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表达交流3人性光辉写人要凸显个性,专题技法指导,成功例文赏析,自主尝试练笔,刻画人物,凸显人物个性,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善于选材1平面人物的选材。平面人物的选材,就是选取二三件事表现一个人某个方面的个性特点和本质,其他所选取的与性格特征不吻合的一律摒除。借鉴实例:巴尔扎克守财奴,争夺梳妆匣:老头儿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什么东西?”他拿着宝匣往窗前走去。“噢,是真金,金子!”他连声叫嚷,“这么多的金子!有两斤重。啊!啊!查理把这个跟你换了美丽的金洋,是不是?为什么不早告诉我?这交易划得来,小乖乖!你真是我的女儿,我明白了。”,临死抓金子:本区的教士来给他做临终
2、法事的时候,十字架、烛台和银镶的圣水壶一出现,似乎已经死去几小时的眼睛立刻复活了,目不转睛地瞧着那些法器,他的肉瘤也最后地动了一动。神甫把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给他亲吻基督的圣像,他却做了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这一下最后的努力要了他的命。他唤着欧也妮,欧也妮跪在前面,流着泪吻着他已冰凉的手,可是他看不见。,分析鉴评:两件事共同反映了人物的一种个性:守财奴的贪婪。2立体人物的选材。立体人物就是从不同侧面来表现人物某些重要的个性特点。选材时,就要选用几件事来表现一个人物的几个方面的个性品质和特点。借鉴实例:我的爷爷,“爷爷,我走了。”我说道。“娃,你等等。”爷爷一手撩起衣角,另一手往
3、腰兜里插,许久,爷爷颤颤地从兜里拿出了一大叠钱。“娃,”他整了整手里的钱,说道,“这里刚好200元,你拿去,可要好好读书呀。”“不,爷爷,我不要。”我打量着爷爷,他(憔悴的)脸显得更加黑瘦,手上的褶皱更加明显。爷爷又一次把钱塞在我的怀里,“娃儿,拿着,你要珍惜呀。”我接过这沉甸甸的钱,再也忍不住了,“哇”的一声哭了起来,“爷爷”,我家穷,父亲老早去当兵了,家里大大小小的事都由爷爷张罗。抽烟是爷爷唯一的嗜好,也是他打发烦闷的一种方式,可为了节省钱,他连划一根火柴也舍不得。一次,爷爷烟瘾上来了,拿着烟草,用纸条一裹。“爷爷,给你。”我顺便把火柴盒递了上去,爷爷笑了。“傻孩子,那多浪费啊!”说着爷爷
4、从烟盒上撕下一个白条,靠近油灯,接上火,白条卷了起来。白条上的火焰并不那么旺,烟又不那么好点,火焰儿慢慢地向手边靠拢,爷爷使劲地吸着,已经烫手了,爷爷全然不顾,依然使劲地吸着。烟呀!你快点着呀!直到烧着爷爷的手,烟才点着,分析鉴评:爷爷送钱体现了爷爷对孙儿的爱,爷爷舍不得用火柴反映了爷爷生活的节俭,不同的事件从不同角度反映爷爷的性格。 善绘声色 善绘声色(一)以形传神写肖像肖像描写是指描写人物的外形,包括容貌、体态、表情、服饰等。写肖像,可以抓住性别、年龄、职业、身份、经历,表现人物的特征。,借鉴实例:故乡杨二嫂:“凸颧骨,薄嘴唇;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
5、圆规。”分析鉴评:从这一肖像(外貌)描写,我们可以粗略地知道杨二嫂的个性是:尖酸刻薄。,温馨提示: 刻画眼睛写肖像,一定要学会刻画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这个窗户,可以窥视人物内心的种种变化,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画眼睛,就是要把人物的眼睛中最传神的特点表现出来,使人物形神兼备,栩栩如生。具体需要:1、要让人物的眼睛反映人物的经历、遭遇、处境和人物的内心变化。鲁迅的祝福十多次写祥林嫂的眼睛、眼光、眼神,表现了祥林嫂的不幸遭遇和性格的变化。,2、要让人物的眼睛反映出人物的年龄、个性和不同的情绪。人物的年龄、性格、情绪不同,他们的眼神和目光也会不同。比如孩子的眼睛可以是“明澄得像水晶一样”,而老
