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南大学校史、校情摘要第一编:岳麓书院(9761903) 1 宋开元九年(976) ,潭州知州兼湖南安抚使朱洞和通理郡事孙逢志接管智睿的办学设施和图书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因袭增拓”创办了岳麓书院。当时讲堂 5 间,斋舍 52 间。 2 最能说明岳麓书院高等学府地位的应是庆历以后出现的湖南“潭州三学”:潭州州学、湘西书院、岳麓书院。州学生月试积分高等,升湘西书院生,又分高等,升岳麓书院生。 3 南宋,书院主持者们积极进行学术建设,使之成为以胡宏、张轼为代表的湖湘学派的大本营,确立了在全国学术界的领先地位,与朱熹的白鹿洞书院、吕祖谦的丽泽书院、陆九渊的象山书院,并称“南宋四大书院” ,即代表湖湘学
2、、程朱理学、中原文献之学、陆王心学的全国四大学术中心。 4 湖湘学派创始于胡宏(学者称五峰先生) ,胡宏逝世后,张轼即筑长沙城南书院传其师说,乾道年间,他又受聘主持岳麓书院七年,湖湘学派提出性为宇宙本体的理论观点,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政治思想, “传道以济斯民”的教育主张,在理学史上率先拉开了著名的“乾淳之盛”的帷幕。 5 乾道三年,朱张会讲是岳麓书院确立其学术中心地位的又一标志性事件、主要讨论了“太极” 、 “中和”等哲学问题。 6 乾隆九年, (1744 )乾隆皇帝赐手书“道南正脉”匾,现存于讲堂。 7 咸丰二年,太平军之役, “书院毁半” ,丁善庆山长率领诸生捐款逐年修复,至同治五
3、年,文庙、御书楼、讲堂、斋舍、爱晚、吹香、道中庸诸亭,基本恢复了原貌,现存书院格局即为此次修复所奠定。 8 湖湘立学主张通经致用、传道济民,朱张立学标志闽学、湖湘学术交流。 9 简答:南宋书院组织机构: 山长/副山长,堂长, 讲书, 执事, 学录, 讲书, 可录 各斋生徒 列举: 10 岳麓书院常年经费来源主要是学田租谷,一部分来自地方政府拨款和私人捐助。 11 岳麓书院历代著名山长:宋代:张轼、顾杞、吴猎、欧阳守道;元代:朱某、张厚两人;明代:叶性、陈论、张凤山、吴道行;清代:刘自廷、车万育、王文清、万年茂、丁善庆、忘先谦。 12 著名学生:彭龟年、宋丁宗赵扩称其“忠耿可嘉、宜得奖谥” 。
4、王夫之:书院立船山祠纪念。 陶澍:道光帝曾赐书“印心石屋” ,现存石刻手迹于书院。 魏源:“师夷长技以治夷” 。 曾国藩:创建湘军,承湖湘学传统,文学上为“桐城湘乡派”盟主。 第二编:湖南近代高等学校(18971926) 11903 年,岳麓书院与由时务学堂改名的省城大学堂合并,改制为湖南高等学堂,1926 年定名湖南大学,1937 升为国立湖南大学。 2求实学院上承时务学堂,下启高等学堂。 第三编:(19261949 )省,国立湖南大学。 简述:省立湖南大学的建立过程: 1 高等学堂停办之初,湖南都督谭廷闿拟就岳麓书院旧址筹办湖南大学,因学款无法筹集而未果。 1913 年,杨昌济在湖南教育杂
5、志上撰文,提出初步设想:将法政学校、医学校等组成湖南大学。 1917 年五月,杨昌济(高师教席) ,杨树达(教务长)等向湖南省政府呈文,倡议筹办湖南大学。 1921 年,湖南自治运动兴起,教育界要求教育独立,教育经费独立,要求在省宪法中规定设立湖南大学。 19221 ,湖南宣布省宪法 ,第 79 条载明湖南须设立大学一所。 19235 ,湖南省长赵恒惕明令设立湖南大学筹备委员会,同年冬设立湖南大学临时董事会,并编制湖南大学计划书。 1924 年春,因湘西战事发生,建校经费未拨。 1925 年 11 月 6 日,省政府决议正式成立湖南大学筹备会。 1926 年 2 月 1 日,湖南大学正式宣告成
6、立。 2 1927 年 4 月,省政府下令将湖南大学改名为湖南工科大学,理工两科保留,法商两科并入中山大学,农科回复为甲种农业学校。1927 年五月,马月事变,7 月省政府令湖南中等以上学校一律停办,进行整顿,湖南工科大学师生离校。 1928 年 4 月,省政府决定恢复湖南大学,聘任凯南为校长。 3 1937 年 7 月,教育部正式通知湖南大学改为国立。 1937 年 7 月1949 年 8 月,为国立时期,首任校长皮宗石。 4 湖南大学成立之初,分科、系两级,公 4 科 8 系,1929年,文科增设中文、教育两系。 5 湖大成立之初,岳麓书院原址称为第一院,为理工两科校舍,省政府先后拨款兴建
7、第二院,图书馆、科学馆,这是省立湖南大学时期的三大建筑。 6 省立湖南大学经费来源除校产收入及少量学生缴费外,主要靠政府拨款。 7 湖南大学成立时,任行政委员会委员长,既首任校长的是李待琛,提出“大学对各派学术思想均有自由研究”的教育思想。 8 胡庶华, 1932 年 9 月任省立湖南大学校长,提出“不求量的发展,但求质的提高”的办学方针,以岳麓书院朱熹手书“忠孝廉节”和欧阳正焕手书的“整齐严肃”八字为 校训,并制校歌。 问答: 9 “承朱张之绪,取欧美之长”前者是主张继承和发扬朱熹张轼讲学岳麓所形成的湖湘学派务实和经世致用的传统学风;后者是主张学习西方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胡庶华释。 第四编:
