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组织一次环保宣传活动,但是没有经费预算,也不能印制纸质资料,你怎么开展工作?【试题类别】组织管理类【考查要素】考察考生能否依据目标,预见未来的要求、机会和不利因素,并做出计划;看清相互依赖的冲突各方之间的关系;根据现实需要和长远利益做出恰当选择;及时做出决策;调配、安置人、财、物等有关资源,并协调好各方面的工作。【思路点拨】先分析活动的重要性,提出工作的指导方针;第二,根据活动的要求制定计划,尤其是注意到没有经费不能印制纸质材料这两个困难;第三,活动进行中注意协调好各方工作;第四,活动结束后的进行总结提升。【参考答案】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和生产力的提高,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环境问题已经日益凸
2、出和尖锐化,建设环保社会也成为一个重大课题。因此,组织环保周活动有助于将民众培养成环保理念的“传播者”和“践行者”,使大家自觉维护好我们的环境。针对没有经费预算和不能印制纸质材料的问题,我会有针对性的解决:第一,我会了解领导对此次环保周活动的指示,并参考以往活动的资料,确定以多样的形式展开为期一周的主题为“绿色环保周,让生活更美好”的活动;制定计划,计划包括活动的时间、地点、需要的物品、做好预算。针对没有经费预算这种情况,一是和当地的企业取得联系,争取他们作为赞助商,在资金上支持我们这次活动或者给予相关的物品支持,比如提供条幅、印有环保标识的T恤、小礼品等;二可以举办某些不需要经费的活动,比如
3、回收物品、清洁环境;将计划上报领导批准,根据领导的指示做出修改。将工作人员召集在一起,开会落实分工,明确责任,通知好参与人员,比如媒体、志愿者等,准备好物品。第二,活动按计划进行:周一录制活动。到学校、政府机关和商业区、居民区随即选择不同年龄和职业的人说一句环保宣言,录制成视频。周二举行环保调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高校和居民小区、商业区实地访谈了解公众生活中环保和不环保的现象,为了鼓励民众参与,可以发放企业赞助的小礼物,同时在网络上通过论坛、邮箱等方式展开调查,并咨询相关专家。将调查的情况整理、汇总出调查报告。周三贴印制的标语、竖功德牌。在公众活动区域贴环保标语,某些被踩踏的地方树功德牌,提醒民
4、众环保。周四环保清除活动,组织志愿者和工作人员到幼儿园、高校或者公众活动区域进行环保大扫除,清除卫生死角,还大家一个美好的环境。周五废物回收活动。在高校、政府机关回收可循环利用或难以降解的废物,比如电池等周六、日,在广场、高校等人流比较多的地点组织环保周签名活动,主题是“节能减排绿色先行”,号召大家在主题横幅上签名,并发放宣传册、环保小贴士等。活动进行的过程中,专人监督资金的使用情况,保证公开、透明、科学合理的使用经费;宣传组及时采集图片、文字、视频等资料,为后续的宣传做好准备。第三,活动结束后,及时将活动取得的成效在网络、报纸、电视等相关媒体上进行宣传,号召更多的人投身到环保活动中来,做一个
5、工作总结,上报领导并存档。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以解决饮用水不安全和空气、土壤污染等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强综合治理,明显改善环境质量。强化污染物减排和治理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实行严格的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制度,提高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加强造纸、印染、化工、制革、规模化畜禽养殖等行业污染治理,继续推进重点流域和区域水污染防治,加强重点湖库及河流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加大重点跨界河流环境管理和污染防治力度,加强地下水污染防治。推进火电、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行业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治理,强化脱硫脱硝设施稳定运行,加大机动车尾气治理力度。深化颗粒物污染防治。加强恶臭污染物治理。
