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03年齐齐哈尔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

上传人:dzzj200808 文档编号:2831395 上传时间:2018-09-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3年齐齐哈尔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03年齐齐哈尔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03年齐齐哈尔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03年齐齐哈尔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03年齐齐哈尔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齐齐哈尔市 2003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黑龙江省统计公报 2008-07-20 10:24:26 阅读 8 评论 0 字号:大中 小 订阅 2003 年,是齐齐哈尔历史上不平凡的一年,是全市人民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团结奋斗、迎难而上,经历了严峻的考验,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新成绩的一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抓住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契机,深入贯彻实施“ 全党抓企业,全民搞招商,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的战略部署,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开拓创新,努力拼搏,在遭遇“

2、 非典” 和严重自然灾害等多种不利情况下,全市国民经济继续保持稳步发展的势头,各项社会事业不断进步。一、综合国民经济稳步增长。初步核算,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完成 350.5 亿元,比上年增长 5.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77.6 亿元,下降 14.1%;第二产业增加值 125.9 亿元,增长 12.8%;第三产业增加值 147.0 亿元,增长 11.5%。三次产业结构为 22.1:35.9 :42.0。全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 6360.3 元,增长 7.1%。市场价格小幅上涨。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7%(市区,下同)。从内部结构看,医疗保健、食品、消费品、服务价格分别上涨 8.0

3、%、3.7% 、2.0%和 0.9%;家庭设备用品和衣着价格分别下降 1%和 2.9%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加大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 主辅换位”步伐,大力发展绿色、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突出发展畜牧业。强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大力改造传统产业,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工业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全年全部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 500 万元及以上非国有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 64.2,同比提高3.6 个点;实现利税 9.6 亿元,增长 18.2%。就业规模保持相对稳定。年末全市从业人员 242.4 万人,比上年末下降 1.8%。其中,城镇从业人员 71.5 万人,下降 4.9%。国民经济和

4、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抗自然灾害能力不强;体制性、结构性、生态性矛盾突出;就业和再就业压力较大。二、农业全市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一核心,进一步加快农村经济结构“主辅换位 ”步伐。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畜牧业。但由于遭受了历史上罕见的旱、涝、早霜等严重自然灾害,农业和农村经济受到很大影响。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 110.2 亿元,比上年下降30.8%。受灾害影响,粮食产量下降。全市粮豆薯总产量为 186.8 万吨,比上年下降 62.9%。全市农作物绿色食品监控面积 125.9 万亩,比上年增长 0.96%。落实种植业绿色食品基地 86 个。截至 2003 年

5、底,全市共开发绿色食品 6 大类 45 小类 400 多个品种。林业生产稳定。全市完成造林面积 5.1 万公顷,比上年增长54.8%。幼林抚育面积 7.8 万公顷。退耕还林面积 2.3 万公顷。畜牧业生产较快增长。全市畜牧业产值为 58.2 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年末大牲畜存栏 116.5 万头,增长 15.9%。全年肉类总产量35.8 万吨,增长 11.5%。乡镇企业继续稳步发展。据市中小企业局统计,全市乡镇企业增加值 41.8 亿元,比上年增长 15.2%;实缴税金 3 亿元,增长 15.4%;净利润 9.6 亿元,增长 15%。三、工业和建筑业工业生产增长较快,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

6、。全面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加快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全市工业经济呈现较快增长的良好态势。全部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 500 万元及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 40 亿元,比上年增长 14.4%。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 22.6 亿元,增长 5.9%;集体企业完成增加值 2.1 亿元,下降 8.2%;股份制企业完成增加值 33 亿元,增长14.5%;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完成增加值 2.3 亿元,增长 54.3%。重工业完成增加值 23.3 亿元,增长 12.6%;轻工业完成增加值 16.7亿元,增长 17.1%。实现产品销售收入 167.2 亿元,增长 11%。实现利润-

