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东营市数字城管项目投标文件.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2837553 上传时间:2018-09-28 格式:DOC 页数:394 大小:24.8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营市数字城管项目投标文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4页
东营市数字城管项目投标文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4页
东营市数字城管项目投标文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94页
东营市数字城管项目投标文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94页
东营市数字城管项目投标文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东营市城市管理局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基础数据建设、应用软件开发东营市城市管理局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基础数据建设、应用软件开发项目投标文件2011 年 8 月 30 日北京数字政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EGOVA Co.,Ltd东营市城市管理局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基础数据建设、应用软件开发I目录1 项目概述 11.1 项目背景 11.2 建设目标 11.3 建设范围 21.3.1 地域范围 21.3.2 对象范围 21.4 项目建设内容 21.5 建设思路 21.6 建设原则 21.6.1 立足东营、博采众长 .21.6.2 资源整合、厉行节约 .21.6.3 坚持标准、规范流程 .31.6.4 积极创新、

2、深化应用 .32 项目需求分析 32.1 项目总体需求 32.2 体制机制建设需求 32.2.1 组织机构建设需求 .32.2.2 机制建设需求 42.3 基础数据建设需求 42.4 应用系统功能需求 52.5 运行环境建设需求 53 系统总体设计 63.1 系统设计标准体系 63.2 系统设计原则 73.3 系统体系架构设计 83.4 系统总体性能设计 103.5 开发环境及关键技术 11东营市城市管理局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基础数据建设、应用软件开发II3.5.1 开发环境 113.5.2 关键技术 124 体制机制建设 144.1 体制建设 144.1.1 成立东营市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 .

3、144.1.2 监督员队伍 154.2 机制建设 164.2.1 管理模式 164.2.2 业务流程 164.2.3 指挥手册设计 184.2.4 综合评价体系 205 基础数据建设方案 .215.1 项目目标 215.2 项目建设内容概述 225.2.1 标准规范编制 225.2.2 城市实景影像数据(含可量测实景影像、360连续全景影像) .225.2.3 网格划分与编码 .235.2.4 部件普查 235.2.5 数据处理与建库 .235.2.6 部件图集与手册编制 .245.2.7 网格划分图集编制 .245.2.8 实景影像数据管理软件与系统的集成部署 .245.2.9 实景影像数据

4、 PDA 管理软件与系统的集成部署 245.2.10 水气暖设施、管线等数据与普查数据(包括二维+实景)的关联 .245.2.11 城市实景影像数据的使用、维护及管理培训 .245.3 总体要求 255.3.1 工期要求 255.3.2 作业技术依据 255.3.3 作业建设要求 25东营市城市管理局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基础数据建设、应用软件开发III5.3.4 作业参考资料 265.4 总体实施设计方案 275.4.1 标准规范编制 275.4.2 单元网格、监督网格划分 .275.4.3 部件与地理编码普查 .305.4.4 数据处理与建库 .655.4.5 城市实景影像数据库(含可量测实景

5、影像、360 度连续全景影像) 715.4.6 扩展部件数据的关联、三维建模 .765.4.7 部件图集与手册编制 .765.4.8 网格图集编制 785.4.9 实景影像数据管理软件与系统的集成部署 .785.4.10 实景影像数据 PDA 管理软件与系统的集成部署 785.4.11 部件普查数据及城市实景影像数据的更新机制 .795.4.12 城市实景影像数据使用、维护及管理培训 .835.5 数字城管基础数据库建库技术方案 835.5.1 对数字城管基础数据库的认识 .835.5.2 数字城管基础数据库主要内容 .845.5.3 数字城管基础数据库部件数据加工与转换 .1125.5.4

6、数字城管基础数据库数据检核与入库 .1175.5.5 数据库质量控制 .1205.5.6 数据库建设主要成果 .1215.6 城市实景影像数据建库与数据处理技术方案 .1225.6.1 影像数据的建库要求 .1225.6.2 外业处理 1235.6.3 内业处理 1255.6.4 数据应用处理要求 .1285.7 项目实施组织方案 1305.7.1 施工组织 1305.7.2 任务和分工 1305.7.3 项目组织机构图 .130东营市城市管理局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基础数据建设、应用软件开发IV5.7.4 主要负责人职责 .1315.7.5 项目进度保证措施 .1335.7.6 安全生产及措施

