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从何来,主讲人:孙长楠 QQ:308499768,人为什么活不到天寿,天寿是指自然寿限。自然寿限是动物生长期的5到7倍。马的生长期为6年,那么它的寿限应为3040岁 人呢?,1.直立行走、肺式呼吸对人体有伤害。 2.动物有固定的发情期,人却没有固定的发情期。 3.人的情志对其寿命也产生了影响。 4. 人的关系交往复杂化。 5.人体循环功能的减弱。 6.脾胃是后天之本。,黄帝内经中的病因,一、何谓黄帝内经?二、疫疠、七情、痰饮、瘀血 饮食、劳逸、外伤,三因说,宋代陈言(字无择)著三因极一病症方论十八卷(1174),将各种疾病的原因分为三类, 即: 外因六淫 内因七情 不内不外因饮食饥饱、虫兽所
2、伤、中毒金疮、跌损压溺等。,一、外因六淫,在正常情况下,风寒暑湿燥、火是自然界的六种气候变化,称为“六气”,六气的正常运行变化,有利于万物的生长变化,但如果六气太过或不及,则气候反常,在人体抵抗力低下时,就能成为致病因素,则称“六淫”或“六邪”。 用机体而致病,也可二、三种邪气同时侵袭人体致病,如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湿热黄疸,风寒湿痹等,且可互相转化,如风寒不解入里化热;热邪不解耗伤津液可化燥;热极生风等。 中医除指六淫为病因外,也将六气的特征与该病症状联系起来认识而形成病证名称,即风证、寒证、湿证、火证、燥证等.这些病证与六淫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如风邪侵袭引起外感风寒,但有的并不要外感疾病而有
3、类似风寒湿燥火的证候,如风疹块,临床表现起病急,消退快、瘙痒等,与风的“善行而数变”的特点相似,一般多认为是由风邪所致,由于脏腑阴阳气血功能失调也可产生与外感六淫所具有的某些类似的性质和证候特点,中医为区别外感六淫称之为内风、内寒、内燥、内火、内湿等。,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1.外感性 一是指病邪从肌表、口鼻侵犯人体,自外而来;二是指感受六淫之邪,初期多见表证。 2.季节性 六淫致病常有明显的季节性,如夏季多暑病等。3.地域性 六淫致病常与居住地区和环境密切相关,如西北高原地区气候寒冷而干燥等。 4.相兼性 六淫邪气既可单独侵犯人体而发病,又可两种以上同时侵犯人体而致病。 5.转化性 六淫致病在
4、一定的条件下,其证候的性质可以发生转化。如表寒证可入里化热形成里热证。 引起转化的原因有两点,一是人的体质不同;二是治疗不当。,风邪,1.基本概念:自然界中具有风之轻扬开泄、善动不居特性的外邪,称为“风邪”。风邪致病引起外风病。风邪致病一年四季皆有,但以春季为多见。 2. 致病特点: (1)风性轻扬开泄,易袭阳位 (2)风性善行而数变 (3)风性主动 (4)风为百病之长 长,始也,首也,寒邪,1.基本概念:自然界中具有寒冷、凝滞特性的外邪称为“寒邪”。寒邪为病导致外寒病。寒邪多见于冬季。寒邪为病有伤寒和中寒之分。寒邪伤于肌表,阻遏卫阳,称为“伤寒”;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则为“中寒”。
5、2.致病特点:(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2)寒性凝滞而主痛 (3)寒性收引,湿邪,1.基本概念:自然界中具有水湿之重浊、粘滞、趋下特性的外邪称为“湿邪”。湿邪致病引起外湿病。外湿病多见于长夏季节,此为一年之中湿气最盛的时期。 2.湿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1)湿为阴邪,易阻滞气机,损伤阳气 (2)湿性重浊 “重”,即沉重、重着之意(3)湿性粘滞 粘,粘腻;滞,停滞(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燥邪,1.基本概念:自然界中具有干燥、收敛、清肃特性的外邪称为“燥邪”。燥邪侵犯人体,出现一系列的干燥症状,成为燥病。燥邪致病多见于秋季,有凉燥和温燥之分。初秋时节,夏季之余热与秋季之燥邪相结合形成“温燥”;
