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建国后军校.doc

上传人:dreamzhangning 文档编号:2828239 上传时间:2018-09-2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国后军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建国后军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建国后军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建国后军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建国后军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950 年天水第 7 军军部改建第一高级步兵学校,重庆的西南军政大学改为第二高级步兵学校,南京的华东军政大学改为第三高级步兵学校,武汉的中南军政大学改为第四高级步兵学校,成立石家庄的第六高级步兵学校。华北军官学校在西安改建第一步兵学校,1951 年迁天水新疆军政干部学校改建第二步兵学校,1951 年撤消。西南军政大学云南分校改建第五步兵学校,1952 年改第三步兵学校,西南军政大学川东分校改建第六步兵学校(重庆南温泉) ,1952 年并入第二步兵学校。西南军政大学川南分校改建第七步兵学校(自贡) ,1955 年并入第六步兵学校西南军政大学川西分校改建第八步兵学校(新津)1952 年迁重庆改称

2、第二步兵学校西南军政大学川北分校改建第九步兵学校(阆中) ,1955 年并入第六步兵学校西南军政大学贵州分校改建第十步兵学校(修文)1952 年并入第三步兵学校18 兵团军事政治干部学校改建第 11 步兵学校(大邑) ,1951 年撤消。华东军政大学山东分校改建第 12 步兵学校(济南)1952 年迁长春改建军事师范学校,55 年撤消。华东军政大学浙江分校改建第 13 步兵学校(金华)52 年迁南京改称第四步兵学校。华东军政大学福建分校改建第 14 步兵学校(福州)1952 年并入第四步兵学校苏北军区军事政治干部学校改建第 15 步兵学校(扬州)1951 年撤消。皖北军区军事政治干部学校改建第

3、 16 步兵学校(合肥)1951 年撤消。中南军政大学第一分校改建第 20 步兵学校(商丘)52 年改称第六步兵学校。中南军政大学第二分校改建第 21 步兵学校(信阳)52 年改称第五步兵学校。中南军政大学第三分校改建第 22 步兵学校(长沙)52 年改称第四政治学校。中南军政大学第四分校改建第 23 步兵学校(南昌)52 年改防空学校中南军政大学第五分校改建第 24 步兵学校(桂林)52 年改高级防空学校中南军政大学第六分校改建第 25 步兵学校(广州)1952 年改建军事体育学校,东北军区军事政治干部学校改建第 27 步兵学校(齐齐哈尔)52 年改称第七步兵学校。华北军官学校一部在石家庄改

4、建第 30 步兵学校,1951 年撤消。66 军军部改建第 31 步兵学校(祁县)52 年迁洛阳改称第八步兵学校。67 军军部改建第 32 步兵学校(石家庄)52 年改称第九步兵学校。以上 24 所步兵学校,1951 年撤消五所,1952 年五所改建成其它军事学校。其余调整为九所步兵学校, 1955 年,依据城市所在地分别改称天水、重庆、昆明、南京、信阳、商丘、齐齐哈尔、洛阳、石家庄步兵学校。1954 年建立南昌步兵学校(原第三文化师范学校) ,北碚步兵学校(西南军区) ,武威步兵学校(甘肃军区) 。至此形成 12 所步兵学校,1958 年撤消商丘步兵学校,北碚步兵学校迁桂林,称桂林步兵学校。

5、1959 齐齐哈尔步兵学校迁锦州后改称锦州步兵学校。武威步兵学校改建武威炮兵学校。至此形成 10 所步兵学校:天水、重庆、昆明、南京、信阳、洛阳、南昌、锦州、石家庄、桂林步兵学校。13 大军区(沈阳军区-锦州、北京军区-石家庄、济南军区-无、南京军区-南京、广州军区-桂林、武汉军区-信阳和洛阳、昆明军区-昆明、成都军区-重庆、兰州军区-天水、新疆军区-无、西藏军区-无和内蒙古军区-无,后来把江西、福建划出设置福州军区-南昌)中,新疆、内蒙古、西藏、济南军区无步兵学校,武汉军区有两所。1969 年全部撤消。1974 年大军区各建步兵学校,到 1986 年改成 9 所陆军学院(石家庄-北京军区、大

6、连-沈阳军区、济南-济南军区、信阳- 济南军区、桂林-广州军区、南昌-南京军区、昆明-成都军区、西安- 兰州军区、南京陆军学院- 南京军区)1954 年还建立 12 所步兵预备役学校。1957-1958 年又全部撤消。55 师速成小学改建第一步兵预备役学校(西安)第二文化师范学校改建第二步兵预备役学校(重庆)西南军区第三速成中学改建第三步兵预备役学校(昆明)华东军区第七速成小学改建第四步兵预备役学校(南京)中南军区第四速成中学改建第五步兵预备役学校(许昌)安徽军区速成小学改建第六步兵预备役学校(合肥)东北军区速成中学改建第七步兵预备役学校(长春)中南军区第一速成中学改建第八步兵预备役学校(开封