7、0.4 亿元,减亏 56.4%。地方工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全部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 500 万元及以上非国有地方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 78.7,比上年提高 5.9个点;实现产品销售收入 110.1 亿元,比上年增长 14.8%;实现利润1.7 亿元,增长 139.5%;实现利税 8.6 亿元,增长 18.3%。建筑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年完成建筑业增加值 37.5 亿元,比上年增长 19.5%;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 405.9 万平方米,增长 10.7%;房屋建筑竣工面积 240.1 万平方米,下降 15.6%;全员劳动生产率43951 元/人,增长 0.4%。四、固定资产投资投资总量较快增长。

8、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65.1 亿元,比上年增长 15.2%。其中,基本建设投资 29.9 亿元,增长 13.5%;更新改造投资 13.2 亿元,增长 0.5%;房地产开发投资 18 亿元,增长 37.3%;其他投资 4.0 亿元,增长 2.2%。投资结构不断改善。农林牧渔业投资比上年下降 4%;工业投资增长 1%。其中,能源工业投资增长 28.9%;运输邮电通讯业投资下降51.2%。全市安排的重点工程中,市党政办公中心、市综合体育馆、景南花园小区、齐化集团高档环氧树脂生产线技改项目、市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厂、汇源饮料食品集团液态奶生产线等一大批工程相继竣工。五、国内贸易消费品市场平稳运行。200

9、3 年,虽然“非典”对我市消费品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并未改变消费品市场持续增长的总体态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31.4 亿元,比上年增长 8%。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 120.2 亿元,增长 8.3%;餐饮业零售额 9 亿元,增长 8.5%;其他行业零售额 2.2 亿元,下降 7.6%。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 86.9 亿元,增长 8.6%;农村消费品零售额 44.5 亿元,增长 6.7%。从结构看,“吃、穿、用、烧”的零售额分别为 63.4 亿元、26.5 亿元、27.6 亿元、13.9 亿元,分别增长 12.8%、13.2%和下降1.4%、1.4%。城乡集市贸易市

10、场 186 个, 比上年下降 18.4%;集市贸易成交额 48.2亿元,下降 2.6%。六、对外经济利用外资规模显著扩大。全市实际利用外资总额 1934 万美元,比上年增长 11.2%。全年批准利用外资项目 12 项;项目总投资 1.3 亿元。进出口总额较快增长。全市进出口总额完成 6517.74 万美元,比上年增长 16.6%。其中,出口总额 3468.77 万美元,增长 10.7%;进口总额 3048.97 万美元,增长 24.1%。七、交通、邮电和旅游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综合运输能力增强。全年完成货物周转量 203.34 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 3.5%。其中,铁路 190.5 亿吨公里

11、,增长 3.4%;公路 12.8 亿吨公里,增长 4.9%;航空 0.04 亿吨公里,与上年持平。旅客周转量完成 54.64 亿人公里,下降 4.5%。其中,铁路 41.9 亿人公里,下降 8.9%;公路 12.4 亿人公里,增长 14.8%;航空 0.34 亿人公里,下降 14%。邮电通信业持续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 15.53 亿元,比上年增长 28.7%。年末电话交换机总容量 91 万门,增长 9%。年末本地电话用户 85.5 万户,增长 27.8%。移动电话用户 95.1 万户,增长 59%。互联网用户达 12.3 万户,增长 59.7%。电话普及率为 15.8%,提高 3.4

12、 个百分点。已通电话的行政村达 100%。旅游业快速发展。全年接待国内游客 580.5 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8%;国内旅游收入 19.2 亿元,增长 13.6%。全年境外入境人数5450 人次,增长 10.3%。其中,外国人 4008 人次,增长 12.5%;华侨港澳台同胞 1442 人次,增长 4.6%。全年国际旅游外汇收入 219.2万美元,增长 13%。八、财政、金融证券和保险业财政收支保持较快增长。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 25.8 亿元,比上年增长 3.9%,剔除农业受灾因素,可比口径增长 15.6%。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完成 15.4 亿元,增长 1.4%,剔除农业受灾因素,可比口径增长

