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下册听课反思 19.生命生命.doc

上传人:天天快乐 文档编号:288387 上传时间:2018-03-2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下册听课反思 19.生命生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下册听课反思 19.生命生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生命生命又一次感受了陈老师的认真与精心,再一次领略了她与学生间的默契和风采,所以先感谢陈老师为我们上了一堂彰显她个性、润泽她人心的语文课。聆听下来,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陈老师设计的教学板块非常清晰简洁,主要由两大板块构建起整堂课:一、整体感知,理清文脉她先让孩子们以自由读形式初会课文,感知本文写的是什么内容,再让他们以默读形式第二次会课文,思考本人共写了几个事例,从而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了课文内容与写作思路。这是符合四年级孩子的年龄特征与阅读特点的;二、品读句词,体悟生命她首先通过让孩子们找出自己认为写得精彩、含义深刻、最能表达作者感情的语句,进行反复诵读,然后她引导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进行合作

2、交流,鼓励学生把自己最真实的感受表达出来,继而走进那只飞蛾,那粒香瓜子,那个“我”的世界,从中对“生命是什么”有了自主、自我的理解。想必张老师是深谙语文教学之道,以把握重点句、关键词,水到渠成地理解了含义深刻的句子。此外,我觉得陈老师颇具匠心之处是发挥了多媒体的作用。两次声音(初生婴儿的啼哭声,人心脏的跳动声)的适时播放,除了带给孩子们震撼,也带他们顺其自然地融入文本;两次对杏林子生平的适度介绍,不仅仅是让孩子们获得强烈的情感体验,而且巧妙地完成了一个由文及人的过程,引发他们更为深入的思考杏林子到底是个怎样的人?这些资源的拓展与补充,使得阅读开始由亲近文字进入亲近生命。我现在低年级“耕耘”,因此对中高年级的教学欠熟络,最后就提几点自己的思考吧:1、教师有些地方的启发不到位,导致学生“知而无言”,未能最大限度的激活学生的思维。2、教师因局限于备课时的框架,为完成教学任务而硬把学生往即定的步骤上拉,使得某些问题探讨得不够深入。3、教学辅助手段准备不到位,未能给学生以视觉或感官上的刺激,使得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探讨有“贴标签”之嫌。虽然教无定法,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觉得应尽量避免以上问题,准备从这几方面入手:1、备课时除了备教材,还应备学生,并且尽可能设想课堂上会出现的状况;2、考虑学生的实际,设置一些问题,让他们可以“跳起来摘桃子”,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激发思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级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