8、人民湖大(19491953) 问答: 1 1949 年 8 月,湖南解放后,省政府集中力量办好高等教育,湖大有哪些变化?A、9 月,将省立克强学院、省立音乐专科学校并入国立湖南大学。B、11 月,国立师范学院并入国立湖南大学。C、12 月,将私立民国大学与之合并。 2 1949.12.2,中央人民政府任命李达为湖南大学校长。 1950.2.17,李达到任后,要求“要把提倡新学术的风气作为校风” 。 3 1944.10,湖大进步学生汪澍自重庆,接受南方局青委指示,6 月成立“人民世纪社 ”。明确世纪社宗旨:拥护共产党的领导,为实现新民主主义而奋斗,世纪社中共发展 14 名党员,加上外地转来的党员
9、 13人,公 27 人,于 1948 年 11 月,支部扩建为总部。 4 解放初期,湖大学生会主席李传侬。 5 1950.10.27,成立中国教育工会湖南大学委员会。 6 毛泽东主席应校长李达请求,于 1950.8.20 题写了“湖南大学”校牌,并附一函, 1951 年元旦,湖大举行了隆重的校牌升悬典礼。 7 1952 年 11 月底,中南教育部召开院系调整座谈会,提出1953 年中南地区高等学校的任务是暑假进行院系调整,并决定撤消湖南大学,另立中南土木建筑学院和湖南师范学院。 第五编:中南土木建筑学院(19531958) 简答: 1 中南土木建筑学院由中南区的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南昌大学、广
10、西大学、和华南工学院的土木系、建筑系组成。 2 柳士英是我国首位引进西方建筑科学的学者,1934 年任湖南大学土木系教授,创设建筑组,为湖南现代建筑教育之始。自 1953 年后,历任中南土木建筑学院院长,湖南工学院院长。 3 1955 年 5 月 8 号,首届湖南省大学生运动会在学院大操坪举行,学院获男子团体总分第一名。男子 14 项竞赛中,学院 6 项第一,女子 12 项竞争中,学院获两项第一,举重与拔河表演均获第一。 第六编:湖南大学恢复与调整。 (19581966) 1 19597.18,全校师生员工 4000 余人在大礼堂举行大会,正式宣布湖南大学恢复,新恢复的湖南大学是一所新型的以工
11、科为主理、文、工的综合性大学。 21964.4.10,学校制订了湖南大学七年规划(1964 1970)草稿 ,七年规划的基本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贯彻高等学校工作条例,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争取在 1970 年使教学质量赶上全国重点高等学校水平。 简答: 规划主要内容:A、规模专业设置,七年内维持在校学生 5000 人规模,维持现有 6 系,16 专业,不再增加。 B、科学研究:从基础训练做起,积极开展学术活动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要帮助青年教师过好教学关,进入科研关。 C、师资队伍:要求七年内,教师构成比例大大改观。 D、实验设备, E、基本建设,校舍扩建、交通工具、医疗设备等。 以上规划
12、草稿的制订比较实事求是,经努力可以实现,但此后政治运动频繁,到 1966 年开展文化大革命, 规划大部分停止实施了。 第七编:“文革”十年中的湖南大学, (1966.51976.10) 1在名曰“文化大革命”实为“文化大破坏”的十年里,学校教职工为保护书院文物,不惜冒风险,耗心力,采取泥封、木护等措施,使朱熹手书的“忠孝廉节”石碑和乾隆手书的“道南正脉”匾额以及讲堂墙壁的各种石刻、如“学规” 等珍贵文物保存了下来。 21967 年 5 月,在湖大校园中心修建广场,塑造毛泽东主席像,像高 12.26 米(连基座) ,塑像后面,建毛泽东1925 年所作的沁圆春长沙词碑,1968 年 5 月 14
13、号落成, 6 月 26 日揭幕开放,塑像取材于毛泽东视察黄河照片,为北京雕塑家协会教授张松鹤所塑造。 4 1970 春,学校克服重重困难,创办子弟学校中学部,解决了教职工子女升学问题。 第八编:改革发展中的湖南大学。 (1976.102000.4) 11976.11.24 日举办学习班,向党员干部传达中共中央关于“四人帮”及党集团事件的文件。 21976.10 ,学校的行政组织形式为革命委员会,其办事机构为下设的政工组、教育组、后勤组、办事组。 3 1978.8,根据国务院发 27 号文件决定湖南大学改由第一机械工业部和湖南省双重领导,以一机部为主,并被列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 5 1977 年
14、十月,全国恢复统一高考招生,学校招收 77 级新生,共 1368 名,1977 年底,全校共有五系一部、 25 个专业。 6 19821993 年是建设综合性重点大学时期。 7 1958 年,省人委将书院列为重点保护文物,明确仍由湖南大学使用和保护。学校于 1962 年 6 月 5 号向长沙市人委正式办理了有关手续,并一直使用和保护岳麓书院。 8 1986 年 10 月 5 日,湖大定名 60 周年,岳麓书院创建 1010 周年,暨岳麓书院正式开放剪彩典礼隆重举行。 9 湖南大学的成人高等教育开始于 1956 年创办的函授教育。 101998 年 9 月 1 日起,湖南大学划转为教育部直属高等
