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附件三自主设置目录内二级学科论证方案学位授予单位名称:湖南农业大学 学位授予单位代码: 10537二级学科名称 教育学原理 二级学科代码 040101所属一级学科代 码 名 称 学位授权级别0401 教育学 博士 硕士 接受质询联系电话0731-84673728接受质询电子邮箱注:1.请填写相关项目,并在相应的“”划“”;2.各单位自主设置目录内二级学科可参照本提纲进行论证;3.本方案将上网公示。2011 年 4 月 20 日1一、该学科基本情况(一)学科内涵教育学原理,原称“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教育学中的基本理论问题,探求教育的一般原理和规律。它为教育理论的发展和教育改革提供综合性的研究成
2、果。 教育学原理是教育学中的基础学科,为其他二级学科提供理论观点和思想方法,为研究各级各类教育提供理论基础。教育学原理也从其他二级学科吸取养料。一般来说,教育学原理学科研究的主要问题包括如下几个方面: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目的、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内容、教学、教育制度、教育的本质、教师、课程、学校、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的概念、教育形态、学生、教育评价等。我们可以把它们归结为七个“理论原题”:教育的本质,教育的起源,教育的功能,教育的目的,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教育规律。近几年,教育学原理研究主要围绕三大问题展开:一是对“教育”本身的研究,包括基础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教育制度和教育
3、政策;二是对“教育理论或学科”的研究,属于元研究层面,其构成涵盖了教育研究的反思、重建与创新,教育理论研究的走向,教育研究中的思维方式、学科意识与生命意识,教育研究的原创新,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教育研究中的语言、学派意识等方面;三是关于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论”和“教师研究”上。(二)国内外设置该学科的状况和发展情况在国际,教育学原理是由普通教育学分化而来的。1632 年,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出版标志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一般认为,中外历史上第一本教育学专著是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于 1806 年出版的从教育目的引出的普通教育学,1936 年中国的尚仲衣把它译成中文时称其为普通教育学。赫尔巴
4、特可以说是关注教育学的学科化问题并力图推动教育学科学化的第一人。赫尔巴特致力于使教育学反映由教育活动自身的过程和内容中抽象出的普遍理论,这种普遍化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构筑理论体系的努力。从 19 世纪到20 世纪中叶,教育学学科迅速发展,教育学的各个二级学科相继形成。教育学作为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随着其自身研究的深入和整个教育科学研究的发展,其自身内容的构成越来越丰富和充实,并逐渐形成了问题相对集中、2彼此既相对区别又密切联系的内容构成,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教育学内容结构:教育学原理、教学论、德育论和学校管理学。到目前,把教育学作为独立学科培养人尚不多见,一般都是包含在哲学
5、学科之下,所培养的研究生授予哲学学位,更不说“教育学原理”学科的独立存在。在我国,教育学原理的学科地位得到国务院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和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GBT13745-92)双重肯定。1997 年的学科专业目录,教育学科专业为 10 个:教育学原理(包括教育学原理、德育原理、教育科学研究法)、课程与教学论(包括教学论和学科教学论)、教育史(包括中国教育史和外国教育史)、比较教育学、学前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成人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特殊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在国家标准中则将教育学划分为 19 个二级学科:教育史(包括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等)、教育学原理、教学论
