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国际经济学_简答.doc

上传人:tangtianxu1 文档编号:2871860 上传时间:2018-09-2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经济学_简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国际经济学_简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国际经济学_简答.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国际经济学_简答.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国际经济学_简答.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4.如果两个部门的要素密度完全相同,那么要素禀赋差异还会引发国际贸易吗?(1)如果两个部门的要素密度完全相同,则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条直线(对应于机会成本不变) 。在这种情况下,要素禀赋差异导致两国生产可能性边界呈平行关系,所以封闭相对价格水平相同,将不会引发国际贸易。 (2)不过,国际贸易还可能存在,这时候的国际分工将有更多的偶然性质。6. 如果两国存在技术差异,那么贸易后两国要素价格是否均等,为什么? 答案:如果两国存在技术差异,那么贸易后两国要素价格将不均等。7.需求逆转是否会影响要素价格均等?为什么?答案:需求逆转导致两个国家相同产品的价格不一样,使得要素价格无法均等。8.如何根据罗伯津

2、斯基定理,来解释要素禀赋不同的两个国家生产可能性边界之间的差别?答案:罗伯津斯基定理是,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一要素的增加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部门的生产增加,而另一部门的生产则下降。如果两个国家的要素禀赋不一样,则某种要素多的国家,会生产更多密集使用该要素的产品,反之亦然。所以,两个国家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就出现了差别。9.如果一国的资本与劳动同时增加,那么在下列情况下,两种产品的生产以及该国的贸易条件如何变化?1)资本、劳动同比例增加;(2)资本增加的比例大于劳动增加的比例;(3)资本增加的比例小于劳动增加的比例。答案:(1)两种产品的产量同比例增加,贸易条件没有变化。(2)资本密集型产

3、品的生产增加更快,资本密集型产品的价格有下降的压力。(3)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增加更快,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价格有下降的压力。10.对小国来说,经济增长后福利如何变化?答:对于小国来说,经济增长以后,不对国际价格形成影响,其贸易条件不会变化,所以福利将上升。11.在战后几十年间,日本、韩国等东亚的一些国家或地区的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主要出口产品由初级产品到劳动密集型产品,再到资本密集型产品,试对此变化加以解释。答案:随着国际贸易的开展,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发挥了比较优势,促进了生产,提高了福利。随着资本的不断积累,日本、韩国等国家的比较优势由起初的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变成了资

4、本密集型产品的生产,所以贸易结构也就相应地发生了变化。12.试析外资流入对东道国贸易条件和比较优势的影响。答案:外资流入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东道国的要素禀赋,比如,使得原来资本相对稀缺的国家变成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当要素禀赋改变以后,东道国可以发挥新形成的比较优势进行国际贸易,提高福利水平。如果外资流入的东道国在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上增加特别多,以至于影响到国际价格,这将使得此国此种产品的出口价格有下降的压力,不利于贸易条件的维持和改善。1.发展中国家走工业化道路的原因 固守农业难以获得劳动生产率的持续增长。社会对农产品和工业品的需求变动程度是不同的。农产品的需求弹性较低,而工业品的较高,相对

5、于工业,农业市场潜力有限。农业部门难以形成垄断,不利于扩大生产,实现规模经营。基于上述三点理由,发展中国家要想发展经济,提高收入水平,赶超发达国家,必然要经历工业化阶段。6.什么是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它有几种主要形式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成员经济体通过达成某种协议而建立起来的经济合作组织,经济一体化由低到高可分为六种形式:1)优惠贸易安排 2)自由贸易区 3)关税同盟 4)共同市场5)经济联盟 6)完全的经济一体化各种区域经济一体化形式的特征?1、自由贸易区:成员间取消商品贸易的障碍;没有统一对外关税。2 关税同盟:成员国在相互取消贸易壁垒;设立共同对外关税。3、共同市场:成员国

6、实现商品、生产要素和服务的自由流动;建立了共同对外关税和非关税壁垒。4、经济同盟:在形成共同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协调它们之间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5、完全经济一体化:在实现了经济联盟目标的基础上,统一了货币,进一步实现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等方面的协调、乃至统一是经济一体化的最终阶段。试比较各种区域经济一体化形式之间的差异答:自由贸易区只在一体化组织参加者之间取消商品贸易的障碍,但成员经济体之间没有共同对外关税,成员国并不做权利的让渡;关税同盟成员国之间有共同的对外关税,实际上是将关税的制定权让渡给经济一体化组织;共同市场的建立需要成员国让渡多方面的权利,主要包括进口关税的制定

