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脊髓损伤患者的呼吸训练[1].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2884156 上传时间:2018-09-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3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脊髓损伤患者的呼吸训练[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脊髓损伤患者的呼吸训练[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脊髓损伤患者的呼吸训练[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脊髓损伤患者的呼吸训练[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脊髓损伤患者的呼吸训练[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脊 髓 损 伤 患 者 的 呼 吸 训 练 技 术呼 吸 系 统 ( Respiratory System) 是 执 行 机 体 和 外 界 进 行 气 体 交 换 的 器官 的 总 称 。 呼 吸 系 统 的 机 能 主 要 是 与 外 界 的 进 行 气 体 交 换 , 呼 出 二 氧 化 碳 ,吸 进 新 鲜 氧 气 , 完 成 气 体 吐 故 纳 新 。 呼 吸 系 统 包 括 呼 吸 道 ( 鼻 腔 、 咽 、 喉 、气 管 、 支 气 管 ) 和 肺 。 脊 髓 损 伤 (spinal cord injury)是 指 由 于 外 界 直 接或 间 接 因 素 导 致 脊 髓 损 伤

2、 , 在 损 害 的 相 应 节 段 出 现 各 种 运 动 、 感 觉 和 括 约 肌功 能 障 碍 , 肌 张 力 异 常 及 病 理 反 射 等 的 相 应 改 变 。 脊 髓 损 伤 在 澳 大 利 亚 、法 国 、 加 拿 大 和 挪 威 的 发 病 率 为 每 百 万 12 24 人 , 日 本 1990 年 发 病 率 为每 百 万 39.4 人 , 报 告 显 示 , 北 京 市 脊 髓 损 伤 的 发 病 率 比 澳 大 利 亚 、 法 国 、加 拿 大 等 发 达 国 家 高 出 2 3 倍 , 达 到 每 百 万 60 人 。 致 伤 前 三 位 是 高 处 坠落 、 交

3、 通 事 故 和 重 物 砸 伤 。 脊 髓 损 伤 后 , 长 期 卧 床 加 上 肋 间 肌 完 全 或 部 分麻 痹 使 呼 吸 肌 力 量 不 足 , 呼 吸 非 常 费 力 , 使 呼 吸 道 的 阻 力 相 应 增 加 , 呼 吸 道的 分 泌 物 不 易 排 出 , 久 卧 者 容 易 产 生 坠 积 性 肺 炎 , 其 结 果 是 伤 者 因 呼 吸 道 感染 难 以 控 制 或 痰 液 堵 塞 气 管 因 窒 息 而 死 亡 。 为 什 么 呼 吸 这 么 重 要 呢 ? 下 面我 们 看 看 呼 吸 的 过 程 。随 着 胸 廓 的 扩 张 和 回 缩 , 空 气经 呼 吸

4、 道 进 出 肺 称 为 呼 吸 运 动 。肺 的 舒 缩 完 全 靠 胸 廓 的 运 动 。 胸廓 扩 张 时 , 将 肺 向 外 方 牵 引 , 空气 入 肺 , 称 为 吸 气 运 动 。 胸 廓 回缩 时 , 肺 内 空 气 被 排 出 体 外 , 称为 呼 气 运 动 。 由 于 呼 吸 运 动 的 不断 进 行 , 便 保 证 肺 泡 内 气 体 成 分的 相 对 恒 定 , 使 血 液 与 肺 泡 内 气体 间 的 气 体 交 换 得 以 不 断 进 行 。 正 常 成 年 人 在 安 静 状 态 下 呼 吸 时 , 每 次 吸入 或 呼 出 的 气 量 称 为 潮 气 , 平

5、均 约 为 400 500 毫 升 。 每 分 钟 出 入 肺 的 气 体总 量 称 为 每 分 通 气 量 , 它 等 于 潮 气 量 和 呼 吸 频 率 的 乘 积 。 正 常 成 年 人 在 安 静状 态 下 的 呼 吸 频 率 为 1618 次 /分 , 所 以 每 分 通 气 量 约 60008000 毫 升 。适 应 体 力 活 动 需 要 而 加 强 呼 吸 时 , 每 分 通 气 量 可 达 70 升 。 正 常 人 在 平 和 呼气 之 后 , 如 再 做 最 大 呼 气 称 为 补 呼 气 , 约 为 1000 1500 毫 升 。 在 平 和 吸 气之 后 , 如 再 做

