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逐差法的实质.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2855193 上传时间:2018-09-2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5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逐差法的实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逐差法的实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逐差法的实质东郊中学 王春生 2010-11-3中学物理中有多个实验都要用到打点计时器,利用记录纸带可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如确定运动性质,计算速度、加速度(或重力加速度) ,求解动能、重力势能或其变化等。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可用平均速度代替瞬时速度,其理论依据是 。tst2加速度确定方法有二:其一是利用所求出的速度作出 图像,然后依据 计算出加速度 。ttaa此法比较麻烦且误差常常较大,其优点是可发现“错误点” ,或根据所得图线与理论图线的比较,进而寻求实验之“失误点” ,有利于完善实验原理,改进实验方法。在实验设计、操作无误的情况下,用图像法处理实验数据还可发现新的规律,这也是中学物理学习此

2、法的一个重要原因。其二是用逐差法求解加速度。其理论依据是 ( 为计数周期) 。若实2aTs验中测得计数点 01、12、78 的位移大小依次为 、 、 ,为12s8s使所测数据均能“发挥作用” ,则必须将数据分为前后两组,采用差 4 个 的办法求出各段运动中的加速度,然后将其平均值作为实验结果。具体过程如下:,2154Tas,26,37s,248Ta。)(1432若将 的表达式代入上式,则有1a4。)()41()() 1232187652 STsssT 可见,逐差法的实质就是将计数点分为前后两组,测出前后俩段位移大小之差,再确定出对应的计数周期即可求得加速度。上式变形得 ( ,为新的计数周期) 。2aTS4注:该法要求所得 的个数必须为偶数。若测得 6 个 ,则用差 3 个 的办法。s ss在具体实验中,我们完全没有必要测量较短计数周期中的各段位移(大小) ,只需要测量较长计数周期中的前后两段位移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