7、.1335.7.7 数据安全措施 1345.8 数据质量保证措施 1355.8.1 质量管理体系 1355.8.2 质量保障措施 1375.8.3 数据安全措施 1396 基础应用系统设计方案 1396.1 无线数据采集子系统 1396.1.1 系统概述 1396.1.2 系统结构 1406.1.3 终端功能设计 1406.1.4 服务端功能设计 .1446.1.5 使用对象 1466.2 呼叫受理子系统 1466.2.1 系统概述 1466.2.2 系统结构 1466.2.3 接口设计 1476.2.4 输入输出设计 1486.2.5 功能设计 1496.2.6 使用对象 1546.3 协同

8、工作子系统 1546.3.1 系统概述 1546.3.2 系统特点 1546.3.3 输入输出设计 1556.3.4 功能设计 1566.3.5 使用对象 1646.4 大屏幕监督指挥子系统 164东营市城市管理局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基础数据建设、应用软件开发V6.4.1 系统概述 1646.4.2 功能设计 1656.4.3 系统管理模块 1666.4.4 通讯管理模块 1716.4.5 显示控制模块 1726.5 基础数据资源管理子系统 1726.5.1 系统概述 1726.5.2 功能设计 1726.5.3 使用对象 1856.6 应用维护子系统 1856.6.1 系统概述 1856.6.

9、2 功能设计 1866.6.3 使用对象 1916.7 地理编码子系统 1916.7.1 系统概述 1916.7.2 功能设计 1926.7.3 使用对象 1966.8 数据交换子系统 1966.8.1 系统概述 1966.8.2 功能设计 1966.9 综合评价子系统 2016.9.1 系统概述 2016.9.2 评价规则设定 2016.9.3 评价对象设置 2026.9.4 区域评价 2026.9.5 部门评价 2066.9.6 责任单位巡查评价 .2106.9.7 考评管理 2106.9.8 岗位评价 2106.9.9 评价模型建立 220东营市城市管理局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基础数据建设、

10、应用软件开发VI6.9.10 统计分析类型 2246.9.11 评价结果统计输出 .2257 扩展应用系统设计方案 2268 系统接口设计方案 .2278.1 无线数据传输接口 2278.2 无线采集终端、呼叫受理子系统与协同工作子系统接口 .2278.3 无线数据采集、协同工作子系统与地理编码子系统接口 .2298.4 大屏幕监督指挥子系统和其他子系统接口 .2298.5 视频监控子系统和呼叫受理子系统、协同工作子系统接口 .2308.6 GPS 卫星定位子系统与各应用子系统接口 2308.7 数字城管系统与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网上办案系统对接接口 .2318.8 数字城管系统与地上地下市政设施

11、智能监控系统对接接口 .2319 系统安全设计要求 .2319.1 系统安全设计 2319.2 网络系统安全 2329.2.1 网络系统安全具备的功能及配置原则 .2329.2.2 边界安全解决方案 .2329.2.3 入侵检测与响应方案 .2339.2.4 安全隔离网闸解决方案 .2349.2.5 关于安全设备之间的功能互补与协调运行 .2369.2.6 安全认证系统 2389.2.7 工作流程说明 2389.2.8 安全功能特点 2389.3 操作系统的安全解决方案 2409.4 流程管理与权限控制 2409.5 其它安全技术与措施 2409.6 安全管理制度 24110 系统运行环境建设

12、要求 241东营市城市管理局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基础数据建设、应用软件开发VII10.1 硬件平台建设要求 24110.1.1 设计原则 24210.1.2 硬件平台设计 24210.1.3 服务器集群 24210.1.4 存储设备 24410.1.5 备份设备 24910.1.6 手持终端设备 25010.2 大屏幕系统设计 25010.3 呼叫中心建设要求 25210.4 无线采集设备要求 25210.5 场地建设要求 25210.5.1 监督指挥中心场地 .25310.5.2 机房场地 25310.5.3 机房托管 25310.5.4 场地装修与综合布线要求 .25310.6 软件平台建设