6、 最 大 吸 气 , 称 为 补 吸 气 , 约 为 1000 1800 毫 升 。 潮 气 、 补 呼气 、 补 吸 气 三 者 之 和 称 为 肺 活 量 , 男 性 约 为 3, 500 毫 升 , 女 性 约 为 2500毫 升 。 它 是 一 次 肺 通 气 的 最 大 范 围 , 可 以 反 映 肺 通 气 功 能 的 储 备 力 量 及 适 应能 力 。 肺 活 量 的 大 小 与 人 的 身 高 、 胸 围 、 年 龄 、 健 康 情 况 有 关 。 肺 活 量 并 不等 于 肺 内 所 容 纳 的 全 部 气 体 量 , 即 便 在 被 呼 气 之 后 , 肺 内 也 还 余

7、 留 着 一 部 分气 体 不 能 完 全 呼 出 , 称 为 余 气 。 健 康 青 年 人 的 余 气 约 为 1000 1500 毫 升 。人 们 每 次 吸 入 的 空 气 , 从 鼻 腔 到 细 支 气 管 这 段 呼 吸 道 内 的 气 体 , 不 能 与 血 液进 行 气 体 交 换 。 为 气 体 交 换 的 无 效 腔 , 其 容 量 在 成 人 约 为 150 毫 升 。 例 如 ,每 次 吸 入 500 毫 升 新 鲜 空 气 , 实 际 上 只 有 大 约 350 毫 升 进 入 肺 泡 参 加 气 体交 换 , 其 余 的 停 留 在 无 效 腔 中 不 起 作 用

8、。 因 此 从 气 体 交 换 的 效 率 来 看 , 呼 吸的 深 度 极 为 重 要 。 深 而 慢 的 呼 吸 , 其 效 率 要 高 于 浅 而 快 的 呼 吸 。 呼 吸 运 动 是 许 多 呼 吸 肌 的 协 同 性 活 动 。 呼 吸 肌 的 活 动 受 呼 吸 中 枢 通 过有 关 的 躯 体 神 经 来 支 配 。 正 常 人 的 自 动 的 、 有 节 律 性 的 呼 吸 是 受 呼 吸 中 枢的 反 射 性 调 节 的 。 若 呼 吸 中 枢 的 兴 奋 状 态 发 生 改 变 , 呼 吸 的 节 律 和 深 度 也会 随 之 改 变 。对生物体来说,呼吸作用具有非常重要

9、的生理意义,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呼吸作用能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转变为热能而散失,另一部分储存在ATP中。当ATP在酶的作用下分解时,就把储存的能量释放出来,用于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如细胞的分裂,植株的生长,矿质元素的吸收,肌肉的收缩,神经冲动的传导等。第二,呼吸过程能为体内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在呼吸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中间产物,可以成为合成体内一些重要化合物的原料。例如,葡萄糖分解时的中间产物丙酮酸是合成氨基酸的原料。参与呼吸的肌肉主要有固有呼吸肌包括膈肌、肋 间外肌、肋间内肌、胸横肌及辅助呼吸肌包括胸大肌胸小 肌胸锁乳突肌等(助吸气)

10、,腹直肌腰方肌髂肋肌等(助 呼气) 。呼吸方式有胸式呼吸与腹式呼吸两组肌肉,胸式呼吸 由肋间神经支配的肋间肌管理,而腹式呼吸则来自膈肌的 收缩。膈神经由颈3、4、5组成,颈4是主要的成分。脊 神 经 共 31对 , 计 有 颈 神 经 8对 ,胸 神 经 12对 , 腰 神 经 5对 , 骶 神 经 5对 , 尾 神 经 1对 。 脊 神 经 由 与 脊 髓 相 连 的 前 根 和 后 根 在 椎 间 孔 合 并 而 成 。 前 根 属 运 动 性 ,由 位 于 脊 髓 灰 质 前 角 和 侧 角 ( 侧 角 位 一 C8L3 节 段 ) 及 骶 髓 副 交 感 核( S2-4) 的 运 动

