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中职德育教育的实效性提升策略【摘要】中职学生与普通高中学校学生年龄相当,但是其在心理状态上却存在很大的差距。进入中职学习的学生大部分是因其在初中阶段未打好良好的学习基础,从而使其在升学考试中因成绩不理想而无法进入普通高中学校学习。挫败感和自卑感是中职学生最常见的心理状态,使其极易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消极想法。且目前中职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其基本都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公主”和“王子”,极其缺乏抵抗挫折和吃苦耐劳等积极顽强的精神,且中职学生本身以及中职教师皆存在着特别明显的重技术轻德育现象。因此,这就要求广大中职学校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并通过扩展加强德育师资队伍、强化师生德育教育意识、开拓
2、创新德育教育途径以及改革完善中职德育课程等方式深化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将德育教育在中职课程中进行科学融合,从而达到增强中职学生各方面德育的教育目标,为国家培育出具备集体意识强、吃苦耐劳等品德优良的栋梁之才。【关键词】中职德育教育;实效性;提升策略前言随着我国整个教育界的改革和发展,社会对于劳动者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不再只注重求职者的专业知识技能,对其社会技能的重视亦在逐步增加。我国教育部于 2004 年颁布的大纲指出:“中职学校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它是中职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智育,体育,美育等相互联系,彼此渗透,密切协调,对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和学校工作具有
3、重要导向、动力和保证工作 1”。以此要求中职学校加强对德育教育的重视,以强化学生的思想道德与职业道德,使其成为吃苦耐劳且团队意识强的优异人才。本文就如何提升中职德育教育的实效性进行探究,并提出以下拙见。1、强化师生德育教育意识从实际的角度来说,人的意识决定着人的行为。比如说,当人生病的时候脑子里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要去买药或者去医院看病的意识。这就充分体现了意识的重要性和意义。同样,在中职德育教育中,教师和学生们对德育教育的意识程度和重视程度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倘若中职教师和中职学生们均对在德育教育上意识薄弱,这就会导致德育教育得不到该有的重视程度,造成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忽视,
4、从而很可能会使中职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道德品质上的问题。因此,这就需要教育界和中职学校进一步强化学生德育教育意识,避免不必要的道德问题对学生甚至社会带来危害 2。中职学校可通过开展相关班级活动、相关讲座、等方式使德育教育意识深入人心,从而达到强化师生德育教育意识的目的。例如:教师定期组织学生开展以“强化师生德育教育意识”为核心的主题班会活动,在此活动中,教师先对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进行宣教,然后将全班同学分为三个小组就德育教育的方方面面进行探讨,并要求每一组选出一位代表就讨论结果进行总结。最后,教师可要求学生们进行即兴道德表演:A 小组同学以“碰瓷”为题进行小品表演,小品中主要通过碰瓷者和
5、被碰瓷者之间的言行举止以及心理活动等方面使师生意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B 小组同学进行以道德为主题的相声表演,通过幽默风趣的捧哏和逗哏对话,既为师生们带来欢乐,同时又于无形中强化了两者的德育教育意识;C 小组同学则以情感话剧形式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情景,从内心触动师生对德育教育意识的强化,增强德育教育的实效性。2、开拓创新德育教育途径众所周知,在中国传统和陈旧教育途径以及教育模式中,不管是针对中职德育教育这一门课程还是对其他课程,均较为死板和枯燥,这在很大程度上会令课堂教学效率大打折扣。在中职德育教育中,多以教师照本宣科,学生被动听讲为最主要教学途径,但这样的方式并未起到多大的教育作用,甚至很
6、多时候在一定程度上还会造成教学反效果。除此之外,中职德育教育的教材亦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我国注重理论教育和形式教育,因此使得我国的教育素材多以理论为主,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存在一定的束缚性。正因如此,教师才更应打破传统教育观念,开拓和创新教育途径,改善陈旧教育模式对学生造成的“学习疲倦”,从而更容易使学生提高对德育教育的重视,同时使其更容易接受德育教育 3。比如,教师可利用现代多媒体设备对学生进行教学,教师可收集与德育教育相关的视频,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们一起观看,并要求学生们写观后感上交;中职德育教师还可以将自身经历的与德育教育相关的故事与学生们一起分享,并要求同学们分享自身的相关经历以及
7、周边的相关故事,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激发学生们的好奇心,并引起其学习兴趣,从而于无形中达到德育教育目的;德育教师亦还可在课余实际带领学生们走进实际生活,将其分为若干个小组对实际生活中存在的品德现象进行实地观察,并生成相关的实践报告。中职德育教师不断开拓和创新德育教育途径,对提高学生们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和作用。3、改革完善中职德育课程根据我国教育部门的相关规定,将中职学校德育教育课程分为经济政治与社会、职业生涯与规划、哲学与人生以及职业道德与法律等几大主要内容,并且还将心理学作为与其相关的选修课程。中职学校方面可以以校本课程的方式进行课程改革。校本课程具体是指在全面落实国家以及地方课
8、程的教育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求学需求和求知欲望的科学调查分析后,充分利用学校教学资源而开发的具有多样性和选择性的课程。校本课程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和学生的特色与个性教学的作用。教师可通过校本课程对学生展开实践性教育,将德育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4。譬如,教师可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劳动实践: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讲座教育,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组织学生参观部队军营。组织学生到敬老院进行义务服务提供:慰问老人,为敬老院打扫卫生,整理内务,陪老人们拉拉家常,让学生们为老人们表演节目,给老人们带来欢乐和笑颜。还可利用军训这一良好时机带领学生们去我国有关部队进行参观,观看士兵们的日常操练,使学生们深
9、刻感受到我国军队团结、爱国、无私为国奉献的崇高精神;再带领学生们参观士兵们的生活环境,使士兵们整齐划一的纪律性深刻触动学生,使其对于纪律产生更深层次的理解。德育教师利用校本课程这一新型教育模式,不断增强学生们互帮互助的团队精神以及集体荣誉感,使学生们不仅进一步理解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还可使其真正体会到德育教育的快乐和意义,从而促进中职德育教育的实效性上升到另一个高度。结语中职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关系着学生在走向社会后面对复杂的社会以及生活中形形色色的诱惑是否能够坚持走正确的人生道路,是否有正确的三观指导其日后能够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献上一份力量。因此,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可以说是任重而道远。【参考文献】
10、1郭楠.提高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实效性的探索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3,(09):70-71.2鲁国林,王新各.关于中职德育教育实效性的几点看法J.家教世界,2013,(22):235.3张敏刚.提高中职德育教育实效性的思考J.新校园(中旬),2016,(05):12.4谢红生,陈朝祥.地方高校德育教育实效性问题研究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5):113-120.5项纺纺.浅析中职学校德育教育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5,(11):296.6仲信军.新时期中职德育教育的几点思考J.考试周刊,2015,(55):168.7辛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实效性探究J.内江科技,2015,(03):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