13、要求 25410.6.1 操作系统 25410.6.2 数据库平台 25510.6.3 中间件平台 25610.6.4 地理信息系统平台 .25610.6.5 数据备份软件 26010.6.6 杀毒软件 26010.7 网络环境建设要求 26010.7.1 网络分类 26010.7.2 网络详细设计 26110.7.3 VLAN 规划设计 26511 项目实施方案 .26611.1 项目实施管理办法 26611.1.1 项目进度管理 267东营市城市管理局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基础数据建设、应用软件开发VIII11.1.2 项目范围管理 26811.1.3 项目沟通管理 27011.1.4 项目工

14、程实施组织安排 .27111.1.5 项目质量保证措施 .27911.1.6 项目风险管理 28111.2 项目实施的整体流程 28611.3 具体实施内容 28711.3.1 时间安排 28711.3.2 签订合同 28711.3.3 项目组正式成立 .28711.3.4 应用软件开发 28711.3.5 专业部门安装 28811.3.6 用户培训 28811.3.7 系统上线 28911.3.8 内部试运行 28911.3.9 初验、正式试运行 .28911.3.10 项目正式验收 29011.3.11 系统运行维护 29011.4 各阶段安全保证措施 29011.4.1 项目组正式成立保

15、证措施 .29011.4.2 项目合同签订保证措施 .29011.4.3 应用软件开发保证措施 .29111.4.4 专业部门安装保证措施 .29111.4.5 数据普查保证措施 .29111.4.6 用户培训保证措施 .29211.4.7 系统集成商保证措施 .29211.4.8 系统上线保证措施 .29311.4.9 内部试运行保证措施 .29311.4.10 初验、试运行保证措施 .29311.4.11 项目正式验收保证措施 .294东营市城市管理局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基础数据建设、应用软件开发IX11.4.12 系统运行维护保证措施 .29412 软件系统开发方案 .29412.1 开发

16、能力介绍 29412.1.1 工具化的构建平台实现业务和数据扩展 .29512.1.2 COM组件开发接口 .29612.1.3 工具插件接口实现功能的可插拔 .29612.1.4 客户端二次开发接口使得定制更加灵活 .29612.1.5 脚本编辑接口增强了用户交互的逻辑控制 .29812.1.6 自定义存储过程接口增强了数据分析能力 .29912.2 系统开发管理 30112.2.1 开发过程管理 30112.2.2 开发安全要求 30212.3 软件系统测试 30312.3.1 配置管理 30312.3.2 文档约束 30412.3.3 测试说明 30412.3.4 测试类型 30812.

17、3.5 测试方法 31812.4 软件质量保障措施 31812.4.1 软件质量控制体系 .31812.4.2 成立软件质量管 理小组 .32113 项目培训方案 .32213.1 培训理念 32213.2 应用系统培训方案 32313.2.1 培训模式 32313.2.2 项目培训内容 32313.2.3 培训计划安排 32613.2.4 培训资料 32713.2.5 意见反馈 328东营市城市管理局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基础数据建设、应用软件开发X13.2.6 效果跟踪 32813.2.7 主要培训教师介绍 .32813.3 基础数据建设培训方案 33013.3.1 培训人员基本要求 .330

18、13.3.2 培训方式 33013.3.3 培训内容 33013.4 项目培训服务承诺 33114 项目验收方案 .33214.1 验收目的 33214.2 项目验收的前提条件 33214.3 验收方法 33214.4 验收步骤 33314.5 验收程序 33414.5.1 验收内容和标准 .33414.5.2 验收结论 33514.5.3 项目交接 33614.5.4 验收文档资料清单 .33615 系统售后服务方案 .33715.1 应用软件售后服务方案 33715.1.1 售后服务承诺 33715.1.2 技术服务体系 33815.1.3 升级服务承诺 33916 项目建设与应用建议 .