15、学校。 112000 年 4 月 11 号,教育部发文决定,湖南大学、湖南财经学院合并,组建新的湖南大学,4 月 20 日,两校合并大会隆重举行,刘克利任党委书记。王柯敏任校长。 122000 年,在召开党代会及调整领导班子期间,学校先后制订了湖南大学近远期规划和湖南大学“九五”规划纲要 ,这两个“规划”对推动“211”立项和建设、促进学校各方方面工作起了重要作用。 列举:13 、联合办学是借助外力,强化自身的重要途径。1995 年 6 月 18 日,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成立,首批董事单位有东风汽车集团公司等 26 家。 1997 年 6 月 28 日,湖南大学长沙城市管理学院成立,该院由湖大和
16、市政府领导。 1996 年 10 月 6 日,化学化工学院成立,该院由湖南大学与湖南省石油化学工业局双重领导。 1997 年 2 月 28 日,学校与前进集团联合成立前进学院。 1997 年 12 月 31 日,学校与湖南美雅医疗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签定协议,联合成立湖大美雅国际教育学院。 1997 年 10 月 11 日,学校与湖南省邮电管理局举行签字仪式,决定联合成立湖南大学多媒体信息教育学院。 14、1998年,湖南大学获准进入国家重点建设“211 工程” 。重新成为教育部直属高校。 15、2000年 10 月 28 日,学校隆重举行研究生院成立大会。 16、1996 年 9 月 11 日,
17、学校成立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办公室。 17、1998 年 3 月 16 日,国家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决定以湖大为依托,设立“中国大学生定向运动培训中心” 。 18、国家高效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国家科技部批准建设,依托湖南大学组建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投资 2800 万元。 19、湖南大学印刷厂创建于 1949 年 8 月。 简述:1996 年,哪几位国家领导人视察我校?20、1991 年 3 月 16 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视察湖南大学并题字 21、 1996 年 9 月 15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鹏为湖南大学校庆题词。 1994 年 12 月 17 日李鹏视察
18、湖大。 22、1996 年 7 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为湖南大学校庆题词。 1998 年 1 月 26 日乔石视察湖大。 23、 1952 年春,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刘少奇视察湖南大学时与李达校长合影。 24、1993年 4 月 17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朱容基视察湖南大学。 25、1994 年7 月 2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视察湖南大学。 26、1994 年 10月 14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书记、全国总工会主席蔚建行视察湖大。 27、1960 年 6 月 5 日,国务院副总理贺龙元帅检阅湖大体育和民兵队伍
19、。 28、 1996 年 5 月 12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视察湖南大学。 29、 1989 年 1 月 6 日,原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视察湖大。 30、1993 年 10 月,原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视察湖大。 31、历届校长: 1926 年 8 月1927 年 6 月:雷铸寰 1928 年 4 月1929 年 7 月:任凯南 1929 年 7 月1930 年 8 月:胡元倓 1930 年 8月1931 年 3 月:杨卓新 1931 年 3 月1932 年 10 月:曹典球 1932 年 10 月1935 年 12 月,1940 年 9 月 1943 年 8 月,1945
