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原创精品教案 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2893456 上传时间:2018-09-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原创精品教案 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原创精品教案 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原创精品教案 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原创精品教案 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原创精品教案 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吴汉伟语文工作室教案1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把握层次,理清全文思路(2)领悟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文章内容。(3)理解虚实的关系和作用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读,自行解决字词障碍,初步掌握文章内容。(2)教师引导与解析,理解文中材料及观点,整体把握文章大意(3)通过扩展,深化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知识潜移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1)从文中艺术美的原则出发,欣赏与感悟中国艺术的美(2)通过欣赏与感悟,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艺术美的认识,增进热爱祖国艺术的情感。教学重点:理解虚实的关系和作用,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教学难点:理解虚实的关系和作用教学方法:引导法、

2、欣赏法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吴汉伟语文工作室教案2教学要点:1.检查预习情况,解决字词句难点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大意3.解读文中材料及观点,搞清二者关系教学过程:一、导入: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积淀孕育出了魅力无穷的灿烂文明。那一首首脍炙人口的唐诗宋词,多少代有传唱至今;那一幅幅黑白相间的宣传画,主多少人望画息心,那一出出字正腔圆的戏曲,让多少人迷恋忘情。是什么样的魔力,把他们吸引得如痴如醉?是怎么样的一根魔杖,把他们指领得心魂难收?是艺术。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艺术技巧的文章。二、作者:宗白华(1897 一 1986),原名之櫆,字伯华。哲学家、美学家、诗人。江苏常熟人。曾任中华

3、美学学会顾问和中国哲学学会理事。宗白华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先行者和开拓者,被誉为“融贯中西艺术理论的一代美学大师 ”。著有宗白华全集及美学论文集美学散步 、艺境等。宗白华于 1986 年 12 月 20 日在北京逝世,享年 90 岁。三、把握全文,理清思路1.本文主要阐述了什么问题?课文标题就是本文的论述重点: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中国艺术包括哪些方面呢?诗歌、戏曲、绘画、书法、建筑、印章、音乐、舞蹈等,主要论述了绘画和戏曲。2.本文分几层进行论述?(15)提出文章观点:全粹结合、虚实相生是中国艺术传统中的重要表现手法。(611)主要阐述中国绘画、戏曲里的虚实结合、虚实相生。吴汉伟语文工作室教案

4、3(1214)主要说明书法、建筑等多种艺术里的空间表现,都是由舞蹈动作延伸。3.“虚”和“实”的关系可以怎么概括?“虚实结合、虚实相生”,如果说得更详细一点,可用 16 字概括:“虚由实生、实仗虚行;以实为本,以虚为用。”四、解读文章材料与观点1.根据课文的具体讨论,解释下列名词术语。全(艺术)极丰富地全面地表现生活和自然。粹(艺术)更典型更具普遍性地表现生活和自然。全与粹的关系既粹且全,辩证地结合、统一。典型化对生活和自然加以提炼,去粗取精,提高,集中,达到全和粹辩证地结合、统一。自然主义只讲“全”而不顾“粹”。形式主义只讲“粹”而不能反映“全”。现实主义以粹概全,全和粹辩证地结合、统一。中

5、国传统绘画中的“实”画面中的实景、真境。中国传统绘画中的“虚”画面中的空景、神境(或“艺术空白”)。舞台精神由舞台动作显示虚灵的空间的艺术特征。2.说说下列引文的含义,并说明它们在课文里所阐释的观点(1)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含义:不是既全面丰富地表现生活,又更典型更集中地表现生活,就不能称之为美。观点:“全”“粹”结合才能形成艺术美。吴汉伟语文工作室教案4(2)洗尽尘滓,独存孤迥。含义:去粗存精。观点:由于去粗存精,艺术表现里才有“虚”。(3)赵执信谈龙录中的一段引文含义:洪眆思(洪昇):诗要求“完整”,即“实”,司寇(王渔洋):诗要求“精粹”,也即“虚”,作者(赵执信)“完整”、“精粹”

