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新版的符合教学实验目录1).doc

上传人:tangtianxu1 文档编号:2876565 上传时间:2018-09-29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9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新版的符合教学实验目录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新版的符合教学实验目录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新版的符合教学实验目录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新版的符合教学实验目录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新版的符合教学实验目录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三上:1、实验名称:拓印树皮实验目的:学会拓印树皮的方法观察树干。实验器材:铅笔、白纸、树皮实验步骤:找一块干净的树皮,把白纸放在上面,用铅笔进行拓印。实验现象:拓印后出现树皮的形态。实验结论: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2、实验名称:观察狗尾草实验目的:了解小草的生长特点。实验器材:狗尾巴草实验步骤:仔细观察狗尾巴草。实验现象:草很矮、茎很细。实验结论:小草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需要水分。3、实验名称:观察植物的叶和比较叶片的大小(2 个合)实验目的:了解植物的叶的结构。实验器材:不同树的叶、新鲜和落叶、尺实验步骤:1、观察不同树的叶子;2、观察新鲜的叶和落叶

2、;3、用量叶片的长度和宽度来比较叶的大小。实验现象:1、不同的树叶都有叶片、叶柄。2、新鲜的比落叶叶颜色深。3、不同的叶的长度和宽度都不一样。实验结论: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树叶有长度和宽度的不同。4、实验名称:观察蜗牛的身体、运动和吃食物(3 个合)实验目的:了解蜗牛。实验器材:放大镜、铅笔、蜗牛、菜叶实验步骤:1、用放大镜观察蜗牛的身体,并用铅笔轻轻碰蜗牛的身体;2、观察蜗牛爬行;3、放一些菜叶在蜗牛附近,观察其进食。实验现象:蜗牛受到刺激后,会缩回软壳中。蜗牛爬的时候,会留下粘液;蜗牛会慢慢爬到菜叶上面进食。实验结论:蜗牛是软体动物。5、实验名称:观察蚯蚓的身体和反

3、应(2 个合)实验目的:了解蚯蚓。实验器材:放大镜、蚯蚓、铅笔、玻璃盘实验步骤:1、用放大镜观察蚯蚓,并用铅笔轻轻碰蚯蚓的身体;2、在玻璃盘上装少量的水,把蚯蚓放入水中 2 分钟后拿出。实验现象:1、蚯蚓受到刺激后,身体会缩在一起;2、蚯蚓接触到水后,立即向没有水的地方爬。实验结论:蚯蚓有其适应环境的身体结构并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相应的反应。6、实验名称:观察蚂蚁的身体实验目的:认识蚂蚁的外形特征。实验器材:放大镜、蚂蚁、一些食物实验步骤:用一些食物散在地上,吸引一些蚂蚁;2、用放大镜观察蚂蚁。2实验现象:蚂蚁有 6 条腿。实验结论:蚂蚁是昆虫。7、实验名称:观察金鱼并了解金鱼的呼吸(2 个合)

4、实验目的:鱼类有适应水生环境的结构。实验器材:金鱼、鱼食实验步骤:在玻璃缸中仔细观察金鱼,并观察其喂食情况。实验现象:金鱼的身体像鱼一样。实验结论:金鱼用鳍游泳,用腮呼吸。8、实验名称:观察和记录身边的材料实验目的:知道我们周围存在的不同的材料。实验器材:一些材料实验步骤:看看自己和其他同学身上的物品都是由什么材料构成。实验现象:有的物品是由一种材料,有的物品是由多种材料构成的。实验结论: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9、实验名称:比较硬度和认识金属。实验目的:了解物体的硬度大小和金属的特点。实验器材:木条、金属条和金属物品、塑料条实验步骤:1、用其他物体分别去划木条、金属条、塑料条;2、观

5、察金属物品。实验现象:金属条的划痕基本无,木条的划痕有一些,塑料条的划痕最明显。金属有很多的特性。实验结论:材料的硬度越大,就越能防止别的物体破坏它的表面。10、实验名称:谁更柔韧实验目的:了解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柔韧性。实验器材:木条、金属条、塑料条、钩码实验步骤:1、分别在木条、金属条、塑料条上标出 1 厘米,在标注处挂上钩码后,一端有手压,另一端伸出桌面 5 厘米;2、分别伸出 10、15 厘米的实验。实验现象:塑料条弯曲最大,木条有一些弯曲,金属条弯曲不大。实验结论:柔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度形后,不易折断的性质11、实验名称:比较谁更容易吸水、纸的观察和造纸(3 个合)实验目的:了解不同的

6、物体的吸水性以及对纸的观察。实验器材:放大镜、纸、毛巾、棉布、水、杯子、筷子、木条、金属条、塑料条、滴管实验步骤:1、分别用滴管滴水在木条、金属条、塑料条和纸上;2、用放大镜观察白纸;3、按照要求做造纸的实验。实验现象:1、吸水性最强是纸,其次是木,金属盒塑料不吸水;2、纸四周有纤维。实验结论:吸水性是指材料对水的渗透能力,与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有关。12、实验名称:沉浮实验实验目的:了解不同的物体的沉浮原因。实验器材:一些不同的物体、水槽实验步骤:把一些不同的物体放入有水的水槽中。实验现象:有的物体沉在水底,有点物体浮在水面,有的物体悬浮在水中。3实验结论:不同的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是不同的,物体在