20、年 2 月1949 年 6 月:胡庶华 1943 年 8 月1944 年 8 月:李毓尧 1936 年 1 月1937 年 7 月:黄士恒 1937 年 7月1949 年 9 月:皮宗石 1949 年 7 月1949 年 12 月,1953 年 1 月1953 年 4月:易鼎新 1949 年 12 月1953 年 1 月:李达 1953 年 101959 年 8 月:柳士英(中南土木建筑学院) 1953 年 4 月1953 年 10 月,1959 年 8 月1968 年 9 月,1981 年 3 月1982 年 6 月:朱凡 1970 年 5 月1981 年 3 月:张健 1982 年 6 月
21、1987 年 12 月:成文山 1987 年 12 月1993 年 8 月:翁祖泽 1993 年 8 月1999年 5 月:俞汝勤 1999 年 5 月2003 年 4 月:王柯敏 2003 年 4 月 :谷士文 32. 岳麓书院自北宋创建之后,百余年讲学不衰,至南宋张轼主院时,形成书院的讲学特点。其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 其一,书院择师讲学,师徒择师从学; 其二:讲学内容与学风具有学派特点; 其三,讲学提倡辩论; 其四,自学为主,共同研习。 33. 湖湘学派的学术思想,简言之: 第一, “性”为宇宙的本体。 第二,在学风上主张“重践履” 、务实学,反对空谈“性命” 。 第三,不存门户之见,择善
22、而从,能融众家之长。 34. 宋代,湖湘学派在政治上, i. 力主抗金,反对和议,倡导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精神。 ii. 认为“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 35. 元代仍然推崇理学,发扬岳麓书院传统。理学家吴澄极为推崇张轼“造就人才以传道济民”的办学思想,并以激励诸生。他的岳麓书院记和百泉轩记对后代影响颇大。 36. 明代岳簏书院又一次进入学术繁荣时期,其学术思想为阳明学派与湖湘学派合流,表现在: 1.反对空谈,对程朱理学,陆王新心学同样褒贬,不存门户之见; 2 对阳明学派原有的禅寂和佞佛之弊,亦有批评。包容不同学派而能吸收各派之长,正是岳簏书院传统学风的弘扬。 37. 清代学田有食田(师生员工生
23、活与奖励基金) 、祭田(祭祀费用) 、岁修田(设施维修费)三大类。食田又分“膏火田” 、 “院长食米田” 。 38. 岳麓书院有两部分学生,一是招收的定额学生,自南宋乾道元年(1165)始;一是游学之士,时多时少,南宋极盛时, “书院一千徒” 。 39. 张轼对岳麓书院的贡献可概括为三点: 其一,教育理论。他以造就传道济民的人才为教育方针,以明义利之辨为教育途径,以循序渐进为教学方法。 其二,倡导理学,奠定湖湘学派于岳麓书院。 其三,朱张会讲,形成讲学论辩、融合各家之长的传统。 40. 简述清代的岳麓书院群星璀璨,人才如林,简述曾国藩、李元度在文学上的突出贡献;胡林翼、左宗堂在教育上的突出贡献
24、。 曾国藩的经史百家杂抄曾经影响了大批学子; 李元度的国朝先正事略所取得的史学成就,也越来越引起清史研究界的重视; 胡林翼一生以箴言书院为念,至死不渝; 左宗棠支持鳌峰、南青书院刊刻丛书,传播文化。 41. 梁启超制定的湖南时务学堂学约 ,分立志、养心、治身、读书、穷理、学文、乐群、摄生、经世、传教十章。其中主要强调几点: i. 立志。勉励学生以保国、保种、保教为志。 ii. 要正确对待生死毁誉。 iii. 强调“经世” ,掌握中西治国之方。 42. 湖南时务学堂时期,教学方法有以下特点: a) 强调自学,并给以指导。 b) 独立思考,写心得札记。 c)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d) 到南学会听课
25、,阅读维新书报。 43. 时务学堂由于总理、总教习得人,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明确,学规与课程安排得当,不到一年的时间,成绩斐然,影响深远。成就: i. 学业成绩优异,在当时省内外就以颇负盛名。 ii. 促进湖南各地新式学堂的创办和旧式学院的改革。 iii. 首倡民权平等学说,培育了维新变法精神。 44. 湖南时务学堂时期著名学生:蔡锷、林圭、李炳寰、田邦璇(立志一洗“中土腥秽” ) ,蔡钟浩等。 45. 湖南公立商业专门学校时期,汤松任校长时期,其办学思想: i. 就任伊始,即呈请将甲种商业学校改为湖南公立商业专门学校,跻身于高等教育之列。原甲种商业学校改为商专附属的甲种商业讲习科。 ii. 提
26、高教学质量; iii. 重视实验;iv. 充实图书馆; v. 实行民主办学,经济公开; vi. 发挥学生所长,开展课外活动。 vii. 奖励优秀学生。 46. 胡庶华一生尽瘁教育,曾七任大学校长,共培养出近三万名大学生,不少成为知名学者和专家。对湖大感情尤为深厚,曾“五莅湖大,三任校长” ,前后有 12 年之久。1961 年他在北京曾赋诗云:“爱晚亭旁十二年,惯看红叶染霜天。香山秋色虽然好,怕引相思不敢前” 。 47. 胡庶华在省立湖大时期,重视道德情操教育,1933 年向学生提出十条告戒:其中第四条是:诚实不欺以树立信用。 48. 湖大在国立的十二年,作为学者和教育家的皮宗石、胡庶华二位校长
