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日常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2822747 上传时间:2018-09-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日常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日常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日常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日常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日常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日常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一、监管的理念和手段医疗器械分类目录的制定思路不利于监管。现行分类目录对医疗器械的界定仅作原则要求,具体一个品种是否属于医疗器械、应属于哪一类医疗器械界限并不清楚。在实际监管工作中时常碰到似是而非的现象,因此各地经常向 SFDA 提出书面请示。SFDA 也不时出台文件“补丁“以明确某种产品的分类界定,时间一长,国家局的“补丁“前后出现了不可避免的矛盾。而且由于分级负责审批注册,各地掌握的标准不一,经常发生同一产品在各地以不同类别进行注册,从而给基层局的市场监管带来很大难度。对部分医疗器械的监管力度不一。由于历史和法规上的原因,对不同的医疗器械存

2、在较大不同的监管力度。例如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监管力度之大和管理部门之多带有明显“中国特色“。而其他一些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器械,如避孕套、隐形眼镜等,药监部门对其流通和使用环节,监管相对较松。技术支持乏力。医疗器械检验机构的检验力量和装备与国内的药品检验力量相比,存在很多不足。首先,医疗器械检验机构的设置远没有药检所周全,至今仍停留在 SFDA 下属的 10 大中心和部分省级检测机构,市级检验机构即使已挂牌,但尚未形成检测能力。其次,全国范围对医疗设备的有效性缺乏技术认可能力。再次,医疗器械抽验经费不足,抽验品种不多,技术监督工作的涉及面不宽。当前的抽验停留在计划抽验,日常监督抽验未

3、开展,无法在日常监管过程中通过产品抽验尽早识别产品的安全隐患。目前跟踪监督、“飞行检查“成为各级监管部门加强认证后企业监管的主要方式。但我们知道,受人力、物力等因素制约,这些监管方式频次不高,力度也不够大。监管环节的不足主要有两点,一是监管力量不够。据统计,现在一般县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直接从事市场监管的不到 3 人,而一个县的监管对象一般在几百家左右,且分布特征是点多面广,日常监管明显人力不足。同时,除了对企业情况进行日常检查外,监管人员还要做好其他诸多工作。特别是近几年零售药店不断增加,监管任务繁重与监管力量不足这一矛盾更加突出。二是综合监管不到位。目前,基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对认证后企业的主

4、要监管方式就是跟踪检查和突击检查,但受监管力量不足的限制,这种监管方式收效并不大,发现问题的几率也不高,一些日常经营中的问题不能全部被发现。像日常监管与科技手段的结合、实时监管与阶段检查的结合、静态监管与动态监管的结合等等,都需要进一步研究,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二、科学决策与队伍建设决策的科学性、透明度不高,地区间监管不一。首先,在政策、标准的制定过程中,由于事前、事中的调研不足,规定不合理的现象比比皆是。对涉及监管政策的解释不够慎重,更没有听取监管相对人的意见。其次,法规、政策、标准的宣贯工作不系统、不深入,导致各地理解不一;行政许可结果、技术标准不在系统内部无偿公开,更不用说向社会公开,不

5、方便基层监管工作。再次,上级局对下级局的指导、督查不到位,导致各地监管水平差异很大,引发地区之间的不平等竞争。监管队伍建设存在差距。首先,监管力量薄弱,尤其县级药监局基本上无专职监管人员。这几年因着力于药品 GSP 认证、医疗机构药房规范化建设等工作的影响,医疗器械监管力量难以保证。其次,人员素质不高,尤其基层监管人员缺乏专业背景。再次,缺少系统培训。全国无相应的专业培训机构,基层人员缺少培训机会。三、监管与帮促的关系处理不当药品监管部门在监、帮、促的关系处理上,当前存在二种倾向:一是片面强调监督,甚至以追求行政处罚的数额为目的,对企业求全责备,动辄以罚款处理;二是片面强调帮促,要求通过全方位

6、的监管与服务,保证管理相对人不出现任何问题。四、建议(一)提升监管理念,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性在法律的框架下,要做好医疗器械监管工作,就要更新观念,提升理念,牢固树立 SFDA 提出的“以监督为中心,监、帮、促相结合“的工作方针。首先,决策要科学。制定任何监管工作方针政策,都要在充分调查研究并比较国外相关做法的基础上,慎重出台。其次,决策要公开、民主。再次,定位要摆正。各级药品监管部门应立足于提供高效的公共服务,通过有效的监管,营造企业公平竞争的环境,促进医疗器械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从而保证医疗器械安全、有效,而不能只从本部门、本地区利益出发开展所谓的“特色工作“。(二)加强基础建设,为提升

7、监管水平奠定基础首先,要重视医疗器械分类目录的修订。医疗器械分类目录是开展监管工作的基础。针对目前中国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中存在的问题,参考 FDA 成熟的做法,做出相应改进。其次,要加强医疗器械检验机构建设。医疗器械检验是开展监管工作的技术保障,也是处罚的依据。检验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监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地市级的医疗器械检验机构,要逐步开展与检验能力相关的日常监督抽验。同时,各地要保证适当的监督检验经费,使监管工作有质的提高。再次,要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信息化是提高监管效率的重要手段,既增加了工作的透明度,又大大提高了监管效率。(四)重视队伍建设,为开展监管工作提供智力支持医疗器械监管工作的