19、33916.1 建设工作建议 33916.2 应用合理化建议 340东营市城市管理局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基础数据建设、应用软件开发11 项目概述1.1 项目背景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社会各界对城市环境和城市形象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各级地方政府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 “全国卫生城市”更是高度重视。如何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快速、高效地解决城市管理问题,为企业、公众、社会组织等提供规范化管理和人性化服务,打造“服务型政府” ,成为各级地方政府工作的重点。随着国家信息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传统的、被动式的城市管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信息化社会的需求,城市管理和执法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在管理体制、管理方式

20、、管理手段和评价体系方面存在较大的不足,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城市管理工作的高效运转。2004 年 10 月,北京市东城区在陈平书记倡导下, “依据数字城市技术,率先创建了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 。2005 年 7 月,建设部组织在北京专门召开了全国数字化城市管理现场会,推广北京市东城区的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先后确定了三批 51 个试点城市。为配合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的推广,建设部批准颁布了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的七个国家行业标准。国家已经明确提出 2008 年至 2010 年为全面推广数字化城市管理阶段,2009 年起将在全国全面推进和建立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以全面提升我国的城市科学管理和服务水平

21、。1.2 建设目标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及通信、地理信息和互联网技术,首先实现东营市主城区108 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数字化城市管理,搭建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充分整合利用东营市现有信息化资源,实现东营市城市管理由传统模式向数字化模式转变,构建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平台,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长效管理机制。通过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建立起沟通快捷、分工明确、反应快速、处置及时、运转高效的城市管理监督和处置机制,确保有效提高城市管理效率、水平及整体质量,努力构建大城管格局,充分实现城市管理“三化 ”目标:管理区域网格化,管理内容数字化,部件和事件处置精细化,推进我市城市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东营市城市管理局

22、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基础数据建设、应用软件开发21.3 建设范围1.3.1 地域范围本次项目建设的地域范围是在东营市中心城区南至南二路,北至北二路,西至西五路、东至东八路约 108 平方公里面积实施。 1.3.2 对象范围以住建部颁布的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管理部件和事件分类、编码及数据要求 (CJ/T214 2007)城镇建设行业标准确定的七大类部件(包括公用设施类、道路交通类、市容环境类、园林绿化类、房屋土地类市政工程公用设施、其它有关设施及扩展部件类)和六大类事件(包括市容环境、宣传广告、施工管理、突发事件、街面秩序及扩展事件)为主,其中根据我市的实际情况新增扩展事部件。1.4 项目建设

23、内容从项目建设的角度来讲,东营市数字化城管建设内容具体包括体制机制建设、基础数据建设、应用系统建设和运行环境建设四部分内容,本次项目重点建设内容是应用系统和基础数据。1.5 建设思路东营市综合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平台以标准化运作、优化管理为目标,为项目建设区域的城市实现城市部件和事件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和空间可视化,创新城市管理模式,再造城市管理流程,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监督评价体系,实现政府信息化建设相关资源的共享,提高城市管理水平。1.6 建设原则1.6.1 立足东营、博采众长东营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借鉴其他已建成数字城管的城市成功建设经验,充分结合东营市城市管理实际情况,认真

24、总结我市的数字城管建设特点,在城市管理模式、系统架构、运营模式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打造符合东营城市管理实际需要及发展定位、具有东营特色的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1.6.2 资源整合、厉行节约东营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建设,遵循“投资最小化、效益最大化”的建设原则,东营市城市管理局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基础数据建设、应用软件开发3最大程度上利用现有资源,实现各部门间信息资源的共享、避免重复投资、重复建设。此外,通过采用先进实用和性价比合理的技术模式和硬件配置,减少不必要的形象设备投资,节省财政投入。1.6.3 坚持标准、规范流程东营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建设,严格遵循住建部、工信部及我省相关建设、技术

25、标准和政策规范的基础上,结合东营市的市情建设东营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保证基础数据标准、应用系统标准以及业务数据接口的规范性与一致性,确保系统建设顺利通过验收。1.6.4 积极创新、深化应用东营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建设,以功能实用、满足现实需求为导向,在保障建设部规定的九大基础系统的基础上,充分调研我市城市管理实际需求,有的放矢地将有限的资金运用到实用性强、具有创新性的应用系统软件建设,不断深化城市管理实际应用,更好地服务我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的长效运行。2 项目需求分析2.1 项目总体需求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及通信、地理信息和互联网技术,首先实现东营市主城区108 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数字化城市