6、建立健全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控制区域复合型大气污染。地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以上的比例达到80%。有效控制城市噪声污染。提高城镇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能力,城市污水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85%和80%。防范环境风险加强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以湘江流域为重点,开展重金属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加大持久性有机物、危险废物、危险化学品污染防治力度,开展受污染场地、土壤、水体等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强化核与辐射监管能力,确保核与辐射安全。推进历史遗留的重大环境隐患治理。加强对重大环境风险源的动态监测与风险预警及控制,提高环境与健康风险评估能力。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
7、标准体系,完善环境保护科技和经济政策,加强环境监测、预警和应急能力建设。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实行严格的环保准入,依法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强化产业转移承接的环境监管。严格落实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强化总量控制指标考核,健全重大环境事件和污染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建立环保社会监督机制。环境保护 一、存在的问题2006年11月,国家环保总局公布2006年上半年及第三季度我国环境质量以及主要污染物排放状况。监测分析结论表明,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上半年及第三季度我国环境质量状况变化不大,局部污染严重,工业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攀升。(1)环境质量变化不大,局部污染严重。(2)GDP 增速过快,导致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升
8、高。二、原因分析1. 环境保护政府投入的不足。2. 政府干预的失灵。3. 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能源资源消耗比较高。4. 企业片面追求经济增长。5. 企业认识上的误区导致环境成本外化。有的企业认为,根据“经济靠市场,环保靠政府”的原理,企业今后的任务就是参与市场竞争,创造经济效益,而企业环境污染的防治工作应由政府承担,污染防治费用由政府来承担,污染防治费用由政府支出,所需的人力、物力也由政府安排。这种认识显然是对“环保靠政府”的误解。环境污染是企业对社会造成的一种社会成本,企业防治污染是把这种社会成本内在化的过程,是企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因此,防治环境污染的费用当然应该纳入企业的生
9、产预算之中。在这里,政府要发挥的作用,就是要通过行政的、教育的、经济的手段促使企业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向企业推荐适宜的污染防治技术,帮助企业克服防治污染中遇到的困难等等,而不是开脱企业在保护环境上的责任,包办应由企业承担的支出。6. 科学技术的不善利用。7. 人口问题对环保带来的不利影响。8. 环境立法的滞后。9. 环保部门执法监督职能不到位。10. 公众环保意识的缺乏。三、对策与措施1. 充分认识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2. 明确环境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1)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实现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为契机,加大执法力度,重点抓好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与农村污染防治,
10、严格控制资源开发建设活动造成的生态破坏,提高监督管理水平,维护自然生态系统功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生态安全保障。(2)环境保护目标。到2010年,环境恶化趋势得到基本遏制,部分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改善。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的生态功能基本稳定,自然保护区、生态脆弱区的管理能力得到提高,生物多样性锐减趋势和物种遗传资源的流失得到有效遏制,外来有害物种的入侵得到控制;基本摸清全国土壤环境污染状况,农村污染防治力度不断加大;环境保护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执法能力进一步加强。到2020年,全国生态环境状况明显改善。3. 加大环境保护的财政投入。4. 建立健全环境保护制度。(1)建
