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水库监理大纲.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2879885 上传时间:2018-09-29 格式:DOC 页数:414 大小:3.4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库监理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14页
水库监理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14页
水库监理大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14页
水库监理大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14页
水库监理大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技术标评标要素索引表评标项目 内容页码范围一 监理大纲、方案、措施1 W.S.H 控制点 第 262 页至第 268页2 本工程重点、难点分析 第 45 页至第 70 页二 质量、进度、投资、安全控制目标及措施1 针对工程特点制定的质量目标 第 335 页至第 349页2 针对工程特点制定的安全目标 第 396 页至第 402页3 针对工程特点制定的进度目标 第 350 页至第 372页4 针对工程特点制定的投资目标 第 372 页至第 395页三 组织协调目标控制方案和措施 第 316 页至第 334页四 合同、信息目标控制方案和措施 第 279 页至第 312 页、五 监理资料 第 31

2、3 页至第 315页六 办公资源配置 第 144 页至第 146页七 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 第 83 页至第 143 页八 监理机构设置及人员比例 第 93 页至第 116 页、1目 录第一章 监理项目和合同控制目标 3一、工程项目概况 3二、工程项目组成 20三、合同控制目标 25四、监理范围与工作内容 27五、监理原则和依据 43第二章 对工程项目的理解与响应 45一、工程项目合同目标控制的难点和重点 45二、同类工程项目监理的经验和经历 50三、合同目标控制的对策 58四、对工程项目管理的建议 64第三章 项目监理的组织与管理 71一、监理机构设置 71二、监理质量控制体系 73三、监理组

3、织内部人员管理制度 83四、监理岗位设置与岗位职责 93五、监理人员计划和监理人员专业配置 103六、监理工作流程 117七、监理的工作设备与设施 144第四章 合同目标控制的程序与措施 147一、工程进度控制目标、任务、工作内容和程序 1472二、进度控制方法和措施 155三、施工质量控制(含旁站监理重要部位、工序清单、测量及试验检测等) 171四、W.H.S 质量控制点设置及旁站监理方案 262五、施工安全、文明施工与施工环境保护 269六、合同支付与合同商务管理(包括计量、支付) 279七、工程技术管理 288八、信息管理目标、控制方案和措施 298九、监理资料提供、文件资料移交及归档报

4、告目录和时间 313十、组织协调管理目标控制方案和措施 316第五章 工程质量、进度、造价控制的监理方法及措施 335一、工程质量控制的监理方法和措施 335二、工程进度控制的监理方法和措施 350三、投资造价控制的方法和措施 373第六章 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的监理措施 396一、安全文明施工目标和原则 396二、安全文明施工重点 396三、安全文明施工方法 397四、安全施工措施 397五、文明施工措施 4023第一章 监理项目和合同控制目标一、工程项目概况(一)枢纽概况罗州坝水电站工程位于芙蓉江干流下游、芙蓉江江口上游约 2km 处,紧邻重庆市武隆县江口镇,工程所在位置距武隆县城约 22

5、km,距重庆市约 161km,距彭水县城约 48km,距涪陵区约 92km,工程对外交通十分便利。罗洲坝水电站工程是利用江口水电站右岸施工导流洞进行改扩建而成。电站枢纽工程由输水系统、地下厂房系统组成。装机容量 100MW,额定水头 106m,安装 1 台单机容量 100MW 的混流立式机组,电站工程在系统中担任调峰任务。罗洲坝水电站工程与已建成江口水电站采用相同建设标准,输水建筑物及地下厂房建筑物按 2 级标准设计,次要建筑物按 3 级标准设计。电站引水系统建筑物按百年一遇洪水设计,千年一遇洪水校核,厂房及尾水系统按百年一遇洪水设计(对应尾水位为 220.08m) ,500 年一遇洪水校核(