6、人的眼睛则应当留下生活刻下的印记,或是饱经沧桑,或是沉静平和慈祥,或睿智深邃。刚强自信的人会拥有熠熠生辉的双眸,而脆弱自卑的人眼光是躲躲闪闪游离不定。眼睛可写满渴望写满期待:希望工程的代表宣传画魏明娟的大眼睛,无数少女的望穿秋水。眼睛可写满兴奋写满激动:成功者噙着泪花的眼睛。眼睛也可写满绝望:吸毒者无神的眼睛。也可写满忧郁感伤:蓝衣少年幽幽的眼睛,(二)立行言尽显人物精神借鉴实例:巴尔扎克守财奴(见“平面人物的选材”的第一个实例)分析鉴评:从这一处语言描写可见守财奴具有的贪婪的个性。,温馨提示:人物个性化语言“三注意”1、人物个性化语言需多用俚语,多用口语化的词语和句式。作文是用来反映生活、为
7、生活服务的,只有立足于生活的写作,文章才可能生动活泼。语言描写也是如此。要让人物的语言具有生活化的鲜明特点。如:“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聪明!恭喜恭喜!”她于是十分喜欢似的,笑将起来。,这是阿长与山海经里的一个片断。当“我”按阿长的要求说出关涉一年运气的“恭喜”之后,阿长的高兴之情溢于言表。三次反复的“恭喜”和一句没主语的“聪明”,完全表现出生活中人们说话的特点。可见,描写人物语言(特别是对话)时多用短句,多用变化性强的句式,不必拘泥于语言结构的完整,反而更能发挥生活化语言的优势。,2、人物语言需符合说话人的身份、年龄和职业特点。有道是“三句话不离本行”,人物语言都带有明显的身份、职业及性格特
8、点。有这样一则笑话:文科班同学闹哄哄。A说:“此乃寡人之凳也,休与寡人相争。”B说:“且慢,待朕御览后方能定夺。”女生C说:“容哀家检查后,再给两位贤儿一个公道。”,上课铃响,站在讲台上的老师慢条斯理地说:“铃声响矣,依老夫之见,还是下课分解为妙。”这里“寡人”“朕”是古时君王的自称,“哀家”乃旧时皇上老母的自谦之词,这些文言词语只有沉浸于古代文学的文科班学生才能信手拈来,顺口说出;“老夫”是老师的玩笑之语,和学生用的词比起来则显得谦虚多了。,3、注意音色、音量的变化。写人物语言时,同时写出说话者说话时的语音语调,如声音的大小、高低、急缓等,语言的形象感会更强。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中有这样
9、两处语言描写:他低声对我母亲说:“真奇怪!这个卖牡蛎的怎么这样像于勒?”她很快地说:“我想就是他。去跟船长打听一下吧。可要多加小心,别叫这小子又回来吃咱们!”,以“低声”这不能见人的音量突出了父亲的惊慌、担忧;“很快”这急促的语言则生动地表现出母亲在亲情与金钱之间的“当机立断”“毫不迟疑”。两例都渲染出对话时的紧张气氛,增添了可信可感度。由此可见,作文中的语言描写还真不是写谁说了句什么话那般简单,需要多多琢磨和思考。只要在生活中注意观察,多听多看,勤动笔,就必定能够写出鲜明生动、富有表现力的人物语言来。,(三)举手投足见性情一个人的所作所为,是他思想性格的具体表现。动作描写生动,能准确地传神,
10、达到形神兼备的佳境。写人物切忌空洞地叙说,不要你去下评语,写什么“他是一个诚实的人”“他是一个道德不好的人”“他是一个热心的人”之类的话,要让人物自己的行动来表现自己的性格特点。,借鉴实例:吴敬梓儒林外史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出两个手指头。大侄子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得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眼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
