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章 中央银行与金融基础设施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及类型中央银行的初创阶段和迅速发展阶段中央银行建立的必要性:1、银行券统一发行的需要。2、建立统一清算机构的需要。3、需要建立一个强大的金融机构作为其它银行的后盾,这个金融机构在必要时可为其它银行提供流动性支持。4、银行破产的危害比其它行业要大,因此需要建立一个代表政府意志的专门机构专司金融业管理、监督和协调。国家对中央银行控制的加强国家对中央银行控制的加强表现为:1、以前的中央银行基本都是私有的,后来基本都实现了国有化。2、战后各国纷纷制定新的银行法,明确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责就是贯彻执行货币政策,维持经济的稳定。中央银行制度的类型现有的中央银
2、行制度,可归纳为三种类型:1、单一的中央银行制度。这种制度是指国家单独建立中央银行机构,使之全面、纯粹地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单一的中央银行制度中又有如下两种情形:(1)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这种体制是在一个国家内只建立一家统一的中央银行,机构设置一般采取总分行制。目前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的中央银行都实行这种体质,我国也是如此。(2)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这种体制是在一国国内建立中央和地方两级中央银行机构,中央级机构是最高管理机构,但地方级机构也有一定的独立权利。这是带有联邦制特点的中央银行制度。属于这种类型的国家有美国、德国等。2、跨国中央银行制度。它是由参加某一货币联盟的所有成员国联合组成的中央银
3、行制度。欧洲中央银行是一个典型的跨国中央银行。3、准中央银行制度。它是指有些国家或地区只设置类似中央银行的机构,或由政府授权某个或几个商业银行行使部分中央银行职能的体制。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职能中央银行业务经营的特点及其职能中央银行业务经营的特点:中央银行代表国家管理金融,制定和执行金融方针政策,但它不同于一般的国家行政管理机构。除赋予的特定金融行政管理职责采取通常的行政管理方式外,其主要管理职责都寓于金融业务的经营过程之中,就是以其所拥有的经济力量对金融领域乃至整个经济领域的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中央银行的职能: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国家的银行。发行的银行所谓发行的银行就是垄断银行券的发行权,
4、成为全国唯一的现钞发行机构。通货(即现金)=钞票+硬币货币(即 M1)=现金+派生存款银行的银行商业银行固有的业务-办理“存、放、汇”,同样是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内容,只不过其业务对象不是一般企业和个人,而是商业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作为银行的银行,其职能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1、集中存款准备。通常法律规定,商业银行及有关金融机构必须向中央银行存入一部分存款准备金。该举措的目的在于,一方面保证存款机构的清偿能力,另一方面有利于中央银行调节信用规模和控制货币供应量。存入准备金的多少,通常是对商业银行及有关金融机构所吸收的存款确定一个法定比例,有时还分不同种类的存款确定几个比例。同时,中央银行有权根据宏
5、观调节的需要,变更、调整存款准备金的存入比率。2、最后贷款人。最后贷款人的作用表现在:一是支持陷入资金周转困难的商业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以保障支付链条不因挤兑等偶发事件的冲击而突然断裂以致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二是通过为商业银行办理短期资金融通,调节信用规模和货币供给量,实施宏观调控。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融进资金的方式主要有:将自己持有的票据,包括果照,向中央银行办理再贴现、再抵押;回购协议;直接取得贷款。3、组织全国的清算。国家的银行国家的银行是指中央银行代表国家贯彻执行财政金融政策、代理国库收支以及为国家提供各种金融服务。1、代理国库。政府的收入和支出都通过财政部门在中央银行内开立的各种账户进
6、行。2、代理国家债券的发行。中央银行代理国家发行债券以及债权到期时的还本付息。3、对国家财政给予信贷支持。中央银行作为国家的银行,在国家财政出现收不抵支的情况是,事实上负有信贷支持的义务,主要采取以下两种方式:一是直接给国家财政以贷款;二是购买国家公债。4、保管外汇和黄金储备,进行外汇、黄金的买卖和管理。5、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6、制定并监督执行有关金融管理法规。此外,中央银行作为国家的银行,还代表政府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出席各种国际性会议,从事国际金融活动以及代表政府签订国际金融协定,在国内外经济金融活动中,充当政府的顾问,提供经济、金融情报和决策建议。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央银行在履行职能时