6、、德育原理、教育社会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经济学、教育统计学、教育管理学、比较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军事教育学、学前教育学、普通教育学(包括初等教育学、中等教育学等)、高等教育学、成人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特殊教育学、教育学其他学科。从实践来看,国内教育学原理学科主要集中在师范院校,最著名的是华东师大,北师大,南京师大,西南大学,东北师大等,也就是说大凡有教育学的都设有该学科,但研究方向各有侧重,各具特设,如华东师大偏重基础教育,北师大偏重教育哲学,东北师大偏重元理论等。(三)该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序号 研究方向 名称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1 教育基本理论 研究内容:研究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探求
7、教育的一般原理。研究范围包括教育一般理论,教育社会学,教育研究方法,教育评论学,教育政治学等等。特色:理性分析各种教育事实与理论,基 础研究偏重职业教育基本理 论。意义:为其它二级学科提供理论基础。 2 课程与教学论 研究内容:课程与教学的一般原理。研究 专业建设, 课程设 置,精品课程、3校本课程及特色课程建设,教学的原 则、 方法与技术,教学实施的有效性、科学性、时效性,特色:偏重教科书研究、教学法研究。意义:指导职业学校课程设置、校本教材开 发、教学 实施等 实践3 德育原理研究内容:德育与德育理论的发展;现当代德育思想流派;德育的本质与功能;德育对象与德育主体(教师);德育目的与目标;
8、德育内容与德育课程;德育过程与德育方法;教师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等。 特色:大学生德育教育理论建构。意义:研究德育理论,指导德育 实践。(四)该学科理论基础一般而论,教育学原理学科理论基础主要有哲学、心理学和伦理学。1哲学教育学原理与哲学有着密切联系,在一定意义上说是哲学在教育活动中的应用与实践。第一,从深层次上讲,教育问题在本质上属于哲学范畴。对此,美国教育哲学家乔治奈勒说过, “大多数一般性的教育问题归根结底是哲学本身的问题。如果我们不去考虑普通哲学的问题,我们就不能批判现行的教育理性和政策,或者提出新的理想和政策。第二,作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哲学,它对人类的 教育活动能够起到一种指导作
9、用。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也有过专章论述:“如果我们愿意把教育看作塑造人们对于自然和人类的基本理智的和情感的倾向的过程,哲学甚至可以解释为教育的一般理论” , “我们能给哲学下的最深刻的定义就是,哲学就是教育的最一般方面的理论” 。 “哲学乃是作为审慎进行的实践的教育理论” , “教育乃是使哲学上的分歧具体化并受到检验的实验室” 。这样,哲学与教育的关系就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第三,哲学对于“人”的理论研究深入也需要教育学提供素材,表现为两种途径和一个契合点。所谓两种途径从总体上来说主要指:一方面是通过改变教育者的观念直接影响教育实践活动的展开;另一方面是通过对教育理论的影响而间接地作
10、用于教育实践活动。所谓一个契合点是指哲学的研究对象与教育存在着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人。人是哲学与教育的契合点,是联系哲学和教4育的重要媒介。2心理学教育学与心理学都曾包容在哲学的范围里,并且彼此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随着人们对世界认识的深入与分化,教育学、心理学才逐步从哲学中分化出来,分别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鉴于二者同源这一性质,古今中外学者就其之间关系进行了大量而且颇有价值的探讨。具体说来心理学对教育学发展的贡献主要表现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三个方面。在研究对象方面,虽然二者对象-人的范畴不同(心理学以所有人为研究对象,教育学则只是以参与教育活动的认为研究对象) ,但就其本质来说二者
11、殊途同归。心理学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深入尤其是其对人的心理成长与发展规律的认识,在理论方面可以为教育学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扩充理论内涵;在实践方面,可以是教育活动主体提供依据,使其根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开展有的放矢的教育,实现因材施教、因时利导,更好的指导实践教学活动,优化教学效果。在研究内容方面,教育心理学的产生使二者在研究内容方面产生了更为广泛的交集,也为心理学理论在教学领域的应用提供素材。在研究方法方面,心理学定性的研究方法可以为教育学提供更为研究的逻辑框架和更为明朗的研究思路;定量方法的引入则可以提高教育学原理研究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有利于教育学原理学科自身的成长与发展。3伦理学伦理学以道
