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书香启智育桃李,涵养成习筑品格书香校园事迹材料渑池县曹端小学2014 年 11 月 4 日书香启智育桃李,涵养成习筑品格渑池县曹端小学 近几年来,我校始终秉承“内儒外雅” 的办 学理念,以“书香启智,涵养成习” 为宗旨,大力开展 “快乐阅读,伴我成 长”的主题活动,构建“诵读 讲 演写展” 六位一体的 “快乐阅读”活动模式。“ 诵”古诗词、国学 经典、儿歌童谣,短语名言,美文佳作。“读” 各级每学期推荐的课外阅读书籍。“讲” 读书中自己喜 欢的故事及精彩片段。“演” 适合孩子们表演的 课本剧、故事剧。 “写”读书笔记、 读书心得、习作片段、文学创作、办读书手抄报等。“展 ”读书活动中的呈现的亮
2、点工程,以点带面,辐射全局,激发读书热情热情。让学生与书为友,和书作伴,使读书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生活,成为一种需求,构建书香校园,培养知书达礼、人格健全、思维活泼、素质全面的阳光少年,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自 2011 年以来先后曾两次荣获全国“读书育人特色学校” ,第二批 “省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 ”,“省学校文化建设百佳学校” ,“省青少年素 质教育手抄报优秀 组织奖”,县级“庆六一亲子读经典教子有方好家长”征文活动优 秀组织奖。现就我校创建“ 书香校园”活 动开展情况 总结如下:一、营造读书活动氛围,激发快乐阅读兴趣。(1)通过升旗仪式、宣传栏、黑板报、校园文化建设多渠道宣传努力
3、创设浓厚的读书氛围,为各班活动开展情况搭建展示的舞台。(2)利用校园广播、班级黑板报、学校橱窗等宣传阵地开展经典篇目的赏析, “读书方法” 指导, 传播相关知识,掌握读书技巧,促进学生更自觉地诵读经典,快乐阅读。(3)学校在校园网开辟“读书俱乐部” 栏目,记录师生读书心路历程,鼓励教师建立自己的博客。各位教师把学生在读书,活学活用中出现的闪光点及时记录,树立典型,辐射全体学生。二、挖掘读书资源,促进读书习惯养成。我校读书活动,时时有目标,人人有任务,阶段有考核,着眼于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形成人人读书,终身学习的目标,多元化、多渠道挖掘资源,开展“快乐阅读 ”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效
4、果。(1) 开办班级图书角,丰富读书资源。我们学校开辟了学校阅览室班级图书角家庭小书橱三级书库,丰富图书资源,扩大学生读书范围。学校每一年均为阅览室增添数千册图书;在班级中倡议同学们参与“ 献上一本 书,看上百本书” 的活 动,在阅读的同时培养了学生互助分享的意识和管理能力。(2)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开设国学指导课,利用晨诵 20 分钟,开展师生共诵,帮助学生开启智慧,拓宽视野,培养高尚人格,奠定扎实国学基础,让智慧点亮人生,经典浸润童年,打好人生底色。(3)开发了校本教材,创办校报和文学社。该教材根据儒家文化思想,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结合现代基础教育特点和需要,确立
5、“ 礼仪 、仁 爱、诚信、智慧、廉洁、和谐 ”六个主题,层层递进,逐步深入,引导学生自幼从修身养性做起,让良好的涵养、雅正的品行成为一种习惯,既促进了书香校园建设,又使德育有了很好的载体。2011 年起,我们还创办了校报荷香苑,为师生提供了一个展现自己学习生活中感悟的舞台。2003 年起,成立了绿芽文学社,为有写作兴趣的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4)倡导亲子共赏,构建书香家庭。我校每次放假之前,都在致给家长一封信中推荐适合孩子阅读的图书,并提出我与父母同读共赏一个亲情故事活动,还进行父母与子女同读、同感悟、共交流。三、开展丰富 读书活动,彰显读书活动特色。(1)读书成果展评。通过评比展示优秀手抄报
6、、推荐好书表格,读书笔记等评选“阅读之星 ”、“读书标兵”等, 让学生享受读书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和荣誉。 (2)读书交流会。每月各班组织一次“书香校园 ”的读书交流班队会活动,由同学交流读书心得、读书故事,课本剧表演等。并评选“ 书香班级”,大大激励了广大师生的读书热 情。(3)开展各类竞赛。以“传统节日” 为契机,学校 举行大型读书竞赛活动:“ 学雷 锋故事, 讲雷锋故事” 比赛,端午 节传统美文诵读比赛,庆“六一” 经典诵读师生展示活 动等,让学生在 读书与竞赛中,享受读书成果,收获更多的知识和智慧。 (4)参加征文活动。每学期,积极参加省市县举行的“读书评刊” 征文活动, “亲 子阅读”征文比 赛, “经典诵读” 征文比赛等,学生参与面广,获奖面大,收到家长和社会的好评。使同学们从活动中真正地把书籍视为良师益友,体味到了“开卷有益” 的真 谛。阅读是一项长期有效、文明、健康的教育工程,只有海量的 阅读才会有博发的机会。书香启智育桃李花开,涵养成习筑品行合一,我们将在“快 乐阅读” 的大道上分享 读书的乐 趣,感受书籍的魅力,提升文化的素养的同时将读书教育工程持续的、有效的开展下去,让校园的书香永远飘荡在希望的原野,不断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