7、水中的沉浮与构成的材料有关13、实验名称:研究砖和陶瓷的性质实验目的:了解砖和陶瓷的不同的特性。实验器材:砖、陶瓷实验步骤:比较二者的硬度、吸水、沉浮能力、是否弯曲实验现象:二者的硬度都不强,砖的吸水性比陶瓷强,都沉在水底,不能弯曲。实验结论:人工材料在制作过程中会经历变化,改变材料的性能。14、实验名称:水在哪个袋中实验目的:通过比较方法认识水是什么样的实验器材:一些物品、液体、袋子实验步骤:用袋子把一些物品、液体装好,通过摇一摇,听声音和用手去摸、闻味道、眼睛观察来分辨出水。实验现象:固体容易通过听声音分辨出来,液体则通过闻味道分辨出水。实验结论:水是无色、无味道、无溴的透明的液体15、实

8、验名称:观察水和食用油实验目的:了解水和油不同的特性及流动快慢。实验器材:水、油、烧杯、蜡光纸、玻璃片、不同的容器实验步骤:1、倒一些水和油在烧杯里,用肉眼观察,闻味道;2、把水和油滴在玻璃片和蜡光纸上;3、把油倒进水中;4、将水和油倒进不同的容器中。实验现象:1、油有颜色,有味道,水没有;2、水和油滴在玻璃片不会分散;滴在蜡光纸上,水呈水滴型,油会分散;3、油在水的上面;4、水和油在不同的容器里呈不同的形状。实验结论:水和油都是液体,会流动,油比水轻,有味。16、实验名称:流动性比较实验目的:了解不同液体的流动性。实验器材:水、油、洗洁精、玻璃片实验步骤:1、取相同容量的水、油、洗洁精分别滴

9、在玻璃片上的相同位置上,倾斜看 3 者流动。实验现象:洗洁精流动性最慢,油次之,水最快。实验结论:不同的液体的流动性是不同的。17、实验名称:比较水的多少实验目的: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实验器材:不同的容器、水、烧杯实验步骤:1、记下在不同的容器中的水位置后把它们分别倒入烧杯中,做好记录。实验现象:虽然在不同的容器里,水的位置是不同的,但是它们的体积一样。实验结论: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可以测量的。18、实验名称:了解空气、空气和水的比较(2 个合)实验目的:空气可以被我们感知;空气和水相比,有许多的相同和不同。实验器材:袋子、烧杯、气球、水槽实验步骤:1、把袋子打开,放入装有水的水槽中;2、把气

10、球放在水槽上面。实验现象:1、袋子打开后,有气泡产生;2、气球浮在水面。4实验结论:空气是无色、无味,摸不着的,可以感知的。19、实验名称:空气占据空间实验目的:了解空气可以占据空间,但是可以改变。实验器材:塑料瓶、橡皮泥、吸管、纸、烧杯实验步骤:1 在塑料瓶装一些水,用橡皮泥封口,把吸管插入橡皮泥中,插到水下,用力挤压;2、用力把一个纸团塞进烧杯的底部,把它倒过来放入水槽中。实验现象:挤压后,水从吸管出来了。2、纸团不会湿。实验结论:空气与其它物质一样,能占据空间,但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改变的。三下:1、实验名称:观察植物的种子实验目的:了解植物的种子的形态、大小等。实验器材:各种植物的

11、种子、放大镜实验步骤:分别用眼睛和放大镜观察各种植物的种子。实验现象: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实验结论: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2、实验名称:播种实验目的:了解播种的方法实验器材:凤仙花种子、花盆、铲子、土、水实验步骤:先挑选合适的种子;然后把它们放入装有土的花盆中,用铲子固定好,浇适量的水后放温暖的地方。实验现象:种子慢慢地发芽了。实验结论:种子的播种需要土、合适的环境、水。3、实验名称:植物根的生长实验目的:了解植物根生长的特点。实验器材:一些发芽了植物、烧杯实验步骤:把发芽了植物放入烧杯中,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植物的发芽都是长了根。实验结论:种子萌发先长根

12、。4、实验名称:观察凤仙花的果实和种子(2 个合)实验目的:了解凤仙花花的结构的观察和认识以及种子实验器材:凤仙花果实实验步骤:1、观察形状和颜色;2、数一数植株上的多少个果实。实验现象:凤仙花的果实的形态是椭圆形,颜色是青绿色,里面有很多的小种子。实验结论:果实中有种子。5、实验名称:观察蚕卵以及孵化情况(2 个合)实验目的:了解蚕卵和孵化需要的条件。实验器材:蚕卵、放大镜、桑叶、纸盒实验步骤:用放大镜观察蚕卵;2、准备纸盒,在里面观察孵出的蚕。实验现象:蚕卵近似圆形,刚产下的蚕卵是淡黄色或黄色的,经 12 天变成淡红、浅褐,再经 3 4 天5变成灰绿或紫黑色,以后不再发生变化。蚕出生后,就

