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 遗传的基本规律1生物的性状及表现方式(P3)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显性性状:在杂种身上得以显现的性状隐性性状:在杂种身上未予显现的性状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就叫做 。2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P27)基因在染色体上,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基因在染色体上呈显性排列。3常见几种遗传病及其特点(P36)红绿色盲、血友病 X 染色体的隐性遗传病 一般男性患者多于女性 表现出:母病 ,女病父必病,并呈现出交叉遗传抗维生素 D 佝偻病 X 染色体的显性遗传病 一般女性患者多于男性 表现出:父病 ,子病母必病,并呈现出世代相传、代代相传注:遗传图谱找下列特征可快速判断常
2、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隐性遗传病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显性遗传病二 生物的变异1基因重组的概念及实例(P83)概念:指生物体进行 的过程中,控制 的重新组合。减数分裂过程形成配子时, 相互分离, 自由组合,此时,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这样由雌雄配子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就可能具有与亲本不同的基因型从而产生变异。另外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 之间发生交换,上面的等位基因也发生了交换。2基因重组的意义形成 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 的来源之一,对生物的进化具有重要的意义。能产生新的基因型。3基因突变的意义(P82)基因突变是 产生的途径;是 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 。4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
3、异(P85)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染色体中某个区段 、 、 或者是移接到非同源染色体上(要区分好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换是属于基因重组)而引起的变异,由于染色体结构的改变,都会引起排列在染色体上的 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性状的变异。例如:猫叫综合征染色体数目的变异: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例如:21 三体综合征;另一类是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以 的形式成倍的增加或减少。染色体组的概念:细胞中的一组 ,在 和 上各不相同,携带着控制生物成长发育的 ,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就叫染色体组。由 发育而成的,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叫做 ;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叫做
4、 。人、果蝇、玉米是二倍体, 是三倍体,马铃薯是四倍体。几乎全部的动物和过半数的植物都是二倍体,而多倍体在植物中很常见,在动物中极少见。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 染色体数目的个体。与正常植株比较,单倍体植株长得弱小而且 。例如,蜜蜂中的雄蜂。5多倍体育种的原理、方法及特点(P87)原理:染色体组成倍增加(染色体数目变异或染色体变异)机制:利用秋水仙素抑制 的形成,从而 加倍。方法:用 处理 或幼苗特点:多倍体的植物与二倍体的相比,往往 ,叶片、果实和种子都比较大, 等营养物质的含量都有所提高,但是结实率低。例如:三倍体无籽西瓜6诱变育种在生产中的应用(P100)应用物理因素(如 、 射线、
5、、激光等)或化学因素(如 、硫酸二乙脂等)来处理生物,使生物发生基因突变。用这种方法可以提高 ,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如,黑龙江省用辐射方法获得的“黑农五号”等大都品种;青霉菌的选育等。7单倍体育种的原理、方法及特点(P88)原理:染色体组成倍减少(染色体数目变异或染色体变异)方法:花药的离体培养后,人工诱导染色体加倍特点: 8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P105)三 人类遗传病1人类遗传病的产生原因、特点及类型(P90)根本原因:基因突变特点:是由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所引起的人类疾病类型: 、 、 2常见单基因病的遗传(P90)是受 控制的遗传病。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多指
6、、并指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 、先天性聋哑、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苯丙酮尿症(由于患者体细胞中缺少一种酶,致使体内的苯丙氨酸不能沿正常途径转变成酪氨酸,而只能转变成苯丙酮酸。苯丙酮酸在体内积累过多就会对婴儿的神经系统罩成不同程度的损伤。 )X 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抗维生物 D 佝偻症X 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 、血友病3遗传病的产前诊断与优生的关系(P92)所谓的优生就是让每个家庭生育出健康的孩子。产前诊断是在胎儿出生前,医生用专门的监测手段,如羊水检查、B 超检查、孕妇血细胞检查以及基因诊断等手段,确定胎儿是否患有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4遗传咨询与优生的关系(P92)诊断分析判断推算风险率
7、提出对策、方法和建议通过产前诊断和遗传咨询等手段,对遗传病进行监测和预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地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5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P92)人类基因组计划(HGP)就好比绘制人类遗传信息的地图,可以根据这个地图,人类可以清晰地认识到人类基因的 、 、 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对于人类疾病的 和 具有重要意义。该项工程正式启动于 年,目的是测定人类基因组的 ,解读其中包含的 。 、中国六国参加了这项工作,中国是参与这一计划的唯一发展中国家,承担了其中 1%的测序工作。,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公开发表。截止 2003 年,人类基因组的测序任务已圆满完成。测序结果表明,人类基因组由大约 31.6 亿个碱基对组成,已发现的基因约为 3.0-3.5 万个。四 生物的进化生物进化的历程(P124)水生陆生,低等高等由于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因此最早出现的是异养厌氧。由于有机物的消耗,二氧化碳的增加,自养(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出现。光合作用生物的出现,使得原始大气中有了氧气,这就为好氧生物的出现创造了前提条件,同时氧气的增加使得大气层出现了臭氧层,为水生生物向陆地上发展创造了条件。课本 P125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