6、秋末时节,初冬之寒气与秋季之燥邪相结合则形成“凉燥”。 2.燥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干,干燥;涩,涩滞 (2)燥易伤肺,火(热)邪,1.基本概念:自然界中具有火之炎热特性的外邪称为“热邪”。热邪为病成为外感热病。热邪致病多在夏季。 2. 火(热)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1)火热为阳邪,易伤津耗气 热为阳邪,热邪侵犯人体可出现高热等一系列的阳热症状(2)火热性炎上 “火曰炎上”,火热之邪具有燔灼向上的特性,故侵犯人体多表现上部症状比较突出(3)火热邪易生风、动血 (4)热邪易扰心神(5)火邪易致疮痈,暑邪,1. 基本概念:暑为夏季的火热之邪,凡在夏至以后、立秋之前,自然界中的
7、火热外邪,称为“暑邪”。暑邪致病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二是暑邪为病只有外感,没有内生。 2. 暑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2)暑性升散,最易伤津耗气 (3)暑多挟湿,二、内因七情,人有七情,属于精神活动范畴,包括喜,怒、思、忧、悲、恐、惊等情志情绪的变化。通常情绪的波动一般不会危害人的健康。但强烈的情绪波动,或长期消极情绪能引起过度的或长期的精神紧张,使人的健康受到影响,并可引发一些疾病。 中医认为:七情与人的五脏密切联系,与五脏的生理、病理变化相关联,喜与心、怒与肝、思与脾、忧悲与肺、恐惊与肾相对应。七情波动能影响人的阴阳气血平衡和运行。 情志太过之时
8、,则损伤五脏,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忧伤肺,恐惊伤肾。,素问举痛论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怒则气上,是指过度愤怒可使肝气横逆上冲,血随气逆,并走于上。喜则气缓,包括缓解紧张情绪和心气涣散两个方面。悲则气消,是指过度悲忧,可使肺气抑郁,意志消沉,肺气耗伤。 恐则气下,是指恐惧过度,可使肾气不固,气泄于下。 惊则气乱,是指突然受惊,以致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惊慌失措。 思则气结,是指思虑过度,伤神损脾。,喜,喜为心志,心能表达人的喜悦之情。心能主血,喜悦时人体气血运行加速,面色红润,御寒能力。抗病能力提高,罹患心脑血管病的可能下降;过喜伤心
9、。心主神明小肠相表里,故人在高兴时也胃口大开,久则心宽体胖等等。,怒,怒为肝志,肝能表达人的愤怒之情志活动。 怒伤肝。大怒、过怒易伤肝,表现为肝失疏泄,肝气郁积,肝血瘀阻,肝阳上亢等病证。长此以往,会使人患上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对患有心脑血管病者,可导致病情加重,诱发中风、心肌梗死等,危及性命。,忧(悲),忧(悲)为肺志,古代医家对忧愁的患者仔细观察分析后发现,肺是表达人的忧愁、悲伤的情志活动的主要器官。 中医认为肺主皮毛,所以悲忧伤肺,还可表现在某些精神因素所致的皮肤病上。情绪抑郁,忧愁悲伤可以导致荨麻疹、斑秃、牛皮癣等。,恐(惊),恐(惊)为肾志,肾是人们表达惊恐之志的主要脏器。肾藏精,
10、生髓充脑,人受到惊吓后,会突然昏厥,不省人事,与肾藏精,生髓充脑有关系。恐伤肾。惊恐过度会耗伤肾气,使得肾气下陷,二便失禁,遗精滑泄,严重的惊恐,还会导致人的死亡。,思,恩为脾志,人的思虑的情志活动主要是通过脾来表达的。思是精神高度集中的思考、谋虑的一种情志。思伤脾。思为脾志,因而过思则易伤脾。伤牌可以表现为气血不足所致的乏力,出现头昏,心慌,贫血等症状。精神状态对于人的阴阳、气血、脏腑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同样当人的阴阳、气血、脏腑发生问题时也会影响人的精神状态。,怒胜思疗法。 思胜恐疗法。 恐胜喜疗法。 喜胜忧疗法。 忧胜怒疗法。,五行性格,三、不内不外因,虫兽所伤、中毒金疮、跌损压溺等传染