7、权,非关税壁垒,特别是技术标准的制定权,国内间接税率的调整权,干预资本流动权等等,这些权利的让渡表明,一国政府干预经济的权利在削弱,而经济一体化组织干预经济的权利在增强;经济联盟各成员国不仅让渡了建立共同市场所需让渡的权利,更重要的是成员国让渡了使用宏观经济政策干预本国经济运行的权利;完全的经济一体化的特点是,就其过程而言是逐步实现经济及其他方面制度的一体化,从结果上看,它是类似于一个国家的经济一体化组织。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经验与教训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一体化组织成功的原因: 各成员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较小; 各成员国对内部市场的依赖性的强;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一体化总是从市场一体化入手。 发展中国

8、家之间的经济一体化组织发展缓慢的原因: 成员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因而缺乏进行贸易合作的物质基础; 当区域经济的一体化没能给各国带来足够的市场规模时,一些成员国就需要在共同体以外寻找出路,由此造成一体化组织内部凝聚力的减弱;发达国家市场的吸引力导致一体化成员国的离心倾向。发展中国家之间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存在与发展需要具备的条件: 各成员国经济需要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一体化组织内部市场不断扩大和经济互补性的不断增强;一体化组织模式的选择要有助于各国经济的工业化。 发达与发展中国家间经济一体化组织的优势:发达国家可充分利用发展中成员国廉价的劳动力和商品的销售市场,提高国家竞争力。重新配置资源,将资

9、本投向能够最有效使用的地区;发展中国家可获得较有保证的劳动密集性产品的市场,同时在引进外资的竞争中,取得了一定的优势地位。相应地也创造了一系列产业部门的就业机会。顺便还可以获得比较先进的生产技术,从而有利于这些国家的工业化。 7.世界贸易组织的职能 执行世界贸易组织的各个协定;组织国际贸易谈判,并提供成员国进行贸易谈判的场所;解决成员国之间的贸易纠纷;指导各成员国制订对外贸易政策;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帮助和培训;与其他国际组织进行合作 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 非 歧 视 原 则 ; 贸 易 自 由 化 原 则 ; 可 预 见 原 则 ; 鼓 励 公 平 竞 争 原 则 ; 鼓 励 发 展 与

10、经 济 改 革 原 则 。“入 世 “对 中 国 经 济 发 展 的 意 义 : 有 利 于 中 国 经 济 进 一 步 融 入 国 际 经 济 大 潮 。 有 利 于 中 国 企 业 参 与 国 际 竞 争 , 逐 步 提 高 国 际 竞 争 力 ; 有 利 于 产 品 出 口关贸总协定的宗旨: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保证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巨大增长,扩大世界资源的充分利用,并以发展生产和交换为目的。期望通过达成互惠互利的贸易协议,促进进口关税和其他贸易障碍的大幅度削减,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关贸总协定的基本原则 自由贸易原则;非歧视原则;关税减让原则;一般禁止数量限制原则;公平贸易

11、原则;自我保护原则;透明度原则;磋商调解原则2.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通过发展本国的工业,实现用本国生产的产品逐步代替进口满足国内需求,以期节约外汇,积累经济发展所需资金的战略。(1) 进口替代战略的理论依据:普雷维什的“中心-外围 ”论某些国家的二元经济结构“二元经济”的一般特点: 1)比较先进的工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比其他部门高。2)工业部门的工资率明显地高于其他部门。 3)工业部门的资本报酬率相对较低。 4)工业部门的资本密集度高于其他部门,与其他发达国家的工业部门有相近的生产设备。 5)城市中的高工资与大量失业并存。(2) 进口替代工业化的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用国内生产的非耐用消费品代

12、替进口的同类产品;第二个阶段:用国内生产的耐用消费品、重工业产品和化工产品代替进口品。实施进口替代战略的国家的特点 ;国内市场比较大 ;国内拥有一定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劳动力供应 ;存在“二元经济” 配合进口替代战略实施的政策措施具体政策措施包括:A 进口关税和非关税壁垒;B 外汇管制;C 本币汇率高估。3.出口导向战略:发展中国家通过促进本国产品的出口,积累发展资金,发展经济的战略。 出口导向战略的理论基础:比较优势原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导向战略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的作用:发挥比较优势,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通过产业间关联效应,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有助于发展中国家逐步实现工业化。 有利于创