12、德现象为研究对象,不仅包括道德意识现象(如个人的道德情感等) ,而且包括道德活动现象(如道德行为等)以及道德规范现象等。伦理学将道德现象从人类活动中区分开来,探讨道德的本质、起源和发展,道德水平同物质生活水平之间的关系,道德的最高原则和道德评价的标准,道德规范体系,道德的教育和修养,人生的意义、人的价值和生活态度等问题。教育作为一项有意识培养个体由自然人成为社会人的有效途径,如何将被现实社会所认同的道德内容循序渐进的、因材施教、因时利导的传递给受教育者,不仅涉及传递对象和传递方式,更重要的是传递什么内容给受教育者的问题。从这意义上,伦理学可以从横向更为宏观、纵向更为深入两方面为教育学也提供依据
13、,5为教育学原理理论内容的探讨提供更有价值的理论视角和纬度。(五)该学科与其相近二级学科的关系1教育学原理与教育哲学的关系哲学作为一种方法论和世界观,其研究的领域非常广泛。教育哲学从哲学角度探讨了教育本质、教育理想、教育价值等这些需要价值判断的形而上问题,只涉及了教育现象中的部分问题,属于哲学范畴;教育学原理研究教育中的基本原理与规律,其研究范围远大与教育哲学中所涉及的教育问题,教育学原理作为一门学科属于教育学范畴。2教育学原理与其他二级学科的关系教育科学体系包含有基础研究学科和应用研究学科。基础研究学科即基础教育学。应用研究学科即实践教育学,包含了学前、初等、中等、高等、成人、职业、特殊教育
14、学等研究领域。实践教育学众多分学科,都是以教育理论为基础,对不同研究对象进行研究的学科。教育学原理作为教育学中的基础学科即基础教育学,研究教育学中的基本理论问题,探求教育的一般原理和规律,为实践教育学的研究奠定了教育理论基础,提供了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二、设置该学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一)社会对该学科人才的需求情况从社会发展来看,在教育的种种目的、目标和功用当中,现代社会特别强调教育的经济目的、目标和功用;而且,文化如何传承,特别是如何以最小的成本(物质的和心理的)获得最大的智能发展和道德发展,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一个特殊的广义经济学问题。而这一问题终极答案的揭晓即教育本质归向何方,也只可是“为有
15、源头活水来”-从教育学系统内部寻找。教育学原理的研究正是这一问题“活水”的“源头”之所在。从学生就业来看,随着国家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和教师待遇的不断提高,教育学专业正在逐渐成为一门热门专业。同时,随着教育学原理内涵的扩展,学生就业门路得到拓展,大多在普通高校、中小学、职业院校、出版社、报社、政府单位、科研机构,学生以其宽厚的教育理论基础和可迁移的能力,使社会需求不衰。6(二)设置该学科的目的设置教育学原理学科有利于形成全面的教育学一级学科。教育学主要有理论教育学和实践教育学两部分构成。理论教育学主要是指教育学原理,其他二级学科则都属于实践教育学。学校现有的二级学科中均是实践教育学,教育学原理增设
16、使教育学科更加丰满。设置教育学原理学科为其它二级学科提供理论指导。增设后的教育学原理提供了特色理论营养,滋润其他二级学科健康成长。理论教育学和实践教育学共生共荣,形成特色鲜明的教育学科。(三)本单位设置该学科已具备的基础该学科学术梯队强大。教育学原理学位点现有硕士生导师 9 名,其中博士生导师 1 名。本学位点教学科研团队现有 12 人,其中教授 6 人,副教授 3 人,拥有博士学位者 6 人。师资力量雄厚,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合理。教师敬业爱生,师德高尚,教学和科研能力强,学科特色鲜明。见附表 1。附表 1 本学科招生导师简况表研究方向 导师组成员 职称 学位 毕业院校方向
17、带头人 周明星 教 授 博士 华中科技大学骨干成员 南海 副教授 博士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本 理论后备成员 任中远 教师 博士 中南大学方向带头人 周先进 教 授 硕士 华中师范大学谭焱良 副教授 博士 湖南农业大学骨干成员刘明良 副教授 本科课程与教学论后备成员 刘剑群 讲师 硕士 华中科技大学方向带头人 黄正泉 教 授 学士(博导) 湖南农业大学骨干成员 刘志诚 教授 博士 湖南农业大学德育原理后备成员该学科科研成果丰富。近 5 年来,该学位点教学科研团队先后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3 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4 项,教育部社科基金课题 1 项,其它省级以上课题 10 项,在教育研究
18、、 高等教育研究 、 教育理论与实践7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 120 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 、CSSCI、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心转载、索引,出版学术专著 15 部,获得省部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2 项,三等奖 3 项,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1 项。见附表 2附表 2 :本学科招生导师科研成果简况表本学科点代表性课题日期 承担人 课题名称 课题立项名称 课题来源 级别 本人排名1 2008-2010黄正泉 社会和谐的文化生态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科规划办 国家级 第一2 2006-2008 庄西真学做技术工人从职业技术学校到工厂过渡的实证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教育学科)2006年度
