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doc

上传人:tangtianxu2 文档编号:2835366 上传时间:2018-09-28 格式:DOC 页数:97 大小:8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区中心城区发展片区四年级科学集体备课上 册 第 一 单元主备人: 复备人: 学 校: 班 级: 打 造 精 品 教 案,努 力 提 高 课 堂 教 学 效 益 。2单 元 备 课科目: 科学 第 一 单元 学情分析单元主题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知识体系分析本单元是根据科学(36 年级)课程标准中关于空气等方面的内容来建构的,由认识空气的性质、空气流动的规律、空气的主要化学成分、空气对生命的意义及空气的污染与保护四部分组成。由于空气不同于其他有形物体,是不容易直接感知的空气,需要通过实验来间接察觉到它,因此本单元大多以实验感知、获取证据、分析推理、寻求答案的线索呈现,使学生确信空气的真实存在,获取

2、对空气的性质、组成及风的成因直观而生动的认识,同时更强烈地意识到空气是生命的要素,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必须自觉地减少对空气的污染。3单元目标1. 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来收集证据。2. 能用文字、图表等方式呈现收集到的证据。3、 能用一定办法证明空气的存在。4、 知道空气是由不同气体混合而成的,其中包括氧气和二氧化碳,知道氧气对于生命的意义。5、 知道空气可以被压缩、等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等性质,了解人类对此性质的应用。6、 了解人类活动对大气产生的不良影响,意识到保护大气层的重要性。7、 知道因地球的形状,空气冷热不均时形成风的主要原因。8、 意识到合理利用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

3、会发展带来好处、滥用科技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9、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单元重难点及解决策略重点:1、认识空气的性质 2、认识冷热空气的流动规律 3、了解空气的成分难点:1、探究压缩空气的力量 2、理解风的成因3、掌握往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的实验操作技能教学措施:1、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应用于生活 2、及时巩固所学内容 3、充分利用直观教具进行教学 4、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培养观察、动手、综合分析能力单元教学方法观察、实验、比较、推理、分析等方法课时划分空气的性质1 课时;热空气和冷空气1 课时;空气中有什么1 课时;空气是生命之源1 课时;单元复习1 课时,共计 5 课时4课 时 教 案

4、课题 1、 空气的性质 课型 新授 课时 1知识目标1、知道空气是占据一定空间的,能用多种法证明空气的存在2、知道压缩的空气有弹性,了解空气的压缩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力目标1、会运用感官和工具认识到空气是有体积的,占据一定空间,而且不能随意缩小。 2、能用观察、比较、试验、概括等方法认识空气的性质3、小组动手完成空气水“火箭”的制作。 教学目标情感目标发现生活中常见的利用空气也占据空间的例子,体验身边事物的重要性。教 学重、难点重点:认识空气的性质。难点:探究压缩空气的力量。教学准备及使用说明水槽、玻璃杯、塑料瓶、气球 2 个、塑料绳、细竹箝、针筒、塑料袋、塑料管、餐巾纸、天平教学方法讲解

5、,演示,实验,操作 7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要一起研究一个人最不能缺少的东西空气。空气大家每天都在接触,你了解空气么? 2、空气每时每刻都存在我们的身边,你有什么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3、先不急着讨论,先来看看一个纸团的秘密。二、学习新课 1、认识空气占据空间的秘密。 (1)实验一 如果我把纸团放在杯子里,再把杯子反扣进水槽,你认为杯子里的纸团会湿吗?说说看为什么? 有的同学说纸团会湿掉,有的同学说不会,究竟结果是什么呢?下面请一位同学证明给大家看,看看哪种说法是对的?(学生演示) (2)实验二 班上哪个同学肺活量大?我请他来吹一个气球。 这里有一个塑料瓶,还是那个气球,把它放在