11、病,亚健康,中医理论认为健康人应是平衡协调的有机体,素问生气通天论有文:“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这里的“平”与“秘”均指平衡,以阴阳为纲指出平衡是“精神治”即身心健康的根本。 素问调经论也对平人进行定义:“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正常机体在一定限度内通过自我调节,维持人体阴阳气血、升降出入的相对平衡。出现一定限度内的偏失,未成显著疾病的状态即为亚健康。,不良生活习惯,参须枸杞缓压茶,竞争激烈、快速发展的社会,工作、学习压力过大,情感压抑,思虑过多,家庭婚姻不稳定,精神紧张等都会导致神经官能症。 材料:参须20克,枸杞10克,热水500ml。 做法:将参须放
12、入热水中煮开,再加入枸杞用小火煮约1分钟即可。 注:人参须可防止衰老、补充元气,增加身体的抵抗力,并能补脾益肺、生津、安神。,(1)体重基本稳定:一个月内体重增减不超过4kg,超过者为不正常。 (2)体温基本在37左右:每日的体温变化不超过1,超过1者为不正常。 (3)脉搏每分钟在75次左右:一般不少于60次,不多于100次,否则为不正常。 (4)正常成年人每分钟呼吸1620次:呼吸次数与心脉跳动的比例为1:4,每分钟呼吸少于10次或多于24次为不正常。 (5)大便基本定时:每日12次,若连续3天以上不大便或一天4次以上为不正常。 (6)每日进食量保持在11.5kg左右:连续一周每日进食超过正
13、常进食量的3倍或少于正常进食量的1/3为不正常。 (7)一昼夜的尿量在1500ml左右:连续3天24小时内尿量多于2500ml,或一天内尿量少于500ml为不正常。 (8)成年女性月经周期在28天左右:超前或推后15天以上为不正常,常有痛经伴随。 (9)正常成年男女结婚后能生育:夫妻生活在一起未避孕,3年内不育为不正常。 (10)每日能按时起居:睡眠68小时,若不足4小时或每日超过15小时为不正常。,数据指标,(1)“将军肚”早现。2550岁的人,大腹便便,是成熟的标志,也是高血脂、脂肪肝、高血压、冠心病的伴侣。 (2)脱发、斑秃、早秃。每次洗发都有一大堆头发脱落,这是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所致
14、。 (3)频频去洗手间。如果你的年龄在3040岁之间,排泄次数超过正常人,说明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开始衰退。 (4)性能力下降。中年人过早地出现腰酸腿痛,性欲减退或男子阳痿、女子过早闭经,都是身体整体衰退的第一信号。 (5)记忆力减退,开始忘记熟人的名字。 (6)心算能力越来越差。 (7)做事经常后悔、易怒、烦躁、悲观,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8)身上有某种不适或疼痛,但医生查不出问题,而仍不放心,总想着这件事。 (9)情绪低落、心情沉重,整天不快乐,工作、学习、娱乐、生活都提不起精神和兴趣。,现象指标,营养干预:失眠烦躁健忘时:多吃含钙、磷的食物。含钙多的饮食如大豆、牛奶(包括酸奶)、鲜橙、牡
15、蛎;含磷多的如菠菜、栗子、葡萄、土豆、禽蛋类。 神经敏感时:适吃蒸鱼,但要加点绿叶蔬菜。吃前先躺下休息一会,松弛紧张的情绪;也可以喝少量红葡萄酒,帮助肠胃蠕动。 精疲力尽时:嚼些花生、杏仁、腰果、核桃仁等干果,因为它们富含蛋白质、维生素B、钙、铁以及植物性脂肪。 眼睛疲劳时:可在午餐时食用鳗鱼,因为鳗鱼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另外,吃韭菜炒猪肝也有效。 大脑疲劳时:吃坚果,就是吃花生、瓜子、核桃、松子、榛子,香榧更好(浙江特产)。它们对健脑、增强记忆力有很好的效果。 心理压力过大时:尽可能多摄取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青花(美国花柳菜)、菠菜、嫩油菜、芝麻、水果(柑、橘、橙、草梅、芒果)等。 脾气不好