19、国家青年基金课题国家社科规划办 国家级 第一3 2006-2008 周明星 职业教育有效发展研究全国哲学社会科学 2006 年度国家重点课题国家社科规划办 国家级 第二4 2009-2010 周明星中国职业教育学科体系建构与理论创新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 部级 第一5 2007-2009 周明星 职业教育学 科论 国家教育部专项 课题 教育部 部级 第一6 2007-2009 周明星我国职业教育半工半读制度研究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 部级 第一7 2005-2007 周明星中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制度设计与实施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
20、划重点课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 部级 第一8 2009-2011 周明星金融危机下中职学生就业的现状与对策研究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 部级 第一9 2004-2006 庄西真非经济因素影响欠发达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研究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 部级 第一10 2005-2007 庄西真观念是如何塑造教育政策的:对 W市一项教育政策出台的社会学研究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 教育部 部级 第一8本学科点代表性论文日期 作者 论文名称 发表刊物 本人排名1 2006(9) 周明星 职业教育学科论初探 教育研究 第一2 2008(3
21、) 周明星 我国职业教育学科建设: 使命与方略高等教育研究,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第一3 2006(9) 周明星 中职硕士:现状、构想与实 施 高等教育研究 第一4 2008(3) 周明星现 代职业技能的意涵、习得及其养成-基于隐性知识学习的语境教育研究与实验 第一5 2008(10) 周明星 中国职业教育学回眸: 1978-2008 职教通讯人大复印 资料全文转载 第一6 2009/12 庄西真 教育政策执行的社会学分 析嵌入性的视角 教育研究 第一7 2009/03 庄西真论地方政府教育管理制度变迁以无锡市“管办分离” 改革为例中国教育学刊 第一8 2009/19 庄西真 教育、职业共同体与
22、社会 和谐 教育发展研究 第一9 2006年 黄正泉 论周易的道德谱系 伦理学研究人大复 印资料全文转载 第一10 2007年 黄正泉 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 之魂 现代大学教育 第一11 2007年 黄正泉 中国哲学面对的现实问题 求索 第一本学科点代表性专著序号 作者 著作名称 出版单位 日期 本人排名1 周明星 职业教育基本理论纲要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0 年 7 月 第一2 周明星 中国职业教育学科发展 30 年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年版 第一3 周明星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新论素质本位理念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6 年 3 月 第一4 庄西真 教育学导论 南京大学出版社
23、2006 年 5 月 第一5 庄西真 未来课程问题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6 年版 第一6 庄西真 国家的限度制度化学校的社会逻辑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年 12 月 第一9(四)该学科发展前景教育学原理学科发展水平,从根本上代表着整个国家教育理论水平的基础状况,决定性地制约着我国教育学学科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尤其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教育改革发展突飞猛进的状态下,亟须加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基本原理的建设。历史经验表明,无论是移植西方的教育理论,还是照搬苏联的教育原理,都不可能作为我国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理论基础。近年来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改革发展的经验教训更进一步表明,我国的教育学原理学科的
