自信和强大。当代大学生是祖国培养人才的主体,是未来社会的中流砥柱,他们的行为、思想将是引领社会思潮的主流,因此增强当代大学生的传统民族节日意识势在必行,保护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刻不容缓。为进一步了解当代大学生对于

2、传统节日的认知情况,我对来自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在校大学生展开了关于中国传统节日意识为主题的问卷调查。一、实践时间、对象、地点和手段(一)实践时间:2014.07.15-2014.08.03(二)实践对象本次调查涉及来自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在校大学生,覆盖各个年级与专业,抽样比例是 6.7%。(3)实践地点:平潭综合实验区(四)实践手段本次的调查采用的选择式的问卷调查,主要就大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知与看法出了 15 道选择题,详细的见后面附录中的调查表。主要通过电子邮件进行发放问卷 200 份,总共收回问卷 136 份,其中有效问卷 136份,有效率 100%。二、 实践调查结果与分析(一)实践调查

3、结果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 200 份,回收问卷 136 份,其中有效问卷 136 份,回收率68%,问卷容量为 136。经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对传统节日认识十分欠缺,有些数据看上去简直是“触目惊心” ,有 92%的同学认为中国传统节日的气氛是越来越差了,而造2成大家不过传统节日的主要原因便是气氛不够浓烈,占 42.6%;并有 20.6%的调查对象认为媒体和商家对传统节日的宣传力度不够,从而加速了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枯萎。在接受调查的对象中,超过半数的大学生对于传统节日缺乏理解,而对洋节较为熟悉,因此导致了有 49.3%的同学热衷于过洋节而漠视传统节日,意识到我们对传统节日的重视不够

4、,还有在对外国节日的态度这一问题上,59.86%的同学不觉得过洋节是崇洋媚外的表现,更有 51.4%的同学认为外国的传统节日比较有人情味,欣慰的是 117 名同学对于韩国申报端午节文化遗产的行为持坚决反对意见。同时对于传统节日的宣传,有37.5%的受调查的人认为应该在宣传上注重弘扬民族文化,突出文化内涵。(二)实践调查问题分析1、 大学生缺少对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理解节日是文化的节点,是民众精神生活的集中体现,是人们沟通、调节天人关系、人际关系,以及安抚、表达人们内在情感的时机。 1 节日风俗是展现一个民族的重要窗口,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反映了民族历史风貌和社会生活,同时也讴歌了社会的稳定与人民的

5、安康,它是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在加强民族凝聚力、增强国威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一个民族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背景,是一个民族整体对民族文化信仰的体现。调查显示 65.5%的大学生对于传统节日知识的了解淡薄,即大学生对节日的由来、作用、功效以及意义知之甚少,大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理解深浅不一,由此也淡薄了节日的神圣意义,自然而然缺失了对传统节日的信仰。大部分大学生(83.8%)认同传统节日需要大力倡导和重视,但由于大学生的生活状态以及价值取向影响了他们对对传统节日态度的迥异。2、传统节日文化的感情表达功能模糊化中国的节日遵循的是自然节气,以家庭为准形成闭合空间;中国传统节

6、日以团圆为主题形成多元化;西方节日则属于大社会的东西,超出家庭范围,更注重与非血缘者的接触,情人节表达对爱人的情谊,父亲节、母亲节表达对父母的感激,情感的表达非常明确。一方面是感情表达模糊化的传统节日,一方面是主题简单明了的洋节。显然,后者更易于表达现代人的情感。在大多数青年人看来,洋节更像是为自己过的。不需要纪念祖先,不需要回家团圆。于是,洋节成了聚会、疯狂、开心、狂欢的盛宴,成了张扬心情的理由。33、全球化进程加快使得传统节日受到西方节日的冲击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的转型,各种不同形式的文化的融合与冲突侵袭和影响了这块古老的土地,传统节日文化面临着西方节日文化的冲击,圣诞节、情人节、母亲

7、节、父亲节等这些以往还只是见于书刊载体的西方文化产物今天已被大多数青年人所熟悉并接受。但是对于传统文化内涵的挖掘和宣传越来越少,作为炎黄子孙永远不会忘怀那些代表着各种美好品质与祝愿的节日所具有的文化记忆及其文化符号并没有再当代大学生的身上表现地淋漓尽致。在被调查的学生中,对我国文化、民族传统知识的欠缺以及盲目从众崇洋媚外的心理导致部分大学生对外国节日表现出“狂热”的态度,约半数的大学生重视过洋节,充分说明了西方节日文化充斥中国市场,导致中国传统节日受到人们冷落。三、 解决对策(一)营造大学生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环境,加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了解,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 传统节日作为民族文化