16、时:吃牛奶、酸奶、奶酪等乳制品以及小鱼干等,都含有极其丰富的钙质,有助于消除火气;吃芫荽,能消除内火。 记忆不好,丢三落四时:应补充维生素C及维生素A,增加饮食中的蔬菜、水果的数量,少吃肉类等酸性食物。富含维生素C及A的食物主要有:辣椒(新鲜的,绿色和红色都行)、鱼干、竹笋、胡萝卜、牛奶、红枣、田螺、卷心菜等,绿茶中也含有维生素A,每天喝一杯(加水2次)对改善记忆力也很有好处。,吐纳 吐纳是一种呼吸训练方式。通过改变正常呼吸来锻炼人的呼吸系统功能,调动相关支持系统的状态,如循环系统、运动系统等都会得到相应锻炼。比如“吸一呼三”、“ 吸三呼一”等等,把一口气变成多口气,来训练人体乃缺氧能力、增大
17、肺活量等。 导引 最著名的是五禽戏。最早记载了“五禽戏”名目的是南北朝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但也有人认为相传是由东汉名医华佗模仿虎、鹿、熊、猿、鹤5种动物的动作创编的一套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医疗气功。它是一种“外动内静“、“动中求静“、“动静兼备“、有刚有柔、刚柔并济、练内练外、内外兼练的仿生功法。在汉代以前已经有许多类似的健身法,被称为导引。当代中医也无不重视这类技术。 食饵 食饵,或称药饵,指的是一些药食同源的特殊食品或食品组合。科学使用能起到调整人体状态,恢复健康的作用。如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大量记载了食饵技术。当代中医聂文涛诠释为食物训练。人体两个重要锻炼需要相伴一生:肢体功能训练、代谢
18、功能训练。后者首选食物训练,却时常被当代人忽视。碳水化合物代谢功能衰退:消渴,甚至出现糖尿病、低血糖、糖尿病足;脂肪代谢功能衰退:肥胖,甚至出现高血脂、脂肪肝、动脉硬化、冠心病;蛋白质代谢功能衰退:尿酸增高,甚至会出现痛风;代谢激素失去平衡:甚至出现甲亢、甲减(甲状腺素分泌不足)。,按矫 “导引按矫者,亦从中央出也”(素问异法方宜论篇)。可见这是一种与导引并肩的技术。又有“推拿”、“按跷”、“跷引”、“案杌”诸称号。我国史记上记载秦代名医扁鹊,曾用按摩疗法,治疗虢太子的尸厥症。秦代到今已两千多年,可见按摩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了。我国最早的按摩专书,当推黄帝按摩经(十卷,见汉书。艺文志),可借早
19、已亡佚。但在现存的古典医书黄帝内经里,许多地方,谈到按摩。如血气形志篇“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 针灸 针法和灸法的合称。针法是把毫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用捻、提等手法来治疗疾病。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如今人们生活中也经常用到。针灸之外,拔火罐、刮痧也都属于这类技术。 全神 素问上古天真论原文所说“精神内守”,是指饱满的精神状态。对这类精神状态的描述有三个不同程度:“独立守神”、 “积精全神”和“精神不散”。前两个程度是精神不断饱满、精力越来越充沛的情况,因此很难做到;第三种情况是要人的精神不涣散,这虽然是描述圣人的状况,但一般人是可以做到的,问题仅在于一般人是否也能够自觉遵守自然的法则。,不治已病治未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