24、建设还远远不够。尽管众多师范大学甚至综合大学都设立了教育学原理学科点,但是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的教育学原理学科点的工作还需加强,目前的状况远不能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也远不能满足教育科学自身建设发展的需要。 本学科点的进一步建设有利于我国教育理论科学体系的创新,本学科点的以农业高校人才培养理论和职业教育基本理论为特色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将是我国教育理论不可缺少的重要构成部分,本学科的设置有着广阔的前景。三、该学科的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政治目标: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践行科学发展观,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
25、展的高水平创新人才。7 黄正泉 文化哲学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年 8 月 第一8 谭焱良 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教育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年 5 月 第一9 李尚群 创业 教育 -一个大学教育主题的确立与阐扬新华出版社 2009 年 10 月 第一10 李尚群 创新 团队论 -大学科研主体问题的当代阐释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9 年 8 月 第一10专业目标:系统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哲学等基本理论和知识,熟练掌握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具备既能研究一般教育问题,又能解决特殊教育(学校与非学校教育)重大理论与实际问题的能力。就业目标:大中小学及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研究人员与管理人员;教
26、育行政部门、教育科研单位工作人员;企事业教育培训机构教学、科研、管理人员。(二)生源要求和选拔方式生源要求:学习者应接受过系统教育学与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对相关学科领域有一定的了解。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心理咨询能力,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能够独立运用一门外语顺利查阅外文专业资料。选 拔 方 式 : 计 划 内 非 定 向 生 、 计 划 内 定 向 生 、 计 划 外 自 筹 经 费 生 、 计 划外 委 托 培 养 生 。(三)课程体系的设计方案及依据硕士研究生课程分为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两大类。学位课程包括:政治理论课、外国语课、基础理论课和专业课;非学位课程即选修课。研究生的培
27、养实行学分制,课程学习时间一般为 4 个学期,总学分不低于37 分(含学术活动和实践活动各 2 学分) 。具体课程结构及学分配置如下:1学位课程(28 学分)(1)公共课程:8 学分(2)专业基础课程:12 学分(3)研究方向课程:8 学分2非学位课程(16 学分)3学术活动(2 学分)(1)科研成果 至少发表 1 篇学术论文或其他成果 1 学分(2)学术报告 至少听 6 次、公开做 1 次学术报告 1 学分 4实践活动(2 学分)(1)教学实践 不少于 36 学时 1 学分(2)社会实践 答辩前至少完成 1 篇社会实践报告 1 学分5补修课程(不计学分)11跨专业或同等学力考入研究生需补修本
28、专业大学本科主干课程 2-3 门,每门课程不少于 54 学时,不计学分。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表如下:课 程类 型序号课 程 名 称学分学时开课学期 考核方式备注第一外国语(基础外语) 4 216 一、二 考试科社理论与实践(文、理科) 2 36 一 考试公共课 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文) 2 72 一 考试1 教育学原理 4 60 一 考试2 教育心理学 4 60 二 考试专业基础课3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4 60 三 考试A 4 教育社会学 4 60 二 考试A 5 课程与教学社会学 4 60 三 考试B 6 教育政策学 4 60 二 考试B 7 教育管理学 4 60 三 考试C 8 中国教育史
29、 4 60 三 考试学 位 课 程 ( 必 修 课 )研究方向课C 9 外国教育史 4 60 二 考试10 教育哲学 2 40 三 考查11 教育名著导读 2 40 四 考查12 基础教育改革专题 2 40 四 考查13 现代德育研究 2 40 三 考查14 教师教育研究 2 40 三 考查15 比较教育研究 2 40 四 考查16 心理与教育统计 2 40 四 考查非 学 位 课 程 ( 选 修 课 )17 专业外语 2 40 三 考查各方向至少选修三门1218 计算机技术应用 1 20 二 考查19 学术论文规范与写作 1 8 二 考查注:研究方向:A.教育基本理论 B. 教育社会学 C.