11、神 经 元 轴 突 组 成 。 后 根 属 感 觉 性 , 由 脊 神 经 节 内 假 单 极 神 经元 的 中 枢 突 组 成 。 脊 神 经 节 是 后 根 在 椎 间 孔 处 的 膨 大 部 , 为 感 觉 性 神 经 节 ,主 要 由 假 单 极 神 经 元 胞 体 组 成 。 脊神经出椎间孔后立即分为前支和后支,此外,脊神经还分出一支很细小的脊膜返支,经椎间孔返入椎管,分布于脊髓膜。脊神经后支一般都较细小,按节段地分布于项、背、腰、骶部深层肌肉及皮肤。脊神经前支粗大,分布于躯干前外侧部和四肢的皮肤及肌肉。在人类除胸神经前支保持着明显的节段性外,其余脊神经的前支则交织成丛,然后再分支分

12、布。脊神经前支形成的丛计有颈丛、臂丛、腰丛和骶丛。 颈丛 cervical plexus 由第 1-4 颈神经前支组成。它发出皮支和肌支。皮支分布到颈前部皮肤;肌支分布于颈部部分肌肉(颈部深肌)、舌骨下肌群和肩胛提肌;其中最主要的是膈神经 phrenicnerve,为混合性神经,它由第 3-5 颈神经前支发出,下列穿经胸腔至膈肌,主要支配膈肌的运动以及心包、部分胸膜和腹膜的感觉。脊髓损伤后患者损伤平面以下神经传导阻滞,造成运动、感觉减弱或消失,引起肋间肌麻痹,伴有肌张力增高,胸廓和腹部肌肉痉挛,导致胸壁顺应性下降,肺脏和胸腔的膨胀性也相应降低,是导致脊髓损伤患者胸式呼吸减弱或消失,部分患者腹式

13、呼吸也受到影响,使患者呼吸无力,浅促而不协调、咳嗽咳痰不畅,呼吸功能下降,肺通气不足,易引起肺部感染、缺氧。常致迅速死亡。因此进行呼吸训练十分必要。主要的训练方法如下:1、 缩唇呼吸与吹哨呼吸训练 法:用鼻深吸气后,缩唇 状态下用口深呼气;深吸 气后,尽力呼气将口哨吹响(注意不要漏气),吸比呼的时间为1:23,如此反复,每分钟35次,每次10 min,每日次。吸气训练为鼓励患者充分利用膈肌吸气,治疗师用手掌轻压患者紧靠胸骨下面的部位,以帮助患者注意膈肌吸气动作。呼气训练在患者进行有效呼气期间,治疗师用单手或双手在上腹部施加压力,在呼气接近结束时突然松手,以代替腹肌功能,帮助完成有效呼气。2、上

14、肢上举呼吸训练 治疗师一手和前臂放在患者肋弓上方,用力下压固定胸廓,另一手协助患者双手上举过头顶,同时进行深吸气,双上肢向下移动时完成呼气。3、 胸部辅助呼吸肌训练:锻炼方法:仰卧位,颈部微屈,约l0一15度,嘱患者用力收缩斜方肌,胸锁乳突肌及斜角肌,治疗师帮助此时牵拉胸骨及第一肋骨, 从而带动下面的肋骨以协助呼吸;斜方肌收缩将使颈部后仰, 作为前二肌肉的对抗肌而增加前者收缩效果。每次1020 min,每日次4、 腹式呼吸训练:患者仰卧位,颈部制动,治疗师双手放于患者上腹部,指令吸气时患者闭嘴用鼻深吸气并用力鼓起腹部,指令呼气时患者缩回腹部略张口呼气,呼气末13时治疗师双手在患者上腹向上、向后

15、方用力,协助腹部回缩、膈肌上抬,每次10-15 min。每日次。5、 腹式呼吸加强训练:患者能自如掌握腹式呼吸时,可以给腹部加上适当阻力,增强膈肌力量,恢复肺通气功能。让患者腹部有阻力情况下行腹式呼吸训练,每次10 min,每日次。6、 胸部物理疗法:体位引流排痰需要患者咳嗽和胸背部的叩击。咳嗽即在整个练习过程中患者应保持一种轻松而快速的轻咳。要求患者深吸气后用力咳嗽;叩打是用双手空心掌在胸背部由下而上叩击,在每次练习的过程中应持续不断地进行这种叩打;通过咳嗽和运用手指有规律地叩打所产生的振动作用,可帮助除去支气管内的分泌物。7、人工阻力呼吸训练,采用特制的呼吸训练器进行锻炼,让患者对人工阻力呼吸机吹气,小球浮起的高度表示肺活量的大小,通过训练,提高患者的呼吸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