26、管理,搭建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充分整合利用东营市信息化资源,实现东营市城市管理由传统模式向数字化模式转变,构建东营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平台,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长效管理机制。2.2 体制机制建设需求2.2.1 组织机构建设需求按照有关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的要求,借鉴其他城市的经验,结合我市城市管理实际情况,组建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1、主要职责负责全市城市管理中各种问题的信息采集、报送,对城市管理实施全方位即时监控;负责办理各类城市管理问题的科学划分、派遣、协调,并督办处置质量和效率;负责对东营市城市管理局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基础数据建设、应用软件开发4城市管理的有关部门和责任人履行城市管理职责

27、的情况进行监督、考核、评价;负责城市管理信息员、监督员队伍的日常管理、培训和考核;负责协调解决城市管理中各部门处置的重难点问题;承办上级业务部门及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2、内设科室(1)监督科负责城市管理中各种问题的信息采集、报送,随时掌握城市管理现状,对本市城市管理实施全方位即时监控;对城市管理的有关部门和责任人履行城市管理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考核评价;负责办理社会公众举报的登记和督办工作;负责城市管理监督员的管理。(2)指挥科负责对各类城市管理问题进行分解、派遣、并督办处置质量和效率;负责具体协调在城市管理中有关职能部门(单位)之间的工作关系。2.2.2 机制建设需求2.2.2.1 管理模式按

28、照“监管分离”的总目标,拟建立 “一级监督、两级指挥”城市管理新模式。实行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直接协调、调度城市管理相关部门,及时有效地处理城市管理中发生的各种问题。2.2.2.2 标准业务流程对于需跨部门指挥协调事务以及复杂案件、重点案件,依照住建部有关标准,建立信息收集(发现问题) 、案卷建立(受理和立案) 、任务派遣、任务处理、处理反馈、核查结案和综合评价七个工作环节。2.2.2.3 综合评价机制建立一套科学的监督考核体系,由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负责数字城管评价考核信息汇总审核。为各级领导决策、部门管理、绩效问责提供客观翔实的依据。2.3 基础数据建设需求本次项目基础数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

29、三维实景数据建设、部件普查建设、地理编码数据入库、网格划分数据建设、三维建模、数据格式转换、数据处理、渲染、建库及制作图册等,1:500 地图由招标方提供,地理信息数据供 ARCGIS 软件使用, 具体有以下东营市城市管理局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基础数据建设、应用软件开发5内容:1、对东营市中心城区南至南二路,北至北二路,西至西五路、东至东八路约 108 平方公里内城市管理领域的道路、桥梁、水气暖设施及管线、市政设施、公园、绿地、休闲健身娱乐设施等公共设施,也包括门牌、广告牌匾等部分非公共设施和相关部件等基础信息进行普查。2、同时进行实景影像及 360连续全景影像数据采集。可量测实景影像分辨率不低

30、于 1.92M,并能完成对目标地物的空间位置测量和几何尺寸测量;支持对海量影像数据的浏览、搜索、标注、链接、测量功能,支持在影像上将部件影像坐标位置与部件普查数据库中对应部件位置实现关联、地下管线数据能与影像对应环境位置对应关联,支持影像数据在 PDA 移动终端设备上的展示、调用。能够对广告、招牌、建筑物等设施进行可视化量测 。3、对府前大街、胜利大街、东三路、胶州路、新世纪广场、清风湖公园等重点区域进行三维建模展示。4、参考标准。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 单元网格划分与编码规则 (CJ/T 213-2005)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管理部件和事件分类、编码及数据要求(CJ/T 214-200

31、7)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 地理编码 (CJ/T 215-2005 )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 (CJJ100-2004)2.4 应用系统功能需求严格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建设导则(试行) 的通知(建城2009119 号) 、 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技术规范(CJJ/T106-2010) 等国家要求的标准和规定进行建设,除住建部规定的无线数据采集子系统、监督中心受理子系统、协同工作子系统、地理编码子系统、大屏幕监督指挥子系统、综合评价子系统、应用维护子系统、数据交换子系统、基础数据资源管理子系统等 9 大标准子系统以外,另外根据东营城市管理工作实际,拓展建设了城