27、,有其独立的见解和主张,不完全受国民党及教育部的约束: i. 广延名师,兼容并包; ii. 课程设置,从实际出发; iii. 重视道德情操教育; iv. 尊重学生个人选择,保护学生安全。 49. 1945 年 57 月,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根据中共湖南省工委的指示,停止了游行示威等大型公开活动,把一切工作放在“团结应变” 、 “护校” 、 “保产”以迎接解放这一中心上。 50. 李达任校长时期,全校形成了一个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毛泽东思想的活跃气氛。同时,对学校机制进行了改革和调整: i. 实行校长负责制。 ii. 调整行政机构。 iii. 提倡学术研究。 51. 1958 年到 1960
28、年大跃进中的教育革命,走过的路程十分曲折,值得反思。 i. 开展“双反” , “交心” , “拔白旗”运动; ii. 由勤工俭学到大办工厂,大搞劳动; iii. 围绕教育改革进行辩论; iv. 从劳动入手,进行教育改革。 52. 对推动“211 工程”立项和建设,促进学校各方面工作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的两个规划:湖南大学近远期规划 , 湖南大学“九五”规划纲要 。 53. 1994 年 6 月 1718 日,中共湖南大学第五次代表大会召开。这是动员和鼓舞全校师生向“211 工程”迈进的大会。 54. 中国书院教育具有哪几个方面特点? 书院是高级形态的私学 书院主要传习理学 55. 书院可以自由
29、择师选生 书院兼有藏书和祭祀的功能 56. 下列哪块碑不是朱熹所撰 (D) A. 忠孝廉节碑 B 道中庸碑 C 朱熹诗碑 D 岳麓书院学规碑 57. (张栻)促进了书院教育中的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 58. 请列举五个岳麓书院历代著名学生: 59. 彭龟年 游九言 吴猎 游九功 胡大时 吴儆 赵方 陈琦 钟震 郑仲礼 顾嶙 王夫之 陶澍 彭浚 贺长龄 贺照龄 魏源 严如煜 罗绕典 曾国藩 左宗棠 郭嵩焘 胡林翼 刘蓉 刘长佑 曾国荃 李元度 刘坤一 唐才常 沈荩 熊希龄 杨昌济 范源濂 程潜 蔡锷 蔡和森 邓中夏 杨树达 黎锦熙 陈天华 谢觉哉 60. 1956 年麓山寺碑被列入 文物保护单位 (
30、A) A 省级 B 国家级 C 地区级 D 市级 61. 书院现存建筑大部分为(明清)遗物 62. 岳麓书院首任长是(周式)63. “戊戌六君子”中是岳麓书院门生的是(谭嗣同) 64. 南宋时期著名理家胡宏、张栻先后在南岳、岳麓书院城南书院讲学,培养了大批人才,形成了宋代理学中一个颇具特色学派,史称(湖湘学派) 65. 岳麓书院历史文物陈列馆由 (历史馆) 和(人才馆)两部分组成 66. 书院二门建立于(明代嘉靖年) 67. “一水长流池不涸,两贤互磋道终同” ,其中“两贤”分别指(朱熹)和(张 栻) 68. “道南正脉”匾与(程门立雪)典故有关 69. “纳于大麓,藏于名山”之“纳于大麓”出
31、于(尚书舜典 ) 70. 文泉意为(文如泉涌) 71. 岳麓书院记为南宋乾道初年 1165 年或乾道二年书院主教、著名理学家(张 栻)撰 72. 中庸之道是(朱熹)著名的理学观点 73. 哪位岳麓书院的学生被道光皇帝称为“干国良将” (D) A彭浚 B.陈琦 C.魏源 D.陶澍 74. 1955 年 10 月,毛泽东在当年 6 月重游岳麓后,写了一首七律,请将该诗排序 莫叹韶华容易逝,州年仍到赫曦台。 风起绿洲吹浪去,雨从青野上山来。 春江浩荡暂徘徊,又踏层峰望眼开。 尊前谈笑人依旧,域外鸡虫事可哀 答案: 75. “学达性天”匾由(康熙)所赐 76. “道南正脉”匾是(乾隆)所赐 77. 半
32、学斋门联“惟楚有材,三湘弟子遍天下;于世无偶,百代弦歌贯古今”由_ _所赠 (B) A. 长沙校友 B .岳阳校友 C 湘潭校友 D 株洲校友 78. 岳麓书院在当时的教育身份为现在的 (A) A.大学 B.高中 C.初中 D.小学 79. 书院后四景为 (竹林冬翠 曲涧鸣泉 花敦坐月 碧沼观眉)80. 爱晚亭与(醉翁亭、湖心亭、陶然亭)并称中国四大名亭。 81. (曾国藩)派出了我国第一批留学生,兴办洋务和实业,以图国富民强 82. 湖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校长(宾步程)提出“实事求是”作为办学思想 83. 请问吹香亭内悬有的匾额上的四个字是:B A、柳塘烟晓 B、风荷晚香 C、桃坞红霞 D、桐
33、荫别径 84. 院长王文清撰写的“读经六法”的内容是:(正义) (通义) (余义) (疑义) (异义) (辨义) 85. 院长王文清撰写的“读史六法”的内容是:(记事实) (玩书法) (原治乱) (考时势) (论心术) (取议论) 一、简答:在建设综合性大学的历程中,学校先后制订了“七五”规划纲要和“八五”规划纲要 。 “七五”规划纲要从学科建设、教学、科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各项“基本任务” ,并提出了 6 条落实措施? 如下:1、完善管理体制,健全规章制度,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做好教职工培训工作; 3、积极完成基本投资任务,进一步改善教学科研条件; 4