13、造较多的就业机会。刺激消费,使某些工业部门实现适度的经济规模实施出口导向战略的国家的特点 经济体内部市场相对比较狭小;劳动力比较便宜;经济体内自然资源比较稀缺。出口导向战略的贸易政策措施较低的进口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广泛使用出口补贴或其他出口鼓励措施;通过货币贬值促进出口;放松外汇管制。 出口导向战略的实施效果:从总的情况看,实行出口导向战略的国家在实现本国经济发展上是比较成功的。局限性:初级产品贸易条件有可能恶化;经济发达国家对进口产品的需求波动可能给发展中国家制成品和原材料的出口造成冲击;发达国家贸易保护政策的实施,可能切断发展中国家借助国外市场或需求带动本国经济发展的渠道;如果发展中国家选

14、择相同的商品出口,势必造成恶性竞争发展中国家要从贸易保护走向贸易自由化,需要做的工作:1)取消商品进口的数量限制(2)改革关税制度: A 降低进口关税的总水平;B 缩小不同商品间关税率的差异幅度。 (3)为减缓自由化带来的冲击,应辅以鼓励出口、限制进口的政策措施。1.发达国家的贸易政策有什么特点?答:发达国家的贸易政策以促进就业和保持经济稳定与发展等等宏观指标的达成为目标,运用比较灵活,能够在不同的条件下选择不同的贸易政策,并实施。其自由贸易政策、保护贸易政策等各有特色。2.发达国家在什么情况下一般会采取贸易保护政策?试举例说明。答案:国内经济低弥,寄希望于通过外部经济情况的改善来改善国内经济

15、,或者起码保护本国市场不被其它国家的企业占领。4.实践中战略性贸易政策在发达国家取得了哪些成功?这种政策对发展中国家是否适用?答案:发展中国家从自己的条件出发,也可以借鉴和使用战略性贸易政策。3.进口替代战略与出口导向战略各有什么优缺点?答案:(一)进口替代:其主要方法是利用高额关税和数量措施来限制基本消费品的进口,同时利用高估汇率鼓励工业所需原材料和技术设备的进口,达到扶持本国新兴工业发展的目的,实现基本消费品的进口替代。 (1) 优点:奠定一国初步工业基础;发挥本国资源等方面优势;保证把外汇用在最关键地方。 (2) 缺点:阻碍出口发展,导致国际收支恶化;忽视非进口替代部门的发展;排斥竞争,

16、降低经济整体效率。 (二) 出口导向:其主要特征是逐步向均衡汇率靠拢,有的还实行低估汇率,鼓励出口;取消数量限制措施。 (1) 优点:有利于比较利益的获得;引进竞争机制;促进出口发展;适应国际贸易规范。 (2) 缺点:易出现外汇收支不平衡;对外依赖性较大。4.为什么发展中国家在贸易自由化的初期往往采取货币贬值的汇率政策?答案:贸易自由化必须建立在扩大出口的基础上。因为随着本国市场的逐步开放,必然有大量的商品流入本国市场,如果在进口不断增加的同时,没有出口的增加,进口国为支付进口所需要的资金差额会不断增加,造成入不付出。在此情况下,该国政府不得不限制进口,从而断送贸易自由化的连续性。另一方面,商

17、品的大量进口可能挤垮国内竞争力比较弱的企业或产业,结果失业人数可能增加,当这些失业人口不能被出口行业的扩展所吸收时,退回到保护贸易的呼声或社会压力就会增高。为了使贸易自由化能够成为一个持久的政策选择,政府应该在实施贸易自由化的过程中尽可能减缓自由化带来的冲击,因此在实行贸易自由化的过程中,要配合一些其他的鼓励出口、限制进口的政策措施。在这种措施中,最简便的是本国货币对外贬值。5.如何理解开放的地区主义?你认为其前景如何?答案:开放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一种新型的区域经济合作形式。所谓开放性是指,成员间的所有优惠性的措施或安排,也适用于非成员成员经济体。这一点与传统的区域一体化组织的排他性有本质上的

18、差异。这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典型形式是亚洲与太平洋地区经济合作组织。在不断提高合作层次与内容的基础上,开放的地区主义有很大前途跨国公司的优势主要来自: 对某种技术的垄断; 产业组织形式的寡占特点;企业家才能或管理能力的“过剩”;获取廉价的原材料和资金的渠道。市场交易内部化途径:在国内生产,将这种优势凝结在商品中并以出口的方式进入国外市场;通过向国外独立企业发放许可证的方式将其技术优势(包括其他以无形资产形式存在的特殊优势)有偿转让出去;通过直接投资到国外设分支企业,在当地生产并就地销售,把它拥有的优势就地市场化。跨国公司选择上述最后一种方式而不是前两种的原因,为什么不选择出口的方式进入国外市场?