6、缺一不可,应诗写出一鳞半爪而不支离破碎,这就是虚实结合!观点:就诗歌说,写出来的精粹的诗是从丰富的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也就是精粹从全体中来。但就诗的本身说,又要求完整。要写一鳞一爪而没有支离破碎之感,且能给人以完整的龙的感觉,这就要求作者的心目中先有一条完整的龙在。(4)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含义:虚空本来就难以画出来,实在的景物清晰,那么虚空的景显露出来了。精神、神气很难画出来,实在的境界逼真了,神奇的境界就产生了。虚和实位置相反,画的景物不和谐,有画的地方大多属于多余的累赘。虚和实互相作用、生发,没有画的地方也

7、能构成奇妙的境界。观点:虚实结合、虚实相生是中国绘画处理空间的方法。五、小结:文章就中国艺术表现中虚和实的关系,旁征博引,以具体的事例和引文来阐述,从抽象到具体,层次清楚,深入浅出地论述了艺术中虚由实生,实仗虚行,以实为本,以虚为用的关系六、作业:完成课后习题第二课时吴汉伟语文工作室教案5教学要点:1.强化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及其二者关系。2.引导学生具体欣赏艺术中的虚和实及其产生的艺术效果3.引导尝试运用虚和实的艺术原理进行美术创作,在实践中掌握虚和实关系并认识二者的美学意义。4.了解古代诗歌中的虚和实。教学过程:一、导入:郭熙指出:“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水欲远,尽出之

8、则不远,掩映断其脉则远矣。”(林泉高致 )请问这句话指出了一个什么样的美学原则?艺术表现里的虚与实。二、欣赏艺术中的虚与实及其产生的艺术效果1.戏曲京剧表演中的“过门”动作,就是通过演员集中精神用程式、手法、行动,逼真地表现出来的,达到“真境逼”,如身临其境,使人忘掉对戏剧布景的要求,以致“神境生”的。再如,在京剧舞台上,演员手执一马鞭,上下摆晃,做出的姿态便给人以骑马前行的感觉,若真的将一匹马牵到台上,岂不弄巧成拙。这样一来,真是真了,却扼杀了观众的想象,过于实在,诱发不出观众的联想与想像,又何来艺术的美感享受?“逼真”和“避真”,都需要实与虚的融合,只实不虚是不行的。2.书法“飞白”是指在

9、书法创作中,笔画中间夹杂着丝丝点点的白痕,且能给人以飞动的感觉,故称其为“飞白”。有的笔画似流星划过苍穹,有的如快艇急驰水面,有的如悬崖瀑布飞纵,有的像织布细线伸展,有的若女子秀发随风飘动单字中的飞白和其他笔画虚实相生,具有图画美,间或具有装饰美。3.美术吴汉伟语文工作室教案6南宋著名画家马远的寒江独钓图,同学们,你从这副画中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一叶扁舟,一个孤独的钓鱼翁,这是“实”,那空白处我们可以想象为烟波浩淼的江水和广阔的空间,这是“虚”,正是空白才衬托出了环境的萧瑟和钓鱼人的孤独!“虚”已不再是“虚无 ”,而升华成了艺术境界,成为艺术的精品。4.建筑天坛是皇家祭祀场所,天坛面对着

10、虚空的天穹,似乎也能感受帝王一统天下的气魄;亭子本身并不是画,但与广阔的天地共同融为一幅大画。5.治印以着字处为实体,以其配字、偏旁、点画间的空隙为虚处。其一,治印讲究虚实的对立、调和、生发。其二,既要讲字画线条、偏旁实体的安排,又要注重于字画线条分割出的所有空间(诸如形态、部位、大小等 )的安排;其三,既要讲究空间大分割块面的虚实顾盼,又要讲究包括每个小分割空间在内的全部的虚实顾盼。虚实之说,体现在线条处理上就是断而气连,晦而透明。这类有虚实的线条,表现为粗细有主次,节奏有轻重,表里有起伏。钤于平面纸上能产生出浮雕般的立体感、层次感。此外,一印刻就,在钤盖时要注意虚实的运用。初学钤印如同治印