7、)华北军区第二速成小学改建第九步兵预备役学校(石家庄)第 36 速成中学改建第十步兵预备役学校(桂林)第二速成中学改建第 11 步兵预备役学校(宝鸡)第 44 速成中学改建第 12 步兵预备役学校(湖南柳县)1952 年天水的第一高级步兵学校迁往北京与高级后勤学校合并组建后勤学院,重庆的第二高级步兵学校迁往哈尔滨改建军事工程学院,南京的第三高级步兵学校改建总高级步兵学校武汉的第四高级步兵学校改称第一高级步兵学校石家庄的第六高级步兵学校改称第二高级步兵学校1955 年,第一高级步兵学校改称汉口高级步兵学校第二高级步兵学校改称石家庄高级步兵学校1974 年 2 月,组建军区军政干部学校(今为大连陆

8、军学院) 。1974 年,组建北京军区军政干校,1977 年调归总参谋部。同年,另建北京军区步兵学校,1986 年改称石家庄陆军学院。1974 年 2 月,组建军区军政干部学校(后改为军区步兵学校、济南陆军学校) 。1974 年 12 月,组建军区军政干部学校(后扩建为南京高级步兵学校,直属中央军委领导) 。1977 年 10 月,组建军区步兵学校(后改为南京陆军学校) 。1962 年 3 月,长沙政治学校划归广州军区领导。8 月,桂林步兵学校改称广州军区步兵学校(1968 年 8 月撤销) 。1969 年 3 月,以海南岛和湛江地区的国营农场改建为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8 月撤销长沙政治学校

9、。1968 年 7 月和 1969 年 8 月,先后撤销信阳步兵学校、汉口高级步兵学校。1974 年 2 月,成立武汉军区军政干部学校(后改称武汉军区步兵学校,信阳陆军学院) 。3 月,成立武汉军区军医学校。1974 年 3 月,昆明军区组建军政干部学校,后改名昆明陆军学校。1957 年 6 月,西藏军区干部学校改为成都军区干部学校,归成都军区建制(1958 年 6 月集体转业,移交四川省政府) 。1962 年 9 月,军区干部学校改称军区步兵学校。1969 年 10 月,成立四川省军区,归成都军区建制。11 月,撤销军区步兵学校。1974 年 4 月,组建军区军政干部学校和军医学校。1978

10、 年 1 月,军区军政干部学校改称军区步兵学校,1981 年 1 月改称成都陆军学校。1962 年 6 月,中央军委直属的天水步兵学校改为兰州军区步兵学校(1969 年 3 月撤销) 。1974 年 10 月,组建兰州军区军医学校(后改为卫生学校) 。1975 年 7 月 15 日,成立兰州军区军政干部学校(1978 年 2 月改为兰州军区步兵学校,1981 年 1 月改称西安陆军学院) 。1958 年 11 月,组建新疆军区干部学校(1962 年 11 月改称新疆军区步兵学校) 。1975 年 3 月,新疆军区军政干部学校成立(1978 年 1 月改称新疆军区步兵学校) 。1976 年 7

11、月,组建新疆军区军医学校。1979 年 12 月,新疆军区步兵学校改称乌鲁木齐陆军学校。1974 年 2 月,组建军区军政干部学校(后改为南昌陆军学校) 。1957 年 10 月军事学院分成高等军事学院(北京) 、空军军事学院、海军军事学院、炮兵军事学院、装甲兵军事学院。1960 年改为空军学院(北京) 、海军学院(南京) 、炮兵学院(宣化) 、装甲兵学院(石家庄元氏) 。1973 年,中央军委决定在原海军学院院址组建海军军政干部学校。1978 年 1 月,海军军政干部学校恢复为海军学院。1986 年 6 月 9 日,改称海军指挥学院1973 年重新组建时改名为空军军政干部学校,1978 年

12、5 月恢复空军学院名称,1986 年 6 月更名为空军指挥学院。1958 年总高级步兵学校并入高等军事学院。1969 年高等军事学院、政治学院、后勤学院合并成立军政大学,1978 年又分成军事、政治、后勤学院,1985 年又合并成立国防大学。军事工程学院 1960 年分出炮兵工程系 1960 年 6 月迁往武昌,与武昌高级军械技术学校合并,成立炮兵工程学院,不久又迁往南京。1966 年退出部队建制,改名为华东工程学院。1984 年改名为华东工学院。1993 年更名为南京理工大学。装甲兵工程系年月迁往西安,成立装甲兵工程学院。1969年迁北京芦沟桥。工兵工程系年月迁往西安,成立工程兵工程学院。1