11、立和完善科学的减排指标体系。(2)建立和完善准确的减排监测体系。(3)建立和完善严格的减排考核体系。5. 加强环境法制建设。6. 加强组织领导和队伍建设。7. 开展生态环境监察,加大执法力度,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8. 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1)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2)加强重点行业建设项目环境管理。(3)加强“三同时”管理,严把项目验收关。9. 进一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坚决关停不符合产业政策的企业和生产线。10. 改变企业生产观念,促进企业环境成本内化。11. 研究探索生态补偿政策,拓宽生态保护资金渠道。12. 以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为龙头,大
12、力推进农村环境保护。13. 加强生态保护科学技术研究,培养高科技环保产业。14. 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15. 加强生态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节能减排,提升环境,时不我待。国家发改委日前会同中宣部等17个部门,联合下发“十二五”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实施方案,推出了十个节能减排专项行动。发改委的举措和用心、用力之处,值得称赞。无论你是谁,只要是社会人,就会进入这个节能减排体系,因为节能减排10个专项行动分门别类,家庭社区、青 少年、企业、学校、军营、农村、政府机构、科技、科普、媒体等无所不包,有可能将社会的每一分子组织和调动起来。你是待业青年,你就会参加家庭社区专项行 动;我是媒体
13、人,我就会参加媒体专项行动而且每一个专项行动都有特定的分管部门、支持单位,应该说,如能落实到位,不怕不见成效。但问题是,如何落实?一个“全民动员”的节能减排计划如不落空,就必须建立配套的管理机制。从某种程度上说,10个专项行动虽是并列关系,但公众往往更关注政府机构专项行 动,希望政府做出表率,尤其在公车的使用上,在节能减排的同时,节省“三公”开支。另外,在同一个专项行动中,比如企业,国企如做得不好,民企就会跟着 学。所以,在各地、各条线,节能减排的具体落实,奖惩有则、上行下效很重要。要把一些有可能影响实施方案权威性、政府公信力的不利因素,消解在萌芽状态。比如,方案中称,“将加快推进公务用车制度
14、改革,全国政府机构公务用车按 牌号尾数每周少开一天,开展公务自行车试点。机关工作人员每月少开一天车,倡导135出行方案,即1公里以内步行,3公里以内骑自行车,5公里乘坐公 共交通工具”。这种愿景的确听着很好,但公众对如何落实却很担忧。“谁来监督?如何见长效?”“叫一个公务人员乘公共汽车去开会调研,可能吗?”“那就是 还得增加七分之一数量的公车。”如此等等。公众的质疑,听一听,也不是坏事,有利于后期具体的工作。因此,根据全民动员实施方案,针对十个专项行动,各条线、各地应认真调研,根据节能减排责任主体的实际,建立切实可行的计划、拟定易行易效的措施。在 具体工作中,分管单位不仅要有要求,更要有指导,
15、要把技术咨询和宣传培训做在前面,尽量避免为了节能减排,不顾工作实际的情况。支持单位更应积极配合,主 动沟通,广泛征求基层意见,多提意见建议,共同把这项关系公众生活幸福的大事做好。尤其要避免片面理解节能减排的情况,像个别地方为了节能减排,长时间切 断老百姓的民用电,就是急功近利、不负责任的做法。只有用细致的工作,联系实际,建立较为完备的管理措施,科学透明地管理,采集各种好的点子,上行下效, 动员群众,节能减排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如何开展环保活动【试题重现】你是环保局的工作人员,领导让你组织一次以“绿色生活、美好城市”为主题的活动,你将如何组织开展活动?【参考答案】“绿色生活、美好城市”为主题的活动
16、,是我单位一项很重要的工作。这一活动不仅有利于民众的健康生活,更有利于城市的长远发展。我会按照这样的思路来开展工作:第一,我会认真听取领导的指示,对本次“绿色”主题的环保活动有一个深刻的把握,领会本次活动的精神,充分认识办好这次活动的意义。第二,本次“绿色”环保活动,是我局的重要工作,我一定充分调查掌握同类活动的经验,制定出详细的活动计划。在征求领导对活动计划的意见后,对工作人员分成若干小组,开展工作。成立活动宣传组,做好本次活动的宣传工作;成立后勤保障组,对活动过程中的后勤保障做出合理安排;成立协调组,协调在活动过程中与媒体、市政、交通、卫生、公安等单位的协调工作;成立秩序维护组,保障活动场