6、对应尾水位为 224.59m) 。罗洲坝水电站利用江口水电站水库,正常蓄水位 300m,相应库容为5.445108m3。死水位为 260m,相应库容为 2.017108m3,调节库容为3.428108m3,为季调节水库。设计洪水位为 300.16m,校核洪水位为304.10m,相应水库总库容 5.879108m3。本次招标的项目主要为输水系统工程和厂房系统工程,主要建筑物特性如下:1、输水系统工程输水系统全长约(水平投影长度)634m,竖井高度 74.65m。输水系4统以机组中心分界,前半段为引水系统(水平投影长度约 360m) ,由进水口和引水隧洞组成;后半段为尾水系统(水平投影长度约 27

7、4m) ,由尾水隧洞和尾水出口组成。(1)进水口进水口位于大坝右岸上游约 75m 处,进口中心线方位为 NE233524。进水口采用闸门竖井式结构布置,主要由引水明渠、拦污栅段、收缩段、标准段、闸门井段及闸后渐变段组成。引水明渠布置在拦污栅前侧,轴线方位为 NE233524,底板高程为 247.70m,长约 37m,平面上由 15.5m 扩散到 22m,扩散角为 10。拦污栅段前设置深 1.0m,长 10.0m,宽 15.5m 的集渣坑。拦污栅段长 5.0m,设两扇活动拦污栅,孔口尺寸为 5.0m11.0m(宽高) ,拦污栅底坎高程为 247.70m,检修平台高程为 270.00m。收缩段长

8、8.00m,底板高程为 247.70m,断面为矩形,边墙及顶板三面收缩,首部断面为 11.5m11.0m,尾部断面为 4.5m5.3m。标准段长 61.43m,隧洞轴线方位由 NE233524转向 NW3035027,洞身尺寸为 4.5m5.3m(宽高) ,边墙、顶板及底板厚均为0.5m,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闸门井段长 14.40m,底坎高程为 247.70m,内设检修闸门、事故闸门各一道,闸门孔口尺寸均为 4.50m5.30m(宽高) 。检修闸门由设在高程 315.50m 平台的 11600kN 固定卷扬启闭机启闭,检修闸门的检修平台高程为 305.00m,检修平台通过 305 库岸公路与对外

9、公路连接。事故闸门由设在高程 302.50m 平台的容量为 3200/1250kN 液压启闭机启闭,事故闸门的检修平台高程为 286.00m。闸后渐变段长 10m,断面型式由 4.5m5.3m(宽高)的矩形断面渐变为直径 5.3m 的圆形断面,采用钢筋混凝土衬砌,衬砌厚 1.0m。5(2)引水隧洞自闸后渐变段至厂房蜗壳进口为引水隧洞,引水隧洞长 321.59m,引水隧洞为一洞一机布置,由上平段、竖井段、下平段组成。闸后渐变段末端至引水隧洞竖井上弯段起点为上平段,渐变段后引水隧洞轴线方位为 NW3035027,引水隧洞上平段长 19.10m,隧洞底坡为 0,中心线高程为 250.35m。上平洞与

10、下平洞的连接,采用一级竖井布置,竖井段长度(含上、下弯段)91.77m,高度 74.65m,上、下弯段转弯半径均为 15.0m。竖井下弯段末端至厂房蜗壳进口为下平段,竖井后引水隧洞轴线方位为 NW3035027,于桩号引 0+085.188m 处经平面转弯,隧洞轴线方位转为 NW274394,转弯半径为 30.0m。下平段在厂前于桩号引0+232.187m 处经平面转弯,隧洞轴线方位转为 NW193394,正向进入厂房,转弯半径为 20.0m。引水隧洞下平段长 210.72m,隧洞底坡为0,中心线高程为 175.70m。引水隧洞除近厂房蜗壳进口上游侧 70m 长的下平段采用钢板衬砌外,其它洞段

