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 年党外人士情况通报会发言稿2015 年党外人士情况通报会发言稿各位领导:下午好!我是民盟代表张 xx,来自卫生系统。刚刚认真听了付常委、何书记做的 2015 年我市情况通报,很欣喜看到了我们高安诸多亮点,相信大家也是有目共睹。因为我在医疗系统工作,平时接触的事和这方面多一些,今天领导主要谈的都和经济相关,但是健康是幸福的起点,民生的基础,我就讲点医改中的情况。我市作为试点全面实行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已经做了许多实在的民生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诸如在全国率先实行药品零差价,破除以药补医,理顺医药价格,推行“三支一扶” 政策,尿毒症患者实行免费血透,医疗对口帮扶政策,民营医院的兴建,实行
2、绩效管理,建立适应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等等。但是我市卫生系统卫技人员还是面临严重短缺,与我市的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卫生队伍不稳定,影响工作的正常运转。聘用人员中的相当部分人员因为编制、待遇等诸多原因,不能长期、稳定的在一家医院(特别是偏远的乡镇卫生院)安心工作,甚至一些人才刚进修完就流失,而医院也成了名副其实的“培训基地”,影响医疗队伍的梯队建设。形成所谓“铁打的医院,流水的兵” 。今天我想就如何进一步深化我市医疗体制改革,推进医疗卫生重心下沉、卫生资源向社区和农村下移,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让基层群众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抛砖引玉,供各位领导参考:1 政府是否可以制定相关的政策,通过搭建合理的
3、框架,让市级医疗机构与社区、乡镇医院加强联系,开展技术指导、业务培训、轮流坐诊、设备支援等对口帮扶服务,定期为群众提供高质专题健康咨询、讲座,提高公众健康意识、推广“治未病 ”理念,传播健康文化,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不要让医院建得越来越大,医生看病看得越来越多。2 变“输血”为“造血” ,培养基层医疗人才队伍建设。一方面市级医院选派专家走出医院,深入基层,可以起到暂时“ 输血 ”的作用,另一方面,密切市级医院与基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合作,建立人才培养基地,帮助基层医师及时了解最新学术动态、着力提高技术水平。与此同时,市级医疗机构可以与乡镇、社区医院组建医疗联合体,实现医疗资源共享。加强基层卫生系统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乡镇、社区医院和乡村医生的医疗水平的目标,又能够让“ 输血” 变成“造血”,并且逐步建立慢性病等分级诊疗制度,让群众就近享受优质医疗服务,逐步形成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就医格局。国家目前正在建设健康中国,我们可以在实施健康高安建设工作中完善相关举措,走在其他县市前面,为高安步入小康社会提供扎实的医疗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