13、969年,学院与工程兵学院、第一、第二、第三工程学校合并成立工程兵学校,并定址南京,1976 年改称为工程兵技术学校,1977 年改为工程兵工程学院。原子化学防护系年月迁往长春,成立防化学兵工程学院。学院还帮助空军、海军建立了空军工程学院(西安、空军导弹学院(三原) )和海军工程学院(大连) 。空军工程系的机场建筑和气象两个专业于年月日移交给空军气象学校。海军工程系的海岸炮、舰炮指挥仪、鱼雷、水雷、舰船消磁五个专业于年月日移交给海军工程学院。调整后军事工程学院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军队需要的尖端技术研究设计人才,为国防建设事业服务。设空军、原子、海军、电子、导弹五个工程系。1966 年军事工程学院

14、、军事电信工程学院和炮兵工程学院改为地方建制。军事工程学院改为哈尔滨工程学院,1970 年主体迁长沙,改名长沙工学院,海军工程系留下改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1978 年长沙工学院回到军队建制,改名国防科学技术大学。1949 年在张家口成立通信工程学校,1952 年改学院,1955 年改通信学院,1958 年迁址西安改通信兵学院,1959 年被列为首批全国 20 所重点大学之一;1960 年更名为军事电信工程学院(西军电);1966 年转为地方建制,改名西北电讯工程学院,1988 年定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炮兵工程学院 1966 年退出部队建制,改名为华东工程学院。1984 年改名为华东工学院。1

15、993 年更名为南京理工大学。 1950 年创立防化学兵学校,1961 年又在军事工程学院原子化学防护系的基础上,在长春成立了防化学兵工程学院。1962 年南京军事学院防化学系并入该院并更名为防化学院。1969 年防化学兵学院与防化学兵学校合并在北京成立了防化技术学校,1975 年更名为防化学校。1977 年 9 月,扩编为防化学院1986 年改称为防化指挥工程学院。1999 年 6 月陆军航空兵学院成立大会在北京举行。1999 年 6 月组建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信息工程大学、理工大学、炮兵学院。1999 年组建 8 所综合性大学:其中 5 所属于综合性大学1950 年在长沙成立高级工程兵学校

16、、后改为工程兵学院。1974 年迁至江苏徐州,1986 年改称工程兵指挥学院。廊坊陆军导弹学院:前身是炮兵导弹训练团,成立于 1978 年 11 月,1979 年 4 月扩建为炮兵导弹训练基地。1983 年 6 月改建为炮兵导弹学校,1986 年 6 月更名为廊坊炮兵导弹学校,1993 年 6 月正式更名为廊坊陆军导弹学院。占地面积 533 公顷。海军院校1950 年组建海军学校(大连,设立指挥、机械分校)和海军航空学校(青岛) 、海军联合学校(南京,设立兵器、机械、舰务、通信分校) 、海军海岸炮兵学校(青岛) 、海军快艇学校(青岛)1951 年海军海岸炮兵学校改名海军炮兵学校。1952 年海

17、军航空学校扩建为海军第一航空学校(空勤)和海军第二航空学校(地勤) 。建立海军潜艇学校(第四海军学校,青岛) 。海军政治干部学校(青岛) 。海军后勤学校(青岛) ,海军学校扩建为第一海军学校(指挥) 、第二海军学校(机械) 。海军炮兵学校迁烟台。1953 年 4 月海军后勤学校迁至塘沽。1954 年第一海军学校改名海军指挥学校,第二海军学校改名海军机械学校,成立海军预备学校。1957 年-1966 年形成了 14 所海军院校南京-海军学院:1957 年由军事学院分建,1969 年撤消,1973 年组建海军军政干部学校。1978 年恢复为海军学院。1986 年改称海军指挥学院。大连-海军工程学院

18、:1961 年海军机械学校(海军学校机械分校)改建,1999 年改建海军工程大学烟台-海军高级专科学校:1961 年由海军炮兵学校、海军联合学校、快艇学校、政治干部学校、后勤学校合并建立于烟台,63 年列为国防科委 3 所重点院校之一。1970 年迁南京改名称第三海军学院,1974 年迁葫芦岛,1978 年改建海军第二炮兵学院,1979 年列为全国重点大学,1986 年迁回烟台,改名海军航空工程学院。1999 年 1999年海军航空技术学院(青岛)并入。被总部列为全军 12 所综合院校之一。大连-海军指挥学校:海军学校指挥分校改建,后改名海军第一水面舰艇学校,1983 年改名为海军水面舰艇学院