11、采用钢筋混凝土衬砌。钢衬段内径 4.5m,外包素混凝土厚70cm,采用 Q345C 钢板,壁厚为 32mm,加劲环厚 20mm,高 20cm,间距60cm。混凝土衬砌段内径 5.3m,衬砌厚 0.5m。引水隧洞顶拱进行回填灌浆,洞周全部进行固结灌浆,钢衬段底拱进行接触灌浆。钢衬首部及平段穿过江口大坝右岸防渗帷幕处,分别沿洞周设两道孔深 12m 的阻水帷幕。(3)尾水隧洞自机组尾水管末端至尾水出口为尾水隧洞,厂房洞室系统是在原导流洞基础上扩挖改建而成,电站尾水从尾水管出口按 1:4 反坡接至原导流洞底板,其后利用导流洞作为本电站的尾水隧洞,尾水隧洞长 248.11m。自尾水管出口至副厂房下游边墙

12、为一段方洞,在副厂房下部穿过,长620.20m,底坡为 0,底板高程为 165.10m,洞身尺寸为 6.1m6.1m(宽高) ,边墙、顶板及底板厚均为 1.5m,采用钢筋混凝土衬砌。方洞出口平段底板建基高程 163.60m,长 8m,其后以 1:4 反坡沿导流洞中心线平面方位开挖至原导流洞底板。平段及反坡段采用钢筋混凝土衬砌,底板及边墙厚均为 1.5m。反坡段之后利用原导流洞作为尾水隧洞,隧洞断面为城门洞型,顶拱为圆形。本合同工程对原导流洞衬砌顶拱漏衬部位进行补充浇筑,原有衬砌局部破损部位进行修补加固。(4)尾水出口尾水出口布置在原导流洞出口处,结构型式为岸塔式,主要由过渡段及闸门井段组成。过

13、渡段为利用在尾水隧洞内增加衬砌,缩小过水断面而成。过渡段长8.00m,断面为城门洞型,底板高程为 179.00m,两侧边墙衬砌厚 3.95m,顶拱衬砌厚 0.8m,钢筋混凝土衬砌。闸门井段布置在尾水隧洞出洞点处,长 8.00m,底坎高程为179.00m,内设检修闸门一道,闸门孔口尺寸为 4.10m13.20m(宽高) ,上游止水。检修闸门由设在高程 230.00m 平台的 11250kN 固定卷扬启闭机启闭,启闭机平台通过交通桥与厂区公路连接。检修平台高程为210.00m,布置在闸门井井筒内。2、厂房系统工程(1)地下厂房地下厂房洞室系统是在导流洞基础上扩挖改建而成。从原导流洞桩号339.59

14、m227.89m 间沿导流洞轴线布置上游副厂房、安装间、主机间和下游副厂房,主变洞平行于主厂房布置,两洞室的洞轴线方位角均为NW2833904。上、下游副厂房完全布置于原导流洞内,断面即原导7流洞断面,12.014.0m(宽高) ,全长 69.6m,主厂房洞室尺寸42.1x17.7x45.2m(长宽高) ,主变洞室尺寸20.710.319.00m(长宽高) ,其轴线与厂房机组纵轴线间距42.8m,主变洞排风机室尺寸 10.7510.316.50m(长宽高) 。厂房主机间与主变室之间布置一条垂直厂轴线的母线洞,母线洞洞室断面为 6.57.3m(宽高) 。厂房通风竖井的直径为 2.6m,高度约 1

15、35m,布置在下游副厂房端部。高压电缆洞出口布置在主变洞排风机室西端墙,洞长约 10m,经高度约 106m 高压出线竖井至 303.0m 高程地面开关站;电缆平洞洞断面净尺寸为 4.35.5m(宽高) ,电缆洞底板高程为 198.0m,电缆竖井开挖直径9.0m。交通联络洞布置于下游副厂房二层,从下游副厂房北边墙至高压电缆竖井,经电缆竖井可到达地面。洞室断面尺寸 2.03.0m(宽高) 。厂房下游侧布置排水廊道,排水廊道上、下层组合呈丁字型布置。上层廊道沿主厂房纵轴线方向布置,长约 92m;下层排水廊道底板横向(垂直于上层排水廊道)布置在主机间尾水管上游侧,廊道长约 33m,与渗漏集水井相连。排