7、,其业务活动可以通过资产负债表上的记载得到概括反映。在中国人民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最主要的资产项目是国外资产,其中主要是外汇,外汇超过全部资产总额的 8 成。主要的负债项目是对其它存款性公司的负债,主要是商业银行放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超过全部负债总额的 6 成。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是指在货币政策的决策和运作方面,中央银行由法律赋予或实际拥有的自主程度。独立性问题集中反映在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上。如何处理这种关系,可概括为两点:一是中央银行应对政府保持独立性;二是中央银行对政府的独立性总是相对的。中央银行之所以应对政府保持独立性,是因为:1、中
8、央银行与政府所处的地位、行为目标不尽相同。虽然经济工作是政府的中心工作,但社会问题也是政府关注的重点,而在经济工作中,政府面临的也不仅限于金融。同时,政治矛盾突出时,政治索要解决的目标压倒一切。虽然中央银行工作的重点同样要根据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总体形势调整自己的行为,但其全部活动所围绕的中心始终是货币政策所要追求的稳定货币币值这个基本原则和目标,这就使中央银行的行为目标与政府的行为目标不可能时时保持全面的吻合。2、中央银行不同于一般的行政管理机构,无论是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以调控宏观经济运行,还是确定对金融业实施监管的指导方针,都需要具备必要的专业理论素养和较为长期的专业经验积累。仅凭政治经
9、济的普遍原理和普遍经验在这一领域做原则判断和指挥,往往是不充分、不准确的。(中央银行的特殊性要求有一定的独立性)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相对的中央银行对政府的独立性,无论如何都是相对的:1、从金融与经济整体、与社会政治的关系看,虽然金融在现代经济中作用极大,但在经济社会大系统中,它终归是一个子系统。中央银行处于金融系统的核心地位,自然应当服从于经济社会大系统的运转,服从于国家的根本利益。2、中央银行是整个宏观调控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门,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也需要其它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的协调与配合,不可能孑然独立。3、中央银行的活动都是在国家授权下进行的,中央银行在履行自己的职责时,也需要政府其它
10、部门的协作与配合,而中央银行与其它部门的关系则需要由政府来协调。第四节 金融基础设施换个角度看金融体系金融体系包括三个组成部分:金融中介、金融市场、金融基础设施。金融基础设施的定义狭义的金融基础设施:以中央银行为主体的支付清算体系。广义的金融基础设施:以中央银行为主体的支付清算体系、确保金融市场有效运行的法律程序、会记与审计体系、信用评级、监管框架以及相应的金融标准与交易规则。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及其作用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在金融工具之间发挥转换功能并提供相关信息支持服务的流程与框架。包括支付系统、中央证券托管、证券清算系统、中央交易对手、场外衍生品交易信息库。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作用:金融市场基础设
11、施的设计和运作方式对金融稳定会产生重要影响。由于这些基础设施被赋予金融工具之间的转换功能,因此通过它们可以减轻金融市场参与者之间的关联性,进而降低金融风险传染的几率。当然,如果运用不当,这些基础设施也会成为在金融市场参与者之间传播不稳定因素的渠道。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国际标准与现存标准相比,新标准对金融市场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诸如面对某个参与者违约,基础设施应通过哪些资源和风险管理过程来应对;操作风险赖以传播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之间是如何相互关联的等。制定新标准是为了确保金融市场基础设施支持全球金融市场保持活力,进而更好地应对金融振荡,一套统一的原则和标准将提高全球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监管的一致