19、商品市场、要素市场的不完全造成了各区位间成本水平的差异,这些方面市场失灵连同运输成本等因素一起,对解释企业进行直接投资,选择成本较低的区位进行生产有重要意义。为什么不选择向国外企业发放许可证?无形资产某种程度上都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从社会的观点看来,有效地配置这种资源的条件是根据其边际成本定价,那么这种无形资产的价格就该为零或接近于零。这样便会出现两种情况:要么这种无形资产没有人愿意提供,要么订价不合乎效率原则。 无形资产的订价受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困绕。这种无形资产的交易或者难以成交、或者要付出较高的交易成本。在交易成本过高的情况下,无形资产的持有人便倾向于自己使用这种资产来实现其价值。不确

20、定性的存在也使上述的不对称现象难以克服。为什么会有市场交易内部化?市场不完全性导致许多交易无法通过外部市场达成,或即使达成也要承担较高的交易成本。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企业作为一种组织便具备了一定意义上替代市场的功能。凡是企业内部组织交易的成本低于市场的交易成本时,企业便获得了扩张的动力,这种扩张过程跨越国界便产生跨国企业。而企业创造其内部“市场”的过程,便是所谓的内部化过程。 一个企业从事国际生产的水平和结构取决于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下列四个条件:企业必须具有其他国家的企业所不具备的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特殊优势。企业内部转移和使用所有权优势必须比通过外部市场转移这种优势更有利可图,这叫企业的内部化优势

21、。 只有当国外的区位优势同企业的所有权优势相结合才能够同时提高这两类优势的生产力。当一个企业所面临的所有权、区位及内部化优势给定时,国际生产只有当其与企业的长期管理战略相一致时才会发生。为什么说体现在企业所有权优势中的核心资产具有“公共物品”的特点?它对交易方式产生了什么影响?答案:体现在企业所有权优势中的核心资产很多都是无形资产,它们在某种程度上都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一旦某个地方发明并应用了一种新“主意” (或知识) ,那么在另一个地方使用它的边际成本很低甚至为零,并且也并不减少原产地所能使用的这种“主意”的数量。从社会的观点看来,有效地配置这种资源的条件是根据其边际成本定价,那么这种无

22、形资产的价格就该为零或接近于零。这样便会出现两种情况:要么这种无形资产没有人愿意提供,要么订价不合乎效率原则。某些核心资产的“公共物品 ”特点使得转移这种技术的最好办法是两个企业合而为一,共同分享这项技术。换言之,在一个企业内部转移和使用这种无形资产,比通过外部市场来解决这一问题要更有效率。显然,把这一逻辑再引伸一步,如果上述交易涉及的是两个不同国家的企业,那么最有效的解决办法便是采取直接投资的方式而不是发放许可证的办法来完成这一无形资产的转移。2.根据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不同方式,讨论发展中东道国在利用外资时应注意的问题。答案:从利用外资的角度讲,贸易壁垒或者营销成本的增加会促进外资的流入;东

23、道国劳动、资本和其他常规要素的总成本,以及用直接投资方式进入国外市场的附加成本都比较低,会促进外资的流入;企业特有优势的流失所造成的损失预期越高,越有利于促进外资的流入。发展中国家可以从这几方面努力,促进外资的流入。3.信息不对称现象对企业的决策过程会产生哪些影响?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可以用同一原理加以说明?答案:在信息不对称严重的情况下,无形资产的交易或者难以成交、或者要付出较高的交易成本。在交易成本过高的情况下,无形资产的持有人便倾向于自己使用这种资产来实现其价值。3.跨国公司对外扩张的动态过程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有哪些异同?答案:跨国公司对外扩张的动态过程与产品的生命周期是相辅相成的。不

24、过,前者是外国直接投资理论,后者是有关于产品的理论。4.为什么研究与开发能力强的企业更具有跨国经营的动机?答案:具有大规模研究与开发能力且能连续推出创新成果的企业,比那些研究与开发能力较低偶而有创新成果的企业具有更强的内部化的动机。因为对于前者来说,研究与开发工作的高产率决定了对外出售其成果的较高频率,这意味着它通过外部市场实现这种交易要承担较高的交易成本。此判断与实际经济生活中对外直接投资与研究开发正相关的事实相吻合,一般说来,具有大规模研究与开发实力的企业更多地采用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在企业内部转移和使用这种无形资产,而研究与开发实力较低的企业则更倾向于发放许可证的方式来实现这种无形资产的价