34、、加强横向联系,广泛开展对外交流; 5、不断改善生活条件,创建良好的校园环境; 6、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八七”规划纲要提出的主要目标和认为? 如下:1、层次及规模,以培养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为主,并举办各层次、形式的成人教育。 2、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3、狠抓学科建设,努力办出特色。 4、狠抓科研建设,提高科研水平。 5、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二、简答:“驱李护校”运动。 “驱李护校”运动爆发与 1944 年年初,1945 年 3 月结束。 1943 年教育部任命李毓尧继任湖大校长,李毓尧入校后,采取了一系列的错误措施,例如收买少数学生监视进步学生,停止一切
35、正常的社团活动;甚至指示少数学生围攻教授。这样,全校师生怨声载道,于 1944 年 1 月,终于爆发了 “驱李护校”运动,他主要反映了当时广大师生的爱国心和正义感,反对法西斯统治,要求民主和学术自由,主张建立一个较为合理的教学环境。 三、六十年代教育部为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决定对全国重点高校实行“四定”:定规模,定任务方向,定专业,定人员编制。 四、发展研究生教育,争取尽早成立研究生院,是湖南大学重要的办学目标之一,八十年代,湖大根据国家规定,结合自身实际,因势利导,积极推进研究生教育,推出多种研究生培养形式: 1、 招收出国预备研究生 2、 试办研究生班 3、 招收委托培养
36、硕士学位研究生 4、 获准成为全首批有权单调组织考试和招收培养工程型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学位授权单位 5、 获准在职人员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学位的授受权 6、 开展国内外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 五、1976 年 10 月1982 年拨乱反正,实现了工作重心转移期间,湖南大学于 1982 年 11 月 28 日30 日胜利召开。 会议议程有三项:1、审议上届党委会的工作报告,总结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学校各项工作。 2、选举中国共产党湖南大学第三届委员会 3、研究确定学校今后党的各项工作任务,讨论通过湖南大学调整规划 六、为了认真贯彻落实经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缅想 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37、,实现“创办国内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提出实施意见: 1、 切实加强党的建设,改进和深化思想政治工作,因势利导抓好素质教育。 2、 推进“211 工程”建设,构筑面向 21世纪的学科体系。 3、 积极探索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新思路,新方法。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 4、 发挥自身优势,努力推动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 5、 实施“优秀人才工程” ,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积极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6、 继续深化,完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实现后勤工作社会化 7、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努力扩大学校影响 8、 完善总体建设规划,改善办学条件。 湖南大学基本情况 1、 (简答)湖南大学五条综述
38、: u 千年学府岳麓书院 u 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 u 国家“211 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u 国家“985 工程”部省共建的高水平大学 u 设有研究生院和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的高校 2、湖南大学是一所理科基础坚实、工科实力雄厚、文科独具浓厚的文化背景、经济学科富有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 3、我校办学的指导思想: 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认真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科教兴国”战略,弘扬岳麓书院的优秀文化传统,推进教育创新,强化办学特色,着力提高人力培养质量,学科建设水平和综合办学效益。 4、我校“创建高水平大学规划”提出的办学思路: 理工文