13、开始吃桑叶。实验结论:在气温、湿度适合的时候,蚕才会孵出,小蚕孵出后就要吃食物6、实验名称:蚕蜕皮、外形和行为和吐丝的观察(3 个合)实验目的:了解蚕在生长过程中的变化。实验器材:蚕、放大镜、直尺实验步骤:1、观察蚕蜕皮前后的变化;2、用直尺量蚕在不同生长过程的长度,并用放大镜观察蚕的表面;3、观察蚕吐丝前后的变化。实验现象:蚕每次蜕皮后都会长大一些,蚕吐丝后,身体发生变化。实验结论:蚕在生长的过程中,会不断发生变化,蜕皮是蚕生长过程中的显著特点7、实验名称:观察蚕蛹、蚕茧和蚕丝以及蚕蛾 (3 个合)实验目的:了解蚕蛹、蚕茧和蚕蛾的不同。实验器材:蚕蛹、蚕茧、蚕蛾、剪刀、尺实验步骤:1、用剪刀

14、剪开蚕蛹,观察;2、观察蚕茧,并用尺量长度;3、观察蚕蛾。实验现象:1、蚕蛹体型粗短,像纺锤;2、蚕茧是由一根丝组成的;3、蚕蛾会飞,有 6 条腿,是昆虫。实验结论:蚕的一生是蚕卵蚁蚕蚕蚕蛹蚕茧蚕蛾。8、实验名称:观察温度计和测量水温(2 个合)实验目的:了解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和正确测量水温。实验器材:烧杯、温度计、冷热水实验步骤:1、观察温度计,并用手捂住温度计的下端,观察;2、在烧杯中放入冷水和热水,按照书上的要求测量水的温度,并记录。实验现象:1、用手捂住后,温度计的红液会上升;2、不同的分钟,测量的水温是不一样的,因为水温在不断的降温中。降温是先快后慢。实验结论:温度计可以测量温度,水温

15、下降的规律是先快后慢。9、实验名称:冰的观察 实验目的:了解冰的特点和水结冰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实验器材:保温杯、冰实验步骤:1、观察冰;2、用手摸。实验现象:冰是透明的、有固定的形状,手摸比较冷,过了不久会融化成水。实验结论: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10、实验名称:加快冰的融化 51实验目的:了解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实验器材:保温杯、冰块、塑料袋实验步骤:把冰块分成大小相同的块,放入塑料袋中,保持密封;2、分别把冰块放到温度高的地方、太阳光下、双手捂热。实验现象:放入太阳光下冰块融化块,且塑料袋外壁有小水珠。实验结论:了解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切会产生水蒸气。

16、11、实验名称:加热能加快水蒸发 55实验目的:了解水的蒸发。6实验器材:玻璃盖、记号笔实验步骤:往玻璃盖倒入适量的水,做好记号后放入阳光下,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实验现象:水位下降了。实验结论:水通过蒸发的方法,使得水位下降。12、实验名称:磁铁能吸引物体的磁性(2 个合)66实验目的:了解磁铁的磁性。实验器材:磁铁、一些金属和非金属物体实验步骤:1、用磁铁去吸引物体,记录下来;2、在磁铁和铁制品中间,分别放入不同数量的书,观察磁铁还能吸铁制品。实验现象:1、磁铁可以吸引金属物品;2、随着书本的增多,磁铁的吸引力越来小。实验结论: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13、实验名称:磁铁磁力的

17、大小以及磁极(2 个合)69实验目的:了解磁铁的磁极。实验器材:条形磁铁、大头针、绳子实验步骤:1、用绳子把条形磁铁固定好,分别在磁铁的不同位置放大头钉;2、用手握住 2 个包住了标识的磁铁,相互靠近后。实验现象:1、磁铁的两端吸引的大头针多;2、2 个磁铁相互靠近后,有的排斥、有的吸引。实验结论: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14、实验名称:磁极与方向和相互作用(2 个合)71实验目的:了解磁铁能指南北方向。实验器材:条形磁铁、绳子实验步骤:1、用绳子悬挂住条形磁铁,使它能水平方向做自由转动,观察其停下来的位置。2、把 2 个条形磁铁相互靠近。实验现象:

18、1、磁铁停下来后,一端是指南极、一端是指北极;2、2 个磁铁相互靠近后,如果是同极则分开,如果是不一样的极则相吸。实验结论: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15、实验名称:测量磁铁磁力大小 74实验目的:了解磁铁的磁力大小可以改变。实验器材:大小相同的磁铁、小木条、大头针、玻璃杯实验步骤:把 2 个玻璃杯上面放小木条,在上面分别放不同数量的磁铁,在下面放一些大头针,记录。实验现象:磁铁越多,吸引的大头针越多。实验结论:两个或多个磁铁吸在一起,磁力大小会发生变化。16、实验名称:用指南针定方向 77实验目的:了解指南针可以定方向。实验器材:指南针实验步骤:1、观察指南针;2、按照方法在学校的不同位置上,