16、水廊道断面尺寸 2.53m (宽高) 。(2)交通洞厂房对外交通采用开设交通洞方式,交通洞的洞内部分在厂房至主变室范围内与厂轴垂直,并于安装间北侧边墙靠近上游副厂房侧正向进入厂内;交通洞(包括主变运输洞)全长 594.58m,其中斜坡段长度536.10m,平坡段长度 58.48m,最大坡度 8.5%,平均坡度 6.18%。进洞点布置在尾水洞出口东北侧约 140m 坡地上,进洞点底板高程225.0m, ;洞室净断面净尺寸为 7.506.50m(宽高) 。交通洞在安装间8至主变洞间 40m 段采用平坡,过主变洞后,逐渐起坡至对外公路。主变洞设主变运输洞与厂房交通洞相连。(3)出线场根据接入系统方案

17、,本电站是通过架空线路,从右岸跨江至左岸,通过高压电缆竖井进入江口电站 GIS 开关站,再由高压电缆引出经江武东、西线接入系统。根据地形条件及枢纽布置情况,开关站布置选用地下 GIS 加地面出线场方案布置。左、右岸地面出线场均需约 300m2左右的场地。根据实际地形条件,右岸出线场设在电缆竖井上方 305 上坝公路旁,原右岸坝区进口门卫楼处。高压电缆出线采用平洞加竖井的出线方式,场内布置有电缆沟、出线构架、避雷设备和出线塔等,出线场与右岸上坝公路相连接。左岸出线场,设在江口出线场下游,左岸坝区进场大门旁,高程为294m 左右,通过电缆沟,进入江口高压电缆竖井,接入江口 GIS 新增间隔,与江口

18、出线合并输出。由于左岸地势较陡,为减少开挖工程量,出线场采用台阶式布置,电缆沟沿路布置,上方铺设盖板,恢复原上坝路。(二)水文、气象1、水文、气象芙蓉江流域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受地形和季风等因素的相互作用影响,形成了温和湿润的高原山区气候。罗洲坝坝址无实测气象资料,据距坝址 17km 的武隆气象站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为 17.3,7 月、8 月为高温期,8 月份平均气温为 27.5,历年最高日平均气温 33.2(8 月) ,极端最高气温为 41(1971 年 7月 27 日) ,1 月份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为 6.7,历年最低日平均气温4.4(1 月) ,极端最低气温

19、为-3.5(1971 年 1 月 29 日) 。气温最大变9幅为 44.5。武隆站多年平均降水量为 1001.9mm,历年最大年降水量1363.0mm(1983 年) ,最小年降水量为 681.7mm(1992 年) ,两者比值为2.0。历年最大月、日降水量分别为 352.7mm(1983 年 7 月)和121.4mm(1983 年 7 月 10 日) 。雨季 4 月10 月雨量占全年的 86.2%,6月份雨量最大,为 163.6mm,1 月份雨量最小,为 13.0mm,武隆站多年平均月降水量及年内分配见表 1-1。表 1-1 武隆站多年平均降水量及年内分配表月份 1 2 3 4 5 6 7

20、8 9 10 11 12 年雨量(mm) 13.0 19.6 39.9 96.1 158.2 163.6 139.9 121.6 88.4 96.0 46.2 19.41001.9百分比(%) 1.3 2.0 4.0 9.6 15.8 16.3 14.0 12.1 8.8 9.6 4.6 1.9 100武隆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 1121h,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 78%,多年平均降水日数为 153.4d,多年平均日降水量大于 10mm 的天数为 29.5d,多年无霜期为 296d。武隆站多年平均风速为 1.6m/s,多年平均最大风速 18m/s,实测最大风速达 31.0m/s,风向为 NW。流域内年