6、瓶子里,再让他吹看看。 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既然发现了问题,就要想办法解决,你们小组能解释吗?(3)做了两个实验了,你发现了空气的什么性质? (4)关于空气你还知道些什么?还有哪些问题?把它们记在活动记录上。 2、指导学生认识空气有质量。 (1)把两只吹了气的气球吊在小棒上,保持平衡,刺破一个,你认为会发生什么变化? (2)说明了空气还有什么? (3)这个实验还可以怎么做? 3、空气所占据的空间不能随意压缩。 复 备8教学设计(1)实验一 大家都玩过气垫的玩具,你玩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 用手轻轻压一下模拟小气垫,你发现了什么?怎么解释呢? (2)自我设计实验 我们的实验对吗?用橡皮和针筒设计个

7、实验,再来验证一次,看看我们的实验结果对不对。 (3)我们又发现了一个空气的新性质: 空气可以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4、空气与其它物体的性质对比。 (1)还记得我们三年级时了解过的固体和液体么? (2)谁来说说固体、液体和空气在性质上有什么区别? (3)书上的表格请你们讨论以后填写。 (4)学生汇报与补充。复 备9板书设计1、空气的性质占据一定的空间 有质量 压缩空气有弹性课堂练习1.空气具有( ) 、 ( ) 、 ( ) 、 ( )等性质。2.空气和水的相同点有:( ) 、 ( ) 、 ( ) 、( ) ; 不同点有:( ) 、 ( ) 、 ( ) 、 ( ) 。3.喷气气球充气越多,它跑

8、的距离( ) ;喷气式飞机运用了空气的( )推进飞机飞行。4.日常生活中,利用了压缩空气的地方有( ) 、 ( ) 。5.空气具有( ) ,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 ) 。作业设计完成一个压缩空气的玩具。 复 备教学反思10课 时 教 案课题 2、热空气和冷空气 课型 新授 课时 1知识目标(1)知道空气是会流动的,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 (1)知道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 (2)了解热气球和孔明灯的升空原理。 能力目标(1)通过实验学会由看风向来了解冷热空气的对流。 (2)会分析风的形成和流动,热空气上升。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1)有兴趣研究空气的其他性质。 (2)乐于亲近自然,有研究

9、自然的欲望。教 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冷热空气的流动规律。难点:理解风的成因。教学准备及使用说明气球、蜡烛、纸蛇、水槽、蚊香,有关孔明灯及热气球的资料教学方法讲解,演示,实验,操作11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发现了空气的什么性质? 2、空气会流动么? 3、我们身边的空气一般是怎么流动的?谁来描述一下? 4、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我们把空气加热或者变冷以后还会向我们刚才描述的那样流动么?二、探讨新知 1、研究热空气的流动。 我这里有个会“跳舞”的纸蛇,先来看看蛇是怎么“跳舞”的。 是什么力量让蛇“跳舞”的呢? 把手放在蜡烛上方和侧面,你感觉到了什么?有能说明什么呢? 通过这 2 个实验,你

10、发现了什么? 能不能再想一个实验证明热空气是上升的?你准备怎么做? 书上的实验你能看懂么?谁来做? 实验再一次说明了什么? 2、研究冷空气的流动。 热空气是上升的,你猜想冷空气会是怎样流动的呢?生活我们在哪里可以找到冷空气? 打开冰箱冷藏室。冰箱里的“白气”往哪里流动? 冬季的冷风从哪里钻进来? 生活中的例子告诉我们冷空气往哪里流? 3、认识冷热空气的对流。 (1)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怎么能形成风呢?想个办法,让我们大家能看到空气的对流呢? (2)演示 P8 实验,用蚊香的烟雾流动表示。 (3)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 (4)如果在地面上各个地方的空气冷热不同,它们会怎样?复 备12教学设计