19、测量南北方位。实验现象:1、指南针上面标明了南北方向;2、在不同位置上,南北方位是不同的。实验结论:指南针是利用磁铁能指南北的性质制成的指示方向的仪器。717、实验名称:做一个指南针实验目的:了解通过磁铁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磁性。实验器材:磁铁、大头针、钢针实验步骤:1、用磁铁的磁极在钢针上沿着一个方向反复摩擦后,用钢针去吸引大头针;2、组装磁针,用磁铁的南北极去检测。实验现象:摩擦后,钢针可以吸引少量的大头针;2、检测后,发现同极相斥。实验结论:磁铁摩擦金属后,可以让金属带部分磁性。四上:1、实验名称:食盐和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2 个合)实验目的:研究溶解与不容易溶解现象,实验器材:烧杯、食

20、盐、面粉、玻璃棒实验步骤:分别把食盐和面粉倒进有水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实验现象:经过搅拌后,食盐在水中溶解了,而面粉发生了沉淀,水由无色变成了乳白色。实验结论:食盐溶解于水,面粉不不容易溶解于水。2、实验名称:高锰酸钾的溶解实验目的:了解溶解的概念。实验器材:高锰酸钾、烧杯、玻璃棒实验步骤:1、轻轻地往烧杯的水放入几粒高锰酸钾后,观察;2、再用玻璃棒进行充分搅拌。实验现象:高锰酸钾颗粒先沉入水底,但慢慢地在撒发红色的液体。经过搅拌后,整个杯子都是龙凤图案。实验结论:高锰酸钾溶于水。3、实验名称:胶水、洗发液、醋、酒精和食用油是怎样溶解的(2 个合)实验目的:通过了解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进一

21、步深化溶解的概念实验器材:胶水、洗发水、烧杯、试管、醋、酒精、使用与、玻璃棒实验步骤:1、取 2 毫升的胶水和洗发水放入有水的烧杯中,搅拌后观察;2、在试管、倒入少量的水,分别把醋、食用油、油倒进去,搅拌后观察。实验现象:1、胶水、洗发液没有完全溶解于水。2、油上升,聚集在瓶口。实验结论:一些液体能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溶解于水,另一些液体则不能。4、实验名称: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实验目的:研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实验器材:烧杯、玻璃棒、食盐、小苏打实验步骤:1、把食盐和小苏打平均分成 8 份;2、分别把食盐和小苏打放进有水的烧杯,玻璃棒搅拌,直到不能溶解为止。实

22、验现象:食盐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要好一些。实验结论: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的。5、实验名称:哪一个溶解得快和加快方糖溶解的研究(2 个合)实验目的:了解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快慢的原因。8实验器材:玻璃棒、烧杯、热水和冷水、糖块、食盐实验步骤:1、取 2 份同样多的食盐,分别放进装有相同容量的水的烧杯里,一个用玻璃棒搅拌,一个不搅拌。2、再取 2 份同样多的食盐,分别放进一杯热水、一杯冷水的烧杯里。3、实验现象:用玻璃棒搅拌和热水的烧杯里,食盐溶解的快。实验结论: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在水中的快慢与物体颗粒的大小、水的温度以及混合溶液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6、实验名称: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实验目的:了

23、解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食盐。实验器材:食盐、玻璃棒、塑料小匙、烧杯实验步骤:把食盐平均分成若干份,依次放进 100 毫升的水,边放边搅拌,直到不能溶解为止。实验现象:100 毫升的水能溶解一定量的食盐。实验结论: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食盐。7、实验名称:使物体发出声音和观察发声物体(2 个合)实验目的: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实验器材:钢尺、橡皮筋、小鼓、音叉、烧杯实验步骤:1、分别用力压小鼓、弯曲钢尺、拉伸橡皮筋;2、分别击打鼓、用力拨动钢尺和橡皮筋;3、击打音叉后立即放进装有水的烧杯里。实验现象:压小鼓、弯曲钢尺、拉伸橡皮筋不发声音,而击打鼓、用力拨动钢尺和橡皮筋会发声;2、音叉放进

24、水中,水面会产生波纹。实验结论:物体声音产生的原因是物体相互的振动。8、实验名称:观察声音强弱、高低的变化(2 个合)实验目的:了解声音强弱、高低的变化的原因。实验器材:钢尺、烧杯、小木棒、橡皮筋实验步骤:1、把钢尺一端伸出桌面少许,按住,另一只分别轻轻和用力收拨动钢尺,多做几次;2、准备 4 个烧杯,分别装有不同容量的水,用小木棒依次敲击杯口;3、把橡皮筋固定在两个物体之间,分别拉紧点,拨弹;稍稍放松些,拨弹。实验现象:1、轻轻拨动钢尺,产生的声音很弱,用力则声音强;2、敲击装有不同水的烧杯,产生了高低不同的声音;3、紧紧拉橡皮筋,声音高。实验结论: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

25、,声音就越强;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振动的频率越快,声音就越高。9、实验名称: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实验目的:了解音量与物体振动大小之间的关系。实验器材:钢尺实验步骤:确定钢尺振动部分的长度定为 8、12、16、20 厘米后,使用相同的力,进行振动。实验现象:能听到高、较高、较低、低等四种不同的音高。实验结论: 尺子振动的频率受尺子延伸到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影响,会引起音高的变化:越长音高越低,越短音高越高。10、实验名称:振动物体与声波和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2 个合)实验目的:了解声音传播的途径和原理。实验器材:“土电话” 、铝箔纸、米尺、棉线、尼龙绳、音叉、9实验步骤:1、先进行“