19、,1986 年定名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海军广州舰艇学院原为海军第二水面舰艇学校,组建于 1977 年。1983 年更名为海军水面舰艇学校。1986 年 6 月,改称为海军广州舰艇学院。大连-海军政治学校:1983 年改建海军政治学院,1999 年并入海军大连舰艇学院。青岛-海军技术(军械)学校:后改海军航空技术专科学校, 1983 年改建海军航空技术学院南京-海军通信学校:由海军联合学校通信分校改建,1986 年改建海军电子工程学院,1999 年并入海军工程大学。青岛-海军潜艇学校:1969 年 9 月撤销。1973 年 12 月在原址重新恢复,1983 年更名为海军潜艇学院。青岛-海军潜艇士兵

20、学校:1969 年撤消。南京-海军卫生学校:后改建为海军医学专科学校,后改为第二军医大学南京军医学院。海军预备学校:1969 年撤消。青岛-海军第一航空学校:后迁青岛,1986 年定名为海军飞行学院,1990 年从长治迁回葫芦岛市。海军第二航空学校海军第四航空学校目前海军院校为:南京-海军指挥学院武汉-海军工程大学(海军工程学院、南京海军电子工程学院,塘沽海军后勤学院)烟台-海军航空工程学院(青岛海军航空技术学院并入)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大连海军政治学院并入)海军广州舰艇学院青岛-海军潜艇学院葫芦岛-海军飞行学院空军院校1949 年 12 月 20 日正式颁布命令定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 17 航

21、空学校。1951 年开始建立地勤航校,5 月成立沈阳第 8 航校,1952 年 8 月成立长春第 9 航校,太原第 10 航校。1953 年 1 月成立三原第 11 航校。2 月成立临汾第 12 航校。1954 年以后空军根据任务的需要,新建了一批院校,并对院校培训体制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为了解决各类专业干部的培训问题,1954年 10 月在太原组建空军后勤学校,在洛阳成立空军政治学校,1955年 8 月,国务院批准将北京气象专科学校划归军队建制,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气象专科学校,由空军领导,1956 年 4 月,在成都组建空军第 13 航空学校,主要培训歼击机地勤各类技术员。10 月新津组建

22、空军第 14 航空学校,负责培训基层通信技术、指挥干部;1958 年9 月,在三原组建特种武器学校,称为第 15 航空学校,为全军培训地对地、地对空、地对舰导弹技师。在陕西户县组建空军第 16 航空学校,将原在轰炸机航校与飞行员合训的空中领航员和通信射击员,集中在此校培训,1959 年 9 月在吉林组建空军第 17 航空学校,专门培训歼击机机械员。1961 年 4 月,在长春组建空军卫生学校,负责培训初、中级医务人员。另外,将原有的 8 所预校作了精简。除第3、4 预校改为通信学校和第 13 航校外,撤销第 5、6、7、8 预校,仅保留第 1、2 预校,1957 年,将原防空军所属高级防空学校

23、、高射炮兵学校、雷达学校、技术学校和防空学校划归空军建制。撤销了技术学校(长春,与保定的第 8 预备学校、11 航校合并成立空军导弹学校,即第 15 航校,1959 年决定海军和炮兵建导弹专业,分出一部分去了烟台海军炮兵学校和西安炮兵学校,1963 年改名第 4 高级专科学校,1966 年迁三原,后改空军导弹学院) 。防空学校与雷达学校合并,称为空军雷达兵学校,于 1958 年 9 月在北京组建空军学院。1961 年 2 月在西安组建空军工程学院,由高级航校、高级防校、气象专科学校和第 15 航校承担另一部分营(大队) 、团以上指挥、技术干部的培训任务。1963 年 3 月,这 4 所学校依次

24、改名为空军第 1、2、3、4 高级专科学校。到 60 年代中期,空军院校体系构成是:空军学院、空军工程学院、高级专科学校 4 所,空勤航校 10 所,地勤航校 5 所,政治、后勤、高炮、雷达、通信、卫生学校各 1 所,航空预备学校 2 所,共计 29 所院校。初步建立起多专业、多兵种、多层次的院校培训体制。1967 年空军第 8、9、10、13 航校依次改名为空军第 1、2、3、4 航空机务学校。空军第一航空机务学校 1970 年由沈阳迁信阳,1986 年改名空军第一航空学院。空军第二航空机务学校一直位于长春,1986 年改名空军第二航空学院。空军第三、四航空机务学校未恢复。空军第三高级专科学