11、(5)由于地面冷热不同导致的空气流动就是风。复 备13板书设计热空气和冷空气 热空气 上升 冷空气 下降课堂练习1.冷空气( )是因为冷空气比同体积的热空气重,热空气( )是因为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2.制冷空调应该挂在房间( )方,取暖器应该放在房间( )方。3.三国时,我们中国人利用( )的原理发明了( ) ;1783 年,法国人利用( )的原理成功制造出( )。4.由于地面上各个地方的冷热程度不一样,冷空气总要向热的地方流动,空气的( )就形成了风。5. 在没有风的情况下,为什么烟总是向上升?作业设计回家做一个热气球。复 备教学反思14课 时 教 案课题 3、空气中有什么 课型 新授

12、 课时 1 知识目标(1)知道空气是由不同气体混合而成的,空气中包括氧气和二氧化碳。 (2)知道氧气支持燃烧、二氧化碳能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了解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用途。 能力目标(1)学习用观察、实验、思考、阅读资料的方法分析空气的成分。 (2)培养初步的化学实验技能。 教学目标情感目标培养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的品质和合作交流的科学态度。教 学重、难点重点:了解空气的成分。难点:掌握往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的实验操作技能。教学准备及使用说明蜡烛、水槽、集气瓶、杯子、石灰水教学方法讲解,演示,实验,操作15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继续来了解空气。 2、蜡烛的燃烧能离开空气么?你怎么知道

13、的? 3、现在老师这里有三个蜡烛,分别放在空气中,小杯子、大杯子里,蜡烛能燃烧吗? 4、他们的燃烧情况会不会有什么不同? 5、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谁来解释一下?二、进入新课 1、空气的成分 (1)为什么会出现蜡烛熄灭的结果,我们在来看一遍实验,不过我们稍加一些改变。 (2)教师演示书上实验。 (建议改为大一些的集气瓶) (3)蜡烛熄灭后,你还看到什么现象? (4)用空气占据空间解释水为什么进入了杯子,说明了什么? (5)杯子中的空气有没有完全消失?剩下的空气会产生怎样的情况呢?我们在看。 (6)教师演示实验。 (7)火柴为什么会熄灭?正常情况下会不会熄灭?说明剩下的空气有什么性质? (8)

14、通过蜡烛的燃烧与火柴的熄灭你能确定空气中至少有几种气体?他们分别有什么性质? (9)教师简单介绍空气的成分。 2、认识二氧化碳 (1)二氧化碳虽然在空气中很少,但在我们的生活中却很重要,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它的制取方法。 (2)教师制取二氧化碳。 (3)二氧化碳究有什么样的性质? (4)教师演示实验。 复 备16教学设计(5)蜡烛由下而上的熄灭可以说明什么? 二氧化碳重、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 (6)教师继续演示实验。 (7)石灰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8)谁来总结一下二氧化碳具有什么样的性质?复 备17板书设计3、空气中有什么氧气 支持燃烧二氧化碳 不支持燃烧 重氮气课堂练习1. 空气中支持燃烧的

15、气体叫做( ) ,占空气体积的( )%,其他的主要是( )占空气体积的( )%,此外还有少量的( ) ( )等。2. 将澄清的石灰水倒入烧杯中,敞口放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石灰水表面出现了一层白膜,证明空气中有( ) 。3. 制取二氧化碳:在一只瓶里放入一些小苏打,再倒入一些醋,瓶里出现的泡泡就是( ) 。4. 二氧化碳的性质.使澄清的石灰石变浑浊;.灭火。5. 二氧化碳灭火器的原理是什么?作业设计1、你知道在生活中,我们是怎么应用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么?2、了解氮气的作用。复 备教学反思18课 时 教 案课题 4、空气也是生命之源 课型 新授 课时 1 知识目标(1)知道空气和水一样,也是生命之源