13、22.6%。其中,市本级完成 9.8 亿元,增长 23.9%;县级完成 5.6 亿元,下降 23.6%,剔除农业受灾因素,可比口径增长 11.7%。全市地方财政支出完成 32.6 亿元,增长 10.2%。其中,一般预算支出 29.9 亿元,增长 6.8%。证券业在规范中发展。年末全市共有 4 家上市公司,累计筹资 13亿元。金融形势稳定。年末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 358.9 亿元,比年初增长 11.3%。其中,企业存款 63.7 亿元,增长 6.3%;城乡居民储蓄存款 280.9 亿元,增长 12.3%。各项贷款余额 358.6 亿元,比年初增长 8.8%。其中,短期贷款余额 222

14、.7 亿元,下降 5.6%。从短期贷款结构看,农业、工业、商业贷款分别增长 4.6%、2.9%和下降 15.8%。中长期贷款余额 116.8 亿元,增长 48.6%。社会保险业继续发展。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全年承担各类保险金额1109.6 亿元,比上年增长 22.8%。保费收入 7.1 亿元,增长 24.1%。其中,财产险 0.46 亿元,下降 19.8%;寿险 4.95 亿元,增长24.5%;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 0.27 亿元,增长 0.9%。九、教育和科学技术科技事业取得新成果。深入实施人才战略和“科教兴市”战略,科技进步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全市国有单位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

15、员 8 万人;全年完成科技攻关项目 62 项;获省级科技进步奖 21 项;完成新产品开发 12 项;全年签订技术合同 136 项,合同金额 3000 万元。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年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学生 7159 人,比上年增长 8.6%;在校学生 25111 人,增长 24.5%。中等专业学校招收学生 2822 人,增长 0.9%;在校学生 8707 人,下降 17%。普通高中招收学生 24085 人,增长 14.4%;在校学生 64053 人,增长 11.2%。初中招收学生 61822 人,下降 29.2%;在校学生 305932 人,下降8.4%;初中入学率达 98.9%,提高 1.4 个百

16、分点。小学招收学生53038 人,下降 5.7%;在校学生 300311 人,下降 2.7%;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 99.5%,与上年持平。十、文化、卫生和体育文化事业进一步繁荣。年末全市有艺术表演团体 14 个,文化馆 16个,公共图书馆 11 个,广播电台 1 座,广播人口覆盖率达 100%。电视台 1 座,电视人口覆盖率达 100%;有线电视用户 23.01 万户,增长 14%。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年末全市有各种卫生机构 664 个。其中,医院、卫生院 249 个,卫生防疫防治机构 19 个,妇幼卫生机构 16 个。卫生机构床位数 1.4 万张。卫生技术人员 1.7 万人,其中,医生 69

17、07人。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全年我市体育健儿在国内比赛中获得金牌54 枚,银牌 39 枚,铜牌 31 枚。在省内比赛中获得金牌 157 枚,银牌105 枚,铜牌 86 枚; 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达标率城镇为 96%,农村为 87%。十一、环境保护环境保护工作继续得到加强,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全市共有自然保护区 14 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 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1959 平方公里。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总投资 5000 万元。截至年末,全市建成烟尘控制区 29 个,总面积达 103 平方公里。交通噪声为68.7 分贝,区域环境噪声为 52.7 分贝。“三废”污染治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工业烟尘

18、排放达标率为 96%,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 98.48%,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为127.74%,大气总悬浮颗粒物为 0.14 毫克/ 立方米。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计划生育成效显著,人口下降。全市人口出生率为 7.74,比上年降低 0.18 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为 4.53,与上年持平;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3.21,比上年降低 0.18 个千分点。年末全市总人口 541.1 万人,比上年下降 3.6%。城乡人民生活持续改善。据抽样调查,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5774.4 元,比上年增长 9.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 1093.7元,下降 4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 280.9

19、亿元,增长 12.3%。全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10022 元,增长 8.7%。城市居民人均建筑面积 19.5平方米,增长 8.2%。农民人均住房面积 20.57 平方米,增长 3.4%。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加强,实施再就业工程取得较大进展。全市参加养老保险职工人数为 34.1 万人,比上年增长 4.9%;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为 49.5 万人,增长 7.6%;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职工人数为46.1 万人,增长 13.3%。全市共有各级职业介绍所 211 个,全年通过各种途径安置就业再就业人员 13.7 万人次。注: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据。2、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总产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