25、校恢复为空军气象学院。空军第四高级专科学校恢复为空军导弹学院。空军第一、第二高级专科学校未恢复,职能并入空军指挥学院。空军第一预备学校位于长春,1986 年改名为空军第一飞行基础学校,1993 年更名为空军长春飞行学院,同年,第二飞行基础学校更名空军长春飞行学院保定分院空军第一飞行学院 哈尔滨空军第二飞行学院 夹江原建于长春,1966 年 3 月至 1969 年 4 月先后迁址四川。1999 年空军第 16 飞行学院并入。空军第三飞行学院 锦州空军第四飞行学院 石家庄 原在太原,1966 年迁石家庄。空军第五飞行学院武威,组建于济南,1966 年迁武威,1992 年空军第八飞行学院并入。空军第

26、六飞行学院 涿州 1992 年空军第 12 飞行学院并入。空军第七飞行学院 长春 ,原在牡丹江,1968 年迁长春空军第八飞行学院 哈密原第 8 航校,1986 年改飞行学院,1999 年并入第五飞行学院。空军第 12 飞行学院空军第 13 飞行学院 蚌埠空军第 14 航空学校:新津,1980 年更名为“中国民航飞行专科学校” ,1986 年更名为“中国民航飞行学院 ”。空军第 16 飞行学院 户县,1999 年并入第二飞行学院。1978 年初,据邓小平指示,空军院校的恢复工作迅速展开。在已恢复和改建第 1、2 航空预备学校、通信学校、军医学校和雷达学校的基础上。1978 年 3 月至 6 月

27、又重新恢复了空军政治学校、空军后勤学校、空军高射炮兵学校和空军学院。1986 年以来,空军院校以进一步理顺培训体制、改革训练内容、改善训练条件和手段为重点,进行了大量工作,以实现多层次、多渠道培养各类人才。将空军学院改称为空军指挥学院,政治学校改称为政治学院,航空学校改称为飞行领航学院,通信学校改称为电讯工程学院,后勤学校改称为勤务学院,高射炮兵学校改称为高射炮兵学院,航空机务学校改称为航空技术专科学校,卫生学校改称为医学专科学校,航空预备学校改称为飞行基础学校。同时撤销了第 9、10、11 航校。气象学校和雷达学校在 1979 年 6 月和 1983 年 6 月,已分别改称为气象学院和雷达学

28、院。空军卫生学校在长春成立。1975 年 5 月,迁至吉林市,改建为空军军医学校。1986 年 10 月,学校与各军区空军护校合并,更名为空军医学专科学校,1993 年再次更名为空军医学高等专科学校。1999 年5 月,该校转隶总后勤部,归属第四军医大学,改称第四军医大学吉林军医学院,2004 年移交吉林省更名为吉林医药学院。高射炮兵学校建于上海,1958 年迁信阳。1969 年被撤销。1978 年重建于桂林,1986 年更名为空军高炮学院。1999 年定名为桂林空军学院。上海空军政治学院改为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空军后勤学校 1954 年 10 月在山西省太原市组建。1958 年迁至徐

29、州,,1993 年 6 月更名为空军后勤学院。1978 年成立汽车管理学校附属舰艇大队,1983 年 6 月改建为陆军船艇技术学校。1999 年 4 月正式成立为镇江船艇学院。个例研究:信阳陆军学院和济南陆军学院沿革1949 年湖北军政学校创建1951 年湖北军政学校改建中南军政大学(第二分校)中南军政大学(第二分校)升格第二十一步兵学校第二十一步兵学校更名第五步兵学校 第五步兵学校更名信阳步兵学校 信阳步兵学校更名武汉军区步兵学校 1968 年武汉军区步兵学校撤销 1974 年武汉军区军政干部学校复校 1978 年武汉军区军政干部学校更名武汉军区步兵学校 1982 年武汉军区步兵学校更名为信阳陆军学校 1986 年信阳陆军学校升格为信阳陆军学院 1986 年济南陆军学校并入信阳陆军学院 第 31 步兵学校更名第 8 步兵学校 第 8 步兵学校更名洛阳步兵学校 1962 年洛阳步兵学校更名济南军区步兵学校 1968 年济南军区步兵学校撤销 1974 年济南军区军政干部学校复校 1978 年济南军区军政干部学校更名济南军区步兵学校 济南军区步兵学校更名济南陆军学校 1992 年信阳陆军学院更名为济南陆军学院 2006 年 7 月济南陆军学院正式撤消,从此撤出中国人民解放军序列,成为历史。 济南陆军学院改为济南军区综合训练基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