26、土电话”的实验;2、分别在箔纸、米尺、棉线、尼龙绳的一端连接上音叉,敲击音叉后,在另一端听音叉的振动情况。实验现象:不同的物体听到音叉产生的声音是不同的。实验结论:声音从声源发出后以波的形式向各个方向传播,并能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介质)中传播。振动的物体会使它周围的空气发生振动。尽管声音能够穿过各种物质,但在不同的物质中,声音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 11、实验名称:控制物体发声实验目的:了解过高或过强的声音会对我们的听力产生伤害实验器材:塑料瓶、豆子、棉布实验步骤:1、在塑料瓶中放一些豆子,用力摇摇;2、分别用捂住耳朵和用棉布包起瓶再摇一摇瓶子。实验现象:没有用棉布包起来听到的声音很强,包起来和

27、捂住耳朵后听到的声音很弱。实验结论:控制声源和阻碍传播途径这两种方式来减轻声音。 12、实验名称:室内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和气温的测量(2 个合)实验目的: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和在不同的环境、时间温度的变化实验器材:温度计实验步骤:1、分别测量在教室里和教室外的温度;2、在阳光下和背阴处测量温度;3、在同一点,分别在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傍晚测量温度。实验现象:教室里温度比教室外的温度高;阳光照射的环境比背阴处温度高,清晨的温度最低,中午的时候温度最高实验结论:不同的环境(室内外、阳光照射或背阴处)和时间段的气温是有变化的。13、实验名称:制作风向标实验目的:学会制作风向标,并测量风向。实验器材

28、:吸管、剪刀、胶带、硬纸板、大头针、带橡皮的铅笔实验步骤:1、制作风向标;2、把风向标放在有风的地方,进行测量风向。实验现象:不同的风吹来后,风向标转向相应的方位。实验结论:风向标可以用来测量风的风向。14、实验名称:观察我们的身体实验目的:了解人体的结构有哪些。实验器材:实验步骤:观察比较身体的左右两个部分。实验现象:我们身体的左右两个部分都是对称的。实验结论:人体根据外观特征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15、实验名称:观察上肢的运动实验目的:了解身体的肌体活动有哪些因素完成。实验器材:一些重物实验步骤:1、左手拿起重物,慢慢地移到胸前;2、反复做这个动作,并用右手触摸手臂的不同部分。

29、实验现象:1、当拿起重物,左上肢的关节是弯曲的;2、右手触摸手臂发现,手臂的肌肉突出,关节和骨骼在弯曲。实验结论:身体的肢体活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形式,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组合结构也会有不同。1016、实验名称:测量心跳和呼吸和呼吸为什么会加快(2 个合)实验目的:了解运动后人为什么会加快心跳和呼吸实验器材:喇叭筒、秒表、塑料袋、软管、集气瓶、水槽、火柴实验步骤:1、用喇叭筒和软管做一个听诊器,分别在用听诊器听一听平静下的心跳和运动后心跳的次数。2、在塑料袋中插一个软管,反复呼吸袋里面的空气;3、在水槽中装满水,放入 3 个集气瓶,一个收集新鲜的空气,分别在 2 个瓶下插软管

30、,一个呼吸一次,一个呼吸多次,收集好用毛玻璃片盖住。收集后,把点燃的火柴分别放进瓶子。实验现象:1、运动后心跳比平静下心跳快;2、反复呼吸袋子的空气次数多,感觉很难呼吸;3、放火柴放进新鲜空气的瓶,火柴可以燃烧很久,而呼吸多次的瓶,火柴立即熄灭。实验结论:人体运动量越大,消耗的氧气也就越多,就需要加快肺的呼吸和心跳的次数,以吸进更多的氧气。人呼出来的是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17、实验名称:体验心脏的工作实验目的:使学生了解心脏实验器材:洗耳球、水槽、秒表实验步骤:在有水的水槽中,把洗耳球反复挤压,计算 1 分钟挤压多少次。实验现象:反复挤压后,洗耳球将水吸进或者挤压实验结论:心脏要完成输送血液

31、的功能。18、实验名称:观察口腔和牙齿(2 个合)实验目的:了解在牙齿在口腔中的作用,以及牙的分裂。实验器材:实验步骤:1、在进物的过程中,观察口腔;2、小组成员互相观察对方的牙齿。实验现象:每个人的牙齿都有一些细微的变化。实验结论:牙齿、舌和唾液共同参与了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过程。四下:1、实验名称:体验静电现象实验目的:了解静电现象。实验器材:塑料梳子、碎纸屑实验步骤:用梳过干燥头发的梳子去接近碎纸屑。实验现象:梳子上面吸附了碎纸屑。实验结论: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2、实验名称:让小灯泡发光实验目的:用一根导线一节电池点亮一个小电珠。实验器材:导线、电池、小电珠实验步骤:1、把小电珠放