11、,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说:“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知道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一垂,登时就没了气。分析鉴评:从“拿”“伸”“摇”“闭”“指”等动作形象地刻画了中国的吝啬鬼形象。,温馨提示: 刻画人物动作“五方法”1、写好人物的连续动作。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行动,往往是前后连贯的。写好人物的连续动作,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老头儿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守财奴)2、间隔地写好连续动作。对人物的连续动作,有的文
12、章不是连贯地写出来,而是间隔地写,如上面儒林外史中的例子。,3、要写好动作的细节。写人物动作时,要善于把一个动作过程分解成一系列的个别动作,写好动作的“细节”。如果丢掉细节,就使文章显得不具体。(在第一单元已经介绍) 4、要写好“怎样做”。写人物动作,不仅要写好“做什么”,还要写好“怎样做”。写“怎样做”就是在动作前面加上一些恰当的修饰语和限制语。就拿“走”这个动作来说吧,可以用“慢慢地朝前走”“大步流星地朝前走”“迈着矫健的步伐走过”“懒洋洋地在江边走”“漫无目的地走在乡间小路上”不同的走法适用于不同的情况。如果没有“走”前的修饰语,读者就不知道怎么走法。,5、要精选动词,把动词用得准确。动
13、词运用得好,人物的动作才能写得准确,人物的个性才得以彰显。例如:忆铁人一课中的一段:“一下车,铁人就闯进门,四下找,发现娃已经洗了脸,坐在凳子上,抱着球玩呢。他一把举起小娃,看着看着,紧紧地搂在胸前。”作者精选了“闯”“找”“搂”等动词,准确地写出了铁人因错怪了那位阿姨而产生的懊悔心情,也表现了铁人知错就改、严格要求自己的高贵品质。,(四)洞幽烛微绘心理借鉴实例:儿子眼里的父亲:七岁:爸爸真了不起,什么都懂!十四岁:好像有时候说得也不对二十岁:爸爸有点落伍了,他的理论和时代格格不入。二十五岁:老头子一无所知,陈腐不堪。三十五岁:如果爸爸当年像我这样老练,他今天肯定是百万富翁了四十五岁:我不知道
14、是否该和老头商量,或许他能帮我出出主意,五十五岁:真可惜,爸爸去世了。说实在话,他的看法相当高明!六十岁:可怜的爸爸!你简直是位无所不知的学者!遗憾的是我了解您太晚了!分析鉴评:从这一段独白的心理描写来看,作者把“儿子”“父亲”两个形象表现得十分鲜明,反映了儿子由幼稚到怀疑,到年少气盛不可一世,到尊重现实、实事求是的心理发展过程,寓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温馨提示:刻画人物心理“三方法”1、幻觉梦境法。幻觉梦境的描绘,是表现人物心理活动的特殊形式,也是揭露人物心灵秘密的重要方法。梦是人们心理的形象化显现,也是现实生活的一种曲折反映。俗语云“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它不仅能表现、发展和深化人物现有的