16、,要防治空气污染。 (2)了解保护洁净的空气,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能力目标(1)会研究车辆尾气对植物的影响。 (2)学会小组调查、访问的方法,及总结调查数据的分析。 教学目标情感目标(1)从身边的环境变化和动植物变化意识到空气对人类、全世界的重要性。 (2)空气和生命是密不可分的。 (3)意识到我们有责任呼吁大家一起来防治空气污染。教 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我们怎样为净化空气作贡献。难点:调查居室空气污染的原因。教学准备及使用说明空气污染的软件,让学生准备有关空气污染的资料。教学方法讲解,演示,实验,操作19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 讲述:我们已经研究了空气的不少性质,你能总结的说一说吗? 提问:世

17、界环境日是什么时候?今天的口号是什么? 讲述:其实空气也是生命之源二、学习新课 1了解空气和生命的关系。 (1)为什么说空气也是生命之源呢? (2)观察 P12 三幅图,你想到了什么? 2了解我们周围的空气。 (1)空气是我们不能离开的,但是我们现在处在怎样的空气中呢? (2)人类哪些活动会影响空气质量?哪个小组愿意来介绍你找到的资料? (3)人类一直不断的在污染着我们赖以生存的空气。空气的污染我们看不到,空气受污染后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危害?(4)我们周围的空气现况是什么样的,我们可以去调查一下。 (5)室外的空气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调查? (6)室内的空气我们又可以从哪些方面调查? (7)将我们

18、调查到结果记录下来。 (8)教师介绍表格记录方法。复 备20板书设计空气也是生命之源课堂练习1. 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都需要空气,污染的空气中含有大量的( ),会危害( )和( )。2. 汽车尾气会麻痹人的神经,造成体内缺氧,甚至造成( ) 。3. 燃烧垃圾会产生大量的黑烟和( ) ,燃烧塑料会产生( ) ,会严重损害人和动物的肝脏和脑4. 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 )和( ) 。5. 森林有( ) 、 “天然空调器” 、 “绿色蓄水库” 、( )等美誉。6. 我们能为净化空气做些什么?作业设计空气被污染了,而且还在不断污染着。我们能做什么呢? 1、完成调查记录。 2、出一份保护、防治空气污染的

19、小报。 复 备教学反思21岱岳区中心城区发展片区四年级科学集体备课上 册 第 二 单元主备人 复备人: 学 校: 班 级: 二 0 一二年九月打 造 精 品 教 案,努 力 提 高 课 堂 教 学 效 益 。22单 元 备 课科目: 科学 第 二 单元 学情分析单元主题冷和热单元知识体系分析第二单元主要是根据课程标准中“能的表现形式”和“物体与物质”中的部分要求建构的。冷和热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一杯热水放在桌上会慢慢变凉,勺子放在热汤中,勺柄会慢慢变烫;四季更迭,使孩子们对“火热” 、 “冰冷” 、 “清凉” 、“和暖”这些不同的气温都有过切身的感受。而人们对冷热规律的利用,如加热、制冷、散热

20、、保暖等,也时常引起孩子们的兴趣。本单元就将带领孩子们对生活中的冷热现象进行探究,让他们在一个个亲历活动中了解热现象中蕴含的科学道理。23单元目标1、能对搜集到的证据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来呈现2、能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3、能在总结证据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解释。4、 物体的特征,知道通过加热或冷却可使物体的形状或大小发生变化5、物质的变化,了解水、金属等常见物质有三种形态:固态、液态和气态;温度的改变可使物质的形态发生变化。知道水的冰点与沸点。知道什么是蒸发、什么是凝结。6、能的表现形式,热现象。7、 知道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知道温度的单位,会使用温度计。8、了解热总是从高温物体传

21、向低温物体,直到温度相等时,热传导才停止。9、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10、 对待科学学习,敢于大胆想象。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单元重难点及解决策略1、物质的变化,了解水、金属等常见物质有三种形态:固态、液态和气态;温度的改变可使物质的形态发生变化。知道水的冰点与沸点。知道什么是蒸发、什么是凝结。2、知道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知道温度的单位,会使用温度计。单元教学方法观察、实验、比较、推理、分析等方法课时划分1、冷热与温度1 课时2、热的传递1 课时3、加热和冷却2 课时4、吸热和散热2 课时5、水在加热和冷却后1 课时24课 时 教 案课题 1