39、相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促发展,以质量树品牌,以特色创优势,以创新争一流。 5、校训: 实事求是,敢为人先。 6、校歌: 胡庶华校长作词,萧友梅先生作曲。 麓山巍巍,湘水泱泱,宏开学府,济济沧沧,承朱张之绪,取欧美之长,华与实兮并茂,兰与芷兮齐芳,楚才蔚起,奋志安壤。振我民族,扬我国光。 7、我校建设的总体目标 经过半个世纪的不懈努力,把湖南大学建设成为国际上有影响的、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开放、研究型国内一流大学,并迈入世界高水平大学行列。 8、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20012010 )初步实现由教学研究型大学向研究型大学转型,形成综合性、开发式、研究型国内一流大学,
40、并迈入世界高水平大学行列。 第二阶段( 20112026) 到学校定名 100 周年(2026 年)时,实现建成国内一流大学的目标。 第三阶段(2027 2050)全面实现学校建设总体目标,进入世界高水平大学行列。 9、学校设有 29 个院系,拥有 60 个本科专业,104 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7 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39 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5 个专业学位授权,12 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 个国家重点学科,1 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 个国家级研究中心,10 个湖南省“十五”重点学科。 10、七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材料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化学、机械工程、电气
41、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 11、5个专业学位授权 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建筑学硕士、工程硕士、法律硕士 12、 2 个国家重点学科 分析化学、结构工程 13、10 个湖南省“十五”重点学科 金融学、国际贸易学、环境工程、经济法学、应用数学、材料学、电工理论与新技术、车辆工程、有机化学、管理科学与工程 14、国家重点实验室: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15、国家级研究中心:国家高效磨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6、到 2004 年 3月底止 学校现有教职工 4600 余人,其中专任教师 1600 余人,其中正副教授 1000 余人,含教授 280 余人,两院院士(含双聘)11 人,其中中科院
42、院士 4 名,工程院院士 7 名。各类在籍学生近 3 万人,其中研究生 5745 人(包括 772 名博士生) 。 校园占地面积126709 公顷,学校一般图书 2245 册,电子图书 533 万片,校舍建筑面积 1002 万平方米。 17、学校设有 39 个行政处级单位,其中党群机构五个(党办、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学工武装团委) ,行政机构 15 个,产业机构 3 个,直、附属单位 7 个,其他机构9 个。 18、学校为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特设立了“三英计划”其名称和内容: “三英计划”包括:集英计划(高层次人才引进) 、育英计划(优秀教师培养) 、撷英计划(拔尖人才资助) 19、我校进入国