15、心理,还能暗示以后心理发展变化的趋势。从而能够比较准确地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揭示人物的性格。阿Q在土谷祠的绝妙的幻觉,就是他所追求的目标和内心思想的形象图解。,2、独白回忆法。有些心理描写是通过人物的独白、回忆等形式直接吐露或表现出来的。我们在分析人物形象时就应该而且必须抓这些片断,分析人物在想什么,为什么想,从而揭示人物的性格。阿Q宣布“投降”革命之后,有一段文字:“好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欢喜谁就是谁。”一句自语揭示了阿Q心中革命的目的“要什么就是什么”“欢喜谁就是谁”,反映了他对革命的不理解。,3、直接倾吐法。写好人物的心理,最通常的方法是作者以叙述人的身份,从人物角度,直接对人物的心理进
16、行剖析和评价。它既可表现人物此时此地的心绪,也能概括人物一段时间的内心变化。这种方法简便而直接、清晰而深刻。当辛亥革命的消息传到未庄后,课文对阿Q的一段心理描写就凸显了这一问题。,“他有一种不知从哪里来的意见,以为革命党便是造反,造反便是与他为难,所以一向是深恶而痛绝之的。殊不料这却使百里闻名的举人老爷有这样怕,于是他未免有些神往了,况且未庄的一群鸟男女的慌张的神情,也使阿 Q更快意。” 这段文字道出了阿Q“神往”革命的原因有两条:一是举人老爷害怕,二是未庄的一群鸟男女慌张。从而可见阿Q对革命是如何的不理解,这也恰是辛亥革命脱离群众的后果。,(五)侧面描写见个性写人物可以直接写他的言行举止,若
17、直接写人物表达不出他的精神,也可以采用侧面描写的方法。清朝人刘熙载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借鉴实例:陌上桑采桑女罗敷的美貌:“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分析鉴评:此段侧面描写,描写行者、少年等人见到罗敷的神态与动作,有力地表现了罗敷的貌美惊人。其实成语“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用的也是这个道理。,温馨提示: 侧面描写“四方法”1、景物烘托法。景物烘托是指通过对与描写对象有关的时令、气候、地点、花鸟草虫等自然景物的描绘,来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心情、突出文章主题的一种描
18、写方法。2、他人反应法。人物的言行,别人看在眼里,听在耳内,反应在心中,要了解一个人,不妨去听听他人的反映。3、别人介绍法。有些作品,主要人物并不出场,而文章又无处不在写他,这时便只有利用别人的介绍来表现了。4、借人写人法。人们在一起生活久了,别人的言行就会在自己的身上产生影响,通过对受影响者的刻画就可以间接地表现影响他的思想品质。,父 亲 (2011河北高考满分作文)父亲是一个极其平凡的人。他10岁丧父,13岁丧母,14岁独自从老家宁乡动身,一路打零工,历时近一年来到冀北。先是帮人看牛,后做区乡通信员,再到公安派出所当干警,最后调供销社工作。总述父亲“平凡而又不平凡”的经历,老人又是一个命硬
19、的人。1976年患颈部恶性肿瘤,死里逃生。1978年因血吸虫病引发肝硬化腹水,奇迹般康复。 1986年从家里新房子的二楼摔下,至脊椎骶骨骨折。2008年74岁,患带状疱疹等病,以为阎王有请,但最终化险为夷。现身体状况不错,经常骑着一辆除了铃子(没铃)全身都响的旧单车在城里穿行,买菜或者购些日用品、药品等;在家则承担他与母亲老两口的炊事工作。概括叙述父亲顽强的生命力。以上两段从“面”上交代人物个性,家父不善言辞,但他的三句话,我没齿难忘。 过渡自然而又总领下文第一句话“必须分清公家与私人!”这话说在上世纪70年代末期。那时,大姐经常到父亲单位上去玩。父亲是多年的商店经理,几乎每天打烊后,都要带领