25、值。5.跨国公司的国际生产方式对收入分配会产生何种影响?答案:跨国公司的国际生产方式对于东道国来讲,有利于促进就业和劳动力收入的增加,不利于投资母国劳动力收入的增加。跨国公司的国际生产方式有利于提高投资母国资本的回报。6.结合经济全球化的现实趋势讨论跨国公司对世界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答案:跨国公司对世界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作出了贡献,同时,跨国公司也是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力量之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跨国公司对世界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将进一步增加。7.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积极引进外资,请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引进外资的重要意义。1)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财政收入增加。2)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

26、级。3)推动了我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 4)提升我国产业的技术水平 5)增加就业总量 6)推动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4、试述赫克谢尔-俄林模型的命题。答:述赫克谢尔-俄林模型认为 1)参与国际贸易的国家具有不同的要素禀赋,每个国家以自己相对丰富的生产要素从事商品的专业化生产和国际交换,就会处于有利的地位,因此在国际贸易中,一国总是出口那些以自己相对丰富的要素生产的产品,而进口的则是那些需要用本国相对稀缺的要素生产的产品。2)如果两个国家生产要素存量的比例不一样,即使两国相同生产要素的生产率完全一样,也会产生生产成本的差异,从而使两国发生贸易关系。3)国际间商品交换的结果,往往是使各个国家

27、之间的要素报酬差异减小,出现要素价格均等化趋势。7、简述人力资本说的内容。答:(1)所谓人力资本是资本和劳动力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生产要素。人们通过对劳动力进行投资,可以提高原有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从而对一个国家参加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产生作用和影响。(2)该学说认为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同样重要,一个国家应该重视人力资本投资,才能取得好的投资收益,产生新的比较优势。该理论否认了 H-O 学说的劳动力同质性假说。9、简要列举几种评价里昂惕夫反论的观点。答:(1)里昂惕夫对于反论的解释:里昂惕夫本人认为,美国对外贸易结构出现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原因在于美国的劳动

28、者具有比其他国家劳动者具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2)要素密集度逆转观点的解释。某种商品在资本相对丰富的国家属于资本密集型产品,而在劳动力相对丰富的国家则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如小麦在非洲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在美国则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因此,同样产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还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并没有绝对界限。(3)资本密集型产品的需求偏好相似理论。随经济的发展,不仅供给对国际贸易格局有影响,人们需求因素对国际贸易也有重要影响。(4)另外,还有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关税结构说和自然资源稀缺理论等等。30、试分析一国对内、对外经济目标之间的关系。答:就一个国家来说,宏观经济目标可以分为两大类,即一个国家的国内经济目标和对

29、外经济目标,一个国家为了使自己的经济能够平稳运转,就必须同时实现国内的经济均衡和对外的经济均衡。经济的对内均衡,主要是指国内的总供给等于总需求,实现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稳定的经济增长;经济的对外均衡则是指一国与外部经济体之间的经济流入量和流出量相等,国际收支处于平衡状态。这时,经济处于一种良性的稳定增长过程。32、简述一国经济开放的必要性和需要注意的问题。答:对外开放与国际分工紧密相连,它意味着生产力、技术、资本和管理经验的跨国流动,同时也是市场的转移和市场份额的变化。对外开放造成的资本资源、劳动力资源的流动还意味着这些资源在国际间获得了更加合理的配置,它会突破一国之内限制经济发展的某些因素,

30、使得经济结构更加合理,从而节约社会劳动,提高劳动生产力,促进经济的发展。比如东亚地区通过引进资本和技术,经济获得了高速发展,但是资本输出国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产业空心化”现象,而资本引进国因为在利用外资过程中也出现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 1997 年在该地区发生的金融和经济危机。简述要素禀赋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并说明两者的主要区别?比较优势理论的内容:由于两国劳动生产率之间存在相对差异,各国只生产比较优势产品,通过自由交换,参与交换的各个国家都获利要素禀赋理论的内容:两国要素禀赋的相对差异是两国进行贸易的基础。一国生产并出口自己相对丰富要素密集型产品,而进口本国相对稀缺要素密集

31、型产品。贸易使双方获利。区别:1、假定条件不同:绝对差异论的假定条件是全世界只有两国,都能生产两种产品,一国在一样产品上的生产率高于另一国,另一国在另一产品上的生产率高于此国;而比较优势理论则是一国两件产品的劳动生产率都高于另一国,在此基础上两种理论对国际分工进行解释。2、比较内容与方法不同:绝对差异论比较是直接在二者中选出谁好谁劣,而比较优势理论则是“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 ”3、适用范围不同:绝对差异论只能说明各国分别在某一种或某几中产品的生产上,劳动生产率高于其他国家,分工得以形成,而比较优势理论还可以解释当一国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上劳动生产率都高于他国时国际贸易得以成立的原因,即