21、水面蒸发量(E 601)为 500mm700mm,蒸发量分布下游较上游大,长坝站约为 700mm。8 月份蒸发量最大,为 80 mm140mm,1 月份蒸发量最小,为 18 mm30mm。流域年陆面蒸发量约为 490mm。2、施工洪水芙蓉江流域暴雨一般发生在 59 月,约占年暴雨总数的 90%以上,57 月更为集中,约占年总数的 65%,干流旺草一带为暴雨多发区。流域内一次暴雨持续时间一般为 1d,少数可达 2d。流域内最大 1d 点暴雨量多年平均值为 70 mm100mm。芙蓉江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年最大洪峰流量较多出现在 6、7 月份,10因本流域属山区性河流,坡度大,汇流迅速,洪水涨落快

22、,洪量较为集中。涨水历时一般 1030h,峰顶持时较短,退水可达数天,一次洪水过程约5 d10d。多年平均 24h 洪量约占 72h 洪量的 56%。罗洲坝坝址设计洪水过程线见表 1-2、表 1-3;江口坝址分期设计洪水成果见表 1-4;江口坝址水位流量关系成果见表 1-5。表 1-2 罗洲坝坝址(1967 年典型)设计洪水过程线表坝址设计洪水过程(m 3/s)时序t=3h硝厂典型(m 3/s) P=0.10% P=0.20% P=1% P=5% P=20%1 1830 2800 2620 2210 1760 13302 2610 3940 3690 3100 2470 18703 3120

23、4750 4450 3740 2970 22504 3280 5000 4690 3940 3130 23605 2800 4200 3930 3300 2630 19906 2290 3430 3220 2710 2160 16307 1940 2970 2790 2340 1870 14108 1590 2420 2270 1910 1520 11509 1390 2100 1970 1660 1330 101010 1190 1790 1680 1410 1130 85711 1130 1690 1590 1340 1070 81212 1060 1580 1480 1250 1000

24、76113 1130 1690 1590 1340 1070 81214 1190 1700 1680 1410 1130 85715 1210 1800 1700 1440 1150 87216 1230 3400 3140 2550 1930 136017 2180 6130 5650 4550 3410 242018 3930 11200 10300 8230 6130 423019 5540 17000 15500 12000 8560 553020 5190 14800 13600 10900 8090 535021 4100 11600 10700 8590 6390 445022

25、 2970 8370 7740 6210 4640 325023 2240 6280 5810 4670 3500 249024 1780 4790 4430 3570 2680 188025 1510 2720 2550 2160 1720 130011表 1-3 罗洲坝坝址( 1968 年典型)设计洪水过程线表坝址设计洪水过程(m 3/s)时序t=3h硝厂典型(m 3/s) P=0.10% P=0.20% P=1% P=5% P=20%1 443 1970 1850 1560 1250 9542 3350 6310 5830 4690 3510 24403 7190 14100 13000

26、 10400 7730 51704 7990 17000 15500 12000 8560 55305 6750 13200 12200 9750 7250 50206 5350 10400 9560 7660 5710 39507 3950 7870 7260 5820 4350 30408 3010 6290 5810 4670 3500 24409 2300 5180 4790 3860 2890 204010 1830 4560 4220 3400 2580 189011 1490 4040 3790 3190 2530 187012 1260 3730 3490 2940 2350

27、178013 1070 3420 3200 2700 2150 163014 938 3300 3090 2610 2080 158015 830 3100 2910 2450 1960 148016 746 2900 2720 2290 1830 139017 675 2660 2500 2110 1680 128018 624 2490 2340 1970 1580 120019 584 2360 2220 1870 1500 114020 559 2280 2140 1800 1440 110021 541 2210 2070 1760 1400 107022 516 2130 1980

28、 1690 1350 103023 488 2030 1910 1620 1300 98624 460 1940 1830 1540 1240 94225 431 1930 1810 1530 1230 935表 1-4 坝址分期设计洪水成果表 单位:m 3/s地点 分期 P=5% P=10% P=20%10 月3 月 2680 2050 144010 月4 月 2780 2250 173011 月3 月 1910 1350 844坝址11 月4 月 2440 1900 13701213表 1-5 江口坝址水位流量关系成果表(无乌江顶托)水位(m)流量(m 3/s)水位(m)流量(m 3/s)