30、 教育政策与教育管理学制:三年6主要教材及参考文献序号 著作或期刊的名称 作者或出版者 备注1 中国教育思想通史 王炳照、阎国华2 外国教育思想通史 吴式颖、任钟印3 教育概论 叶澜4 教育原理 孙喜亭5 教育学 王道俊、王汉澜6 躁动的百年20 世纪的教育历程 陆有铨7 理解与教育 金生宏8 生命与教化 刘铁芳9 教育学的理论问题 大河内一男10 美国教育学基础 A.C.奥恩斯坦11 当代中国教育思想史 程凯12 教育辩证法 刘楚明13 教育哲学通论 黄济14 教育社会学 吴康宁15 教育人类学 冯增俊16 教育文化学 刁培萼17 教师专业化理论与实践 教育部师范司18 信息化教育概论 南国
31、农19 职业教育学原理与应用 黄尧19 教育学原理 成有信20 学会生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2 什么是教育 雅思贝尔斯23 教育研究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24 比较教育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1325 外国教育研究 东北师范大学26 高等教育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27 教育学报 北京师范大学28 教师教育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29 人民教育 教育部30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北京大学31 课程、教材、教法, 人民教育出版社32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教育部中心职业教育研究所32 心理科学 华东师范大学(四)培养方式和学位的基本要求1培养方式培养硕士生的创新能力、研究能力和实践能
32、力,提升硕士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培养工作采取导师负责制,充分发挥集体指导的优势,拓宽硕士生的学术视野。(1)实行导师负责制,同时成立指导小组,以充分发挥集体指挥的优势。指导教师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加强硕士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硕士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并加强学术规范教育,培养硕士生优良的学风。导师和指导小组要积极、创造性地工作,为硕士生成长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2)硕士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制订课程学习与研究计划,包括文献阅读、文献综述、社会调查、实验研究、论文撰写、教学实践等内容,课程学习与研究计划原则上在入学后半年内完成。(3) 硕士生的学习以创新、自主学习为主,在导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创造性、
33、积极性和主动性,认真阅读必读书目、刊物和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学术前沿动态,独立和批判性思考,提高独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研究能力。列出硕士生必读的经典文献,提出阅读和考核要求。要求硕士生须在第一学期结束前完成相关研究方向的文献阅读综述报告。(4)采取“课程学习科研训练实践”的培养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课程学习环节应注重硕士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案例分析、社会调查、研究报告等多种方式对学习情况进行考核,将实践能力培养贯穿于硕士生培养全过程。14(5)论文工作环节侧重对硕士生进行系统、全面的科研训练,培养硕士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
34、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指导硕士生制订论文研究计划,引导学生尽早进入论文研究状态。2学位论文要求 (1)开题报告 研究生入学后的一个月内,在导师指导下确定研究方向和培养计划。通过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等工作,在把握本研究领域国内外现状、前人工作、发展动态基础上,确定具体论文选题。论文选题必须具备科学性、学术性、创新性和可行性。 开题报告的条件:完成本专业培养方案中规定的课程学习,成绩合格,修满 34 学分。 开题报告的内容:课题的研究现状、意义和价值,可行性和创新性、拟解决的问题、研究进度、预期论文提纲及主要参考文献等。 开题报告在第三学期进行。由研究生写出开题报告,在学科内公开进行
35、,经专家、教授审议通过后,方可开始学位论文撰写。 (2)中期检查 在学位论文工作中期,按照湖南农业大学硕士毕业(学位)论文中期审查所要求的内容进行考核,考核通过者方可按期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3)预审查(初审) 完成本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和环节,成绩合格,修满 34 学分的研究生,可以提交学位论文初审申请。学科在第五学期中旬(12 月中旬之前)组织评审小组统一进行学位论文的预审查(初审)工作,预审查通过后,方可进入预答辩(复审)阶段。 (4)预答辩(复审) 通过学位论文预审查(初审)和学位外语考试、专业学位课程综合考试的研究生可以进入预答辩(复审)阶段,学科在第六学期初(3 月中旬)组织预答