8、的标志性特色,强烈影响其他民族对中华民族特色文化的关注与认识。传统文化的兴衰成为影响中华民族文化兴衰的重要指标,是本土文化存货状态的一个重要标志。 2第一,营造校园环境,发挥高校的主阵地作用,加强对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在举办各种各类校园文化节时,应该不遗余力的利用传统节日的文化底蕴,渲染传统节日的氛围和文化历练,把大学生的情感引导升华到维护团结和稳定的思想境界。通过对于传统文化内涵的深刻理解,使得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二,营造社会环境,加大对优秀传统节日文化的宣传力度,在电视,网络,报纸等新媒体平台上开展传统节文化的各方面活动。作为大众文化的承受主体-大学生对新事物的出现

9、更敏感,从而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与生活方式的影响更为直接和迅速。因此必须让大学生享受大众文化带来的便捷与享受的同时,辨析不良文化和优秀文化,把握传统优秀文化的深层内涵,弘扬和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第三,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一方面,家长要做到言传身教,他们必须有着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吸收和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并用耳濡目染的方式对其子女进行传统节日的熏陶;另一方面,要创新传统节日的庆典方式,做到与时俱进,使得节日文化精髓与现代教育理念相得益彰,形成良好的家庭节日环境。4(2)注重传统节日的形式与理念的大胆创新,在改革开放大背景下,强化传统文化的传承感与新鲜感,发展先进文化文化总是要发展的。先进文化,应

10、当是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顺应人类文明发展趋势,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文化。第一,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最大限度的服务人民,加强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网络的建设,通过网络将传统节日的形式展现并记存下来,同时加强网络行为的监督系统,强化各主体的自律水平。第二,随着改革开放的大力开展,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发生了猛烈的碰撞与摩擦,因此要要十分注重传统节日核心理论的传承并融入现代文明的优秀成果,在民族节日文化活动中加入一些与们的现代生活联系紧密的文化活动内容,也可以借助节日的历史文化资源发展特色旅游和娱乐业,增强传统文

11、化的新鲜感。(三)汲取世界各国节日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在发扬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基本精神的同时随着时代发展自发地调节流变。在中国“和平崛起”的今天,国人应思考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一方面,珍惜自己的传统节日对于社会安定和民族团结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引入世界各国节日文化中的积极因素有利于中国走向世界走向繁荣。首先,我们应该辨证地看待西方节日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中国的大门已经向全世界敞开,国外的节日以其浪漫的情调、热闹的气氛、欢快的形式受到青年们的欢迎,也对我国传统节日造成了冲击这。但是,作为华夏文明的传承者,对于外来的事物,我们要学会扬弃,学其精华,去其糟粕。其

12、次,运用科学网络技术,将中国优秀节日文化传播至全世界,使其所蕴含的智慧与魅力感染并影响全世界的人们,同时作为飞速发展的网络时代,网络更新速度与时俱进,有利于高效地借鉴外国优秀节日文化的精华,随时随地感受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异同,配音学生的国际视野。这样,优秀的节日文化传统将得以弘扬,学生的爱国情怀与民族自豪感将得到认同。最后,要正确引导大学生有选择地吸收,融合西方文化,不应该单纯为了时尚而时尚,加强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宣传,加大对传统文节日化的保护力度,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确保传统节日的传承,使之逐步转化为中国文化的元素,构建大学生先进文化的和谐社会。5结束语在这个信息不断更替,技术不断革新的新纪元

13、,人们对于新文化的接受度也越来越高,尤其对于走在新知识普及前锋的我们,只有与时俱进地跟紧潮流的脚步才不会 down 下来,但是这绝不意味着我们要摈弃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髓-传统节日。通过调查实践可以看到大多数大学生其实已经意识到了传统节日的凋零并且对传统节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正在回升,我相信,作为新时代知识先锋者和传播者的我们一定能够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并不断为他注入新的活力,让传统节日迸发新鲜感。参考文献:1萧放.传统节日与和谐社会J.政工研究动态,2007,(5):17.2黄涛.传统节日时文化生存的节点J.江南论坛,2008, (1):34.6附录:问卷调查表及问卷结果统计 关于当代大