32、考虑到相对技术优势,但同时这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因为这种理论在假定时只考虑生产力的投入,并认为劳动力的转移劳动生产率不变,以及从静态角度考虑国际分工。4、有绝对优势一定有比较优势,有比较优势不一定有绝对优势。绝对优势是同一产品一国对另一国的优势,是内生的,而比较优势理论是同一国一产品对另一种产品的优势,是外生性试比较产品生命周那么期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的异同?相同点:两个理论都强调生产方面的优势,即从供给角度讨论国际贸易不同点:1、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对市场机构没有要求,而要素禀赋理论则要求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而且规模收益不变。2、产品生命周期是一个动态理论,从技术变化的角度,探讨了比较优势的动态理论

33、,而要素禀赋理论是一个静态理论。3、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包含了要素禀赋理论什么叫悲惨的增长?它的发生需要什么条件?(1)悲惨的增长是指这样一种情况,即在国际贸易中由于国际比价或贸易条件的恶化,当一国生产要素增加使产品出口增加时,该国的出口收入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增少了。(2)悲惨的增长的发生条件是:a:增加的生产要素是用于生产偏向出口的产品的。b:国外市场对该产品的需求缺乏弹性或无弹性。c:该国在该产品的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定份额,从而其供应量的增长会影响到产品的市场价格。试述 H-O 模型的主要内容并予以评价。(1)基本内容:资本丰富的国家(A)在资本密集型产品( X)上相对供给能力较强,劳动丰富的国

34、家(B )则在劳动密集型产品(Y)上相对供给能力较强。根据比较优势原则,一国出口密集使用其丰富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 要素的自然禀赋要素供给要素的相对富饶程度要素相对价格生产成本差异商品价格差异贸易的发生(2)评价:贡献:从一国经济资源优势解释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从实际优势出发决定贸易模式;从贸易对经济的影响分析贸易的作用。局限性:禀赋并非贸易发生的充分条件;对需求因素未予以充分考虑,影响了理论对实际情况的分析;过分强调静态结果,排除了技术进步及实际存在的情况,影响了理论的适用性。40、试简述要素密集度逆转的情况并举例说明之。答:该观点认为,某种商品在资本丰富的国家属于资本

35、密集型产品,而在劳动力相对丰富的国家则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如小麦在非洲是劳动密集生产过程的产品,而在美国则是资本密集型的产品,也就是大机器和高效化肥的生产产品。所以,同一种产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还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国外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产品,也有可能在国内属于资本密集型产品。要素禀赋:指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与其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绝对数量无关。如果一国的要素禀赋(K/L)大于他国,则称该国为资本(相对)丰富或劳动(相对)稀缺的国家;反过来,他国则为劳动丰富或资本稀缺的国家。要素密集度:指生产某种产品所投入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是一个相对概念,与生产

36、要素的绝对投入量无关。要素价格均等化:指国际贸易通过商品价格的均等化,会导致要素价格的均等化,从而在世界范围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同时由于要素价格的变动,国际贸易会影响一国收入分配格局,即相对丰富要素的所有者会从国际贸易中获利,而相对稀缺要素的所有者会因贸易而受损。人力资本:是资本与劳动力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生产要素,人们通过对劳动力进行投资(如进行教育、职业培训、保健等) ,可以提高原有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劳动生产率得到提升,从而对一个国家参加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产生作用与影响。需求逆转:即当某一国对于某一商品享有生产上的比较优势,但因其国民在消费上又特别地偏好该商品时,将会使得原来依据 H-O

37、 定理所决定的进口方向发生改变。罗伯津斯基定理: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一要素的增加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的部门的生产的增加,而另一部门的生产则会下降。里昂惕夫之谜:按照 H-O 理论模型,资本丰裕的国家应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而经里昂惕夫研究美国 1947 年进出口情况得出结论,美国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这一结果与 H-O 理论恰恰相反,故称为“里昂惕夫之谜” 。悲惨增长: 如果转移至他国的那部分利益超出了增长利益,那么总的福利效果为负,此国的福利水平将低于增长前,称为“悲惨增长” 。斯托珀-萨缪尔森定理:某一商品相对价格的上升,将导致该商品密集使用的