36、辩委员会统一进行学位论文的预答辩(复审)工作。未参加学位论文预答辩(复审)或预答辩(复审)未通过者不能参加正式答辩(终审) ,要延期答辩。(5)答辩(终审) 15通过学位论文预答辩(复审) ,并以湖南农业大学名义(研究生为第一作者或研究生为第二作者且导师为第一作者)在公开发行学术期刊(含学术论文集)或校级以上学术会议上发表 2 篇与学位论文相关学术论文的研究生可以进入答辩(终审)阶段。学科在第六学期(六月初之前)组织答辩委员会统一组织学位论文的答辩(终审) ,答辩委员会的决议上报学院学位评定分委会。(6)学位论文撰写 学位论文的撰写时间不少于一年,字数为 3 万字以上。论文应反映作者坚实的基础
37、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做到观点明确,方法新颖,资料充实可靠,能体现出作者所具备的独立完成研究课题的能力,最后交付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学位论文基本要求、编写格式、打印及装订按照湖南农业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撰写规范执行。 四、教育学原理学科建设规划(一)建设目标本学科通过培养和引进,造就以“杰出学者”为领衔人的创新团队,完善“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创新机制,形成高水平教育学原理研究人才聚集中心。建成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主干学科。在教育基本理论、教育哲学、德育理论与实践方向形成“中国特色” ,为我校培养高水平、具有“农”字人特色的人才,为教育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导向。(二)建设内容1.研究方向确
38、保现有的三个方向形成特色。在教育基本理论方面形成以职业教育基本理论特色;在教育哲学方向形成以农业高校人才培养理论特色;在德育理论与实践方向,形成以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研究特色。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形成一定的影响。2.学术队伍第一、优化年龄结构引进年轻的学术骨干 8 名,使 45 岁以下学术骨干占学术队伍总人数比例达到 65%;第二、提升队伍学历水平,引进和培养具有博士学位人才 8 名,使具备博士学历的人员占队伍总数 60 %以上;第三、优化职称16结构,引进高级职称人才 3 名,使高级职称人员占到学术队伍总人数 60%以上。增加博士生导师 2-3 人。3.科学研究第一、CSSCL 来源期刊发表学术
39、论文 10 篇以上;第二,主持国家级和省级课题 5 项;第三出版专著 5 部;第四,科研经费达到 20 万以上。4.人才培养教育学原理二级学位点从 2011 年开始招收研究生,每年约招 10 人,五年内在校学生达到 30 人,考取博士研究生 15 人(每年 3 人) ,力争出国留学 2 人;每年招收中职硕士 10 人,教育硕士 5-10 人,争取 2013 年开始招收留学生,与相关高校联合招收教育博士,接收访问学者。5.学术交流第一、 “十二五”期间举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 2 次,加强本学校、本学科的建设宣传工作,和国际、国内学者广泛学习交流,提升自己的能力与声誉;第二、 “十二五”期间参加国
40、际国内学术会议 20 人次,锻炼师资队伍的科研能力;第三、 “十二五”期间举办本学科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创新论坛 4 次,学习研究生培养的理论经验,优化自身现有研究生培养的机制。(三)保障措施第一、切实加强领导,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创新科研活动和评价机制,落实责任制,成果奖励由学院学术委员会评定;第二、加大学术成果奖励与资助力度,重要学术论文、专著、教材学校给予奖励,纵向课题费给予配套经费支持;专著和教材经系学术委员会通过,两名外聘专家评审认可方可交出版社出版;重要学术论文指教育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 新华文摘 心理学报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高等教育研究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比较教育研究 电化
41、教育研究 中国电化教育等; 第三、以二级学科为平台,建立科研机构,改善科研条件,保障必要的研究经费;设立专职科研编制和兼职岗位,吸引和聚集国内外高层次人才;第四、加强与国内外知名研究机构的合作,争取重大合作项目;17第五、建立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监控机制,每学年进行一次校内评价,每届学生进行一次社会评价;第六、实施“特色研究生培养工程” ,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深化办学特色,完善“职业课程与技术课程结合,课堂讲授与基地传授结合,学术导师与专业导师结合,教学指导与科研训练结合”的“四结合”特色研究生培养模式,提高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建立校外研究生培养基地 5-10 个,聘请 10 名左右校外导师,安排研究生到基地实习 3 个月或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