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生儿吸痰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一、操作目的1.吸出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有效的通气。2.预防术后肺不张。二、物品准备中心负压吸引装置、适当型号的无菌吸痰管两根、大小适中的面罩、薄膜手套、生理盐水、纱布三、操作流程报告:(我是 NICU 护士,我操作的项目是新生儿吸痰护理,现物品准备完毕,是否开始,请指示?是!)洗手(六步洗手法) ,戴口罩查对医嘱或治疗单备好用物及检查物品质量推车至床旁 核对床号,姓名协助患儿头偏向操作者一侧,铺治疗巾于颌下取大小适中面罩叩背,体位引流打开负压吸引器开关,检查吸引器性能,调节负压 戴手套、连接吸痰管生理盐水试吸,检查并湿润导管吸净口腔及咽部分泌物(从下
2、颌颊侧或臼齿后区插入至咽部)吸鼻腔分泌物(吸痰管从鼻腔经下鼻道、鼻后孔插至咽部)轻轻旋转吸痰管,边旋转边退,旋转 180-360(避免动作生硬,时间小于 15 秒,一次未吸完时间隔 35 分钟,必要时滴入化痰药物、雾化吸入后吸痰)吸生理盐水冲洗吸痰管将吸痰管连同手套一并脱下弃去,撤治疗巾 擦拭口鼻分泌物(注意皮肤粘膜有无破损)给患儿取舒适体位 关负压吸引器核对床号、姓名整理用物记录于新生儿护理记录单 洗手报告操作完毕。四、应知应会1.吸痰的注意事项?答:严格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每吸完一次痰应更换一次吸痰管,吸痰管必须保持无菌,先吸气道,再吸口、鼻腔分泌物,开包的生理盐水注明开包与弃去的日期
3、、时间,并挂于病人床头,一人一用。2.如痰液粘稠不易吸出时怎样做?答:吸引时如痰液粘稠堵塞导管不易吸出,可叩拍其背,通过震动促进痰液吸出,或进行雾化吸入,使痰液稀释后吸出。长期吸痰患儿、持续氧驱动雾化患儿常规吸痰前给予翻身叩背。叩背手法:自下而上,自外而内。用手腕的力量带动手臂的力量,避开肩胛骨和脊柱。3.每次吸痰时间?答:一次吸痰时间不能大于 15 秒,以免引起窒息。吸痰手法要轻,以免损伤口、鼻、气管粘膜。吸痰管不宜插入过深,避免上下提插。4. 贮液瓶液体怎样处理?答:贮液瓶内液体不宜过半,应及时倾倒。 规定吸痰患儿每班倾倒加好水处于备用状态。临时吸痰患儿(如早产儿)用后当班清洗干净、消毒后
4、处于备用状态。5.不同年龄阶段如何调节负压吸引压力?答:新生儿小于 100mmHg/13.3Kpa;婴幼儿 13.326.6 Kpa;儿童小于 39.9 Kpa新生儿吸痰操作考核及评价标准科室: 姓名: 分数:项 目 操 作 标 准 评 分 标 准标准分值扣分点1.衣帽整齐,戴口罩,胸卡,洗手 一项不符扣 1 分 5操作准备10 分2.物品准备:中心负压吸引装置、适当型号的无菌吸痰管两根、大小适中的面罩、薄膜手套、生理盐水、纱布少一种物品扣 1 分 5评估要点评估患儿病情、意识状态、痰液量、粘稠度、部位情况 评估不全一次扣 1 分 5取舒适体位 体位不当扣 1 分 1检查吸引装置方法正确 方法
5、不正确扣 2 分 210 分检查、湿润导管 一项不符扣 1 分 2反折吸痰导管末端 未反折或带负压插管 5持管方法规范 不合要求,污染扣 5分 5插管深度符合要求 插管深浅不当叩 5 分 5吸引手法正确,边吸边退边旋转 吸引方法不规范一次扣 1 分 5吸痰时间符合要求 一次吸引时间15s扣 5 分 5吸痰顺序符合要求 一次不符扣 1 分 5按患儿大小适当调节负压 一次不符扣 1 分 5吸尽痰液 吸痰不彻底扣 5 分 5清洁口腔、鼻腔 一项不符扣 2 分 5观察病情与吸痰效果 一项不符扣 2 分 4酌情给予氧气吸入 未落实扣 3 分 3开包盐水注明开启时间、有效期 一项不符扣 1 分 3取舒适体位,撤治疗巾。查对记录符合要求 一项未落实扣 1 分 6操作要点65 分清理用物及床单位 一项不符扣 2 分 41.采取正确的吸痰手法,动作轻柔,无菌观念强。 一项不符扣 2 分 6指导要点10 分 2.选择合适的吸痰管,吸痰效果好。 一项不符扣 2 分 4理论5 分掌握操作目的、注意事项、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措施 一项不能掌握扣 1 分 5总分 100主考老师: 考核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