43、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 8 人。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4 人。 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4 人。 有 21 位教师分别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教学奖励计划”资助、进入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入选国家“863 计划”专家及国家人事部一、二层次人选。 20、为了着力培养、造就高层次人才队伍,上级政府和学校分别设立了“长江学者计划” 、 “芙蓉学者计划”及“岳麓学者计划” ,他们分别属于什么级别,主管部门是谁? 长江学者计划:教育部级,主管部门为教育部人事司。 芙蓉学者计划:湖南省级,主管部门湖南省教育厅。 岳麓学者计划:湖南大学校级,主管单位为校 人事处。 21、 “211
44、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学校整体条件、重点学科和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三大部分。 22、 “211 工程”是中国政府面向 21 世纪,重点建设 100 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 23、1998 年我校进入“211 工程” 24、何为“985 工程”? 1998 年 5 月 4 日,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大建校 100 周年大会上向全社会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 ,因此,教育部决定在实施“面向 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中,重点支持部分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简称“985 工程” 。 25、国家教育部“关于加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
45、见”中指出的新时期教师管理“十六字”模式是什么? 相对稳定、合理流动、专兼结合、资源共享。 26、要破除职务“终身制”和“人才单位制” ,必须形成什么样的激烈竞争机制? 能进能出、能上能下、能高能低。 27、高等学校要改革用人制度,全面推行聘用制,实行聘用制的原则: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录取,严格考核,合同管理。 28、学校校风:博学、睿思、勤勉、致知 29、高等教育任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 30、我校的学科布局发展定位为综合性;我校将办学类型发展定位为研究型大学。 31、我校服务定位:我校服务面向定位为面向全国,
46、特别是为区域(湖南)经济服务,面向行业,保持和突出传统优势和特色。 32、我校的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努力培养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各类高级专业人才。 33、我校人才培养的类型定位是:基础研究型、复合应用型。 34、985 工程二期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 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项目,以拟建平台和基地为试点单位,试行项目驱动、全面聘任、协议工资等新的机制; u 队伍建设项目,主要包括首席科学家招聘计划、创新团队支持计划、中青年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高级管理人才招聘计划和名师共享工程等 5 个子项目; u 平台和基地建设为 3+2,即 3 个科技创新平台+2 个哲学
47、社会科学创新基地; u 条件支持项目,包括校园信息化建设和数字信息资源服务体系两个子项目; u 国际交流与合作建设项目,包括海外学者特聘岗位、双边基地建设和博士后研究国际化等 3 个子项目。 35、985 工程总体建设目标是: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36、我校 985 工程一期建设的目标是:加快推进由教学研究型大学向研究型大学的转型,实现以工科为主的学科结构向综合性学科结构的转变,初步搭建起综合性、开放式、研究型大学的基本框架,为建成国内一流大学奠定较好的基础。 37、我校 985 工程二期建设的目标:在机制创新上,以平台和基地为载体,以国家级秒年个项目为纽带,开辟“政治特区” ,积极进行机制创新试点,以次带动全校管理体制改革和运行的创新;在队伍建设上,以造就和引进具有国际一流或国内一流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团队为重点,推动教师队伍、管理队伍和支撑队伍建设;在平台和基地建设上,以优势学科为核心,集成相关学科资源,重点建设 3 个科技创新平台和 2 个哲学社会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