29、水位(m)流量(m 3/s)180.00 0 184.10 368 198.00 8930180.26 10.4 184.60 463 199.00 9940180.44 15.4 184.83 513 200.00 11000180.59 19.7 185.04 561 201.00 12200180.82 28.0 185.14 583 202.00 13400181.03 36.1 185.28 617 203.00 14600181.32 49.2 185.48 664 204.00 15900181.58 63.1 185.67 712 205.00 17200181.75 73.3

30、 186.06 817 206.00 18600181.90 83.0 187.00 1140 207.00 20100181.98 88.1 188.00 1540 182.11 98.7 189.00 2010 182.43 130 190.00 2570 182.54 142 191.00 3140 182.71 161 192.00 3800 182.90 183 193.00 4500 183.03 200 194.00 5290 183.31 238 195.00 6100 183.60 282 196.00 7010 183.86 325 197.00 7930 (三)工程地质1

31、、区域地质芙蓉江属乌江南岸支流。发源于贵州省绥阳县石瓮子,干流总体由南向北流经正安、道真县,在浩口进入重庆市武隆县境内,于武隆县江口镇汇入乌江。全长 231km,流域面积 7793km2 。芙蓉江上游地形较为开阔平坦,中下游多为深山峡谷。河道比降大,滩多水急。芙蓉江流域山脉走向呈北北东向展布,为中山或低中山地形。分水岭地面高程一般1000m1500m。共发育有五期三级夷平面。乌江在峡谷期发育有四级阶地。本区在大地构造区划上属扬子准地台(级)之上扬子台褶带(级)中的娄山陷褶断束(级) ,东侧为黔江拱褶断束(级) ,西侧以巫山14金佛山基底断裂为界,为四川台凹(级)之川东拱褶束(级) 。燕山运动使

32、区内盖层发生强烈褶皱和断裂,形成规模巨大的北北东北东向的构造形迹。喜山运动在本区主要表现为在面积间歇性抬升,未发生造山或强烈的断块差异运动,断裂带的新构造运动活动十分微弱。白垩纪以下地层形成近南北向和规模不大的北北西向褶皱的断裂。第三纪以来,本区主要表现为间歇性隆升为主,断裂继承性活动不明显。新构造运动主要表现特征为继承性大面积抬升,枢纽区附近的几条断层近期无明显的活动迹象,属于弱活动或基本不活动断层,对工程无直接影响。区内盖层构造以宽缓背向斜或箱状复式背斜及伴生断层为特征。大部分褶皱轴向以北北东北东向为主,局部北北西向。罗洲坝水电站位于芙蓉江复背斜的北端,坝区附近及主要外围断裂有芙蓉江断层、

33、火石垭断层、郁山镇断层和黔江断层等。库坝区属于弱震环境,地震活动水平不高。坝址所处的金沙咸丰秭归地震带,地震主要集中分布在巫山金佛山基底断裂东西两侧,如东侧的郁山镇断层、黔江断层带和西侧的方斗山断层带上。从地震地质条件和地震带活动强度分析,本区不存在发生 6 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根据罗洲坝水电站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及中国地震动峰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工程场地基岩水平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0.046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 0.35g,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度。2、库区工程地质(1)水库渗漏及库岸稳定水库正常蓄水位 300m,回水至浩口,库长约 30km,水库库容5108m3。