22、、 冷热与温度 课型 新授 课时 1知识目标(1) 知道温度的概念;(2) 知道在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下降是有规律的。能力目标(1) 学会测量水温的方法;(2) 能够收集数据并发现热水变凉过程中的温度下降规律。教学目标情感目标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体会到科学探究的快乐。教 学重、难点1、重点:学会测量水温的方法。2、难点:连续测量一杯热水的降温过程,发现温度变化规律。教学准备及使用说明冷水、热水、烧杯(或一次性塑料杯) 、温度计、铁架台。教学方法观察法、比较法、实验法、讲授法25教学设计一、建立温度的概念出示一杯冷水、一杯温水和一杯热水。演示:将两手的食指分别插入冷水杯和热水杯,5 秒钟后

23、,再同时插入温水杯。要求体会:两个手指的感觉一样吗?学生分组进行体验,小组交流体会。二、形成温度概念全班交流,感受到:光凭自己的感觉不能准确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讲解: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温度计可以准确的测定出物体的温度。 三、学习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学生尝试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同时思考:如何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在测量过程中要注意什么。交流:测量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1)液泡浸在水中,不碰杯壁;(2)液注变化稳定后观察温度;(3)观察温度要水平观察;(4)学习读出温度计的度数。(教师可以适当创设一些错误情景,认学生分析。 )利用温度计测量三杯水的温度(先测冷水,再测温水、最后测热水)

24、。四、预测水的温度变化提问:热水放的时间长了会怎样?如果隔相同的时间测量一次热水的温度,你认为热水变凉的过程是怎样的呢?温度的下降会有规律吗?如果有规律,可能是什么样的规律?五、制定热水变凉的研究计划 讨论:怎么才能做好这个实验?在讨论中明确学生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需要哪些材料:(温度计、铁架台、杯子、热水、记复 备26教学设计录纸、手表)(2)需要观察什么?记录什么?(3)怎样记录?从什么时候开始记?隔多长时间记录?(4)小组内每个成员的任务是什么?(拿温度计、读数、计时、记录各有分工,每人都要找到自己的角色) 合作学习是科学探究的常用学习方法,每个组员都要承担各自的角色,小组中每个人

25、都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个体作用。六、小组研究,收集数据,学生取热水和记录表;学生进行测量并记录,教师注意巡视。七、作热水变凉的曲线图,并学习分析数据1、选择一组记录表,讲述:记录表有时不能很明显的看出变化规律,我们可以用一条曲线图来表示温度的变化,这样的图就叫做曲线图。2、讲解曲线图的作法。横轴表示时间,竖轴表示温度,教师示范作出曲线图。描点;连线。3、学生作曲线图。1)学生根据各自的表格作出曲线图。2)分析曲线图,研究温度变化的规律。3)讨论:温度是怎样变化的?4、把各组的曲线图贴在黑板上,作下面的比较:1)刚开始的温度一样吗?最后的温度一样吗?2)从曲线变化,你可以看出什么规律?3)各组的曲线

26、的弯度一样吗?造成不一样的原因是什么?5、小结发现:1)温度是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的;2)温度下降呈现先快后慢的规律。 复 备27板书设计1、冷热与温度温度温度计温度逐渐下降,由快到慢。课堂练习1、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 ) ;( )可以准确地测出物体的温度。我们知道的温度计有( ) 、( ) 、 ( ) 、 ( )等。2、 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是:.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要轻拿轻放;.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是,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侧;.要等温度计内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认读,并且非要使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顶端保持水平。3、 一杯水会逐渐变凉,其过程是( )