32、在电池的正极上,再用导线连接电池的负极和小电珠的接头。实验现象:小电珠亮了起来。实验结论:小电珠被点亮是因为形成了一个简单的电路。3、实验名称:带灯座的电路和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2 个合)实验目的:能 够 连 接 基 本 电 路实验器材:导线、电池盒、小灯座11实验步骤:1、用导线把电池和小灯座连接起来后,放入小灯珠;2、用导线把两个小灯座和电池连接。实验现象:放入小电珠后,发出光。实验结论:通 过 连 接 电 路 , 知 道 基 本 组 成 部 分4、实验名称: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电路中的故障实验目的:了解到电路出故障了,电流就会中断。实验器材:小灯泡、导线若干、电池、电池盒、形成断路的电池盒、

33、做电路检测器的材料实验步骤:组装 1 个电路检测器,并用来检测其他电路中的故障。实验现象:电路出现了故障,则电流会中断,灯泡不会亮。实验结论:电路出故障了,电流就会中断。5、实验名称:检测身边的物体是否导电实验目的:知道什么是导体、什么是绝缘体。实验器材:电池、小电珠、导线、待检测物体、验电球、电笔实验步骤:组装 1 个电路,在 2 个导线之间放一些待检测物体,看灯泡是否会亮。实验现象:灯泡有的亮,有点不亮。实验结论: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6、实验名称:观察手电筒和做个小开关(2 个合)实验目的:了解开关的作用。实验器材:手电筒、回形针、导线、木板、涂上不同颜色的小灯

34、泡、电池实验步骤:1、观察手电筒;2、按照要求,用回形针固定在木板上,做个开关,其导线接不同颜色的小灯泡。实验现象:回形针连接后,灯泡亮了。实验结论:开关可以用来连接或断开电路7、实验名称:里面是怎样连接的和比较两种不同的电路连接(2 个合)实验目的:了解电流的通路以及串联和并联电路。实验器材:导线、电路检测器、电池、小灯泡实验步骤:1、连接电路检测器,观察。2、做串联和并联电路。实验现象:1、电路接通后,如果是导体,则亮。2、串联电路的灯泡比较亮,并联灯泡不太亮。实验结论:串联和并联是 2 种不同的电路连接方法。8、实验名称:观察一朵油菜花实验目的:了解油菜花的各部分构造,认识花各部分名称。

35、实验器材:油菜花、放大镜、镊子实验步骤:用镊子把油菜花的各部分镊下来后用放大镜进行观察。实验现象:油菜花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组成。实验结论:花是形成果实和种子的重要器官。9、实验名称:多种花的观察实验目的:认识花的特性。实验器材:各种各样的花,放大镜实验步骤:用放大镜观察各种各样的花。12实验现象:有的花有四部分,有的没有四部分。有的有雄蕊,有的只有雌蕊。实验结论:花有完全花和不完全花,知道雄花和雌花,花有单性花和两性花10、实验名称:观察花、果实和种子(3 个实验合)实验目的:了解花、果实和种子的不同。实验器材:各种各样的花、放大镜、棉签、油菜的果实实验步骤:1、分别观察一些花的雄蕊和雌

36、蕊;2、给花传粉;3、剥开油菜的果实,观察里面的种子。实验现象:1、花的雄蕊和雌蕊不一样;2、油菜果里有许多种子。实验结论:花通过雄蕊和雌蕊来传播花粉,产生种子。11、实验名称: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和发芽的蚕豆(2 个实验合)实验目的:植物的种子能够孕育生命。实验器材:一些种子、放大镜实验步骤:1、将种子分开,放大镜观察;2、将浸泡的蚕豆种子放入铺有棉花的盘子,保持湿润,过几天观察。实验现象:1、种子是由种皮和胚构成。2、蚕豆种子发芽了。实验结论:植物种子最重要的部分是胚,胚是有生命的。12、实验名称:观察比较生、熟马铃薯和生、熟鸡肉(2 个实验合)实验目的:了解了解生的食物与熟的食物的不同。实

37、验器材:一些生和熟的食物;生、熟鸡肉、酒精灯、镊子、烧杯、三脚架实验步骤:1、比较生和熟的食物;2、把生鸡肉放入装有清水的烧杯中,放在三脚架上,点燃酒精灯,等鸡肉熟后,用镊子夹住观察。实验现象:1、生和熟的食物是不同的;2、生鸡肉变熟后,清水里出现了油脂。实验结论:在加热的过程中,食物由生到熟发生了不同的变化。13、实验名称:观察发霉的面包和了解霉菌的生长速度(2 个实验合)实验目的:了解面包变质发霉的原因。实验器材:放大镜、发霉的面包实验步骤:1、用放大镜观察发霉的面包;2、按照书上的要求,观察面包上的霉菌的生长速度快慢。实验现象:1、面包发霉产生了霉菌;2、在潮湿常温下,发霉的更快。实验结