32、市供水设施智能管理系统、城市供暖设施智能管理系统、城市供气设施智能管理系统、数字化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系统、数字化城市市政设施管理系统、数字化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系统、数字化指挥调度系统、无线监控信息传递系统、数字化城管通信系统、GPS 卫星定位系统和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网东营市城市管理局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基础数据建设、应用软件开发6上办案系统。2.5 运行环境建设需求本次项目运行环境建设主要包括软硬件支撑平台和系统安全体系建设,具体包括了服务器设备、存储与网络设备、大屏幕显示系统、呼叫系统、场地装修与综合布线,以及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中间件、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等内容建设。3 系统总体设计3.1 系统

33、设计标准体系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是城市信息化的一个关键部分,系统总体设计过程中,严格遵循住建部、工信部及省相关建设、技术标准和政策规范的基础上结合东营市的市情建设东营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平台。建设部相关国家标准及我省相关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007 年) 2006-2020 国家信息化发展纲要 GB/T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编码 GB/T7929 1:500、1:1000、1:2000 地形图图式 GB 11714 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 CJJ100 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 GB 17733.1 地名标牌 GB/T 18521 地名分类与类别代码编制规则 GB

34、/T10114 县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码规则 CJJ 103 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数据标准 CJJ/T 106-2010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技术规范 C JJ/T 213-2005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 单元网格划分与编码 CJJ/T 214-2007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管理部件和事件分类、编码及数据要求 CJJ/T 215-2005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 地理编码东营市城市管理局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基础数据建设、应用软件开发7 CJT 292-2008 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 绩效评价 CJT 293-2008 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 监管数据无线采集设备 建城容函200659 号数

35、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技术指南 DB33/1059-2008数字化城市管理部件和事件分类与立结案标准 DB33/1060-2008数字化城市管理绩效评价规范 CJJ100-2004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 GB/T 8567-1988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 GB/T 9385-1988计算机软件需求说明编制指南 GB/T 18726-2002现代设计工程集成技术的软件接口规范 GBT50314-2006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 50311-2007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T 50311-2000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其他相关规范标准以上标准以及规范如果

36、有相应的最新版本,则按最新版本的相关规定执行。相关城市部件、事件的分类在建设部编码标准的基础上,结合东营市的城市特点,完善并不断充实具备适应今后其它相关系统的建设标准。3.2 系统设计原则1、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的创建工作,形式上是通过改革和创新城市管理新的体制、机制手段和方法来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效率,其最终目的,必须落实在着力解决市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上,必须落实在城市环境的有效改善和长效管理上,从而实现管理城市向服务城市转变。系统操作界面和操作流程应满足实际工作需要并便捷,操作界面美观实用。2、严格规范标准原则以建立城市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为目标,以住建部颁布的相关标准为原

37、则,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要统一单元网格划分与编码、统一部件和事件分类与编码、统一东营市城市管理局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基础数据建设、应用软件开发8地理编码制定,提高系统的兼容性、开放性、可靠性和安全性。3、资源整合和共享原则本着节俭、务实、高效的精神,充分挖掘和利用现有城市管理资源,对分散在各专业部门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防止重复投入。4、坚持因地制宜原则要结合东营市城市建设和管理实际,加强研究分析,制定实施规划和实施方案。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循序渐进,稳步推进,防止生搬硬套。要不断总结实践经验,改革创新,逐步实现小城管向大城管转变。5、先进性和创新性原则在系统的总体设计上,借鉴国内数字化城

38、市管理系统建设的经验。在技术上,采用国际上先进、成熟的技术,使得设计更加合理、先进。充分考虑东营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现状和特点,在注重系统实用性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先进的计算机软、硬件环境;在软件的开发思想上,严格按照软件工程的标准和面向对象的理论来设计,保证系统的先进性;打造具有东营特色的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6、安全与可靠原则本项目实施涉及政务、行业服务和公众服务等多个方面,必须重视系统、数据等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系统权限和网络架构上必须进行全面认真的设计。3.3 系统体系架构设计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是一套成熟的应用体系,为保证东营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能够满足管理模式的要求,应保证建设部九