38、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提高,而另一种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则下降。S-S 定理的引申:国际贸易会提高该国丰富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降低稀缺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要素密度逆转:在某些要素价格条件下,X 是资本密集型产品, Y 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但是在另外一些要素价格下,X 变成劳动密集型产品,Y 变成资本密集型产品,这种现象被称为“要素密度逆转” 。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经济体通过达成某种协议所建立起来的经济合作组织。贸易创造:成员国之间相互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所带来的贸易规模的扩大。贸易转移:建立关税同盟之后成员国之间的相互贸易代替了成员国与非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从而造成贸易

39、方向的转移。自由贸易区: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行政上独立的经济体之间通过达成协议,相互取消进口关税和与关税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措施,而形成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共同市场:是指个成员国之间不仅实现了自由贸易,建立了共同对外关税,而且还实现了服务、资本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经济联盟:是指不但成员国之间废除贸易壁垒,统一对外贸易政策,允许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而且在协调的基础上,各成员国采取统一的经济政策。完全的经济一体化:是指成员国在实现了经济联盟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等方面的协调,乃至统一的经济一体化形式。关税同盟: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一种形式,指在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上,

40、所有成员统一对非成员国的进口关税或其他贸易政策措施。马歇尔勒纳条件:国际收支调整的弹性分析法认为,货币贬值可以提高外国商品相对国内商品的价格,但贬值能否改善贸易收支取决于国际贸易中进出口商品的供求弹性。在各国国内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或在进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区域无穷大的前提下) ,当一国的出口需求弹性和进口需求弹性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x+m1 时,贬值可以起到改善贸易收支的作用。外汇:是指以外币表示的、可用于进行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汇率:是以一国货币表示的另一国货币的价格,或把一国货币折算成另一国货币的比率。外汇市场:是进行外汇买卖的交易场所或网络,是外汇供给者、外汇需求者以及买卖外汇的中介机构

41、所构成的买卖外汇的交易系统。外汇管制:是指一国政府为了防止资金外流或流入,改善本国的国际收支和稳定本国货币汇率,对外汇买卖和国际结算所采取的限制性措施汇率制度:是指一个国家的货币当局对本国货币汇率变动的基本方式所作出的规定。按照汇率变动幅度的大小,汇率制度可分为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套利:在两种货币资金短期利率出现差异的情况下,将资金从低利率货币兑换成高利率货币,以赚取利差的外汇交易行为。套期保值:卖出或买入金额相等于一笔外汇资产或负债的外汇,使这笔外币资产或负债以本币表示的价值避免遭受汇率变动的影响。外汇经纪人:是指外汇交易双方介绍交易以获得佣金的中间商人。外汇投机:是指根据对外汇变动的预

42、期有意保持某种外汇的多头或空头。外汇银行:是指经过本国中央银行批准,可以经营外汇业务的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关键货币:是指本国在国际收支中使用最多、外汇储备中所占比例最大,同时又是可自由兑换、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货币。多头:外汇债权大于外汇债务。空头:外汇债权小于外汇债务。零头寸:外汇债权等于外汇债务。多头和空头成为头寸暴露。内部价格比率:是指一国的不可贸易品价格与可贸易品价格的比率。汇率超调:在货币供应量发生改变的情况下,由于资产市场的调整速度快于商品市场,因此出现汇率的波动大于价格波动的现象利率平价:指所有可自由兑换货币的预期回报率相等时外汇市场所达到的均衡条件。铸币平价:在金铸币本位制

43、度下,黄金被用来规定货币能代表的价值,各国均规定了每一金铸币单位包含的黄金重量和成色,即含金量。两国货币间的比价要用其各自所含的含金量来折算,两种货币的含金量之比称为铸币平价。铸币平价是金铸币本位制度下决定两国货币汇率的基础。购买力平价:指两种货币之间的汇率决定于它们单位货币购买力之间的比例。绝对购买力平价:指出两国货币的均衡汇率等于两个国家的价格比率,说明某一时点上汇率决定的基础。相对购买力平价:指出汇率的变动等于两国价格指数的变动差,说明了某一段时间里汇率变动的原因。黄金输送点:包括黄金输入点和黄金输出点,是黄金输入、输出的价格上限和下限,它限制着一个国家货币对外汇率的波动幅度。国际收支:

44、是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国居民与世界其他国家居民之间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的主要目的是使政府当局了解本国的国际债权债务地位,从而为制定货币政策提供信息。1.在古典贸易模型中,假设 A 国有 120 名劳动力,B 国有 50 名劳动力,如果生产棉花的话,A 国的人均产量是 2 吨,B 国也是 2 吨;要是生产大米的话,A 国的人均产量是 10 吨,B 国则是 16 吨。画出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并分析两国中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绝对优势?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比较优势?2.下表列出了加拿大和中国生产 1 单位计算机和 1 单位小麦所需的劳动时间。假定生产计算机和小麦都只用劳动