38、论:面包的变质发霉是霉菌大量繁殖引起的,霉菌生长需要适宜的环境和条件14、实验名称:观察变质的食物实验目的:了解食物腐败变质是微生物大量繁殖引起。实验器材:新鲜和变质的食物实验步骤:观察新鲜和变质的食物,并记录。实验现象:变质的食物有异味,出现霉菌。实验结论:破坏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条件可以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15、实验名称:观察食品包装袋了解信息(3 个实验合)实验目的:通过观察食品包装能从中获取食品包装的一些信息实验器材:一些食物的包装袋实验步骤:观察包装袋,了解食物的配方和保质期。实验现象:不同的食物的配方和保质期不同。13实验结论:食品包装袋上的信息主要是食物的配方、营养成分以及保质期等。

39、16、实验名称:给岩石分类实验目的:岩石可以按照不同的特点分成不同的类别。实验器材:一些不同的岩石实验步骤:用观察、手摸的方法去给岩石分类。实验现象:岩石有不同的颜色、花纹、软硬、轻重、颗粒。实验结论:岩石在颜色、花纹、软硬、轻重、颗粒大小、手感等方面有各自的特点。17、实验名称:观察、识别岩石实验目的:初步认识常见岩石的显著特征实验器材:一些不同的岩石、放大镜、滴管、稀盐酸实验步骤:1、用放大镜观察岩石;2、让岩石相互敲击;3、用滴管吸稀盐酸,滴在岩石上。实验现象:1、岩石在放大镜下有很多的颗粒;2、相互敲击,有的岩石会脱落颗粒;3、滴稀盐酸,有的岩石会冒气泡。实验结论:不同种类的岩石在结构

40、和构造上有不同的特征。18、实验名称:观察花岗岩实验目的:了解岩石怎么组成的。实验器材:花岗岩、放大镜、石英、长石、云母矿物实验步骤:1、用放大镜观察花岗岩;2、分别观察石英、长石、云母三种矿物的颗粒。实验现象:花岗岩里有石英、长石、云母三种矿物的颗粒。实验结论:岩石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19、实验名称:观察矿物的颜色、条痕和软硬比较(2 个实验合)实验目的:了解矿物颜色、条痕、软硬等方面的基本科学知识。实验器材:一些矿物、瓷板、一些固体实验步骤:1、把矿物按照颜色进行分类;2、把矿物放在瓷板上进行摩擦,产生条痕;3、用一些固体去划矿物。实验现象:不同的矿物有不同的颜色、条痕和软硬程度。实

41、验结论:不同的矿物有不同的颜色、条痕和软硬。20、实验名称:观察矿物的透明度、光泽和形状(2 个实验合)实验目的:了解一些矿物透明度和光泽、矿物晶体方面的知识实验器材:一些矿物实验步骤:观察矿物的透明度、光泽和形状。实验现象:矿物有透明、不透明、半透明三种;2、矿物的光泽有强、弱;3、矿物有的有特殊规则的几何形状,有的没有。实验结论:不同的矿物有不同的透明度、光泽和形态。五上:1、实验名称:种子的发芽实验14实验目的:了解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实验器材:放大镜、绿豆种子、塑料盒、纸巾实验步骤:按照书 P4 的实验步骤。实验现象:滴水的绿豆发芽了,没有滴水的绿豆没有发芽实验结论:种子发芽需要合适的

42、温度、水和空气。2、实验名称: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和水吗(2 个合)实验目的:植物的生长需要合适的环境条件。实验器材:放大镜、绿豆芽种子、塑料盒、水、纸巾实验步骤:1、分别把 2 个装有绿豆芽的盒子一个放在有阳光,一个放在黑暗中,过几天进行观察。2、把刚长出根的绿豆并排放在纸上,保持纸一端湿润。实验现象:放在阳光下的绿豆芽比黑暗中的茎粗,数量多。2、有水湿润的一端绿豆芽发芽的更好。实验结论: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和适量的水。3、实验名称:蚯蚓与环境实验目的:了解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实验器材:蚯蚓、纸盒子、纸巾实验步骤:1、把蚯蚓放入一个里面涂成黑色,剪掉一端,在底部铺上纸的纸盒子中间,盖好盖子

43、,过几分钟观察,反复做几次;2、再放蚯蚓在一个两端铺上湿润和干燥的泥土的纸盒子中,过几分钟观察,反复做几次。实验现象:实验 1 蚯蚓都喜欢呆在黑暗的地方。2、实验 2 蚯蚓喜欢在潮湿的地方。实验结论:蚯蚓喜欢生活在黑暗潮湿的地方。4、实验名称:制作生态瓶实验目的:知道生物生态群落的概念。实验器材:建造生态瓶需要的材料实验步骤:按照书上的要求,做一个生态瓶,并观察。实验现象:生态瓶中的生物都存活。实验结论:生物在一定区域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会形成一个生态群落。5、实验名称:影子的观察实验目的: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实验器材:手电筒、木块实验步骤:按照书上的要求,做光和影子的实验。实验现象:不同位置

44、上照射,会产生不同长度物体的影子。实验结论:光源、遮挡物和屏,且遮挡物要在光源和屏之间是产生影子的必要条件。6、实验名称: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实验目的:了解物体的影子的变化是和太阳的变化有关。实验器材:筷子、木板、白纸、橡皮泥实验步骤:把纸粘在木板上,再把筷子用橡皮泥垂直固定在木板,并把它放在阳光下。实验现象:随着太阳光线的变化,筷子的影子也发生了距离、角度的变化。实验结论: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7、实验名称:照亮目标15实验目的:了解反射现象。实验器材:手电筒、书、镜子实验步骤:1、先用手电筒照射不同位置的书;2、把光线射在光滑的镜面上。