17、地及活动过程中安保工作。第三,在具体组织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宣传组的核心作用,通过实地调研、现场走访等渠道,对环保活动中的重点问题深入了解掌握。在调查的基础上,对宣传的目标人群有充分了解。针对我市存在的环保核心问题,如长途车站的环境保护、垃圾分类的试点工作等设立相应的宣传地点。以专家讲座、实物展示、海报、展板、环保知识视频、手机短信、政府微博、政府官网等方式宣传“绿色”环保的理念。在活动过程中,务必体现参与性与互动性。第四,活动结束后,对活动中的经验教训做好总结,写成总结报告,向领导报告。及时整理“绿色生活、美好城市”的好经验、好想法、好建议,使之形成制度加以贯彻落实下去。发展经济与环保问题。【
18、参考答案】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必须自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协调推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对于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我们必须明确二者的辩证关系,正确对待。首先,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没有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支持,我们的经济发展就会成为无本之木,空中楼阁。其次,经济发展对于环境的改变虽然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只要我们能够合理规划,科学利用,我们不仅可以促进经济发展,还会在改变环境中更有利于环境的改善。再次,经济对于环境的改变,必将反过来影响到经济发展和人类本身。人类如何对待环境,环
19、境会反过来对待人类本身。最后,保护环境并非要使环境恢复到完全天然的状态,而是要将经济发展对环境的改变保持在环境可以承受的限度内。总之,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并驾齐驱的。没有经济发展,环境保护无法实施,因为环保需要大量的资金。而只顾经济发展,不注意环保,对人类来说只是一种自杀行为。今天我们对自然掠夺式的索取,最终会导致资源枯竭,环境恶化严重,人类的生存环境不保,更别提经济发展,所以两者应相辅相成,不可偏颇。节能减排,提升环境,时不我待。国家发改委日前会同中宣部等17个部门,联合下发“十二五”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实施方案,推出了十个节能减排专项行动。发改委的举措和用心、用力之处,值得称赞。无论
20、你是谁,只要是社会人,就会进入这个节能减排体系,因为节能减排10个专项行动分门别类,家庭社区、青 少年、企业、学校、军营、农村、政府机构、科技、科普、媒体等无所不包,有可能将社会的每一分子组织和调动起来。你是待业青年,你就会参加家庭社区专项行 动;我是媒体人,我就会参加媒体专项行动而且每一个专项行动都有特定的分管部门、支持单位,应该说,如能落实到位,不怕不见成效。但问题是,如何落实?一个“全民动员”的节能减排计划如不落空,就必须建立配套的管理机制。从某种程度上说,10个专项行动虽是并列关系,但公众往往更关注政府机构专项行 动,希望政府做出表率,尤其在公车的使用上,在节能减排的同时,节省“三公”
21、开支。另外,在同一个专项行动中,比如企业,国企如做得不好,民企就会跟着 学。所以,在各地、各条线,节能减排的具体落实,奖惩有则、上行下效很重要。要把一些有可能影响实施方案权威性、政府公信力的不利因素,消解在萌芽状态。比如,方案中称,“将加快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全国政府机构公务用车按 牌号尾数每周少开一天,开展公务自行车试点。机关工作人员每月少开一天车,倡导135出行方案,即1公里以内步行,3公里以内骑自行车,5公里乘坐公 共交通工具”。这种愿景的确听着很好,但公众对如何落实却很担忧。“谁来监督?如何见长效?”“叫一个公务人员乘公共汽车去开会调研,可能吗?”“那就是 还得增加七分之一数量的公车
22、。”如此等等。公众的质疑,听一听,也不是坏事,有利于后期具体的工作。因此,根据全民动员实施方案,针对十个专项行动,各条线、各地应认真调研,根据节能减排责任主体的实际,建立切实可行的计划、拟定易行易效的措施。在 具体工作中,分管单位不仅要有要求,更要有指导,要把技术咨询和宣传培训做在前面,尽量避免为了节能减排,不顾工作实际的情况。支持单位更应积极配合,主 动沟通,广泛征求基层意见,多提意见建议,共同把这项关系公众生活幸福的大事做好。尤其要避免片面理解节能减排的情况,像个别地方为了节能减排,长时间切 断老百姓的民用电,就是急功近利、不负责任的做法。只有用细致的工作,联系实际,建立较为完备的管理措施,科学透明地管理,采集各种好的点子,上行下效, 动员群众,节能减排才能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