34、除支流板河沟有较宽水域外,为典型的峡谷型水库。江口水电站库区存在的主要工程问题为岩溶渗漏、库岸稳定和水库诱发地震。水库15运行至今,渗漏观测未发现明显的库水渗漏迹象;库岸边坡除个别地段发生局部变形外,未发现明显变形破坏,整体处于稳定状态。(2)水库诱发地震水库位于重庆市武隆县江口镇的芙蓉江与乌江的交汇处,其设计水位为 322 米,蓄水坝高 142 米,库容 5.03 亿立方米。水库于 2002 年 12 月27 日由海拔 180 米左右开始蓄水,至 2003 年 1 月 26 日水位为 244 米时发生 3.5 级地震。2003 年 1 月武隆县江口 3.5 级地震水库诱发地震成为重庆地区第一

35、例水库诱发地震。在数年的电站爆破施工等条件下,近代亦未记录到明显的地震活动,表明局部应力场是稳定的。而水坝建成蓄水十天后,就有小地震活动,继而发生 3.5 级地震, 地震震源深度仅 1km。反映出水库蓄水过程中,水的渗入造成了裂隙面上孔隙压力急剧变化,局部应力场相应调整;十分发育的喀斯特通道有利于水体通畅的渗入不连续面,并使其弱化,继而断层面重新发生破裂或滑动。在 3.5 级地震发生后进行的微震、超微震地震监测中得到证实,所记录到的微震、超微震震中在库区 5km 范围内,均沿与库区几近平行的北北东向芙蓉江、梨子坪断层线线性分布。显然,这次地震是在活动构造背景下,水库蓄水导致断层活化,诱发地震类

36、型的震例。3、引水发电系统工程地质条件(1)地质概况a)地形地貌引水发电系统位于坝址右岸山体中,沿线无深切沟谷,岸坡自然坡角为 3547。坡内有走向 NNE 和 NEE 高度约 30m40m 的陡崖。山顶高程 900m 左右,相对高差 700m 以上。b)地层岩性引水发电系统区内山体多基岩裸露。自上游至下游穿越的地层主为寒16武系上统至奥陶系下统,主要岩性为灰岩、白云岩、页岩等。岩层走向为N2025E,倾向 NW,倾角 40,与引水隧洞轴线近正交或斜交。岩体为块状、薄层、单厚层及互间层结构,坚硬中硬岩,较完整。c)地质构造区内断层不发育,断层规模均较小。主要穿过的断层有F5、F35、F29、F

37、12、F13 等 5 条,断层破碎带宽一般为 0.1m0.65m,地表沿断层溶蚀强烈,部分地段溶蚀扩大成洞,呈串珠状排列。可见直径0.5m1.5m 溶洞,充填黄色粘土。深部岩体内沿断层多溶蚀成宽度5cm30cm 的溶蚀裂隙。断层与软弱夹层交汇处岩体破碎,沿断层形成溶洞及集中渗漏通道。区内软弱夹层发育。夹层的分布受岩性、围岩的特征、构造的破坏、地形地貌、地下水活动因素有关,夹层最发育的层位是 O1n5及 3m2-1,比较发育的层位是 O1n4及 O1n1。岩体中主要发育三组节理裂隙,即 NWW 组:走向 N70WW,倾向NE,倾角 70;NW 组:走向 N1560W,倾向 NE,倾角 70;NE

38、E 组:走向 7585,倾向 SE,倾角 75;向三组,三组节理在地表均有不同程度的溶蚀,溶蚀宽度一般 10cm20cm,最宽可达 80cm,面附钙质,充填碎石、粘土,深部裂隙溶蚀轻微。d)水文地质条件按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引水发电系统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碳酸盐岩岩溶水。据钻孔水位资料推测厂房地下水位埋深约 80 m。岩体透水性与岩溶发育程度、岩体风化状况、断层、裂隙、岩体卸荷等有密切关系。地层 3m2-2、O 1n1为中等透水弱透水,地层 O1n3O 1n5为微透水,地层 O1n2、O 1f为相对隔水层。e)岩溶17区内岩溶发育,主要表现为溶洞、溶蚀裂隙和岩溶泉,未发现地下暗河体系。综合分析表明,区内岩溶主要在 O1n5-2、 3m2-2等地层中发育,分布高程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