39、大标准系统的完整性和基础性。在此基础上,根据东营市的特色需求,有针对性地的建立拓展应用系统。基础应用系统包括九大基础子系统:无线数据采集子系统、呼叫受理子系统、协同工作子系统、监督指挥子系统、基础数据资源管理子系统、应用维护子系统、综合评价子系统、地理编码子系统和数据交换子系统;拓展应用系统主要包括城市供水设施智能管理系统、城市供暖设施智能管理系统、城市供气设施智能管理系统、数字化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系统、数字化城市市政设施管理系统、数字化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系统、数字化指挥调度系统、无线监控信息传递系统、数字化城管通信系统、GPS 卫星定位系统、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网上办案系统。考虑到数字化城管系统

40、的建设需要涉及的软硬件环境、现有信息系统的应用情况、东营市城市管理局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基础数据建设、应用软件开发9用户的功能需求、今后的系统维护升级、以及和外部系统的接口等因素,系统设计主要分为四个层次和两种体系,分别是物理层、数据层、平台层、应用层以及标准规范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此外,系统的建设充分考虑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资源建设的总体规划和系统应用方面的需求,采用具有先进的信息技术,依据国家电子政务标准和规范设计完成。系统总体架构如下图所示: 物理层是系统运行的软硬环境基础,是软件的承载实体。 数据层东营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涉及的数据包括空间数据、业务数据数据和专业数东营市城市管理局数字

41、化城市管理系统基础数据建设、应用软件开发10据等。为了满足超大型、连续无缝的空间数据库管理需求,达到快速的空间数据、业务数据存取性能指标,本次项目建设建议采用高性能数据库系统。空间数据主要包括基础地理数据、城市管理部件和事件数据、城市管理地理编码数据、城市管理单元网格数据。业务数据包括公众上报数据、案卷办理数据、移动督办数据、车辆管理数据、业务短信数据以及综合评价数据等。专业数据包括表空间数据、系统流程数据等。 平台层结合东营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实际需求,分析业务特点和应用软件的具体功能,在东营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平台上提供满足应用层设计的具体服务,如工作流服务、查询统计服务、配置管理服务

42、、地理编码服务、GIS 应用服务、权限管理服务、数据管理服务、认证管理服务、接口管理服务、数据同步服务等。 应用层应用层是面向对象的系统功能模块,根据不同的业务划分和使用群体,形成模块化的体系结构,便于业务的管理和功能的扩充。按照东营市数字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实际需求,应用层包括基础应用系统和扩展应用系统,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能很好地支撑系统的拓展应用。3.4 系统总体性能设计1. 系统采用 B/S 的体系架构;2. 系统具有可扩充性,满足将来系统的扩展、升级;3. 系统容量性能:支持同时 1000 人在线访问查询能力;应具有良好的并发响应能力,整体响应性能在 5s 以内,正常情况下并发访问量

43、应不小于 100 个用户;4. 正常工作状态下,响应速度: 电脑终端的事、部件地理信息位置查询和定位时间不超过 2s,移动终端不超过 3s; 地图查询定位时间不超过 3s,监督中心接收信息采集员上报问题时间不超过5s,监督中心向信息采集员发送任务时间不超过 5s; 本地信息查询响应时间不超过 2s,服务器数据查询响应时间不超过 3s;东营市城市管理局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基础数据建设、应用软件开发11 单次数据无线交换和传输时间不超过 5s; 文本信息交换的响应时间应控制在 1s 以内。5. 具有采集和传输多张现场图像的能力;6. 音频信息录制时长不宜低于 60s; 7. 视频监控数据传输的延迟时