27、。作业设计一杯热水的降温是有规律的,如果继续观察下去,温度会怎样变化复 备教学反思28课 时 教 案课题 2、 热的传递 课型 新授 课时 1 知识目标(1) 知道热总是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2) 知道传导、对流、辐射是热的三种传递方式。能力目标(1) 能够做固体热传递的实验;(2) 能够做液体对流的实验。教学目标情感目标(1) 体会用数据进行论证的重要性;(2) 体会到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也需要发挥想像力。教 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热的三种传递形式。2、难点:正确使用酒精灯。教学准备及使用说明试管夹,汤匙、蜡烛、酒精灯,烧杯,石棉网,三角架、茶叶,热水。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讲授法29教

28、学设计一、导入 讲述:今天,我们手冷的时候,爹妈会用温暖的大手握住我们的小手。这说明热可以传递。让我们一起来研究热的传递。二、研究固体的热传递方式要求:注意别烫到手;可以从汤匙任何一个位置开始烤;汤匙不要离蜡烛太近;观察蜡是怎么熔化的。学生分组烤一烤涂了蜡的汤匙, 观察蜡的熔化并用箭头在图(书 68 页)中表示。展示交流:蜡油熔化的规律?小结:固体传热传导三、探究液体的热传递方式 出示用酒精灯加热的水。提问:酒精灯产生的热传递到哪儿去了?固体和液体传热的方式会相同吗?提问:用什么方法可以观察到烧杯里的水是如何全部变热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方案。领取材料进行尝试,感受哪种方案能够有效的观察到水的流动

29、。再用有效方案进行一次实验(有效方案有很多种,鼓励小组间选择不同的方案) ,观察水变热的过程,并画在记录(书 68 页)上。展示交流:水变热的规律?小结:液体传热对流。四、拓展到空气传热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空气的传热方式。观看多媒体课件。五、了解辐射 学生自学 19 页“辐射” 。六、应用并区分热传递三种方式 分析图(第 19 页)中复 备30教学设计热的传递方式,直接看书,学生利用箭头很容易分析出热传递方式。去掉箭头,学生有能力自己去表示热传递的过程。复 备31板书设计2、热的传递固体传导液体对流空气辐射课堂练习1. 热总是从( )向( )传递的。2. 热在固体中,从( )的地方传到( )的地

30、方,这种传热的方式称为( ) 。3. 正确使用酒精灯的方法.先观察,确定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超过瓶体的 2/3。打开瓶帽,将瓶帽竖放在灯旁;.用点着的火柴自下而上斜向点燃酒精灯灯芯; .把被加热物体放在火焰中温度最高的外焰部分加热;.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自上方斜向盖灭火焰。4. 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称为( ) 。5. 热在空气中的传递是通过冷热空气的( )来实现的。6. 不靠空气、水或其它物体也能传递热,这种传热方式称为( ) 。7. 烈日下的物体烫手是太阳的热( )到地面的物体上来了。作业设计一、分析课本上火炉对其他物体的热传递都包含那些热传递方

31、式二、问答题为什么锅把用塑料制作,而锅身用金属制作?复 备教学反思32课 时 教 案课题 3、 加热和冷却 课型 新授 课时 3 知识目标(1) 知道物体受热后会改变形状、体积; (2) 知道固体、液体、气体基本都具有热胀冷缩性质; (3) 知道人们可以通过加热和冷却物体做许多事; (4) 知道温度表的工作原理,了解温度计的发展史。 能力目标(1) 会做加热糖的实验,观察糖的形态变化; (2) 会做加热铁垫圈的实验,能利用器具观察到铁垫圈的体积变化; (3) 会做水和空气的热胀冷缩实验。 教学目标情感目标(1) 体会科学变化的丰富多彩; (2) 意识到每一项科技发明都是科学家反复试验和不断改进的结果; 教 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到冷热变化会导致物体产生变化。 2、难点:发现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学准备及使用说明砂糖、易拉罐底、蜡烛、火柴、玻璃片、固体体胀演示器、烧瓶、橡胶塞、玻璃管、气球、水槽、冷热水。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讲授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