45、,加拿大的总劳动为 600 小时,中国总劳动为 800 小时。计算机 小麦中国 100 小时 4 小时加拿大 60 小时 3 小时(1)计算不发生贸易时各国生产计算机的机会成本。(2)哪个国家具有生产计算机的比较优势?哪个国家具有生产小麦的比较优势?(3)如果给定世界价格是 1 单位计算机交换 22 单位的小麦,加拿大参与贸易可以从每单位的进口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中国可以从每单位进口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如果给定世界价格是 1 单位计算机交换 24 单位的小麦,加拿大和中国分别可以从进口每单位的货物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4)在自由贸易的情况下,各国应生产什么产品,数量是多少?整个世界的福利水平是

46、提高还是降低了?试用图分析。 (以效用水平来衡量福利水平)(1)中国生产计算机的机会成本为 100/4=25,加拿大为 60/3=20(2)因为加拿大生产计算机的机会成本比中国低,所以加拿大具有生产者计算机的比较优势,中国就具有生产小麦的比较优势。如果各国按照比较优势生产和出口,加拿大进口小麦出口计算机,中国进口计算机出口小麦。(3)加拿大进口一单位小麦需要出口 1/22 单位计算机,折合成劳动时间来算,生产一单位小麦本国要用 3 小时,但生产 1/22 单位计算机本国要用60/22 小时劳动,所以加拿大进口一单位小麦相当于用 60/22 小时的劳动换回本国 3 小时生产的产品,节省了 3-6

47、0/22=3/11 小时的劳动时间。中国进口一单位计算机需要出口 22 单位小麦,相当于用 22*4=88 小时的劳动换回本国需用 100 小时生产的产品,节省了 100-88=12 小时的劳动时间。如果世界价格是 1 单位计算机交换 24 单位的小麦,则相当于用 60/24 小时的劳动换回本国 3 小时生产的产品,节省了 3-60/24=1/2 小时的劳动时间。中国进口一单位计算机需要出口 24 单位小麦,相当于用 24*4=96 小时的劳动换回本国需用 100 小时生产的产品,节省了 100-96=4 小时的劳动时间。(4)在自由贸易的情况下,加拿大应专业生产计算机,数量为 600/60=

48、10单位;中国应专业生产小麦,数量为 800/4=200 单位。200小麦计算机810U10U11U20U21A 国 棉花大米240100800 1200B 国 思路:B 国由于每人能生产 16 吨大米,而 A 国每人仅生产 10 吨大米,所以 B 国具有生产大米的绝对优势。从两国生产可能性曲线看出 A 国生产大米的机会成本为 0.2,而 B国为 0.125,所以 B 国生产大米的机会成本或相对成本低于 A 国,B国生产大米具有比较优势。中国的福利水平从 U01上升到U11,加拿大的福利水平从 U02上升到 U12,整个世界的福利水平上升了。3假设在自给自足条件下,中国的汽车价格是 20 万/

49、辆,需求量为 100 万辆。中美两国进行汽车贸易,国际市场价格为 15 万/辆,中国自己生产 60万辆,从美国进口 60 万辆。中国的消费者是获得收益还是受到损失?生产者呢?总福利增加了吗?请用图和数值说明。4假设大米是劳动密集型产品,钢铁是资本密集型产品。没有贸易发生以前,英国的大米/钢铁相对价格为 4,菲律宾的大米/钢铁的相对价格为0.5。假设两国自由贸易的结果使大米/钢铁相对价格变成 2,请用社会无差异曲线说明贸易发生后两国福利的改变,并标出各国的贸易三角。思路:英国出口钢铁进口大米,贸易使英国能更加集中生产钢铁,然后用AE 单位钢铁与菲律宾交换 BE 单位大米,福利水平提高了 U1-U0。同样菲律宾把一部分资源从钢铁部门转到大米生产部门,再将多余的大米 BE与英国交换钢铁 AE,福利水平也得到提高 U1-U05.在 HO 模型中,假设在没有贸易的情况下,中国大米的国内市场价格是每吨 100 美元,而国际市场上的大米价格是每吨 120 美元。在允许自由出口的情况下,中国的大米价格会出现什么趋势?如果中国以国际市场价格思路:中国的消费者从价格的下降中获益,生产者受损。社会总福利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财会 > 经济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