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阶段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实施途径及策略摘要:近年来,对核心素养进行研究已成了一种世界性的教育潮流,2016 年北京师范大学颁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成果,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但要将“培养什么样的人”落到实处,我们必须要思考“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将核心素养从一套育人目标体系,落实到一线教育里来,实现其育人功能与价值,已经成了当前教育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一、引言近年来,对核心素养进行研究已成了一种世界性的教育潮流,国际经合组织、欧美等发达国家纷纷推出了一系列指向 21 世纪核心素养形成的教育政策和指引,核心素养已然成为了国际教育界的一个炙手可热的词汇。在我国,教育部于 2014 年颁发
2、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首次以官方文件的形式提出要“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 。2016 年 9 月 13 日,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主,集合国内百余名专家经过了历时三年的研究,最终颁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成果。可以说,该成果的发表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但要将“培养什么样的人”落到实处,我们必须要思考“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将核心素养从一套育人目标体系,落实到一线教育里来,实现其育人功能与价值,已经成了当前教育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二、核心素养的研究现状自 2013 年起,我国学术领域的学者们纷纷对“核心素养”这一热点话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本文以中国知网
3、 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 期刊库为数据源,以“核心素养”为主题进行精确搜索,检索了 2013 年至 2017 年(检索时间为 2017 年 7 月 20 日)以“核心素养”为研究主题的相关论文,共计 2245 篇。由图 1 可以看出,近 5 年来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呈现出逐步上升的趋势,其中 2013-2015 两年增长较为缓慢,2016 年呈现出井喷发展状态,增长率达到 559%,由于统计时间为 2017年 7 月,所以 2017 年论文数量统计尚不全面,可以预见 2017 年论文数量仍然会继续增加。由此可以看出,当前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呈现出突飞猛进的态势。从研究内容上来看,大多数论文
4、均聚焦在核心素养内涵、学科核心素养的分析与建构上。这是由于核心素养提出的时间不长,因此大多数学者对它的研究尚处于分析论证阶段,缺乏一线的教育实践。三、现阶段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实施途径及策略中国教育经过多年的改革,仍处于应试教育阶段,在不改变高考制度的前提下进行教育改革,难度大,效果不佳。回顾我国教育改革的过程,从素质教育到核心素养,均聚焦于“受教育者” ,两者一脉相承、彼此关联。核心素养是对素质教育的继承和发展,它与素质教育的内容和要求有既有相似之处,又有所发展,具体表现为更注重生活实际与实践能力。在目前阶段,如果建构一套核心素养办学体系,另起炉灶,遇到的学生、教师、家长甚至教育部门的阻力必然
5、巨大,只会导致上级命令与教学实际“两张皮”现象。应继承和发展现有体系,通过整合、改造、优化的方法使其逐渐向核心素养靠拢。之所以是整合、改造、优化现有的办学体系而不是建构一套新的核心素养培养体系,其原因主要有两个。其一,现有的办学体系已逐渐成熟,已基本被社会接收和认可。如果抛开现有的体系另搞一套核心素养培养体系,其改革难度巨大。其二,现有的办学体系,其内容和要求与核心素养的内涵和要求,多有相似之处。如果换一种思路,按照核心素养的理论、内涵、要求,整合,改造,优化现有体系,阻力小,成本低,是一种更为有效合理的做法。那么如何整合,改造,优化现有体系呢?笔者从优化课程体系,进行教学方式变革、建构基于核
6、心素养的教育评价,三方面探索核心素养实施路径。(一)充分利用校本课程,优化课程体系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础,要使得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落到实处,首先需要将核心素养纳入并深化到课程中去。学校层面要做的,就是以核心素养为统领,整合、改造、优化现有的课程及校本教材,具体做法如下:1.丰富课程内容,增加多种选修课、兴趣课,从而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培养学生的各类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2.增加体验类、实践类、服务类课程,构建学生社团组织。使学生从参与者到组织者进行转变,在组织与实践活动过程中体验成功,体会快乐,促使知识、能力转化为学生的核心素养。3. 打破现有的各学科界限和壁垒,推进各学科融合。以不断提升学生
7、的“核心素养”为总目标,各学科知识贯通起来,形成学生素养和能力。(二)转变教学方式,优化课堂模式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必须要落实到课堂中。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经师”和“人师”的角色转变,既要“教书”也要“育人” ,既要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知识技能的基础,又要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等核心素养的发展。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从关注学生知识点的掌握转变为关注学生素养与能力的养成,实现学生“学会知识、学会文化”到“学会思考、学会质疑”的转变。摒弃传统“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体现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做好“引”的角色,使学生“自行” , “悟”出方法,得到知识。(三)转
8、变传统教育质量评价观,构建“核心素养”评价体系核心素养不仅要落实到课程与课堂之中,更应该落实到评价之中,如果核心素养评价不能贯彻和体现在现有评价之中,核心素养就会成为空中楼阁,难以落地。由于核心素养其构成成分多且复杂,运用单一的评价方法是不科学的,应采用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做出评价。到实践层面上,则是核心素养评价指标层层分解(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 ,最终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评价体系,不仅要评价学生知识掌握情况,更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方法与学习能力。可在班级增设“核心素养”的评选栏目,多角度多方向对学生进行评价,每周一小评、每月一大评、每期一总评,总评后产生的优秀者在全校通报表彰。四、结语目前,核心素养的研究引起了教育行政部门及教育界学者的广泛关注。但核心素养的实施必须考虑现实的因素,循序渐进,合理整合、改造、优化现有的办学体系,避免产生教育理论与教学实际“两张皮”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