20、大家一起点数钱币及粮票、布票、油票、糖票、火柴票等有价证券。大姐总担心钱和有价证券会出问题,谁弄(在我们小镇,“弄”有乘人不备非法谋取的意思)一张到腰包岂不拐了?大姐好多次都想提醒父亲。有一天与父亲一起回家,她终,于把问题提了出来。不想她话一出口,从来性情温和的父亲脸色突变、雷霆大发,全然不顾是在小镇的大街上:“只有你有那样的坏思想!弄钱弄票是犯罪!你要好好地改造自己的思想,以后参加工作必须分清公家与私人,不然以后会成为国家的罪人!”典型的人物语言当时不到6岁的大姐被骂得措手不及、乌龟不眨眼睛,然后是泪眼婆娑。幸亏是在街上,父亲才没动手教育。父亲这么教育我们兄弟姊妹,也是这么做的。父亲工作期间
21、多与钱物打交道,从未出过差错。选取典型事例,表现父亲诚实的性格,第二句话“老实人不会吃亏的。”1984年起,父亲改任基建仓库保管员。1986年我们家做房子,没占单位半点便宜;借用仓库十多根杉木支撑模板,工程结束及时归还。在将杉木从二楼撤下准备运还仓库时,父亲从楼上摔下。记得有个亲戚从仓库买几包水泥,想多拿几包回去,被父亲严词拒绝。单位上一些人认为我们家建房肯定占了公家的大便宜。仓库就父亲一个人管理,要作弊确实不难。但在父亲因伤病提出提前退休、对仓库进行盘底交接后,一切真相大白。仓库账目清楚,实物齐全,升溢16万多元。16万元的升,溢,这在当时的一个基层供销社可是天文数字。后来供销社主任亲自上门
22、慰问父亲,说差点冤枉了一个好同志。父亲笑道:“我建房借了一大半。我宁可欠账,也不能拿公家的一包水泥、一根钢筋。一个是图个心安,二个是为崽女带个好头。” 第二个事例既呼应前文,又突出人物的诚信,主任走后,二姐小心地问父亲:“您一生清白、老实。您说说,做老实人好吗?划得来吗?”父亲望着二姐,语态出奇的平和:“做老实人好啊,划得来啊!我一个外地人,独自到异乡生活,能够扎下根来,在一次又一次的政治运动、经济整顿中能不受挨跘(本地方言,意为打击、伤害),靠的就是老实。你想,我管基建仓库,要弄些建筑材料并不难。但是那太危险了,小则受处分、被开除,大则坐牢。何苦啊!亏点账,慢慢还,我不行还有你们兄弟姊妹嘛。
23、老实人不会吃亏的!我几次大难,你贺伯,伯都预言说,像老聂这样的老实人、大好人,死不了! 引用贺伯伯的预言,侧面刻画父亲形象这次从楼上摔下,刚好落在沙子上,稍微偏一点必死无疑。你贺伯伯听说我受了重伤,来看望我,不是当着你们母子的面说,你们娘们不要急,老聂绝对不会死!你贺伯伯跟我同事多年,关系很好,对我十分了解。他为什么一次次坚信我不会早死?是因为他坚信老实人不会吃亏的!”平实的话语饱含做人的真谛,第三句话“把我的骨灰撒到湖或江里喂鱼!”看到城郊大大小小的山丘和农村的一些良田里,墓碑林立,父亲很是反感:“死人为什么要跟活人争地?这么争来争去最后我们的后人种什么,吃什么?”他要跟胡总书记或者温总理写
24、信,建议中央重视殡葬改革,在所有党员和养老金享受者中强制推行火葬,而且最好不留骨灰、不建墓地。父亲非常赞赏一些佛教群众的做法,死后把骨灰撒到江湖与水族众生结缘。第三个事例从另一角度展现父亲性格他强调他死后,“把骨灰撒到洞庭湖或长江喂鱼”!自然而然总结上文,凸显人性光辉,父亲的话,让我读懂了他平凡而多舛的一生,更让我有了人生的标杆。第一句话时时警醒着我,公私分明,清白一生;第二句话时时鼓舞着我,脚踏实地,老实一生;第三句话则时时鞭策着我,无私无我,豁达一生!顶礼我父!阿弥陀佛! 抒发对父亲的崇敬之情,高分理由 第一,善于选材。本文既有“面”上的材料,也有三个“点”的材料,并且三个“点”上的材料,又运用了平面选材和立体选材相结合的手法,来突显人物的个性。第二,语言朴素自然。本文的语言既有书面语的特点,也有口语特点,两者都符合人物的身份特点。,点击下图片进入“自主尝试练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