44、间一般不超过 5s;8. 网络通信质量稳定,信息传递成功率宜在 99.9以上;9. 具有完备的信息安全体系,能跟踪用户的操作,进行安全审计;10. 具有良好的数据安全保障机制,具有较强的容错能力和灾难恢复能力;11. 具有高度的灵活性,能适应日常业务变更的需求;3.5 开发环境及关键技术3.5.1 开发环境3.5.1.1 基于技术领先的 J2EE 框架Java 2 平台企业版( Java 2 Platform Enterprise Edition,J2EE)是一种利用 Java 2 平台来简化诸多与多级企业解决方案的开发、部署和管理相关的复杂问题的体系结构。J2EE技术的基础就是核心 Java

45、 平台或 Java 2 平台的标准版,J2EE 不仅巩固了标准版中的许多优点,例如“ 编写一次、到处运行 ”的特性、方便存取数据库的 JDBC API、CORBA 技术以及能够在 Internet 应用中保护数据的安全模式等等,同时还提供了对 EJB(Enterprise JavaBeans) 、 Java Servlets API、JSP (Java Server Pages)以及 XML 技术的全面支持。3.5.1.2 基于强大灵活的 Spring 框架Spring 框架是一个分层架构,由 7 个定义良好的模块组成。Spring 模块构建在核心容器之上,核心容器定义了创建、配置和管理 be

46、an 的方式。组成 Spring 框架的每个模块(或组件)都可以单独存在,或者与其他一个或多个模块联合实现。Spring 框架的功能可以用在任何 J2EE 服务器中,大多数功能也适用于不受管理的环境。Spring 的核心要点是:支持不绑定到特定 J2EE 服务的可重用业务和数据访问对象。毫无疑问,这样的对象可以在不同 J2EE 环境 (Web 或 EJB) 、独立应用程序、测试环境之间重用。东营市城市管理局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基础数据建设、应用软件开发123.5.1.3 采用 ServiceMix 框架实现企业服务总线Apache ServiceMix 是一个开源的灵巧的 ESB 框架,遵循 S

47、OA 体系架构规范,采用消息驱动模型。ServiceMix 可以很好地和 Spring 框架集成在一起。ServiceMix 实现了 JSR2008 中定义的 JBI(Java Business Integration,Java 业务集成)规范,可以很好的实现服务组件的即插即用。JBI 规范及 API 描述了构建基于插件、基于服务设计的企业级 ESB 系统的平台。JBI以 TRANS 需求为基础,基于组件交互和规范化消息(normalized messages) 而设计。3.5.1.4 采用 JetSpeed 框架实现统一门户Apache Jetspeed 是一个开源的企业信息门户(EIP)的

48、实现, 使用的技术是 Java 和 XML. 用户可以使用浏览器, 支持 WAP 协议的手机或者其它的设备访问 Jetspeed 架设的信息门户获取信息。Jetspeed 扮演着信息集中器的角色 , 它能够把信息集中起来并且很容易地提供给用户。JetSpeed 可以和 Spring 框架很好的集成在一起。3.5.1.5 采用开源的 Eclipse 集成开发环境Eclipse 一个可扩展的 IDE 框架,使用它可以很方便基于 J2EE 框架进行应用程序开发,并可以通过安装 JUnit、FindBugs、CheckStyle 等插件,进行代码质量检查和单元测试,保证产品质量。3.5.2 关键技术数

49、字化城市管理系统软件基于 GIS 技术,按照国家标准的子系统结构进行设计开发,采用 J2EE 规范,采用 B/S 构架进行开发,整合强大的 MIS 功能,基于开放的软、硬件平台,具有广泛的软、硬件兼容性。软件整合了多项关键技术,在数字城管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3.5.2.1 采用面向服务的应用程序开发方法面向服务的应用程序开发(Services-oriented development of application,SODA)是一种重要的开发模型,它使得系统建设能够在转换到面向服务架构(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SOA)的过程中调整业务流程。SODA 首先以创建和组装服务和服务合同为中心,而把设计和实现用于实现服务的对象和组件推迟到解决粗粒度服务合同之后。对 SODA 而言,所有的资源都被认为是服务东营市城市管理局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基础数据建设、应用软件开发13(从前端的 UI 组件到与后端外部业务合作伙伴的交互) 。SODA 开发人员更多地注重应用程序内部及其相互之间的数据流和流程流。3.5.2.2 采用门户技术集成系统门户技术(POR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招标投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