11、,只关注于文字实体,而忽视空间虚部。重实轻虚,是一大通病。其实,钤印时也应该实中见虚,如果唯恐印面不清晰,印泥丰而湿,用力实且重,则事与愿违,钤出的印蜕,势必会“逃掉”许多迷蒙空灵,可资玩味的东西。三、虚实美学原理的运用按照虚实相生的要求请你画画:1.踏春归来马蹄香只画了一个人骑着马,马蹄起落处,有几只蝴蝶绕着马蹄翻飞,足以表现出骑马踏花的情景。然而,若是真画一个人骑着马践踏花丛,那不但失却了美感,失却了趣味,而且也表现不出那个“归”字的含义了。2.深山藏古寺吴汉伟语文工作室教案7画面上只见祟山峻岭,山路蜿蜒,一小僧在山下河边汲水古寺“虚”掉了,但并不等于没有,不然小僧担水又去何处?自然是自古

12、寺而来,再回古寺而去了。这也是实中存虚。人们可以想见古寺就藏在山的深处。3.竹锁桥边卖酒家一座小桥,桥边是茂密的竹林,竹林高处挑着一面酒旗,酒旗上面写了个大大的“酒”字。他虽然没有画酒店的房屋、店主、顾客等等,但是,那个“锁”字却表现得活灵活现。李唐从“虚” 处着手,没有重点描绘酒家,而在小溪桥畔的竹林深处,斜挑出一幅酒帘,正切合到“竹锁”的深意,这种“露其要处而隐其全”的艺术手法使宋徽宗大为赞赏,4.蛙声十里出清泉若不是几只小蝌蚪在涧溪中顺流游动,又怎能十里之外听得见青蛙的鸣叫?畅游的小蝌蚪是实,但实中存虚,待蝌蚪游出十里之外,不也就长成青蛙了么。虽说这游到十里之外的景象以及蛙声是“虚”,但

13、已经完全可以想象得出了。四、诗歌中的“虚”与“实”(一)原理解析(1)诗歌中的“虚”。诗歌的“虚”,是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具体说来,诗歌中的“虚” 包括以下三类: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这就叫以虚象显实境。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仙境就是一个虚象。已逝之景之境。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例如李煜虞美人 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再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中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设想的未来之境。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故写愁,将

14、倍增其愁;写乐将倍增其乐。例如柳永雨霖铃中云:“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2)诗歌中的“实”吴汉伟语文工作室教案8在诗歌中,“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黑暗现实;虞美人 中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上阙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写赤壁险峻的形势;雨霖铃中上阙所写的两人分别的情形,如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等。(3)虚景和实景的关系A、化虚为实B、化实为虚C 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

15、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例如姜夔扬州慢中的虚景是指“春风十里”,写往日扬州城十里长街的繁荣景象;实景是“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由这一虚一实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的中心。如欧阳修的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上阙写实,通过初春景象反衬“行人 ”的离愁别绪。下阙写虚。通过设“行人”想妻子凭栏远望,思念“行人 ”的愁苦之象,来写愁思。妻思夫,夫想妻。虚实相生

16、,从而将离愁别绪抒发得淋漓尽致。(二)诗歌鉴赏1.杜甫的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简析:通过春天的花鸟景物,表达作者在战乱年代的惊恐心理和恨别情绪,形象而又深刻,看似写景,实则抒情。这是“化虚为实”。2.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简析:作者把无形的“愁”化为有形的“一江春水”,把自己因亡国而引发的多而不绝的愁绪渲染得淋漓尽致。这是“化实为虚”。3.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吴汉伟语文工作室教案9简析:“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作者虽然没有写隐者的行踪,但透过画面,我们能感受到那山中缥缈的云雾、隐者的闲适高雅以及贾岛本人悠远恬淡的心境,还可以引申出人生的哲理:人在追求理想和真理时,明明近在眼前,却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发现或得到。这是“虚实相生”,由实见虚,虚实结合。4.王之焕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写的是实景,历历如在眼前;“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则由实见虚,把景物与心胸打成一片,从视野的开阔,可以想见抱负与气度的远大。人们从这两句诗中还可以悟到站得高才看得远的生活哲理。五、小结:六、布置作业:1.巩固作业:课外阅读宗白华的美学论作2.预习作业:预习下一课课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