8、质量完全取决于监管队伍的素质。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良、作风优良、纪律严明、行动快捷的高素质的监督管理专业队伍,是推进医疗器械监管工作发展的关键。首先,注重人员的综合素质,严把进人关。根据医疗器械监管专业性强的特点,合理设置岗位要求,以岗选人,注重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其次,注重教育培训,提升执法水平和监管能力。一方面,要结合各地实际,制定教育培训规划,加大教育培训经费的投入,着重抓好医疗器械监管的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的培训;另一方面,可采取定期轮换岗位、上挂学习、下派锻炼或地区间的交流等形式,培养和锻炼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再次,建立激励机制,发挥职工潜能。用感情留人、用事业留人、用适当的待遇

9、留人。要建立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的“阳光操作“机制,要建立和完善能下能出的“绿灯畅通“机制,要建立和完善业绩奖励机制。要加快管理相对人诚信体系的建设,提高管理相对人的自律意识,逐步由他律为主转到自律为主,这也是提高监管效率的好方法。(五)转变监管模式,为保证安全有效积极探索首先,突出监管重点,改进注册办法。目前许多国家对无危险性或危险小的器械不实行注册,由企业自己负责其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这种方式既减轻监管部门的审批任务,又增加企业的责任感,有利于诚信体系建设。我国要改进现行的注册办法,探索危险级别低的第一类器械取消注册,实行备案管理和上市后监管。其次,加强上市后监管,开展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

10、。减少上市前的审批,加强上市后的监督,这是国际上对医疗器械监管的趋势。对医疗器械安全性的控制,越来越多地体现在上市后的监督中,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正是上市后监督的重要环节。要全面启动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切实加强上市后监管。再次,改进处罚方式,推行人性化管理模式。采用召回、现场纠正和发警告函等方式,给企业主动纠正违法行为的机会,推进人性化监管模式。对于严重的或故意的或累犯的行为,则依法查处,以防止类似行为再次发生。(六)探索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切实提高监管实效第一,要实行差别监管。监管部门可根据药品零售企业的经营能力和认识程度,将其划分为能力差、认识低,能力差、认识高,能力强、认识低,能力强

11、、认识高四种类型,分别采取高监管、高帮促,高监管、低帮促,低监管、高帮促,低监管、低帮促四种不同监管模式,切实提高监管工作的针对性,合理利用监管力量和资源。第二,要强化五个环节。监管部门应对药品零售企业加强“五关“监督,即进货渠道关、到货验收关、销售管理关、在库养护关、售后服务关,督促企业严格执行 GSP 要求,确保销售药品质量,保证公众用药安全有效。第三,要实现网络管理。针对零售企业规章制度多、台账资料复杂的特点,监管部门可联合企业研究开发 GSP 管理软件,以提高管理效率,减少人力成本。同时,监管部门要建立与行政相对人沟通的网络平台,通过网络连接,及时了解掌握企业有关信息。第四,要突出监管

12、重点。监管部门应重点对零售连锁加盟店和单体药店加强日常管理,对故意违规,记录不真实、不完整,或已责令改正却拒不改正的,依法予以查处。监管部门还可以采取辅助监管的“软“措施,一方面,强化企业诚信建设,增加不守信用成本。包括:完善信用监督体系,对企业违法违规行为,在依法查处的同时,以记分并通报的方式增加企业不守诚信的成本;联合医保部门,严格申请标准,严禁出售假劣药被查处的药店加入医保定点行列;联合宣传、工商等部门,开展“诚信经营示范店“创建活动,加强对药品经营者的思想道德教育,强化其依法经营、守法经营的意识;联合物价部门开展药品价格诚信活动,规范药品市场秩序,减轻消费者负担。另一方面,建立行业自律

13、机制。包括:建立零售药店分片制度。通过划区分片的方式,将辖区零售药店分为若干片,组建协作组,片组定期组织观摩活动,组织成员学习药品管理法律法规和相关业务知识,探讨药品零售企业营销策略,达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目的,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药品监管力量的不足。此外,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行业协会通过制定行业自律规范、开展诚信倡议等方式,督促各会员单位做诚信经营的忠实履行者,自觉按照 GSP 标准开展经营,并定期向社会通报会员单位的诚信经营状况,使其处于社会监督之中。(七)监管部门加强自身建设,确保长效机制的顺利建立和有效实施第一,要建立内部监督机制。没有制约就没有规范,对监管部门也是如此。要建立长效监

14、管机制必须实施规范监管,而要实现规范监管就必须建立有效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为此,监管部门必须实施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划分长效监管任务,明确各部门和工作人员的监管责任,并对部门和个人长期进行监督和评定,对工作不到位的坚决追究责任人和部门的责任。第二,要不断提高检查员的能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药品零售企业的管理方式也在不断变化,检查员只有不断研究探索新的检查方法,才能提高认证检查的质量。在日常监管中,我们常听到企业反映不同的检查人员对同一问题的要求不一,有严有松。调查发现,由于检查人员对 GSP 条款掌握程度不同,在现场检查中对一些条款的内容把握尺度不一,给企业造成了困惑。为保证 GSP

15、 认证的严肃性,建议对检查人员加大培训力度,尽快建立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检查员队伍。第三,要不断完善 GSP 实施标准及内容。事实证明,GSP 作为药品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是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有些条款特别是有关 GSP现场检查项目、认证评定标准、现场检查内容和现场检查形式的部分内容,已经与企业发展和管理不相适应。这就需要监管部门通过实践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积极开展调研,进行深入探讨,不断完善 GSP 实施标准及内容,使 GSP 更加科学合理,更具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同时,还要健全相应的法规制度。比如,现行的药品管理法律法规对撤销 GSP 认证证书的条件是有限的,对那些钻条款空子、对“责令改正“不执行的企业均没有明确处罚规定。建议管理部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切实巩固 GSP 认证成果,确保药品经营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解决方案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