14、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与看法调查问卷调查地点:_ 调查日期:_ 问卷编号:_ _亲爱的同学:您好!我是福建农林大学经济学院(海峡乡村建设学院)的学生。中国传统节日已然成为中国吃喝文化的象征,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已经渐渐枯萎。而各大中城市流行的洋节日不断升温。针对这样的社会氛围,为了了解当代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节日的认知,开展此问卷调查。我将会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整理,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真实想法,形成真实反映调查情况的报告,并提交有关部门。感谢所有参与这次调查的同学们!1.您是否觉得庆祝中国传统节日的过程中气氛是越来越差了?A 有一点 B 没有 C 就是这样2.你能说出多少个传统节日?A 少于 5 个

15、B5 到 10 个 C10 到 15 个 D15 个以上 3.你能说出多少个外国节日?A 少于 5 个 B5 到 10 个 C10 到 15 个 D15 个以上 4当中国传统节日沦落成中国吃喝文化的镜子时,您觉得节日文化的内涵是否已经渐渐枯萎?A我觉得,中国传统节日吃喝文化已经泛滥 B有一点,不过传统的节日文化还是存在的 C差不多,需要加强节日文化的引导力量 D没感觉,说不清 5.你如果不过传统节日,原因是什么?A 没有气氛 B 金钱问题 C 时间问题 D 不感兴趣 6.您是否真的知道洋节的来历呢? A 完全不知道 B 懂得一点点 C 懂得比较多 D 完全懂得 7.你了解某些传统节日的来源和意

16、义吗?A 都知道 B 大部分知道 C 基本知道 D 不知道 8.您对韩国申报端午节世界文化遗产的态度是? A 没感觉,随便他们了B 坚决反对,端午节起源于中国 C 我不懂有这件事情耶D 其它 9.有人认为现代人都热衷于过洋节日,你认为是哪个原因呢?A 西方文化的涌入 B 一些传统节日的宣传力度不够,容易被人遗忘 C 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快,以致没有时间过节 D 对传统节日缺乏理解 E 其他 10.您觉得大学生过洋节是崇洋媚外么? A 不觉得,不要上纲上线了 B 有点喔,好像是喔 C 就是这样啊,肯定是这样了 711.您是否觉得洋节中的母亲节、父亲节和情人节充满人情味? A 没有啊,中国的节日也很有

17、人情味 B 好像洋节有点人情味喔 C 洋节真的很重视人情味,我觉得中国的传统节日欠缺这点 12 那你更重视哪个节日?A 洋节日 B 传统节日 C 都重视 D 都不重视 13 你觉得要必要大力提倡和重视传统文化吗? A 没必要B 比较有必要C 有必要14当代大学生注重外国节日,而忽视了传统节日,对此你的看法是A 是因为过传统节日的气氛不够浓烈 B 媒体及商家对西方节日的大肆宣扬 C 选择过哪些节日是他们自己的事,管好自己就行 D 西方节日比较有趣,而传统节大多比较乏味 E 过西方节日成为潮流,大学生追逐潮流很正常 15 你认为发展传统文化哪个更重要?A 在宣传的力度和广度上要加强,以营造更积极的

18、气氛 B 不要商业性娱乐性太强,而要多些寓教于乐的活动 C 在宣传上注重弘扬民族文化,突出文化内涵 D 庆祝节日内容及形式的创新 E 将更多的传统节日定为法定假日 8关于当代大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与看法调查的数据统计表问卷容量:136选项(比例)题号A B C D E1 72 53.0% 11 8.0% 53 39.0%2 6 4.4% 80 58.8% 39 28.7% 11 8.1%3 10 7.4% 110 80.9% 12 8.8% 4 2.9%4 21 15.4% 81 59.6% 32 23.5% 2 1.5%5 58 42.6% 16 11.8% 47 3.6% 15 11.0%

19、6 12 8.8% 104 76.5% 18 13.2% 2 1.5%7 7 5.1% 40 29.4% 78 57.4% 11 8.1%8 6 4.4% 117 86.0% 8 5.9% 5 3.7%9 20 14.7% 18 13.2% 29 21.3% 67 49.3% 2 1.5%10 81 59.6% 50 36.8% 5 3.7%11 52 38.2% 59 43.4% 25 18.4%12 7 5.1% 65 47.8% 60 44.1% 4 2.9%13 22 16.2% 64 47.1% 50 36.7%14 61 44.9% 28 20.6% 9 6.6% 21 15.4% 17 12.5%15 32 23.5% 12 8.8% 51 37.5% 30 22.1% 11 8.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