12、性和有效性。第五节 中央银行体制下的支付清算体系支付清算体系和中央银行组织支付清算的职责支付清算系统,也称支付系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对交易者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进行清偿的系统。它是由提供支付服务的中介机构、管理货币转移的规则、实现支付指令传送及资金清算的专业技术手段共同组成,用以实现债权债务清偿及资金转移的一系列组织和安排。现代的支付清算体系是伴随着中央银行制度的发展而发展的。各国中央银行大多由法令明文规定,负有组织支付清算的职责。支付清算体系的作用安全、高效的支付体系有利于规避金融风险。支付系统在运转过程中可以发现金融机构经营过程中一部分潜在的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并能主动预警。比如支付系统可
13、以检测各家商业银行清算账户的日间透支额和日终透支额,一旦这些指标出现异常,支付系统就会要求商业银行采取必要的措施,以保证支付效率。常用的清算方式面对不同交易行为的结账要求,有两种方式:1、全额实时结算。是指对每一笔支付业务的发生额立即单独全部进行交割。换言之,对每笔转账的支付指令,无须参与轧差而是逐笔直接进行结算。2、净额批量清算。是指累计多笔支付业务的发生额之后,在一个清算周期结束前,参与者要将从系统中其他所有参与者那里应收的全部转账金额与对其他参与者的应付的转账金额轧出差额,形成据以结算的净借记余额或净贷记余额,对余额进行清算。从银行技术处理角度划分,有两种方式:1、大额资金转账系统。是指
14、单笔交易金额巨大,但交易笔数较少、对安全性要求高、付款时间要求紧迫的支付方式。2、小额定时结算系统,也称零售支付系统。该系统主要处理大量的每笔金额相对较小的支付指令,如私人支票、ATM 机业务、商场收款机上的电子资金转账业务。它们属于对时间要求不紧迫的支付,常采用批量、定时方式处理。通常全额实时清算采用的是大额资金转账系统,而净额批量清算采用的是小额定时结算系统。票据交换所票据交换所的工作程序所依据的原理是:任一银行的应收款项,一定是其它银行的应付款项;任一银行的应付款项,一定是其它银行的应收款项;各银行应收差额的总和,一定等于各银行应付差额的总和。因此,所有参加交换的银行分别汇总轧出本行是应
15、收还是应付的差额,就可据以结清全部债权债务。 第六节 金融业标准金融业标准的定义金融业标准是金融行业需要共同遵守的统一规范和通用语言,是能对金融业务活动做出明确界定并作为衡量相关金融行为的参照系。资本质量标准资本质量标准的核心是资本的吸收损失能力,因为只有吸收损失能力才能反映一家商业银行的真实资本充足水平。从资本质量看,最能吸收损失的资本是普通股,其次是优先股,最后是各种债务性资本。对于这些债务性资本,称为核心资本以外的资本,它吸收损失的能力很差。会计准则现有会计准则的一大问题是顺周期性。围绕会计准则争论的焦点是金融工具的计量问题。过去把债券投资分为交易账户和持有到期账户,持有到期账户可以按照
16、原值来计量,不反映市场价格变化;交易账户按照盯市准则来计量。修改的总体精神是取消这种分类,对过去持有到期类的投资原值与盯市值的差,要在资产负债表里的“综合收益项”中反映,不直接计入损益表。表外问题值得特别关注,它是此次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教训。有关表外问题的会计准则涉及哪些项目允许放在表外、哪些必须放入表内、哪些现在已经放在表外的项目必须在限定期限内纳入表内以及合并报表等一系列问题。表外项目纳入表内后,通常会加大减记,使资本要求增加。风险管理标准风险管理标准涉及流动性、杠杆率、拨备、减少对外部评级的依赖。在流动性标准方面,G20 所强调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对流动性做了规定;巴塞尔协议三引入了最低流
17、动性标准,以推动银行改进流动性风险管理,提高银行防范流动性风险的能力。在杠杆率标准方面,建立了全球一致的杠杆率要求,作为资本充足率要求的补充。杠杆率被定义为银行一级资本占其表内资产、表外风险敞口、衍生品总风险暴露的比率。使用补充性杠杆率要求,有助于控制金融体系中杠杆率过高的问题。在拨备标准方面,有两个重要的提法:一是逆周期动态拨备,就是景气好的时候多拨备,差的时候可多消耗拨备;二是前瞻性拨备,按照预估损失来拨备。在减少对外部评级的依赖方面,过去评级公司的评级在很大程度上被商业金融机构,甚至被中央银行和监管机构作为风险评估的参数,但近年来的金融危机让人们发现原来评级为 AAA 的产品同样靠不住。可能的解决办法是加强内部评级,减少对外部评级的依赖。金融业标准在中国的实践提高金融业标准,对我国金融业的健康发展是有利的。在人民币加入 SDR 和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标准方面,有人认为人民币加入 SDR 需满足进一步改进汇率机制、实现资本项目的可兑换、中央银行具有独立性三个条件。在商业银行上市标准方面,采用了更严格的新标准,并对几个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财务重组和股份制改革,使之成功上市。在资本质量标准方面,引入资本质量概念,用吸收损失能力这一标准来衡量资本质量,并计算银行真实的资本充足率。在会计准则方面,对各种资产按照市场价格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