45、实验现象:1、不同位置的书上有不同的光线。2、射在镜面上,关线发射回去。实验结论:光碰到镜面的物体会改变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形成反射现象,反射光也是直线传播。8、实验名称:光的强弱与温度实验目的:了解光的强弱与温度是正比关系。实验器材:温度计、镜子实验步骤:分别用一面和多面镜子发射光;并用温度计来测量光的热度。实验现象:一面镜子反射的光的亮度弱,温度低;多面镜子发射的光的亮度高,温度高。实验结论: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9、实验名称:物体的颜色和阳光直射、斜射与吸热(2 个合)实验目的: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本领有关,物体与阳光垂直比倾斜吸热快实验器材:不同颜色的纸袋子、温度计实验步骤:1、

46、分别在不同颜色的纸张中,插入温度计进行观察;2、把 3 个黑色纸袋分别按地面水平、垂直、太阳光垂直放好,里面插入温度计。实验现象:深色的纸袋温度计比其他的高,与太阳光垂直的纸袋的温度比其他高。实验结论: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块,物体与阳光垂直比倾斜吸热快。10、实验名称:制作并检验简易的太阳能热水器(2 个合)实验目的:了解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光热转换器,具有节能、环保、安全的优点。实验器材:做“太阳能热水器”的材料实验步骤:1、先做个“太阳能热水器” ;2、装好 200 毫升的冷水放在阳光下,每 5 分钟观察。实验现象:水是慢慢的有点热。 实验结论:太阳能就是吸收了太阳的光,转换成热能散发出来

47、。11、实验名称:探索岩石变化的原因实验目的:了解风化的特点。实验器材:烧杯、镊子、酒精灯、塑料瓶、大小岩石实验步骤:1、点燃酒精灯,加热一小块岩石;2、把烧热的岩石立即放入水中,反复几次;3、把几块岩石放入有水的塑料瓶,使劲摇动。实验现象:1、将热岩石放入水中几次后,热岩石开裂,都出现了小块;2、摇动岩石后,岩石会出现破裂。实验结论:岩石在大气、水、生物等长期联合作用下会发生风化现象。12、实验名称:寻找土壤的成分实验目的:了解土壤是由哪些成分组成。实验器材:放大镜、土壤、烧杯实验步骤:1、用放大镜观察晾干的土壤。2、把土壤放进水中,并搅拌均匀后沉淀。实验现象:土壤里有沙砾、沙等其他颗粒;2

48、、土壤刚放进后,产生气泡,经过沉淀后,杯底聚集了很多的植物的残留物。实验结论:土壤包含岩石风化而成的大小不同颗粒(小石子、沙、黏土) 、动物、植物的残留物,以及腐殖质、水和空气。1613、实验名称:模拟雨如何影响土地实验目的:雨水和径流会把地表的泥土带走,使土地受到侵蚀。实验器材:土壤、塑料瓶和盒子、铲子实验步骤:按照书 55 页做实验。实验现象:土壤被水慢慢地冲刷下来。实验结论:侵蚀使地表的地形地貌发生改变14、实验名称:探索侵蚀的实验实验目的:了解土地被侵蚀的原因。实验器材:湿润、混有少量沙石的土、有植物生长的土、一侧有孔的长方形塑料水槽、报纸、塑料薄膜、小铲子、饮料瓶(瓶盖上分别扎大孔、

49、小孔) 、水、接水容器实验步骤:按照书 58 页做实验。实验现象:接水容器接住“径流 ”后发现有很多的土壤。实验结论:坡度的大小、有无植被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会影响土地被侵蚀的程度15、实验名称:模拟河流对土地的影响实验目的:了解河流对土地的侵蚀作用。实验器材:湿润、混有少量沙的土、长方形塑料水槽、报纸、塑料薄膜、小铲子、饮料瓶、尺子、水桶实验步骤:按照书 61 页做实验。实验现象:坡度高的地方水流速度快,缓坡的地方水流速度慢,有土沉积。实验结论:河流也是流水侵蚀土地而形成的,河流的侵蚀和沉积作用,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地形地貌。16、实验名称: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实验目的:了解小车运动的快慢与拉力成正比。实验器材:小车、绳子、钩码、秒表实验步骤:分别用绳子一头系在不同的钩码,一头系在小车上,松手,记录小车到终点的时间。实验现象:钩码越多,小车到终点的时间越快。实验结论: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17、实验名称:橡皮筋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的关系实验目的:了解弹力的作用。实验器材:小车、橡皮筋、细线实验步骤:1、将橡皮筋一端固定在车架上,一端固定在车轴上,并在车轴上进行转动橡皮筋;2、分别在不同的车上,橡皮筋缠绕的圈数不同;3、松开手,观察小车行驶了多少距离,用细线量出来。实验现象:橡皮筋缠绕的圈数多,小车行驶的远。实验结论:橡皮筋的弹力越大,作用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